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优质18篇)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优质18篇)

作者:念青松

写报告范文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研究能力,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和工具进行调查和分析。这些报告范文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报告,无论是项目报告、销售报告还是市场调研报告,都有相应的范例可供参考。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已连续4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其进口量占全球煤炭贸易量的95%左右。

从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间,中国煤炭进口量从4040万吨,一跃上升到了2.89亿吨。今年1—4月份,中国煤炭进口量已接近1.1亿吨,同比增长25.6%。随着煤炭进口量的增加,大量低热值、高灰分、高硫分的劣质煤也随之涌入中国。

目前,中国大量进口的劣质煤主要来自印尼和越南。其中,印尼煤发热值大多在4500千卡以下,即便是发热值高于4500千卡,硫分高于1%的煤炭比例也很高;而越南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10、11标号系列的无烟煤,灰分都超过25%。

数据同时显示,中国对品质低下的褐煤的进口量增长迅速。过去3年中,中国褐煤年进口量增长了9倍以上。2012年,中国褐煤进口量为5371万吨,同比增长37.2%,占煤炭总进口量的18.6%,今年1—3月份,这一数字进一步提高至20.3%。

目前,中国煤市正经历“寒冬”。煤炭进口量不断增加,大量低价劣质煤充斥其中,让中国煤炭企业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尽管造成国内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原因十分复杂,但进口煤的确对国内市场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副主任闫世春说。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已经连续6个月持续处于震荡下行的低迷态势,而中国产煤大省山西,一季度炭行业累计实现利润65.22亿元,同比减少48.24亿元。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国用煤企业进口煤炭的需求却越来越高。尽管印尼褐煤发热量小、硫分高,但因为价格较低,中国电力企业十分愿意采购,将其与国内优质煤掺杂使用。目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煤炭企业要求限制劣质煤进口的呼声越来越高。同煤集团运销销售部部长江志斌说,一方面大量劣质煤的进入冲击了国内煤炭市场,另一方面这些煤高硫、高灰分,会大大污染环境,限制它们进口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有积极作用。

另外,媒体证实,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了《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从国外进口的煤炭热值不得低于19mj/kg(约4544千卡/千克),灰分不超过25%,含硫不超过1%。

行业分析报告

建筑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一个劳动密集行业。建筑装饰行业是随着房地产热潮的逐步兴起,快速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装饰行业愈加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建筑装饰装修行业获得巨大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0年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工业总产值达2.1万亿元,“十一五”期间,行业的组织化和集中化程度有所提高,装饰企业数量已由19万家减少至15万家左右。2011年,全国建筑装饰行业完成工程总产值达到2.35万亿元规模,实现了12%左右的增长速度,再创历史新高。

2012年,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常态化以及通货膨胀和经济下行压力极大的背景下,材料、人工成本上涨,建筑装饰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也保持了快速发展,全年建筑装饰行业工程总产值已突破2.6万亿元。同时企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2012年的百强企业年平均工程产值已经达到14.13亿元。

2013年1月11日,苏州民企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签约收购美国hbainterna-tionnal70%的股权,这次收购是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第一次跨国收购。这次收购标志着中国真正有了国际化的装饰企业,实现了企业内部深层次的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加强,建筑装饰行业不仅在建筑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重要。我国建筑装饰业发展迅速,低碳环保将成为今后建筑装饰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建材下乡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我国建筑装饰产业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推动,建筑装饰行业有望获得更高的增长。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建筑装饰行业的定义、材料分类、功能及手段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和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发展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国内的家装行业。随后,报告对建筑装饰行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和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最后分析了建筑装饰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广东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的建材行业,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这些年,成就了一个个著名品牌,诞生了一个个财富故事,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世上没有不败的神话和永远一帆风顺的市场,危机来了。

盘点广东建材市场,让人欢喜,让人忧;几家欢喜,几家愁。曾经是奉为秘诀的成功模式不再灵验,越来越多的变化叫人应接不暇。

一、上半年广东建筑材料市场的特点。

1、综合经营有了人气,却没带来收益。

为聚人气,有人把建材店开到了百货商场内,有人开到了家具卖场,甚至有人开到菜市场旁边,总之,哪儿人多,就往哪聚,但是,来来往往的人虽然很多,但买的人廖廖无几。

2、两头热中间冷,经销商无所适从。

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白领和蓝领阶层,这是中档建材的主要消费者,所以,建材行业出现了高档产品影响不大,低档产品卖的也可以,就是往常卖的最好的中档建材却冷了,行业人急眼了。

3、顾客越来越精,利润越来越少。

现在的建材购买者,年青人居多,他们信息广,手段多,买之前会上网查查,四处问问,把产品的基本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同时货比三家。为了降低成本,他们还会在网络群里发起团购。面对如此精明的顾客,卖家在不景气时也不得不让利。

4、消费习惯进一步演变,市场日渐萎缩。

现在大家讲究“轻装修,重装饰”,对装修的投入减少了,装修的风格也简单化了,市场的需求也不再那么旺盛了。

5、市场需求下降,竞争更加激烈。

这两年,房地产受到了重创,受房地产的影响,家装的需求也相应减少,由于建材行业在前些年的利润很高,进入者众多,在一少一多的情况下,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二、09年上半年广东建材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

2009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中国经济运行困难明显增加,建材市场的经营继续呈下滑之势。为了应对这场来势凶猛的危机,建材行业不论是企业自身,还是行业组织都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应对。

1、加多品种减小面积,开源节流。

单一或少量的品种,销售额有限,有人就采用增多品种的方法,试图改变销量少的局面。有的地方店面租金很贵,很多人就把把店面减小,以降低租金。

2、横向携手,互补经营装修材料有很多种,不可能在一家就能买齐,为了抓住每一个客户,建材商们采取联合经营,比如卖门的与卖地板的联合,卖瓷砖的与墙漆的互通,总之,你把你的客户介绍给了我,我就把我的资源让你分享,只要我们是不相冲突的,就有钱一起赚。

3、升级转型,避实就虚。

有些人认为低档不好做了,高档也许会好点,就转去做高档,有些认为墙纸不好卖了,换做墙漆吧。有些人看大家都在谈论环保,就也改做环保型产品,总之都不在一条道上挤,设法换个细分市场。

4、多渠道销售,广种薄收。

除了使用传统的营销方式外,经销商们不得不采取一些别的手段和方法去拉业务,比如有些人冒充成业主混入一些新楼盘的业主群里去套取资料,拉拢人,做广告等,从而实现销目的。有些与建材公司联合及设计师们联手,总之,各有个的道。

三、下半年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四、行业发展存在着重大问题。

建材行业由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装修装饰公司和装修个人等组成,行业的问题也出在这些环节上。

1、建材制造商的问题。

产品标识不清楚或不详细,给经销商提供了混水摸鱼欺骗消费者的机会。比如拿木门来说,木头的种类很多,木门包装,并没有注明树种的名称,销售商自己都搞不清哪个门是哪种木种,别说普通消费者了。

