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德鲁克的贡献与成就 德鲁克贡献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3年德鲁克的贡献与成就 德鲁克贡献心得体会(精选5篇)

作者:XY字客 2023年德鲁克的贡献与成就 德鲁克贡献心得体会(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德鲁克的贡献与成就篇一

德鲁克,全名Peter F. Drucker,是20世纪最重要的管理思想家之一。他的贡献不仅对管理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各个领域的管理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启示。在接触德鲁克的理论和思想后,我深感受益匪浅。下面我将分享我个人在德鲁克的贡献中获得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突破传统思维局限

德鲁克的最大贡献之一是他对管理思维的突破。传统的管理思维往往局限于组织内部的运营和效率问题,而德鲁克扩展了这个范围,将企业看作一个系统,与外部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他提出的“制定战略是一项社会责任”、“企业是一个社会组织”等观点,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的新认识和理解。在我个人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德鲁克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注重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被瞬时利益所迷惑。

第二段:注重创新和创造价值

德鲁克强调企业的核心责任是创造价值。他认为,企业应当注重创新,不断寻找新的商机和市场需求,以创造更多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财务上的增长,还包括对社会和员工的贡献。在我的工作中,我始终致力于创新和改进,努力在产品和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同时,我也注重在工作中为员工提供发展和成长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公司和社会。

第三段: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动力

德鲁克的贡献中,他非常重视员工的潜能和动力。他认为,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只有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力,才能实现企业的成功。在我的团队中,我善于发现员工的潜能,并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机会。我注重建立一种积极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从而激发他们的激情和动力。

第四段:追求卓越和自我管理

德鲁克认为,管理者首先要做好的事情是自我管理。他强调管理者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更好地管理他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时刻铭记德鲁克的这个教诲,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我通过阅读学习、参加培训和交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视野,以便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第五段:持续学习和反思

德鲁克的最大贡献之一是他强调持续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他认为,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反思,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明确和改进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在我的工作中,我时常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和决策,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管理方式。同时,我也注重学习和积累新知识,以保持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

总结:德鲁克的贡献对我个人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和思想启发我去超越传统的管理思维,注重创新和创造价值。他的观点让我更加重视员工的潜能和动力,努力激发他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他的教导让我深入思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持续学习和反思的必要性。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我将继续以德鲁克的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不断成长和进步。

德鲁克的贡献与成就篇二

有这样一个道理,一流的管理加上二流的人才要远远好过二流的管理配上一流的人才。管理学,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学科;要研究好这门学科必须了解它所涉及的主要方面,主要分为四大版块。第一,计划;第二,组织;第三,领导;第四,控制。克雷纳说过“管理只有永久的问题,没有终究的答案。”所以,研究管理学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孜孜不倦的、深入的对以上四大版块进行探讨。

但在这之前我们还必须对管理学的科学性做一深入的了解,以便于我们能以一种科学的姿态,理性的思维去研究管理的有关方法。说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

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我们必须要从广义上理解计划的概念,广义的计划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一个好的计划可以为企业指明方向,减小不确定性,高效的实现目标,提供控制标准。但从经济因素方面考虑,还必须保证计划的统一性,灵活性,精确性,经济性。一个好的计划制定者必须要具备,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积极性和勇气,领导人员的稳定,专业能力和一般业务知识。具备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计划编制过程,那就是确定管理目标,提前预测,制定和选择计划,量化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将以个完美的计划提炼出来。

因为计划中包含有目标这一职能,那就不得不提到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mbo)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来的,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在管理制度或方法。传统的管理方法都是“自上而下”即由上级分派给对应的下级,但只要你仔细观察、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管理模式很难给企业带来新奇的观念,而且运作慢,员工对企业难以得到完整的了解,企业文化更是难以发展;而目标管理就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让每个员工了解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让每个员工参与制定发展计划,这样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也大大的激发的员工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工作效率,凝聚了企业内部力量,发展了企业文化。所以,不得不说目标管理是管理学界一大核心观点,是研究管理学必须依赖并发展的经典理论。

决策理论又是计划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方法,决策通俗的说就是寻

找“满意解”的过程,于是这就出现了灵活决策,主要包括博弈论和混沌理论。博弈论就是根据别人的选择而做出选择的研究方法,这与中国的“以静制动,敌若动我必动,见招拆招”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方法可以保证决策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但是,博弈论仅仅适合小范围的研究,不能针对整个过程进行操作。然而,混沌理论就刚好又填补了这一不足之处,它是专门研究大的社会结构中的动态模式的,是系统论的产物,呈三种状态的形式,即平衡、非平衡和有限的不稳定状态。就是通过这种不同的形式能把整个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加以囊括进去,并作出预见性的决策。再者,定性分析法中的专家意见法,头脑风暴法;定量分析法中的期望值法,决策树法,边际成本法和现值分析法都是做好决策的必备技术手段,是制定好计划的前提,是研究管理学的“公式”。这就是研究管理学第一大版块必须具备的方法了。

