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企业慈善捐赠发言稿(优秀6篇)

企业慈善捐赠发言稿(优秀6篇)

作者:HT书生 企业慈善捐赠发言稿(优秀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企业慈善捐赠发言稿篇一

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我们隆重举行“园丁奖学金”捐助仪式。全校教职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捧出一份关怀,献上一片爱心,为这温暖的季节增添一份温馨。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向参与捐助的全体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每一名一中人应尽的责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华美德的传承者和示范者。而我们一中的全体教职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心、责任、敬业”三项核心师德。

自20xx年以来,由校党委倡议全体教职工积极相应自发捐助设立了“园丁奖学金”, 每年5月进行发放,主要用于奖励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子,支持和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校园 内营造-爱心互助,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 热情,培养勇于进娶敢于胜利的拼搏精神,促使每一名学生努力践行“诚信、勤奋、自信、责任、感恩”五项核心品格,锻造成为充满责任、满怀感恩的真正一中人。截至目前,“园丁奖学金”共开展了五届捐助活动,捐助资金近8万元,受助学生达100余人。

今天的捐款活动中,全体教职工积极响应,人人参与,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本次捐助金额共14520元。这些捐款将用于资助我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希望我们的帮助能使同学们的成长道路少一分坎坷,让同学们的生活 多一些阳光和欢笑。

古人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希望广大同学敢于正视困难,树雄心,立大志,努力把老师们的关爱化做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一名一中学子在我们充满爱的校园里,自觉历练五项“核心品格”,学会感恩,学会去爱。

老师们,同学们,一中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和-谐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我们希望用我们的小爱孕育出一中的大爱。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谨记:生命因有了爱而更为富有,生命因付出了爱而更有价值!

最后祝同学们在新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企业慈善捐赠发言稿篇二

大家下午好!寒假里,我在qq群上已经简单说了我本次活动的主要意图,想必有不少同学都已知道我今天站在这里倡议的目的是什么了吧?对,我想、我要、我必须在此倡议,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当今世界上那些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到处流浪的、被遗弃的、被虐待的、先天残障的等等,许许多多处于困境的儿童们,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奉献一点我们的赤子之心,尽到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份微薄之力。相信我们以此独有的形式和途径,肯定能够帮助到那些与我们一样智慧美丽却深陷困境而可怜无助、痛苦不幸的儿童,因为我们比他们幸福得多也有力得多!。

就在中国,目前约有71万__名孤儿和无人照料的儿童,有15万到30万街头流浪儿童,有60万名服刑人员子女,有大约580万名残疾儿童。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不是他们愿意这样,是命运的捉弄。他们也希望可以成为一个身体健全之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他们多么渴望上学、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啊!可是,他们却很难获得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更别提必要的教育、医疗、服务和福利条件,不仅如此,他们中的很多人还遭受着难于忍受的歧视、非人的虐待,身心都遭受到残酷而严重的伤害。

听到、看到、想到这些,在座的各位,让我们扪心自问,难道我们不应该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他们吗?不能奉献一点点的爱心温暖他们吗?难道我们作为一名健全人、一个个已经拥有太多太多幸福关爱和优越生活条件的人,不应该帮助他们吗?其实,今天,我们只需要拿出我们新年压岁钱和平日零花钱的小小一部分,邮寄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就会有人帮助我们把钱用给最需要用钱的世界上的那些可怜的需要帮助的儿童!

现在你们一定会问,就靠这些微薄的捐款,我们到底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但是,你们一定明白,“涓涓细流,可聚江海”这句话吧!你们不知道的是,仅仅200元,就能够为10名家庭困难无力上学的儿童带去油画棒、橡皮泥、七巧板、围棋等8件文具,让他们有条件感受学习的欢乐,通过游戏来学习;而仅仅300元,就能够为贫困儿童提供一个装有皮球、跳绳、呼啦圈等运动器械的体育运动包,帮助孩子们在丰富的运动和游戏中,第一范文健康快乐地成长;仅仅500元,能够为残疾儿童的家长和护理人员提供30本辅导书,帮助他们更好地从身体上和心理上给予残疾儿童最好的照顾;而800元就可以为困境儿童提供50本书籍,帮助他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如果是1500元,就能够为残疾儿童中心提供康复器材,如物理治疗垫等器材,这些设施可以使100名残疾儿童收益。我所希望的,也是大家所希望的,一定是能够看到更多的困境儿童,通过我们所奉献的微薄之力早日摆脱困境、改变命运,走向健康与快乐、幸福安康吧!!!

