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实用音乐会的观后感(案例15篇)

实用音乐会的观后感(案例15篇)

作者:温柔雨 实用音乐会的观后感(案例15篇)

音乐会的观后感

8月15号晚上有幸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听了一场音乐会,《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的演出。这个合唱团是我的最喜欢的合唱团,也是全国著名的合唱团,向往已久,当然不能错过,听完,果然让我感动,那些孩子就是上天派来传播世间最美的音乐的天使,形容成天籁之音一点都不为过。团长杨鸿年曾经这样说过:“作为中国人的我,很高兴在中国有这支合唱团的存在,它远近闻名,听过他们演唱后的观众都无不为之喜悦。特别受人尊敬的是合唱团是在中国著名的音乐殿堂内用动听的歌声同我们的心灵说话。”他们以出色的演出及特有的音色被誉为音乐大使。天籁之音,转换音色,自然的舞台表演是他们显著的特征。

整场音乐会的过程,都让我很感动,每一首作品的演绎都无不让我赞叹,现场都响起了热烈而激动的掌声,完美的音色,和声,舞台表演,配上特有民俗风情的音乐作品,每个作品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简直就是美的化身。合唱团里每个孩子都有独立表演的能力,不仅会唱,还会乐器表演,这点是最让我佩服的。在他们的歌声里感受不到一点社会的杂质,纯净而优美,声音气息运用自由,音色圆润而通透,表现力极强……他们今天的音乐成就,是怎么获得的,是我最感兴趣,我猜想应该有如下几个原因:

1、好的艺术指导;

2、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或许在他们看来,音乐不是用来练习的,是用来玩和享受的;

3、生活的环境氛围,音乐文化深入人心,已经跟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音乐不是音乐工作者的专利,是一种普及的大众文化,生活中无处不洋溢着音乐的美。

4、还有最重要的遗传基因。

想想在我们身边,音乐在校园中也是成了一种快餐文化,比如要参加一个合唱比赛了,才赶紧组团,进行简单的发生练习后直接进入作品排练,在队员中的水平掺差不齐,包括演唱能力和音乐素养,没有比赛,音乐就是一个闲置的课程,可能有好作品吗?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的老师,这么好的教育资源被浪费,实在惋惜和难受,音乐是最能美化和提高人的素养的一门艺术,而且入门容易。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好的能沉淀下来的音乐作品是越来越少了,音乐逐渐只成了音乐家门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了,真的是一种耻辱和罪过。

可能我这样的想法比较偏激,但我真的没有看到什么音乐教育的希望,音乐只成了城里孩子的专利,特别是在农村,这里的孩子很淳朴,更加需要音乐的滋润,音乐可以让他们更健康快乐地成长。这种现状何时能改善?!天籁之音,让我沉醉!期待我们的国家能音乐之声遍地流淌!

音乐会的观后感

实话实说,在这次上海之前,我是不知道pedritomartinez的,看了几期小川的推送,算是有点了解。作为一个从来没有追过星的人,小川追明星的热情让我羡慕。不跳salsa的时候,我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虽然有人评价跳舞的时候好像变了一个人的样子,但是自我感觉,也还是很放不开的。做事情总觉得不够投入,干什么都有点游离感。

平淡的人会容易被热情的人感染,这次小川对pedritomartinez持续的刷屏,让我决定来上海要去现场感受一下。本来打算只看一场的,又阴差阳错定了两场。7:30开始的现场,7点左右开始有工作的事情进行沟通,并且一直持续到第二场结束。

本来就没有太多音乐素养,读书时代算是疯狂喜欢摇滚,回想起来,跟风的因素不少,真正发自内心喜欢的乐队,好像不是很多。虽然那时候对摇滚乐队的名字,曲风,音乐类型如数家珍,但是好像也是一个理工男的纯技术角度,而不是真的了解那些艺术的东西。工作之后年级渐长,摇滚慢慢淡出生活,开始越来越多的听爵士。爵士的流派,歌手,好像也能说上一些,但是爵士最核心的就是即兴,我一直觉得如果没有学过一些乐理,或者说接触过一些乐器,或者对音乐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是很难真正理解什么是即兴的。所以自己所谓的喜欢爵士,或许只是简单的喜欢那种音乐的调调而已。

pedritomartinez的现场,好像让我稍微感觉到了点什么是即兴,有那么几次好像感觉到了鼓手之间的对话。也或许从前年开始认识小川、晓荣这帮人之后,慢慢的开始尝试去了解更多salsa音乐后面的东西,虽然两年时间的积累有限,这次听peritomartinez的现场,虽然也是在跟风,但是好像比之前的现场感受更多了一点。

