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安全用电调研报告(精选14篇)

安全用电调研报告(精选14篇)

作者:灵魂曲

制作一份精彩的调研报告需要深入了解调研对象和问题,并采用适当的调研方法和技巧。调研报告范文的参考价值在于帮助我们提高调研报告的写作能力。

安全调研报告

北地区包括**省**市、**市、**市、自治州,面积7.1万平方公里。二十世纪末原有合法煤矿近300对,每年生产原煤300多万吨,死亡70人左右,百万吨死亡率高达20以上。经过几年来的整顿关闭,现有煤矿138对,去年生产原煤近500万吨,死亡34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了6;今年前十个月,生产原煤约350万吨,死亡18人,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5左右。尽管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矿点减少,产量增加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死亡人保持了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是,煤矿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重大事故事故时有发生,顶板事故多发,同当前的煤矿安全生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较,与实现安全发展的要求相比较,与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地方国有煤矿积重难返。

北地区现有地方国有和国有改制煤矿36对,目前仍有5对矿井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些地方国有矿井积重难返,存在诸多问题:

1、包袱沉重,身份扭曲。**地区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在上个世纪末,一些国有煤矿因为市场低迷、机制不活、管理不善等多方面的原因,亏损严重,寅吃卯粮导致采掘极度失调,生产无以为继,相继停产或下马,甚至破产,煤矿职工生活相当困难。目前,自治州卡棚、龙家寨煤矿2矿3对州属矿井仍处于停产状态,**市辰溪县孝坪煤矿的2对井正融入民间资本整顿改制,**市桑植县3家县属国有矿的3对矿井整体承包给私人经营管理。地方国有煤矿过去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现在职工多,安置困难大,实现破产买断的难度更大,随着煤炭市场的好转,部分国有煤矿为解决职工生活问题,大量融入民间资本,恢复矿井生产,形成国有煤矿牌子、乡镇企业管理水平,私人租赁承包经营的局面,煤矿身份扭曲。

2、关系复杂,管理失控。部分国有煤矿处于边远山区,监管难度大。自治州卡棚煤矿由当地人强行承包租赁,实行掠夺式开采,既不服从煤矿的管理,也不服从煤炭管理等部门的监管,多井口出煤,井下无风作业。面对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20xx年下半年,政府不得不组织公安等多个部门干预,强行终止合同,停止生产,对煤矿实行公开拍卖改制。

3、证照难办,违法生产。国有煤矿范围广、储量大,需交纳巨额资源价款和环境治理备用金,才能办理采矿许可证。去年,有些国有煤矿为了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临时办理了有效期不到半年的采矿许可证。自治州洛塔、向阳2对州属国有煤矿的采矿许可证,年初就已经到期,因包袱重、成本高、效益差,无力交纳巨额费用,延期申请一直未被批准。在证照不全的情况下,职工为了生存,继续组织生产,地方政府为保稳定,防止矛盾激发,对煤矿的生产行为,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国有煤矿因其资金积累有限,资源市场不完善,未来办理采矿许可证(延期)的困难会越来越大。

二、煤矿安全技术人才极度匮乏。

从1991年开始到现在为止的20xx年间,北地区煤矿新增的大中专学校毕业的煤矿安全技术人员不足10人,而煤矿原有安全生产技术骨干因退休、转行等原因流失达60%以上,煤炭安全生产技术力量包括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在内,具有技术职称的不足100人,平均不足0.5人/矿,现有的技术人员绝大部分在40岁以上,年龄老化,青黄不接,而培养一名合格的技术人才,包括3年专门学校学习和3-4年实践锻炼时间,至少需要6-7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煤矿安全技术人员的匮乏程度将会更严重,因技术力量不足带来的严重问题会进一步显现。

1、煤矿企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北地区在矿井一线直接服务的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才不足60人,平均每4对矿井配备1人,按照煤矿生产情况估算,至少需要技术人员250人以上,现有技术人员配备率不到25%,技术人才缺口巨大,绝大部分乡镇煤矿没有技术人员可供配备,导致煤矿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千篇一律,与煤矿的实际情况根本不符,煤矿工程技术图纸填绘不及时或根本无人填绘,安装的瓦斯监控系统无人使用,形同虚设,经常因无法预见、识别、有效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导致重大事故。

2、煤矿监管部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辖区4市州、9个采煤县、55个产煤乡镇的煤矿安全管理部门中,配备煤矿安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40名,全部配备在市州、县区一级,甚至个别重点产煤县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重点产煤乡镇在内的所有产煤乡镇都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煤矿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太少,无法有效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指导煤矿安全生产,个别县区的煤矿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工作处于失控的境地。

三、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急需提高。

相对而言,煤矿作业环境复杂,各种灾害危险程度高,需要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职工队伍,但现实情况是:近2万名煤矿从业人员,从矿长,到一般现场管理人员,到采掘一线从业人员,离高素质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

1、煤矿企业管理水平与严峻的安全现状极不相称。224对矿井中,矿长具备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的不足80人,大部分仅具有初中学历,部分仅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矿长不具备安全生产管理必要的理论知识水平是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2、井下现场安全管理与急需的实际要求极不适应。北地区现有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3000多名,实际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50%,必要的煤矿现场安全管理理论知识缺乏,凭经验管理,凭经验操作,是导致煤矿现场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3、煤矿职工素质与恶劣的作业环境极不适应。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始终是吸引农村青年打工的最佳场所,留下的井下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50%以上达不到小学毕业文化,有的为养家糊口,甚至身体有缺陷也下井工作。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下,不具备必备的安全生产理论知识,不了解瓦斯等严重煤矿隐患的危害程度,甚至带烟火下井,违章蛮干,冒险瞎干,是导致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几年来的事故调查表明,没有一起的主要原因不是职工严重违章作业造成的。

四、煤矿生产经营环境恶化。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和煤炭市场的好转,煤矿的效益有了一定起色,煤矿企业成了“唐僧肉”。一些部门以各种借口,通过各种途径向企业索、拿、卡、要;一些个人看到煤矿有利可图,故意设置障碍,搞权钱交易;一些黑恶势力看到煤矿效益较好,蓄意染指寻衅滋事。一些煤矿老板说:现在办煤矿太难了,政策压力大,婆婆多,眼红的多,卡脖子的多,收费和罚款的多。生产经营经营环境恶化,消耗了矿主大量精力,无法专心安全生产管理,经济效益下滑,安全投入减少,延缓了隐患整改进度。

五、煤矿安全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一是有的地方监管体制不顺,不能有效地开展监管工作。如分局辖区三市一州就有**市在今年十月前未成立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九个主要采煤县中有六个没有成立相对独立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由煤炭行业管理局或行业管理办公室行使,导致职责不明,责任不清和监管执法主题不合法。因此,大多数地方监管部门都还停留在安全检查阶段。二是地方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不到位。据调查统计,分局辖区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的人数有近400人,但从事煤矿安全和技术的只有不到60人,发现不了隐患,解决不了问题是常态。三是监管队伍素质普遍徧低,执法难以到位。除了专业技能差外,对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也知之甚少,依法办事的能力普遍欠缺。四是监管部门经费不落实,收费、罚款成了监管部门的中心工作。五是有的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将地方监管和国家监察对立起来。

对策和建议:

2、加强煤矿技术人才培养。加大扶持大专院校煤矿专业的力度,国家应采取经济政策鼓励农村青年和学生报考煤矿急需的采矿、地质、机电专业,扶持煤矿企业特别是乡镇煤矿大力培养技术人才,促使煤矿落实技术负责人制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人员待遇。

3、加大煤矿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实行煤矿矿长职业经理人制度,矿长、法人(投资人)分离。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落实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培训监管,逐步推行煤矿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4、改善煤矿生产经营环境。规范政府部门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投资环境,打击黑恶势力。

5、理顺煤矿监管关系。调整行业管理与日常监管关系,进一步理顺监察监管职能,强化对地方监管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和瓦斯治理攻坚战;将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体系落到实处。

用电安全调研报告

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能力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运用安全用电原则.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对话的形式讲述“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介绍了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家庭用电安全的有关事项.

