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2023年圆明园演讲稿(实用10篇)

2023年圆明园演讲稿(实用10篇)

作者:灵魂曲 2023年圆明园演讲稿(实用10篇)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明园演讲稿篇一

你好。曾经的富丽堂皇,你可曾记得?曾经每天从你房顶升起的太阳,你可会温暖?曾经万千人臣服于你宏大的.身躯面前,你如同神的使者,降临在东方这个国家。文人们曾在你怀中传来朗朗读书声,你是否会记得一句“盛极必衰”。

150年,几个皇帝的更迭,150年,几代匠人的呕心沥血,150年,多少万中国人的死去,150年,建筑了伟大的奇迹,建筑了你的一瞬风光。多少文人花150年让自己名垂千古,多少国家在150年间几代更迭,多少能工巧匠花150年换一瞬惊艳。那是你,那是用残肢断臂向逝去的大清帝国挥手的你。你会不甘吗?有许多人说圆明园被毁,真可惜,有许多人说圆明园,是一个耻辱,是中国人脸上响亮的巴掌。无人了解,是一种孤寂,是你一个人的狂欢,我曾想过很多,你是痛恨的吗?是悲哀的吗?是伴随着一个朝代的灭亡而绝望的吗?你是什么样的,是建成时的华美,是如今的残破凋零,还是你心中的你,无人知晓。你永远耸立在北京的繁华中独自吟唱,你永远会记得那个晚上吧,似血的红,发红的血。

你或许会看着车水马龙,感叹中国的复苏,你或许会看着高楼大厦,灯火通明,感叹自己属于晚清的冷漠,你或许不记得曾从台阶下仰望你的我,你或许不记得我在门口为你买的那一小束红花。你曾经历的太多太多,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用无声的言语,来告诉我们历史的疤痕。用一种超脱而淡然的口吻对你的孩子说当年的那场大火。

无论如何,你是伟大的,时光是伟大的,它将你磨砺成今般模样,不是意气风发,不是老态横生,而是超脱人世的淡然。

这里,一个为你写信的初中生;这里,一个中国人,一个为中国自豪的中国人。

圆明园演讲稿篇二

在地图中的广阔疆域上通过镜头的拉近让北京一点点成为画面的中心,随即切入一匹匹奔腾的战马,向我们讲述公元1644一个北方民族的故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清,这个圆明园的主宰!然而半个多世纪后的罗马传教士—朗士宁,在中国50年的经历,见证的圆明园的兴衰变迁。只能故事他的一封封书信一点点记录给了我们回顾着段历史的依据。本片便是以一个外国人的经历为主题进行讲述的,这种手法在观众的眼中真实生动而吸引我们,不仅仅了解圆明园,更了解的这段历史,这个帝国,以及这个帝国背后的故事!

这个故事便丛他第一天冲忙的进宫开始了。这是以一个外国人口吻叙述开始的,画面与这种声音相协调一致,几个演员出现在荧幕里,那一切真实的出现了,仿佛就在昨天!通过外国人的口吻提出问题,随即切入旁白,对有关圆明园的问题进行回答,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围绕在我们心中的种种问题。郎士宁的经历是那么戏剧性,是许与圆明园无关,可是这却暗含着明园内在的变迁,康熙的爱好天文,宠爱小孩,投其所好进入皇宫。康熙,一个独一无二的皇帝,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有着极大的成就,他对科学的态度在古代帝王中绝无仅有。牡丹园主孙三带的相会,影响了清帝国一个多实际的历史。这个园林就和大清帝国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雍正即位,对圆明园进行扩建,圆明园的设计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圆明园的尽管来自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和在先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这些图纸在现在看来已经不能成为现实,而这样一个建筑世家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一个雷姓的家族。今天我门只能从这些图纸来想象当年皇家原来内的建筑盛况。雍正将圆明园建成了一个帝国的缩影,充满了帝国象征。每座宫殿都有着他不同的含义,建造因为是独特,这些也反映出统治者的统治方式!一幅幅图象是圆明园真实的写照!