除了隐隐约约的音乐感觉,现场感受最深的还是pedritomartinez对音乐的投入与疯魔。每次开场都是清清爽爽的出场,一曲之后就开始汗如雨下,每次solo之后,整个人都像是水里捞出来一样。全情投入的表情动作,那样的感染力是无以言表的。只有这样极度痴迷、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成就一个艺术大师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像我这样对什么事情都留有余地,不愿意全力投入的`人,是很难在做什么事情上真正有大成就。

音乐会的观后感

小时候,爸爸常常对我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多听音乐能培养人良好的性格。正因为如此,我从小就十分喜爱音乐,向往着去音乐厅听那美妙的音乐。在不久前,我终于有机会去星海音乐厅欣赏音乐会。

一进音乐厅,就见到都穿着黑色的晚礼服演奏者们,挺直腰杆坐在椅子上认真地练习曲子。观众陆陆续续地进场了,大家都在猜想着、想象着音乐会开始时的场面。灯光渐渐暗了下来,指挥穿着燕尾服走上了指挥台,观众席里响起了掌声,演出要开始了。

乐团演奏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歌曲,有的优柔婉转,有的活泼欢快。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中国名曲《春天的故事》了。我闭上眼睛细细倾听。在一阵阵悠扬的长笛声中,我仿佛置身在花的海洋中,温暖的阳光照耀在一朵朵娇艳可爱的花儿上。一个活泼美丽的小姑娘,身上穿着五彩斑斓的衣裳,在花海中翩翩起舞,她那轻盈的身影,就像一位芭蕾舞者;她那甜美的笑容,就像一道明媚的春光照在心头。小姑娘微笑着向我走来,她告诉我她的名字叫春天,随后拉起我的手,与我一同在花丛中舞蹈……这时,我真感到全身放松、舒适,什么考试,什么升中,统统抛到了脑后。那优美的旋律,那动听的音符,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热烈,就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在琴键上欢快地跳跃着。

在不知不觉中,音乐会结束了。但那美妙的音韵,依然还在我的脑海里回响着。

音乐会的观后感

听班主任吕老师说,北京竹乐团《中华竹韵》音乐会将在我们学校演出。我不太熟悉民族音乐,但是听说北京电视台要来拍摄,到那里凑凑热闹也好,我兴奋得前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到现场后,我却发现电视台摄影机像是在故意疏远我似的,也不往我这儿拍摄。我独自一人盯着墙角发呆,心里充满了懊恼,后悔我没有带本书过来。

正在我走神的时候,一刹那间,灯光暗了下来,喧杂的声音戛然而止,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的嘴张得老大,下巴好像掉在了地上。我看到几台用小木棒击打的乐器,声音优雅,但散发出的能量却丝毫不逊于让人震耳欲聋的锣。随后我又听到了清脆的鸟鸣声,仿佛身临其境,陶醉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

突然,惊雷般一声炸响把我硬生生地拉回了现实,我再也听不见鸟鸣声,瞬间仿佛来到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万籁俱寂。那一道道闪电伴随着雷鸣轰然劈下,我仿佛听见动物绝望的惨叫声,看见一个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惊惧地望着窗外的景象,我闭上了眼睛。渐渐地,雨过天晴,鸟儿欢快地叫着,动物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尽情撒野,展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画卷。我猛地睁开了眼睛,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这一刹那,我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震撼人心。我发现从民族乐器中演绎出来的音乐是如此动听。当曲子被艺术家们深情地演奏出来时,我竟觉得身体每一个细胞都跟着旋律一起颤动。幸而民族音乐会的光辉早已遮盖了我无意流露的惭愧,否则全场学生一定会来嘲笑我的肤浅与无知。我感觉太不可思议了,自己能有机会来享受这次民族音乐会,真是太幸运了。

这次音乐会不仅拓展了我的见识,也让我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迫切地想要欣赏更多的民族音乐。

音乐会的观后感

新年民族音乐会,慷慨激昂、气势恢弘。其中的《瑶族舞曲》,让我心醉神迷了。

初听此曲,仿佛在一个暖春的清晨,濛濛细雨漂漂然洒在我的面颊上,那种润泽肌肤感觉,顿觉舒畅。清新的微风撩动我的衣角,像爱人的在我耳边轻声耳语的鼻息。而我此时徜徉在青石板路的小道上,石板上的湿,如此明亮,如同涂了一层薄的柏油,走起来油腻一般。