材料以假充真,以假乱真,在广州南岸路羊城装饰材料市场(查看地图)上,有门店拿用美国橡木、红梨木、柚木贴面的木门充当美国橡木、红紫檀的实木门,提高价格,对外宣称“绝对是实木的,不开裂、不变形。”原生木比复合实木的价格高出很多。木门在靠近安装门锁的位置采用原生木,其他部分却采用复合实木,因为安装门锁需要挖洞,消费者或者安装工可以看出木门的材质,这样一来,便可以瞒天过海,掩人耳目,但价格是全原木的。这样的情况在广州并不少见。

2、建材商的问题。

“混水摸鱼”问题。装修材料的品牌、规格、环保和安全指标、等级等不同,其差价是很大的。因此,不良商家迎合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将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把质量一般的产品冒充优质产品,把一般商标的商品冒充知名品牌产品。同时,为了日后推卸责任,往往不开具正式发票或在票据上不详细注明商品的规格、型号、等级,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高价买了低质产品甚至假冒劣质产品。

“挂羊头卖狗肉”问题。不良商家把质量好、真品牌的样品,在店堂公开展出,但实际卖给消费者的产品与样品质量差别很大、甚至是冒牌货。

“折上折”问题。不良商家通过“折上折”吸引消费者与其交易,但又要求消费者放弃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后的索赔权,而部分消费者因贪图便宜及怀有侥幸心理,也乐意购买商家的“折上折”产品,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商家又以“有言在先”为由,拒绝退换货。

3、装修公司的问题。

工程转包问题。不良的装修公司在承揽业务时信誓旦旦、保证装修的质量和整体美观,但当其承揽到工程后,就层层分包给一般的散工具体施工,自己则当起包工头坐收渔利。而装修房门、做衣柜、橱柜、书柜、贴瓷砖、装吊顶、刮泥子、布置电线、网线、电话线、卫生间防漏等工程每一项都对整体装修的美观,质量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的不良装修公司甚至雇佣无资质的人员进场施工。

预算报价问题。不良装修公司在做装修预算报价时,一般都将装修预算价报很低,号称“零利润装修”即“裸价装修”。装修公司以“裸价装修”的名义承揽到工程后,施工时一方面偷工减料,另一方面又不断要求消费者增加一些必需的项目,让消费者后悔莫及。合同问题。部分消费者在选择装修公司时,一般都喜欢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装修公司,对这些装修公司又由于信任而缺乏一定防备,双方根据一个预算报价就达成施工协议,或者简单地签订一份装修合同就开始施工,装修公司在施工过程中要增加项目或工程量时,又碍于熟人的面子或担心装修公司在余下的工程中,不精心施工造成损失。而当消费者撕开面子要维护自己权益时,又因在合同中对施工质量及用料约定不全面不详细,使维权过程非常被动。以上的各种问题都让消费者对建材行业谈虎色变,严重阻碍了建材行业的正常发展,这也是建材行业的自身危机。建材行业必须在相应的环节出台相关的制度政策来约束制造商、零售商、装修公司,给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五、促进行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企业面临的危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作环境危机,也就是外部危机,这是外因造成的,光凭某一个企业是无法改变的。像此次金融海啸给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所造成的危机。第二种危机称作企业危机,这是企业自身的危机,病因是企业自身,行业本身。比如前段时间在全国反响最强烈的“三鹿事件”。“三鹿事件”对整个的奶制品行业的打击都非常大,而这个危机不是外界强压过来的,是这个企业和这个行业他自身的原因,由于企业原因直接造成对消费者的危害,由于消费者受到危害后又反过来给企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导致破产倒闭。还比如几年前建材行业出现的欧典事件,欧典本是一家国内企业,却硬要把自己伪装成德国企业,蒙骗顾客,欺骗消费者,最终也让自己陷入了非常大的困境中。对于环境危机,大家都很容易意识到,也能很清楚的看到,但是对于企业危机,很多人却不易想到和觉察到。既要应对危机又要促进发展,这是项排除外难和解决内患的大工程,是大工程就应按大工程的步聚来走。

第一点:审问、慎思、明辨。

危机也会有外因和内因。仔细区分自己面对的危机哪些真正是外界造成的,哪些是自身原因引起的。分析判断的错误会直接影响决策的错误。认真分析一下市场,好好研究一下市场,研究市场的需求量,研究市场的供应量,研究需求结构,研究不同消费者,研究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你会发现有高端需求、中产需求、大众需求等。这么多需求都存在,这么多需求不是你一个人一个企业能全部做完的,选择企业主要面对的消费群,分析他们的消费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和战术。

危机是检验自身的最好标准和检讨自身的一面镜子,检验我们过去的战略是否符合现在的发展要求,检讨我们的观念是不是正确,检讨我们的营销模式、我们的卖场的业态是否符合未来发展要求。身为商场驰骋的将军,要做到胜不骄,败不妥,不然你的态度就是你最大的危机。

第二点:调整、创新、突破。

以往的运作让我们走入困境,通过反思我们找到了出路,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调整,调整的内容很多,包括:观念、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经营模式、营销手段等。比如过去我们可能把眼光放在大城市、放在新房装修的消费者身上,那么今天市场结构变了,我们可以重点关注旧房翻新市场,关注中西部市场,关注中小城市市场。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创新。创新有很多种,第一方面要创新观念,过去很多企业的营销观念是落后的保守的,我们现在要改变,用正确的观念指导我们的营销活动。我们还可以在产品上进行创新,在市场开发上进行创新,在营销模式上进行创新,在业态上进行创新。创新是我们应对危机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第三点:吸引、引导、激发消费与需求。

六、给政府的建议。

应对金融危机是企业的责任,也是行业的义务,同时也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扶助与支持,在此,提几点建议:

1、把好宏观调控,降低行业内耗。

2、加大规范管理力度,打造良好口碑。

建材行业口碑极差,希望政府加大管理力度,针对建材行业目前的现状,制定一系列规范行业运作的制度,让他们不再有机可乘或减少他们钻空子的机会;加大处罚力度,从制度上约束不良经营者,最终提升行业口碑。

3、支持与扶植环保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品牌。

建材行业中也不乏好的企业,他们在积极引进和研制环保产品,推动高科技产品的发展,但凭借他们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与竞争者抗衡。对于这样的企业,政府应该给予支持和扶植。

建材行业风云变幻,但前途一片光明;建材行业道路曲折,但未来充满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行业美好的明天。

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陶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建筑陶瓷更是如此。

近几年来,由于新兴陶瓷生产国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家陶瓷制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使世界陶瓷的总产量明显上升,国际陶瓷市场呈现出市场需求高档化、艺术化、多元化、个性化,市场竞争白热化,市场销售配套化等特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国,陶瓷行业的发展更是与众不同,陶瓷市场五彩纷呈。

