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实用19篇)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实用19篇)

作者:QJ墨客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实用19篇)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梳理自己的思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疫情防控及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近期,针对受疫情冲击较重的行业、中小企业和就业等领域,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

加大对受冲击较重行业的支持。疫情扩散恰逢春节假期,餐饮、旅游、住宿、客运等大面积暂时停止运营,严格的隔离措施和限制人员流动直接影响线下消费活动,对部分服务行业形成较大冲击。这些行业恢复运营,关系基本民生,也关系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畅通生产要素循环,打通地区间交通运输,积极协调用工问题,鼓励线上线下融合,帮助这些行业恢复运营。加大政策支持,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提供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在疫情冲击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被打乱,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收入和现金流大幅收缩,但工资、社保、租金、利息、税费等固定支出具有刚性,复工复产还要增加防疫等成本支出,经营面临更多困难。要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财税政策,采取减免部分税费、延期缴纳税款、减免租金、设立扶持基金等举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银行下调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企业恢复生产。

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推迟,用工成本提高,就业压力增大。统筹做好“六稳”工作,首先要稳就业。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鼓励用人单位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招工、复工及就业动态等信息,采取线上职位发布、线上双选会、语音视频面试等线上模式开展招聘,促进劳动者与用工企业精准对接。疫情稳定后,对新技能人员用工需求可能会出现反弹,需要抓紧开展线上职业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加强用工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对接,帮助农民工返城就业。鼓励发展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增强就业弹性。

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给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的中国经济带来新的挑战,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趋势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要坚定信心,以奋勇拼搏的精神状态和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宏观政策既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又要对疫情影响有积极精准回应。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优化预算支出结构,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增加疫情防控的资金投入,保障防控一线医疗等物资供应,增加结构性减税降费和保障民生支出。充分考虑应对疫情的增支减收因素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当提高赤字率。研究发行特别国债,支持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医疗卫生、公共防疫、应急管理能力等补短板建设。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对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引导市场贷款利率下调、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挖掘国内需求潜力,既是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举措,也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居民逐步恢复正常消费活动,营造更加便利的消费环境,扩大实物商品消费。鼓励汽车和大宗耐用消费品消费,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鼓励发展广覆盖、便利化、人性化的线上服务,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推广绿色产品、健康卫生产品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点项目开工和建设进度,加快5g和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土地、环保、能耗等政策支持。调整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适度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加大有关医疗卫生、公共防疫、应急管理能力的项目建设。继续运用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调动民间和社会投资积极性。做好“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研究和准备,适时启动一批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抓好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任务。脱贫攻坚现在已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阶段。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应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有效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措施,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这次疫情推动风险预警、信息溯源、智慧城市、远程医疗、无人配送、在线消费、自助零售、线上教育、视频会议、企业在线运营等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和消费模式创新,为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机遇。要顺势而为,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丰富5g应用场景,推进城市管理和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动产业变革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稳定外贸外资。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支持力度,畅通物流运输,稳定进出口贸易。加大力度促进外商投资,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更好保护外资合法权益,继续压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心得体会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疫情防控工作,深刻分析疫情形势和影响,明确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我们进一步抓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和根本遵循。

全力抢抓企业项目复工复产达产,压实市州、县市区属地责任。加强省级层面协调调度,确保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抓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保障,把耽误时间抢回来,把遭受损失补回来,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用好坝区、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增加就业,进一步调优调强农业产业结构,在带动农民增收脱贫上发挥更大作用。要坚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严格落实挂牌督战举措,及时查漏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适时调整防控措施。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抓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全覆盖开展动态摸排,坚决防止疫情反弹。要加大医疗救治力度,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完善预检分诊流程。要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科学制定不同风险地区的车辆和人员流动管控措施,打通交通动脉,畅通“微循环”,确保交通运输和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行。要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推动各项支持政策落地落实。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首先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短期内疫情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全面、辩证、长远地看问题,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昂扬斗志,科学研判形势,增强工作韧劲,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任务,是一次大战大考。

统筹推进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东南西北风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排除万难、接续奋斗,攻克了前行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堡垒,实现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开启了中华民族再次振兴繁荣的新征程。

突如其来、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命至上,切实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是党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恒心,是国家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职责。愈是在危难关头,更要充分体现党统领一切、指挥一切的本色担当,将党成熟高效的组织优势,不断化为我们全民抗疫的强大动能,持续推动抗疫形势向好、向稳高质量发展。

将党崇高的组织使命化为勇于投身一线、做好引领表率的“主心骨”作用。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初心,以实现民族复兴为自觉使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将初心使命注入血脉骨髓、写进奋斗纲领、融入生活实践。决战抗疫阻击战,各级党组织就是“指挥部”“战斗堡垒”,党员就是“先锋队”“排头兵”,干部靠前指挥、党员冲锋一线,以身垂范积极做好防控引领,以身先士卒的战斗、保护行为持续强化民众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信心与斗志,合力拧绳共同投身于全民抗疫。

将党严密的组织架构化为科学精准、高效有质地实现群防群控的“火车头”作用。党成立近百年来,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已逐步完善形成一套严密高质的组织体系。选贤任能、作风优良、本领高强、传导高效有力,无论从人才的积累还是困难的应对、命令的执行上,都能做到各显其能、一呼百应、科学精准、高效有质。各级党组织就是不断推动抗疫形势持续向好、向稳发展的“火车头”。大事难事更需冷静担当,无论是“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还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都是党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做出的科学精准的防控指导,是密切联系实际、最客观有效的统筹把控与引领指挥。