本节知识学生不仅应该知道,而且,应该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生活中能自觉地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对话形式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学习和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既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

本节的重点是对安全用电原则的掌握和并能实际应用.。

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易采用理论和实际相对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材也编得较为生动活泼,因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例如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就教材中难于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再由教师归纳后有重点地质疑,最后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家庭和学校用电的实际情况,对照检查有没有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地方,并开展分组讨论.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本节的教学中,尽可能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文档为doc格式。

安全调研报告

xx年至xx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5起,死亡31人,百万吨死亡率达8.86%,直接经济损失138.45万元。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故类别分析,3年中共发生顶板事故23起,死亡了24人,分别占3年事故总数的92%和77.4%;其中瓦斯事故是自19xx年我县官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xx年后又一起重大的瓦斯爆炸。顶板事故突出,瓦斯事故再次发生,说明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没有抓到位,预防顶板事故和瓦斯事故的措施没有到位。

2、从事故的性质分析,3年25起事故均是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企业人员“三违”造成的,说明我县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滞后,安全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强。

3、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全县煤矿基础条件差,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主观上是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还不是非常良好,瓦斯很容易产生突然集聚,造成瓦斯事故的发生。从分析来看,事故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者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详细的、科学的操作规程,致使从业人员有章不循或无章不循,企业的管理人员又严重不负责,加之本身基础条件差,致使事故多发。

4、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分析,25起事故当中,在上午10:30(含10:30)以前发生的仅有3起,而10:30以后发生的占22起,也就是说在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要下班、或者已经下班、或者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跟班作业致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说明了企业的现场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工人乘机违章操作。这也是我们总结、分析事故以前所忽视的。

5、从事故发生的年度分析,3年中以xx年发生的事故最多,也就是在煤矿行业效益明显、抢生产、争利益的时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说明了企业老板仍然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老问题。

1、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xx”重要xx,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县的党的十一次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用电调研报告

此次调查的参与人员为笔者、各片区电工,采用走访的形式,自七月二十日至八月十日,为期三周。

2、调查过程及相关情况概述。

暑假期间,曾随渑池县电业局电力检修人员抢修受灾村庄并检修农村电网,在为农村居民排除一个个用电安全隐患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用电安全存在着严重问题,并由此展开调查。

调查围绕农村用电安全问题,以走访形式结合实地考查,对各个村庄的用电线路和设备做了详细的检查,并结合电力工作人员帮助村民做了大量检修工作,走访各村居民,查处农村违章用电和盗窃电能行为,为十多个村庄排除了用电安全隐患。在调查过程中还向村民宣传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劝导他们积极上报安全隐患,早上报,早排查,增进居民安全用电意识。

二.调查内容分析。

一、渑池县农村用电安全现状分析。

(一)农业生产季节性、临时性用电多,设备安全隐患突出。由于渑池县农村春夏抽水排灌、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季节性和临时性用电多,,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安全保障措施欠缺。农村用户缺乏对其生产用电设备安全投入和检查,不合格的导线、插座普遍存在,用户末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安装、投运率低,使农村用户用电设备自身安全隐患突出。

(二)农村家庭用电电线老化严重、室内电线连接不合理、线路走向杂乱。此次回家乡渑池县仁村乡,发现村里的电线拉得像蜘蛛网,一些线路老化了也不更换。通电线的安全使用年限一般为室内电线少于十年,室外电线少于五年,然而农村居民用户却由于用电安全意识不强和家庭经济因素等原因,导致电路电线长期不更换,根据调查分析有73%的被调查居民家庭电线使用超过20xx年,即第一次电网改建后从没有换过电线;电线使用期在10—20xx年的占调查人数的15%,电线使用期在5—20xx年的占7%;而电线使用少于5年的仅占5%。

如下表:

而且根据调查中的统计,家庭电线线路布线合理的占13%而有87%的居民电线杂乱无章,有超过75%的居民电线连接存在明显安全隐患,仅有不到25%的居民家中没有发现明显的线路连接安全隐患。

(三)农村公用输电线路抗风险能力差,对雨雪、强风、冰雹等突发风险抵抗能力差。主要表现在:1、渑池县各乡镇均处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洪水、雨雪、火灾等自然灾害多发,成为用电安全最大隐患。2、电力工作人员对农村高压线路附近环境监督不严周围普遍存在树木、房屋、家用电缆等。3、居民私挂电线现象严重,导致公用传输线路经常性短路。

(四)农村家庭生活用电总功率不断加大,电线、开关、插座等设施难以负载。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居民家庭开始有空调、冰箱等大功率用电器,但是长期未曾更换的家庭电线、开关和插座等出现难以负荷的现象,多处居民家庭出现电线烧焦,插座变形问题,而农村居民多数没有给于充分关注。然而渑池县由于地理条件,居民分散,为家电线路的维修带来很大困难。

二、用电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总结,渑池县农村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的两大原因如下:

(一)农村用电点多面广,检查、维护管理难度大。由于渑池县农村特殊的山区、丘陵地理环境,农村用户居住分散,点多面广,供用电线路普遍较长,并且线路周边环境复杂,道路和房屋交错,洪水、雨雪、火灾等自然灾害多发,特别是农村居民房屋拆除和新建、违章改扩建、现象普遍存在,使高压线路及低压外线通道被侵占或破坏,检查、维护管理难度大,供用电安全的外部隐患突增。

(二)供用电安全意识薄弱,对用电安全重视不足。一方面,供电企业员工对供用电安全重要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到位,使其对供用电设备的巡视、检查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设备缺陷,甚至有的为了减少抢修、维护工作量,违规将农村配电台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退出运行,使供用电安全保障措施效果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农村用户对用电安全隐患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对存在问题的电线、开关、插座等设施更换不及时,比如,一般农村室外电线安全使用周期是少于五年,室内电线使用周期少于十年,而农村多数居民电线周期超过十五年甚至不存在更换意识,只有在出现多次严重问题时才会更换。而且多数居民不会辨别电路危险警示牌缺乏安全用电意识。

三.提高农村用电安全的对策。

针对渑池县特殊地理条件和生活生产方式,要制定如下电安全的对策:

(一)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供用电双方安全意识针对农村用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醒目地方或人口聚集点书写宣传标语或粘贴宣传画,在新建配电室墙上张贴安全用电宣传瓷砖画,印制和发放安全宣传手册、宣传单等。同时,加强对供电所电工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消除畏难情绪,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管理各项规定。另外,加大与政府、媒体的沟通合作,通过电视台、村组广播等宣传电力设施保护和安全用电知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和法制文化,使安全用电观念深入人心。

(二)加大安全投入,提升供用电安全整体水平供电企业应设立抽水惠民配电箱,对季节性用电的配电设备实行循环使用,以减少用户投入,规范和疏导抽水排灌用电行为。加强对配电台区二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完善,提高电网安全事故防范能力。严格按规定设置供电设施保护标志和安全标志。加大用户用电安全检查,对用户严把设备验收关,严格选用安全可靠、质量过关的电器产品,并加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消除设备隐患。对少数用电环境差、风气不正的地方,要会同当地乡镇政府、派出所联合进行整顿,依法给予有力打击和严厉处罚,营造出良好的。

(三)实行电力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管理。电力技术人员是电力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实行电力技术人员责任制,职责、职权和专业班组职责挂钩,能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解决居民私自架设电线等问题,提高用电安全。

(四)实行对用电居民电线实施使用周期进行监督,倡导居民进行电线更新和线路合理规划。

结语。

通过我对渑池县部分农村地区用电情况的调查发现,渑池县农村电网结构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而且农村用电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村电力技术人员和居民安全用电意识不强,家庭电线等设施普遍存在问题,电线线路设置不合理,用电安全令人堪忧。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农村用电安全建设还任重而道远。我觉得只有通过引起电力技术人员和居民对用电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强化安全用电居民安全教育和儿童安全教育,提高居民整体安全用电意识,同时加强电力技术人员对公用输电电路的安全检查修复,倡导用电居民对家庭电线、开关、插座的基础设施定期更新,使其共同做到对用电灾害的及时减除、准备和应对才会使农村用电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安全景象。

此次实践调查,使我明白了“两课”教学旨在培养和提高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是我们运用知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大好机会,由此为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安全调研报告

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频发生,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儿童意外伤害并非发生在充满危险的户外,却发生在被认为是安全港湾的家中。国际非营利性组织——全球儿童安全网络3日在南京发布《儿童家居用品安全专题调研报告》称,有61.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

基于这份结果,该机构又进一步对家居用品危险因素进行了家长认知调查,结果发现,跌倒或坠落、烧烫伤及触电、割伤、夹伤或动物咬伤、中毒、窒息等,成为家长们所担心的由家居用品引发的主要伤害,但有近80%家长并不清楚如何对家居用品进行安全检查。《儿童家居用品安全专题调研报告》向中国的家长们介绍了国际常用的家居用品安全“5s”检查原则,呼吁家长们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检查家居用品的布置与摆放。

据介绍,5s原则包括五个关键词:第一,“看see”,习惯于“大人国”的父母们常常忘了孩子是用“小人国”的方式使用家中的物品,所以要学习用儿童的眼光审视物品摆放;第二,“绳带strings”,小孩子的好奇心会令其用长绳带做游戏,从而引发绳带绕颈,因此应避免儿童接触到过长的绳带;第三,“尺寸size”,孩子们喜欢用口来探索世界,过小的物品容易被放入口中而引发窒息,所以越是小的孩子,家长们要给予越大的物品;第四,“表面surface”,一些棱角尖锐、边缘粗糙的家居用品表面容易引发伤害,因此应尽量确保物品表面平滑柔软。第五,“标准standard”,在购买家居用品时,应仔细检查与儿童用品相关的安全标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伤害预防专家段蕾蕾表示:“儿童健康一直是我们所重点关注的,但是,可预防的伤害却是中国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发生在家中的伤害占据了儿童伤害发生率的一半以上。孩子接触最多的家长和幼教老师无疑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伤害预防认知,直接帮助孩子避免伤害的发生。”