中国的建筑陶瓷产业,在近10年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此期间,中国的建筑陶瓷行业凭借内外部的力量,形成一套独特的发展模式,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重要的地位。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建筑陶瓷产区覆盖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其中以广东佛山最为有代表性,产量占到中国建筑陶瓷产量的60%以上。

2011年建陶市场虽然一度低靡,但经营的基本面还是好的,行业的整体呈良性发展。只是行业整合的速度加快了,行业的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变。2012年1-6月,规模以上企业的建筑陶瓷产量达42.3亿平方米,比2011年同期增长1.5%;卫生陶瓷制品产量达7137万件;建筑陶瓷出口交货值为44.31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9.3%。

未来几年建筑陶瓷行业的关注点是生产的生态环保、新工艺技术装备的开发、终端产品应用领域的开拓这三点。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行业前景广阔。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建筑陶瓷的分类、应用、功能发展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陶瓷行业和建筑陶瓷行业的现状,并对陶瓷制品制造行业的工业统计数据、产品产量数据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建筑卫生陶瓷、瓷砖的发展。随后,报告对建筑陶瓷行业做了区域市场分析、进出口分析、营销分析、行业竞争分析,最后分析了建筑陶瓷行业的投资潜力与未来前景趋势,并对建筑陶瓷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了细致的剖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煤炭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目前煤炭流通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目前我国的煤炭流通企业总量约为10万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企业分布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偏低,为不同规模的煤炭流通服务商提供了生存空间。

目前,我国主要煤炭流通模式如下:

我国主要煤炭流通模式。

目前煤炭流通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目前我国的煤炭流通企业总量约为10万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企业分布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偏低,为不同规模的煤炭流通服务商提供了生存空间。目前国家正大力推动煤炭开采企业的整合,煤炭流通市场也将趋向集中,这将逐步提高煤炭流通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小规模煤炭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不断缩减,大规模、跨区域的流通服务商将成为主流。

由于我国煤炭生产集中在西、北部地区,而煤炭消费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煤炭生产基地远离消费中心,我国煤炭流通呈现“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格局,运输距离长,而且跨越不同区域,需要多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海运、河运)接续,因此,运输成为我国煤炭流通的关键环节。我国煤炭运输以铁路、水运、公路3种方式为主。铁路以其运力大、速度快、成本低、能耗小等优势成为煤炭陆上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约64.3%的煤炭运量是依靠铁路运输,而煤炭也是占用铁路运量最大的货种,占我国铁路运力的55.1%左右,在山西、陕西和蒙西主要产煤的“三西地区”主要运输通路上,煤炭运输所占的铁路运力比例高达90%左右。未来铁路仍将在煤炭的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需求26亿吨。考虑铁路、港口,生产、消费等环节不均衡性,需要铁路运力28亿至30亿吨。因此,能够获得稳定而充足的铁路运力是煤炭流通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

行业分析报告

1、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六十三条、六十四条之规定,要求纳税人按期及时办理税务登记证和申报纳税,违者依法给予及时处罚。依法执行税收政策,加大对偷税的处罚,是体现税法刚性的有力保证。

2、根据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必须要求砂石料纳税人建立简易账,特别是我县烧砖行业、预制件加工行业应强制推行建帐工作,实行查帐征收;这样就能从多个环节、多渠道督促砂石料经营业户销售开据发票,用砂石料单位能够取得发票,实现查账征收,以票控税的目的。

3、对那些确无建账能力不能进行会计核算的砂石料经营业户采取工人工资监控、燃料动力监控、产销量实地监控,堵好产销两个口。按照税源管理办法,加强监督检查,积极堵塞税收漏洞。实行查账与查定相结合的征收方式。

4、加强纳税宣传辅导和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关税收法规送到纳税人手中,及时通报与纳税人有关的最新税收政策,使纳税人明白税收政策,了解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让纳税人缴“明白税”、“放心税”,提高纳税人对税收的重视程度,督促其正确进行财务核算,诚信纳税,进而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找准砂石料行业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时刻关注砂石料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征管策略,就能够全面管理好砂石料开采加工行业,让这些纳税人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煤炭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定价行为、非价格行为、自组织行为)对煤炭产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分析。

2.1.1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从至年,我国的煤炭价格的变动幅度都比较小,但是从开始我国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比较大。进入20四季度之后,在冬季用煤高峰、节日储备因素以及12.5山西洪洞煤矿爆炸事故之后煤矿安全治理措施的共同推动下,山西省、秦皇岛等主要集散地区和重点煤炭消费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不足现象,促使市场煤炭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急速上涨。

2.1.2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

(1)从年开始,中国煤炭定价机制已接近完全市场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已有50多年历史的全国煤炭订货会议从2007年开始不再召开,取而代之的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而在相关企业领会有关文件精神之后,供需双方将进行自主衔接。

(2)下游行业需求较为旺盛,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32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2%;全国发电量32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4%。其中,火电发电量2698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82.86%,同比增长13.82%。

上涨幅度,其中发电用煤由于取消了过去实行低于市场的计划合同价,可能涨价幅度较大,其他行业用煤涨幅较小。

2.2自组织行为。

所谓企业自组织行为是指企业在利润冲动和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为适应外部各种条件的变化而自动进行的相应组织结构调整或组织创新,企业自组织行为是企业行为的核心,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企业自组织是实现产业组织优化的能动力量。2007年,国家加强了对整顿小煤矿的整治力度,同时各大煤矿集团也利用这个机会兼并和整合小煤矿。例如河南郑煤集团借国家整合煤炭资源的大好机遇,整合了43家小煤矿,这些煤矿投产后,每年新增煤炭产量1300万吨。

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累计完成25.23亿吨,同比增加22.95亿吨,同比增长9.3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12.4亿吨,同比增加1.21亿吨,增长10.8%;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3.24亿吨,同比增加400万吨,增长1.3%,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完成9.59亿吨,同比增加6700万吨,增长7.5%。但是我国目前的煤炭产业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在冰雪灾害导致南方多省电力供应红灯频闪的同时,全国电煤告急的紧张现实,无异于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和雨雪冰冻灾害呈现的区域性特征相比,目前电煤短缺的事实和影响已在全国和全行业显现。

3.2我国煤炭产业的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3.2.1我国现有的设备利用率和新设备的研发情况。

受煤炭价格的推动,我国现有的煤炭企业均充分利用了自有的设备进行生产,据统计我国煤炭产业的设备利用率达到85%。煤化工的发展带动了煤化工装备行业的发展。煤化工装备行业受市场需求的推动,同时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研制开发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已被列入今后国家大力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任务之一,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是重点内容。这样的大背景下,煤化工装备行业在2007年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2.2采用新技术的情况。

