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最新静脉治疗工作总结(优质8篇)

最新静脉治疗工作总结(优质8篇)

作者:LZ文人 最新静脉治疗工作总结(优质8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静脉治疗工作总结篇一

篇一:静配*师年终工作总结

静配工作总结

(1)、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能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向医院现代化管理制度靠拢。

(2)、减少*品浪费,增加医院收入。

(4)、推动临床*学发展,推广合理用*,减少人为大处方用*错误。

室。。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静脉*物配置中心xxx

2016。11。28

篇二:静配中心工作制度

静配中心工作制度

四(对排好的*品先仔细核对,无误后方可加*,一旦发现错误应及

时与摆**师联系,更改后再加*。

七(如实填写各项记录,并签字。

九(下班前关闭水、电、门窗,并检查无误方可离开,防止事故,保*安全。

十(每天要进行洁净室内温湿度登记。

十一。每天下班前应填写好当天的各项设备(包括生物安全柜,

洁净层流台,紫外灯,三氧消毒机等)的使用登记本。

静脉用*调配中心洁净区管理制度

一、静配中心洁净区域的人员管理

1。静配中心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患有传染病者需要调离该工作岗位。

二、洁净区人流与物流的管理

1。人流管理

2。物流管理

静配中心有严格的物流通道管理,洁净区域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和排好的待调配*品必须从物流的进仓口传入,调配好的成品输液和1 其余相关用物必须从物流的出仓口传出。洁净区域严禁同时开启人流与物流通道的两扇门。

三、洁净区域的环境管理

1。洁净区域的清洁、消毒洁净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全程采

2。清洁、消毒注意事项:

?。消毒剂应当定期轮换使用;

?。洁净区和一般辅助工作区的清洁工具必须严格分开,不得混用;

?。清洁、消毒过程中,不得将常水或消毒液喷淋到高效过滤器上;

?。清洁、消毒时,应当按从上到下、从里向外的程序擦拭,不得留有死角;

?。用常水清洁时,待挥干后,才能再用消毒剂擦拭,保*清洁、消毒效果。

3。洁净区应当设有温度、湿度、气压等监测设备和通风换气设施,保持静脉用*调配室温度18?,26?,相对湿度40% ,65%,保持一定量新风的送入。洁净区应当持续送入新风,并维持正压差。

四、设备、仪器的保养和维护

1。静配中心的净化工程完成并交付使用后的定期维护保养每六个月2 进行一次。

3。紫外线灯应当定期检测,如达不到灭菌效果时,应当及时更换灯管。

篇三:静配中心

发展中的静脉用*配制中心

静脉治疗工作总结篇二

天祝藏族自治县卫生局:

我单位始建于1976年,根据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有关文件精神,在我县卫生部门的直接领导支持下,严格按照卫生厅下发的《关于规范村卫生所室静脉输液的通知》(甘卫农卫发{2012}16号),现将黑沟村卫生所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黑沟村卫生所位于天祝县朵什乡黑沟村,占地面积60平方米。内设独立清洁的输液观察室、治疗室;具有有效的医疗许可证,又符合资质的乡村医生两人。

我所医疗设备有:诊疗床、诊疗桌、急救箱、出诊箱、紫外线灯、换药器械、康复针灸器械、血压计、电脑、打印机、公众服务电话、档案柜、体重秤等诊疗设备。具备常规急救药品和器械。常规的急救药品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西地兰,氨茶碱,洛贝林,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多巴胺,间羟胺,速尿,阿托品注射液;常规急救设备有听诊器,血压计,氧气袋,开口器,牙垫,人工呼吸器。熟练掌握了静脉输液知识,输液技术,急救知识,消毒规范。

二、公共卫生开展情况

针对辖区居民不间断的开展健康调查,我所已建立健康档案200余户,累计调查了1000余人,达到辖区人口的80%。辖区居民以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居多,我所以健康教育宣传为主,以提高村民的健康状况。为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我所在卫生所设置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1块,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长期张贴,正确指导村民健康生活。

同时,我所根据季节及流行趋势,适时编写宣传版面,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发布医疗讯息,每季度出2——3版季节病防治要点,向群众宣传医疗知识,如编写《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春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夏秋季节如何防治传染病》《中医药防病知识》等,是村民健康知识有了极大的提高。

三、基本医疗服务

我所坚持门诊患者登记制度,规范书写处方,并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将医生电话对外公布(0935-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辖区患者随叫随到。同时开展出诊、咨询、临终关怀等业务,最大限度的服务辖区村民就医。

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服务弱势群体,社会效果良好,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我所实行医疗、卫生、保健和约定服务,所有辖区居民可享受免费量血压、健康咨询、体格检查等服务。其中慢性病人即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免费服务。

我们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和医疗行为等,已经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好评,为了更好的服务辖区村民,我所特此申请村卫生所静脉输液的医疗机构,望批准!