据了解,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将在全国开展“全国幼儿园老师家居用品安全专题培训项目”,在各级卫生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向全国近5000所幼儿园提供家居用品安全专题培训。

安全调研报告

为认真做好我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根据地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要求,我区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各环节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食品安全信息分布状况开展调查研究,并对试点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试点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局基本情况。

**区始建于1965年,1970年设区建制,从而形成政企合一体制。区政府辖五个镇(林场)区(局)机关设在小扬气镇内,总面积459048公顷,人口49611人,其中镇内23397人,形成面广、人疏、线长的自然情况。

**区人民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项大事常抓不懈,积极推行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和综合评价,加大对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为保证全区人民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区食品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38户,其中,豆制品加工19户,面食类加工8户,熟食加工8户,冷饮加工3户,已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4家,占总数的36%。这些企业,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较好,加工设备较落后,产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只有1家,5人以下家庭式作坊居多。各类食品经营企业有280家,年销售额五十万元的有6家。餐饮业(包括食堂)有37家,其中饭店32家。食堂5家,全区共37户学校食堂和餐饮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共分为、b、c、d四个等级,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我区评为b级的餐饮单位共有3家,其余34家均为c级单位。

以上反映出我区的食品加工业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生产加工能力差,种类偏少,是外地生产加工食品的销售区;食品流通业处于一般水平,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餐饮业具备一定的基础,呈逐步扩展的趋势。

三、近年来我区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近年特别是20xx年以来,我区借助“食品放心工程”这一有效载体,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集中各方力量开展了不同种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严厉查处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饮料、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类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认真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无证照生产小作坊的取缔力度,对有制假劣迹和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整治,对提高全区食品质量的总体好转起到了明显效果。

四、我区部分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1、我区肉制品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突出表现在:牛、羊肉定点屠宰尚未实行,没有检验、检疫设备,肉类品种的检验、检疫工作等于没有开展,导致我区鲜肉的安全质量没有保证;少数城乡结合部定点屠宰操作尚不规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整顿规范。

2、豆制品行业。我区豆制品生产企业有19余家,都为家庭作坊式,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环境卫生不符规定。而且都未办理生产许可证,虽进行多次清理整顿,但仍难以改变。

3、街头饮食摊点的卫生状况甚忧。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特色的街头小吃摊点增多,尤其是夏季夜市开始,绝大多数小吃摊点也随之开张,他们对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够,加之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的盲点和病从口入的隐患。

4、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现象依然存在。我区经济欠发达,为了生存,一些人无视法律法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由于牵涉到社会稳定,使查处取缔的力度大打折扣。

五、目前我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1、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情况。

我区于20xx年6月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负责对全区食品安全总体分析、部署安排工作。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使区政府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有了一个“抓手”。这个机构成立以来,通过定期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针对发现的问题整体部署各类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等活动的开展,集中了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执法资源和力量。

在该机构运转过程中,我们感到虽然协调委员会在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感到这是一个议事的、协调的机构,统一性、权威性特别是高效性难以得到真正树立,如果要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比较明显的改观,需要有一个更有力的机构具体进行实施。

2、检测监测情况。

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一方面在规范食品进货渠道的同时加强食品的检测和监测非常重要,我区目前还没有检测监测设备,要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很难达到的。

3、人员、经费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重、范围广、责任大。目前,我局仅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而无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经费。给食品综合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六、有关思考建议。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我区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发挥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综合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力度,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的隐患,在预警和控制上下工夫,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事件的发生。

3、加大食品检测监测资金的投入。

4、食品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根据我区食品现状调查,我们选择了3家企业作为食品信用体系试点单位,(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试点单位:**区林格贝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为我区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年销售金额为五十万元,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好,加工设备先进,主要产品为加工提取华青素,生产前景好。(2)**区南味饭店:在我区餐饮业中为规模较大酒店,此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被评为b级餐饮单位,为**区最高等级评分。(3)**区东兴商店:此企业为批发兼零售食品超市,为**区信誉好的一家企业。

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农委、质监、工商、卫生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我区已召开了动员会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试点企业进行了培训,并建立了诚信档案。

5、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全社会对信用的价值还缺乏深刻的认知,加之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失信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防范和严格的惩戒,违规失信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面对突出的信用供需矛盾,只有从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才能促进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食品市场环境的形成,才能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对我区食品现状调研情况看,我区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对我区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安全调研报告

为了探索学习更先进的公寓管理模式与方法,以及探讨未来新校区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我校后勤保障处于xx年11月13日,在副处长张志毅同志的带领下,一行13人赴厦门大学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期间主要针对厦门大学公寓管理的模式、公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学生公寓管理运行费的划拨形式、费用计算,公寓日常管理的人员配置及上岗要求和工资待遇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就调查研究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厦门大学分为三个校区,学生公寓由学生公寓与环境服务中心管理,辖区内所有的公寓以园区管理制划分,共计有七个学生公寓园区,分别是丰庭学生公寓、海滨新区学生公寓、石井学生公寓、芙蓉学生公寓、凌云学生公寓、海韵一期及海韵二期学生公寓,学生总共住宿人数大约4万5千人左右。

丰庭楼群是厦门大学本部新建学生宿舍楼群之一,房间设计为单间独卫,主要用于解决全校女博士生的住宿问题,管辖区范围囊括丰庭一、二、四、五共计四栋宿舍楼。

海滨新区学生公寓共有学生宿舍三栋,分别为新区一、二及三号楼,顺坡而建,由下而上依次排开,新区一为女生楼,其余两栋均为男生楼,住宿对象有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少量博士生。房间内部结构为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套房,目前均为四人间。

石井学生公寓园区目前辖有f6、f7、f8、f9、f11、s1、s2、s3、s4、s5、s6、s7共12栋学生宿舍楼,住宿条件除f6为五人间,f7个别宿舍为六人间外,其余均为四人间;石井住宿区中f6、f11为宿舍独立卫生间,其余楼栋为集体卫生间,所有楼栋均配备24小时热水、刷卡热水器、网络接口、宿舍电话接口。

芙蓉园区的楼群是厦门大学本部历史最悠久的学生宿舍楼群之一,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园区位处于学生宿舍区的中心地带,园区内设有超市、移动营业厅、银行等便利设施,其管辖范围囊括芙蓉一、芙蓉二、芙蓉三、芙蓉四、芙蓉五、芙蓉十、芙蓉十二、芙蓉十三共计八栋宿舍楼。

凌云园区共有十三栋宿舍楼,入住学生包涵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层次,其中本科生楼栋为凌云一、凌云三、凌云四和勤业四;硕士楼栋为凌云一、凌云二、凌云五;博士生楼栋为凌云六、凌云七、凌云八、凌云九、勤业六、勤业七和凌云d。

海韵一期园区总建筑面积达6.7万平方米,包括七幢学生宿舍,以及教学楼、食堂、招待所、活动中心各一幢。每间宿舍住宿四人,拥有独立的阳台、卫生间和浴室;同时还装有热水器、空调、风扇,并配有电话、校园宽带、电信及有线电视接口等。园区管辖范围包括海韵一、海韵二、海韵三、海韵四、海韵五、海韵六、海韵七,园区可容纳约5000名学生。海韵二期公寓各项基础设施完备,每间寝室设有独立阳台、卫生间、浴室;配备空调、热水器、电话、校园宽带、电信等。园区辖区范围内包括海韵九、海韵十、海韵十一、海韵十二、海韵十三、海韵十四、海韵十五共计七栋宿舍楼,是厦门大学的两人间公寓,园区可容纳学生近三千人。

1.厦门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与我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异质性

厦门大学公寓管理的模式是按照园区制来管理划分,在这一点上与我校学生公寓园区化管理模式相同,但在具体的管理事务中与我校的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

在人员配置上,厦大一个园区配置一个管理员,白天上班,负责整个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配置一个协管员,中午和晚上上班,负责协助管理员;一个楼栋配置一个保洁人员,负责整个楼栋的公共卫生以及宿舍外围保洁。配置四个24小时值班制的安防人员,一个安防人员每天工作时为6小时,四个人进行轮流倒班,负责整个园区的突发事件处理以及维护学生公寓的安全稳定。厦大这种人员配置管理模式,用协管人员和安防人员代替了传统学生公寓管理中值班员的职能。

在我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值班人员主要负责按时开关公寓大门,在管理员不在班的时段中,保护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保护公共财产安全,对外来人员的进出进行登记,巡查宿舍内外安全,及时制止和处理不良或违纪行为,防火、防盗、防止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的事故发生,做好公寓设施设备报修、学生的报修记录等工作,但并没有把安全防护工作和学生公寓日常管理工作的职能分开。

我们认为像厦大这种人员配置比较科学化,管理人员与协管人员专门负责公寓管理内部事务,服务并处理好学生的公寓住宿管理问题,同时在每日巡查楼栋过程中与安防人员24小时的门禁监控系统形成双保险安全防护,从而在根源上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在学生公寓安全防护方面,厦大设置了三大安保屏障

