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论文(模板20篇)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论文(模板20篇)

作者:笔舞

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引导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和积极的努力。思想的传达需要借助适当的媒介和渠道,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传播效果。

教育学的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

对教育学学科特性的思考,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教育学,摆脱迷茫和困惑。笔者认为教育学应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论证了其必备的三个特性。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自其诞生之日起,“躁动、迷惘、困境、危机、解体、终结”以及“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殖民地”之类惊呼依旧不绝于耳。教育学研究者自感“底气不足”,既无法确立自身的独立性,又无法就教育学的学科特性达成统一共识。教育学究竟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还是应以“指导实践”为主的学科,争论之声不绝于耳。一方面,教育学的研究无法规避借用其他学科如心理学、哲学的理论;另一方面,为了争取教育学的独立地位,研究者们又必须探讨出本学科的学科特性,以此来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学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一、实践性。

早在1929年,杜威在《教育科学的资源》中就明确地阐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只是近来才感觉到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意识到要使教育过程明智地按照指定的方向进行,必须援引多种科学。”,教育学的相关学科仅仅是教育学的资源,还不是教育学的内容,必须“把教育科学的资源(thesourcesofeducationalscience)和科学的内容(scientificcontent)区别开来”。他认为这两者常有混在一起的危险:“我们常因某种结果是科学的,便以为它已是教育科学了。我们要记住,那些结果只是给教育者利用的资源,使教育作用达到更完善的地步。”在他看来,“教育科学的最终实质,不在书本上,也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它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有些结果,虽然对于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判断、计划、观察的态度和习惯,没有什么作用,仍可以是科学的。但没有这种作用,它们便不是教育科学,而是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在别的领域也许是科学的,但在教育上说来,则不是,等到它们对教育的目的有所贡献,才可以说是科学的,至于它们是否真正对教育有贡献,只能在实践中发现”。

教育学应在直面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发展的原创性,改变被动地接受和选择相关学科知识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拓展接受和选择相关学科知识资源的范围,主动地参与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和知识生产。

有不少人认为,过去的教育学之所以难以发挥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这些理论在追求普遍性的过程中,忽略了教育实践本身的多样性、情境性、不确定性、生成性等内在特征,漠视了教师在实施教育理论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及教师个人经验或知识的支撑价值。也就是说,它们造成了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断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重新定位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如有人摒弃二元论思维,强调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滋养关系;有人在质疑“指导说”的基础上,把教育学之于教育实践的功能归于“理智的启迪”,等等。二是侧重分析教师实践的个人特征,如有人广泛汲取波兰尼的认识论,探寻教师个人知识的样态;也有人深入借鉴亚里士多德、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开掘教师的实践智慧或教育智慧,等等。此外,像“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反思性教学”等概念,无不透露出回归教师的实践经验、诉诸教师的实践理性的初衷。

二、“人”性。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我们的教育太看重有形的教与学,认为明明白白的传递是教学和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实际上,“教育一方面是把某些东西教给人,另一方面还要使某些东西靠其自身发展出来:因此人不可能知道,在他身上自然禀赋到底有多大”。以往缺乏对人性的关注,缺乏对人的自然禀赋的关注,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以人为经验对象的人文科学在数学、语言学和生物学的夹缝中生存,人的主体性价值在精神科学与人种学中不停地被拆解与消解……人的价值信仰丧失之后,在现代社会,人的意识、灵魂、主体性和人性遭遇到知识和权力的限制,人的意义和价值也跌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此时,现代教育不再是针对人的内在灵魂而传授人文知识,而是对人的肉体进行制度化权力运作,把人规训成为一个能自动生产和再生产权力/知识关系与话语的主体。正是因为这一点,教育学应重新立足于研究怎么培养人,人才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人”性才是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特性。详言之,人性化教育具体体现在生命实践、劳动实践、交往实践和审美实践等教育实践形式之中。

对人性的研究需以人性的可教性为前提。“如果人性是不变的,那么,就根本不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了。因为教育的意义的本身就在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如果人性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可能只有训练,但不可能有教育。”

此外,教育学研究者应向文史哲以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学习,把研究的基础从单纯的学科基础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生活基础,不仅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研究教育问题,而且更要从师生的生活和整个的社会生活中探寻自己的价值根据和方向,进行价值的批判和引导。教育学研究者只有对现代人生和社会问题有更为深切而直接的人文关怀,真正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情感和生命领域,才能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不仅真正避免教育学成为其他学科的园地,而且改变教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边缘位置,在有关人的学科中,从边缘走向中心。

教育用什么来稳固自己的根基,只能立足于它的本体价值和本体功能,这就是培养人这一永远不变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有了这一稳固的基点,教育才有可能比较清醒和恰当地去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才能清醒和理智地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教育学亦是如此。

三、复杂性。

教育学是立足于人类的教育活动上的一门学科,这个先天性的学科特点,就让教育学的研究在对于人类自身的影响上无法避开。所有的教育学都存在着传授者,接受教育者,这两个角色构成了基本的教育因素。而由于角色的特性,人类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与理解性都会随着不同的个体而有着不同的教育过程的变化。并且,在教育目的与手段上,由于人类的个体不同,对于所有的教育手段都会有着差别与方法上的变化,同时对于教育的目的来说,每个传授者的侧重点与关键点铺设都会不一样,那么再加上受教育者本身的主观性因素,就让教育学研究的复杂性得以提高。所以,在实际的教育学研究中,研究的高度是要站在人类与社会的背景下的,同时还要结合每个不同学科与人的不同,再来进行教育学的研究。所以,教育学研究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出了强烈的社会性质还体现出了强大的人为性质。

结语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程,对于教育学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教育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有人的地方就有广义上的教育,不管是研究其学科特性还是比对与其他关联学科的特点,其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服务。

教育学的论文【】

摘要:近些年来,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在我国各个省市地区如火如荼的进行,小学是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一直以来,数学教育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教学课程,在新课标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和创新已经成为了相关教学人员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分析了新课标环境下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提高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策略。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空间变化等一系列综合知识的学科,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数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结果,更要教会学生方法。因此教育人员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帮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所遇见的难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小培养一种全面的数学思维。

1.1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落后。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课堂表现,很少从本质上挖掘学生潜在的数学才能,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高校所培养的教学人才是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中坚力量,新课标小学数学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应该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中体现出来,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在对数学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培养的过程中,使用的教材版本比较落后,在教学理念上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并且很多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在学生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因此目前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经常抓不住重点,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点。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效率偏低。

1.2数学教育的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学习的观点和理念与日后的教学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可见对数学教育体系的课程安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十分必要。但是从目前高校的数学教育体系来看,其课程的安排与规划存在着突出的课程比例失调、课时安排不足等问题。目前,高等院校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所开设的课程包括数学分析、几何解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微分方程、数学模型、近世代数、高等几何等。这些课程通常在大学的一至三年纪完成,可见数学理论课程占据了总教学时常四分之三甚至是以上的时间,在这个阶段内,学生只能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也没有学习如何做好一名真正的老师。通常会在大四进行数学教育理论以及实习的相关课程,而教育心理学、数学思想方法等课程的开设更是少之又少,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之内,学生对教学心理和方法的掌握知之甚少,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会走很多弯路,降低教学效率。同时,分类过少、含糊不清的选修课程也是影响学生从教水平的主要原因。

2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人员的工作素质,实现新课标对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目标,高校在进行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想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精髓,就一定要以同样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注重尊重学生的心理,听从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积极的表达自身的相反,这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和理解,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此外,这种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与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教学理念相互一致,当学生迈入工作岗位,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他们才能以同样的思维和方法去教育学生,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从而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起一种既善于思考又能够实际应用的数学思维与能力。其次,数学教育人才的合理培养和需要对现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适当的加入数学探究、数学文化、数学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充分明确数学教育的发展脉络,使其真正了解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人员所应该承受的责任。此外,为了提高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能力与水平,高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体系中应该适当的增加数学教育心理等课程的比重,帮助学生提高在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对一些突发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育工作人员。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内容无论多么丰富完善,如果没有实践行动的检验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高校应该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的课程中,归纳并总结当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梳理当前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找到新课标教学体系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新课标教学理念与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学理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校在进行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数学教育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蒋桂银。对小学数学教育学课程构建的建议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12):33.

从教育学的危机看教育学教师的使命论文

目前高校教师教育的公共教育学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要求,遭遇的困境主要有目标困境、地位困境、认同困境、教学困境和评价困境[4]。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当。

公共教育学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之一,如何定位其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是影响着师范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动机和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但在很多本科院校中,对于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是模糊不清就是不当,如有的学校将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为师的意识和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这个课程目标很容易引起歧义,我们培养的是学生为什么“师”的意识?创新型教师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这些都没有明确界定,不免被教师和学生认为公共教育学主要就是学习教育学理论。不仅不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更不符合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价值理念。

(二)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师的知识分类一般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提倡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虽然教师的理论性知识仍然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被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其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认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7]。创新型教师培养的三大理念之一就是实践取向,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公共教育学教学内容时应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应注重将教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强化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环节。但现在大多数的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仍然按照传统教育学理论进行编排,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用思辨式理论来解释理论造成学生对于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教条认识,缺乏如何运用相应的教育学理论阐释基础教育中的教育现象和解决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型教师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和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培养创新型教师基础课程的公共教育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校课堂已经广泛应用,但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使用的多媒体手段教学仅仅是板书的另一种呈现形式,学生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单一的讲授法虽然具有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的优点,但教师的“满堂灌”很难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影响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最终还是会影响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机械呆板。

教学评价是对公共教育学教学是否达到预定教学目标进行检验的重要标准,一般分为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现代教育提倡使用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顺应现代教育潮流发展,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培养创新型教师过程中应注意课程评价的目的、方式、内容和主体的多元化。现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评价往往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形成性评价,即平时成绩,一般占总分的20%-40%;另一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一般占总分的60%-80%,评价内容往往以笔试为主,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由此可见,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评价方式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而对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不够重视。此外,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往往只是教师自己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而学生没有参与,这就会造成教师教学评价尤其是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会有失偏颇。

二、提高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创新型教师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改变以往的各种教学问题,对公共教育学课程进行以培养创新型教师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探寻提高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我们认为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一)树立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教学目标。

创新型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因此,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角度,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应改变以往定位不当和模糊不清的弊端,还应明确树立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目标定位,即在公共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创新思维能力,既善于与人合作,又具有独立个性,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只有让师范生体会到公共教育学对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意义、教育意义、自身发展意义和教师职业意义,才能真正摆脱公共教育学教学困境。

(二)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体系。

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关于创新型教师实践取向的教育理念,公共教育学的课程体系应在重视理论性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实践性知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调整和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体系,突出创新型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应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师范生来调整公共教育学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注意与师范生所学专业知识和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融合。另外,还应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能力训练,并可以增加教育见习和教育体验活动,并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经验来反思教育,让学生深入中小学课堂进行教学观摩和教育体验中切实体会基础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

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单向传递,“课堂不再只是传播知识、形成技能的场所,而是一个创造意义的地方,教与学的过程是意义建构、分享与创造的喜悦之旅”。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活动实现公共教育学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对教育学理论的程序化和技术化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转向以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和社会文化属性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教学模式和将教师教育经验和学生学习体验相互融合、基于创新共同体发展的学习模式。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和情境的形式进行教学呈现,学生在对话与体验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对创新型教师培养的意义和对教育意义的整理理解。