2007年我国煤化工行业逐步摆脱了单一引进技术的现状,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蓬勃发展,有些技术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其中以即将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神华煤直接制油技术、开工建设吨/年催化剂工厂的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出口国外的兖矿-华东理工大学水煤浆气化技术和12月在云南解化投产的甲醇制汽油技术为代表。2007年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受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相关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等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稳步发展。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等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即将投入生产;醇醚燃料得益于产品标准的出台蓬勃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始取得领先优势并出口。

和适当的干预、介入和参与,从而达到提高国民整体的经济效益以及实现整体协调的目的,并且寻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下面是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煤炭行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原料为下游产业提供投入品的第一次产业,煤炭企业的产量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市场势力,能真正体现一个企业的产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煤炭企业普遍存在多元化经营,如果不用原煤产量度量市场集中度,容易使得作为考察对象的市场由于界限不清而影响研究结论。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的煤炭市场结构属于最松散的“原子型结构”、产品差异较小、市场的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非法中小煤矿居多,另外,目前中国煤炭资源与石油、天然气、水能、新能源之间具有弱替代性,因此与煤炭相关的经济市场(包括所有明显影响煤炭价格的产品)的具体范围较为精确。而且,中国煤炭市场相对独立自给,进出口比重较小,运用市场集中度指标衡量国内生产企业的市场集中状况是适宜的。总之,将市场集中度指标运用于中国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衡量中能较好地克服指标自身局限性,得出的研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现实经济状况。自建国以来,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可分为鼓励生产快速增长和限制盲目生产两种类型。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炭供不应求,为保障供应,国家采取鼓励生产快速增长的倾斜政策,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供不应求局势得到缓解,并转向生产过剩,开始出现持续的供大于求,因此,国家对煤炭生产采取并井压产、调整结构、平衡总量的限制性政策,以此来控制煤炭生产的盲目增产。

二、煤炭行业的市场行为分析从年至2003年,我国的煤炭价格的变动幅度都比较小,但是从20开始我国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比较大。进入2007年四季度之后,在冬季用煤高峰、节日储备因素以及“12.5”山西洪洞煤矿爆炸事故之后煤矿安全治理措施的共同推动下,山西省、秦皇岛等主要集散地区和重点煤炭消费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不足现象,促使市场煤炭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急速上涨。造成上述价格变动趋势的原因主要有:煤炭定价已接近完全市场化;下游行业的需求比较旺盛,主要是煤炭用于发电的需求增加导致;其次就是生产成本的上升。为了缓解煤炭价格的上涨趋势,国家加强了对整顿小煤矿的整治力度,同时各大煤矿集团也利用这个机会兼并和整合小煤矿。例如河南郑煤集团借国家整合煤炭资源的大好机遇,整合了43家小煤矿,这些煤矿投产后,每年新增煤炭产量1300万吨。

生产;醇醚燃料得益于产品标准的出台蓬勃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始取得领先优势并出口。实践表明,国家鼓励性煤炭行业政策的实施,对煤炭行业的告诉发展和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效果是很明显的。煤炭行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供求紧张局势逐步缓解,满足了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九十年代初基本实现了煤炭总量供求平衡,中、后期就形成了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此时煤炭的供求关系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此时,则需要国家的限制性政策来调解这种经济现象,限制产量的不断增加,限制价格的不断上涨。维持一定的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10911130108scp。

(1)市场集中度的涵义。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厂商(通常市前四位或前八位)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是衡量某一市场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的指标,反映着该市场的寡占程度。

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我们对这几个时期的集中度指标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程度的走势。

2004-2006年,市场集中度急速上升,cr4由2003年的14.7%上升到2006年的18.1%,cr8也由2003年的12.45%升到2006年的24.80%。表明落后企业被强制性淘汰,竞争个体减少,优势企业迅速壮大。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加强对煤炭产业的整治力度,多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措施,例如国家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以煤炭基地为依托,建设大型煤炭集团,拉开了煤炭重组并购的序幕。这些煤炭集团与山东兖矿集团、中央所属的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一起,将占我国煤炭产量的60%以上。重组的目的是消除二元结构,提高产能、效率、机械化程度,增强竞争力,但目前企业集团多为行政性重组。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煤炭产业将形成高中型的寡占市场结构(根据植草益的分类法)。

(1)差异化的涵义。

产品差异是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造成足以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向相区别,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利地位的目的。

(2)产业的产品差异化指标分析。

一般来讲,煤炭产品的品牌、文化和功能的差异极其微略,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同煤炭企业所生产的煤炭产品本身的差别。而这些性能差异(如煤灰、发热量、含硫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煤的自然状态及赋存状况和质量,产品的品牌效应弱。二是购买者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业产品存在的差异,这是由于购买者拥有不完全信息、或煤炭企业通过加强顾客的产品忠诚度,从而使顾客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业的产品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偏好这是一种购买者主观概念上的产品差别所形成的人为差异。

我们对煤炭产业的市场壁垒分析主要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进入壁垒定义。

进入壁垒,是妨碍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某一产业的因素或障碍,其作用是增加竞争对手的进入成本,使他们与在位企业相比在竞争上处于劣势,从而削弱竞争对手的进入动机,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行为。

从我国煤炭产业的实际情况看,其进入壁垒表现较为复杂。

垒进一步降低。2007年初以来,国家改变了煤炭的产业政策,一是扶大汰小;二是节能减排,抑制煤炭需求;三是提高煤炭资源的各项税费,保证煤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不同经济类型的煤炭企业进入煤炭产业的自由程度不同。国有煤炭企业的进入壁垒高于地方、乡镇和个体煤炭企业。

退出壁垒的涵义。

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欲退出该产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的状况。

我国煤炭产业的退出壁垒极高,尤其国有煤矿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

第一,煤炭产业资产的专用性太强。首先,是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强。在煤矿的固定资产中,井筒占了很大的比重(国有重点煤矿井筒要符合一定要求,造价更高),如退出煤炭生产,几乎毫无用处,矿山的专用设备也很难改作他用,因此煤矿从煤炭生产退出转移到其它产业的话,其转移成本(或称沉没成本)太高。

第二,煤炭产业的无形退出障碍巨大一是来自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阻力。政府上各种煤矿项目就是为了增加地方收入和解决就业等问题,如果煤炭企业因经营不好或亏损严重要退出,主管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无论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从安顿企业职工、维持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都会加以劝阻甚至用行政命令施加影响。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定价行为、非价格行为、自组织行为)对煤炭产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分析。

2.1.1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从1997年至2003年,我国的煤炭价格的变动幅度都比较小,但是从2004年开始我国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比较大。进入2007年四季度之后,在冬季用煤高峰、节日储备因素以及12.5山西洪洞煤矿爆炸事故之后煤矿安全治理措施的共同推动下,山西省、秦皇岛等主要集散地区和重点煤炭消费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不足现象,促使市场煤炭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急速上涨。

