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二年级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教学反思(汇总5篇)

二年级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教学反思(汇总5篇)

作者:翰墨 二年级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教学反思(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二年级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122页复习第18―22题。

教学要求:

进一步熟悉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进一步掌握连续两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连续两问应用题。

1、完成复习第18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问:每道算式分别求出了什么?第二道算式又是根据什么求出来的?为什么?

问:像这样的应用题叫什么应用题。

2、完成复习第20题。

(1)独立完成。

(2)比较异同之处。

(3)小结:解答连续两问应用题,要先根据前两个条件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根据求出的第一个问题的结果和另一个条件求出第二个问题。

3、完成复习第22题,重点讲解第(3)个问题。

三、课堂作业。

复习第19、21题。

二年级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二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2.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3.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结构,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准确的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______,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2)______,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2.导入语:我们以前学习的一步应用题,都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无法解答,必须根据所求问题和其中一个条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个条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二、新授

1.讲解例5

出示例5

学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读题、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出示第二问

又生了8只小兔,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

问:第二问中的“现在”指的是什么时候?

小组讨论:第二问只有一个已知条件,想想看,该怎样解答这道题呢?

2.讲解例6

(1)出示例6

(2)问:这道题有几个问题?你们要先解答哪一问?

[这道题有两个问题,应该先解答第一问.]

(3)问:谁来说说,你准备怎么解答第一问?

[第一问求车上还剩多少人,从30人中去掉7人,就是车上还剩的人数.]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半独立性练习

(1)商店有8辆自行车,又运来25辆,一共有多少辆?

(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订正后,老师稍加提示,解答第二问.)

已经求出一共有33辆,卖出10辆,还剩多少辆?(学生独立解答.)

先说出解答第二问要知道什么条件,再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

2.学生完全独立练习

四、归纳质疑(这个环节不要流于形式,一定要启发学生在这里:总结出有一定水平的收获,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38+25-630-(77-54)54+(7+35)82-50+49

二年级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三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课的开始我先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求一共的数学问题,运用抢答的形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出示一道不完整的数学题,让学生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最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像这样含有两个数学问题的题目应该怎样去解答。这节课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提供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群体中交换想法,在与他人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发,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的环节设计上我觉得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但是感觉这节课收到的效果并不是能令人满意的,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精神状态跟不上,学习的兴趣不高,可能是我的鼓励性语言不到位,学习的.内容设计得不够新颖,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2、忽视了跟学生的情感沟通,只顾着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3、关注细节不到位,如教学生画线段图的时候竟然忘记了写上“?”,犯了原则上的错误。每次交代学生完成任务时可能交代得不够清楚,语言的表达上可能有欠缺,所以导致学生没有理解老师的意思而去完成学习任务。

4、还是没有能放开手给学生自主探讨学习,老师说得过多。

二年级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四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留有适当的空间,让他们去实践、去思考。也不必把活动安排的很严密,要适当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一片想象的蓝天。让学生去发挥他们的个人才智,使他们在自己探究中自悟,悟出真知。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为学生创设情境后,把学习的信息、素材和学习用具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操练、演示、合作、交流中,挖掘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原有的知识,多角度的思维,全方位的关注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在演示中发现,面包车和小轿车的速度不同所以行驶的路程不同,相遇点不在中点,应该偏遗址公园一侧。有的学生发现了在相遇这种运动形式中时间相同、两车行驶的路程与全程之间的关系。在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完成了教学目标。知识的探究中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把学生引入一个多思考多问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思维,让他们敢于、勇于思考。真正促使学生自由地思考和探究,并切切实实从自己的探究中获得新知,从新知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自由地思考和创造。切切实实让学生自学自悟,从而让他们真正的成为掌握知识的主动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他们体会到了获取新知的快乐,就会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从而使他们学会学习,达到自己学习和自主创新。使学生更好的从悟中学,从学中悟。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难点是数量关系,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运用学具动手演示相遇的过程,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相遇,经过师生共同对知识的梳理,进一步深化对相遇问题的理解,学生再次展示,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打下了良好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基础,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知识。通过从实际的线路图,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建构数学模型。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中交流自己想法,自主的探究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实际的应用才能巩固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在练习层次的设计上:口述列方程是基本练习,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适时的对内容进行拓展到工作中的问题,拓宽了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对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

4、学生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的意识不强,从行程问题拓展到工程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面。沟通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

二年级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篇五

《问银河》是一首文学性很强的儿童诗,全诗四个小节都以提问题的方式抒发小作者看银河的感想。第一节问银河的名字,第二节问小动物,第三节问天气,第四节问是否邀请小朋友去做客。

整首诗不但体现了儿童天真、善良、亲和大自然的天性,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我主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来设计这堂课的教学环节。首先,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课始美丽的星空动画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星空的神奇美丽。其次,识字教学中的让学生在读文中识字,在识字中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尤其最后的写字环节,先通过大屏幕展示生字的笔画笔顺,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交流写字的要点。再通过老师范写,学生进行书空练习,掌握书写的方法,从而为接下来的学生独立书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整个写字教学环节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使他们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再次,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任。必须将感悟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于是,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按照课文中的样子,也向银河提一些问题,进行想象思维的训练。小朋友们立刻冒出了一肚子的问题。有的孩子问: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有多少颗小星星?有的问: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有多长?有的问: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有多大?那里风景美吗?有的问:银河,银河,你的家在哪儿?有的问: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离我们有多远?等许多有趣的问题。我想,此时我们所看重的应该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的思维得到了最自由的发散,所以我对所有的问题都应给予了赞扬。我想这堂课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没能很好地与学生融在一起,缺少了亲切温和,却多了一份冷冷的理智。

因此从这节课中我悟出:首先只有教师充满激情,才会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其次,教师亲切的语言,微笑的表情,鼓励的眼神会使整堂课的教学在一种轻松、愉快、平等的氛围中进,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学习组织者,学生就在这样一个组织者的引下,才有可能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