(四)实行综合、多元的教学评价手段。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理念与精神,公共教育学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的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对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的运用,不仅关注对学生的总结性评价,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前的诊断性评价和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因此,要建立综合、多元的公共教育学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创新素质的掌握程度。首先,明确评价目的,在进行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所教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前期初步了解,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知识基础来调整和组织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评和互评,调动学生的评价积极性;再次,在期末考试时,应以开放性和实践性知识考查为主,帮助学生综合检验自身理论掌握情况;最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改变学生课程总成绩结构,变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结构为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结构,三者的比重为30%、30%和40%,从而将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

(五)提升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的素质。

创新型教师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这要求在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理念与精神指导下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一方面高等院校应重视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的培育,加强对公共教育学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鼓励教师进行校内外教学经验交流,为任课教师教学素质提升提供系统的支持。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应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创新型的教学理念和学生观。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按照基础创新型教师培养的课程目标组织多种形式教学,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教学反思和素质提升。

三、结语。

创新型教师教育理念促进了公共教育学教学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全面变革。通过对基于创新型教师培养的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困境与出路的全面分析,可以提高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时效性,厘清学生学习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意义和教育意义,初步形成创新型教师具备的创新意识、知识和能力,并为日后其他高师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和帮助。

从教育学的危机看教育学教师的使命论文

2014考研初试终于在或紧张或兴奋的状态下结束了,我们对考研真题做了全方位、立体化解析。通过真题解析,14考生对自己的作答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透过14考研真题详解,指导15考研备考,这才是解析的真正意义所在。

从2014考研教育学真题整体来看,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方面都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此外,各科总分值的大致分布也没有变化。命题范围仍然主要出自教育学考研大纲,基本没有超出考纲或偏离考纲的题目。

但是的出题方式更灵活、综合性更强,既考查全面,又注重应用。例如,20教育学统考真题的选择题中,13题的表述是“关于终身教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以及41题“下列研究假设中,不符合研究假设表述规范的选项是”,显然,这种否定的问法扩大了对考生的考查范围,也加深了考生的理解程度;再如42题“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转较弱,行为随意性强,自我控制水平低,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较适宜采用,说明可能选项中的几种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是问的是最适合的方法,这就需要考生审清题干,细致分别这几种方法的区别,再深入分析题干中的信息,以找到对应的答案。

再如2014年的主观题部分,简答题49题是“课程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而言,心理组织对考生来说应该不陌生,课本上或者是在复习资料中都会有很多的表述,但是逻辑组织却不是那么常见,这就需要考生不急躁,静下心来好好搜索自己脑中的知识点,或者是结合自己的实际上课过程进行全面思考,和自身相结合,再回答出相应的知识点。56题选做题也充分说明了题目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贴近实际。选做题1说的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甚至是考生在小时候也出现过的问题,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现有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选做题2说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众所周知,现如今,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而其子女上学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甚至是以后的考研过程中,相信类似的现实问题会越来越多,灵活性也越来越大,希望考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学好书本知识之外,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分析一些现象。

制定全面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学统考是一门大综合,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因此,开始复习之前,大家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复习计划,计划该包括每个时间段要完成的复习内容。考研教育学可以粗略的划分为三轮:第一轮,搜集资料,学习导学课程,对考研教育学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边看书边笔记,笔记尽量详尽,看书也不追求速度;第二轮:看着自己的笔记进行背诵,这个过程最艰难,速度也较慢,默记的优点是速度快,但容易忘记;第三轮,根据新大纲,翻开书查漏补缺,进行冲刺复习,利用模考调整临考状态。大家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分阶段学习,消化吸收各个知识要点。

各科目复习要点。

鉴于教育学原理的考题越来越灵活,实践应用性越来越强的特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深刻理解书中的定义和理论,并学会用理论来分析现实,同时也要多注意教育实践的热点和难点,学而有余的同学更可以关注一下现在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另外要在自己所重点阅读和学习的教材、大纲解析之外,多做拓展性阅读,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以及一些教育门户网站,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考生的教育学素养。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在教育学统考中占100分左右,无论是中国教育史还是外国教育史,所涉及的知识点都非常繁多又细致,主要是通过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来考察。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考生不仅要加强识记,也要注意融会贯通。复习时可以根据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三条线来进行。在复习教育史时,可以联系着教育学原理的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因为教育史学科的诸多历史事实实际上是含着教育学理论逻辑的,如果能联系教育学原理的知识进行理解性的记忆,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知识在四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可见其所有知识点都是重点。在选择题中,考察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学习及其理论解释、知识的建构、学习策略及其教学三部分。大题中常出现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及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等方面的.考点(这与目前我国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情况有关),从情境式材料题中也可看出,命题老师想要更多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考生在应对教育心理学时该全面复习,着重理解。知识掌握要扎实、熟练,不能似是而非。

在统考的课程中,教育科研方法偏重实践,重点在于各种研究方法的掌握。另外,教育研究方法主要以情境式材料为主,偏重于对学生实践研究能力的考察,考察的重点几乎涵盖了教育研究方法的所有知识点,其中教育观察研究、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分析及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知识点最易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考察,有单独部分的考察也有对这几方面内容的综合考察。鉴于此,建议考生应该对教育研究的各种方法、类型、流程及其注意事项等方方面面做足准备,这也是作为准教育学研究生应该必备的素质。

总结教育学考研统考这几年的试题,考试难度稍有提升,但是幅度不是很大。所以,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有难度加大的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但也不用过于有压力,因为这毕竟只是研究生初试的入门选拔,难度变化不会太大。考生只需以平常心对待,保持良好的心态,将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打牢,相信只要坚持到底,必能成功!

教育学的教学研究论文

多年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学校的招生“大户”,学生几乎占了每年所招收新生的一半以上,学前教育专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既是好事,又是难事,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实现“招得进、留得住、学有成、推得出”的办学宗旨,我校的学前教育抓住了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努力抓好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组织教师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新模式,深入剖析自己的不足,积极扬长避短,抓好课程改革。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的课程改革应该先行,建设一个具有示范性的课程体系。为此,我们得先对自己所在专业课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多年,课程体系比较完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也显现出某些不足:一是重视音乐、舞蹈、绘画、手工、普通话等的专业技能技巧训练,忽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开放型的教育实践活动;二是课程、教法比较滞后,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三是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教育体系和幼儿园管理体制衔接不到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一直没有走出传统模式,这就导致学校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后劲,完善有余,合理不足,培养的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学前教育毕业生,就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素质为手段,在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实施系统的教育。近年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结合实际,有的放矢,调整了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根据需要增减教学内容,在合理开设文化理论课的同时,注重加强专业技能课教学力度。同时,实施分班分组教学,强化专业技能验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专业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立业之本。学校根据验收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舞蹈、声乐、试唱、普通话等科目进行了技能考核验收,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促进了专业课的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在搞好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注意拟订好学期、学年和整个3年时间内系统的见习内容和目标要求,使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同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保持紧密的联系,改变过去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本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一定时间的见习和实习,并与所在幼儿园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见习计划,完善教学实习方法,为学生配好实习、见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具体代班时,学生在幼儿园能得到本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共同指导,加快幼师学生下去学习新知识、吸收新经验,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为培养复合型幼师专业人才提供了课程保障。

二、改进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素质。

作为湖南省卓越学校,学生学习机制的建设也是卓越校建设的内容之一。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现代幼教需要,必须使学生具备综合性的专业技能。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程度和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机制,了解学生怎样学习,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制,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其学习方法、习惯、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掌握该专业的技能,能否满足今后从事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坚持创新思维,注意吸收和借鉴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只有把灵活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幼儿教育人才。

三、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幼儿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学生的独立自主和管理能力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所以,专业教师在学校必须注重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因此,教师除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指导以外,还应尽力为每人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具有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育人环境。在专业内,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内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各班或者各小组组内成员轮流组织参与各种校内外的竞赛和专业技能活动。比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歌咏比赛、手工制作比赛、普通话比赛、舞蹈比赛、绘画书法比赛等等活动。这些比赛活动,学生喜闻乐见,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乐意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教师在其中起指导的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积极的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锻炼技能,使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经验,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发展水平。

四、建全考核评价体系,把好学生质量关。

考核评价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考核评价体系包含诸多方面:文化知识考评、专业理论考评、专业技能考评等等。同时,结合学生毕业就业的实际需要,还必须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一个评价,从而确定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综合评价。学生应用能力评价可以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评和社会适应性能力的考评。在上述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责任心、协作精神做出整体的概括性总结,最后形成总结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后的集中比较、排队、审核,为科学地考核评价学生提供可靠的依据。被授予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一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根据现代幼教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学生毕业的综合考评实施灵活的管理体制,逐渐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学前教育专业对毕业生实行了“四证换一证”制度,即学生必须先获得思想品德合格证、文化成绩合格证、专业技能合格证、职业资格证,然后才能获得毕业证。这种考核评价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保证了学生的质量,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保障。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作为该专业的一员青年骨干教师,我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在积极搞好所在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专业的教育改革当中来,当好改革发展示范校的排头兵,当好省卓越校的攻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一、完善技师学院师资队伍。

二、健全技师学院规章制度。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在制度层面对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保障,需要真正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摆设,不然也难以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发展。因此,我国的技术师范学院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对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以及能否真正贯彻落实是影响到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以便在具体的工作环节加大力度,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好教学秩序,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技术师范学院的规章制度需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健全的工作制度。工作制度必须涉及到对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估、教材管理、课程考核、专业考核、教学设备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规范,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二,完善的行为准则。行为准则当中需要涉及到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同时还需要包含学生手册等相关内容,而且在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时需要综合考虑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加大执行力度。

三、强化技师学院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当前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实施难度,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突破传统教育体系的束缚,切实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从而培养出能够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不少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会单一地侧重于知识或者是实践,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受到影响,降低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技术师范学院必须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具备导向性。一方面,要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改革导向,依据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培养出相应人才。另一方面,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改革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与此同时,课程体系的改革还需要体现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

四、开展技师学院实践教学。

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用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来提供辅助实现理论以及实践教学的整合,切实协调以及把握好理论和实践设置的度。因此,我国的技术师范学院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有效协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矛盾,综合考虑到需要市场以及社会的需求层次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层次,利用换位思考以及互补长短的方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整合起来,同时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进行验证,又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将理论知识作为指导。一方面,学校要厘清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设置独立的实践教学信息,并配备专业化的教材、教学设施以及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等,切实保障好实践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保障好实践教学实施的硬件条件,为学生提供真实性的实践环境,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技术师范学院在推进人才培养大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社会以及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影响人才培养以及学院发展的因素,以便能够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构建符合学院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技术师范学院必须提高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建设和完善师资队伍,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践应用型人才。

教育学的论文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浅谈一下在少儿生理、心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注意问题。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1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

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1.2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少儿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少儿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少儿的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故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的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不宜过多的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的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适当发展难度动作。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练习,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应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凡是使胸廓扩张的动作应吸气;反之则呼气。如在作跳跃的动作时应吸气;在落地的动作时应呼气等。

1.4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穿插比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作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

2.1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让他们认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

2.2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少儿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例如,在一分钟的正踢腿,一组不记数,不看质量,每天踢。而另一组记数,看质量,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优点,登记各次成绩和次数。两组练习相同时间后,测验结果表明后一组的效果好于前一组。实验证明:知道效果,会使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指出优点和问题,能使有关神经得到阳性的刺激,而使另外的神经中枢的联系受到阴性的强化。加强分化过程,使兴奋和抑制两过程更加精确,促使正确技能的形成。特别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情绪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有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2.3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师或教练员在定教学与训练的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少儿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少儿武术专项教学与训练是为比赛准备的。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是最敏感的部分,由于少儿的情绪波动性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界刺激敏感。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多采用单练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体验赛场情景,培养克服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同时增强力争上游的决心,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3.1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武术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3.2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