2.1.2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

(1)从2007年开始,中国煤炭定价机制已接近完全市场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已有50多年历史的全国煤炭订货会议从2007年开始不再召开,取而代之的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而在相关企业领会有关文件精神之后,供需双方将进行自主衔接。

(2)下游行业需求较为旺盛,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32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2%;全国发电量32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4%。其中,火电发电量2698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82.86%,同比增长13.82%。

(3)生产成本上升。2008年,煤炭行业将迎来资源税的改革。煤炭行业上缴的资源税将从目前从量计征,变为从价征收。将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平均征收比率由目前的1.18%逐步提至3%。煤炭生产成本提升已成为必然趋势。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有关专家的预测,中国煤炭的市场价格在今后两三年可能呈现出总体平稳、略有上调的走势,将可能出现大约20%的上涨幅度,其中发电用煤由于取消了过去实行低于市场的计划合同价,可能涨价幅度较大,其他行业用煤涨幅较小。

2.2自组织行为。

所谓企业自组织行为是指企业在利润冲动和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为适应外部各种条件的变化而自动进行的相应组织结构调整或组织创新,企业自组织行为是企业行为的核心,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企业自组织是实现产业组织优化的能动力量。2007年,国家加强了对整顿小煤矿的整治力度,同时各大煤矿集团也利用这个机会兼并和整合小煤矿。例如河南郑煤集团借国家整合煤炭资源的大好机遇,整合了43家小煤矿,这些煤矿投产后,每年新增煤炭产量1300万吨。

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累计完成25.23亿吨,同比增加22.95亿吨,同比增长9.3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12.4亿吨,同比增加1.21亿吨,增长10.8%;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3.24亿吨,同比增加400万吨,增长1.3%,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完成9.59亿吨,同比增加6700万吨,增长7.5%。但是我国目前的煤炭产业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在冰雪灾害导致南方多省电力供应红灯频闪的同时,全国电煤告急的紧张现实,无异于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和雨雪冰冻灾害呈现的区域性特征相比,目前电煤短缺的事实和影响已在全国和全行业显现。

3.2我国煤炭产业的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3.2.1我国现有的设备利用率和新设备的研发情况。

受煤炭价格的推动,我国现有的煤炭企业均充分利用了自有的设备进行生产,据统计我国煤炭产业的设备利用率达到85%。煤化工的发展带动了煤化工装备行业的发展。煤化工装备行业受市场需求的推动,同时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研制开发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已被列入今后国家大力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任务之一,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是重点内容。这样的大背景下,煤化工装备行业在2007年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2.2采用新技术的情况。

2007年我国煤化工行业逐步摆脱了单一引进技术的现状,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蓬勃发展,有些技术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其中以即将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神华煤直接制油技术、开工建设2000吨/年催化剂工厂的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出口国外的兖矿-华东理工大学水煤浆气化技术和12月在云南解化投产的甲醇制汽油技术为代表。2007年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受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相关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等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稳步发展。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等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即将投入生产;醇醚燃料得益于产品标准的出台蓬勃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始取得领先优势并出口。

和适当的干预、介入和参与,从而达到提高国民整体的经济效益以及实现整体协调的目的,并且寻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下面是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煤炭行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原料为下游产业提供投入品的第一次产业,煤炭企业的产量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市场势力,能真正体现一个企业的产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煤炭企业普遍存在多元化经营,如果不用原煤产量度量市场集中度,容易使得作为考察对象的市场由于界限不清而影响研究结论。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的煤炭市场结构属于最松散的“原子型结构”、产品差异较小、市场的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非法中小煤矿居多,另外,目前中国煤炭资源与石油、天然气、水能、新能源之间具有弱替代性,因此与煤炭相关的经济市场(包括所有明显影响煤炭价格的产品)的具体范围较为精确。而且,中国煤炭市场相对独立自给,进出口比重较小,运用市场集中度指标衡量国内生产企业的市场集中状况是适宜的。总之,将市场集中度指标运用于中国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衡量中能较好地克服指标自身局限性,得出的研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现实经济状况。自建国以来,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可分为鼓励生产快速增长和限制盲目生产两种类型。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炭供不应求,为保障供应,国家采取鼓励生产快速增长的倾斜政策,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供不应求局势得到缓解,并转向生产过剩,97年开始出现持续的供大于求,因此,国家对煤炭生产采取并井压产、调整结构、平衡总量的限制性政策,以此来控制煤炭生产的盲目增产。

二、煤炭行业的市场行为分析从1997年至2003年,我国的煤炭价格的变动幅度都比较小,但是从2004年开始我国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比较大。进入2007年四季度之后,在冬季用煤高峰、节日储备因素以及“12.5”山西洪洞煤矿爆炸事故之后煤矿安全治理措施的共同推动下,山西省、秦皇岛等主要集散地区和重点煤炭消费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不足现象,促使市场煤炭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急速上涨。造成上述价格变动趋势的原因主要有:煤炭定价已接近完全市场化;下游行业的需求比较旺盛,主要是煤炭用于发电的需求增加导致;其次就是生产成本的上升。为了缓解煤炭价格的上涨趋势,国家加强了对整顿小煤矿的整治力度,同时各大煤矿集团也利用这个机会兼并和整合小煤矿。例如河南郑煤集团借国家整合煤炭资源的大好机遇,整合了43家小煤矿,这些煤矿投产后,每年新增煤炭产量1300万吨。

生产;醇醚燃料得益于产品标准的出台蓬勃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始取得领先优势并出口。实践表明,国家鼓励性煤炭行业政策的实施,对煤炭行业的告诉发展和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效果是很明显的。煤炭行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供求紧张局势逐步缓解,满足了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九十年代初基本实现了煤炭总量供求平衡,中、后期就形成了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此时煤炭的供求关系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此时,则需要国家的限制性政策来调解这种经济现象,限制产量的不断增加,限制价格的不断上涨。维持一定的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煤炭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9月煤炭跑赢大盘,10月关注先进产能释放。

9月大盘整体震荡回落,而煤炭行业受益于煤价快速上涨,板块上涨0.4%,跑赢上证综指和沪深300分别为3.0和2.6个百分点。10月煤炭基本面关注:(1)先进产能产量释放:9月29日,发改委下发《关于适度增加部分先进产能投放保障今冬明春煤炭稳定供应的通知》,宣布在年底前放开安全高效先进产能的生产,预计合计产能达到约21亿吨,4季度行业供给趋向宽松;(2)大秦线秋检:大秦线秋检将于10月8日展开,历史上检修期间铁路调入量平均环比减少14%-28%。由于市场煤炭资源供应紧张,港口和电厂库存均处于低位,预计进入10月后大秦线检修以及各地迎来冬储煤采购时期,下游补库需求或将扩大;(3)焦煤需求或将继续提升:目前钢厂开工率仍维持高位,同时库存普遍偏低,10月仍是下游基建和地产行业开工旺季,预计10月炼焦煤需求将继续提升。