将党严明的组织纪律化为不断密切党群干群血肉联系、凝聚全社会力量的“吸铁石”作用。群众路线是党长盛不衰、逢战必胜的传家法宝。人民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人民的伟力最是磅礴而无穷的。抗疫阻击战要想取得早日完胜,必须依靠人民的群策群力。党严明的组织纪律铸就了党优良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只有务实、为民、清廉的党才能不断凝聚民心民智,汇集民意民力,以铁一般的作风本领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使其自发积极向党靠拢,听从党的统一指挥,有的放矢地精准发力、严密防控,上下同欲、万众一心,形成人人守责、人人尽责的钢铁抗疫长城。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和国家的宗旨和目标。党就是人民最强有力的依靠和保障。回首百年,中华民族遭受过无穷的挑战,但任何困难险阻都无法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只要全国人民心怀必胜的信念,始终听从党的统一指挥,紧跟党的步伐,英勇战斗、不息抗争,抗疫战决胜的一刻必将早日来临,我们定将再次拥抱拨云见日、春暖花开的美好未来!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心得体会2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全力抓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利用各种渠道向社会各界公布确诊病例信息、注意事项和防控进展,起到了释疑解惑的效果。不久前,武夷山市有关部门不止于公布当地相继出现的新冠疫情确诊病例信息,而且追根究底、深入调查,最终理清了传播关系,找出了传染源头,为当地老百姓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全力抓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一是摸排工作要再细、再严。在前一阶段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摸排力度,对辖区内从湖北特别是武汉返乡人员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居家观察人员既要严格又要温馨,对密切接触人员要及时提醒注意采取必要措施,坚决落实好“五包一”责任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二是宣传工作要再深入。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宣传力度,通过村广播、拉横幅、发传单、微信群等形式,多时段、多内容宣传疫情防控工作,让广大群众增强疫情防控的主动性、积极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三是保障工作要再跟进。要及时对接卫生部门,备齐备足测温计、防护口罩、消毒液等各类急需医疗物资,坚决扛起防控责任,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医院和医疗卫生单位基层党组织积极靠前指挥调度,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广大党员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战斗在前,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临危不惧、恪尽职守,争当“最美逆行者”。各级街道、社区则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防控先锋队,组织党员和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全覆盖登记排查、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崇安街道各挂村领导到村指导、督促村里防疫工作;全街道各村居加强疫情宣传工作,每村密集挂横幅、贴标语,并巡街入户发放宣传单、劝阻聚众打牌等;崇安街道多个党员劝导服务站继续进行劝导服务,加强社区巡逻队巡逻和劝导力度;充分发挥网格长、楼栋长作用,管控监督好外地返乡人员;街道班子领导成员在岗,全体干部职工、村两委正常上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攻坚战中,党员们纷纷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展现担当作为,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当前我们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只有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才能在这场大考中向人民交出优异答卷。抗击疫情是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头等大事。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今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这不仅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而且还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因此,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两手哪一手抓不好,我们都无法通过当前这场特殊的大考。

大年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之后,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工作,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当下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统筹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我们只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抓统筹,既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又根据疫情变化,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十三五”规划。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目前,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尤其是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病例大幅减少。我们既要看到疫情形势的可喜变化,又要看到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随着返城返工陆续启动,人员流动量加大,人员密集度增加,潜在“带病回城”“带病回岗”,使疫情防控面临新风险、新形势、新挑战,新增病例呈现零增长的省市又新增疑似病例,零增长并不意味着零风险,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另一方面,当前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仍然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只有重点地区疫情控制住了,才能从根本上尽快扭转全国疫情蔓延局面。要继续集中力量和资源,全面加强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统筹抓好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做好统筹兼顾的文章,要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区分级的防控策略。低风险地区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这一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做到有条不紊、从容有序。还要把握分寸,不能机械执行,要密切监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符合条件的省份要适时下调响应级别并实行动态调整。总之,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统筹做好各项工作。

统筹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要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支持复工复产、恢复和稳定就业、畅通交通运输、保障市场供给等各项工作做细做扎实。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交通运输“大动脉”,畅通生产运营“微循环”。对疫情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地区要进行分区域差异化管控,打通交通堵点。科学放开货运物流限制,逐步有序恢复道路客运,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努力保障已复工和准备复工企业日常防护物资需求。

运用辩证思维科学方法抓统筹。要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只有科学冷静地研判疫情,精准制定和施行分区分级防控措施,才能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底线思维,在坚决遏制疫情上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更不能留有任何盲区和死角。要增强忧患意识,以大概率思维有效防范小概率事件,拿出“宁可十防九空,不可防失万一”的较真态度,不给病毒传播留下可乘之机。要坚持辩证思维,善于“弹钢琴”,既不能对不同地区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碍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又不能不当放松防控、导致前功尽弃,要坚决防范因复工复产带来疫情扩散风险。

疫情防控及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按照市委的安排要求,会前,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学习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有关要求,认真学习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全面做到“四必谈”,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深入查找问题,研究整改措施。下面,进行个人对照检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思想认识方面。

一是深入学反复学的劲头还不足。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自己一直坚持第一时间进行全面系统学习、及时跟进学习。但距离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工作、解决存在问题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还没有真正做到深学、深悟,所以学讲话要想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还需要反复深入学、联系实际学。

二是政治站位还需要提高。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能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委有关要求,严守政治纪律,但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有时候过多考虑的还是本地区的防控情况和复工复产的具体安排,对于省内其它城市、其它省,乃至国外疫情对我地区的影响考虑不足,上下内外“一盘棋”的思想认识仍需要巩固提升。这是站位不高、眼界不宽、思想不够解放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在担当尽责方面。

一是服务决策还不到位。在具体工作中,跟着领导去一线、做督导,更偏重于做好领导生活、工作的管理员,提醒做好自身的卫生防疫保障工作,让领导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指挥工作中去。但是疫情期间也要跳出疫情看工作,围绕疫情防控中心工作把握大局,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工作。比如,在由一级降为三级响应时,是疫情防控与复产复工并重还是重心向复产复工倾斜,如何更为精准有力地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防范化解安全稳定风险、化解社会稳定领域不稳定因素等方面,还缺乏更为深入的思考。

二是履职尽责还有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期间虽然一直积极深入一线,协助好主要领导高效开展各项工作,但是在发挥职能作用,助推疫情防控方面,研究思考得还不够深入,更多地依赖于党组织主体责任的发挥,在统筹兼顾上要深下功夫。

(三)在精神状态方面。

一是工作效率还不尽如人意。越是紧急时期,越要有效发挥参谋助手、统筹调度、督促落实和服务保障作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日常工作面临很多新挑战、新问题,在工作节奏摆布和效率提升上还存在不足。比如,面对一些上级提出的新要求、部署的新任务和对待疑难问题时,有时对实际情况了解不深不透,不能够有效地提出多种应对措施或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需要等待领导做指示、提要求才去执行。

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力度还不够大。确保疫情防控和日常工作“两不误”是基本的工作职责。这次我们在组织各类会议、收发传阅办理中央和省市各级电报等方面工作量很大,在特殊时期、特殊压力下,日常工作更需要注重理念、方法和工作机制创新。比如,有时防指推送的关键信息必须及时转给相关单位,虽然总体上未耽搁信息处理,但个别时候还存在按部就班走程序的问题,没有第一时间将信息转给相关单位。

(四)在工作作风方面。

一是调查研究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深入基层调研方面,多数时间是随行主要领导同志到防控疫情和复产复工一线调研,自己主动与人民群众“坐一张板凳”的意识还不够,带着问题“解剖麻雀”的时候也不多,还没有完全做到在特殊时期时时处处同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比如,上级要求全力落实一系列关于小微企业惠企政策措施,但是自己目前还没有就具体落实情况到企业一线开展调研,下一步还需要就此问题与任务部门进行衔接沟通。

二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警惕性还需要不断提高。疫情防控期间每天的工作进展、防控情况、人员信息是摸清实情、采取措施的重要依据。日常工作中,基层的情况底数还是不够详实、针对性不强。尽管加强了督查督办,还派出了暗访组,但是在选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环节方面,统筹协调做得还不够充分、不够到位,督办工作深入了解实际效果的办法还比较少,闭环管理还有差距,督什么、怎么督以及执行与跟踪问效的有机结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实化。