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3.3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

不懂得恢复,就不懂得训练。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还要督促少儿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

4.1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所以,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切合少儿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要不断加强身体、心理训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4.2少儿正处于武术打基础和积极提高的有利时期。所以,在进行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版。

[4]全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委员会。全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

教育学的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尝试着探索一种较为科学的、动态的反思性教学模式,为教师在反思性教学的实践领域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参考,以利于对他们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反思,从而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尽快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反思型教师,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围绕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索了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目标、内容、过程、方法以及评价等,并初步探讨了反思型教师的成长。介绍了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式的结构及其内部运行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分析了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条件。

教师专业成长反思性教学模式反思型教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改革传统的教师学习与成长模式,并寻求新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反思性教学开始兴起和发展,并以其独特优势而受到教育界的推崇。反思性教学从本质上区别于经验性教学,它最大限度地追求教学实践的优化和合理化,从根本上要求改进教学实践,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进步和对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进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而且有利于推动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尝试着探索一种较为科学的、动态的反思性教学模式,以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反思,尽快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到反思型教师的转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

(一)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认识。

1、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目前学者们的理解多种多样。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教师首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美国的伯克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这一概念的基本假设是:教师需要持续不断的发展。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发展着的个体,任何教师在心智上还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和空间。其次,教师也应被视为“专业人员”,但是这种认识还不是目前教师的实然状态。然而只有如此定位,才能达到激发教师的潜能,提升教育水准的目的。第三,教师要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布兰克曼(blackman)认为教师始终都是持续的学习者,这种学习就是“专业成长”;教师也应该是积极的研究者,同时,在师生共同生活的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2、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分析。

现行的教师专业性质的定位是:教师工作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专业,但还不是一门成熟的专业。这一定位是我们构建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基点。当前,我国教师专业成长活动实际是指是新教师的入职训练和在任教师的培训和进修,这种培训模式往往强调知识的技术性,也就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原理和技术的熟练程度。

应该指出的是,在我国当前现有的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和地区性分布不均衡的条件下,这不失为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是问题在于,从本质上说,这种培训模式忽视了中小学教师自身内在的因素,因而很难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从实际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以及教学策略的优化,但没有推动教师专业成长获得质的飞跃。具体表现为理论灌输居多,内容、形式与教学实践脱节。

当前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对教师进行一些有关教育理论的短期培训,使中小学教师获得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促使他们的教学观念发生改变,优化教育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但这些培训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甚微。

在国外,有关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比较著名的是美国学者瓦利对反思性教学模式构建的观点,瓦利总结了五种反思模式。在实践中,教师应当在这五种反思模式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实现有机的互补。问题在于,瓦利的五种反思模式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要做到彼此的有机联系,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在具体的实践中缺少有效的指导或者说缺乏操作性。通过对国内外的分析,笔者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展开反思性教学就不能不构建一种可操作的反思性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何谓反思性教学。

美国的舍恩认为,主宰着美国专业教育的是“技术性教学”的思想,教育实践中过于强调单纯的理论灌输,轻视实践问题解决,忽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师范院校开设的广泛的学科课程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课程最多只能为学生将来做一名教师作好知识及思想上的准备。由此,传统的教师教育是按照一条“先理论,后实践”的思路来设计的。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思路正是目前教师培训模式的思想基础,于是培养“技术熟练者”成为了教师教育的实质性目标。舍恩的这一批判性的观点,无疑为反思性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实际上代表了其优于传统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进步之处。因此,应当这样来认识反思性教学:它是以优化教育理念,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为目的,以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改进为动力的教师全面发展成长的过程。

(三)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成长客观上要求教师个人和群体具有强烈的专业成长意识,只有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使之成为自觉的行动,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活动方式,才能最终实现理想的专业成长。具体地说,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专业信念在教师专业素养中处于最高层次,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其它方面。通过以下案例可说明反思性教学是如何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

向学生道歉。

(某初中一年级某老师讲述)。

上课铃响后,我发现坐在靠墙位置的同学还在交头接耳,我立刻点名批评了他们。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我发现刚才那个被我批评的女同学一直含着眼泪。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我没有去过问,一直等到下课,我把她叫到我办公室想问情原因。起初,她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她才说出原因。其实,上课铃响时,她的同桌还在讲闲话,她是在提醒他,可正巧被我瞧见了,我不分青红皂白给了她一顿批评,所以她感觉挺委屈。我才知道是我错怪了她,连忙向她道歉。可是,之后几天她心里一直有这个阴影,没有露出过笑脸。

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每当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没有?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行事。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有着丰富复杂的特性。案例最后的一系列反问,改变了该教师对课堂教学性质的看法,引发了他的课堂教学观的变化。在教育教学中,类似这样的教学案例不胜枚举,只要教师善于观察、思考和反思,并把观察、思考和反思的结果转化为切实的教育行为,他们的教育信念就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就越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要通过反思性教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教学行为依据和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优化和改善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从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在实施新课程的当前,教师必须注重反思性教学,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努力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其二,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

教学理论素养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会形成一些对教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而支持这些理解和认识的教学理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外显的理论,教师容易意识到,容易报告出来,更容易受到外界新信息而产生变化,但这类知识并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类是内隐的理论,这类知识在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却不容易被教师意识到,而且不容易受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而是更多地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当然,这两种理论知识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外显的理论可以转化为内隐的理论,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教师意识不到自己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究竟采用了什么理论,因而不容易发现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外显的理论之间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自然不会产生改变。教师对教学中自己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并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与讨论,使外显的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去,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使内隐的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

其三,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需要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逐渐成为研究型教师。反思性教学强调通过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教师工作获得尊严和生命力,表现出与其他专业如律师、医师相当的学术地位,使教师群体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与地位。

(一)反思性教学模式的结构。

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反思,来增进其对教学现实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关于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操作模式,比较著名的有埃拜()模式和拉博斯凯(ey)模式,埃拜指出,反思性教学应由反思性计划、反思性教学、反思性评价三个环节构成,其中,反思性计划是起点。拉博斯凯认为,反思性教学由动力环节(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行动环节(包括情景、过程、态度和内容)和结果环节(包括新的理解力和解决实践问题)。

反思性教学模式的结构应当是由这样的四个步骤或者阶段组成:

动机阶段: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教师职业内部动机来自教师个人和群体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其中包含着教师对教学现状的不满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要求,这是反思性教学的心理因素,也是根本因素。另一方面,适应教学实践发展的要求则构成了反思性教学的外部动机。

计划阶段:教师个人和群体的反思动机及这一动机在适当条件下的强化,推动教师形成反思性教学的计划酝酿。在计划酝酿过程中,教师个人和群体基于研究的需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对教学实践加以不断的反思,作出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判断,这一判断导致了计划的制定,并创设必要的条件,思考计划如何执行。

行动阶段:即反思性教学计划的执行阶段。在行动中,行动涉及到具体的反思内容、反思的情景、条件和反思的过程,也就是反思的具体步骤、环节,教学反思行为发生的内外环境因素,教学的动态变化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涉及到教师个人和集体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就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优化和对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态度和情感变化,以及教师本身职业理想、价值目标的确立和达成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评价阶段:对教学反思行为的评价,标准只有两个:一是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二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优化。

为了对反思性教学模式有更为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扮演一个双重的角色:一个角色是舞台上的演员,另一个角色是台下观众或者评论者。这种双重角色使教师能够发现他们潜意识中存在的东西,对自己的个体教学行为能够获得一种置身局外的、全新的认识,发现新的更好的促进行为变化的方法,了解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二)反思性教学模式的运行过程。

关于反思性教学的运行过程,笔者认为,源于教师个人和群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深刻体悟,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强烈不满,即教师职业内部动机的强化,这是反思性教学的心理因素,也是根本因素。另外,适应教学实践发展的要求构成了反思性教学的外部动机。这两种动机促使教师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师形成反思性教学的计划和行动。在计划酝酿阶段,教师个人和集体因为有改变教学实践的强烈动机,产生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并进一步促成反思性教学实践计划的制定,在此一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作出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判断,这一判断导致了计划的诞生,并创设必要的条件,思考计划如何执行;在行动阶段,行动涉及到内容、情景和过程,也就是行动的具体步骤、环节和细节,教学行为发生的内外环境条件,教学的动态变化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涉及到教师个人和集体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就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优化和对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态度和情感变化,以及教师本身职业理想、价值目标的确立和达成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这也许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得不发生的事情,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和根本要求;对行动的评价,应当考虑的,一是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理念的优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发现新问题,从而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三)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反思性教学有许多可行的形式和手段,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笔者认为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写作教学日志,听课和观摩,个案研究。

其一、写作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是教师个人的记录文件。因此,它既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思考型的。它主要记录教师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个人的困惑、个人的认识、对问题的解释和看法等。

教师在一节课或阶段性工作之后,用教学日志的形式记下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作为反思的基础。教师或者独自展开反思,或者与自己的同事展开讨论,围绕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一起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以及在下次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和采取的措施,这种讨论很容易使教师从其同事那里得到许多启迪和经验。日志使教师经常地反思教学经历,教师也可以把日志作为自己教学案例的一个发展史的记录,以反馈教学的成功与不足。蹩脚的日志通常有两类:一类是记流水帐,一类是一般性经验总结。

通过记日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使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为行动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养成写教学日志的习惯,作为反思的手段,时常归纳、总结,往往可获得对自己教学实践比较全面的认识。久而久之,一定能成为一名对教学充满热情、有自己教学特色和风格的优秀教师。

其二、听课与观摩。

互动和交流是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听课主要是以相互听课为主的形式,观察和分析同事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教研室为单位,相互听课,相互学习,观察教师是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如: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学生反映、师生关系等,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听课能使教师彼此切磋,集思广益,互相借鉴,共同进步。这与传统的听课形式有根本的不同,它不是教学的检查、评估,而是通过听课这一形式,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同时记下所观察到的情景,发现的问题等,然后彼此客观地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课堂观摩是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课堂观摩情况,教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设计改进方案,并再次回到课堂,直到取得相应的结论。课堂观摩能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思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保持开放心态,解放思想,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交流活动,以求发展。

其三、个案研究。

教学个案是对教学实践的描述,它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示教师与学生的行动、思维、感受。个案不仅仅是讲故事,在特定的个案里还包含抽象的理论和原则。个案研究有助于发展和培养教师们对不同观点和理论进行权衡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从多重角度看待某一问题。个案研究首先要使教师们熟悉有关概念,然后从所提供的个案中进行概念和结论的研究,同时使教师们寻求与概念和结论相关的问题,并使之与他们的直接教学经验相联系,就先前阶段的问题和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进行深思和讨论,最后运用有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论证,鼓励教师们为个案寻求可能选择的结论。

(四)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条件。

在教学实践当中,反思性教学的策略有两种:一是内省,一是交流。内省和交流都是教师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内部动机作用的结果,内省源于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求有所改变,有所提升;交流则诉诸于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的交融和碰撞,共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但是,无论是内省还是交流,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前提性条件都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源于对学生发展的责任感。对于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不高的教师而言,即使教学效果不好,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也往往把责任归之于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差,归之于家长素质不高和不配合,归之于社会、社区的环境不理想,而不愿意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的缺失。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唤醒他们的职业道德的良知比什么都重要。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有的教师所任班级学生的成绩不错,而实际上,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学生的严厉苛刻以及居高临下的权威地位,以牺牲学生休息时间和文体娱乐为代价,通过大量的练习强化记忆以应对考试,“好”的成绩完全是用时间磨出来的。当这些教师陶醉于学生成绩并把它看做是专业水平标志的时候,是否应该反思他们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做的事情,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又有多远。

