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捉迷藏的昆虫课件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通用9篇)

2023年捉迷藏的昆虫课件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通用9篇)

作者:笔砚 2023年捉迷藏的昆虫课件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通用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捉迷藏的昆虫课件篇一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抓住重点词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教学本课时我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抓住“三天前”“终于”“一动不动”“小心翼翼”“宝贝”等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谈体会、感情朗读、造句……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二、创造想象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想象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空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遥远,给学生学习造成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因此我在教学法布尔找纺织娘这件事时,引导学生想象法布尔当时是怎样找的,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有的学生说,纺织娘的颜色与草丛的颜色差不多,要非常细心才能找到;有的学生说,草丛中有刺,法布尔有可能被割到;还有的学生说,法布尔可能会遇到蛇、毒蝎之类的东西,十分危险……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探索精神,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三、摒弃繁琐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怎么教,至于教什么学什么都被忽略了。就像厨师做菜,过分强调菜的花样,讲究色、香、味、形。至于菜对人体的营养却被忽略了。因此,学生尽管吃了许多精致的“食品”,却仍然“营养不良”。因此我在执教这一课时,打破了以往语文教学旧模式,彻底摒弃了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引导学生多读感悟,构建以读为轴心,融读、说、听、思于一体的学生自主语文实践的教学模式。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注重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激疑促读、个别检查读、教师范读、看图读文、创设情景读、男女赛读、同桌互读、表演朗读等,力求调动学生读书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自己酿的蜜最甜;力求作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感素养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养成。正如新大纲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在这一课堂上,我通过运用恰当得体的朗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多读来感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了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

四、运用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评点、争论,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分辨真假、判断对错的能力,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材等方式。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如评价学生的朗读:你觉得他读得怎样?听了他的朗读,你想挑战吗?评价教师朗读:你认为老师读得怎样?你能帮帮老师吗?评价教材:“小心翼翼”“强烈”等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把评价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学的“平等对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反思这堂课,也有一些不如意之处,如:在学生争着参与朗读时,只顾着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利用恰当的时机进入下一个环节,以至后来伧促下课。因此,在今后的的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地探索与总结,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

捉迷藏的昆虫课件篇二

《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三天前”“终于”“一动不动”“小心翼翼”“宝贝”等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谈体会、感情朗读、造句……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想象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空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遥远,给学生学习造成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因此我在教学法布尔找纺织娘这件事时,引导学生想象法布尔当时是怎样找的,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有的学生说,纺织娘的颜色与草丛的颜色差不多,要非常细心才能找到;有的学生说,草丛中有刺,法布尔有可能被割到;还有的学生说,法布尔可能会遇到蛇、毒蝎之类的东西,十分危险……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探索精神,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怎么教,至于教什么学什么都被忽略了。就像厨师做菜,过分强调菜的花样,讲究色、香、味、形。至于菜对人体的营养却被忽略了。因此,学生尽管吃了许多精致的“食品”,却仍然“营养不良”。因此我在执教这一课时,打破了以往语文教学旧模式,彻底摒弃了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通过运用恰当得体的朗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多读来感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了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如笔者早先所说“预想很丰满,现场很骨感”,本课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由于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入部分对《昆虫记》一书介绍花费时间过多,以致整个教学过程前松后紧。笔者今后当努力学习把握课堂节奏,提高课堂调控能力,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同时保障教学进度。

2、在引导学生品味词句畅谈体会的个别环节,囿于教学预设,对学生的回答抱有高期待,没能客观地面对差异,面向全体。今后教学预设应更开放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收获成功。

捉迷藏的昆虫课件篇三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基本要求是“我手写我口”。然而在教学中却能发现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积累的词句还不够多,往往难以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因此,从逐个词语的不连贯表达到说清楚自己想法的一句话,到准确表达意思的一段话,成为了我们对低年级小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教材是珍贵的学习资源、写话的纽带。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学习语言运用的规律,还可以扩展学生们写话的思路,学以致用。

《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文本,首先让孩子注意积累重点词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教学本课时我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抓住“三天前”“终于”“一动不动”“小心翼翼”“宝贝”等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谈体会、感情朗读、造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会品味课文。

其次是为学生创造想象空间,进行写话练习。[小学教育吧 ]