曾经,每每看到那些可怜的儿童,我是真的真的很想帮助到他们,可是街头的乞讨者、媒体中众多的不幸者的信息让我真伪难辨,空有爱心不知如何表达。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幸运地得到了这份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捐款资料和信息。在我高兴地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我一个人力量的微薄,仅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想,为何不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我们全班同学,如果可能还可以分享给全校乃至更多的人们,今天,我给每位同学一次奉献爱心的珍贵机会,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共同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给可怜的儿童最实在具体的帮助和支持。

亲爱的同学老师们,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真挚爱心,搭建一个广阔无垠的爱心平台,让爱心无限延伸……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温暖孩子的颗颗童心吧!

企业慈善捐赠发言稿篇三

当我们在操场上兴高采烈地进行课外活动时,我们的李老师却在病榻上痛苦地挣扎;当我们回家吃着香喷喷的米饭蛋汤时,哪知我们的李老师仅靠着盐水和药液维持着起码的生命颤…好多同学去看望过李老师了,都说我们的李老师(双眉紧锁,嘴角拉长,配合点头动作)多么需要支持。

请伸出你的温暖的手吧(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弯曲,并且把手部抬高),拿出你的压岁钱、零用钱和准备过生日的钱,挽救我们的李老师。他是我们的好老师,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他呕心沥血,他熬出了近视眼,他讲成了咽炎症。他多次被评为乡、区、县先进教师。

请伸出你温暖的手吧,动员你的家长、朋友和熟人,掏掏他们的腰包,挽救我们的李老师,他是我们的好老师啊,为了山区的孩子成才,他上有80老母,下有两个孩子,旁有多病的妻子,他是背负着一个沉重的蜗牛壳在教育战线拼搏啊(面颊下拉,双手伸直)。

请伸出你温暖的手吧,利用礼拜去勤工俭学,用自得的收人挽救我们的李老师。李老师病倒在讲坛上了,他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但他的心脏(右手抚胸,饱含深情地)病很严重,据华西医大诊断,要安人工起搏器才能挽救他的生命,这需要一万多元人民币!他是民办教师,乡财政不可能为他承担这笔巨额药费。

请伸出你温暖的手吧,我们一定能挽救李老师(双手伸直抬高然后收回)!

伸出温暖的手,给李老师一份帮助。

这是一篇募捐演讲,演讲者以恳求的语气希望听众人人都能伸出一双温暖的手,让呕心沥血的李老师从病床上爬起来。演讲语言以长句为主,语气诚恳,运用反复手法更加感人。演讲时应穿千净的校服,不要化妆,以健康的形象走上讲台,目光显得有毅呆滞,神情显得有点悲楚。

企业慈善捐赠发言稿篇四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慈善从心开始》。首先我想先为大家讲述一个有关慈善的故事。

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正举行了一场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的慈善晚宴。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一位老妇人领着手捧储钱罐的小女孩露西被保安拦在了门口。

“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小女孩露西天真地问保安。她的话让安东尼愣住了。

“我知道受到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会拿出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但这是我所有的钱啊,如果我真的不能进去,请帮我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露西说完,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安东尼。

此时的安东尼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人说:“孩子,你说得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说话的是一位老头,他就是股神沃伦巴菲特先生。

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而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纷纷以这句话作为标题,报道了这次慈善晚宴。看到报道后,许许多多普通的美国人纷纷表示要为非洲那些贫穷的孩子捐赠。

“慈善不是钱,是心”,我很赞同,并为之深深感动。每一个具有慈善心的人,哪怕只捐一元钱也都是慈善家。在我们期待富豪慈善家慷慨解囊的时候,我们期待更多的是一份慈善之心。