申请单位: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乡xxx 申请人:xxx

申请日期:2012年x月xx日

静脉治疗工作总结篇三

20xx年的工作即将结束,这一年来,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本着服务社区奉献社区的精神,明确责任目标,完成了年初的工作计划。

我院按照《仪陇县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点》文件要求,认真开展今年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各阶段具体工作的安排与实施。辖区内共摸底920人,建立65岁以上老年人档案920份,后期体检反馈单填写、中医药保健知识指导、体检结果汇总分析等工作也已完成,并按时完成体检信息月报表。

为了给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多接受健康知识的机会,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利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老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如广场互动式健康知识教育、健康橱窗展示、专题健康知识讲座、发放老年保健小册子、使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家庭急救、预防跌倒、老年体育活动和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等科学知识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认同和掌握。

每季度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老年人常见伤害的预防急救进行培训指导,使得辖区内的老年人了解健康知识,远离疾病和伤害,让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更健康。

今年我院共举办老年保健知识讲座8次。其中老年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讲座4次,老年常见伤害预防急救知识讲座4次。受到了居民的支持和好评。

在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中,我们率先引入绩效管理机制,对乡村两级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及时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奖金挂钩,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起步较迟,缺乏规范的运作模式和工作经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如老年人健康检查开展不*衡,,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病人管理需进一步强化等等,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努力改进。我们将通过发挥公卫人员的聪明才智和善于吃苦、勤于工作、乐于奉献和勇于登攀的精神,将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推向新台阶。

静脉治疗工作总结篇四

一、单择题

1.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d)

2.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a)

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b.通知医生及时处理c.寒战者给予保温处理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3.配制过敏试验液的溶媒是:(a)

a、0、9%氯化钠液 b、注射用水 c、5%葡萄糖液d、1、2%氯化钠液

1.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是(ace)

3.对输液病人巡视时应观察的内容包括(abcde)

a.有无输液反应 b.有无液体外渗 c.液体是否滴完 d.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 e.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 4.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有(acd)

四,问答题: 1.静脉炎的处理:

1)按药物说明书将药物稀释至一定浓度。

2)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等不适,及时检查原因并给予处理。

2.输液反应防范措施

1、把好药品质量关

2、把好液体配制关

3、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针”,一定不要在这里“节省开支”!

4、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

5、输液速度要慢

6、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合,如要用,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不可凭经验行事。3.输液反应的处理:

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3、联合用药:

一、单择题

1.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是()

3.对输液病人巡视时应观察的内容包括()

a.有无输液反应 b.有无液体外渗 c.液体是否滴完 d.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 e.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 4.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有()

四,问答题: 1.静脉炎的处理:

2.输液反应防范措施

3.输液反应的处理:

静脉治疗工作总结篇五

一、操作前准备

(一)根据医嘱,核对处方;

(五)将药品与医嘱执行单放置在治疗台同一部位;

(八)治疗车上层放置治疗盘,内有安多福消毒液、无菌棉签、输液贴、消毒多层治疗巾放置在治疗盘内,排液弯盘。治疗车抽屉放橡胶手套,一次性口罩,压脉带、一次性垫巾,疗车下层放置压脉带浸泡桶。

二、操作过程

射器抽取药液后全部注入液体内,混匀;

(十)将写好药物名称的输液帖贴在液体袋上;

(十一)将带有保护纸的输液贴贴在点滴架中端扶手处;(十二)选择血管;

(十三)将已选择好血管的肢体下垫巾;

右,稳妥后,松开止血带,适当开放水止,同时嘱患者松拳;

闭穿刺点,另一细粘贴条固定输液器的末端;

名;

(二十一)患者输液肢体置舒适位;

行单上相应部位签署输液时间、滴数、姓名);

(二十三)将医嘱执行单放置床旁桌上,以便患者了解;

(二十六)在治疗室的医嘱执行单上做已输注标记(输液时间、滴速),并签姓名。

五、流程图

静脉治疗工作总结篇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围静脉输液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静脉输液的目的、常用溶液和补液原则。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指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力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技术。1.这项技术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四个:首先通过静脉注射能够及时给患者补充水和电解质,从而维持酸碱平衡。常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失水,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例如一些腹泻,剧烈呕吐,大手术等。