(五)关于素质能力方面。

一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力有待提升。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自己对“群众路线是生命线”的认识虽然是深刻的,但按照上级和市委的部署开展工作的时候多,对如何运用多种手段和举措,在打赢疫情战役、复工复产、服务企业更到位方面,思考得还不够深入,举措还不够有力。比如,在广泛发动干部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普及、组织干部对已复工企业加强防控疫情指导、开展针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疏导等方面,自身优势发挥得还不十分充分,为群众服务的质量还需提升。

研深吃透国家惠企利企政策、在下行压力下推动全面发展方面,抓督办、抓落实的能力还要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锤炼。征求意见时,相关干部也提出希望我能强化统筹协调、把握全局的能力,全方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此,我要高度重视,全方位改进。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理想信念树得不够牢固。虽然能够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当前头等大事,全力以赴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但思想上认为只要工作到位就行了,放松了对自身建设的要求,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有歇歇脚、喘口气的心态,其根本原因就是自己理想信念松动了,不够坚定、自觉、清醒,导致对疫情防控斗争和复工复产的重大意义、工作要求领会不够深入系统。

(二)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够强。认为自己在领导岗位上,每天同各类文件、材料打交道,有一定的日常积累,能够指导具体工作实践,忽视了对政治理论持之以恒地学习。通过近期对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等内容的学习,认识到在学用结合、指导工作上还有差距,存在现用现学、急学急用的现象,没有完全做到学到底、悟到位,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

(三)担当意识还要进一步强化。作为分管的领导干部,统筹协调的任务比较多,因此,有时在主观上放松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没有很好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系统思考,没有更好地将分管领域工作摆到全局中谋划推进和创新,对比市委的要求和标准,在责任担当方面的不足还需要尽快弥补和提高。

(四)宗旨意识还需要不断锤炼。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虽然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在面对疫情发生的紧急情况,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也更为集中、迫切,工作的关注点也要迅速转变,关心群众的角度和方式也要调整,还需要进一步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提高执政本领。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下一步,我将以这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围绕存在的问题和产生根源,制定具体整改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一)对党绝对忠诚,做到政治过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作为最大的政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领导地位,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无论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还是推进全市改革发展的事业当中,都要真正在思想上深刻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行动上始终紧跟,努力使维护核心成为植根灵魂的思想自觉、纯粹坚定的党性观念、坚决彻底的实际行动。

(二)强化理论武装,做到信念过硬。要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要结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精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和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学思践悟,入脑入心,着力在学深悟透、躬身践行上下功夫,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和科学方法论,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提高执政本领,做到能力过硬。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全面增强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等“八个本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了解市情省情等,积极贡献智慧,聚焦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事关全局的重大实际问题,更多站在全局高度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市委科学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加强对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引领,强化督查督办,推动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

(四)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作风过硬。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基层联系点作为第二个办公室,进一步俯下身子,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多问问群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多检视工作中有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自身的用心指数、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心指数,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疫情防控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要把走基层、进企业、下社区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强化问题导向,真正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解决具体问题,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心得体会

2020年2月23日,中央召开了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通过学习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我学习到了防控疫情,既需要科研人员及时跟进的医学研究,医务工作者科学有效的诊断、治疗,相关部门在信息发布、公共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有力措施,同时也需要每一个人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和行为来应对。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前,每一个人都是疫情防控链条上的一环,尽量做到“三个一”,确保自己这一环不掉链子,就是对这场疫情防控战的支援和贡献。

形成一个理性的认识。要相信党和政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的决心和能力。要坚定疫情可防可控的信心,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理性判断,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一个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有利于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

建立一个预防的意识。虽然目前疫情信息披露越来越多,每个人都要绷起预防这根弦,建立预防意识。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人员大范围密集流动,要通过有效预防,比如那些人员密集的地方,能不去就不去,程度减少风险。

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疫情面前,人人不可置身事外。做好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也是同心共力、战胜疫情的有效手段。

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万众一心,全力应对,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有效防控疫情,既需要科研人员及时跟进的医学研究,医务工作者科学有效的诊断、治疗,相关部门在信息发布、公共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有力措施,同时也需要每一个人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和行为来应对。

这次战“疫”中,我深深的看到、感受到、体会到、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和坚决意志。我们要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下,在举国上下、各行各业的中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城空,岗不空!城空,情不空!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山河!永远无恙!隔离病毒但是不隔离爱,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为打赢这场阻击战,贵州在行动,不断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我相信: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战胜疫情。

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不断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政策不断完善,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新的产业兴起,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在这个进步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要认真思考社会发展的种种变化,实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做出积极的反应,走出前来。

二、个人成长。

自我成长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从学校走向职场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长足进步。通过实习和工作经历,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关系,思考问题的角度转变为以整体为考虑因素的关系。我从职业中了解到,每个人的与众不同,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环境、教育、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个人中的各种差异是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和硬学习来转化的。

三、社会责任。

在职场上,人们面对着社会的各种应对和挑战,因此,有责任也有义务来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作为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家庭、企业以及社会负责。可以积极地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在工作中奉献自己,同时,还能够率先垂范,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实时调整到正面化,关注社会民生。

四、生活品质。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壮大和变化,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人们也会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选择出行方式,环保的无公害的方式来孝顺大地;充分锻炼自己体魄,进一步优化自己的生活状态;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享受自己的时间,走进生活的彼岸。生活品质不仅是一个单表现,而是一个多维度的展现。

五、个人CVP建设。

在这个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职业道路不尽相同,其中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建设和职业规划,才能够不断向新的高峰诉求。因此,个人的CVP是随着时间发生改变的,我们需要时刻对其进行更新调整,以保持与时俱进。在社会发展中,人们需要注重个人的职业道路和生涯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结语。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但是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对社会变化起到积极的影响。人们需要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关注自身发展,融入社会,以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实现自身的无限潜力构建。社会发展给了每个人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大家可以积极面对,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展现自我。

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矛盾统一体,它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时间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感悟和探索,希望能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有意义的参与。经过自己多年的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我体会到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和变化。

一、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变革。

不可否认,科技的快速发展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科技,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手机、电脑、互联网等技术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对此,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适应,积极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实际受益。

二、自我认知与人际关系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仅要适应快速改变的科技与经济环境,还需要更合理地处理不同人际关系。随着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和自由,人们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程度也有很大提高。当然,在人与人之间不同套路的博弈也令人头痛,例如沟通、信任、理解等问题。对此,我们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自我认知能力,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对周围的人和事件进行更理性的看待与分析。

