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部门参与防疫工作总结(实用5篇)

部门参与防疫工作总结(实用5篇)

作者:灵魂曲 部门参与防疫工作总结(实用5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部门参与防疫工作总结篇一

在村级防疫员的工作岗位上,本人时刻以广大村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认真履行村级防疫员的各项工作职责,为全村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是在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中,本人以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治工作重点,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依靠群众防治的方针,通过秋季集中防疫行动,狠抓强制免疫,全镇秋季口蹄疫强制免疫:牛防疫头,羊防疫只。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6027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达到100%。检疫监督到位、应急处置到位.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畜)、禽(畜)不漏针”的原则,积极为村里养殖户所饲养的应免畜禽进行免疫注射,使全村畜禽免疫率均达到90%以上。

二明确目标,集中免疫。

严格兽医站要求,按照“五个100%”的目标及场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要求开展集中免疫。

三、规范操作,确保质量。

保证了免疫质量。二是规范化处理免疫反应。在集中免疫期限期内,因个体差异,因免疫注射而造成的畜禽反应,都及时报告兽医站站长。

二、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做好站长安排的月月补针工作。针对畜禽存、出栏流动性较大,我们每月固定时间对村里新补栏的畜禽进行免疫,坚持月月补针,常抓不懈,全年共完成补针头(只)。

三、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本人认真填写免疫档案和防疫卡的填写,争取做到一户一卡,一畜一耳标。

四、今后工作重点

一是抓好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和防疫人员业务技能。提高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及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坚持常年补针,坚决消除免疫空白。对集中免疫时未能免疫接种的孕畜、仔畜、病畜和新补栏的畜禽进行跟踪服务,查漏补缺,及时做好补针工作,并建立详细的免疫档案。三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个人文化知识及业务工作水平,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有文化有道德的新人。

部门参与防疫工作总结篇二

我叫___,在卫生防疫站工作。自200_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虽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没有赢得鲜花和掌声,但是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没有辜负党和政府对我的多年培养,在奉献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将一年的学习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本职,扎实学习,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刻苦训练,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在工作中磨练了我不怕吃苦、刚毅果敢的性格。200_年被组织分配到防疫站消杀科。分配后,我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把工作干好。为此,我始终把学习业务、提高工作本领第一要务,坚持做到三点:

一是扎实学习基本业务,主动购置了业务资料,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加强自学。同时,参加了成人高考,系统学习了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自身专业理论水平。

二是虚心向同事们请教,每当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其他同事请教,认真学习。在相互交流中,既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储备,同时增近了同事间的友情,搞好了团结。

三是积极参与实践,主动要求下乡开展消杀工作,和同志们一道并肩战斗,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实践锻练,不断提高实际工作本领。如今,我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业务骨干。

二、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一心扑在事业上,在我心中时刻想的都是工作,而自己家里的事却总是挂不上号。为此,妻子没少数落我,但我始终认为:工作上的事再小也是大,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

三、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面对疫情,我作为卫生防疫工作人员,担负着督导的任务,始终站在了防治最前沿。

几年来,在组织的关怀下,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大家的认可。今后,我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扎扎实实、无怨无悔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全身心热爱的卫生防疫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部门参与防疫工作总结篇三

20__年度,农业综合服务站在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上级各部门的亲切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全力配合下,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优质服务,树立农业综合服务站社会好形象

农业综合服务站是常与农民打交道的工作,我们深知农民之所需、之所求。为此,我站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常下村串户,积极开展便民、利民农技服务,同时公开了服务热线电话,农民可随时进行电话咨询。一年来,我们身体力行过得充实而富有意义。做到了技术服务经常性开展。

1、扎实搞好早稻大户示范和季节性农田抛荒。及时指导病虫防治。20__年共发布病虫情报15期,发放水稻、木瓜、水果、蔬菜等资料8万多份。积极引导农民和专业合作社向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发展,新发展早稻生产大户13户,实现了大棚育秧全程机械化生产。

2、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全年按照上级上传数据要求,不定期对蔬菜基地、茶叶合作社、水果基地进行督促检查;对作物投入品进行了监控;提了农民农田环保意识,逐步扩大了机械化防治面积,减轻了农药用药次数,对全镇农贸市场、蔬菜基地、中小学校等大型伙食单位,不定期进行食用蔬菜农残速测。全年共取样1260个,同时注重了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引导生产者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与村级、学校和蔬菜基地负责人签定了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一年来,全镇无一例中毒事件发生。镇、村、户三级联动,切实做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同时,我站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基地生产工作,建立了银峰茶业、淳峰茶业、淳农金银花标准化生产基地。

