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热门参观图书馆观后感(通用17篇)

热门参观图书馆观后感(通用17篇)

作者:JQ文豪 热门参观图书馆观后感(通用17篇)

梦想是一种强烈的欲望,让我们执着地追逐着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渴望。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梦想,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意和想象力,同时也要注重实际和可行性。下面是一些梦想实现的案例分析和思考,将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

参观展图书馆观后感

周末画画班的王老师在群里通知,今天下午不画画,而是叫家长一起来参加陶艺比赛。我听到消息后,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哈!这次终于可以“大显身手”,尽情地玩泥巴了!我一定要做一个精致、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

下午,我一进陶艺教室,就看到琳琅满目的陶艺作品摆满了展示桌:花瓶、房子、茶壶、比萨饼――让我惊讶不已的是,这些陶艺作品都很有创意。有了这些启发,让我更有信心做一个和别人与众不同的作品。

正当我想得入神的时候,王老师给我们发了许多陶艺稿子,让每人选一张,参考着做。我一眼就选定了“环卫工人”这个作品,它代表了特殊的含义。我胸有成竹地暗暗自喜。

首先,我选了一块特别大的陶艺泥,使出吃奶的劲,揉啊揉,先做了一块用来支撑陶艺作品的底板,感觉特别简单。紧接着做了环卫工人的身子和头,认认真真地把头捏的圆圆的,身子捏的有模有样。但在捏眼睛时,总是一捏就裂缝,我着急了,冒汗了,这可怎么办呀?妈妈告诉我不要着急,慢慢来。这时,王老师走过来告诉我说:“你的.泥太干了,喷点水就行了。”我立刻给陶艺泥喷了点水,这下眼睛就好捏了,为了让这个环卫工人的眼睛特别有神,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把它完成。我这时才感觉到做陶艺,其实并不容易。

有了前面的这些经验,后面做起来,我就得心应手了,垃圾车旁边靠着环卫工人,车箱里全部是垃圾,环卫工人左手拿簸箕,右手握扫把,作品很快就捏完了。

哦,忘记告诉你们这个作品的含义了:环卫工人特别辛苦,早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而他们却在打扫卫生――告诫人们要保护环境,尊重环卫工人。

这次陶艺课让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只要认真去做每一件事,你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而且会更有意思。

参观学校图书馆观后感

9月15日,我们小记者团又组织我们参观“钱学森图书馆”。一来到图书馆,它的建筑特别吸引我的眼球。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钱学森的草稿和名字,还有一个倒着的红色金字塔。走进了才知道那红色的金字塔是钱学森爷爷的笔记。这样的展示让人眼前一亮,让人难忘。

馆内展示了钱学森爷爷的生平事迹。一件件的展品无不叫人震撼。在我印象里有两件展品令我颇有感触。一件是玻璃窗展示的所有手稿。有人可能说手稿有什么感触。可钱学森爷爷的手稿深深地打动我、吸引我们、感染我们。他的手稿很整洁,几乎没有一个错字,书写的很认真,连标点这种小细节都不放过。最震撼的是一份考卷,考题他全做对,可最后批改成绩为96分,因为一个公式的下标漏标,连老师都没批改出来,还是他自己发现的,可见他做事情的认真程度。钱学森爷爷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等等,我想这些荣誉和他做事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第二件是书架上陈列的一本本书籍。这可不是一本两本,那是两面墙。而讲解员介绍说这只是钱学森爷爷看的一部分书,太让人震撼了。书的类型之广,有政治,有物理等。总结下来钱学森爷爷是个做事一丝不苟,努力勤奋的人,而且还是个热爱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人。

通过这次参观,想到我平时在做数学题时,老是加看成减、减看成加;读语文课文时,不是添字,就是漏字,妈妈说我有点小迷糊,而且还没有信手看书的好习惯,这些似乎和钱爷爷的学习习惯差太多了,我在学习上一定要加把劲,从钱学森爷爷做事的一丝不苟、勤奋努力的精神学起。