当教师由于责任感的缺失而导致教学行为不当时,学生受到的影响往往是内隐的、深层的,对其今后的发展势必产生长期消极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走向和进程。没有教师自我反思意识的增强,就缺少了教师走向专业成熟的内在动力和条件,反思性教学也就无从谈起了。同时,教师还要有较强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专业理论修养,并具有开放的心态和执着的精神。

(一)反思型教师的实质。

反思型教师代表了教师专业成长前进的方向,他们在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实践、角色定位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于经验型教师的特点,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进步。反思型教师强调教材与师生间的对话,由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而经验型教师只关心与教材的对话,认为教学过程是知识和信息的单向传输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反思型教师在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时,进行理性推理;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持怀疑态度。经验型教师依赖于机械模仿和经验习惯,顺从权威而又依赖已有经验。在教学实践上,前者把教学看成一门艺术,强调因材施教,因情(境)施教,后者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简化成一种技术性的控制过程。

(二)反思型教师的教育途径。

反思型教师的教育途径要在宏观的层面上实现,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微观领域的操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专业成长。

其一、教学研究。

反思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教师在认真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把自己看成是研究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分析和评价,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注意,对经验加以总结,使之形成理性的认识。自觉的教学研究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作为教师,有了教学科研的自觉性之后,还应掌握一些研究方法。比如,对问题的分析研究、课题论证、课题申报、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方法的选用以及研究成果的提取与展示等等,都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其二、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所谓行动研究,即教师自身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行为的行动过程,其中贯穿着自我质疑、自我解惑。行动研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规模比实验研究小,它主要瞄准具体的某个教学环节、步骤、方法,通过搜集教学素材,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开展研究。教师可独立思考,或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也可参考有关理论、模式以及与学生座谈,提出设想,制定出计划;然后在教学实践中试验计划以确定其有效性。教师对这一系列研究过程、方法及有效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行动研究报告。行动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与教师自身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连的自我教学研究。

其三、终身学习。

反思与不断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反思性教学建立在教师的职业发展能力基础上。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一部分来自于反思,一部分来自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是反思的必要基础。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反思性教学能力,形成职业发展能力,而这一能力必须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来培养。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需要精选几部重要理论著作,反复研读。专家学者的文章、相关教学研究的期刊也能帮助教师开拓视野,接触最新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促进教师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形成。教师也需要结合实践深入思考,培养问题意识,将教学现场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纳入科研课题之列,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坚持自学是教师终身学习以获得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反思性教学既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又是促进自我变化的一种有效工具,它不仅会对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学习经验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会改变教师职业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反思性教学的过程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首先探讨世界变化的观点并以一种新的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新的世界,进一步探讨态度信仰上的变化和新意义上的变化,然后探讨自身教学行为的变化。上述变化会深刻地影响他们的职业观点,影响其团队观念以及具体的教学行为。

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反思型教师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要满足这一发展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建构一种可操作的反思性教学模式,将教师的反思纳入这一动态的模式中,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是必要的。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这一公式清楚地指明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和方法。而教师的反思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杜威在1932年就提出了人格性因素在教师“反省性教学”中的作用。有的教师不能进行好的反思性教学,不是他们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而是他们自身的人格出了问题。因此,反思不是制度化的或者技术性的,也不是具体的条条框框,我们必须按照人格发展的原理和特点来进行反思型教师教育。关注教师反思性人格的发展拓展了我们的反思型教师教育途径:反思型教师教育不单单是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视角来进行的,也主要从教师人格发展的视角来进行的。

总之,反思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无疑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李金巧。杨向谊主编,思考·追问·探究--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探索[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1.

[4]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4)。

[6]钟秀英,周先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性教学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

[7]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5)。

[8]杨国燕。反思性教学: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

[9]张贵新,饶从满,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模式述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10]梁燕玲。教育反思: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科研范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6(8)。

从教育学的危机看教育学教师的使命论文

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学无疑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课程之一。然而,现实情况是它的课程地位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它的课程价值更是被视为可有可无,这样的状态必然导致教育学面临着生存危机。为寻求消解上述危机的路径,教育学研究共同体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实,在当前教师教育的语境中,只要充分发挥教育学教师的正向功能,就可以有效地消解教育学的危机,从而恢复教育学的课程地位与价值。

教育学的发展一直受到哲学观念的影响。在理性主义的视野下,教育学获得了它最初的学术规范和理论形式。在此范式下,教育学活动从大量日常的教育常识性认识活动以及哲学、政治或文学活动中区别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然而,当实证主义以其精确、客观的面目获得喝彩时,提倡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分析时,对理性主义的教育学进行批判则成为必然。当“科学”的教育学极大地提高教育效率的时候,人们也开始感觉到实证的技术理性倾向给教育学带来的忧虑。因为实证主义的教育学难以回答类似于“什么样的教育学才是有价值的”这样带有明显价值论的问题,其后果是直接导致教育学发展方向的迷失。而精神科学――解释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方法论以其特殊的视野,维护了教育学的人文特性,这是对实证主义的“反动”,也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各种“主义式”教育学的涌现试图穷尽教育的义理,提示其本质属性,以自我完备的面目出现,从而构建一个包容一切的体系。一旦教育学的话语呈现逐渐强势的倾向,那么一元化、绝对化、脱离人、脱离实践就会成为常态,教育学危机的产生也就不再是偶然的了。

教育学危机的表现是纷繁复杂的,诸如困境、迷茫、贫困等词汇均经常性地用以描述目前的教育学,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危机的具体表现进行梳理。

1课程价值的虚无。

教育学无论作为科学还是学科,是伴随着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设置为一门课程进人教育领域的,因而我们不得不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一门课程形态的教育学的合法性。在这里它既然作为课程,我们就必然要思考其课程价值,但教育学恰恰因为课程价值不能得到顺利的体现而备受诟病,最终导致人们对教育学课程形成可有可无的虚无主义认知。教育学的学习者对于教育学难以产生高度的认同感,课程学习的功利性较强,这不能不影响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低,直接导致对教育学的认同感低;二是对教育学课程的“实用”价值持怀疑态度;三是认为教育学空洞抽象,枯燥无味。

教育学在以课程的形态出现时,相关教材建设就必然显得十分重要。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依据,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现实的教育学教材尽管有诸多版本,但其贫弱状态是非常鲜明的。其原因是:其一,受认识论客观性、确定性的影响,教育学教材更多的是传递历经检验的“可靠”知识,那些尚未取得较为一致认同的、有待进一步确证的知识则被排除在外,其结果只能是教材上的知识被认为是神圣不可质疑的真理。显然,这种预设的文本框定了学习的内容。其二,由于教育学体系的探索进展缓慢,导致教育学教材千篇一律的现象严重,大都还停留在一般原理、教学论、教育论以及学校管理“四大块”为代表的体系框架内。其三,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的基础性学科,无形之中负载了众多的内容与责任。我们知道,当将所有教育问题都纳入教育学时,其结果只能是浅尝辄止,肤浅取代了深刻,现象取代了本质,使教育学成为支离破碎的统一体。

3教育学课程的内容与其实施相悖。

教育学在传承与洞察教育现象、分析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同时,其教学却难以尽如人意。教育学所规约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等往往被不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反的观照,进入自相矛盾、神形脱节的境地。举例来说,教育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教育学的教学,恰恰是照本宣科,课程实施中主体性的缺位使学生成为教育学课程中被动吸收知识的机器。在知识本位的遮蔽下,知识成为目的,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成为知识的单向传递,教师以讲授为主,成为知识的权威,课堂的中心,相形之下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旁观者,教育学的理想得不到充分的展现。知识本位的消极影响不仅表现在对教育学学习者的影响上,而且还表现在对其教学方式的继承上。因为教育学的学习者具有双重身份――现在的学生和未来的教师,教育学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选择本身也成为一种隐性课程,对于教育学的学习者来说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育学是教育理论的集成者,但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事实上,教育学饱受争议的一个方面正是由于其对教育的实践指导性的严重缺失。现实的状况是教育学并不排斥对实践的关注,但是它又是孤立地、静止地看待教育实践。教育学离实践越来越远,它常以不容置疑的正确性自居,倾心于自身的体系化、结构化、符号化,以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要求学习者无条件地遵守它的规约。高高在上的态势使教育学不能较好地关注教育变革以及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变化,以至于难以面对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学到的都是抽象的教育理论知识。

1积极开展课程引领。

学生在学习教育学之初,必定对这门课程充满期待,赋予课程以诸多意义。然而,在学习开始之后,学生可能会因种种原因对教育学课程产生消极的印象。因而,教育学教师的首要使命不是探讨教育的定义、教育目的、教学、德育等具体内容,也不是考虑教育学课程的“实用性”,而是为学生做好课程引领,让学生真正领略集古今中外教育智慧之大成的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魅力,从而对教育学产生愿意接近、愿意研读、愿意领悟的学习境界。换言之,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建构起教育学课程的意义。

2建构课程资源,实现教材代偿。

教育学教材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也是多维的,但归根到底,教育学教师才是教育学教材的编写者与学习者之间最为现实的中介。教育学教师必须消解教育学教材的权威,积极对教育学教材进行教研性加工,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学习者的实际。当然,这种教研性加工需要艰苦的深思,需要教师通过努力弥补教育学课程资源的不足。在这里,教材代偿意味着教育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学教材的优点与不足,相办法补偿这种不足,使教育学真正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因此,教育学教师首先要摒弃完全依赖教材的教学模式,创造地选择教学内容,克服立足于自己的“提供能力”与研究旨趣进行教学的局限,根据实际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教育学教师要能够形成教育学研究共同体,共同建构教育学课程资源,弥补教育学教材的体系与内容的缺陷,消除出版更新慢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当然,教材代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与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纳入关怀的视野。

3在体悟的基础上寻求示范的意义。

教学具有示范性与教育性,教育学教师的教学也不例外。教育学教师的教学相对于其他课程教师而言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教育学本身就是给人以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涵养与实践指导的学科或说是科学。如果教育学课程内容与教育学教师教学形式相悖,亦即形神脱节,则教育学未必能够有效地被学生所接受与认可,甚至可能会走向反面。作为培养教师的教师,则更应注意自身的教学方式,因为这些教学方式具有天然的可复制性。因此,教育学教师需要更多的深思与技巧。第一,能够体悟教育学的信念,在实践中体现这些信念,保持内容与形式之间必要的张力;第二,促进师生良性互动与经验分享,使积淀于教师个体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使学生领略教育学的魅力;第三,倡导教育学的教学艺术,避免被教学过程技术化所遮蔽,重视对教学内容本身的扎实钻研。

4关注基础教育实践。

基础教育的实践主体希望教育学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用以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虽然教育学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完全承担这样的责任,但是至少在应然性上,应满足对教育学提出关注实践的要求,其实这也是对教育学教师提出关注实践的要求。教师教育应当走在基础教育的前面,扮演一个服务者与引领者的角色,脱离鲜活的教育实践是不可能使这个角色获得合目的性的意义的。教育学教师需要有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经验化认识与对教育的理解作为教学的源泉,因为理论并非全部来自理性的思辨与主观的臆想。关注实践就是要求教育学教师首先要深人基础教育一线掌握资料,获取较多的信息,然后进行理性的提炼并把其作为课程资源。其次,教师要改革教育学课业的评定办法,转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忽略教育思想的确立和教育技能的培养的现象,引入鲜活的实践情境作为课业评定的内容,使学生获得教育反思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素养。