9月煤炭市场回顾:港口煤价继续上涨,产地煤价稳中有涨。

各煤种价格稳中有涨:港口方面,9月30日秦皇岛5500大卡最新平仓价为573元/吨,较8月底上涨13.5%或68元/吨;产地方面,动力煤价稳中有涨,价格变化幅度在30-145元;冶金煤价大幅上涨,涨幅在90-225元;无烟煤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进口量环比大幅上涨:8月全国煤炭进口量(含褐煤)2659万吨,同比上涨52.0%,环比上涨25.4%,大幅增长主要由于国内供给收紧及煤价上涨。

10月煤炭市场预测:动力煤价格保持平稳,炼焦煤价格继续上行。

动力煤价保持平稳:9月开始动力煤逐渐进入需求淡季,但下游电厂耗煤同比仍维持较高增速,9月六大电厂日耗煤量同比增长9.2%(8月为8.7%),而10月8日秦港存煤升至366万吨。节前发改委要求年底前逐步释放部分安全高效矿井(产能至少18亿吨),预计供需偏紧的状况将有所缓解,加上库存的逐步恢复,预计动力煤价格将回归理性。

炼焦煤价格继续上涨:9月以来炼焦煤市场供给仍然偏紧,山西等地主流煤企再次上调10月销售价格,幅度100-170元/吨。节前公布的一级安全标准矿中炼焦煤产能仅约3.6亿吨左右,而目前煤企、港口和下游的库存仍处于相对低位,加上澳洲焦煤到岸价已上升至212.5美元/吨,预计焦煤供需将持续处于偏紧状态。

行业观点:煤价或逐步趋稳,放松政策落地后估值有望提升。

9月29日,发改委联合能源局、安监局等下发《关于适度增加部分先进产能投放保障今冬明春煤炭稳定供应的通知》,宣布在年底前放开安全高效先进产能的生产,同时抓紧推进增减挂钩,引导建成煤矿依法依规有序投产。根据通知,增产煤矿包括:(1)之前的74座先进产能煤矿扩展到国家煤监局公布的789座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我们统计产能约18亿吨)和部分产煤省区市公布的20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中,预计合计产能达到约21亿吨;(2)即对在规定时间内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的新建煤矿(含未批先建煤矿补办手续),适度放宽退出煤矿的关闭时间要求,新建煤矿可以在产能置换煤矿关闭前投入生产。

预计此次政策出台后,增产预计约1.5亿吨,4季度煤炭将由缺口约1亿吨转为相对宽松,煤价或许也将逐步回归至500元/吨上下的水平。虽然短期煤价下调确定性较强,但自8月中旬以来,由于276天政策释放预期,股价与煤价变化相对背离,其中已反应了大部分政策预期。中长期,我们对行业仍相对乐观:(1)由于煤价上涨至500元/吨后,全行业从亏损转为略有盈利,去产能压力加大,因此阶段性增产有利于行业去产能,按照今年的目标关闭产能将达到2.5亿吨,其中至8月底完成1.5亿吨,其中上半年完成0.73亿吨,7月关闭0.22亿吨,8月关闭0.55亿吨,总体速度正在加快;(2)从目前煤炭下游来看需求并不想预期的那么差(9月六大电厂火电发电量数据超预期),后续需求预期的`转变也将带来行业估值的提升;(3)业绩:3季度开始,公司经营将逐步好转。而从估值来看,即使动力煤价格回落至500元/吨左右的水平,按照上半年成本增长10%测算,潞安、冀中、阳煤、西煤、陕煤等公司年化pe约15-20倍。而从pb看,潞安、冀中、阳煤、神华等pb仍在1.3倍以下,行业平均为1.4倍,相对处于低位水平。而板块相对沪深300及全a股的估值均处于历史最低位。公司方面,相对看好低估值及弹性较大焦煤公司潞安环能、陕西煤业、阳泉煤业、冀中能源、西山煤电和部分央企龙头。

相关链接:

1月煤炭跑输大盘,2月关注节后进口煤走势。

1月煤炭板块下跌9.7%,分别跑输上证综指和沪深300各6.8和6.1个百分点。2月煤炭基本面关注:(1)进口煤压力有所缓解:11月开始集中采购的进口煤交付周期已临近尾声,印尼、澳洲至中国煤炭运价已累计下跌超20%反映出进口需求的快速下滑,预计2月进口冲击或将有所缓解。(2)近期宏观数据表明经济仍呈疲弱状态,春节期间六大电厂平均日耗仅为34.5万吨,甚至较去年节日同期(36.3万吨)下滑5%,预计节后需求整体也难有起色。

1月煤炭市场回顾:港口煤价快速下跌,产地煤价稳中有降。

各煤种稳中有降:动力煤方面,秦港5500大卡最新平仓价为505元/吨(其中节后首日下跌40元/吨),较12月末下跌了110元/吨或17.9%,山西、内蒙、陕西、山东等地主要煤种普遍下跌5-30元/吨;炼焦煤方面,1月期间太原古交炼焦煤价格下跌30-40元/吨,河北、山东和内蒙地区焦煤价格下跌5-20元/吨。春节以来兖矿地区精煤价格再度下跌30-40元/吨,安徽淮北地区精煤价格下跌45-55元/吨。进口量环比大幅上涨:12月全国煤炭进口量(含褐煤)2546万吨,同比增长1.1%,环比上涨24.7%。

2月市场预测:港口动力煤价维持弱势,焦煤价格下行压力较大。

动力煤价格维持弱势:近期需求疲软,秦港5500大卡煤价由年初615元/吨下降至最新505元/吨(9月低点为520元/吨,低点为510元/吨),加上目前秦港库存达到800万吨以上,预计动力煤价格仍以弱势为主,节后有所好转但也不会太明显。炼焦煤价格或有下行压力:1月以来伴随钢价持续疲软持续低迷,目前河北地区焦炭价格累计跌幅已达130元/吨,而同期焦煤跌幅则在5-20元/吨,春节期间部分主流焦煤企业报价降幅约20-50元/吨,节后由于钢焦库存较高,去库存压力较大,加上需求仍然疲弱,预计炼焦煤价格仍以下跌为主。无烟煤价格或以稳为主:近期尿素、甲醇市场需求一般,民用煤备煤也基本结束,预计后期无烟煤价格整体以稳为主。

2月行业观点:行业维持弱势,关注业绩稳健,估值较低的公司。

进入2月,受春节因素影响预计行业供需整体将维持平稳。其中,动力煤方面,今年春节期间六大电厂平均日耗甚至较去年同期下滑5%,同时港口库存高企,预计价格以弱势为主;炼焦煤方面,春节期间主流企业报价下跌20-50元/吨,加之焦煤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进口煤优势明显,预计价格仍有下跌空间。板块方面,1月汇丰pmi和官方pmi分别为49.6和50.5,均创下6个月最低点,反应经济回落趋势仍然延续,预计2月受经济疲弱以及春节因素影响,煤炭下游需求难有超预期表现,煤价总体延续弱势格局,预计板块难有超越大盘的表现。公司方面,多数公司发布13年业绩预告,总体亮点不多,关注估值优势相对明显的中国神华、冀中能源、兰花科创等公司。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疲软,下游需求低于预期;各煤种价格继续下跌。