参观图书馆观后感

这回学校组织让我们国庆休息时去各大图书馆以及爱国主义基地参观。天空蔚蓝,微风暖心,我们一路行驶终于来到了宜昌市伍家岗区的图书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巨大的建筑,让人惊叹不已。进入图书馆后,我们简单的照了几张照。

然后我就开始了阅读,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学习区的那些书,在几间大屋子里摆着几个大书架,书架上有文艺的,科普的,军事的想象的漫画的文字的是什么样的书,反正只有你们想不到,没有书架上看不到的,比如说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看的,《当代初中生》,《少年儿童》。

现在读书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我上学天天住校,所以说电子产品想都别想。一般我每天晚上在寝室里也就只能休息休息,看看书,所以现在我越来越喜欢阅读了。在我的家里桌子上,茶具上,床上甚至是马桶上,都有我的书,因为我很爱阅读,所以我有很多书。

“知识可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读书一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参观展图书馆观后感

参观图书馆已经有许多次了,作为新生的身份参加了一次,作为图委会的成员有两次经历。不过虽然参观了多次,但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有不同的'感受。

我看来,图书馆的特点就是“大”。在这里不仅有自修室,学术沙龙,而且有各种各样的书库,种类繁多。图书馆也是韶关学院特色的建筑物,整栋建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既可以阅读中外的学术名著,也可以看到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这面积大藏书量丰富的图书馆,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图书馆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书目齐全,分类清晰。从一楼到六楼,分门别类:文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外语类等等,还可以阅读近期的报刊,甚至还可以查找年代久远的报刊。

此外,图书馆也十分人性化。随着大批的08级新生的到来,为图书馆正常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新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个庞大的知识海洋,为此,图书馆以学生为本,推出一系列方便新生的举措,例如在没有一卡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入书库阅读书籍,可以办理临时的上网卡,在报刊库还可以用身份证抵押……这一系列的举措,极大地丰富了新生们的课余生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给感到茫然失措的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同时,老师的热情接待和耐心讲解,让我们明白图书馆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当然,图书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个别老师态度不是很友好,对新生不是很有耐心;同时,书库的书籍更新速度比较慢;电脑速度有点慢等。

期待着我们的图书馆越来越好!

参观图书馆观后感作文

今天下午,我们将坐火车返回哈尔滨。今天上午,我们坐地铁到了交通大学,参观钱学森图书馆。

一进门,我第一眼就发现了一个很高很高的“大炮弹”。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我问老爸。

“不知道!”老爸说。我们去问里边阿姨,阿姨说是真的。呀,这一个真正的炮弹叫导弹,有20多米高,它的身体上还写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大字。哇,这都是钱爷爷领导做中国最早的大炮弹,真了不起呀!

最让我佩服的是,我参观钱学森爷爷从小到大读过的所有书籍,把我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从哪里数起好,他一生中读过大约3万多本书籍,这些书都是很厚很厚,我真想知道钱爷爷是怎么能把这些书读完的。

我们在这里跟钱学森照了很多张像,留作纪念!

参观展图书馆观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代到现代,书虽然说从手写到电脑打印变得非常的简洁,但是书中的知识却没有因为这个而发生巨大的改变,反而读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虽然现在的手机电脑都是特别的方便,可我还是在大学的时候体会到了到学校里的图书馆借书的感觉,那是一种在电脑上或手机上体会不到的感觉。

