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最新马铃薯种植技术心得体会(优质5篇)

最新马铃薯种植技术心得体会(优质5篇)

作者:飞雪 最新马铃薯种植技术心得体会(优质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马铃薯种植技术心得体会篇一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为了加大我乡农业产业调整力度,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20xx年,乡党委、政府在总整布局、重点突出的前提下,发动农民种植蔬菜。20xx年无公害蔬菜、蔬菜种植项目面积达5000亩。

二、具体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引导工作

今年的蔬菜种植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与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为此,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副乡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员组成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并且我乡还成立了市、区、乡三级业务部门组成的技术小组,切实增加了技术力量的投入,给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力量。为加强工作的管理力度,使工作层层落实,分管乡长与乡主要领导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示范点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奖惩制度,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由于蔬菜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显注,老百姓的种植热高涨,为了能正确引导老百姓,达到合理布局的目的,我们通过召开群众会,深入农户等多种形式,从思想上下功夫,让群众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安排种植计划,不盲目地扩大种植面积。

(二)积极抓好物资筹备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

1、由于我乡的财力有限,群众的经济基础薄弱,目前单靠群众自己发展菜种植有一定的困难,为此,乡党委、政府积极与县蔬菜部门对接,争取物资、资金、项目的倾斜,及时将物资筹备到位。

2、农业农村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保障,特别是在凝冻之年,为了让农民的土地能最大限度地产生经济效益,尽可能地减少种植、运输成本,今年我乡在将主要精力重点放在基础设施恢复上,4月底就将受损基础设施全部修复完毕。

(三)加大培训力度,实施全程跟踪技术指导

为了让农户全面掌握蔬菜种植技术和无公害操作技术,特别是科普、科技方面的培训,根据种植进度和生长进度分期进行培训的方式,对早玉米、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蔬菜的种植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等进行详细讲解,除此之外,为使群众便于学习和运用种植技术,区、乡技术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全程指导服务,让农户现学现用,增强实用性,使技术传授方式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四)加强后继服务管理

由于农民的素质较低,往往出来虎头蛇尾的现象,为此,今年我们强调农户着重加大后继服务管理力度,特别是在蔬菜种植的田间科学管理对农户进行全面培训。

三、取得的效益及存在问题

今年我乡发展蔬菜种植,一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收入,节约了种植成本;二是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都得了进一步提高,为我乡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对农业种植的大好形势下,我乡的农民人均收入和社会地位逐步巩固提高。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农民土地持有率下降(土地的合理与不合理开发),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拥有土地是进可攻退可守。

2,单产提高的空间有限。农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市场价格不稳,销路不畅。面对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挫伤菜农的积极性。生产资料上涨,成本提高。

3,设施落后,品种老化,技术欠缺。

4,菜农到城里卖菜时,车辆管理部门要行车证、驾驶证、养路费。由于农民的车辆平时不用,只有到城里卖菜时才到路上跑,所以大多数都没有相关的手续。

5,政策支持的空间有限

6,自然因素。气候的不缺定因素,影响蔬菜的生产

7,非农产业的收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8,生产成本加大,农业效率增长缓慢

马铃薯种植技术心得体会篇二

收到湘农发〖2021〗4号文件后,我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大棚房”“回头看”排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排查工作人员及工作职责。组织全乡干部职工及各村支部书记召开了推进会,传达文件精神,推进我乡“大棚房”“回头看”排查工作。

1、切实履行职责。工作人员集中进行培训,对相关政策吃透把准,进行深入查、彻底查、反复查,做到不漏报、不少报、不瞒报。

2、对照文件集中清理整治三类问题逐一开展排查。经过认真排查,全乡排查38个农业设施,面积平米。对于文件要求清理整治的三类问题在我乡均没有发现占用耕地的违法违规问题,严格按照农业设施相关要求执行,2019年4月至今无新建的农业设施。

下一步,我乡将继续以湘农发〖2019〗4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农业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农地农用,继续开展设施大棚调查摸底,对建档立卡且正常从事生产的大棚进行定期督查、跟踪监督;对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的大棚,督促建设业主按照整改方案立即整改,尽快恢复农业生产,认真履行职责,坚决遏制占用耕地的违法违规问题行为。

**人民政府

2021年8月10日

马铃薯种植技术心得体会篇三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马铃薯的种植季节和方法,一起来看看。

1、春播指:2-4月份种植,7-10月份收获;

3、秋播指:8-10月份种植,12月-次年1月份收获;