三、社会的公平与不公。

在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体制下,公正和不公平的问题总是分主观和客观。不公平是社会不平衡的重要表现之一,而一些因素,例如个人社会地位和财富等,也影响了全社会内部的平等和公正。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除了积极争取自身权益外,更应关注世界上各种不公平和社会的困境。通过理性思考和多方面参与,以便我们能更好的保障自己和全社会的权益。

四、文化的交流与价值观的融合。

在世界发展的今天,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文化交流的时代。与此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向全球化和理性化发展。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更要对全球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和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可以认可不同社会和国家的成功,让自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有智慧和包容力。

五、人的自我觉醒与责任心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意识到,对于自己、社会和环境,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意识也是一个素质、一种能力,需要我们通过更多的积极参与和行动才能培养和发展。要做一个具有责任心的公民,需要关注个人及社会问题,注重人际关系和友谊,同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不断,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能够帮助自己在社会中更好地发展与适应的能力。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思想观念,我们都应该积极走出舒适圈,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关注和参与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观社会发展史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总体描述)(150字)。

社会发展史是我们了解人类社会进程的一扇窗户,通过观察和研究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进过程,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对社会发展史的观察中,我不仅了解到了社会的变迁和进步,而且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矛盾、社会不平等与贫富悬殊等。通过这些体会,我认识到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社会发展史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变革。从原始社会到农业革命的兴起,人类开始定居和农耕,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后是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0世纪的科技革命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信息获取更加迅速和便捷。在当代社会,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也不可忽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给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段: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300字)。

然而,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和挑战。首先,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矛盾不容忽视。在工业革命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如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地退化等,这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其次,社会不平等和贫富悬殊也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紧张局势。此外,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等问题也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加大政策调整和改革的力度,以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共同进步。

第四段:合作与解决方案(250字)。

面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贫困等。同时,各国之间的合作也需要建立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以实现共同发展。在国内,各界人士也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此外,大众参与和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第五段:结尾(250字)。

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观察和体会,就能更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挑战。社会的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认清问题所在,推动改革和创新,以促进社会的持久繁荣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信心和希望,相信人类社会在共同努力下可以克服困难,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最终,只有一个公正、平等、和谐的社会,才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身的潜力,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社会发展史心得体会

社会发展史是人类长期形成的历史过程的总称,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见证和记录。通过学习社会发展史,我深刻认识到社会是由人们共同创造和发展的,也意识到社会进步是历史的必然。下面我将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社会转型等方面,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类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数十万年前的古代社会,当时人类还处于原始靠狩猎和采集维持生计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通过这一转变,人们实现了对食物的掌控,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三段:农业革命的影响。

农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转折点之一,它带来了农民、城市、国家三者的三位一体。农业生产的发展促使人们从食物供应的角度开始考虑,逐渐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的趋势,农耕文明的兴起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此外,农业革命也促使城市的兴起,人们在专门的城市中集中进行经济活动,这使得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和复杂化。国家的形成则是农业革命的结果之一,通过集权来统一和管理社会资源,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统一。

第四段:工业革命的冲击。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机器和大规模生产的引入,这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推动了工业化进程。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手工业和家庭式生产逐渐被机器代替,工人也从手工作坊转向大规模工厂。这种工业化进程使城市的规模迅速增长,从而带来了大量流动人口和社会问题,这也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

第五段:信息革命和社会转型。

信息革命是近现代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它的核心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和便利,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并且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信息革命还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使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型,个人权利和自由得到了更广泛的保障,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变革,新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信息革命的推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样,但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处理新的挑战。

总结:通过学习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在经历各种革命和转型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革命,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社会的深刻变化。人类掌握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以及信息科技,都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深入理解社会发展史的教训和启示,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社会问题,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做出贡献。

社会发展史心得体会

社会发展史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演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社会发展史,我深感人类社会的变革不仅关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更体现了人类思想观念的转变。在这个长期而漫长的历程中,我对社会发展的演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将从自然经济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个阶段,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自然经济社会这个阶段,人类社会还处于低级原始阶段。这个阶段的人们还没有形成密切的社会联系和相对稳定的社会制度,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大自然的恩赐。他们通过简单的狩猎、采集和农耕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在这个时期,人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和差别。我深感这个阶段的人类社会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丰富源泉。

其次,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为了更为便利的生产和交换,人们开始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迹象。在这个阶段,社会分成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奴隶主以占有土地和生产资料为基础,奴隶则成为他们的财产。奴隶制社会的存在表明了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了分工协作和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标志。我深感奴隶社会的到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分工协作的重要起点。

接下来,封建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主要依靠领主对农民的剥削和统治。在这个阶段,地主拥有土地,并将其分给农民进行耕种。地主通过控制农民的生产和剩余产品来获取利润。与此同时,封建地主集团也统治政权,并建立了一整套封建等级制度。我深感封建社会的存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民众开始反叛和追求自由。

然后,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生产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阶段,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和市场经济开始兴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成为社会的基础,资本家以工人的劳动为基础来获取利润。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社会开始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主要阶级。我深感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使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

最后,社会主义社会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是公有制和无阶级社会。在这个阶段,生产资料为全体劳动人民所共同拥有,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社会主义社会强调以人为本,追求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我深感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形态尚未完全实现,但它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

在学习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演变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不同阶段的社会取得的成就与失败,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社会的不断变化也提醒着我们,在面对社会问题和挑战时,我们要勇敢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深入学习社会发展史,我相信我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心得体会

***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当前疫情形势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我们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又要看到,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地疫情形势不同,既不能对不同地区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碍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又不能轻率放松防控、导致前功尽弃。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事关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事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当此之际,迫切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判断疫情形势,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完善差异化防控策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首先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我们终将战胜疫情,这是确定无疑的。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我国是个大国,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疫情严重或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低风险地区要把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重在逆周期调节,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抓好这些工作,既要有统筹兼顾之谋、又要有组织实施之能,善于结合实际“弹好钢琴”。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不能顾此失彼,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不能抓而不细、抓而不实。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面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只要我们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也一定能够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xx委会位于乡政府东南部,东、南面与元阳县俄扎乡接壤,北面与托牛村委会相邻,西面与埃倮村委会相望。距县政府驻地38公里,乡政府驻地25公里。辖加梅、迷丕、格波、梅东、普朵等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562户2462人,均为农业人口;世哈尼族。全村土地面积2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6亩,其中:水田924亩,干亩187亩,梯地1295亩。农民人均耕地1.1亩。20xx年末,全村粮食总产量99.4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04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7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5.00元。

1、通路。该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都建设了简陋的进村公路,但由于路窄、路基不稳,里程长,无力经常修复等原因,导致进村公路利用率相对较低,运输成本高。