有一次上完下午课程的时候,我看到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好奇心使我走进了那里面,进门的第一反应就是特别的雄伟,特别的壮观,里面的空气都感觉特别的舒服,我坐电梯来到了九楼,这就是学校著名的图书管了,走进之后,看到旁边工作的人员也在仔细的整理自己手头的工作,跨进那扇门的第一感觉就是特别的安静,极其的安静,感觉掉在地上一个根针都能听见,不一会的功夫,我感觉我都有点喘不过来气了,这里面实在是太安静了,所有的座位都坐满了,每个人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好似都在书中找到了黄金屋一样,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那一本书,我是比较喜欢历史的,我找到了一本关于讲解朱元璋的历史,我看到历史的事件也会被里面的知识吸引,拿到书后,我赶紧回到自己的宿舍里面,开始进入我的知识海洋,大学的时光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图说馆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在大学的生活在我的感觉里面是极其的美好的,既有一块上学的同学,还有我平时打工时认识的朋友,我的社交也变的特别的开阔了,尤其是大学的图书馆满足了我一切的求知欲望,大学所有的休息时间大部分我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了,我也非常喜欢我的大学时光。

参观图书馆的观后感字数在2

楼外借室。来到外借室,这里的图书种类繁多,摆放整齐,听老师说:“这里的藏书量达两万册。”同学们听了都惊讶无比。突然,我发现这里还有一些毛笔、墨汁和书摆放在一起,心想:这才是现代化的琴棋书画。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来到了二楼。呀!有电脑!同学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原来,这里是“电子阅览室”。随即,校长开始讲了起来:这里曾经是作文班十年前的教室……我们听了,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阵的赞叹声。

最后一站是“多媒体室”。来到多媒体室,我们找到位置坐了下来,边休息边听校长讲道: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有所不同,虽然都是可以博览群书的地方,可新华书店主要是卖书,而这里是政府专门采购回来的书,是为所有百姓们免费开放的地方……听了校长的讲解,我对图书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知道了在古代这种地方叫藏书阁,只有贵族人员才能进来。

这一次的“长途跋涉”,我不仅知道了图书馆的功能,还对知识又有了新的了解。

参观新图书馆

暑假刚开始,我们班雏鹰假日小队就组织了参观南京图书馆。

早上,很多同学都来了,同学的爸爸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他请了一位阿姨给我们讲解。我们先到了儿童阅览室,有许多的小朋友在那里看书,阿姨说这儿有30000多本书,我们也找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安静的看了一会。然后我们去了盲人阅览室,原来盲人看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书不一样,盲文是一个一个凸出的小点组成的,盲人用手来看书。我们还参观了南京图书馆的藏书的地方,啊!原来还有那么多的书没拿出来给我们看啊,一排排的,望不到边,真是一个书的海洋啊!最后我们还到看了六朝古都的`遗址模型,透过玻璃,我们看到了古代的车道,还有房屋的莲花型瓦当,真漂亮,还有一口古井喔。

同学们看完了,觉得今天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妈妈说已经给我办了南京图书馆的借书卡,以后可以经常来看书了。

文档为doc格式。

参观图书馆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在山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是一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跻身于世界十大图书馆之列。它拥有设施完善的阅览室、研究室、展览厅、报告厅、学术会议室以及音乐欣赏室和影视观摩室,为读者提供了宽敞、舒适的学习环境。而我们就参观了其中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到二楼古籍阅览室参观了那里的馆藏精选,那里有:中文古籍线装书约1700000余册,碑帖共约150000件,其中善本2182种3142册,列入国家等级藏品的宋拓本44种。同学们看后都惊叹不已。接着我们又到了三楼的中文科技阅览室,那里有各种中文图书240册,看的我们目不暇接。最后,我们来到一楼借阅参考资料的地方看了运输小车的工作状况,这种小车是图书馆从德国进口的新工具,它能大大的节约人力资源,更好的为广大读者服务。

上海图书馆以积淀文化、致力于卓越的知识服务作为组织使命,以“精致服务、至诚合作、引领学习、激扬智慧”作为核心价值观,正向着“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的目标迈进。

参观图书馆

在这个星期六,妈妈让我和弟弟一起来参观图书馆。这里的书可真多呀!有漫画、文字、天理、地理、历史、名著;看的我眼睛都转不过来了,妈妈说让我们俩每天下午来这儿阅读1——2小时的书,我高兴坏了。(因为我们俩都非常喜欢读书。)。

有时间你也来看看吧!