4、冬播指:11月-次年1月份种植,3-6份收获。

一、选地。原则要求是不易受旱,遇雨能排,忌用涝洼地。不能选用前作为茄科作物或块根作物的地块。

二、种薯处理。提前10~15天进行。先拣出烂病薯块。

1、切块。切块前先整薯用0.1-0.15%高锰酸钾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大种薯纵切数块,每块重30~40克,带芽眼2个以上,小于50克薯种不切块。

2、防病消毒。切薯刀要注意消毒,切后用草木灰蘸切口,种薯切后可用链霉素或多菌灵喷雾消毒,然后摆好凉干切口变硬至结疤。病烂薯要剔除。

3、催芽。一般采用沙床催芽,注意控制沙的湿度,以底层不见水渗出为度。催芽后的种薯,特别要注意轻拿轻放,小心搬运,尽量避免碰断种芽。

三、整地。收割晚稻时,尽量贴地收割,不留禾茬。收割晚稻后立即进行整地,只需分畦开沟,不用翻耕畦面。畦面宽1.6米,每畦一边开条深沟,沟宽35厘米,深20厘米,作工作行兼排水沟;另一边开一条浅沟,沟宽30厘米,深7厘米作工作行。种前粗略开好田边沟和深沟,浅沟留待种后再开。

四、种植。种植前放跑马水湿润薯地。按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边行离沟20厘米的规格摆放种薯,种薯芽眼向下或侧向,切口面不要向下。亩播种薯4500个左右,可用碎泥薄盖种薯。摆种后亩用氮磷钾均为15%的硫酸钾复合肥60~75公斤,一次性作基肥均匀撒施于种薯旁的行间四周面上,有条件的可加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注意使用仔猪粪要充分腐熟,且不能接触种薯。

五、稻草覆盖。种后在畦面上全面铺盖稻草7~8公分,每亩用稻草750公斤(即每亩马铃薯用2亩左右的禾秆)。覆盖厚度以畦面不透光为度。注意稻草要覆盖均匀,并盖到畦边两侧。稻草覆盖结束后,开浅沟及清深沟,并用泥土将稻草压若干个点;不必将畦面均匀压盖及压泥过多。然后淋洒定植定草水,以稻草湿润为度,一般要求淋洒2-3天。

六、田间管理。

1、种前遇旱泥土干燥发白,可灌水淹湿后排干水,或人工淋湿泥后再种,也可在种后当天淋湿稻草及泥土(必须是当天),出苗期有部分苗被稻草缠绕,可用木条拔开稻草,加快出苗速度。生育期间一般不再施肥,如遇久晴无雨,要及时灌沟水渗透湿润,但遇阴雨天气要注意清沟沥排水。

2、病虫害主要是晚疫病、茎腐病、蚜虫、地老虎等,可使用代森锰锌、百菌清、托布津、瑞毒霉、大功臣、农地乐等农药防治。

七、预防霜冻。在霜害到来前一天的傍晚,可用草木灰撒施叶面或用禾杆草覆盖或烧草堆熏烟。

八、收获。无需用铲挖薯,部分只需拨开稻草就能拣薯,部分需用竹签轻挖。

土豆的种植一般有两种,一是种子,二是种薯。家庭中操作最简单的是种薯。

可以选择从菜市场直接买回来的,表皮没有破损的土豆,处理后直接种下去。

用锋利的小刀将土豆分成4~6块,保证每块的“小眼睛”(就是土豆表面坑坑洼洼的地方)不多于3个。然后将其放在阳光下晾晒1~2天,直到看见眼睛部位发芽为止。

在此过程中注意,一定不要浸泡土豆,土豆不比种子,浸泡只会让土豆腐烂的更快,反而在干燥处,切面愈合的就会更快一点。

马铃薯种植技术心得体会篇四

今年我县棉花生产是以科技兴棉,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高产创建为重点,依靠科技推广全县棉花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棉花生长情况

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有棉蓟马、棉盲蝽象、棉铃虫、棉蚜、棉炭疽病、棉枯黄萎病、棉红叶茎枯病。防治办法做到:首先做好预测预报,一旦达到防治指标,以各种信息传递方式迅速发送到棉农手中,如电视广播、信息平台等,然后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掀起防治高潮,全县棉田没有因病虫防治不力而造成损失。

关键技术不放松,实现高产又高效。一是种植优良品种,春棉以银山8,予杂35为主,面积为0.3万亩,夏棉以中50、银山,9号、百棉2号为主,面积有3万亩。二是麦收后促早技术配套实施:早间苗、早定苗、促苗稳长;早施肥、浇水,搭好丰产架子;早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铲除杂草,促壮苗早发;早打顶,减少无效花蕾,增加优质铃。三是科学化控。按叶龄模式化控,看天看地看苗情酌情施药。四是科学施肥:克服重氮轻磷忽视钾的错误施肥方法,实行配方施肥。五是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科学防治。