2、通电。该村5个村民小组已全部解决通电问题。

3、通水。该村5个村民小组已通人畜饮水,迷丕村民小组挖进村公路挖断了人饮水管,因没有物资资金修善导致饮水困难,其余村民小组虽然已通水,但只通到村内,没有入户。

4、通讯。5个村民小组部分农户安装了无线电话,移动通讯信号已经覆盖整个村委会。

5、住房。5个村民小组多数住房简陋,为土房或土堆房,县人畜不分离,属于改造范围。

6、卫生路。xx民小组20xx年铺设卫生路2公里,但由于资金物资不足还没有覆盖完成整个村子,格保村民小组利用一事一议项目基本铺设了卫生路,普朵村民小组已经整合各类资金计划20xx年完成卫生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梅东村民小组、迷丕村民小组(迷丕、哈塔东)还没有铺设卫生路。

7、公厕。5个村民小组都建设有农村公厕,但数量不够、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农民入厕需要。

1、教育。xx委会有1所寄宿制小学和2所初小,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受教育的需要。

2、卫生。该村委会有1个卫生室,1名乡村医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

3、文化活动。目前,xx委会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还没有一个图书室、科技室、文化活动室及篮球场等活动场所,农民学科技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农民群众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一直以来都较低。

全境为山区,沟壑纵横,山峰林立,境内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1250米,年平均气温18.4℃,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2℃,年降雨量1620毫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草果、核桃,但由于山高坡陡,经济基础薄弱,劳动者素质低,生产生活中科技含量低等原因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多数农民处于贫困线。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725.00元,比国务院确定的贫困线1196元低471元,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村。

(一)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进村公路处于情通雨堵的局面,运输成本高,阻碍了该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住房条件差,人畜没有分离,村容村貌没得到改善。

(二)学科技难。整个村委会没有一个图书室、科技室、文化活动室,学科学技术难,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无法利用科技提高生产生活质量。

(三)劳动者素质低。全村适龄儿童辍学率高,村民文化素质低,“等、靠、要”思想突出,没有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经济的思想。

(一)改善基础设施。州、县委、政府计划建设元绿二级路经过加梅,充分利用这机遇,改善进村公路,解决交通的问题;利用当前各种惠农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建设人饮工程到户、卫生路、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公厕、排水设施等工程,解决村容村貌差、学科技难、入厕难等问题。

(二)治穷先治愚,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是抓好基础教育,完善教学设施,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二是加强农村实用科技培训,使每个劳动力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三)培植支柱产业。xx委会虽然每个村都有一定的茶叶、草果、八角绿色产业,但没有形成支柱产业,经济来源单一,且市场不稳定,为此,可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一批稳定可靠的支柱产业。如发展核桃产业、山地养鸡、商品猪养殖等产业。同时,可充分利用加梅民风民俗古朴,重大节日有“扎特特”(十月年)、“苦扎扎”(六月年)、“昂玛突”(祭神林),哈尼山寨、梯田、姑娘节别具一格的有利条件,开展山寨梯田民俗旅游,拓宽村民收入来源。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东桥镇村后村原位于东桥镇北部偏僻山区,距福州近100公里、距县城40多公里。全村190户726人,党员29人,xx年前人均收入不足1300元,村财不仅零收入还负债较多,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典型的山区贫困村。xx年起该村遭受地质灾害后实施造福工程,村民陆续搬迁下山,开始建新村。由于工程量大、资金不足等原因,至xx年新村基础建设仍不完善,无村部办公、村道泥泞、村民看不上电视、水电未配套,村民生活水平低。xx年11月,市卫生局下派驻村干部黄荦到该村挂职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党支部班子也得到调整优化。新班子讲团结、讲奉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致力发展,短短几年村路、闭路电视、自来水、电网、体育健身场所一应具全,很快扭转了该村落后的面貌,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的新村。今年2月17日,省委副书记王xx在该村调研后提出,该村党支部的先进做法、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推广。之后不久,闽清县委在全县开展了“学村后、强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推广村后村的先进经验,推进“核心工程”建设,并以此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挑“海西”大梁,树闽清形象。

1、着眼长远,编制发展规划。村两委坚持发展为大、规划先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研究制订了《村后村三年发展规划》,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今后三年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工作重点。特别是根据规划内容,找准了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经济路子,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不断增长。大力完善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浓厚的发展氛围、良好的道德风尚、文明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村民安居乐业。

2、突出核心,建设坚强堡垒。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后村党支部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在班子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员先进性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一些年富力强、有经济头脑、群众威望高,有强烈事业心和开放意识的党员吸收到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中来。二是带好党员干部队伍。加强村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培养,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村干部,使党员干部成为国家政策的宣传员、农村经济的信息员、解决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成为发展生产的技术员、带头人。三是树立良好形象。党支部办事公道正派,勤勉有为,党组织的威信高,工作力度大,凝聚力不断增强,群众对党支部十分拥护。

3、因地制宜,培育农业经济。村后村两委一班人把党交给的责任担在肩上,把人民的福祉挂在心头,带领群众拔穷根、闯富路。针对村集体无收入、群众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愿望强烈的实际,村两委与村民共同探讨致富之路,并到镇里、县里、市里跑市尝跑项目、跑资金。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村两委决定依托镇里的食用菌基地,成立村食用菌种植协会,由党员大户带头兴办种植基地,采劝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引领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建起了党员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由党支部牵头,派村干部到县、镇学习技术,动员5名党员带头示范,发动17名群众参与。为解决资金难题,村两委把争取来的经费存于农村信用社,再贷给种植农户,而且只要求种植户以生产收成的蘑菇等价抵还贷款。经过3个月的生产,取得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东塔牌”食用菌外销到新加坡及港澳等地。一期20万袋规模的基地实现产值60多万元,基地纯收入16多万元,菇农每人净收入1万多元,村党支部(村委会)与协会收入2万元,实现了建国以来村财收入“零”的突破。预计今年可种植100万袋,目前已完成50万袋的培育规模。为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路子,党支部还带领33名党团员到位于高山地区的旧村建立“党团员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发展高优林、果、粮生产。同时积极牵线搭桥,介绍村民外出应聘就业,全村80%青壮劳力实现输出就业,村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

当前,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国别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为契机,形成新的执政理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方面抢占制高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要不要发展以提高碳生产力为标志的低碳经济,专家态度趋于一致。本文也就此谈一些粗浅认识,供大家讨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第一,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家规划,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为我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有些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很高,应该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规范低碳经济的内涵、模式、发展方向和评价体系等。

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与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

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通过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第四,提高认识,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

低碳发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于气候变化涉及面广、影响大,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各政府部门的参与,同时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加强研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应加强相关的舆论宣传。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应通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方式的改变和优化、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水平落后成中国低碳转型最大瓶颈。“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日前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走上低碳之路已刻不容缓。

如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一是,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二是,在产业结构上“重化工业”要加速发展;三是,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举的艰巨任务。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先进技术的缺失都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成为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大挑战。

然而,无论是从应对国际减排压力,还是从促进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求等长远目标出发,中国低碳转型的道路已经无可回避。