乾隆刚刚即位就下令扩建圆明园,扩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圆明园的东面,扩建工程持续了9年!灿若白玉的台阶依水而建,碧辉煌的宫阙凭水而立,乾隆将东海的龙宫移到圆明园,雍正时期宫殿的外观都比较朴素,而在乾隆心中,不管是人间还是仙境,所有的美丽和奇迹他都应该拥有,圆明园越来越豪华,圆明园追求的和谐境界正在丧失。圆明园中有一个小城,太监们扮演着各种各样繁荣角色,集市上货物琳琅满目,丝绸,瓷器,古董。影片通过演员的表演将这一幕搬上了荧屏,着一切真实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中国式在欧洲成了时尚的代表。在圆明园建造西洋建筑,用动物12生肖来代替西洋的人体喷泉。通过电脑特技将圆明园的景色重现,一切是那么真实,美丽!罗马式立柱,巴洛克式拱门,勒洛特式的植物造型,五彩斑斓的琉璃瓦,这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可以和欧洲任何一座园林媲美。然而在乾隆时期,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使大清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只忙着建筑园林的皇帝不知道,世界以及功能变了,当乾隆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业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文明蒸蒸日上!西方列强开始了依次有一次的侵入中国,大清帝国陷入风雨摇曳之中,有一个历史的口吻向我们讲述这个故事!

圆明园演讲稿篇三

今天,我走近了被称为东方奇迹的圆明园,没有传说中的美轮美奂、奇山秀石,只有残存耸立的石柱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的伟岸。初冬的冷风肆意妄为,面颊冰冷,而我的眼眶却一阵温润。

手指轻轻地拂过冰冷的石柱,粗糙的纹理是它受伤的灵魂,它们仿佛在对我大声的诉说它们曾经遭受过的苦难,冰凉的触感把我的思绪带入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圆明园曾经的美丽仿佛就呈现在我的眼前,历史慢慢地向我翻开了那沉重的一页。

我看到了两个强盗在圆明园中的肆意妄为;我看到了圆明园那冲天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美轮美奂的宫殿化为一片废墟;我看到了我国北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落入沙俄的口袋;我看到了四十年后八国联军再次洗劫圆明园,万园之园终于未能免于劫难;我看到了列强们逼迫清政府签下《北京条约》,《辛丑1条约》时的洋洋得意;我看到了那可恶的强盗趾高气昂,懦弱的清政府低声下气!

寒风在我耳旁呼啸,我听到了当年大沽口炮台汹涌的炮火声咆哮;我听到将士们舍命报国的悲呼,听到了马革裹尸的决绝;我听到圆明园被践踏地破碎的声音,楼宇倒塌的轰鸣;我听到了北京城百姓们的哭喊,人们绝望的啜泣让我痛彻心扉;我听到了卖国求荣的慈禧谄媚的说出“聚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我听到了皇宫深处传来的乐声袅袅的苟且之音;我听到了社稷的悲鸣,我听到了江山的倒塌!

一股悲凉煽动着我的鼻翼,我嗅到了圆明园中散发出的阵阵焦炭味;我嗅到了北京城外的硝烟弥漫;我嗅到了报国志士们洒落在泥土中未涸的鲜血;我嗅到了皇城深处弥漫着的腐朽的气息。

曾经能与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以及巴黎的圣母院相提并论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残缺的石柱在寒风中耸立。也许来年这里会开满鲜花,长满碧草,也许时间也会风干了记忆,褪色了血迹与焦痕,但谁也不会忘记这里曾发生过的一切。

圆明园虽已不在,但历史将记住,我们不能让圆明园的悲剧再次上演。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守护自己心中的那座圆明园。

圆明园演讲稿篇四

我是在日落前,烈日的喧嚣回归黄昏的宁静的那一刻,来到圆明园的。

白日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随着太阳由刺眼的白变作静谧的橙,一点一点消失了,只留下一个更美的.日落圆明园。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沉默,谁都不愿打破这宁静的美。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