助,疾病相扶”;道家的“劝善之书”中列举了“收街市弃儿、普济应验汤药、修桥铺路”等多种慈善方式;佛教传入中国后,更是提倡无边的慈爱和宽泛的悲悯。

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物质文明日益繁盛。在个人财富日益增长的时候,一些人却表现出一种“富而不贵”的姿态。这是令人多么悲哀和不齿的行为!金钱至上、物欲膨胀,而仁爱之心日益萎缩。这绝不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恰恰是一种倒退。我们知道,“给予”本身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捐赠不仅是助人,也是在助己。我们不仅仅需要慈善家,更需要社会群体性的慈善参与,来唤起更多人的温情关爱,来引起等多人的倾情相助,让慈善成为公众义举。

也许你会说,我们看多了一掷千金的捐助,也知道比尔·盖茨在余生为慈善所做的了不起的人生选择,我们感慨卡耐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的豪言,也钦佩尤努斯创办穷人银行的慈善智慧。然而我们又深知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点滴善举也同样举足轻重,平凡的人们给了我们更多的感动和温暖。

“感动中国”的候选人农村妇女林秀贞,从20多岁嫁到这个村子后,就义务赡养了村里6位孤寡老人。她自己的生活很贫困,她跟这些老人讲“我家吃窝头就给你送窝头,我家喝稀饭就给你送稀饭”,他们一起过着最低水准的生活。但是30年来她从没有间断过这样的赡养,而且一直养到为老人送终。在颁奖时,她之前的获奖者是霍英东先生,评委会给霍先生的评语是“辉煌一生”,而给这位农村妇女的评语是“温暖世道”。30年间,她让善良流淌过村庄,她用自己的行为温暖了这个世道。北大教授于丹在推荐词里写到,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如果说圣贤是一种态度话,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情怀。你没有资产,但同样可以用心完成一种持久的救助。

是的,慈善也许不需要一个火热的态度,一个昂贵的钱财数字,一次豪奢的行为,它需要的是一种接近体温的温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慈善也没有贫富差距,慈善没有年龄限制,慈善更没有强迫的味道。它只希望我们把慈善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信仰,一颗对慈善执着而温暖的心。

爱温暖无助的心灵,用我们的心来点亮悲伤的生活。用爱守望,用心相助,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海洋。

因为慈善不是钱,是心。心有多大,慈善就能走多远。朋友们,让我们用爱守望,用心相助,用一颗慈善之心,在寒冷的冬日播撒春的希望,携手共创和谐幸福的家园!

企业慈善捐赠发言稿篇五

大家好!

今年新出炉的“中国慈善排行榜”似乎给了我们一种误导。且不说又仅凭捐款发票评定企业家是否慈善客观与否,仅是凭金钱数额多少来衡量慈善便已经不是一种完全科学的导向。犹记得20xx年美国一场慈善晚宴,捐出25美分的小女孩说的那句“慈善不是钱,是心”,猛然敲醒了无数为慈善问题而迷茫的人。是的,“心”,才是衡量慈善的真正标准。

细观当下,我们不难发现,“慈善”在“金钱至上”的观念中,竟逐渐变了味道,甚至向病态发展。层出不穷的“诈捐门”和质疑“炒作”的声音所折射出的并非只有社会信用的缺失,归根结底,还是慈善心理的扭曲。这些人把慈善看做噱头,看做炫富的工具,甚至看做满足虚荣心的“秀”以及获取道德优越感的途径,这样的慈善、毫无高尚可言。正如前几日微博上盛传的那张照片:病房中的女孩苍白的脸与镜头着重表现的“好心人”手中醒目的几十万现金,强烈对比之下,女孩无奈地眼神正式对这种以牺牲他人尊严为代价的“伪慈善”行为的最好控诉。真正的慈善应当从心出发,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如今的中国乃至世界,需要的就是一种渗透了真切人文关怀的健康的慈善观。金钱的多少绝不能用来衡量心灵的重量。去年被美国总统授予“公民奖章”的关惠群,每天两点起床曲接济各地的流浪者,在他看来,并不富裕的自己在行善中最关键的不是钱。而是真诚与尊重。他坚持和他们吃一样的饭,并从不吝啬给他们拥抱。关惠群这一游乐场管理员用来为善举买单的微薄薪资与“慈善排行榜”上动辄上千万的数字相比,的确是微不足道的,但他灵魂的高度绝不会因此减损一分一毫。因为,他与那些得意地对乞丐说“嗟,来食”的人不同,她的每一份善举都是从“心”出发。