一是厦大校园进出管理规定,所有人员进出必须提供工作证或是学生证,外来人员进出每天不得超过一千人次。

二是厦大后勤保障处由自己出资为每个园区都安装了门禁系统,每个学生进出园区必须刷卡进入,并且厦大的每个园区都设有安防监控人员,二十四小时进行安全监控。三是厦大后勤保障处自己出资为每个学生安装了一个密码保险柜,免费提供给学生用来放置贵重物品。

3.学生公寓管理人员上岗要求以及工资待遇方面

厦大的管理人员招聘要求一般是大专以上,工资待遇是一个月1850,购买社会保险,有工龄工资。以一个工作十年左右的管理员为例,其待遇大概是2700左右。而我校以一个工龄为十年的聘用工园区长为例,工资待遇大概是xx左右。厦大的保洁人员月薪是1400左右,这与我校聘用工保洁人员待遇相近。

4.厦大学生公寓管理运行费用的划拨形式以及费用计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前,厦大的学生公寓管理运行费用的是按照学生的人头来进行拨付收取一定得管理费用,博士生、研究生以及本科生都是一个拨付标准。以前厦大的一般住宿标准是8(本科):4(硕士):2(博士)划拨,以后厦大将按照4:2:1的标准划拨学生住宿标准。厦大的管理费用划拨形式是日常管理学生的所有运行费用先由厦大后勤集团垫付,而垫付的前提条件是厦大的所有门面管理费用由后勤集团代为收取,全校一年的门面租金约为4000万左右,年底在与学校按照比例分成结算。到了每年年底学校财务处会根据学工处核定的学生人头数目,来拨付后勤集团学生公寓的管理费用。

在公寓管理费用的拨付形式上,厦大与我校都是按照学生的人头数量来计算,但随着学生公寓住宿环境的改善,以后将会一个寝室住宿4个本科生、2个研究生、1个博士生,如果还是按照现有的方法来计算管理费用显然是不合理的。厦门大学后勤集团已经向厦大学校建议采用按照公寓面积来计算收取学生公寓管理费用的方式,这样更为合理化。

5、厦门大学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

在厦大的学生公寓里,学生们每天都可以喝着免费的开水,而在我校的学生打开水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收取的费用是每瓶热水2角8分钱。厦门大学本部校区的学生热水器是采用的电热水器,新校区是太阳能热水器,可为学生提供24小时热水供应,洗澡热水一分钟一毛钱;我校研究生公寓采用的是太阳能热水器系统,提供的热水时间是中午到晚上的11点,收费标准是一分钟一毛五。在学生公寓垃圾处理方面,公寓管理中心自己配置有专门的垃圾车,每天会在固定的时间来回收每栋楼的垃圾,保洁人员可直接将公寓垃圾桶的垃圾丢掷到垃圾车上,这样子的举措,既提高了保洁人员的工作效率,又使厦大的校园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在厦大的每一栋学生公寓进门处都贴有学生宿舍物业管理温馨提示,上面细致的标明了每栋学生公寓各个职能部门的联系方式、办公地址,宿舍管理服务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的联系方式,宿舍内配备的各项设施及使用注意事项,智能用电及注意事项,门禁管理要求,严禁使用的大功率电器有哪些、住宿安全提示事项,更在显著的位置标明了学生宿舍报修流程示意图。笔者认为温馨提示上面提供的'信息详细而全面,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体现了厦大在学生公寓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细致和体贴。

6、关于厦门大学学生公寓维修事项流程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厦大的水电维修项目统一报修至水电维修中心,与我校后勤目前的报修管理模式基本一致。

1、他们在人员配置方面采用的协管加安防人员替代了传统管理上的值班人员,这样职能的分配对学生公寓而言能更好的各司其职,加大了学生公寓的安全防护力度。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模式,设立专门的安防人员24小时监控门禁录像,并给相关人员配置对讲机,随时互通情况。

2、在公寓安全防护方面,他们设置的三大安保屏障,首先从根本上杜绝了学校闲杂人员的进出,其次在每个园区都设置了门禁系统,并24小时监控,最后又为学生的贵重物品安装了保险柜,如此三道防护网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公寓的火险、盗窃事件概率。我们可否投入资金给每个学生都安装保险柜,置放贵重物品。

3、公寓管理人员是公寓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公寓管理能否顺利展开的核心环节。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要将社会化公寓服务理念引进到公寓管理工作之中,组织管理人员定期学习物业管理相关知识,转变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向管理和服务的方向加以引导。

4、确保公寓的日常管理费用,是保障公寓服务质量的首要条件。公寓管理拨付费用的计算方式用面积计算方法代替以往的按照人头计算的方法更为合理化,这样无论一个寝室按多少人分配划拨,都不会影响到公寓管理的日常费用的收入。

5、我们认为可以在每个公寓门口都统一粘贴一张公寓住宿流程图,全面而详细的记录所有学生公寓住宿同学们需要了解的各类服务信息,这样子能够让学生们一进入公寓就简单而明了的了解了整个的住宿流程和各类住宿服务的相关信息。

总而言之,高校的公寓管理工作事关高校行政工作的全局和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学生们对公寓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为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贡献力量。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xx北地区包括xx省xx市、xx市、xx市、xx自治州,面积7。1万平方公里。二十世纪末原有合法煤矿近300对,每年生产原煤300多万吨,死亡70人左右,百万吨死亡率高达20以上。经过几年来的整顿关闭,现有煤矿138对,去年生产原煤近500万吨,死亡34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了6;今年前十个月,生产原煤约350万吨,死亡18人,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5左右。尽管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矿点减少,产量增加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死亡人保持了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是,煤矿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重大事故事故时有发生,顶板事故多发,同当前的煤矿安全生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较,与实现安全发展的要求相比较,与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xx北地区现有地方国有和国有改制煤矿36对,目前仍有5对矿井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些地方国有矿井积重难返,存在诸多问题:

1、包袱沉重,身份扭曲。xx地区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在上个世纪末,一些国有煤矿因为市场低迷、机制不活、管理不善等多方面的原因,亏损严重,寅吃卯粮导致采掘极度失调,生产无以为继,相继停产或下马,甚至破产,煤矿职工生活相当困难。目前,xx自治州卡棚、龙家寨煤矿2矿3对州属矿井仍处于停产状态,xx市辰溪县孝坪煤矿的2对井正融入民间资本整顿改制,xx市桑植县3家县属国有矿的3对矿井整体承包给私人经营管理。地方国有煤矿过去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现在职工多,安置困难大,实现破产买断的难度更大,随着煤炭市场的好转,部分国有煤矿为解决职工生活问题,大量融入民间资本,恢复矿井生产,形成国有煤矿牌子、乡镇企业管理水平,私人租赁承包经营的局面,煤矿身份扭曲。

2、关系复杂,管理失控。部分国有煤矿处于边远山区,监管难度大。xx自治州卡棚煤矿由当地人强行承包租赁,实行掠夺式开采,既不服从煤矿的管理,也不服从煤炭管理等部门的监管,多井口出煤,井下无风作业。面对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xx年下半年,政府不得不组织公安等多个部门干预,强行终止合同,停止生产,对煤矿实行公开拍卖改制。

3、证照难办,违法生产。国有煤矿范围广、储量大,需交纳巨额资源价款和环境治理备用金,才能办理采矿许可证。去年,有些国有煤矿为了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临时办理了有效期不到半年的采矿许可证。xx自治州洛塔、向阳2对州属国有煤矿的采矿许可证,年初就已经到期,因包袱重、成本高、效益差,无力交纳巨额费用,延期申请一直未被批准。在证照不全的情况下,职工为了生存,继续组织生产,地方政府为保稳定,防止矛盾激发,对煤矿的生产行为,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国有煤矿因其资金积累有限,资源市场不完善,未来办理采矿许可证(延期)的困难会越来越大。

从1991年开始到现在为止的16年间,xx北地区煤矿新增的大中专学校毕业的煤矿安全技术人员不足10人,而煤矿原有安全生产技术骨干因退休、转行等原因流失达60%以上,煤炭安全生产技术力量包括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在内,具有技术职称的不足100人,平均不足0。5人/矿,现有的技术人员绝大部分在40岁以上,年龄老化,青黄不接,而培养一名合格的技术人才,包括3年专门学校学习和3-4年实践锻炼时间,至少需要6-7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煤矿安全技术人员的匮乏程度将会更严重,因技术力量不足带来的严重问题会进一步显现。

1、煤矿企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xx北地区在矿井一线直接服务的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才不足60人,平均每4对矿井配备1人,按照煤矿生产情况估算,至少需要技术人员250人以上,现有技术人员配备率不到25%,技术人才缺口巨大,绝大部分乡镇煤矿没有技术人员可供配备,导致煤矿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千篇一律,与煤矿的实际情况根本不符,煤矿工程技术图纸填绘不及时或根本无人填绘,安装的瓦斯监控系统无人使用,形同虚设,经常因无法预见、识别、有效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导致重大事故。