高产典型:林区,植棉10亩亩产皮棉93.2公斤,乡范保民种4亩,亩产皮棉98.5公斤。乡种3.5亩,亩产皮棉95公斤。这些高产典型在当地都起到带头辐射作用。

工作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棉花生产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

二是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规划;

三是科学制定技术规程;

四是做到方案到位、宣传到位、技术服务到位、物资配送到位、档案管理到位。

共发放技术资料1万余份,高产创建技术手册500余份,举办培训班30场次,培训农户1000余户,高产创建核心田每亩补助3公斤棉种和200多元农药及25公斤配方肥。

现场观摩:8月30日省农业厅经作站,省棉办,省农科院经作所,中国农科院灌溉研究所,市农业局,市棉办的领导和有关专家亲莅我县高产创建点现场观摩棉田生长情况,对我县棉花生产给予充分肯定。

气候特点:5月下旬,6月份光照温度正常对棉花出苗、苗期生长发育极为有利;7、8月光照充足,降水正常,温度适中,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为棉花多结优质铃打下了基础;9月份光照、温度正常对棉桃生长发育非常有利;10月上旬光照充足,温度适宜为棉铃吐絮创造了有利时机。

明年棉花生产形势分析

由于种棉投工较多,风险较大,棉花抗拒自然灾害较弱,发生自然灾害频繁,投资大,价格低,效益低,棉农迫切希望有一个较好的市场行情,趋于合理的棉花价格,棉农有利可图才种植棉花,虽然今年棉花种植面积略有减少,但棉纺企业用棉不会减少,将会持续发生求大于供的局面,价格将有所提高,用棉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必会影响企业效益。一旦超过用棉企业的承受能力,价格上涨空间将有所缩小。总之,农民种地是看效益,在目前花生价格下跌、玉米价格持平的情况下,棉花如果价格不上涨,棉农明年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将会受挫。如果价格上调,宜植棉地区还会扩大种植面积。

马铃薯种植技术心得体会篇五

第一步:确定标线位置。用米尺从立柱埋设下端量起,规定高度为米,并用水笔划线标注清楚。

第二步:先把第一排的一立柱埋设固定,确定下埋深度为55厘米,立柱底部勿忘记垫砖。

第三步:预把最后一排立柱坑挖好,可适当挖深些,约 60厘米(深了可回填土),将该立柱放入坑内。一人手拿超平软管一头(必需事先在里面灌满水,两头扎起),将其靠在第一排立柱的标线处,另一人拿着超平软管另一头同样靠在最后一排立柱的标线处。假若该处超平软管的水平面超出标线,说明立柱埋深了,需要回填土垫高。反之,超平软管的水平面低于标线,说明立柱埋浅了,需要重新下挖。通过不断地找平,可最终确定两立柱间的水平线。同理,如果利用该方法将所有的立柱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那么埋设后的立柱就非常符合标准。可见,小小超平软管在棚室建造中的确可发挥不小作用。

立柱及后屋面两角度如何确定

在安装立柱时,立柱不能全部竖直安装,这样会导致大棚的承重能力降低,棚内的立柱容易在过重的压力下向后下方倾斜。今年下大雪时被压倒的新建大棚多是立柱埋设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大棚内的立柱安装时应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现在菜农建造的大棚,因为较宽,棚内每组立柱在5-6根,我们就以山东寿光地区,每组5根立柱的大棚说明立柱的安装方法(从南向北,依次排列)。

第一,对于大棚前脸的立柱,菜农在安装时应将其按照前脸墙体的倾斜角度安装立柱,这主要是因为大棚前部拱度较大,棚面的重力向大棚的后下方压,所以立柱要稍微向前倾斜。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前脸墙体,也有利于增强立柱的承重能力。

第二,安装棚前的第二根立柱时也要向南倾斜,倾斜角度在1-2°为好,这样可以使立柱与上部钢管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增加承重。

第三,对于中间的一根立柱,菜农应竖直安装。

第四,对于第四根立柱,因为上部棚面缓和,主要是草帘及卷帘机向大棚的斜前方压,菜农将立柱向北倾斜1-2°即可。

对于后屋面夹角的设置,既要考虑减轻前面立柱的承重,又要考虑大棚保温性能的提高,所以角度一定要合适。如果大棚后屋面坡度较小,就会造成覆土过多,压力过重,如果角度过大,又会造成后屋面覆土较少,保温性较差,并且后屋面的走道较窄。所以将大棚的后屋面按照45-50°角设置最为合适。

专业的温室大棚建设就在寿光盛荣温室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