值得提及的是,让教育学教师成为教育学课程的“中心”,并不是说让学生处于“边缘”状态,而是指通过教育学教师的努力,践行自身的使命,从而弥补教育学课程的各种缺陷,使教育学真正发挥其正向功能。另外,教育学教师在课程中的角色也决定了他们更适合“改造”教育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为教育学教师的存在合理性进行辩护其实正是为了证明教育学教师的存在对于教育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30。

[2]刘旭东,教育学的困境与生机[j],教育研究,(11)。

从教育学的危机看教育学教师的使命论文

摘要发展性评价已逐渐代替奖惩性评价成为教师评价的主流,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本文就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并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作现状分析。

关键词发展性教师评价教师角度。

笔者所在的无锡jy实验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由于近年来鲜聘新教师,小学部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当前28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仅占全部教师人数的0.04%,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教育理念的滞后日益凸显,学校在各学科课程改革的探索以及教师个人的科研能力上并无太大优势。为了改变此种状况,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在教师评价方面做了有很多尝试。现将我校的教师评价情况总结如下:

1薪酬方面。

教师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和奖金两部分构成。众所周知,基本工资由国家地方拨款,奖金部分都是根据教师职称的不同而区分的。学校发放的奖金由三块组成,一是日常考核奖,考核范围包括出勤率、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学生教育工作以及其他学校内事务的各项情况,每月先教师自评再由领导班子考核,奖金数为每人每月300元,班主任还有班主任考核奖,总数为每人每月180元,但几乎人人能拿全奖;二是成果奖,主要是根据教师个人承担公开课任务,所获各级荣誉、奖励,指导学生获奖以及论文获奖情况发放,通常只有个别教师拿到数额较大的奖金,但一般也不会超过900元;三是绩效考核奖,此奖刚刚实施一学期,是根据教师日常中的各项绩效成绩相加,排定名次后分为三个等级,前15名为一等奖,奖金为800元,后15名为三等奖,奖金为400元,排在中间的为二等奖,奖金为600元。

由此可见,除去成果奖,教师在薪酬方面的差距可谓微乎其微,事实上,很多教师也并不愿意为了几百块钱而多做额外的努力。

2荣誉方面。

在选定校级以上荣誉获得者时,学校历来都是公示各级荣誉的评定标准,并告知校内符合荣誉的人员名单,请全体教师进行民意投票后,校领导成员在综合考量教师的工作表现基础上选定人选,并予以公示,最终上报荣誉获得者名单。

在年终考核优秀和嘉奖人选方面,学校采取的方式是――先根据学科划分年终述职小组,经过小组推选组内和组外各一名候选人后,在全体教师会议上请候选人述职,并请教师进行民意测评,最终经校考核小组综合考察确认后,确定考核优秀和嘉奖人员,并予以公示。

每学期都会有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展示课、赛课机会,学校在分配任务时,都会在考虑各学科组长意见,选取在日常教学中乐于主动学习的教师。在每年进行的校基本功比赛上,结合各学科专家组长的意见和教师间的互评,教师通过努力可取得相应的校级荣誉。

在上一学期,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增设了校级新秀能手的荣誉。考核过程分理论考试和课堂展示两部分。课堂展示的考核由校方聘请的相关专家负责。但结果发现,符合条件参加评审的教师无一例外的都获得了相关荣誉。

我校不乏业务突出的人才,但大家都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和“唯分数论”的`观念,总是不愿意主动参加各类比赛和荣誉申报,但在除技能比赛的荣誉方面,比如年终考核优秀,又普遍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而民主选举时,多数教师还是根据参评者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而非实际的工作绩效,又或者根本不在乎选举结果,而随意选择,使民主测评流于形式。

3其他方面。

从上学期开始,各项培训机会不再是指定个别青年教师,而是在轮流的基础上倾向于有学习意愿的中青年教师。对于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较突出的教师,校领导会在每周会议上及时的提出点名表扬。对于未能较好完成各项任务的教师,校领导也会在会议上提出不点名批评,并作会后的个别沟通。校领导也会在各种场合积极得与教师沟通,做出适时的评价。

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校领导特别是新任校长在教师评价方面,已经摈弃了传统的单一的奖惩性评价思维,逐渐向发展性教师评价过渡,但似乎所有的努力,并不能激励到多数教师,而且考虑到我校现有教师的年龄结构、专业发展意愿和专业素养水平等,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我校的全面实施定会遭遇到困难,笔者分析如下:

(1)现实的“唯分数论”。尽管新任校长在大会上频繁强调对教师多元化的评价,但频繁的统考、抽测,毕业考试的分数排名还是使得学校不得不重提“分数”的旧话,而教师间更是存在着以所教班级学生分数的高低而论尊卑的隐形排名。我们的教育始终没有彻底挣脱“分数、升学率”的困扰。

学校一面在推行素质教育,一面抓住“分数、升学率”不敢放松,正所谓“素质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评价的实质和重心就脱不开“分数”,教师评价很难走出以学生考分论高水平的重要依据低的困境。

(2)教师的参与意愿。我校大多数教师在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后,就把工作重心全部转移到狠抓教学质量上,其他的一切活动都遵循着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的原则,必须要参加的也视活动的级别而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他们满足于学生分数的提高带来的成就感,而把与教学无关的一切活动甚至一些教研活动都视为增加工作量。发展性教师评价要求评价主题的多元化和教师参与,而这些活动在很多教师眼中无疑就是额外的负担。如果不能有效的激励教师,为每类别的教师明确相应的发展目标,并积极评价及时反馈,那么一切发展性评价都会流于形式。

(3)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的反馈无论任何一个环节在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遭遇到教师的质疑,都会令教师失去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信任,从而降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效度。比如校级新秀和能手的获得,似乎鼓励成分居多,入围就能获得,当然不排除参与教师的个人努力,可对于这种合家欢的大团圆结局,相信教师的激励作用也同时大打折扣。

在评价标准方面,如绩效奖金考核方案。即便校方强调,借鉴的是中学部实施三年并取得一定效果的方案,但此方案是否符合小学部的实际情况,并能真正激励已经丧失学习动力的教师,就有待研究。而通常较为公正透明的做法,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详细量化的评价方法,而这势必又会走回奖惩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过分强调量化,就走入科学性和精确性的误区。这种情况下量化管理的实践和探索成为热点,甚至成为“科学管理”的代名词。这些量化数据资料虽然是评价者用实证科学和数量化的方法技术获得的,但是在设计时,总是靠近那些易被量化的指标。因此,这种方法就忽视了那些不易捕捉的、不便量化的有价值的信息,如情感、态度等,而事实上这些信息对教师工作的影响更大。就实施一学期的情况看来,教师频频抱怨日常工作量的增加,并对不明显的奖金额度区别表示默然,也许这只是表面现象,还需从下学期教师的实际表现来考察。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教育学论文

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是每一个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的环境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入手,精心地布置、巧妙地创设,才能做到让每一块墙面说话,每一个细节育人。

1.小标志,大用途。

孩子的天性好奇好动,对每一个房间、每一个角落都有探索的欲望,而幼儿园的厨房、开水间、配电房等都是孩子禁足的地方,我们在这些地方,设置与孩子视线相应的“禁止入内”的卡通图标,并且统一使用黄色的警示色,让孩子们了解标志的含义,知道黄色是禁止的意思。幼儿园每天都要开展集体活动,在幼儿园的楼梯、卫生间等处最容易发生拥挤摔跤现象。我们在楼梯上、卫生间设置了彩色的小脚印,看到这些脚印,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跟着小脚印走,知道按脚印排队,不拥挤、不推搡,有效抑制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2.宣传画,常提醒。

进入校园,我们就在走廊里设置了幼儿常规培养系列图画:“我会排队滑滑梯”、“饭前洗手讲卫生”等,让幼儿能经常看到幼儿园的安全常规要求,知道遵守幼儿园的常规。我们梳理了幼儿意外事故发生率较高的情况,结合园内经常开展的安全教育案例,在校园门口设置了宣传栏,用生动的图画和照片的方式告诉幼儿“如何安全过马路”、“着火了怎么办”,通过这些安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人人重视的育人氛围,让大家谨记“安全第一”。

3.小举措,防隐患。

对于校园环境,我们除了常规的安全检查外,还组织教职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动大家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改建方案,通过一些小举措,杜绝安全隐患。如给带棱角的活动器械装上海绵套,就像毛毛虫的小脚,孩子们很是喜欢;在铁制的下水道口盖上半个皮球,告诉孩子这是下水道的帽子,要尽量避开;调整教室的布置,尽量留给孩子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对孩子容易碰撞的地方设置防撞条等等。

二、创新安全教育途径。

安全教育的形式较多的是以老师的说教和反复的叮咛为主,有时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如何让安全教育更容易为孩子接受,就需要我们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创新安全教育形式。

1.朗朗上口的安全儿歌。

念儿歌是幼儿喜爱且容易记忆的形式。我们在小中大阶段结合主题活动,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安全课程,将一些正确的行为方式变成朗朗上口的安全儿歌。例如在小班的儿歌:“上下楼梯不打闹,手扶栏杆要走好,一步一步慢慢走,小心脚下别滑倒。”大班的儿歌:“小朋友,捉迷藏,汽车后面不能藏。发现汽车要开车,尽快走开不停留。”通过这类儿歌巩固孩子的安全意识,指导他们的具体行为。

2.情景逼真的模拟演练。

我们定期开展各类安全演练活动,如火灾演练、地震演练等。在火灾演练中,从警报响起,幼儿知道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毛巾捂住口鼻,有序快速地离开教室,通过走廊、楼梯,安全到达空旷地点,观看消防员叔叔的灭火展示,从而掌握火灾的逃生技能;在防诱拐演练中,老师设置了陌生人来园利用食物、玩具诱骗孩子的情景,通过演练,让小中班的孩子提高了自控能力,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逐渐增强了安全意识。

3.简单有趣的标志制作。

对幼儿来说,参与性活动更能充分地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大班幼儿中我们开展了制作安全标志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校园的各个角落,寻找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回来后自己绘制简单易懂的“火柴人”安全标志。比如为栏杆设置“禁止攀爬”的标志、为电源插头处设置“禁止触碰”的标志等。在孩子们自己制作标志过程中,对自己亲手贴标记的地方就会特别注意,很少需要老师提醒,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三、强化安全教育意识。

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家长对安全习惯方面重视不够,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不知情。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加强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将其纳入安全教育实施者的队伍。

1.内容丰富的安全讲座。

为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通过新生讲座,我们将幼儿园的晨检、带药、安全应急等内容向家长进行讲解,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还针对日常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开设家长讲座,如“儿童交通安全”讲座,指导家长平时带孩子外出时,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并遵守交通规则;指导幼儿明白走失时怎么办。通过讲座,让家长提高了安全意识。

2.形式多样的家长参与。

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幼儿园安全教育中。在家长开放日中,请家长做一次妈妈老师,挑选相关的安全课题参加“家长助教”活动。通过亲身的参与,让每一个家长更加重视安全教育。组织家委会成员为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献计献策,针对放学时大门口比较拥挤的现象,大家自愿成立了“家长护卫队”,共同来维持秩序,指引大家有序入园,形成绿色通道,解决了拥堵的安全问题。