2、煤矿监管部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辖区4市州、9个采煤县、55个产煤乡镇的煤矿安全管理部门中,配备煤矿安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40名,全部配备在市州、县区一级,甚至个别重点产煤县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重点产煤乡镇在内的所有产煤乡镇都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煤矿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太少,无法有效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指导煤矿安全生产,个别县区的煤矿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工作处于失控的境地。

相对而言,煤矿作业环境复杂,各种灾害危险程度高,需要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职工队伍,但现实情况是:近2万名煤矿从业人员,从矿长,到一般现场管理人员,到采掘一线从业人员,离高素质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

1、煤矿企业管理水平与严峻的安全现状极不相称。224对矿井中,矿长具备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的不足80人,大部分仅具有初中学历,部分仅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矿长不具备安全生产管理必要的理论知识水平是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2、井下现场安全管理与急需的实际要求极不适应。xx北地区现有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3000多名,实际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50%,必要的煤矿现场安全管理理论知识缺乏,凭经验管理,凭经验操作,是导致煤矿现场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3、煤矿职工素质与恶劣的作业环境极不适应。广州、xx等经济发达地区始终是吸引农村青年打工的场所,留下的井下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50%以上达不到小学毕业文化,有的为养家糊口,甚至身体有缺陷也下井工作。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下,不具备必备的安全生产理论知识,不了解瓦斯等严重煤矿隐患的危害程度,甚至带烟火下井,违章蛮干,冒险瞎干,是导致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几年来的事故调查表明,没有一起的主要原因不是职工严重违章作业造成的。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和煤炭市场的好转,煤矿的效益有了一定起色,煤矿企业成了“唐僧肉”。一些部门以各种借口,通过各种途径向企业索、拿、卡、要;一些个人看到煤矿有利可图,故意设置障碍,搞权钱交易;一些黑恶势力看到煤矿效益较好,蓄意染指寻衅滋事。一些煤矿老板说:现在办煤矿太难了,政策压力大,婆婆多,眼红的多,卡脖子的多,收费和罚款的多。生产经营经营环境恶化,消耗了矿主大量精力,无法专心安全生产管理,经济效益下滑,安全投入减少,延缓了隐患整改进度。

一是有的地方监管体制不顺,不能有效地开展监管工作。如xx分局辖区三市一州就有xx市在今年十月前未成立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九个主要采煤县中有六个没有成立相对独立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由煤炭行业管理局或行业管理办公室行使,导致职责不明,责任不清和监管执法主题不合法。因此,大多数地方监管部门都还停留在安全检查阶段。二是地方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不到位。据调查统计,xx分局辖区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的人数有近400人,但从事煤矿安全和技术的只有不到60人,发现不了隐患,解决不了问题是常态。三是监管队伍素质普遍徧低,执法难以到位。除了专业技能差外,对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也知之甚少,依法办事的能力普遍欠缺。四是监管部门经费不落实,收费、罚款成了监管部门的中心工作。五是有的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将地方监管和国家监察对立起来。

1、下决心解决国有煤矿和国有改制煤矿的问题。适当调整国有煤矿办理采矿许可证等方面的政策,对地方政府处理国有煤矿问题给与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对地方国有煤矿资源取得、破产买断、产权交易、资产重组做出明确的政策规定,明确身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2、加强煤矿技术人才培养。加大扶持大专院校煤矿专业的力度,国家应采取经济政策鼓励农村青年和学生报考煤矿急需的采矿、地质、机电专业,扶持煤矿企业特别是乡镇煤矿大力培养技术人才,促使煤矿落实技术负责人制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人员待遇。

3、加大煤矿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实行煤矿矿长职业经理人制度,矿长、法人(投资人)分离。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落实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培训监管,逐步推行煤矿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4、改善煤矿生产经营环境。规范政府部门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投资环境,打击黑恶势力。

5、理顺煤矿监管关系。调整行业管理与日常监管关系,进一步理顺监察监管职能,强化对地方监管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和瓦斯治理攻坚战;将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体系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20xx年11月12日我站赴山东省xx市,对我国惟一一个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机关事业单位---xx市建管局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xx市安监站”)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编制只有28人的xx市安监站,近年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为彻底改变建筑工地尘土飞扬、秩序凌乱的状况,20xx年底,xx市建委建管局提出了“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这一在全国尚无先例的课题,xx市安监站成为这一标准的主要实践者。

xx市安监站组织骨干力量参加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试行本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内容的编制工作。“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是创建标准化工地的重点,xx市安监站以此为主线,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在建筑工地安装使用了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市建管局监控中心,与建筑工地实现了网上互联,提高了安全监管科技含量。加强施工现场封闭管理,设立了电动大门,使用彩钢板围挡墙代替砖砌围挡墙,并对围挡墙进行美化和亮化。对施工现场的临边、洞口、操作区域等实体的防护采用工具化、定型化的产品,以进一步使防护设施达到统一样式、统一标准,并对所有防护用品和设施实行市场的准入、清退制度(必须经xx市建委批准)。现场的安全员实行全市统一着装,以便警示和识别。

xx市安监站还结合工作实际,形成了《xx市实施〈山东省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办法》,于20xx年7月18日发布实施。《办法》要求,工程开工前应进行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建设、监理、施工企业三方必须按要求在施工现场配备安全监管人员,并确保安全监管人员到位和责任到位。同时,重视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于20xx年2月1日出台了《xx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若干规定》。

xx市安监站还有针对性地对深基坑、塔吊、脚手架、围挡墙及临建设施等易发群死群伤的事故隐患源进行重点治理,并形成了规定。出台《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要求施工、监理、建设单位要建立起严格的验收、检查制度;加强对毗临建筑物、结构物和街道、管线、山体等深基坑的检查、检测;深基坑的检查、监测记录,要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

出台《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管理规定》,强化塔吊等起重建筑机械的管理,不断完善塔吊的登记、检查和实行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报告制度,严肃查处无资质拆卸和出卖资质的违法、违规行为等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xx市处置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每年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开展实地演练,提高实战应急抢险能力;安排专人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凡是有大风、降雨的恶劣天气,立即通过建管信息网发布紧急通知,并提出具体要求;及时开展汛前检查,检查现场防汛的人员、物资、措施等准备情况。

安全工作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xx市安监站注重强化全体职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丝不苟”的高度事业心和“一日不放松、一时不放松、一刻不放松”的高度责任感,采取五项措施,通过精细化工作,确保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按照“不漏掉一个环节、不疏忽一个隐患、不轻视一个苗头、不放过一个工地”的“四不”原则,不断加大和规范检查监管力度。强化责任制,坚持把对工程安全的监督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每个监督员的身上。同时,每年都要组织三次以上全市建筑安全生产拉网大检查和两次专项治理检查,对违法、违纪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与严肃处罚。

二是全面推行安全报告制度。施工企业除实施公司月检、项目部周检、班组日检外,应按规定会同建设、监理单位根据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对工程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综合安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报当地建筑安全监督机构。

三是严格实行告知告诫制度。在企业办理安全报监、进行现场安全条件检查时,及时向施工、建设、监理单位下达《工程安全管理告知书》,提出管理要求、管理重点。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较多,企业管理措施不落实的,坚持以书面形式向施工、监理单位下达《工程安全管理告诫通知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其进行告诫式谈话。

四是推行黄牌警告制度。始终坚持严管重罚的原则。实行了项目经理计分考核制度和黄牌警告制度,规定年度内项目经理被扣除相应分数的,将分别给与通报批评、参加强化培训班、暂停承接工程任务等处罚。对在安全检查中被评定为不合格和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一律予以黄牌警告,黄牌悬挂于施工现场的显要位置,安全监督机构予以重点监控。

校园安全调研报告

校园安全工作一直是校园工作中备受关注的一部分。我校长期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校园安全工作,且效果显著。但全国各地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仍为我校的校园安全工作敲响警钟。如何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是值得深思的。鉴此,文学院团委思想调研室特展开本次调研。

本次调研活动旨在了解我校校园安全状况,征集广大同学对校园安全问题的意见,关注已出现的校园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校园安全隐患,在全方位衡量后得出妥善的解决方法以消除隐患,从而在根本上帮助同学们增强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文学院全体学生。

座谈会文学院团委思想调研室于20xx年11月11日晚七点半组织大一、大二年级各班思想调研员召开了“关于大学生对校园安全认识”的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旨在听取同学心声,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问卷调查为使本次调研活动的调研对象更为广泛,调研结果更为真实,文学院团委思想调研室制作并发放了“关于校园安全的调查问卷”。本次调研共分发调查问卷145份,收回143份,问卷有效率98.6%。

个人访谈为深入地了解同学们对校园安全问题的认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使调研结果更真实、深刻,文学院团委思想调研室随机对部分大一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个人访谈。