突然,惊雷想起,惊起了一片芬芳,这浓浓的雨幕淹没了香气。绵绵东风送来一缕缕饿了般的花香,夹杂着潮湿的泥土的腥味。那是刚刚睡醒的群芳,居然发现在她们酣睡的时候,有人闯了进来,恼羞成怒了。我慌忙跑出园外,园外的田和泥沼里,新插着稚嫩的秧,少壮的麦,路边是点缀嫩芽的垂柳,一起散发出雨后蒸腾出气。这些美丽的绿色在雨幕中快活的沐浴着,鼻子里闻到的是春季特有的味道,闭上眼睛都是愉快。

我耳中听着美丽的旋律,眼中却看到的是一片美景,心中跟着节奏起伏,时而开心时而忧愁,如同被取代了大脑的控制权,脑中只有这个乐曲,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听着听着,世上就只有它了。

音乐会的观后感

很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儿知道了“西十区”这个购票平台,因为活动和优惠折扣较多、售后服务较好,所以放弃了之前常泡的某麦网,改而常常在这里淘票。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名参加了西十区观影侠的活动,很幸运的被抽中了,于是让我和家人有机会能免费近距离的欣赏一场动漫与音乐完美结合的视听音乐会盛宴。

“天空之城”、久石让和宫崎骏,这三个名字对于老中青三个年代的人来说都不陌生。从《天空之城》这部动漫让我知道了宫崎骏,进而爱上了他的画风和他所有创作的动漫作品。从宫崎骏,我又知道了久石让。久石让,中国中青年一代的动漫迷们都不陌生:宫崎骏的《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等多部动画电影配乐皆出自他手。一位是日本动画电影的领军人物,另一位则是被誉为“东方威廉姆斯”的日本电影配乐大师,两者揉合在一起以音乐会的形式近距离展现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音乐会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舞台布置简单明了,一架硕大的三角钢琴、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打击乐、单簧管组成了当晚的乐队阵容。弹奏者是来自mfc乐团的年轻音乐家。

当天演奏的曲目基本都是久石让为宫崎骏的经典动漫片创作的配乐,耳熟能详的爱尔兰民谣《天空之城》、音乐色彩斑斓又不失大和民族特色的《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姬》,弥漫着时代的空灵与神秘的《幽灵公主》,揉合了美国乡村音乐与民谣风格的《魔女宅急便》等等,还有一些影视剧中的插曲配乐。

近2个小时的音乐会,变换莫测的音乐伴随同步展播的经典画面,倾听经典旋律、感受震撼原版,追忆永不磨灭的幸福快乐。整场音乐会虽不俗但易懂,旋律给人独特的情感享受,且有很大的年龄宽容度,不同的观众都可以从中的到美妙的体验。对于我这种并不是太懂音乐的凡夫俗子,也能听得如痴如醉。

16首既定的曲目演奏结束,观众们掌声不断,久久不愿离席,善解人意的mfc乐团的主持人说:“那就再赠送大家一首《假如爱有天意》吧。”音乐响起,忧伤的旋律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我明显听到邻座的一位姑娘在低声的抽泣。而我,也沉浸在这音乐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音乐会结束后回家的路上,我问孩子们,看了今天的音乐会,有什么感受想说的。

10岁的女儿说:“里面每一部动画片我都看过,每一曲音乐配合着动漫影片响起的时候,都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但与我过去在电影院、在家里看动画片感受最大的不同是:过去,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电影的情节内容上;而今天,随着零碎的片段的回忆,我更多的是在欣赏现场的音乐,我从没想到宫崎骏的动画片里的配乐是这么迷人、这么好听!以后再看他的动画片,我一定会留意影片里的音乐了。”

8岁的儿子说“太好听的音乐会了,太熟悉的动画片了,我听到了音乐的开心与难过,感觉自己醉在音乐里了,还想听怎么办,下一场在哪里呢?”