行业分析报告

连锁渠道:未来的主战场。

对当前的中小城市而言,由于新兴渠道的蓬勃发展,大有蚕食商场之势。厨卫小家电的新兴连锁渠道包括家电类连锁企业(如国美、三联、苏宁等)、以国外品牌为主的综合性连锁等。随着大家电产品价格竞争的残酷性,使渠道商越来越关注利润空间较高的小家电产品。因此,未来家电连锁渠道将成为小家电市场的最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七、小家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小家电以时尚、个性、高雅、方便、适用等为特点赢得了千万家庭的青睐,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建立起了利润与成长的行业大旗。

20xx年1月―11月我国家用电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63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3%,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9。96%,截止至20xx年11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为3051家。

在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上厨卫、家居、生活类小家电都获得了稳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也得到了加强,在品牌建设上也涌现出了以美的、格兰仕、格力、tcl、方太、亚都、苏泊尔、九阳、灿坤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品牌,在营销网络构建上也形成了一批专业的小家电代理商、经销商,并在国美、苏宁等连锁体系占据了重要比例。

与传统家电产品不同,小家电在中国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小家电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长,小家电平均利润率高,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也高,未来几年小家电的增长率平均都在30%以上。

行业分析报告

1、新材料企业中的大型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科研院所转制而来,企业的科研实力相对中小企业而言较有优势,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大企业的经营显得过于保守,没有中小企业灵活。

2、市场关联度小。市场上认同的新材料企业分别涉及化工、电子信息、金属和建筑等多个行业,无论是在设备、技术和市场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开展多元经营比其它企业有更大的困难,由此很难规避主业单一风险。而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如北新建材、宁波韵升等,公司近几年均得到较大发展。

3、中低档产品过剩和高档产品短缺仍然是我国新材料行业的主要特征,除了部分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可以生产附加值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外,其余企业在深加工能力方面仍然不足,面临较大的技术升级压力。

4、价格协调能力新材料行业的弱。新材料大多是原材料,由于原料远离成品,价格协商能力比较弱,特别是缺乏技术和资源优势的企业,利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很大的制约。

行业分析报告

1、新材料企业总体效益状况较好,主营业务获利能力较强,由于每个企业所从事的领域不同,具体情况又有较大差别,个别企业出现了负增长。皖维高新和稀土高科20xx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分别达到了63%和65%,而浙大海纳主营业务收入却为-16%。

2、新材料企业的规模得到较快发展,在所统计的52家企业中,铜都铜业的规模最大,总资产达50亿元,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有13家,10-20亿元的有25家。总体说来,新材料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3、在所统计的52家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铜都铜业(34.03亿元)、万杰高科(21.2亿元)、大连金牛(17.84亿元);净利润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烟台万华(2.3亿元)、铜都铜业(1.62亿元)、生益科技(1.3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红星发展(14.7%)、中科三环(14%)、长园新材(13%)。

行业分析报告

速动比率0.68070.80690.80750.8797。

资产负债率60.448458.210357.356457.8788。

海正药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随季度递增,但都明显低于该行业平均水平值,说明该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但其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该行业平均值,说明该公司的负债过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其资产负债率在逐渐减小,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由上述五家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在医药行业里面,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波动比较大,只有双鹭药业的这两项指标异常高于其他公司,有过多的现金没有在经营中得到很好的运用。该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5.53,只有红日药业低于平均水平,有较好的远期偿债能力。

行业分析报告

“在餐厅做服务员需要长时间站立,吃的都是青春饭,也赚不了多少钱。”白女士讲,现在物价较高,生活成本压力大。“我现在房租加水电费都得600多元,加上吃饭和平时零花,20xx元的工资只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白女士说。

行业分析报告

17年以来,在矿党政和销售部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保争建当”为目标,以“整转严练”为整改方向,以“一争二带五竞赛”主题活动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1301”奋斗目标开展工作,发展思路,抢抓机遇,锐意创新,奋力拼搏,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煤炭行业初探

1.研究拟定全市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审批全市煤炭产业发展规划、矿区(矿井)开发建设规划。

2.负责全市煤矿建设项目管理。依法审批煤矿建设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组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对新建煤矿实施日常性安全督检查。

3.负责全市煤矿整顿关闭工作。

4.负责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

5.负责全市煤炭行业规费的收取、解缴和使用的监督检查。

6.负责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和管理,会同局有关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相关工作。

7.配合市级有关部门组织全市煤炭调运和协调平衡工作。

8.检查指导区县(自治县)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监管体系建设。

9.协助局有关部门做好煤矿瓦斯治理、安全基础管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和对外交流、煤炭行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煤炭行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报批工作,以及煤炭行业信息统计工作。

11.负责本处党风廉政建设、保密工作、承办的文书及声像档案立卷归档、信息(大事记)报送、文明办公和业务保安工作。

12.完成上级和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行业分析报告

电器专营店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业态的理性分析。对电器专营店的发展要科学理性的分析,不能一直坚持在大卖场经营,而抵制全国性家电连锁经营。

目前,进行连锁经营已经是电器专营店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充分宣传品牌的价值优势,有利于品牌产品的长远发展。

行业分析报告

根据笔者调查掌握的情况看,砂石料经营的税收征管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证照不齐无证经营现象严重。截止目前,全县砂石料经营业户中仅2户办理了营业执照和砂石料开采许可证,其他的采砂业户只办理了临时采砂许可证。还有大部分经营业户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逃避监督和管理,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目的,根本不办理税务登记证,造成税收管理真空和税收的流失。

2、生产经营不建账,税收征管难监控。砂石料经营业户认为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单一,不需建帐进行会计核算。致使税务检查无据可查。即使有少数建帐户,也不如实提供其帐务,隐瞒销售收入的现象严重,税务人员基本无法进行管理监控。

3、砂石料销售不用发票,购货单位不索取发票使偷税成为可能。由于城乡居民建房、房地产开发商,购进砂石料时不需要发票,缺少索取发票的意识,使砂石料经营业户不需领购发票和开据发票,收入照样能够实现。税务人员无法获得砂石料经营业户真实生产、销售的信息,使偷税成为可能。

4、生产经营环境复杂,税款核定难。现在砂石料行业经营中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砂石料经营者不需把砂直接送到用砂单位和个人那里;用砂单位和个人也不需直接和砂石料经营者接洽,而是由跑运输的农用车主与两者联系通过买和卖赚取运费。砂石料经营者为了把砂石料销出去,自已或组织亲属购置运输车辆运砂,税收管理员无法确切了解每个砂石料经营业户的生产和销售情况,给税款核定征收带来很大困难。