思想调研员协同调研为得到更全面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充分发挥思想调研员在各班的调研作用,文学院团委思想调研室协同各班思想调研员共同展开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同学对我校的校园安全普及教育工作给予了肯定。根据座谈会、问卷调查以及个人访谈得出的结果,我们了解到校园安全这一问题备受同学们关注。调研中,89.51%的同学认为大学进行安全演练是非常必要的,这同时也反映出了同学们非常重视校园安全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虽然我校的校园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但也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

根据各项调研结果,现就存在的各类校园安全问题做出以下分析:

部分同学表示过去没有参与或很少参与消防实战演练,对消防安全没有清楚透彻地认识,不具备基本的火场逃生技能,不能熟练使用专业灭火设备。这些都是造成同学们火场自救能力较弱的原因。

个别同学没有良好的用火习惯,在宿舍使用明火,造成火灾隐患。个别寝室有不良的用电习惯,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线。调查表明,15.11%的寝室曾用过较大功率电器。兰天公寓楼内安全出口少,进出通道狭窄,发生火情时不利于楼内人员的安全疏散。

调查问卷显示,60.04%的同学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表示满意。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剩余39.96%的同学对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略有疑心,主要是因为这些同学本人或周围其他人在学校食堂发现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与学校各餐厅的卫生水平有直接的关系。餐厅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较低是我校食品安全隐患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另一个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是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消费习惯,不注重食品来源,喜食路边摊食品而造成的。

在对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认识中,25.33%的同学认为交通事故是最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经过调研得出,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高度重视是我校交通安全事故极少发生的重要原因。我们在思想调研员座谈会上了解到,我校周边道路交警警力不足是学校周边交通环境拥挤混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一路段交通监控设施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这一带司机不能很好地遵守交通法规,危及我校周边交通安全。校区与公寓的来往道路狭窄拥挤,且又有一些商贩占据路面,影响正常通行,更加剧了我校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

另外,有66.28%的同学认为学校有较合理的交通指示牌,但数量不足,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有限。

据调查显示,84.89%的同学表示从未在宿舍使用过大功率违禁电器,而剩余15.11%的同学曾在宿舍使用过大功率电器。由此可知,大多数同学都较好地遵守了公寓用电守则。绝大多数同学表示不应该在公寓内私自使用违禁大功率电器。在进行个人访谈时,有同学指出部分公寓内存在原有电路不合理、线头乱放、插座松动等问题。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无论是政府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还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保障,都离不开相关的技术、管理服务工作,如对安全条件的评价,对有关设施、设备性能的检验以及安全生产培训、咨询等。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可以提升安全监管效能,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组织或技术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在动力,是辅助政府理顺监管职能,进一步优化政府、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在安全监管工作中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安全生产治理模式。

自20xx年我区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以来,我区将各类生产经营性单位作为推行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重点对象,社会化服务机构重点协助企业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报自改、重大危险源监控、培训教育、应急救援、职业卫生防护、安全标准化建设、产业技术升级,通过分类指导、重点推进、执法倒逼等方式切实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但在推行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1、监管对象接受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观念差;

2、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起点低、规模小、能力差;

3、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混乱,没有相应的管理规范和细则;

4、监管部门对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目的不清;

5、监管部门的后续执法保障跟进不力。

针对社会化服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能否在新形势下形成社会化服务的新常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分析,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在社会化服务推进过程中,要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帮助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算好经济账、名誉账、人身账,使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怀有敬畏心理,推动企业自觉主动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

在社会化服务推进过程中,作为社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在服务过程中要充当好安全生产理念的宣传员,成为安全文化的播种机,把安全生产植入企业员工心中,通过制度、规程的完善和执行,提高企业整体风险辨识能力和防范能力。

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中介机构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营造机构内部学习的氛围,提高员工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确保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区生产经营性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化服务机构的监督考核,定期指导、监督和评估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中介机构的服务工作,做到服务前有条件审查、服务过程有跟踪了解、服务完成有绩效评价。要督促中介机构规范从业行为,不得假借政府部门名义强迫企业签约;不得在服务中趁机推销、指定购买产品,不得转包服务合同。要引导中介机构在合理价格区间内收费,共同构建良性竞争市场,以好的质量和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建立质量抽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对服务质量差、不守诚信的相关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中介机构,要及时予以通报批评。

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学习了解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目的、意义、要求和典型做法,做好政策解读,将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作为有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安全投入,全力推进。

针对未按照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进行隐患整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管部门要大日常执法检查频次和行政处罚力度,有效消除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并且倒逼其他企业主动开展隐患治理工作,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我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我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管,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10月12日至18日,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带领下,深入到县安监局和部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

一、我县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2家(其中生产爆竹27家,生产烟花4家,生产引火线1家),具体分布6个乡镇,即:x乡18家、x乡5家、xx镇3家、xx镇4家、xx镇1家、xx镇1家。全县共有从业人员约5000人,年均产值超过2亿元。每个企业都制作了安全生产警示牌,全县共安装宣传牌32块,进厂须知32块,九严禁六杜绝32块,厂区平面图32块,操作警示牌320块,标语警示420块,工库房标识牌2730块。

我县烟花爆竹行业安全事故xx年以来共死亡4人,轻伤10人。具体情况为:xx年零伤亡;xx年死亡1人,轻伤4人;xx年死亡1人,轻伤2人;xx年轻伤1人;xx年零伤亡;xx年发生一起意外事故,死亡1人,轻伤1人;xx年1-10月死亡1人,伤2人。

二、我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成效。

调研组通过实地视察花爆公司、花爆公司、烟花公司等企业的厂区建设、生产车间安全管理和成品仓库的安全管理并听取相关汇报后,确实体会到近几年我县烟花爆竹行业取得的规范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在安全生产上,县安监部门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在安全条件提升和生产技术改造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逐步改变了我县烟花爆竹的传统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生产工艺,较大地提高了我县烟花爆竹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与科技含量,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得到逐步好转。具体表现如下:

1、现有生产企业的规模档次有所提高。烟花爆竹过去在我县主产区乡镇是千家万户,绝大部分企业的规模小、安全条件差,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通过xx年、xx年、xx年三次专项整顿的开展和两轮行政许可的严格把关,整合、淘汰、关闭了一大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由xx年的105家减少到现在的32家。虽然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了,但企业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产能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现有的32家企业中,生产能力在xx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7家。产能比xx年翻了近两翻。

2、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一方面,通过县安监局的专项整治和专门打击,各企业违规使用氯酸钾生产花爆的行为得到杜绝,目前全部改用高氯酸钾生产花爆。另一方面,在行政许可整顿提升工作中,企业花了大力气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硬件设施,贯彻实施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几年来,企业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厂区整改,全县累计增建工房1257间、值班室20间、职工教育室1467平方米、防护屏障1148座、围墙20990米、路面硬化100540平方米。绝大部分企业作业都提高了科技含量,上硝、封口、结编、插引等工房都是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操作,各个工房采用“四级分离”制度,工房都是按照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建设,比如我们视察的“可越烟花”企业建设的工房相互间距达到16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2米。各家企业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和消防用水全部到位。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企业整体安全条件明显提升。

3、“打非”工作成效显著。非法生产是造成重大事故的罪魁祸首与主要根源。通过安监部门、公安部门和产区乡镇几年来联合实施连续的严厉打击,我县现已完全杜绝了家庭作坊和合法企业下发半成品到农户家中编押的现象,从根本上杜绝了非法生产这一重大隐患。

4、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在安监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强化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较少发生,在xx年和xx年实现两年零伤亡。

三、虽然我县的安全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但是,烟花爆竹生产领域依然存有一些安全事故隐患,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具体表现为:

1、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投入仍然不足。安全生产设施较为陈旧落后,一部分落后的不符合烟花爆竹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和作业工房还在生产使用。目前大部分企业投入生产使用的制引机都没有经过国家安全质量论证。

2、企业管理人员现代安全管理意识较为淡漠,外依性强,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不够。

3、烟花爆竹企业从业人员成份较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劳动安全意识淡薄;第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有些新来的人员安全培训尚未到位就上岗生产,安全培训教育缺乏有力保障。

4、作业现场监管有时不到位,“三超一改”(超范围、超人员、超药量、改变工房用途)行为时有发生。

四、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县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现建议如下:

1、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各生产企业要在每年的成本费用中安排必要的“安全投入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技术、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和人员培训。企业应尽快淘汰无国家安全质量论证的生产设备,今后必须购买使用正规的,经过国家安全质量论证的生产设备。企业在招收职工时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强化安全生产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待遇,认真执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工伤保险等各项制度,真正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要着力完善乡镇和企业的安全监管保障机制,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第一,各乡镇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乡镇安全监管人员数量,并保证人员的稳定。第二,县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三,乡镇及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人员的领导,切实落实乡镇安全监管员的昼夜巡查制度和驻厂监管责任。第四,企业要按照安全规范要求配备配齐合格称职的安全管理员,强化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3、要着手解决好现有企业用地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目前现有的花爆企业的土地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招拍挂形式取得,而是以前直接从村民或村委会手中购买,企业一直无法取得土地、林地的相关证件。相关部门应对花爆企业土地的土地价格核定问题及土地所有权问题予以关注与研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并给予落实,尽可能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4、要狠抓作业现场监管,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一方面,各花爆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我县今年5月颁发的《安全生产指导手册—烟花爆竹类》进行规范管理和生产,要严禁“三超一改”情况发生。要贯彻落实好企业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制度,要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管理员在危险工序(比如引火线的生产)生产环节的监管作用,实行不间断的“流动巡查”的作业现场监管制度。另一方面,安监部门要进一步整合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水平和效能;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及管理制度,确保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作为行业协会,通过此次走到蜂农中间进行实地调研,考查民情,倾听民意,广交蜂友并藉此增强协会内的乃至行业内的凝聚力,增强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情怀和能做事、做成事的责任心,首先要感谢科协领导给予的资金支持。