或许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吧,它的每一个音符都能够穿透人心,直到灵魂,让你跟随他一起欢乐、一起惆怅。最后,还是要感谢西十区,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周末,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值得日后细细回味的不普通的音乐之夜。

音乐会的观后感

指挥:胡咏言。

一年前看过张立平的一盘音乐会录影带,漂亮的声线会一下子抓住人心,晴朗的一天——张立平独唱音乐会观后感。这位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刚刚回国就破格聘为中央院声歌系教授,实力非同一般。开场前在金色大厅外,我看到离我不远处的郭淑珍教授(张的老师)正与金铁林夫妇交谈着,脸上挂着幸福自豪的微笑。

那晚的演唱是无可挑剔的。单只是她高贵的出台风姿和心向观众的态度就流露出了奇妙的魅力和风韵。近在咫尺的声音另人惊讶,征服一双不谙世事的眼睛,一对单纯的鼓膜和一颗心的脆弱,该是易如反掌。

当她在唱‘罗西娜’咏叹调“我心中有个声音”(选自《塞维利亚理发师》)的highd时,我听到的不是那种典型单薄尖锐的花腔音响,它不是羽毛,更像打击的榔头。那是一个戏剧性的声音,使人全身从头到脚跟都震撼了。“我是一个快乐的少女”(选自《清教徒》)里有一段非常快速进行的琶音,音阶,非常快速的。却唱的一点不浊,干净利落。那就是技巧。只可惜乐队显得有些乱,可能训练的时间不是很多吧,观后感《晴朗的一天——张立平独唱音乐会观后感》。‘柳儿’的咏叹调“主人,听我说”(《图兰朵》)的整个演出中她一直使用比较轻盈的声音,最后的长音从一个pp开始进入一个小的渐强,有那么足的气息支持,细若游丝哀婉至极,似袅袅飘向上苍的天鹅绝唱,非常净美。让人灵魂出窍。有时,最能吸引人注意力的时刻只是用一个非常优美的轻声pp,它能同一个激昂的highc一样地抓住观众的心。虽然旋律短小抒情,却如此荡气回肠,让人拍案叫绝。在她的塑造下,我建议《图兰朵》可以重新命名为《柳儿》了。

“晴朗的一天”,窒息得伤感。旋律美得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这支咏叹调也是整场演出的亮点,一串预示悲剧的定音鼓把我敲入那个绝美的爱情故事。久久地凝望着舞台,仿佛真的看见了蝴蝶夫人前方碧蓝的大海,她日复一日望着大海的眼睛,也被染成了蓝色。十五岁的少女对爱情的忠贞和期望是非常纯真热烈的。在大海深处,那只载着悲剧的船,里面装着的不是她的爱人,而是死亡。那是一只临死的蝴蝶。这些美感是可以给心灵以顷刻安慰的,我接受这种离间的美。向来都很美。

张立平的人物刻画相当传神,在舞台上积极与听众进行交流,而不是站在台上只管唱的角色。她对音乐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是有一定深度的,毕竟她在国外那么多年。在国外也曾多次上演《蝴蝶夫人》,她是很从容地把握着这个角色。最后的出场谢幕,我看到她的笑容灿烂得一塌糊涂。

那晚紫禁城月光如水。

音乐会的观后感

20xx年10月10日,由北京竹乐团举办的《中华竹韵》音乐会在北京王府外国语学校演出。

《中华竹韵》音乐会有12个节目,分别是《竹翠京城》《苗岭的早晨》《哆、来、咪》《赛马》《穿针引线》《拨弦波尔卡》《云雀》《天鹅》《小开门》《快乐吧,啰嗦》和《美丽的凤尾竹》。

《竹翠京城》的作者叫陈崴,由许多竹制乐器所演奏,音律广泛,甚至超过了钢琴。

《剪羊毛》与《竹翠京城》的`风格截然不同,音色由低到高,十分活泼,熟悉而欢快的旋律传入我的耳中,让我感到十分快乐。

《苗岭的早晨》音色时而高时而低,音律由高到低,让我仿佛置身于一片竹林,此时天空慢慢地由晴转阴,闷雷滚动。

《哆、来、咪》是用代表do、re、mi、fa、so、la、ti音符的安格隆所演奏,音色清脆,但与电影中还有一些差距。

《赛马》中,艺术家的演奏极为投入。只见她快速拉动琴弓,音符不绝流淌。突然,她把琴弓放在大腿上,改用手指弹拨起来,灵活变换,出人意表。

在此之前,我认为普普通通的竹子除了能防止水土流失以外,就没有其他的用处了;但《中华竹韵》让我发现竹子能做成如此多的乐器。这场音乐会可以说是非常成功,既让我们听到了优美的音乐,还让我们对于竹子的功用有了新的认识。