3.新颖有趣的网络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还通过安全教育平台,组织家长利用网络来进行安全教育。网络教育涉及的教育面更加广泛,有关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网络安全等多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家长全面了解安全防范点。而且平台中还有适合孩子的图画、动画片等,寓教于乐,有针对性的对孩子实行安全教育,同时使家长的安全意识得到不断地提高。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家庭、社会都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一项细致、复杂而又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要利用一切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防患于未然,科学、合理的开展安全教育,为孩子撑开一片安全的天空。

文档为doc格式。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势分析教育学论文

随着近些年来多媒体设备和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也广泛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手段,同时还促进了教学观念及课堂教学结构的革新。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许多无法单纯用语言表达的内容给展现出来,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其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吸收。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后,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课件的声像手段,尽可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意境,引领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开发思维,在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激发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是“一书一笔一板”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脱离了现代生活节奏和生活色彩,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手段也逐渐失去了兴趣。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正是与时俱进的表现。通过多媒体课件,其所具有生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动态的场景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调色彩,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进行“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内容的讲解时,学生很难从显微世界中的动态变化加以理解,针对这种不便讲解也不易观察的情况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有丝分裂固定装片投放在银幕上,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进行观察,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其产生更深刻、更直观的印象,进而对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内容便能很快的掌握,最终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实现高效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单一,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和接受知识,其教学效率低。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极大地增加了课堂容量,且教材内容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准确性更是大大的提高。如在进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实验的讲解,由于培养洋葱根尖需要花上3-4天的时间,培养时间长,加上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的制作难度大,进而所得结果并不是很明显。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后,再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实验最终得到的现象和结果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了教学实践,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虽然生物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很多的知识都需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获得的,但由于课时、时间有限,学生将每一个生物实验都亲自尝试一遍是无法实现的,这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这些实验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予以再现,然后让学生沿着实验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对教材中的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都得以优化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一)提高教学速度并不等于提高教学效率。

尽管多媒体教学用鼠标代替了粉笔,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得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板书时间大大减少,课程进展速度较快。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节奏的合理安排,就只会致使了学生跟不上鼠标步伐,降低其思维能力,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忘记师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以荧屏为主”新的不良教学模式。

由于多媒体教学通常只需要教师点击鼠标即可,这就要求学生需时刻提高精神,将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跟上鼠标的推进速度上,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大大减少,同时,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学生逐渐失去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新知识顿悟的新鲜感,逐渐以荧屏为依托,形成新的被动教学模式。

(一)针对教学对象,合理选择课件。

要将知识面向所有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程的其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对象为依据,进行课件内容的合理选择,这样才能与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相适应,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如,对于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则要注意课件内容的趣味性,不宜太复杂;对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则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完成;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知识的延伸。

(二)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多媒体教学易于取材,教师在进行课件的制作时,要结合教学目标及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不能将与高中生物知识稍有点联系的内容全部用于课堂上,生课堂并不是生物百科全书。如在教材中会提到赤潮,赤潮方面的知识并不是教学重点,其只是个小知识,学生简要了解便可,但如果教师在课堂进行大量资料、图片、视频的展现,就只会淡化了教学重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要注意课件的容量要适中,要给教师和学生讨论的机会,如果课件内容太多,学生就失去了探讨、讨论的机会,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此时也就成为荧屏的观众。此外,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其画面要尽可能简洁,将不必要的东西删除掉,如删除绚丽的`特效、按钮的声音等,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三)实现情境教学。

在对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创造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以便于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调动,让学生用现有知识与经验去索引并同化当前所要学习的内容,在复习了旧知识的同时,还顺利引入了新知识,增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进行有关酸雨危害的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将一些有关酸雨所造成危害的影片插入其中,让学生感受到酸雨的破坏力,进而对于与酸雨相关知识的印象,学生自然就会有所增强。

(四)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无论是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还是在制作课件上,都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充分调动起来,在是学生掌握到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的应用之处,要让学生学会不断的自我反馈,在反馈与对知识的应用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加强讨论。

在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要注意在课件中适当加入讨论的环节,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使每一位同学的智慧都能被集体所分享,这样就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本存有争议的话题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扩展现有知识,将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到探究的方向上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之,经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现了视觉和听觉的整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了高效的生物教学。但同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手段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因为提高教学速度并不等于提高教学效率,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做好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性科学结合,形成优势互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物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峰.走进高中生物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

[2]崔鸿,郑晓蕙.新理念生物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

[3]李玉斌.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6.

基于继承和创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学的发展论文

素质教育走向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关键。9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大连市是全国首批38个实验区之一,实验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验证国家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检验实验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及在实验区的可行性;三是为进一步推广新课程提供经验。前两点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对国家负责。而第三点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蕴含许多机会和挑战。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必须端正认识,更新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为进一步推广新课程、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区课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此次课改的一大特征是它从功能、结构、内容、教学、评价、管理这个系统工程均发生了变化,我们特别强调它绝不仅仅是换几套教科书,因而从国家到地方都是以行政部门为主导实施课改工作的。为使我区课改工作做得细致、扎实、有效,我区专门成立了以教育局主任为组长、由进修学校校长、普教科、教研部、师训部、干训部、基层学校校长代表、副校长代表、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新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工作小组。而师训部、干训部介入课改工作是我区课改工作的一大特色。课改工作启动以来,领导小组每月一次例会,每次例会汇总进展情况,研讨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明确工作方向,促使我区课改工作稳步发展。进修学校科研指导先行,师干训的培训工作已经启动,中教部在对全体教研员培训的基础上,各学科都在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与教学工作,全区围绕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合作,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攻坚战。

二、地理学科课改情况。

(一)开展的工作。

1.不断培训,转变观念。

自209月份以来,我们经历了国家级培训,区内参与式的研讨、反思培训,使教师明确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继承什么、发展什么,使教师觉得新课程不是离他们太远;进行传授式的研讨培训,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帮助教师系统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课代培式的研讨培训,全区共推出14节研究课,每课一个主题,每课一次研讨,帮助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变成有效的教学行为。小结反思培训,针对试验任务、科研课题进行半年工作的反思小结,形成优秀案例集、课件集、试验课题阶段总结集、课程资源专题集。半年来共组织培训18次,参加人数近900人次,除了我区的地理教师外,还包括我区中小学教学副校长、名区、县教研员、骨干教师。

2.以科研促发展。

[1] [2] [3] [4]。

如何开展初中地理的实践教学的教育学论文如何开展初中地理研学活动

摘要:时代在发展,如果在教育教学中依旧不转变观念,势必不能够更好地展开教学。就初中美术教学而言,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地进行个性化教学,也就成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一个而重要的课题。围绕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这一主题,重点从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这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个性化;实践;思考;。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育教学不应该在实践中将学生的个性特点抹杀,应该充分地让学生的这种个性特点得以张扬。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了我们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化发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毅然如此。为此,有必要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主体意识,放开对学生的个性思维、个性感觉的束缚,让他们在其作品中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个性特点,表达他们的自己的情感。相信只要这样,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个性化教学的实践。

就传统美术教学来说,在美术教育中关注的最多的是学生的`绘画技巧,在教学中采用灌输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创作思想的关注过少。原本美术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对土木周边等社会、自然环境的一种想法和感受,本质就是一种情怀的抒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在新课标中,对美术教师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们积极设置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环境,让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1.应当在材料上呈现多样性。

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些材料,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他们的个性,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应当在材料上下功夫。比如可以选择花、草,或者树叶、蛋壳、玻璃等材料。在大自然中材料如此地丰富,这众多的材料都可以根据需要,用他们来表达学生们的情感。毕竟采用这戏而具有个性化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其美术作品也就具有了个性化特点。作为教师,不必要对学生的思维禁锢,只要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皆可以。

2.在表现技法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一个特别美好而又新奇的世界,不是成年人所能够猜想的。如果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按照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势必会影响到初中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就美术的表现技法而言,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比如,放开对绘画工具的选择权利,让学生在美术绘画中选用他们自己喜爱的工具进行创作,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展现出来。

3.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征。

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作型的思维,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比如,在色彩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性,他们对于色彩的偏好不一样,有的学生偏好暖色调,有的学生偏好冷色调,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会存在着差异性。有的学生在作品中更多的是暖色,有的学生则更多的是冷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只要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就应该放开对学生的过多约束,毕竟过多的约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在表现效果上的创造性引导。

不可否认,初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作为常年人用成年人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不公平的。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存在着一种被关注的心理,他们会以标新立异的方式来体现这一心理,当然也存在一些新奇的想法,不论哪种状况,作为教师应该对此进行正确地引导,对于不符合教师的想法的创作就否定学生,正确的要给予积极鼓励,特别是学生的标新立异的东西中,有些东西具有创造性,且具有艺术的含量,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一点,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张扬。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发展学生的个性。

初中美术教育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应该积极进行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黑格尔曾经说,绘画的实际上就是绘画者自我存在的一个主体性。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中,其中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有效评价。何为有效评价?就教育评价而言是所进行的评价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在初中美术评价中,应当从学生的作品中感受学生的思想,即有学生的思想内容者,我们应当给予肯定,而不能够仅仅看学生的作品像还是不像来评判。在进行评价过程中,宜根据实际的情况而确定评价的标准,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发展,积极展开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展开个性化教学,应当在材料上呈现多样性、在表现技法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在表现效果上的创造性引导,希望能够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浅谈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08):93.

[2]罗蓉.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7,(18):102.

基于继承和创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学的发展论文

摘要: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作用非常明显,因其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故被成为朝阳产业。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支持江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理由,包括信贷投入有待增强、金融产品有待完善以及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并针对理由提出了金融创新视角下江西旅游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金融创新;旅游发展;策略。

江西省位于我国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最近几年实施大开放政策,坚持“红色摇篮”为主旋律,旅游设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旅游景点的接待能力也在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明显。但是,江西旅游企业的资金投入理由仍旧是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金融业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难以满足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要重视金融创新对江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作用,积极构建与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相协调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金融支持江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理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更好地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江西省跟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都借助改革开放的优势,积极进取,寻找发展新路子。到了九十年代,江西省旅游打出了“庐山牌”,最近几年又扬起了“红色牌”,提出了建设旅游大省的发展目标。,江西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5854万人次,仅景德镇一个市的国内外游客人数就达到了1706.6万人次,比增长了大约21.2%,国内旅游创汇65.6亿元,比20增长了大约25.3%,旅游收入已经占据了gdp的14.8%。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江西旅游业的金融支持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理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贷投入有待增强:江西省旅游业的开发以及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市场培育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中间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缺乏长期的盈利能力保证,跟信贷资金所追求的利润高、安全性高以及流动性强的特点不一致。而且随着一些旅游景区的开发,开始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涌进到新开发点,这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是特别强,这在客观上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进入。

(二)金融产品有待完善:在江西省休闲旅游产业中,多数的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担保抵押物不够,而且由于旅游企业的特殊性也使得担保比较困难,因为旅游行业资产基本都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其资产一般不能进行贷款抵押。此外,江西省很多旅游企业只是具备了景区承包经营权利,没有土地使用证,必定导致其在申办贷款的时候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物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贷款的发放。再加上金融机构介入到旅游行业的时间还不是特别长,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较低,适合旅游行业的金融产品不丰富,难以很好地迎合旅游企业的经营特点。