3、认真开展土壤普查和改良工作,全年对农大4个组、谢家6个组、高田1个组1800亩农田进行了石灰、有机肥、叶西肥施用改良,有效地维护了耕地地力水平,开拓了一条耕地地力保护健康之路。

二、产业带动达到农民增收,切实扼制耕地抛荒

今年重点建立黄荆坪种子展示基地,推广了超级稻、优质油菜,重视了木瓜和水果基地建设。一优质稻生产。我镇建立了种子展示基地,参展品种达750多个,来自全国参观人员达1万多人次,同时建立了金源红米基地,山田、鸭头千亩优质稻基地。二大力发展优质油菜基地。积极搞好油菜种子的调度和供应,加强了办点示范技术培训和指导。农技站一班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到村、到组、到田头,分类指导农户施肥、除草、清沟排水,查苗补缺,今年全镇油菜播种面积达17360亩,建立了杨柳村、鹤源社区两个千亩油菜核心示范片。 三茶叶、水果基地建设。今年全镇茶叶品改面积达320亩,浏阳早桔、红心蜜柚240亩提质改造木瓜果园1120亩,注重对基地的病虫防治和高产栽培现场指导。水果中的黄金梨知名度进一步扩大,药材、水果已成为我镇又一特色产业。

在来年的日子里,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将继续立足本职岗位,以饱满的工作热忱,面向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优质农技服务,致力于围绕“优质粮、放心菜、品牌茶、中草药、特色果、反季菇”等产业开发,作出农业综合服务站应尽之力。

部门参与防疫工作总结篇四

当人们还在翘首以待2022年春天的讯息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不期而至,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后勤保障部积极响应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指示精神,党员干部靠前站位,主动作为,广大职工坚守岗位,护校尽责,积极统筹做好各项防疫保障工作,用实际行动为全校师生筑牢安全屏障。

全面部署常备不懈。2月12日,按照《兰州交通大学2022年春季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后勤保障部领导未雨绸缪,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为师生办实事为依托”,着力做好职工健康监测及管理,加大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制度,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疫情防控期间食堂就餐秩序的通知》,加强重点场所的消杀及通风,进行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备足备齐各类防疫物资,为校内师生接种第三针疫苗3088人次,配合社区做好家属区的防疫宣传及常态化管理工作,为新学期师生顺利返校及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疫情突发守土尽责。3月15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第15号通告,严格实行校园封闭管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后勤保障部迅速成立防控领导小组,部署相关工作,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随即入驻办公室,坚守一线,靠前指挥。

面对疫情复杂形势及多点频发,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各类服务人员的情况摸排和信息报送工作。后勤保障部综合办公室每日需按时搜集各中心人员数据、分类整理、填写核对报表、确认转码及封控管控人员情况、及时上报,这一系列的操作看似简单,但后勤保障部用工种类多,人数近千余,要让每一个数字都真实可靠,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办公室人员迎难而上,认真负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此项工作。

3月6日,后勤保障部提前研判,落实食堂各经营网点储备大米1200袋、面粉1000袋,油500桶,3月10日饮食中心库房储备大米10000公斤、面粉10000公斤、食用油4000升,一次餐盒80万只,并进行动态调整补充,联系学校招标合格供应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食材及时足量供给和价格稳定安全。

严格执行餐饮服务操作规范,从食品原材料采购配送、货票验收、粗细加工及销售环节严格把关,严格加强冷链食品管理,不采购、储存国外和中高风险区冷链食品,严禁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进入校园,建立冷链食品追溯台账,4名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核酸一天一检,并报备市场监管局。严格执行餐厅环境卫生的消杀和通风要求,每天4次,营业时间全时通风。

饮食中心现有就餐档口42个,供应校内2.8万学生及校外5000学生一日三餐。各经营网点每日6:30—21:00期间不间断供餐,倡导学生错峰就餐,自带饭盒,自选搭配。调用6辆专用配餐车,在1小时内完成每餐的配送任务,保证校外学生的就餐质量。