想象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空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遥远,给学生学习造成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因此我在教学在捉纺织娘一段时,我先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去介绍纺织娘。接着,在法布尔找纺织娘这件事情上,让学生抓住“终于”体会朗读,“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让学生展开想像,描述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有关语句感受法布尔找到这位“歌唱家”的不易。出示“三天前,法布尔听到花园里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提示学生用上这样的句式,将省略号部分补充完整。在描述法布尔捉纺织娘时,我发现有学生用上刚才积累的词语,“小心翼翼、趴在草丛一动不动、……”,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在描述中添加了法布尔捉纺织娘时的动作,对这样的孩子我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最后让孩子们进行写话练习,将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这样既帮助学生感悟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同时也训练了孩子的写话能力。

面对语文书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地“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课文作为学习语文的例子来教,强化语言实践,以多种形式进行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捉迷藏的昆虫课件篇四

《装满昆虫的衣袋》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时,我以课题为突破口,以问题引出下文:谁的口袋里装满昆虫?为什么要装满昆虫?装满昆虫做什么?他们兴趣盎然,主动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自觉探求问题的结果。

我让学生通读全文,边朗读边找出表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学生仔细读书,很快画出了好几个句子。我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说出合情合理的原因。学生们从“敏捷”、“高兴极了”、“小宝贝”“放进蜗牛壳,包上树叶,装进衣袋”、“欣赏”、“鼓鼓囊囊”、“甜滋滋”等词语感受到了他对昆虫的迷恋。有的同学更加细心认真、爱动脑筋,从父母对法布尔的责备中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更细化感受。

学到最后,我让学生填空: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_____,还装满了______,还装满了____。让学生填写说话,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捉迷藏的昆虫课件篇五

生:法布尔难过极了!

师:法布尔为什么难过极了?

生:父母都不理解他。

生: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捉到的“小宝贝”将要离开自己了,他很舍不得,心里难过极了!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法布尔这种难舍的心情的?

生:难过、眼泪刷刷地掉

生:很不情愿

师:你能具体描述一下法布尔当时很不情愿的样子吗?

(学生沉思了片刻)

生:他可能双手捧着小宝贝在颤抖。

生:他两手在裤袋里摸啊摸啊,怎么也舍不得把小宝贝从袋里掏出来。

生:他小心翼翼地捧着小宝贝向垃圾堆走去。

师:他会是怎样的神情呢?

生:他撅着小嘴,皱着眉头。

生:他眼里充满了愤怒与无奈。

师:同学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说得真好,谁能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呢?

生:法布尔听了父母的话心里难过极了,他撅着小嘴,皱起了眉头,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哪里舍得扔掉这些小宝贝!可是,父母的命令怎敢不从?于是,他漫漫地将手伸进裤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那心爱的小宝贝,捧在手心里看了又看,心理默默地说“小宝贝,我会来看你们的。”说完,他双手捧着小宝贝慢慢吞吞地走到垃圾堆旁,蹲下身子,依依不舍地将它们放进垃圾堆里。

生:放进

师:这个词我们给它换个词,能换哪些?

生:可以换“扔”。

生:还可以换“丢”。

生:不行的.,因为法不尔很喜欢那些小宝贝,怎么可能扔呢?

生:是的,用“扔”和“丢”说明法布尔根本不喜欢这些小宝贝,好像无所谓。

师:是呀,“放进”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写出了他的舍不得。这样看来,“放进”一词看似朴实,但用得准确、传神,所以写文章时我们就应讲究用词的准确性,要反复推敲。请大家再来读读这段话,体会法布尔与“小宝贝”之间的难舍难分。

以上教学片段中,我着重抓住两个词“很不情愿”、“放进”展开的。对于“很不情愿”,我着重引导学生想象法布尔当时的神情、动作,学生先是一片哑然,但经过思考后能说出一点动作或神情来,只是零碎的,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连起来说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想象的过程,就是走进法布尔心灵的过程,使学生对法布尔当时那份难过的心情揣摩得更透彻了。

对于“放进”一词,我主要引导学生用换词的方法去理解体会,通过与“丢”、“扔”比较,让学生自己领悟“放进”一词所包含的感情,从而进一步体会法布尔当时痛苦的心情。最后,我略作小结,引导学生在写作时也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要善于推敲,这样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又学到了写作的知识,一举两得。

捉迷藏的昆虫课件篇六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将一个热爱大自然,对昆虫充满迷恋的小男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课堂之初,我以“衣袋”为突破口,以法布尔的行为为主线进行授课。“和你们年纪相仿的男孩,口袋里没有装着零花钱和零食,而是装满了昆虫,这是什么原呢?以此进行探究。