(三)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纵观发达国家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本身就属于旅游服务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就目前江西省的旅游发展来看,金融机构对于旅游管理、项目开发以及融资等方面的需求缺乏了解,对于旅游项目的收益和发展前景难以做出有效的判断,这就导致金融服务不能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加大旅游业信贷投入力度:首先,要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为主要支撑点,为江西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积蓄力量。完善电力资源、交通设施、环境保护等配套的服务网络,尤其是那些重点旅游区,建设连接主要景区跟景区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各个金融机构要主动介入,使得项目申报的速度加快,完善后续金融跟踪服务,保证足够的配套资金。其次要以重点旅游企业和项目为主推点,不断增强其发展的后劲,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要积极参与到重点旅游企业和项目的发展中来,不断扩大贷款授信的额度。事实上,在年底,江西省旅游局与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在南昌签署《银旅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进行银旅合作,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将把江西旅游列为战略支持行业,根据重点客户和优质客户的特点,为江西省旅游企业提供各类授信、融资、对公网上银行等优质、优惠的金融服务,并提供总金额为人民币200亿元的授信意业务信贷支持。而且在同样的条件下会优先审批旅游企业的融资申请,帮助条件成熟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

(二)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对于金融部门来说,可以根据江西省地方旅游的特点,在金融支持服务产品以及服务方式上进行创新,从而满足多方位以及多层次的资金需求。要积极开发多重信贷品种,比如,门票收益质押贷款、注册商标质押贷款等等,进一步拓宽江西省旅游业的融资渠道。对于具备稳定物流以及现金流的企业,可以发放仓单抵押贷款或者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对于租赁、展览、有戏、出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印刷复制等相关设备的企业,可以给他们发放相应的租赁贷款;对于具备商标权、专利权的旅游企业(比如,江西葛仙铭实业的江西龙虎山名茶),可以通过进行权利质押贷款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收益权质押贷款的范围。对于那些资金需求比较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说,还能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进行信贷资金的提供,这样能够相应的分散资金压力以及风险。

(三)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在贷款政策允许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贷款的审批手续,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建立江西省旅游品牌产品低风险项目审批的快速通道。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业务,因为这些业务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方便的金融服务,还能相应提高银行中间业务的资金来源。再者,金融机构要发挥起信息方面的优势,不仅要在江西省旅游业开发建设、企业引进等工作中提供有力的支持,还应在发行债券、项目运作中出谋划策。除此之外,金融机构要强化便民服务功能,在旅游景区附近设立相应的金融服务专柜,为游客办理咨询、外币兑换、人民币鉴定等方面的业务,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如何开展初中地理的实践教学的教育学论文如何开展初中地理研学活动

(一)理解能力薄弱的表现。

理解能力薄弱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需要理解的地理知识,在表达学习成果时不知从何谈起,不能准确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成了地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之一。这个问题难就难在学生对地理学的两大特点―地域性和综合性了解不够。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学生不善于观察地理事物的特征,对地理事物的感悟不深;二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强,头脑中没有一幅活的地图,因而也就不能把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或解释其要义。

(二)理解能力薄弱的解决策略。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层次分明的具有系列性的设问是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关键。该教学策略的基本操作要点包括以下几条。

第一,找话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二,阅读地图与文字资料,观察景观图片或模拟实验,增加感性认识。

第三,提出质疑,深入探究,理解原理。

第四,释疑讨论,推理结论,巩固练习。

第五,反馈实践,验证提高。

该教学策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找话题与创设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教师提供的景观图片、阅读资料要具有典型性和思考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三是教师要熟练把握课程标准,将教材转变成学材,使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与系列化,将教学过程变为问题解决的过程。下面以“认识亚洲”为例加以说明。

(三)传统教学策略在“认识亚洲”中的运用。

传统教学策略中的讲授式完成亚洲地理的教学。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1.阅读亚洲地形图,学生在图上找出亚洲主要的高原、山脉、平原等地形,师生共同归纳亚洲地形地势特点。

2.在亚洲地图上找出长江、恒河、鄂毕河等主要河流名称,指出它们注入的海洋。

3.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图,找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重点讲解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特点和成因。

4.巩固练习学生通过填图练习和回答问题等方式表述自己的学习结果。课堂检测结果证明,学生对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分布、主要河流分布及水系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于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说不清楚。

(四)改进后的教学策略在“认识亚洲”中的运用。

改进后的教学策略强调对教材进行教学化处理,把教材变成重要的学材,采用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亚洲地理的教学。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1.猜想质疑激发兴趣。

教师提供两幅学生熟悉的图片,及长江三峡景观和黄河下游“地上河”景观;采用设问的方式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该话题上。你们谁能说出这两处景观是那条河上的?这两条河的流向有什么共同之处?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上来。进一步设问:除了长江和黄河之外,亚洲还有哪些大河?它们的流向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翻书查图,大致找出了黑龙江、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印度河、恒河、湄公河等,但对于河流的流向却是七说八不一,找不出河流流向的共同特点。通过“猜想质疑,激发兴趣”这一环节,使学生达到了发现问题,感知地理事物的目的。

2.仔细观察深入探究。

亚洲各大河流流向各有不同,它们的发源地有什么共同点吗?各大河中上游与下游相比,地形有什么不同?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有何不同?教师提供一些景观图片,如青藏高原雪山及藏民生活景观,蒙古高原草原牧场景观,印度风情景观,长江中下游鱼米之乡景观,西伯利亚针叶林景观等,以及相应的阅读资料。

学生通过查阅亚洲地形图能够逐一找到长江、黄河、恒河、湄公河等大河发源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以及鄂毕河、黑龙江大河发源的地形区――蒙古高原;各大河中下游的地形区学生也很容易找到,像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等。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位于亚洲的什么位置呢?各大平原又位于亚洲的什么位置呢?学生经过进一步观察与交流,就能归纳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分布在亚洲的中部,受地势影响,许多大河都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并在各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冲积成面积广大的平原。

3.释疑讨论推理结论。

既然不能从地形、河流等方面解释亚洲各大平原生产、生活特点的不同,能不能换个角度从其它因素考虑,比如气候因素等?学生通过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鄂库茨克、上海、孟买等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气候与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关系。即亚洲北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但适于针叶林生长,因此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林业生产。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降水适中,适合种稻米养鱼虾。恒河―印度河平原属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分明,旱、涝灾害频发,居民多从事种植业。

4.反馈实践验证结论。

学生通过调查家乡农业生产与地形、气候、河流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达到了知识运用与知识延伸的目的,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落到了实处。

二难于把握的拓展教学及其解决策略。

(一)拓展教学难点在于“度”的把握。

地理教学中运用拓展式设问,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开拓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拓展的“度”,一直是教学中很难处理好的问题。地理新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拓展学习成为可能,也使课堂更具有多变性和不可把握性,这些都增加了拓展教学的难度。学生的思绪像鸟儿,可以呼扇着翅膀在广袤的天地间翱翔,教师要使孩子的思绪像被牵在手中的带线风筝,随心所欲地收放。使其自由飞翔的同时,又能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想象和思维,使拓展教学有序、有质的进行。“放”和“收”看似简单的两个动作,但何时放?放到什么程度?如何收回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都需要教师在拓展设问、拓展教学的过程中在“度”上下工夫。

(二)拓展教学难点解决策略。

1.把握拓展设问的角度。

在进行拓展式设问和教学时首先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要注意“角度”。角度选的好,教学效果就好,角度新颖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讲“我国的人口”就可从“作为一个独生子女,你认为对自己的发展有哪些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切入点是学生自己,能抓住学生的心,很快就能引起学生热烈的反响、讨论和发言,也就把孩子的思绪放了出去。

2.夯实拓展设问的基础。

拓展设问的问题,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生活体验、或者是运用工具获得信息的能力,教师的“放”就有了物质保证,就国家的人口基本国策来说,学生除了有生活的亲身体验外,对其了解也有一定深度,还可和自己的长辈进行多角度比较,每个学生都可参与到其中。

“独生子女”的问题看似简单,但它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更深层次的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起到的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等正面影响和引起人口老龄化、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等负面影响”,这里就有知识和能力迁移提升的过程,所以,在设置拓展式问题时还要注意,有一定“难度”和“跨度”。

拓展式设问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兴趣,拓展起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体验学习的过程,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为进一步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奠定基础,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很好的控制课堂节奏,是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得到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升华尤其是在过程与方法上得到很好的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4]王亚南.如何科学地运用地理图像发展学生的智能[j].林区教学,2006(05).

[5]常根宝,骆菊玲.新课标下地理图像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甘肃教育,2004(12).

基于继承和创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学的发展论文

摘要: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太多的优秀文化资源,其中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多样化的民族性更是光芒闪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项目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继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通过调研与资料分析,提出相关方案与执行措施。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发展。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末期的一段时间,部分国人脱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秉持“拿来主义”,这种思维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源,离开了传统,现代艺术就是无本之木,显得空洞、苍白而流于表面。为了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早已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措施,但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措施的执行进展缓慢,导致一些“非遗”项目逐渐流逝。

二、研究目标。

根据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统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面广,共分10类,总项目达到300多项,如此丰富的“非遗”资源,若能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可谓意义重大。笔者通过近一年的时间,着重研究合肥地区的.葫芦烙画与黄山地区的徽州“三雕”,并结合教学实践,尝试把“非遗”项目引进学校,提出相关的传承方案。

三、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与措施。

我们选择的进入教学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传统手工艺技能,即世代相传、技艺精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手工技艺,传统生产、制作技艺等;在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有潜质的学生,培育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1.设立名师流动工作站通过与葫芦烙画和徽州“三雕”的优秀“非遗”大师沟通合作,设立民间“非遗”名人流动工作坊,引进“非遗”项目传承人作为编外研究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生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可以在美术馆或者学校的展览馆合理合法地展出,以便可以创收,实现教与学的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2.培养传承人在学校设立名师工作站,让名师走进课堂教学,培养优秀的学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继承人。研究项目传承人的从艺经历、传承脉络、师承关系、师承方式等问题;尽最大努力解决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达到促进教学、双向发展、推动艺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针对培养学生成为传承者所面临的困境,相关部门和学校要对接受“非遗”项目培训的学生发放一定额度的助学金,使培养学生成为“非遗”项目传承者得到基本保障。3.开门授徒从一些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受到固有观念的禁锢,很多祖传技艺不传外人;在传承过程中,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非遗”项目不能代代相传,有的“非遗”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逝。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根据情况分批次引入课堂教学,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在学生当中发现有潜质的学生并传授技艺。4.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嫁接”到学校学校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传播的最好基地之一,以学校为载体,把学校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发展的基地,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永久传承下去的目标。这也完善了艺术教育的学科建设,把我国的传统艺术引入高等教育,能更有效地改变我国一些艺术类院校在艺术教育方面过于重视西方艺术体系的状况,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5.拟定在安徽高校示范推广,把安徽艺术类院校作为“非遗”传承的“硅谷”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高校艺术教育,采取相关的实施措施,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发展高校的学科建设,改善课程设置,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多方吸纳资本进入。依托高校的平台,更有利于系统研究“非遗”项目,把“非遗”项目发扬光大。同时,也可使高校具有强大的介入产业的技术和科研能力,帮助文化产业创造更大的附加值,逐步实现提高院校知名度、塑造品牌院校的共赢目标。

结语。

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凝聚了华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我们需要以时代的眼光去借鉴与继承优秀的传统,将其发扬光大。文章所提出的继承与弘扬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不但可以有效地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可以解决目前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逝的问题。笔者旨在抛砖引玉,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思路。以学校为载体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实现教学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弘扬的双赢,有效地促进院校的个性化发展,推动安徽的艺术文化发展,也为安徽省建设文化强省作出贡献。以高校为载体,建设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推广、发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谈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的论文

一、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好“两个转型”

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转型的起点也是圆点,是中心工作,是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目标的这一转变,必然导致学校的科学研究重心应向应用研究倾斜,办学模式应更加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互动,教育过程应更注重产学研结合,学校的职能应更加注重服务社会,即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向地方输送人才和通过应用研究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而学科是构建大学组织的基本要素,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综合平台。如果学科建设搞不好,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要工作都会失去依托,就难以顺利的实现“两个转型”。由此可见,转型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关系是密不可分。

二、那么如何借助学科建设来实现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可持续发展呢?