20xx年9-11月,我会组织专班人马对福州地区内蜜蜂养殖专业户和蜜蜂产品专卖店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提问考察等形式,对养殖户就蜂群饲养规模、日常管理状况、蜂病防治用药状况、蜂蜜销售方式、增收打算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经营户就进货渠道、质量把关、卫生保证、经营品种等情况进行了询问,对保品牌促销售的策略进行了探讨。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福州地区由于地形地势限制,饲养中蜂群数约占全区现有蜂群总数的70%。换言之,福州地区饲养的西蜂蜂群(多数是意大利蜜蜂,少量是卡尼鄂拉蜜蜂)仅占30%。中蜂由于受到见光易躁动和擅长采集零星蜜粉源的蜂种特性的限制,只适合于长期定地和小转地饲养,因此每年生产的蜂蜜品种与本地特有的野生的和栽培的植物紧密相关,产量的丰歉程度受到本地气候和蜜源影响较大,产品的销售受到地域和交通等影响较大。意蜂由于受到不畏光和喜欢采集大宗开花的蜜粉源的蜂种特性的限制,很适合于长途转地追花取蜜饲养,因此每年所生产的蜂蜜种类依照转地放蜂路线的不同而不同,多数都能高产且都能就地倾销完,少数销售不完的才拉回福州再做打算。

一、蜜蜂养殖现状调查

走访的两个蜜蜂养殖户(闽侯范朝凯中蜂场、长乐曾小华意蜂场),无论是饲养中蜂(400多群)还是饲养意蜂(80多群),都采用活框饲养技术。养蜂技术都很熟练,养蜂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经营能力较高,蜂种保持或引种利用意识较强,跟踪选育蜂王时会割除本场雄蜂脾,年龄较轻(30-40岁),从事养蜂一个是子承父业,一个是个人兴趣。发现的饲养问题是:意蜂饲养的规模不如中蜂的规模大,蜂群保有量明显更少,蜂群生病后需要饲喂蜂药或外用蜂药;夏季蜂群采集桉树,因花蜜稀、流蜜涌致使工蜂恋花而体力消耗很大;下半年因螨害或因囚王治螨,群势会下降;秋冬季将空巢脾放在冷库保存,杀死或抑制了虫害和病菌。中蜂每年因罹患中囊病、遭遇台风、受到游牧羊撞翻蜂箱等会损失少部分蜂群,春繁时会以先锋霉素6号结合糖水补助饲喂来防治疾病;小暑蜜摇出后留到8月份稻花时作为蜂群的奖励饲料,刺激每日采集水稻花粉2小时;下半年蜂群发展势头仍然很好,但胡蜂捕食和巢虫危害严重;自己回收利用老旧巢脾化蜡来加工纯蜂蜡巢础,自产自用。蜂产品生产的种类:两个蜂种都只限于蜂蜜,意蜂因受到粉源限制无法做到生产蜂王浆。意蜂蜂蜜产量高,但中蜂的蜂蜜封盖率高。蜂蜜销售的现状是:成熟和货真价实绝对有保证,但限于个体养殖户自给自足式的生产取蜜规模,无法抗衡gmp、qc、qa、qm或qs等认证,因而无法进驻超市,缺乏市场竞争力。销售模式主要是农贸市场的早市、寄卖、老顾客及其口口相传带来的新客户。

二、蜜蜂产品市场现状调查

走访的两个门市部(道山路“龚园蜜行”、光荣路“正蜜”),无论是个体经营的还是依托行业协会的,都采用蜂业体系下涵盖的蜂产品多种经营的模式。口服的蜂产品有:蜂蜜原蜜、冷冻蜂王浆、蜂胶胶囊、蜂花粉颗粒、蜂巢茶;外用的蜂产品有:神蜂精、蜂胶牙膏、蜂胶药皂、蜂蜜面膜、蜂蜜洗面奶;服务蜂农的有:防治大蜂螨的蜂药螨扑、防治小蜂螨的蜂药升华硫、防治中囊病的克囊片、蜂帽、蜂箱、巢础框、巢础、巢蜜盒、脱粉器、起刮刀、埋线器、喷烟器、邮王笼、移虫针、取浆勺、产浆条。宣传蜜蜂文化的有:创意饰品、蜂产品知识与营养保健介绍等。个体店进货渠道来自于国内大的品牌生产公司,有供货公司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单。行业协会服务部采用的是农户-基地-公司的运作模式,以销售本地蜂产品为主,蜂机具以各处调拨为多。福建省内或福州地区定地与小转地的蜂蜜产品有:春夏季的山花蜜、柑桔蜜、荔枝蜜、龙眼蜜、小暑蜜(乌桕蜜)和瓜花蜜;秋冬季的盐肤木蜜、枇杷蜜、野桂花蜜、八叶五加蜜(冬蜜)和杂花蜜。福建省外采回或调进的大宗蜂蜜品种有:洋槐蜜、椴树蜜、荆条蜜、枣花蜜和百花蜜等,特色蜜种有:益母草蜜、黄连蜜、枸杞蜜和金银花蜜等。蜂王浆品种中,春浆销售势头较好,以油菜浆为主,价格也最贵;夏秋浆问津者很少,因此进货和售出的洋槐浆和荆花浆不多,虽然价格略低些。()冬季产的茶花粉有货但茶花浆未见。在最近两家店面都曾沿街近距离地搬迁过,但销售额受搬迁、地段、门脸面积等影响不大,消费者群体多为本地固定人群,散购和团购的都有。地处旅游景点的“龚园蜜行”内,外地游客进店购买蜜蜂创意饰品的有但选购有重量的蜂产品的非常罕见,不是品牌效应不够,而是携带不方便所致。

三、对蜂产品消费者关注因素的回答调查

蜂蜜真假问题:直接在养蜂人那里买蜜,几乎没有假的,但有可能其中存在抗生素残留和蜂药残留。在蜂产品专卖店里面买蜂蜜,应该说假的也非常少。掺杂使假、配方合成等在这两个层面一般做不到,或者代价更大而不做。成熟蜂蜜问题:好的蜂蜜只能是大部分封盖,而做不到全部封盖,但都能达到39度以上。蜂蜜结晶问题:好的蜂蜜也会结晶,但是不论结晶多大都能在手指间碾碎。蜂王浆问题:蜂王浆在常温下有效活性物质10-had会很快分解,如果蜂农取浆后没有快速的冷冻保存,则10-had含量会有所下降,但不会跌破合格质量所要求的阈值下限。

四、对行业协会功能发挥的期望

由于协会建有专业的qq群2个,给会员们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和提出意见见解的机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蜂农把协会错误地当成是权利运行机构了,提出要求由协会出面对于蜂产品市场上的混乱加以处罚整治。有的蜂农会员以为协会是个财政机关,当倡导他们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应对收购商压级压价和打消消费者不信任时,他提出要补助,说没钱建不了合作社。还有的会员以为协会是专业合作社的直属领导,要求挂靠协会下运作。也有的会员出于对蜂农卖蜜难、收入不稳定、蜂学专业大学生毕业不愿意在本专业领域里就业的考虑,呼吁协会牵头办公司,鼓励年轻人加盟,稳定增加养蜂收入。

五、未来发展策略

1.蜂农产品销售方面:养蜂业不占耕地,不误农活、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只要有蜜源,家家户户都能养。在闽侯县竹岐乡山洋村里厝随处可见家庭养蜂,规模大小不一,蜂箱样式颜色不同,但全是活框饲养。全村有20多户人家养蜂,共有2000多群中蜂,最多的养400多群,最少的养20多群,平均户养百来群。但蜂蜜销路成问题,蜜香也怕巷子深。调研时曾建议其发展网络直销,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客户群针对年轻人,以小包装、单价高但免运费的快递形式,不断扩大消费市场。拟以行业组织牵头建设为突破,在目前还无法建立蜂产品加工基地的条件下,不断加强养殖加工环节的利益联结。或者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将零散蜂农联合起来,加入到大公司的标准化生产管理里边,利用企业已有的法人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以及qs认证,走上农户养殖-基地管理-公司运营的有机生产、产品配送、农超对接模式。或者利用自身条件,适应消费者关注乡土风味和对纯天然、原生态产品的`需求,开发以土畜山货为主的农家乐旅游,同时进一步丰富蜂产品花色品种,以蜂群认养、蜂产品认购等形式或以开设加盟店、在特产店寄卖、开办专卖店、申请百年老字号等方式,促进蜂产品在高价位流通和培育打造蜂产品知名品牌,使之尽快成为蜂农的经济增长突破点。