音乐会观后感

20-年10月28日,在-工业园区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这天下午,身为扬子晚报小记者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进了音乐厅。只见偌大的音乐厅已座无虚席,但现场非常安静,大家和我一样都在等待一场音乐的盛宴。观众席前,有一个大大的舞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三角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一股浓浓的音乐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演出终于开始了。主持人介绍了为我们演奏的乐团:“此次音乐会由上海巴罗克室内乐团为我们演奏,乐团成员由国际比赛获奖的海归和外籍音乐家,还有国内外高等音乐学院教授组成。”我定睛数了数,乐团共19人。其中,有一位钢琴师,三位大提琴手,十五位小提琴手。

音乐会上,我们共欣赏了十多首乐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首和第九首——。

第一首是选自童真四溢的电影《绿野仙踪》的主题音乐《overtherainbow》。这首乐曲旋律欢快,悦耳至极。听着听着,儿时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跑步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妈妈烧饭时捣乱;安静地坐在干妈身旁看着她刺绣……音乐演奏完了,我还沉浸在对儿时的回忆中。

第九首是众所周知的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的主题音乐。乐曲旋律时快时慢,音调时高时低,就像哈利波特在密室中与敌人战斗,听得我惊心动魄。在乐曲尾声,我激动得快要哭出来了,因为哈利波特终于取得了胜利,正义终于打败了邪恶!

“哇!这个乐团真厉害呀!“听完后我不禁啧啧赞叹。同时,我也在心里暗暗地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练琴,以后也要在这样盛大的音乐会上演奏给别人听!

音乐会观后感

但愿你已从失去母亲的深切哀伤里平复过来。不管我们乐不乐意,随着岁月增长,我们都得渐渐地去看见人生更完整的面貌。我们所有的.获得或失去,恐怕都不是生命的本意,反而是经历了一切之后,从而发现自己。

这几年少有机会见你,在办公室碰见也只是擦身而过匆匆来去。记得小小黑黑的、臭臭的录音室吧?对,我还在那里。记得不厌其烦,一再要你重来的小李吧?是的,我还是坚持我要的自有道理。我仍然在为每一首歌、每一个艺人、每一个案子尽力。在绚烂舞台、惑人名声之外尽力完成自己。

好久不见,淑桦。你在台下看吗?看小李变成真正的老李啦。头发没了,胡子白了,人漂泊了,心沧桑了。却要大声唱歌,好像当年一样。没关系的,日子会顺顺的往下的,我们会再见面,唱歌,像当年一样。

音乐会观后感

小时候,爸爸常常对我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多听音乐能培养人良好的性格。正因为如此,我从小就十分喜爱音乐,向往着去音乐厅听那美妙的音乐。在不久前,我终于有机会去星海音乐厅欣赏音乐会。

一进音乐厅,就见到都穿着黑色的晚礼服演奏者们,挺直腰杆坐在椅子上认真地练习曲子。观众陆陆续续地进场了,大家都在猜想着、想象着音乐会开始时的场面。灯光渐渐暗了下来,指挥穿着燕尾服走上了指挥台,观众席里响起了掌声,演出要开始了。

乐团演奏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歌曲,有的优柔婉转,有的活泼欢快。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中国名曲《春天的故事》了。我闭上眼睛细细倾听。在一阵阵悠扬的长笛声中,我仿佛置身在花的海洋中,温暖的阳光照耀在一朵朵娇艳可爱的花儿上。一个活泼美丽的小姑娘,身上穿着五彩斑斓的衣裳,在花海中翩翩起舞,她那轻盈的身影,就像一位芭蕾舞者;她那甜美的笑容,就像一道明媚的春光照在心头。小姑娘微笑着向我走来,她告诉我她的名字叫春天,随后拉起我的手,与我一同在花丛中舞蹈……这时,我真感到全身放松、舒适,什么考试,什么升中,统统抛到了脑后。那优美的旋律,那动听的音符,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热烈,就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在琴键上欢快地跳跃着。

在不知不觉中,音乐会结束了。但那美妙的音韵,依然还在我的脑海里回响着。

音乐会观后感

20xx年10月28日,在xx工业园区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这天下午,身为扬子晚报小记者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进了音乐厅。只见偌大的音乐厅已座无虚席,但现场非常安静,大家和我一样都在等待一场音乐的盛宴。观众席前,有一个大大的舞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三角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一股浓浓的音乐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演出终于开始了。主持人介绍了为我们演奏的乐团:“此次音乐会由上海巴罗克室内乐团为我们演奏,乐团成员由国际比赛获奖的海归和外籍音乐家,还有国内外高等音乐学院教授组成。”我定睛数了数,乐团共19人。其中,有一位钢琴师,三位大提琴手,十五位小提琴手。