金钱从来就不是慈善的唯一衡量标准,这世上也并非“达”方可“兼济天下”,只要我们从“心”出发,用与他人平等的灵魂,给予爱和尊重,每个人都可登上“心灵的慈善榜”;施舍永远不会带来真正的道德优越,我们生来就亏钱这个无私的世界阳光空气和水,每个人都是负债者,对他人的帮助是以感恩的心对这世界微不足道的偿还。所以请让慈善从心中起飞,以感恩和尊重做翅膀,融入温暖的天空,世界安详。

企业慈善捐赠发言稿篇六

现在,让我们用记忆,一起来回想一张照片。它的色调以黑色和灰色为主,主角是一名正在课桌前温习的小女孩。在女孩整齐的流海下,有一双特别吸引人的大眼睛——明亮、聪慧。胶片将画面定格在了女孩与镜头凝视的瞬间,她的眼神纯净不含杂念,却让看过的人难以遗忘——这就是希望工程一张真实的宣传照。1991年,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解海龙,在安徽省一个偏僻的乡镇小学里偶然捕捉到女孩的眼神,然,从此,这张简约却不简单的照片就与希望工程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曾经,“失学儿童”是我们每个关心儿童成长问题的人的痛处,但“希望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给他们带来了筑梦的空间和圆梦的机会。可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许多比“失学儿童”更严峻的问题正一点一点地浮现在人们眼前。

近几年,有一个词儿,在社会各个阶层里广泛流传着,它描述的,是那些被外出务工的父母留在农村的孩子。正是根据这样的现象,这些孩子被统称为“留守儿童”。据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xx万的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的占86.5%。这种现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去年春节期间,有12名留守儿童在某新闻媒体的帮助下,从全国各地来到乌鲁木齐,和分离了许多年的爸爸妈妈见了面,吃上了一顿久违的团圆饭。只是,当孩子面对这么长时间以来父母第一次的拥抱,竟然显得有些淡漠和被动。同样的,这顿看似平常的团圆饭,也因为时间的痕迹,夹杂着百般滋味。

一名四川的孩子对记者说,在得知自己能够去新疆见到分开了8年的父母的时候,心里很激动,但是又有点胆怯。在见到父母的那一刻,竟然还有点儿不知所措的感觉。这些,我们都能够理解。父母给孩子的感觉,本来应该很近,可是在没有父母陪伴的8年里,仿佛是显得那么远。

家是什么?在这些留守儿童的眼中,家,不只是户口本;家,不只是房子。家——只要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地方,就是家!

偶尔,我也会到农村去。那里不乏留守儿童的身影,在当地人的眼中,留守儿童比不上那些有母亲时时带着的孩子漂亮,也不如那些在父亲的督促下练习写字的孩子可爱。也许,当留守儿童在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别人打骂的时候,还会有过路的人指着他们说,“瞧,这都是些没人管的野孩子”。这样一句话,足以刺伤一颗小小的心灵。夜幕下的留守儿童,避开了喧闹人群的他们,唯有对这漫天星空诉说满腔的委屈。

在今天繁忙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尝试着放慢脚步,会看出我们身边留守儿童的脆弱和无助,如果能在伤害来临之前帮助他们,至少,会带给他们一些依靠。不计较得失,因为我是一名志愿者;不在乎小小的付出,因为我代表阳光洒下温暖。其实,假如每一个人在生活里都做一个有心的人,就会发现社会会因为你存在,变得流光溢彩。

生命中,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出发,那是梦与梦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抵达,是爱与爱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拉近,是心与心的距离!让我们向留守儿童伸出双手,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给他们带去光和热,用多一点点的爱去开启那些紧闭的心扉,用多一点点的行动牵着他们快乐成长!

爱心牵手,共享阳光。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在行走的途中看到留守儿童的身影,请不要只是从他们身边淡漠地走过,试着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声问候,只要点亮了孩子心中昏暗的那盏灯,心的温度,会把希望点燃;爱的光芒,会把奇迹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