在学校吴校长的指导下,在这堂课中,我特别强调指导朗读和课堂评价,而这正是我以前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找出表现法布尔热爱昆虫的语句,鼓励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读出法布尔“欢呼雀跃”或者“极不情愿”的感情。并且在学生读完后进行及时评价。通过这次上课,我惊喜地发现了指导朗读和教师评价的重要作用,同学们的积极性特别高,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同时,我还让学生在课堂上读了主题阅读书上法布尔写的文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法布尔观察的细致和对昆虫的.喜爱。这堂课让我收获很多,吴校长的指导对我有很大的意义,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去实践。

捉迷藏的昆虫课件篇七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文章的开始就提到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正因为着迷,才能够潜心研究,才使法布尔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着迷”是文章的核心,只有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线索分明。因此,教学这一课时,我紧紧抓住“着迷”展开教学。如:文章通过几件事情来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具体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学生通过自学后与小组同学的交流很快会找到:一是讲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二是法布尔在放鸭子时捉到了小甲虫,后来受到父母的责骂,却依然迷恋于昆虫。当学生概括出这两件事情后,我又引导学生从“敏捷”、“高兴极了”、“小宝贝”“放进蜗牛壳,包上树叶,装进衣袋”、“欣赏”、“鼓鼓囊囊”、“甜滋滋”等词语以及从父母对法布尔的责备中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如“只顾自己玩,拣这些没用的玩意儿!”“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深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本节课教下来后我感到: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美中不足的一点是:应指导学生分角色入情入境地多读读课文。

捉迷藏的昆虫课件篇八

《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学重点肯定不在这里,但笔者认为,这决不是节外生枝,决不是无意义的生成,更不是为了生成而生成。这篇文章给予学生的东西是十分清楚的,那是让学生认识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认识他那种痴迷的精神,具体学习作者介绍那法布尔痴迷的场景,还有一些美丽的词与句子,这一切我也做了。我为什么在课堂上还要与学生进行着这般对话?这与我的思考有关。因为这一阶段我的头脑中时刻想着父母教育问题,但对课文中的`这件事有着不理解的地方,我与身边的老师探讨这件事,慢慢地才理清思路。当然,我也有一种预感,学生在课堂上肯定不会放过这一点,所以就有了上面的对话。也许我的理解有偏差,也许我们之间的对话不是特别的自然,特别的精彩,也许把学生引到用“真实”来习作有些牵强,但从学生的反映看,他们是有一些理解,从每位学生的对话投入来看,这种理解显得尤为珍贵,这就是我与学生应该共同感谢这篇文章给予的另外一种收获。

捉迷藏的昆虫课件篇九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故事,而这个课题就突出地显示了法布尔的与众不同。课前学生预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在本子上对这篇课文提三个问题,其中问得最多的是:“为什么要在衣袋里装满昆虫?”“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

的确,看到这个课题便能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但更重要的是突出地表现了法布尔对待昆虫的极其喜爱的态度。说到虫子,一开始很多学生表示出了“不喜欢”,甚至说“恶心”(特别是毛毛虫之类的),我这样说:“可是法布尔却跟你们不一样,他非常喜欢小虫子,课文哪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

学生很快找出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这一句。我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两个比“着迷”还要“着迷”的词语:“迷恋”、“痴迷”。应该说,“迷”是全文的线索,是通篇的灵魂。因此,教学本文我紧紧扣住“迷”字展开。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讲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二是法布尔在放鸭子时捉到了小甲虫,后来受到父母的责骂,却依然迷恋于昆虫。引导学生体会时我抓了两个方面:一是描写纺织娘和小甲虫的语句,从而来体会在法布尔眼里这些虫子是多么漂亮,很多学生也不由得喜欢上了这两种昆虫;二是描写法布尔如何对待捉到的小虫子的语句,体会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珍爱。尤其是课文的用词非常精确,通过抓关键词、换词比较等方式感悟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甚至是痴迷。

课文中还写到了法布尔受到了父母的责骂,我让学生联系课文谈谈自己对法布尔的父母的看法。大约一半的学生表示理解法布尔父母的做法,主要是从安全方面考虑(这部分孩子平时属于“听话型”的);而另一半的学生表示不支持法布尔父母的做法,理由是没有顾及到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尊重孩子的'意愿,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从“眼泪刷刷地往下流”可以看出(这部分孩子是属于“有主见型”的)。到底是高年级的学生了,说话有理有据的,我在课堂上也没有说法布尔父母的做法是对是错,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对于法布尔来说,“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已经达到痴迷的地步了。

我想,学生在课文中充分感受到了法布尔对待昆虫的痴迷之后,课前提出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