2.蜂农组织联合方面:福州地区开放性的农区较少,但群山环抱的山坳居多,进而适于在平原区饲养的西蜂不多,而多以适于在林区饲养的中蜂为主。加之养蜂艰苦、设施简陋,年轻人子承父业去从事蜜蜂养殖的越来越少,敢于探索引进适合于本地区蜜蜂良种的人更少。缺少好的蜂种,就很难对抗中蜂的囊幼病和意蜂的螨害、白垩病以及爬蜂病,这就使得上了年纪的蜂农,或者放弃转地养蜂,或者退居二线转为指导和协助年轻人管理蜂群。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进城务工发展的新形势下,仅仅依靠本来就很羸弱的业者个体势单力薄地抵御自然灾害、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难了又难。只有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组织,走专业合作社之路,才能在行业信息、品种引进、技术推广、维权服务、产品展销、产品收购、产销衔接、宣传网站和销售网店等方面享受到合作社提供的非常节约成本的服务。

合作社可以设立公共发展帮扶基金(简称互助金),以大户捐资、小户集资、自筹赞助等融资形式进行运作。以社长名义开户,由社会计掌管存折,由社出纳掌管密码。三人同去才能销户,财会二人同往才可取钱。成员借出互助金免手续费,期限一年,按期归还者不计利息,推迟归还者利率按照到期日银行当日的牌照利息计算违约期内的利息。成员借钱实行申请分批制,每一批次最多申请人不能超过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一,先申请者先借,一年为一个申请周期。第一批次的三分之一成员可借出账户全部资金的三分之一,在还剩三分之一时间到还款期限时,第二批次的三分之一成员来借出初始账户全部资金的第二个三分之一,在还剩三分之一时间到还款期限时,第三批次的三分之一成员来借出初始账户全部资金的第三个三分之一。成员最多可以连续申请借出两个批次。在这个机制下,合作社始终有三分之一的互助金存在银行里。成员能够利用互助金解决短期的小额资金周转问题,扩大再生产,孕育发展后劲。

3.行业协会组织引导方面:近年来国家对养蜂业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养蜂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行业协会,要在信息发布、技术培训、产销衔接、维权服务、蜂产品知识普及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抓落实,听反馈,看效果。譬如:要在五区八县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饲养技术,有组织地开展规范、规模地生产活动,推进区域化良种的大量应用,养强群,少喂药,提高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倡导发展以蜂农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蜂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利益紧密联结机制,鼓励蜂农自愿组织参加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内与蜂产品加工企业达成稳定的订单收购,做到增产也能增收,逐步实现致富梦;积极支持蜂农成立专业合作社,积极鼓励专业合作社建立养蜂互助金制度,以增强蜂农抵御风险灾害能力;支持蜂企业完善产业化经营方式,逐步推行蜂产品优质优价,让消费者放心。其次,密切关注国内外养蜂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做出快速反应,妥善采取应对措施。例如:国家蜂产业体系正在积极探索蜜蜂有偿授粉服务机制,推动发展养蜂生产和促进农业增产、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强化养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的功能。因此,作为地方一级的协会,一定要积极响应,切实搞好蜂农科技培训,通过举办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培训蜂农,提高养蜂管理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增效,努力实现地区性养蜂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安全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按照“标准化生产创品牌、产地准出保质量、市场准入促管理、体系建设强基础”的思路,全面加强产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专项整治和安全体系建设,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监测能力逐步增强、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升。

市位于西南部,辖2乡7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123个村8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9万人。地理概貌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全市耕地面积33.65万亩,基本农田23.37万亩。xx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8.15亿元,农业增加值35.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15元。全市粮食面积37.75万亩,总产量11.03万吨;柑桔面积31.07万为亩,总产量55.2万吨;茶叶面积9.58万亩,总产量1.22万吨;蔬菜面积7.1万亩,总产量19.7万吨。农产品种植业专业合作社16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5家。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较高。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xx年本市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9.3%;xx年1-8月已抽检农产品样品1000个,合格率为99.6%。全省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采访团在我市参观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农安监测点。

(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在编8人,负责对全市农安工作协调及监测监管;成立了市农业执法大队,在编9人,负责全市农业投入品管理;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仪器设备113台套,负责全市农产品检测工作。全局农安工作专职人员17人,拥有农残监测车、执法车各一辆。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加挂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的牌子,明确两名工作人员专职开展工作。

(三)农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被列为全国柑桔标准化示范县市,xx年被农业部纳入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稳步实施。制定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现及市场准入实施方案》。在土老憨果蔬公司、共发专业合作社、三江蔬菜专业合作社、亮亭生态柑桔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及质量溯源示范点,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按照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严格查验农产品入市材料,主要农产品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单位建立农安检测室,每日检测,在显著位置挂农产品公示牌。

(一)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我市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下发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府定期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签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市农业局召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安检测培训会,与各乡镇农安监管站签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签定了质量承诺书。

(二)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宣传活动载体,利用新闻媒体、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活动、网络平台、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田间、社区等地进行法律宣传;开展以“实施主推技术、推广主导品种、农民主体培训和标准化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三主一化”培训,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到户,管理手册到户,生产技术培训到户。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活动8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5万份,对1.24万人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使用投入品等安全知识的培训。

(三)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了“蜜柑”和“天然富锌茶”地方标准,编制并实施了柑桔、茶叶、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快发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内容的“三品一标”产业,不断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强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认证申报,全市有效使用的农业“三品”已达到4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7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形成了蜜柑、天然富锌茶、宜红工夫茶、土老憨食品、天峡鲟等一批精品名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全市建立柑桔标准园30万亩、茶叶标准园10万亩。

(四)实施产地准出制度。在土老憨果蔬公司、共发茶叶专业合作社、三江蔬菜专业合作社、亮亭生态柑桔专业合作社等18家农产品生产单位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及质量溯源示范点,生产的农产品做到有标准化生产记录、有农产品自检合格证明、有包装、有标识,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品”生产基地为重点,推行建立以标准化生产记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证明以及包装、标识为门槛的产地准出制度。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建立了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组织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监测体系等四大体系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对种植户严格执行编码追溯责任制,实现了柑桔精品果追溯到户。

(五)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督促全市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销售单位建立质量检测室,逐步健全检测体系,严格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督促各农产品经营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初步建立以建购销台账、查证验票、自律性检测以及检测结果公示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准入制度,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今年来已开展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27期,抽取样品1000个,在电视台发布农产品监测公告27期。督促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自检样品13900个。制定了农业投入品台账及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全市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重点加强对国家禁限用农药排查,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高毒农药及农药中违法添加成分监管力度。对全市380家农资经营门店、25家渔药、渔饲料经营店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重点抽查,今年已抽检农药样品18个、种子样63个、肥料品种7个、水样4个、鱼样5个、渔饲料样20个,责令改正违法行为24起,立案查处12起。全市农业投入品监测合格率99.5%,监测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追溯率达到100%,农产品量安全投诉受理率、执法查处率均达到100%。

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部分生产经营者行业自律意识不强。由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存在一些农产品生产单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生产投入随意性、无记录、质量无法溯源,“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不高,对于质量安全、有毒有害等科学知识,缺乏常识和判断。

(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落实不够。一些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殖大户的生产记录不够规范,多数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建立检测室,无检测人员。合作社对社员的'管理、服务不到位,生产过程完全由社员自行管理,社员自行购买投入品、无发票、据、记录,无统防统治制度,无统一的技术服务或生产模式,收购农产品未检测,大多上市销售的农产品无包装和标识。农贸市场及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残检测方面缺乏主动性,人员、经费、设备无保障。

(三)监管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表现在农产品检测中心缺经费、缺专业检测人员,市场监管人员缺装备、缺少办案经费的制度性保障。目前检测中心运行经费还未纳入财政预算,现有人员年龄老化,难以操作大型精密仪器,造成部分设备闲置,迫切需引进年青的专业检测人员;农业执法人员执法装备差、执法经费无保障、没有参公管理职称评定又无解决途径,造成工作不安心,影响监管工作的开展。

(四)监管体系建设需完善。乡镇监管站的人员编制及经费未落实,各村及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网格化管理要完善。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如下:

一是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

二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三是不断引进年轻的专业检测人员;

四是解决执法人员的参公管理、执法着装、执法装备等问题;

五是解决乡镇农安监管人员编制及经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措施,强化监管,把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作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点,不断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监管机制;建设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监测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培育农产品精品名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关于大学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调研报告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学生公寓早已不再单纯是学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而已经成为集教育、管理、服务多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管理机制体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学生公寓必须以人为本,提高管理质量。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公寓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发展要求和学生自身需求,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满足学校和学生要求,公寓管理者必须寻求先进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