天黑了,更黑了。夜静了,更静了。日落后的圆明园,被漆黑的夜幕包围着。人少,路灯也少,圆明园已经睡着了。

在圆明园的怀抱中,我们迷了路。但这也许是好事,因为我们可以在无边无际的夜色中体会寂静的美好。

远处有个光点,散发着神秘莫测的蓝光,宁静、安详。它不像路灯,更像黑暗中的一颗蓝星,它淡淡的光像在指引着我们。

我们找到了它,也找到了一条大路。这条笔直的路没有尽头,它是通往朦胧美妙的梦乡还是缥缈温柔的云海?我们得走下去。

夜深人静,在日落圆明园中,我好像睡着了……

圆明园演讲稿篇五

今年暑假,我和堂哥随妈妈一起去了我国的`首都——北京。虽然是短短的几天旅行,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北京城很大,马路非常宽阔,那里车水马龙。我们去了天安门、国家展览馆、鸟巢、水立方、颐和园、圆明园等,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数圆明园了。

去圆明园的这一天,阳光明媚,太阳火辣辣的照在身上。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部,在路上,妈妈对我们说:“据历史上记载,侵略军对圆明园进行火烧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清朝咸丰十年被英军所烧,第二次是在清朝光绪二十六年被由英、法、德、意、俄、日、美、奥、匈帝国组成的八国联军所烧。”圆明园是清朝鼎盛时期建造的著名的皇家御园。它占地347万平方米,全园四分之三都是湖。湖面上飘着巨大的浮萍,浮萍外沿向上竖起,像一个个翡翠仙盘。湖水静的像一面镜子,湖中央各种争奇斗艳的荷花一朵赛过一朵,如婀娜多姿的仙女那般秀丽。园中刚刚还举办过“荷花节”呢!

穿过鉴碧亭,就来到了有名的残桥。它是英法联军烧毁后唯一保存至今的老石桥。园子里原有200多座拱桥,但大多数已经被烧毁。后来慈禧觉得太丢人,就命人全部拆除,唯一保留了这座残桥。她希望后世子孙记住这个耻辱,警醒人们时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沿残桥北走东拐就来到了惨不忍睹的西洋楼遗址。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所有楼台的花纹都精雕细刻,却被英法联军砍成几堆,成为名符其实的废品;有的是无价之宝,却被那些贪财如命的小人全部搬走;有的巨型石碑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无法搬走,狠心的联军用大炮断成两节,就连环形椅也不放过,几刀便砍成破烂;还有人砍累了,干脆把建筑物的支撑点砍下,让奢华无比的宫殿自己摔个粉碎,大门也被破坏。我真不知道侵略者为何如此残忍,要把一个世界著名的“万园之园”彻底毁掉。

玩了几个小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圆明园。

圆明园演讲稿篇六

如果圆明园被重修,我想笑,可是却笑不出声;我想哭,可是却流不出泪。

圆明园,横亘在中华大地上一百五十年的伤疤,你可听到了吗?听到了有人要将你复活吗?你会绽放沉寂了一个多世纪的笑靥吗?你,是一个伟大民族两代人用汗水和智慧堆砌的结晶。你,曾目睹了一个东方帝国的不朽传奇。你,曾在一代盛世王朝的心中徜徉,在一段光辉岁月中陶醉。你,又曾使整个欧洲震惊、妒羡和不甘。

直到公元1840年的一排舰炮在广东海面轰响,宣布了“天朝上国”的倾覆。一声声炮响,如同一锤锤重锤,无情地砸碎了天朝儿女的太平梦;又如同一把把利刃,将巨龙的鳞甲一片片剥去。

北京城的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烟尘遮天蔽日,使天地蒙尘,日月无光。它将一个延续五千年的伟大神话附之一炬,让此后的几万万甚至十数忆人或在血泪中忍气吞声,或在汗雨中为前人赎罪。从此以后,在世界的东方,留下了一片废墟。那,就是——圆明园的遗骨,所有中国人永远的痛!