学校封闭对于本来就人手紧张的校医院来讲真是雪上加霜,只有11个人,要在这个特殊时期承担起上万学子的健康守护——这个任务的艰巨性可想而知。但就是这11个人,凭着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执行着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做好每日核酸采集用品的运输及发放,完成每日四五十袋的医疗垃圾的处理和清运。有些学生病了,校医院就开通了线上问诊,送药上门。对于出现一般情况发热症状的学生,医生们并没有“一刀切”式地处置,而是通过认真调查核实其实际情况、核酸检测情况、有无外出或接触史等,适时适宜地开通绿色通道,严格按照防疫要求为其诊治,解除病痛,安抚情绪。

环卫中心是校园环境的打造者和守护者,一年365天细心呵护每一株苗木,用一根根扫把描绘出清净如画的校园风景。当得知学校即将封校管控的消息时,环卫中心主任提早安排,做好职工思想工作,调整工作重心,带领69名职工坚决完成全校道路清扫保洁、绿化带养护、垃圾清运等工作。中心领导班子3人率先垂范,哪里缺人就顶到哪里,哪里工作量大就出现在哪里。由于食堂取消堂食,学生公寓的餐饮垃圾暴增,且需要将泔水和垃圾做必要清分,中心集中调配人力物力,确保垃圾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中心职工以校为家,从早上5、6点到深夜11点都可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为了确保南苑和北苑学生管控区的安全,3月17日,后勤保障部统一部署,安排饮食服务中心489名校外从业人员及其他部分后勤服务人员分区留校居住。公共用房中心接到此项任务后,连夜对第五教学楼、第九教学楼进行实地摸排核实,在确保不影响广大同学线上学习和自习的情况下,从这两栋教学楼调整出58间教室作为校外从业人员的临时居住用房。18日上午,在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3192张课桌摆放,铺设床位532张,并进行专用通道设置、警示张贴及清洁消杀等工作,于下午5时30分完成分区留住人员床位分配任务,彻底解决了校内从业人员的住宿难题。

按照学校疫情防控要求,需对校园进行分区隔离管理,水电维修中心在接到后勤保障部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对校园8处通道进行围栏安装,分别为第三实验楼东西侧、土木学院东西侧、老干部楼东南侧、排球场西北侧、校医院东侧至22公寓西侧、21公寓北侧至22公寓东侧、30号楼至21公寓西南角及北校区至家属区多处通道和栏杆,共计安装美化围栏504米。

3月19日晚2号箱变附近电缆闪爆,保障部领导高度重视,带领相关人员立刻赶到事故现场勘察。行政楼作为学校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必须满足电力保障,应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从实验六临时架设应急电源,优先保证行政楼的`用电需要。与此同时,动力中心协调安排高压专业维修技术人员和抢修设备在一小时内到达现场,并调整优化行政楼应急电源供电方案,进一步缩短了区域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动力服务中心在水电维修中心、环卫中心等后勤同事的通力协助下,与高压抢修人员一起连夜奋战约4个小时,大家分工协作、忙而不乱、争分夺秒应急抢修,在次日凌晨1点接通了应急电源。

家属区物业中心自疫情发生以来主动配合社区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承担了30余栋楼宇每日3次保洁消杀、张贴倡议书和通知、协助安排核酸检测及场地值守等工作任务。特别是对封控楼宇和单元在加强消杀和值守工作的同时,配合社区人员配送盒饭、安排入户核酸检测、做好解释工作安抚住户紧张情绪,同时在社区微信群中及时、耐心、细致地解答住户疑问,帮助住户排忧解难。

防疫有我守望担当。为坚决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进入校园,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后勤保障部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员工,从店铺老板到清洁工人,近700人员勇于担当,冲锋在前,主动作为,严防死守。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守护校园;他们废寝忘食、连续作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后勤人平凡而又坚韧的精神。在战“疫”的道路上,他们奋战在学校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用责任和奉献为校园防疫工作保驾护航。

家属区物业中心职工张恒红,为了能让其他同事多休息一会儿,深夜带着儿子,拿着手电筒和社区人员一起贴封条。张恒红说:“大家都太辛苦了,我年长些退休前也在学校工作了半辈子,对学校各个地方和家属相对熟悉,我能做就多分担点。”