笔者认为,应从学科梯队、应用研究、学科方向三个方面入手来强化学科建设。

其一,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是实现从专科层次办学向本科层次办学的提升。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是本科教育对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参与学科建设的要求更高。这种质的区别,对本科院校教师的理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正是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真正实现内涵上“专升本”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呢?系统、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可以带动学科基地建设,通过选拔、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可以组建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形成学术研究的环境和氛围,从而推进学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一个好的学科梯队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能引领一个学科的发展。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除了应该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个人人品,较高的学术水平外,还要有较强的学术组织和领导能力,这样才能在学科建设中真正发挥带头作用。一个好的学科梯队还要是一个结构合理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学科梯队。中青年教师精力旺盛,学习新知识能力强,发展潜力巨大,在梯队建设中要大力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同时,要注重学科梯队结构在学缘、年龄、学历、职称上的优化。因此,学科建设初期,加大学科人才的引进力度和加强学科资源建设的力度是主要任务。当学科建设提升到一定水平后,开展硕士层次的“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也就是专业硕士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可见,从学科梯队入手加强学科建设,不仅能够实现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层次办学向本科层次办学提升,而且还能为学校从本科层次办学向研究生层次办学积聚力量。

其二,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是实现从传统大学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众所周知,以来,新建本科院校的大量涌现,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而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直接,即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加凸显。而这,正是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特质之一。研究型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侧重基础理论研究和高科技研发,虽然也产生了众多的科技成果,但大多成果都停留在试验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这一方面与学校定位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对“应用”的重视不够。这显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而新建本科院校“适应并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要重视研究地方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从应用研究入手加强学科建设,系统地深入地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三,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是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及特色发展的转型。在办学同质化倾向严重的当下,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提出了“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那么如何实现“特色办学”呢?前面提到,转型中的新建本科院校,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服务地方。如果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凸显地方性,就能很好的实现特色办学。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地方性的体现,正是落实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上。正是这些具有地方性的学科和专业,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亮点。一方面,学校应该根据地方产业和行业的需要,调整设置专业,培养本土所需人才为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应用研究,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科技攻关服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建立新的学科,形成学术生长点,凝练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形成发展的优势和可持续的力量。因此,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注重凝练具有地方行业产业特色的学科方向,正是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成功转型,在牢固树立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科建设,加强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建设,科学处理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关系。要做到以上这些,就要求学校在转型发展中做出相应的改革,并最终整体推进学校的转型和变革。

如何开展初中地理的实践教学的教育学论文如何开展初中地理研学活动

摘要:当前初中政治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剖析了当下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其发生根源,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就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及新时期下政治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政治;时政教学;对策;。

一、初中政治教学存在问题。

(一)对政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的教师和学生依然认为像是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主课才需要重视,并主观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采取题海战术提高成绩,而对政治这门课程明显轻视,自认为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就可以蒙混过关,这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学观念陈旧转变不足。

目前部分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守旧并且固步自封。课堂教学已然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脱离社会实践。在新时代的今天,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还抓住“应试”不放,对政治教学目的与动机认识不纯,感悟偏颇。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教师仍主要采用讲课的方式进行政治理论灌输,还不全面使用多媒体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政治学习兴趣不高,不能轻松应对灵活自我发挥题目;在教学时,部分政治课教师有意地缩减课堂内容,让学生以自学为主,但并未发挥好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不理解重、难点,谈何知识内容的掌握;还有的教师为了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意提供或分享了课外的热度新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开展探讨占用课堂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以上行为都未能很好地实现新教学大纲改革下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问题颇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手法和手段没有跟进时代的步伐。政治教学现状与未来发展,何去何从实在不容乐观,必须提升政治教学质量才是长久之计。

二、初中政治教学提升思考。

教师应当始终明确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不能只看重“分数”,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会考试”的工具。

(一)转变观念树立初中政治教学新理念。

首先,教师应当转变仅以学生成绩来评判学生好坏的观念,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与手段全面衡量学生,着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培育爱国主义情怀、为人处事的情商情感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正确进行自身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双向互动的对话交流过程,加强与学生的思想、知识与情感沟通融合。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为人师表当以身作则,在日常教学及与学生相处中点滴渗透德育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态度和言行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教师也应当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修正完善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历练与升华,才能用自身的楷模形象影响学生,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政治教学导入环节。

教师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应该结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时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特点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学生的求知渴望,进一步采用互动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交流融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四)采用互动、多媒体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与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结合当今多元化的资讯平台和信息媒介手段,合理采用互动、多媒体等多平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发展之大趋势。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络问卷等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与动手动脑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参与政治探索实践的能力。

(五)因材施教关注分层教学。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次教学能够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对学生精准定位,有的放矢。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实施不同难易层次的教学与探讨,重点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政治教师培养之我见。

(一)政治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道德建设。

政治教师应当具有更高的道德要求,成为社会上道德水平较高的群体,才能在教育中发挥道德示范作用。应首先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与教化,才能实现“以德服人”、“以德育人”的教学目的。在学生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的领域里树立典范,对教育事业满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伟大的人格的力量感召学生,相信教师崇高的道德品德将永驻学生心中。

(二)学校应大力培养初中政治教师骨干。

在新教改的.当下学校更应该重视政治教师骨干队伍的培养,重点培养政治教师与时俱进的开阔思维与远见卓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与业务能力的综合全面考核,才能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学校、教师一起共同努力。

结束语。

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还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结合教改体制的新要求,在教学中转变理念与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氛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结,精心设计并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政治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帮助初中政治教学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卿.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探讨[j].中华少年,2017.

[2]卢文婷.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导入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6.

[3]吕燕如.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探讨[j].中华少年,2016.

基于继承和创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学的发展论文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校人数已经较以前有了很大已发展,现在已达到2610万人,更多地人可以上大学,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走向“大众化”。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当前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就不能够继续沿袭以往的办学体制,也必须要根据现实的发展,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80%的办学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和社会力量的投入。并且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就业越来越考虑社会的需求和经济发展所需,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多,相应的专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完全融入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中。中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也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各个环节渗透,数字化校园、多媒体教学、网上大学足以证明中国教育走向全面的信息化。

2中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2.1高等教育供给不足。

高等教育需求成为居民消费热点,许多家长希望子女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的机会。很多企业家也纷纷仿效跨国公司吸引人才的做法,意识到人力资源竞争的重要,留住人才,企业要生存发展还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技能培训。这些共同形成了巨大的需求,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供给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严重。

2.2人才市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必须要面对市场问题,但是我国高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普遍缺乏市场观念。高等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但是许多高校并没有切实树立服务意识,并没有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数量惊人,加上消费者日趋成熟,日益理性,高等教育服务的要求却越来越高。[1]总而言之,高等教育在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3体质单一,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现在我国有很多的高等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国家管得过严、过死,这很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经济结构多元化,高校走向了合并,但是很多高校在合并后却管理不善,使得教学质量下降。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高校毕业生处在“焦虑”状态,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认可度降低,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基于继承和创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学的发展论文

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弱网络环境下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科技信息成果及时转化推广的重要途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也无法满足现在农村发展的需要。

1农村地区信息服务环境及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在一些西部落后偏远地区农村信息化服务条件仍然很差,并且农民对信息化意识不强,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一种高不可攀式的崇拜心理,理解上不深入,所以真正的信息支撑体系没有形成。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农业科技掌握水平有限,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所以在信息服务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积极改善当地的信息服务条件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些地区目前的状况。

2信息化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

2.1改善信息闭塞现状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并提升发展效率。

通过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掌握先进的科技信息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农民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防治各种农业灾害、打造当地优势产业,从而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助于农户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有助于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生产技能。

2.2通过信息化的发展快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可促进农村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使落后偏远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地区涉农组织规模得到扩大,同时利用信息服务的互动性,大力推广地区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多元性农业,可带动当地农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3农村经济发展与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农民参与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

信息服务内容大多数实用性不大,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开发缺乏市场导向,不能为农民提供多少实用服务。各地方普遍缺乏信息资源的整体规划和系统采集机制,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发布的能力较弱。县、乡各级管理部门已建成的信息服务站大多处于初级形态,配套功能差,难以提供有效服务。农业网站陈旧的信息较多,信息更新较慢,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低等。农村对信息的需求与农业产业化之间有相互依赖关系。农业实现产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必然产生对信息的需求以及提高效率的强烈愿望。在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农民就不可能对信息技术有需求。

3.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人员匮乏。

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不仅包含前期采买设备的费用,还应包含维护设备、人员培训和信息资源开发的保障经费,但由于基层信息服务受限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后续专项经费难以保障到位,所以经费不足是信息服务体系中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手机也无法达到全覆盖率,并且运营商和农信部门可提供的`专为手机用户使用的信息服务资源有限,因此这种信息服务使用方式也受部分因素的制约;时常出现信息服务系统出现故障,只能请异地的技术维护人员把问题处理完才能重新运行。

4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措施与建议。

4.1加大政府投入,促进信息服务人才培养。

加强对农民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挑选一批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农业带头人进行农业科技、产业化经营、信息技术、市场运营等方面培训,提升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信息意识,由他们去影响和提升周边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促进落后偏远地区的农村主动寻求信息服务,提高信息利用水平,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落后地区的农村需要信息服务机构主动向农户了解信息需求,在农业信息消费方面他们是弱势群体,所以农村信息服务应以公益性为主,政府应在信息的发布、消费等方面指导和扶持农民群体,因此各级政府需要统筹规划,要保障信息建设初、中、后期的专项资金,增加农村信息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因地制宜的搭建适应落后偏远农村的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信息资源,制定相关信息服务的激励机制,增加专业维护人员的配备,提高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频率,为农村信息服务铺平道路。

4.2推进产业化进程,实行产业化经营,才会形成对信息的强烈需求。

大力推进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使农民主动寻求农业信息,提高农民对信息化的参与度,另外,推进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还可以刺激信息服务机构完善信息资源,不仅能及时满足农民个性化信息服务,还能及时主动的更新信息资源。拓展农业产业链是在传统农业产业链基础上,向前、向后纵向延伸——向前可延伸到为农户提供化肥、种源和农业机械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现代化的育苗、育种车间及式样大小各异的塑料大棚,可有效带动农用物资生产加工、设施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向后可延伸到农产品初加工及深精加工,涉农产品的销售、服务等部门,也可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横向上每个环节都可向外拓展,如为农户在种植、养殖前提供相关的科技、信息、政策咨询服务;种植、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所提供的科技、信息、金融等服务;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的物流服务;结合现代农业特征及当地自然资源,在农作物生长全及家禽、牲畜养殖全过程中,开拓具有生态性、观赏性、文化性、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休闲型、科普性等元素在内的乡村旅游等。拓展后的农业产业链不再将涉农产品仅限于第一产业,而是将原属于第二、三产业范畴的涉农产品的加工、物流、销售等行业及旅游业等纳入到产业链中,即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及横向拓展,其想象空间是很大的。

5结语。

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就农村信息服务功能的延伸,提高农户对信息服务的参与度,改善农民信息闭塞状况和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