历史不能更改,只可任后人评说,不错。当今社会的我们,应当有书写历史的豪气,也不错。但是,血泪铸就的历史又怎容忘记?忘记历史,即是对历史的背叛,即是对民族地严重犯罪。难道,历史的创造只能建立在对自己耻辱的掩饰和淡忘之上吗?要知道,时间可以使岩石风化成为碎土,却不可能让记忆风化,对历史任何自以为高明的粉饰,到头来都只能换回更多讥嘲而已。而且,与其如此大兴土木地在圆明园废墟上重建一座不伦不类的“圆明园”,还不如把这热情与精力投入到对当今世界强国的不懈追赶之中。

汉白玉的石柱屹立在废墟之上,至今依然不倒,汉白玉的石栏横卧在杂草之中,至今依然难言。汉白玉,曾经洁白无瑕,遭逢劫难仍然棱角分明,现在历经百年风雨依旧本色不改,分毫不差地保留着那场劫掠所打上的烙印,独自诉说着民族的苦难,时刻提醒着炎黄子孙毋忘国耻,奋发图强,再铸辉煌。

圆明园演讲稿篇七

本站: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万园之园圆明园》这篇游记随笔吧!

又是一个晴朗朗的下午。

这么美的天气如果不出去走走便觉得辜负了它,于是约三五好友一起去往圆明园。

圆明园,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与颐和园毗邻,始建于1720xx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0xx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所以又称为圆明三园、夏宫。

期间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园中面积34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

三年前的夏天,我带儿子来过。夏天的圆明园最美的是荷花,大片大片的荷花挨挨挤挤,望不到边。此时已是初冬时节,昔日无穷碧的接天莲叶已化作满园的残荷,园林工人正在池中割剪清理。

相较夏荷而言,我更喜欢冬日的残荷,说不清楚为什么,或许是受艺术家笔下的残荷风韵所影响吧。

静静地伫立水边,那冷峭的水中,历经过夏日绚烂的残荷此时定格在一派萧索的湖面,你看那枯枝萎叶,残得那么彻底那么决绝,那么冷寂却又那么高贵,只剩下历经岁月后的宁静和慈悲。空空的莲蓬横躺在水面上,在走向凋零的过程中,它们已将新的生命孕育在了湖底。明年,当春风吹过,一片绚烂的生命又将装点这个美丽的世界。

随着残荷的退出,芦苇盛装登场了。

你看,湛蓝湛蓝的天空下,整片整片的芦苇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瘦瘦的筋骨,洁白的苇絮,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绽放在这片古老的园子里。

人不就像这芦苇吗,看起来脆弱,骨子里坚韧。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人因思想而伟大,愿每个人都能成为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然后在1860年10月的那一天,日月无光,“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另一个放了火。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而另一个就是英吉利。”感谢雨果,将真正的历史昭告天下。

不知是因为风越来越大,还是在废墟前伫立了太久,只觉得浑身发冷,冷到骨子里。看着他们在废墟前拍照,我默默转身离开这片百年残石。

幸运的是,在去往长春园的路上,我们有幸看到常年栖息在这里的黑天鹅一家,他们正在湖边觅食。乌黑光亮的羽毛,强壮有力的翅膀,灵巧的脚蹼,红色的嘴巴,修长的脖颈,映照在霞光湖影里,含羞、低首、呢喃……雍容的天鹅更显得圣洁而高贵。

长春园返回的路上,有一只肥胖的猫一直淡定的蹲在路边,憨态可掬宠辱不惊。

“为什么老蹲在这里啊,多冷啊?”我喃喃自语。

“在等游人给吃的呗。”陈同学搭话。

“我们啥吃的也没带啊。”我有点沮丧。

“那你给他几块钱吧!”一行人瞬时被陈同学的妙语雷倒笑喷。

笑声穿透初冬的寒冷,随着风在这座古老的园子里跳起了芭蕾。

夕阳下,天、地、人、湖水、芦苇、天鹅、猫、万物生灵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幅完整而和谐的画面。

就这样无限地静好吧!