校医院医护人员毛婷,封校期间从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心系学子健康,值守在电脑旁线上问诊,和同事们一起送药上门。她说:“不管任何情况,作为一名医生,我都会严肃对待,都会努力负责地干好工作,用我所学的医学知识、积累的临床经验,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

公共用房服务中心张小荣、张凌云、方芳、吴雪萍四人疫情防控期间负责行政楼和尚德楼所有清扫和保洁工作,面对镜头,她们没有多余的话语,只说了句:有啥没做好的,我们再去把它做好。

环卫中心垃圾清运车司机杨斌、何万水、吴全生三人组成的垃圾清运小分队,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全天作业,3个垃圾收集点,每天倾倒3次;80个垃圾箱,每天倾倒2次,零延误、零遗漏。

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后勤保障部将一如既往地在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主动担当、勇于奉献,用实际行动为阻击疫情、保证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部门参与防疫工作总结篇五

疫情伊始,后勤保障部高度重视,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抓严抓细抓落地。

10月18日,后勤保障部召开冬季运行调度会,部署冬季疫情防控工作;10月21日晚,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调度会,启动疫情防控战时工作机制,会上对各级干部员工提出十五条具体防控要求,切实织密疫情防控网;10月24日,后勤保障部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专题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每位员工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专责以上人员要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党员要亮明身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做好员工的防护和关心关爱。10月25日,召开机关部门负责人会议,要求所有机关部门人员深入中心一线,协助中心开展疫情防控工作。10月27日召开专责以上人员疫情防控专题调度会,再次对各级人员提出十条具体要求,压实各级人员疫情防控责任,确保后勤保障部疫情防控工作不失一地,不漏一人。

各部门周密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各党员干部积极投入疫情防控落地战、阻击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各校区就餐。10月19日开始,各食堂设置单向出入,进行一米线管控。10月24日起,各校区食堂暂停堂食,同时延长供餐时间。同时,相关负责人深入一分部、护理学院食堂监督检查。并在就餐高峰在一线值守。

学生宿舍管理。对进出宿舍人员进行严格管控,凡进楼人员一律佩戴口罩,学生进出楼时需出示校园卡,确保人卡相符。外来人员非必要不进楼,若因维修、设备故障等原因必须进楼时,进行严格测温、查验和登记工作。有关负责人连续逐楼走访,排查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导解决。留学生公寓实行封闭管理,严格出入口管控,积极配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出入境管理局、辖区派出所做好留学生管理服务等工作。

公共区域消杀与管理。对食堂、教学楼、校车、学生公寓、公共场馆、家属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定期消杀,对出入口、窗口、电梯、卫生间等进行严格消毒,并做好记录台账。对校内各单位下发强化消杀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本单位管理的会议室、实验室、教室、自习室的消杀工作,从频率、消毒液配比、防护措施等方面提出要求,及时对物理、化学、生科、信息等实验性学院消毒消杀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核酸检测保障。检测点每15分钟消杀一次,检测点卫生间每1小时消杀一次。配合社区在校区、家属院进行核酸检测,连夜为4个住宅区检测点做好留观点设置;配合我校医学部完成学校志愿者运送,为志愿者奔赴核酸采样一线保驾护航。

公共设施保障。取消线下教学后,开放所有教室用于学生自习,同时严格落实防疫消杀要求,通过播放视频、张贴温馨提示和各点值守人员及时提醒等方式要求学生戴好口罩,间隔就坐。除科学馆外取消一切场馆室内活动。

生活服务保障。加强校内超市检查,要求保证货源充足,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每天抽查超市产品价格,严防封校期间哄抬物价。并于10月24日开业了临时平价水果店。延长了公共浴室和榆中校区浴室营业时间。

家属区管理。根据街道社区要求,10月26日,为居民发放出入证;10月27日起,晚23:00—次日6:00家属区进行封闭管理;10月29日开始,需为上班人员开具上班证明。

物资储备。对米面粮油等餐饮原材料进行半月量的储备,同原材料供应商沟通,确保稳价、保质、足量供应。

员工管理监测。重点岗位远距离住宿人员,临时安排宿舍,减少流动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对员工核酸检测、返兰等相关情况登记方面实现线上自助填报。对员工家属及共同居住人员,范围明确;对企业家属及共同居住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摸排,及时上报汇总。

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随时找出防疫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后勤保障部会继续坚守岗位,严防死守,坚定必胜信念不松懈,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勇担责任、共克时艰,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