企业选择事业部制结构的原因。因此,在对管理学进行研究时,掌握好组织的正确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法论意义;第二,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收集大量资料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与研究;第三,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用历史的观点对领导活动进行观察与研究,注重考察领导和领导科学的起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及这一过程对社会影响与作用,以期以史为镜,借鉴历史经验服务于现代领导实践与领导理论发展;第四,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一组具有可比性的领导问题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分析,研究其相关性或差异性;第五,案例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以客观公正的第三者的立场与态度,通过广泛收集各种可能的资料,对已经发生的真实而典型的领导事件进行分析与研究,作为此后可资借鉴的经验或教训;第六,系统研究方法。从系统观出发,领导活动是一个由领导活动的主体、结构与过程等要素组成的系统,它本身包括了大量的次级系统,同时它又处于社会环境的大系统中。因此,需要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兼顾局部需要与整体利益、当前效益与长远目标,推动领导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良性发展。当然,作为一名好的领导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提高领导团队的素质。运用好领导这一环节的研究方法对管理学的研究起着整体协调作用。

三点,1,确立标准;2,衡量绩效;3,纠正偏差。通过这些内容的规范形成一套完整的控制体系,从而有效的对管理学中的计划、组织、领导职能进行监督。掌握必要的手段也是控制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主要有预算控制和非预算控制两种手段。对一项任务进行控制时,我们主要才用三种控制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由于管理活动的预见性和不确定行,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对工作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及时采取措施预先防止问题的发生;现场控制以一是指主管人员深入现场检查和指导下属的活动,二是指基层工作人员的日常自我控制,控制的对象就是自我操作的工作的过程;反馈控制是指主管人员分析以前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想比较,发现偏差及所在的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在下一次的工作中出现。在控制过程中,管理当局必须首先根据计划阶段形成的目标制定行为的标准,然后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实际的工作绩效。如果标准与实际之间有偏差产生,那么管理当局必须根据情况选择调整实际工作,或调整标准,或什么也不调整。控制是监督工作活动的过程,用来保证按计划完成并纠正任何出现的超常偏差,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在确保组织活动实现预期的计划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管理活动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就决定于控制质量好的好坏。

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这一理论,将人们的自身需求与管理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很好的把握了主观需求和客观要求的关系。这是研究管理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方法,对我们研究管理学起着支撑作用。

研究管理学的方法简言之就是研究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我坚信只要努力研究好上述各方面的内容,一定会在管理学的研究中感悟颇多,收获颇多。

德鲁克的贡献与成就篇三

段落一:引言(150字)

彼得·德鲁克作为管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为现代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研究、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德鲁克的理论不仅是理论,更是一种智慧和生活态度。他的管理思想给我启示和指导,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段落二: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的核心(250字)

德鲁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和原则,其中最核心的莫过于“以人为本”和“创新”。他强调在组织中关注并尊重每个个体,鼓励员工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他提出了“僚工合一”的概念,认为组织应该建立一个有共同目标、共同使命的团队。此外,德鲁克强调创新是组织存续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他鼓励组织不断追求创新,主动适应变革和市场的需求。

段落三:德鲁克贡献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350字)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鼓励员工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可以带来更高的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能。在我所在的组织中,我们注重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改进工作流程。这样的管理方式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了他们的工作激情。同时,德鲁克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创新是组织存续和发展的关键。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我们注重不断推动创新,不断跟进市场的需求,以保持竞争优势。

段落四: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00字)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不仅对组织有重大影响,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首先,他提出的“管理自我”理念,鼓励个人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适应和学会应对变化。其次,德鲁克强调人们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注重产出而不是花费时间。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我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使我的时间得到更好的利用。

段落五:结论(150字)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原则对现代组织管理和个人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以人为本”和“创新”理念,帮助组织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并帮助个人在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中获得成功。通过践行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应对组织和个人面临的挑战,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德鲁克的贡献与成就篇四

德鲁克(Peter Drucker)是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他的管理思想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商业领袖和组织。通过学习德鲁克的理论和观点,我有幸领悟到了他的智慧和洞察力,同时也感受到了他对于成功管理的重要要素的强调。以下是我对德鲁克贡献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德鲁克在管理思想方面的贡献,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商业世界的现状。他提出了许多关键的概念,如“知识工人”的概念,指出知识和创新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他也强调了领导者的职责和使命,认为领导者应该以服务于员工和组织的方式来实现成功。这些概念为组织和领导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推动了商业世界的发展。

第二段:德鲁克的贡献在管理学理论中的显著体现是“管理者的工作”。他认为,管理者的工作是以效果为导向而不是以努力为导向。他鼓励管理者要关注结果,要注重对员工的激励和发展,以实现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可持续的组织成功。他还强调了管理者对于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指出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是能够合理分配和利用人力资源的。

第三段:德鲁克深刻理解并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他认为,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工人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他强调了创新和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知识管理的理念,认为组织应该重视和管理知识资产,以保持竞争优势。通过德鲁克的观点,我认识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并开始思考如何在这一环境中进行管理。