潘继云

圆明园演讲稿篇八

今天我到文化中心去看了圆明园的文化遗产,原本以为那将是十分大的场地,有很多寻回的遗迹,没想到仅只是了了十八个;十二个兽首只寻回四个,无数尊佛立像也只有十四尊回到了祖国,还有的呢?它们都已不知去向,而想起圆明园如今的惨状,我们的心怎么不会愤怒,这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耻辱!

圆明园,一个以中西方风格构造的世界级景观,那里绿树环绕,在一个大水池中,它曾经四周有十二圣**首为它喷发出激动人心的水声,它或许也会成为一个世界的奇迹,可是在那一场大火之后,圆明园没有了,世界珍贵的文物没有了,所有现在可以当做奇迹的一切都没有了,只有那永远也不会毁灭的中国人的骨头,它们将永远让龙的传人知道我们中国人民的耻辱!

圆明园啊,或许在康熙皇帝将你铸造之时,就注定你将要毁灭,或许在你被毁之时,你就会成为我们的耻辱。不过,我还是衷心希望你还能够回复你原来的华丽,变回你震撼的样子。

圆明园,变吧,让我们能够看着充满希望的你,看到那当年宏伟瑰丽的精彩世界,更能够让你看看如今龙的子孙!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每一个黄炎子孙都不应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都不应该忘记圆明园曾有的辉煌和被侵略者付之一炬所造成的永久伤痛。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这一园林是个世界园林的奇迹。园内汇集天下风光的迷人风景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景物也丰富多彩、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瑰宝被毁灭了。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也都同样怀有无比的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而造成这场事件发生的人,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如果当时我们能够齐心协力,那些“法西斯”也不会这样猖狂地掠夺属于我们祖国人自己的财富!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也同样学到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齐心协力,万众一心,而且也不能太自私。

圆明园演讲稿篇九

今天,我们学完了这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它使我感到了当时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军民的懦弱,更可恶的就是那无耻的英法联军!

圆明园曾经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圆明园不仅美丽,而且聚集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举世闻名的当时最大博物馆、艺术馆。

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烧、杀、抢、掠,出园时每个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还放火将这具有无限价值的圆明园付之一炬。

学完这篇课文,我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无限惋惜,而当时无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这些万恶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命令,把洋人做靠山,想依靠洋炮来扫除国内的革命势力。我痛斥这黑暗的清政府。

可是最可恶的是万恶的洋人,他们不但随意侵略中国,还把我国的名胜古迹烧毁或破坏,他们还让我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的国格受到了莫大的悔辱。

圆明园演讲稿篇十

哇,是鲸鱼!

哇,是螃蟹!

你好,圆明园!

上个周末,爸爸带我去游览了圆明园。在去圆明园的路上,我回想起了成龙的电影《十二生肖》,里面的十二个兽首就来自圆明园的珍宝,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圆明园是什么样子。

我们开车直接到达了圆明园的东门,这里是圆明园三大景区之一的长春园。从东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条林间小路,在路的右侧有一片不大的小河,由于它的形状方方正正,所以叫方河。在路的左侧,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它就是狮子林,爸爸告诉我,这是乾隆仿照苏州狮子林建造的。但现在已经被破坏了,只剩下3座石桥遗址。

沿着小路一直向西走,我们来到了景区的核心-西洋楼遗址,这里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真是惨不忍睹。这里的海晏堂、大水法、观水法等十余座西式建筑都已经成为一片度墟,爸爸告诉我这是英法联军侵略破坏造成的。在西洋楼遗址中最大的宫殿是海晏堂,《十二生肖》电影中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就出自这里。看着这些残石,再看看路边的原貌图片介绍,我脑中不禁联想到当年这里的繁华与辉煌。

从西洋楼遗址出来,一路向南我们来到西湖边,湖面上的荷花虽然已经凋谢,但是湖面上仍然飘着很多荷叶,看上去就像一个个翡翠仙盘,清翠美丽。清绿的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篮纱巾,湖中的山、桥、阁以及成群结队的黑天鹅和小鸭子,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圆明园真的很大,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们只能结束这次游览,但我一定会再来圆明园游览其它两个景区绮春园和圆明园。

通过今天的游览让我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勿忘国耻,将来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