参观图书馆

周二下午,我们五(9)中队来到了大家期盼已久的上海图书馆。一进入图书馆,我们就感到了浓浓书香。

首先,我们参观了漫画展,张乐平、叶浅予、鲁少飞等漫画家,以漫画的形式,披露与讽刺了一些发生在当时的市井故事,寓教于乐,深入人心。

接着我们来到了阅览室。望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我们都快挑花了眼,真不知选哪一本书好。同学们小心翼翼地从书架上抽出书,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始终不肯放下。直到后来,老师命令我们集合时,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阅览室。

我们又来到了古籍博物馆。博物馆里,珍藏了古书、家谱、书法集等。我们有幸看到了颜真卿所书的《麻姑仙坛记》的宋拓本,领略了大师的风采。

在展览室的墙上镶有名人名言,这些名人名言都鼓舞着我们勤奋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最后,我们来到了图书馆的后花园。青青的草地上,伫立着一尊孔子像,后面还点缀着含苞欲放的迎春花和茶花,以及用草堆成的“求知”二字,这氛围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我们在草地上打滚,心里也渐渐受到了“求知”二字给我们的启示:课堂内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在课外读本上汲取课堂内所学不到的知识,学无止境,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已学到的知识,只有不断地求知,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虽然只参观了一个下午,但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这真是一次令人受益匪浅的参观活动。学海无涯,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吧!

参观图书馆

在一个万里无云,天气晴朗的星期六,我来到金笔课堂,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确山县图书馆参观。

来到图书馆,走进一楼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两台机器。一台是电子触摸屏,里面有几千本书,都分为很多种:

十九大。

专题、成功励志类、小说传奇、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有一种功能最特别,用手机可以扫描二维码把图书馆带回家,直接在手机里面阅读,非常方便。另一台是电子读报器,里面储存的有三千多种类报纸,可以随意阅读。参观完大厅,我们在馆长的带了下来到了四楼。

沿着楼梯我们来到了四楼的“儿童阅览室”。一进去,我看到这里的天花板是蓝天白云的,我们仿佛走进了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体会着阵阵书香。我向书架走去,那里摆放着许多种图书:故事书、科技、漫画……应有尽有。参观完“儿童阅览室”,我们又来到了同一层的“报刊室”。

来到过刊室,老师推开门,同学们一窝蜂地跑了进去,都想知道这里到底存放了多少报纸。一进门,许多摞报纸整齐地映入眼帘,排列有序。参观完过刊室,老师带我们来到了三楼的外借室。

来到外借室,老师给我们讲这里的书是可以外借的,这里的书也有很多种,而且非常新,看来人们对它们都是疼爱有加呀!

然后,我们又跟着老师来到了电子阅览室。一进去,有五十台计算机映入眼帘。这里可以看书和动漫视频。如果想看一些不好的东西,着电脑就直接屏蔽掉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楼的阅览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高尔基和周恩来的名言,旁边还有有个大大的“静”字。这个“静”字告诉我们读书时要静,用心去读。这个阅览室有很多种树,最引人注目的是《盲人图书》我打开用手摸一摸,根本看不懂。

最后,我们来到多媒体室。里面有一个大屏幕,还有摆放整齐的桌椅,馆长给我们放了科普视频让我们欣赏。

今天,我们参观了确山县图书馆,心里特别激动。我好想永远沉浸在这种有书、有桌、有椅的世界呀!

参观图书馆

星期四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去市图书馆参观了,那里大极了!

我们先去儿童阅览室,那里有许多好看的书,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查理九世》,听其它同学说那里人太多非常挤,所以老师不让我们看。我听了之后就离开位置去换其它的书,换了一本《绿野仙踪》,可是还没看几页呢就被老师叫走了。

我们来到综合阅览室,那里基本上没我们看的书,可是,我发现同学手里有一本《动物世界》,我大概瞄了一眼,那本书里边的熊猫很可爱哦!