第四段: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不仅适用于商业组织,也适用于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他提出了“效果管理”的概念,强调了公共机构和非盈利组织应该以客户价值和社会效益为导向,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使命。这一观点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让我明白了管理的本质是为组织和社会创造价值。

第五段:通过学习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管理的热情和深入研究的态度。他的观点和理论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组织管理中。同时,他的观点也改变了我的管理观念和方法。我逐渐从以功利和权力为导向的管理方式中转变出来,开始更加关注员工和组织的发展,注重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建设。我相信通过应用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我将能够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成功和员工的幸福。

德鲁克的贡献与成就篇五

外部效度指实验得出的结果推广到不同时空范围和不同研究对象的可能性。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的变量之间的因果或相关关系,只有具备概括性或可推广性才称得上有价值。当然,实验研究如缺乏内部效度便谈不上推广和外部效度的问题。内部效度是外部效度的基础,外部效度则反映实验研究结果推广价值的大小。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之间互有矛盾。为了达到精确性就要人为地严格控制情境和外部变量,或多或少违背和破坏了事件发展的“自然状态”,越是精确,违背和破坏越多。这种“非自然状态”限制了实验结果推向现实世界的可能性。精确性越高,概括性则越差。内部效度是衡量精确性的指标,外部效度是衡量概括性的指标。实验设计者面临两难困境,若提高内部效度则降低外部效度,或者相反。内部和外部效度的矛盾不可能在一次试验中求得两全答案。靠重复实验可以检验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同样的研究结果或检验过的假设,在某种变异的环境下如能得出同样的结果,则此结果的普遍意义增强。通常为了验证某种假设,首先在实验室或者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实验,如得到支持(也可能否定),便在稍放松的条件下再实验,如满意,再从另一些角度和放松条件重复实验。通过重复达到内部和外部效度的双重目标。

外部效度的干扰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测量效度

试验中的前测可能使实验主体对于自变量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反应,并影响其在后测中的表现。当研究结果推广到未曾接受前测的总体中,便会产生误差。

2、 样本的代表性

实验主体是否有代表性是外部效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研究实验中要在任何已知总体中找到真正有代表性的样本并非易事。实验主体一般都是自愿参与,多少受到某种利益或兴趣的驱使,同时,研究者也总是选取就近和便于合作的实验主体。由于这些主观偏好因素,从样本得出的结果推广到更一般的总体中,外部效度就可能有问题。当然,可以采取强制性安排实验主体,但这类受试者对参与实验缺乏兴趣甚至抵触,不一定会按实验引导的方向作出反应,在涉及人的管理研究试验中,要妥善选择自愿和强制实验主体。

3、 实验环境效应

实验环境本身导致参与实验的人们失去“平常心”,而采取与日常不同的行为。实验环境具有一些需求特征,要求受试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求和研究者密切合作,以致受试者原本不愿去做的繁琐枯燥的事,在实验条件下却可能会认真去做,这就影响到实验结论的普遍适用性。前述的霍桑实验就是在影响生产率因素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了实验研究环境本身对研究主体产生的效应。

实验的需求特征和研究者的期望可能引起因变量的变化,这就是实验环境造成的干扰,变量和干扰两者的影响容易混淆。为了减少实验环境的干扰,可采取“盲试”的办法,不让实验主体了解实验的意图和欲验证的假设,如果能让受试者感觉不到自己在被试之中,效果会更好。当然,从理论角度来说,被试者不应受蒙蔽,待试验后期应予解释清楚。

研究者由于对实验抱有主管期望,对符合自己期望的观测值较敏感,予以重视。反之,对不符合的则忽略或赋予种种开脱性解释,让研究者自己也不知道实验主体谁属于实验组,谁属于控制组,不明白实验主体的回答是支持还是否定所期望的结果。

在运用实验法观测和发现变量间关联方面,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取得成果和积累的知识,远远超过管理领域。实验研究结果清晰、可信、可验证、可重复并能用科学语言来说明问题,这就是管理研究者渴望应用的一种科学观测方法。

实验法有不少优点。首先,实验研究者有独立自主性,可完全按照自己提出的的假设

来决定研究哪些变量、设计变量的属性和取值等,而不用完全遵守现实环境的“自然状态”。后述的其他一些研究方法,受现有数据和观测值的约束较多。其次,从时序角度看,实验法是序贯式研究。实验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按多个时期进行测量,得以研究变量的动态变化,而其他研究方法想问卷调查等,只有某一时刻的测量值,不能直接观测出一段时期内的变化。第三,实验法的耗费通常比其他研究方法要省,因为控制变量、样本数都比较小,而现场研究、问卷等方法的出差费、专访费用都比较大。

实验法的主要缺点是“非自然状态”。研究者人为的营造实验条件,实验的特定需求又影响到受试者和研究者的行为,容易引起外部效度差的问题。此外,样本也难以完备,实验只是限于某时间和少数样本,样本增加研究成本随之增大,而小样本使得测量误差问题愈显重要,结果的推广性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