“发展低碳经济确实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赶超世界的契机,但在当前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统筹与协调、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生态的各种关系,决不能一味地追求低碳,而忽视我们的国情。”王茂林强调,应该在理性看待当前世界新能源产业这场角逐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我国的能源现状,科学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免在争先恐后中遗漏了我们最急需的东西。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东坪村地处开县大德镇东南角,东与宝安村相邻,南与九岭村接壤,西与磨梁村相邻,北与双龙村相邻,海拔在600米至 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6.83 万元,农业总产值300.69万元。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人均纯收入3486元。该村现有乡道公路35.72公里。现有党员46人,建党支部 个、党总支部 个。

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总的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二是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离镇中心太远,路也尚未修好,多数道路晴通雨阻。四是生产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难度大。五是缺少企业支撑,村级集体经济脆弱。

经调查分析认为,产生上述主要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该村属一面坡地形,水源贫乏,限量蓄水。二是该村山高坡陡,道路维修任务重,资金欠缺。三是该村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的粮食、生猪等产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受市场调节因素影响大,附加值低。四是多数村民接受教育少,文化、专业技术知识欠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思想不解放,接受新鲜事物慢,多数外出务工从事重体力活,就业难度大,收入较低,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新农村建设方针,现结合该村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主要对策:一要解放思想,认真解决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组织部分骨干力量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转变思想观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的眼光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二要加强学习培训,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市场动态,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培训市场需求量大的相关技术,让全村人民都懂得几门实用技术知识,让富余劳动力能走得出,用得上。三要计划在未来几年修建多口饮水池,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四要组织村民筹资投劳,维修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确保道路畅通。五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六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七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全村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八要抓好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扩建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九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为全村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不断健全落实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两委岗位责任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以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规范村两委班子的工作,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全村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建议: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该村人畜饮水工程、道路工程建设给予项目、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

观社会发展史心得体会

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记录,通过对社会变迁的观察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走向。在长时间的观察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社会发展的不断变革和进步,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人类智慧、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变迁。

社会发展可以看作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相互交织着进步和挫折。从原始社会的采集、打猎时代,到农业社会的出现,再到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物质生活和生产力,更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体的重要性和尊严,个人权利和自由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第三段:人类智慧和价值观的变迁。

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类智慧得到了不断的积累和发展。从远古时代的原始积累到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从古代的仁义道德,到18世纪的启蒙思想,再到现代的多元文化和人权观念,人们对于正义、平等和自由的追求日益增强。社会发展的进步使得人们认识到只有尊重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才能实现共同的繁荣和发展。

第四段:挑战与解决。

尽管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后,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持久的和平、如何解决贫困和不平等等问题。正义、平等、人权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核心关注点。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人们需要全球合作、开展创新研究,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段:展望未来。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观察社会发展史使我深受启发。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对社会发展的敏感性和关注度。我们需要学习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以更加深刻的理解迎接未来的挑战。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繁荣与发展。

总结:观察社会发展史,从我们人类的起源到现代,社会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进步。人类智慧和价值观观念的变迁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然而,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不平等、环境问题等。作为与历史和未来息息相关的一份子,我们需要保持对社会发展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湖南地处内陆,是对外开放相对薄弱地区,但也意味着巨大的开发开放潜力。作为后发地区,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安全的相统一。

近年来,全省深入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坚持“扩规模”与“转方式”相结合、“促内需”与“扩外需”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放型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比,与中西部兄弟省份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的格局比,还存在开放不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质量不优等诸多问题,并且有差距扩大的趋势和危险。

1、总量增长迅速,但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近5年来,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从2019年的40.1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88亿美元,年均增长17%;外贸进出口额从125.7亿美元增加到246亿美元,年均增长14.4%;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从10.5亿美元增加到29.2亿美元,年均增长22.7%;对外投资连续7年居中部第一。2019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列全国第10位,中部六省第3位,但我省进出口总额仅列全国第21位,中部六省第5位,仅为湖北的65%、安徽的52%、河南的44%、重庆的36%;外贸依存度仅为6.3%,低于全国48.8%的平均水平;利用外资仅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3.3%,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5%;外汇存款余额仅为22.4亿美元,居全国第22位,贷款余额54.4亿美元,居全国第21位。

2、结构有所优化,但落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我省出口额最大的企业仅15亿美元,而河南、湖北出口额最大的企业分别达到近300亿美元和50亿美元。出口商品中,钢铁、有色等传统粗放型产品占比达到30%,而且主要是资源输出型;加工贸易仅占总量的29%,低于全国35%的平均水平;利用外资中,来自香港、中国台湾等亚洲地区的占80%,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仅占9%;第三产业占比仅为2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30个百分点。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仅居全国第18位、中部六省第4位,进出口额仅相当于上海的2%、北京的3%、广东的4%、湖北的1/2。

3、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但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仍然不多。近年来,通过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湖南,世界500强企业有131家来湘投资,总数居中部第一,上海大众、广汽菲亚特、蓝思科技、富士康、欧姆龙、台达电子等一批战略项目的相继落户,带动了我省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省仍然缺乏像河南富士康电子信息产业、重庆5+6+800笔记本产业集群(5大品牌商、6大代工商、800家零部件厂商)、西安三星电子这样具有带动效应的大产业。2019年,河南富士康一家企业的进出口就近300亿美元;重庆出口笔记本电脑近6000万台,全球每4台笔记本电脑有一台重庆造,以电脑等智能终端为主的工业品实现出口450亿美元。三星电子西安高端存储芯片项目第一期70亿美元投资达产后,每月可生产10万片,可形成660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收入。

4、载体平台不断夯实,但承载聚集能力薄弱。我省目前有2家综合保税区,6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13家国家级园区、80家省级及省级以上园区等开放平台,平台数量居中西部前列,但这些平台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聚集能力薄弱、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等问题。2019年我省80个省级以上园区利用外资仅占全省总量的36.6%,有40%的园区利用外资为零,13个国家级园区利用外资仅占全省总量的20.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80个省级以上园区进出口总额仅占全省总量的45%,有30%左右的园区进出口为零;长沙机场国际旅客居中部第一,但国际航空货运量仅居中部第4。

5、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仍需继续优化。近些年我省以项目服务年等活动为抓手,在改进服务、优化环境和降低营商成本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有些问题企业和群众反映仍然比较强烈,有待进一步优化。比如行政审批程序仍然繁琐,时限较长。不少审批涉及中央、省、市、县四个行政层级和多个行政部门,形成纵、横两个审批“链”,环节之间不顺畅,上下之间不协调,我省一个外商投资项目走完所有的审批流程最快要120天。一些地方部门对政务中心窗口授权不充分,窗口成了“收发室”、“传达室”。权力部门化与利益化的问题亦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和交叉执法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许多中介机构依附于政府部门开展服务创收,加重了企业负担。许多地方政府对前任领导所定的政策措施不兑现。