其次,可以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这常常用于一些严重烧伤,大出血,或者休克等病人身上。

再次,可以通过输入药物而达到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我们临床上常用的头孢类静滴就是为了控制感染,而异烟肼则是为了治疗结核。

c碱性溶液:5%和1.4%碳酸氢钠,11.2% 和1.84%乳酸钠溶液。碱性溶液在临床比较少用,因为临床有宁酸勿碱的原则,相对酸中毒而言碱中毒更难解决。其中乳酸钠不宜用于一些休克,肝功能不好,缺氧,有心衰的患者和新生儿使用。因为他们对乳酸的利用能力差,很容易加重乳酸血症。

d高渗溶液。临床最最常用的是20%甘露醇,常用于脑外伤的患者,可以降低颅内压。

(2)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与晶体溶液不同在于它分子量大,所以能在血液中存留时间较长,这样就能够有效维持血桨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升高会让一些通过渗透进出膜两侧的小分子,例如水分子,进入血浆中,从而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常用的溶液有以下几种:a右旋糖酐,临床常用的有中分子和低分子,前者主要就是扩容,而低右除了扩容外还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所以在临床上更常用。

b羟乙基淀粉,也可以叫706代血浆,而且和右旋糖酐比在体能停留时间更长,过敏反应也比较少,所以扩容效果更好,在急性大出血时还能够与全血共同使用。

c明胶类代血浆:此类血浆代用品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也就是说即使输注很多也不会影响血液自身的凝血机制和纤维蛋白溶济系统,所以它比右旋糖酐更安全。

d血液制品:这类制品除了扩容,提高胶体渗透压外还能够补充蛋白质和抗体。常用的有白蛋白和血浆蛋白。但是这类制品价格昂贵,而且对于机体而言是异体蛋白的输入,相对前面几种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有些血制品还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例如一些传染性疾病。当然随着制作工艺的提高这类事件发生率不多下降。

(3)静脉高营养溶液:凡是通过消化道不能获得人体需要的足够营养物质都可以通过静脉来维持,因此又称作肠外营养。所以静脉高营养溶液的主要成分都是机体必须一些物质,例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等。具体组成要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来配置,配置时要注意无菌,且现用现配,同时还要记住不能在营养溶液内添加任何与营养无关的物质,例如一些药物。在临床上常用的静脉营养溶液有复发氨基酸,脂肪乳剂等。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那些有颜色的肠外营养液,因为往往有病人会同时既用肠内又用肠外,这时候换药的时候要注意查对通道以免出错。

3.临床补液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输入的液体是要依据患者自身需要来定的,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在未查明患者情况而患者有需要补液则可以先用晶液扩容,由于晶体溶液在体内存留时间短大概是以小时左右,所以要尽快查明患者需要后再用相应胶体溶液持久扩容。先盐后糖液是这个原理,因为糖溶液经济体代谢后很快就转为低渗溶液,所以扩容作用相对小。

(2)先快后慢,这是给病人补液的时候早期速度可以快些,等到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再逐步减慢。一般在开始的4到8个小时内要求输入补液总量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剩下的液体量则在24到28小时内补足。例如烧杀患者的补液,烧伤后的第一个24小时里,头八个小时要求快速补液,所补充的液体为所需液体总量的一半,在后续的16个小时里再补充剩下的另一半。当然具体速度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比如年龄,心肺功能等。老年患者和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就要注意不能太快。

(3)宁少勿多,补充液体量时否足够时根据所检测的尿比重和尿量来看的,当每小时尿量达到30到四十毫升,比重为1.018就说明补液量恰当。

(4)补钾四不宜:不宜过早,见尿补钾;不宜过浓,不超过0.3%;不宜过快,成人每分钟30到40滴,小儿减量;不宜过多成人每天不超过5g,小孩子每天为0.1~0.3g/kg。

好,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么多,下结课我们将继续讲解具体如何操作静脉注射。

静脉治疗工作总结篇七

周围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血栓栓塞,疼痛,败血症,神经损伤,静脉穿刺失败,药液外渗性损伤,导管阻塞,注射部位皮肤损伤。