最后,大家有空也去图书馆看看吧,最好办一个借书证,这样的.话看不完的书可以带走看的哦!

参观图书馆

今天,妈妈带我去温州市最大的少儿图书馆参观一下。

吃过饭,我们到公园玩了一会儿,妈妈给我照了几张相。接着我们又回到了图书馆,好多小朋友还在认认真真地看书。我又去找了两本书看了起来。时间过得真快,妈妈说该回家了,我真舍不得回家,妈妈说下次再带我来看。

这一天我过得很有意义。

参观图书馆

这天,我们来到位于广州新中轴线的花城广场,参加以“赏花城之美,悟文化之韵”的主题活动。

四座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广州图书馆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歌剧院和广东省博物馆矗立在花城广场的周围。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去年底跟大家见面的广州图书馆新馆啦!

走进图书馆,抬头仰望,只见天花板是用玻璃做成的,阳光可以透过玻璃照进来。这样的设计,使图书馆很明亮,还可以节约用电,设计师想得可真周到。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个新奇的设备,那就是图书杀菌机。“图书杀菌机是干什么的呢?”我问道。妈妈告诉我:“因为每个人在看书的过程中,手上的病菌会留在书上,如果借完了书就直接放回去的话,病菌就会传给另外一个人,所以必须用图书杀菌机把书上的细菌消除掉。”听了妈妈的解释,我恍然大悟,感叹道:“现在的科学技术真是先进啊!”

这项活动好有趣,我不仅体验到了奇趣作文课不一样的上课方式,还体验到广州图书馆的先进技术!

参观图书馆

昨天,学校组织我们去,我们和是和1044班一起去的。到了图书馆有一位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图书馆的一些布置。首先是带我们去了三楼,三楼有少儿阅栏室、报刊阅览室、还有一间电子阅览室。阿姨还专门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具有历史背景的书,但是那些书是不能够借的。只能在图书馆看。我们还去了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可以上网查一些资料。最后我们来到了二楼儿童图书馆,我还在那里看了一会《爷爷的大钟》,心想这时我要有一本借书证那该多好呀,我可以借好多好多我喜欢看的书了。过了一会参观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在图书馆拍了集体照就回学校了。

参观图书馆

图书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有的地方的图书馆很破旧,但却是整个城镇中孩子们最依赖的地方。在我心底最深处的一个精灵告诉我,一个温暖的图书馆的形象已在我心中慢慢生根发芽了。

走到门前,门就自动打开了。用力一嗅,一阵清新温暖的气味涌入了心扉,那是什么味道呢?是知识的味道,是笑容的味道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涌到了书架前想挑选合适的书籍,却发出了噪音。图书管理员姐姐走近了他们,温柔的抚摸着他们的头,在他们的耳边说起了悄悄话。孩子们停止了吵闹,小心翼翼地挑出书本,回到了座位上,绽开了阳光般的笑容。整个图书馆就剩下翻书的声音没有收敛了。我真好奇,究竟是怎样的话语使孩子们安静呢?哦,那是有魔力的话语。

我坐在了一张被阳光宠爱着的座位上,捧起从有五花八门,数量繁多的书架上精心挑选的书籍,认真地阅读了起来。书中那一个个跳跃的汉字精灵在我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我的脑海。可能是受到环境与汉字精灵的影响,我的眼泪不禁悄然落下,心里一种莫名的温暖将我紧紧包围。

时间飞逝,落日的余晖将图书馆划为了它的领地。钟声响起,这儿要开始休息了。读者们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整理好桌椅,大步向门外走去。我回头留恋地望了一眼,发现一名老奶奶还在座位上孜孜不倦地阅读着。我猜老奶奶年轻时一定是位文艺青年吧。她花白的头发被风吹了起来,飘扬在空中。窗外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提醒着老奶奶时间不早了,要离开了。可是,我却想说——嘘,别惊扰了她的美。

落日的最后一缕阳光消失了,夜幕逐渐降临了,不久后,便笼罩着我的第二个家——温暖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