6、机制体制建设有所完善,但有待进一步理顺。近年来,我省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省委副书记、人大副主任、分管副省长、政协副主席为副组长,省商务厅牵头,省直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措施,同时建立健全了部门联席会议制、重大项目调度制、重大活动协调制、重大任务交办制度、工作督查问责制等工作推进机制。但是,相关机制体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比如加强招商引资活动的统筹规划,避免招商活动过多过滥不实的问题;比如内资、外资分头管理,资源分散的问题;比如园区管理、物流管理政出多门、整合不够的问题,等等。

(一)新变化带来新挑战。

一是世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增速仍然偏低,全球经济格局“东升西降”更加明显。全球需求结构深刻调整,不少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的沼泽,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经济“企稳回升”态势仍存变数,美债危机、欧债危机、日债危机没有根本好转,新兴国家增速下滑,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新一轮工业革命尚缺乏实质性突破。

二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调结构、促转型”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尤其xx届三中全会后,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突破深层次障碍,在财政、金融、价格、企业、土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国内消费市场仍面临内需增长动力偏弱和cpi冲高的双重压力。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企业景气状况较低,居民收入增长随之明显放缓。此外,国家在财政、金融、资源价格、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在给湖南带来极大的利好同时,也带来一定冲击。比如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可能对周边地区及中部地区产生“虹吸效应”;国家《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将使湖南钢铁、水泥等行业雪上加霜。

三是区域竞争与合作的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全球范围看,区域竞争与合作仍在深化,各国抢占产业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利用外资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新兴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冲击。越南、泰国、印度等其他新兴国家其更低廉的生产成本,对我省承接产业转移造成冲击。而且在国内,中西部省份之间以及沿海省份的竞争越来约激烈。中西部省份为争取企业落户,各出奇招,力度空前。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份为促进省内区域协调发展,争相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鼓励本省资金和产业向省内落后地区转移。

四是湖南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目前,随着“四化两型”、“三量齐升”战略的推进、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承接产业转移仍然存在一定的空间和红利,进一步发展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随着明年沪昆高铁的开通,湖南将成为中部最大的高铁枢纽,劳动成本、土地利用和环境容量、要素保障比较优势仍然明显。但是,随着劳动力、土地等各类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受到削弱,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对外贸易面临国际贸易环境严峻以及自身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双重挑战。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刚刚结束的第114届广交会上,大会成交和客商到会双双下降,我省成交仅与上届基本持平,且三个月以内短单占比达80%左右。此外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缓慢,新兴优势产业太少。目前传统产业中钢铁企业经营困难,纺织服装产业的规模在不断缩小,农产品行业规模没有大的扩张,有色金属缺乏可持续性增长,日用陶瓷大而不强,花炮规模难以扩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动漫、汽车及零部件是近年来我省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但是,除装备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外,其他都没有做大做强。

(二)新机遇蕴含新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经历了4次重大机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2019年加入wto、2019年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加速向我国中西部转移),但是在这些机遇面前,湖南每次基本都是“醒得早、起床迟、出门晚”。以外贸为例,2019年我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16位,2019年已退至第21位,先后被江西、广西、重庆、新疆、吉林赶超。江西打造粤港澳后花园、广西打造北部湾经济圈、重庆打造中西部开放高地、新疆打造欧亚桥头堡、吉林打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心无不风生水起。

xx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自上而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在湘调研期间,希望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我们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紧紧抓住历史赋予湖南的各种重大机遇,在贯彻落实中央改革要求的前提下,抓住影响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和制约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制定和实施立足省情实际、有创新突破、有震撼力的改革措施。一是要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考验和试验。制度的完善和体制的创新将极大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大循环、大发展。二是要抓住中部崛起和长江开放的机遇。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重心正向中西部倾斜,继中部崛起战略滞后,2019年又把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支撑带上升到战略高度,完全有可能在湖南这个“过渡带”、“结合部”开展系列重大政策试点,布局系列重大基拙设施、基础产业项目,为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开辟新途径。三是要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全球产业转移已进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的阶段。湖南凭借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基础优势获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更加优良。过去,我省错过了多次改革的重大机遇,面对新一轮的机遇,我们必须起跑快,起跑好,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决不能输在新的起跑线上。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根本在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要重视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立足现有的各种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拓宽视野,内外联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外交,扩展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促进与东盟和西部沿边地区海陆通道互联互通。推进与上海自贸区的产业对接、功能对接和发展空间对接,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航母”,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释放深化改革的红利,为“四化两型”战略的推进、“三量齐升”目标的实现提供新动力。

基本原则:一是实现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良性互动。以开放获得外部动力,倒逼关键领域的改革。尤其是吸收国际投资中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实现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良性互动。加强区域合作,全面取消各类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依据经济规律和统一市场规则,建设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平等地位,确保各类要素资源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三是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良性互动。在全面放开市场准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同时,消除对外投资合作的障碍,大力推动产业进湘、资本进湘、技术进湘和商品出省、产能出国、劳动力出境,拓展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空间。四是实现巩固传统优势与培育新优势良性互动。在巩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要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一)改革境内外投资管理体制。

1、大幅度放宽外资准入门槛。做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准备工作,在一般制造业领域,探索进一步取消对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研发、设计、采购等各类地区总部。

2、全面推行民间投资非禁即入原则。除法律法规明文禁止外,对民间投资放开所有投资领域,公布明晰的准入标准、准入时限,并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扶持措施。鼓励民间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投资市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及垄断行业等,破除操作层面的“玻璃门”、“弹簧门”。

3、扩大开放服务业利用外资领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4、理顺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整合部门资源,由商务主管部门统筹并归口管理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构建“内外资统一,外资、外贸、外经、外侨、外宣五外联动”的“大招商、大承接”格局。加大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

(二)推进投资审批流程再造。

1、精简审批事项。严格依法设定、实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有序推进负面清单之外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实行国民待遇。透明公开审批流程,为每一个审批事项编号存档,并公示到网站上。

2、下放审批权限。3亿美元以下、1亿美元以上允许类外资项目和20亿元以下、10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市州以及国家级园区。1亿美元以下允许类外资项目和10亿元以下的内资项目审批权下放至区、县以及省级园区。立项、土地、规划、环评、质检等环节按照层级同步下放。

3、改革审批方式。设立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项目审批实行分层级免费代办。3亿美元以上允许类外资项目和20亿元以上内资项目,政府授权省商务厅全程代办,原则上4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3亿美元以下、1亿美元以上允许类外资项目和20亿元以下、10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1亿美元以下允许类外资项目和10亿元以下的内资项目分别由市(州、国家级园区)和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全程代办。项目审批按照投资规模,由企业直接向相应层级的政务中心申报。全面实行并联式、一站式网上申报。精简规范项目申报材料。