静脉炎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避免操作中局部消毒不严密或针头被污染,对长期静脉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注意保护静脉。2.一般情况下,严禁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输液最好选用上肢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应尽量选用粗血管。3.输入非生理ph值药液时,适当加入缓冲剂,输注氨基酸类或其他高渗药液时,应与其他液体混合输入,而且输入速度要慢4.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输液速度,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浓度要适宜,且输注的速度要均匀缓慢。5.在输液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输液微粒进入血管6.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每瓶药液联合用药,以不超过2-3种为宜7.在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期间,每日用tdp灯照射穿刺肢体2次,每次30min,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8.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9.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置留置针,输液时可抬高20-30度,加快血液回流,如果是手术时留置在下肢静脉的留置针,24h后应更换至上肢。10.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连续输液者,应更换输液器一次11.一旦发生静脉炎,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12.如合并全身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

一、压疮预防

(二)注意事项

3.正确使用压疮预防器具,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

二、压疮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营养及皮肤情况,有无大小便失禁

4.了解患者接受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及效果

(二)注意事项

三、伤口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2.了解伤口形成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3.了解患者曾接受的治疗护理情况

4.观察伤口的部位、大小(长、宽、深)、潜行、组织形态、渗

出液、颜色、感染情况及伤口周围皮肤或组织状况

(二)注意事项

1.定期对伤口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

2.根据伤口渗出情况确定伤口换药频率

四、造口护理

(二)注意事项

3.保持造口袋底盘与造口之间的空隙在合适的范围

4.避免做增加腹压的运动,以免形成造口旁疝

5.定期扩张造口,防止狭窄

五、静脉炎预防及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年龄、血管,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材质

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血管弹性及肢体活动度

3.了解药物的性质、治疗疗程及

输液速度对血管通路的影响 4.根据静脉炎分级标准评估静脉炎情况

(二)注意事项

3.湿热敷时,避开血管穿刺点、防烫伤

六、烧伤创面护理

2.评估烧伤面积、深度、部位、渗出液的气味、量及性质,有无污染、感染等

3.严重烧伤患者应观察生命体征

(二)注意事项

1.使用吸水性、透气性敷料进行包扎且松紧度适宜

2.烦躁或意识障碍的患者,适当约束肢体

3.注意变换体位,避免创面长时间受压

4.半暴露疗法应尽量避免敷料移动,暴露创面不宜覆盖敷料或被单

八、植皮区皮肤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2.观察植皮区皮瓣色泽、温度、指压反应、血供及疼痛程度

4.植皮区域勿暴露于高温、强日光下避免损伤

九、糖尿病足的预防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2.了解患者自理程度及依从性 3.了解患者对糖尿病足预防方法及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注意事项

十、糖尿病足的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根据wagner分级标准,评估患者足部情况 3.检测血糖变化

(二)注意事项

1.避免在下肢进行静脉输液 2.严禁使用硬膏、鸡眼膏或腐蚀性药物接触伤口

3.准确测量伤口面积并记录

十一、截肢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营养及心里状态

(二)注意事项 1.弹力绷带松紧度应适宜 2.维持残肢于功能位

透析室专科题

二、急性中毒病人血液灌流观察要点

1,评估病人生命体征,神志是否清楚。血压是否稳定,微循环灌注情况,有无呼吸困难、发绀。

2,评估病人面色苍白或红润,肢体活动情况,有无皮肤破损。了解病人是否有出血倾向,血小板的数量与质量,有无皮肤粘膜紫斑、呕血、黑便、咯血等。

3,评估病人中毒原因是自服或误服.参考相关检查结果,了解中毒程度。

4,评估病人基础血糖的情况,尤其注意病人有无低血糖症状。

三、血液透析的护理措施

刺,防止感染,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渗血。拔针时正确按压针眼,防止局部血肿、动脉瘤,并向病人解释。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置管及动静脉内瘘穿刺时,选择好正确的位置,防止局部血肿,宣教带管期间的注意事项。

6,掌握抗凝技巧,根据常规与个体特异性相结合进行血透抗

凝,保持血液肝素化。

7,解释呕吐的原因,要求病人

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1~1.5 g/kg,低盐2g/d。低钾、低磷,适量补钙。观察甲状旁腺代谢紊乱程度以及钙、磷代谢异常。

8,定期检测病人各项生化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观察病人的体能状态、贫血程度等。判断血液透析的疗效,必要时修改透析方案。

四、透析机的消毒措施

【1】透析机外部消毒

1,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

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

即用1500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2】机器内部消毒

1,每日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内

部管路进行消毒。

2,透析时如发生破膜、传感器

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1.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