5、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申报管理难。由于经营砂石料的群体,80%以上是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对税收的理解就是认为掏他们口袋里的钱,很难自觉纳税。

行业分析报告

1、加强学习。学无止境,书到用时方恨少,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是有限的,只有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否则,不进则退,终究要被事业所淘汰。要全面地学、深入地学、系统地学、聪明地学,做到勤学善思,孜孜不倦地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基本业务,认真落实“读书计划”,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几本好书,广泛涉猎历史、哲学、文学、社会、经济等综合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争做一个知识复合的“杂家”。

2、努力创新。只有坚持创新,我们的工作才能生生不息。要做创新的“生力军”,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但差距很大也意味着发展潜力很大、进步空间很大。“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要从即刻行动起来,认真落实个人创新计划,积极参与科内创新项目,以个人的不懈努力,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全力为部机关“增光添彩”。

回顾17年以来的工作,虽然自己不遗余力,但由于能力有限,工作成绩与领导的要求还相差有一定距离。在将来的中我一定会扬长避短,改进缺点,全面做好自己的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行业分析报告

1、建筑保温材料行业简介。

建筑保温材料行业属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新材料产业。生产和使用该类材料不但可使建筑物能耗效率与使用舒适度大大改善,也与国家节能环保发展战略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监管要求相符合。

全球70%的节能潜力在30%的建筑中。1992年,建筑耗能占中国全社会耗能的15%,20xx年,此项比重就提高到21.5%,目前我国每年新建房屋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且既有的建筑中也仅有4%左右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建筑能耗大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30%,已成为与工业、交通能耗并列的三大能耗之一,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节能措施,至20xx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建筑能耗将增加到40%。

建筑能耗是社会能耗的主要部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际建筑能耗的利用率并不高,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差距仍然非常大。

中国政府开始积极推进节能建筑的修建,到20xx年,我国绿色建筑新建比例要达到50%。

建筑外墙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根据国际通行分类,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服务业中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而采暖、空调、通风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3左右,其中墙体能量损失约5成,墙体保温成为推进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

中国外墙保温普及率仅为1成,节能标准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由此可见,墙体保温材料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建筑物能量损失的构成图。

我国建筑保温材料产业起步于20xx年,目前已形成以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但由于研发起步晚、水平低,依然存在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应用技术有待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同时也制约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专业化施工与建筑同寿命的高效保温墙体材料势在必行。

2、建筑保温材料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建筑保温材料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图。

建筑保温材料制造企业主要是将各种化学原料以及水泥、石英砂等加工后制成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板材、砂浆等产品提供给下游建筑施工企业以及房产企业,以实现建筑节能保温的目的。建筑保温材料制造企业是连接原材料生产企业与建筑施工企业,房产企业以及最终消费者的桥梁,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游行业主要为化学原料及化学药品制造业、机器设备及配件制造业。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多数原料市场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目前产品供应充足,为建筑保温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机械设备机配件产品市场竞争充分,供应数量充足,选择余地大。因此,建筑保温材料行业的发展也不会受到设备供应商的制约。

下游客户主要为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单位以及政府和消费者,建筑保温材料种类丰富。,因此下游行业的需求和发展状况与本行业密切相关,影响着本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速度以及产品价格。同时,建筑保温材料制造业的发展也为下游建筑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支撑。

(二)建筑保温材料行业产品分类及特点分析。

1、建筑保温材料的概念及特征。

建筑保温材料是通过对建筑外围护结构采取措施,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从而保持建筑室内温度的物质,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作用。

2、建筑保温材料分类。

我国建筑市场应用的外墙外保温材料主要分为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以及在两者基础上的复合保温材料,其中有机保温材料应用广泛。

从目前我国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市场份额来看,聚苯板、聚氨酯占有率分别为70%、10%,无机和酚醛等保温材料占比20%左右。普遍来讲无机保温材料的阻燃防火性能优于有机保温材料,而有机材料的保温性能优于无机材料。

目前我国保温材料领域以聚苯颗粒、发泡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为代表的有机保温材料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中eps、xps的应用就占了80%左右。现在市场上广泛应用的粘接eps保温板和聚苯板颗粒浆体保温两类技术。

3、建筑保温系统分类。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形式,主要有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夹心保温及外墙内外复合保温等形式。

在我国,已较成熟并得到推荐的外墙外保温体系有:聚苯板薄抹面外墙外保温体系、胶粉聚苯颗粒保温隔热浆料外墙外保温体系、聚氨酯硬泡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现浇混凝土复合聚苯板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体系、喷涂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系统。

(二)建筑保温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1、国外建筑保温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近年来,建筑保温材料的研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新型保温材料正在不断地涌现。从建筑保温材料的材质和品种上看,国内外对以聚苯乙烯为主要原料的保温材料研究相对广泛。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浆体保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在研究和应用上已卓有成效。

国外非常重视保温材料工业的环保问题,积极发展“绿色”保温材料制品,从原材料准备(开采或运输)、产品生产及使用,及日后的处理问题,都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保温材料工业是国外资源重新回收利用的一个很成功的典型。

2、国内建筑保温材料发展行业发展历程。

建筑外墙保温节能行业,在我国只有三十年多的发展历程,此前,由于相关部门不积极,房产商对建筑节能意识淡化,市场一直不温不火,真正从事外墙保温节能的企业也不多。而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的需求,促使更多企业和投资者开始关注建筑外墙保温这个行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xx年二季度发布的《“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建筑节能要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量的目标。在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下,建筑外保温材料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份额还将不断扩大。

(三)我国建筑保温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保温材料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政策导向逐渐明晰。

我国有关建筑保温材料的发展政策逐步明晰,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20xx年上海“11?15”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公安部发布65号文,强制要求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必须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使有机保温材料(有机材料基本都属b级)市场需求陷入危机,而以无机材料为主的a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行业需求。

2、监管层面有待加强。

未来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建筑节能材料的监管力度,确保建筑工程承包商使用具有防火安全性能的节能保温材料,将符合标准的保温材料请进来,把不符合标准的拒之门外。

3、产品结构不合理,集中于中低端产品。

我国新型保温建材企业的竞争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上,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比较少,高端领域竞争并不激烈。

4、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无序。

新型保温建材项目投资少,见效快,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在我国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以及住宅产业化等形势推动下,各行各业竞相投资,众多项目同时建设投产,重复建设造成短时期内部分新型保温建材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由于市场开拓没有跟上,导致企业间竞争激烈,生产开工不足,出现了价格战,使全行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滑坡,有的企业甚至被迫关停。而对于目前利润率较高的墙体内外保温板等建材品种生产、销售中,生产企业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形成劣质产品冲击市场的局面,为给行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