(三)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1、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型企业。充分发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作用,为中小民营企业出口提供通关、物流、融资、退税等服务,提高外贸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对认定的大型外贸综合服务型企业给予税收、通关等方面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可作为出口退税主体,视同a类企业优先办理退税。简化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税收管理,允许其各种服务收费按统一税率征收,或者采取资金统一支付、账册备查的方式征收。允许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采用“旅游购物商品”贸易方式出口。海关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视同aa类企业,适应“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

2、创新贸易方式。大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争取尽快获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积极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采用“旅游购物商品”贸易方式出口,国税部门给予免征不退的税收政策支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营销等环节拓展。

3、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业出口规模和行业企业聚集的地区打造出口基地,通过完善基地产业链和公共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行业企业聚集度,增强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加大对出口基地龙头企业的扶持,支持其建设为基地内企业服务的公共技术研发、公共物流、公共营销、公共交易、公共展示等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龙头企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4、改进通关模式。加快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试点,使我省进出口货物真正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海关进一步深化区域通关合作,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属地申报、属地放行”通关作业模式适应范围,加快推广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检验检疫部门进一步加强与沿海沿边口岸合作,按照“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要求,推动进出口检验检疫本地化、便利化;对法定检验的我省出口货物,除质量安全风险高的外,原则上由产地检验监管后放行,口岸不再抽检;对法定检验检疫的进口货物,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入境口岸检疫后由我省检验检疫实施检验监管。

5、促进外贸物流发展。大力推动我省“内陆无水港”建设,尽快实现长沙、衡阳、郴州、永州的“无水港”功能,打造我省外贸货物通江达海的高效平台。进一步开通好我省“五定班列”和“五定班轮”,将其打造为我省货物进出口的快捷通道。进一步加强口岸建设,优化全省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布局,切实加强我省各类口岸、“内陆无水港”的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建设。

(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发挥湖南“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巩固港台、发展两角长三角、珠三角,拓展日韩,重点对接上海自贸区,积极融入“一路一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1、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积极借鉴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理念新举措,及时做好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的复制推广准备工作。完善岳阳城陵矶港区和郴州出口加工区功能,创造条件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积极争取在黄花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岳阳城陵矶港区和郴州出口加工区等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设立政府驻自贸区日常办事机构或窗口公司,涵盖招商推介、商品展示、研发设计、货物通关等多项功能,并尽早谋划赴沪开展定点招商,对接产业转移,争取上海自贸区设立后溢出的制造业和服务外包项目能在湖南落地。积极争取将岳阳城陵矶港列入上海自贸区的启运港退税试点范围。

2、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争取开通长沙-广西-越南、株洲-新疆-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到达北部湾、珠三角水运口岸的铁海联运,增加黄花机场至东盟、中亚、欧洲的国际客货运航线。建设好我省在越南、老挝、泰国投资的境外工业园,鼓励更多企业赴东盟、中亚建立境外工业园。加强与东盟、中亚各国的产业对接,鼓励我省轨道交通、特变电、茶叶等优势产业积极拓展东盟和中亚市场。在广西、新疆设立湖南东盟、湖南亚欧办事处。将永州打造为我省对接东盟的物流通道,支持东盟与永州互设办事处。

3、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岳阳以城陵矶港为中心的沿长江150公里左右的经济带,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将全省大运力工业配置在这一区域,重点发展物流航运业。申请增加岳阳城陵矶和长沙霞凝港口岸对外直航航线,拓展至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近海集装箱直航业务。在岳阳建立湖南航运交易所,建立集“平台监管、数据处理、政策发布和国际物流动态”于一体的电子口岸,与中国电子口岸尤其是长江流域地方电子口岸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五)加快推进“走出去”步伐。

1、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争取个人境外投资试点。落实“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到海外整合和延伸产业链。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

2、改革投资审批方式。放宽对外投资准入,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将核准范围限定在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两类,进一步简化核准手续。推动事前审批转向改善对外投资信息、法律、融资、保险等服务支撑体系转变。

3、鼓励企业抱团走出去。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延长产业链为纽带,引导扶持水电、农业、文化创意、矿产资源、服务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联盟抱团出海“走出去”。鼓励中联、华菱、远大、南车、湘电风能等企业在境外创办产业园。鼓励企业抱团参与国家援外项目招投标,拓展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带动我省设备、技术、服务、劳务输出。

4、加快“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和建设集国内外政府部门、境外园区、境外商会、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于一体的“走出去”促进平台,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六)推动发展平台向高端、集聚发展。

1、加强园区平台的规划和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园区申报国家级园区。围绕我省规划的10大优势产业和50个产业集群,对我省目前80个省级及省级以上园区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建立园区绩效考核机制,突出园区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效益和开放型经济指标,对省级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

2、加强功能性平台建设。积极申报岳阳城陵矶和长沙黄花机场综合保税区;申请设立城陵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增加口岸的“保税仓库”功能;争取将长沙市列入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好以新华联为龙头的原油进口平台、城陵矶冻品口岸平台;将金霞保税区打造成集综合保税、进出口商品展示及交易中心、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水陆物流集散中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平台。

3、加快会展平台建设。理顺会展业管理体制,构建职能清晰、协调一致、“多位一体”的湖南会展管理服务体系,制定出科学的会展标准和规范会展评估体系,切实加强会展业财政扶持力度。借鉴国外著名展馆的经验,高起点建好长沙新的国际会展中心,彻底解决湖南会展业在硬件设施方面的瓶颈问题,全力申报国家级经贸会展平台。

4、打造商协会服务平台。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商会类行业协会平台,发挥其在整合招商资源、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开拓国际市场、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的作用;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明确地位,厘清职责,规范管理;建立政府资助重点行业协会发展和购买服务机制,对主导产业行业协会和部分综合性重点行业协会,政府实行长期购买固定性服务。

5、加大金融平台建设力度。支持省内企业在境外上市、境外发债,同时在资金调回和使用方面争取更为宽松的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商业信用融资,在坚持交易背景情况下,支持银行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服务。支持境内项目使用外汇转贷款。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湖南设置分支机构,逐步将国际结算业务网点延伸到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县域范围。推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园区金融机构网点建设。优化国际结算网络系统,完善国际结算工具,推广跨境贸易网上银行服务、网上结售汇等电子化产品,提升结算效率,加快资金周转。有序放开对中小企业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特种行业市场准入的指标限制,加大对江浙、粤港台、晋商财团等民企金融资本的招商力度,积极吸引内外资进入省内金融市场。

6、大力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鼓励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展跨省、跨境区域合作。湘南三市比照长沙,全面享受营改增试点以及项目审批等相关政策,全面启动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统筹规划湘南三市主导产业,实行错位发展、互补发展,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推进衡阳、郴州、永州“内陆无水港”建设;支持郴州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支持永州蓝宁道新等加工贸易走廊设立公共保税仓;充分发挥郴州快件中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