应:是机体对疼痛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和心理变化。4.疼痛阈:是个体所能感受到的最小疼痛。5.疼痛耐受力:

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

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

在于不同疾病中共同的和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变化。13.脑死亡: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丧失,整体死亡的标志。14.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15.肺水肿:肺间质有过量液体积聚和溢入肺泡腔内。16.缺氧: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发生异常变化。17.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18.休克: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各重要生命器官和细胞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19.呼衰:指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时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20.急性肾衰:指各种原因在短期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

静脉治疗工作总结篇八

静脉输液、静脉采血演讲稿:

亲爱的各位护理姐妹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够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三基三严技能培训,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我的身份和大家一样:是一名护士,现在在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医院优质服务培训工作,我们在座的都是各单位的骨干师资,我刚才看了名单,而且很多老师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非常荣幸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今天这六项操作都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基础操作,使我们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以便在治疗疾病、保证患者安全和挽救患者生命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从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角度,我们工作当中每项操作都是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时刻,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关键时刻向患者展示我们的服务。大家交流的主题是:静脉输液、静脉采血。首先,与大家交流的是:静脉输液,主要从静脉输液概述、操作流程、常见输液反应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概述

一、概念: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

二、目的: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酸碱失衡的患者,如腹泻、剧烈呕吐、大手术后的患者。

2.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常见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患者。

3.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昏迷、口腔疾患)的患者。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输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入解毒药物达到解毒作用,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三、常见溶液

1.晶体溶液: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纠正体液及电解质失衡:

葡萄糖溶液:用于补充水分及热量,减少蛋白质消耗,常用溶液有5%葡萄糖和10%葡萄糖溶液。

等渗电解质溶液:用于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和渗透压平衡,体液丢失时往往伴有电解质的紊乱,常用的等渗电解质溶液包括0.9%氯化钠、复方氯化钠和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碱性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失调。

(1)碳酸氢钠溶液:nahco3溶液进入人体后,解离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可以和体内剩余的氢离子结合成碳酸,最终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排出体外,其优点是补碱迅速,且不易加重乳酸血症,但值得注意的是,碳酸氢钠在中和酸以后生成的碳酸必须以二氧化碳的形式经肺呼出,因此对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此溶液的使用是受到限制的。

(2)乳酸钠溶液:进入人体后,可解离成钠离子和乳酸跟离子,乳酸根离子可与氢离子生成乳酸,对乳酸利用能力差,如休克、肝功能不全、缺氧等病人,易加重乳酸血症,故不宜使用。

(3)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血浆渗透压,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消除水肿,同时可以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常用溶液20%甘露醇、50%葡萄糖溶液。

2.胶体溶液:分子量大,在血管中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1)右旋糖酐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2)代血浆:急性大出血使可与全血共用。

(3)血液制品:输入后能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大和增加循环血容量,补充蛋白质和抗体,白蛋白、血浆。

3.静脉高营养液:能提供热量,补充蛋白质,维持正氮平衡,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氨基酸、脂肪乳。

四、常用输液部位选择:

1.周围浅静脉:是指分布于皮下的肢体末端的静脉,上肢常用静脉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手背静脉网,手背静脉网是成人患者输液时的首选部位,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和头静脉可以用来采集血标本、静脉推注药液或作为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穿刺部位。

下肢常用的浅静脉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足背静脉网,但下肢的浅静脉不作为静脉输液的首选部位,因为下肢静脉有静脉瓣,容易形成血栓,导致静脉炎。

2.头皮静脉:由于头皮静脉分布较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表浅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因此,常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主要有:颞浅静脉、额静脉、枕静脉和耳后静脉。

3.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常用于中心静脉置管,需要长期持续输液或需要静脉高营养的患者多选择此部位。

五、在选择穿刺部位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因为老年人和儿童的血管脆性较大,所以应尽量避开易活动或凸起的静脉,如手背静脉,第二:穿刺部位应避开皮肤表面有感染、渗出的部位,以免将皮肤表面的细菌带入血管。第三:避免在使用血液透析的端口或瘘管的端口进行输液,第四:如果患者需要长期输液,应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通常输液部位的选择应从远心端静脉开始,逐渐向近心端使用。

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的评估:评估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治疗情况;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病人是否愿意接受输液治疗及有无顾虑;病人对药物作用、性质的了解程度;是否入厕。

环境:整洁、安静、安全、保暖、光线充足。

护士: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佩戴胸卡。

操作流程:准备用物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