音乐会上,我们共欣赏了十多首乐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首和第九首——。

第一首是选自童真四溢的电影《绿野仙踪》的主题音乐《overtherainbow》。这首乐曲旋律欢快,悦耳至极。听着听着,儿时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跑步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妈妈烧饭时捣乱;安静地坐在妈妈身旁看着她刺绣……音乐演奏完了,我还沉浸在对儿时的回忆中。

第九首是众所周知的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的主题音乐。乐曲旋律时快时慢,音调时高时低,就像哈利波特在密室中与敌人战斗,听得我惊心动魄。在乐曲尾声,我激动得快要哭出来了,因为哈利波特终于取得了胜利,正义终于打败了邪恶!

“哇!这个乐团真厉害呀!“听完后我不禁啧啧赞叹。同时,我也在心里暗暗地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练琴,以后也要在这样盛大的音乐会上演奏给别人听!

文档为doc格式。

音乐会的观后感

8月12号晚上有幸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听了一场音乐会,奥地利经典与民谣——《奥地利威尔顿童声合唱团音乐会》,这个合唱团是我的最喜欢的童声合唱团,也是世界著名的合唱团,向往已久,当然不能错过,听完,果然让我感动,那些孩子就是上天派来传播世间最美的音乐的天使,形容成天籁之音一点都不为过。

蒂罗尔州长曾经这样说过:“作为蒂罗尔州长的我,很高兴在茵斯布鲁克有《威尔顿合唱团》的存在,它远近闻名,听过他们演唱后的观众都无不为之喜悦。特别受人尊敬的是《威尔顿合唱团》是在神圣的威尔顿教堂内用动听的歌声同上帝说话。”蒂罗尔是音乐之乡,大多数文化景点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和传统底蕴,并且在民族音乐多个层面中含有古老及现代音乐,自然风光也绝伦无比。《威尔顿合唱团》就含有这样的风格。他们以出色的演出及特有的音色被誉为蒂罗尔音乐大使。天籁之音,转换音色,自然的舞台表演是他们显著的特征。

他们今天的音乐成就,是怎么获得的,是我最感兴趣,我猜想应该有如下几个原因:

1、好的艺术指导;

2、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或许在他们看来,音乐不是用来练习的,是用来玩和享受的;

3、生活的的环境氛围,奥地利有过太多的著名音乐家,维也纳是世界的音乐之都,音乐文化深入人心,已经跟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音乐不是音乐工作者的专利,是一种普及的大众文化,生活中无处不洋溢着音乐的美。

4、政府的重视,奥地利不仅重视文化教育和普及,而且特别注意把自己的优势文化推向世界。

5、还有最重要的遗传基因。

6、他们的语言习惯,他们的语言发声方法,就是最好的歌唱状态。

天籁之音,让我沉醉!期待我们的国家能音乐之声遍地流淌!

音乐会观后感

本周三,我们三小的管乐团a团的80多名学生去了北京市清华大学参加了第四届北京青少年艺术周——管乐团嘉年华交流音乐会,它是由泰国朱拉隆功示范中学管乐团以及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金帆管乐团。

到了音乐厅,那里人山人海,还有别的小学的学生,音乐会开始了,首先是泰国朱拉隆功示范中学,他们吹奏的曲目都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回声》、《黎明将至》、《爱在日落》、《皇家卫队进行》、《切斯福德肖像》、《花木兰》和《拉德茨基进行曲》。

我非常喜欢北京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曲目里的《木琴与乐队》,听完了这一首歌,让我整个人的心情变得非常开心、快乐。这是一次别具一格的音乐会,它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长笛的动听悠扬,更让我体会到了一位闻名世界的长笛演奏家对长笛的深深热爱。

当这些同学门走下台的时候,我看到每个同学的头上都闪着金光,这也是汗,他们吹的这些曲子都是辛辛苦苦排练出来的,虽然音乐会已经结束了,但是同学们依然在讨论着过程。是啊,这美好的音乐,值得我们永远珍藏!

音乐会的观后感

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副会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杜宁,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博士高佳佳,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潘兆和,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汪敏,辽宁省音协手风琴学会会长孙家胜,及辽宁省手风琴界教师、学会会员和手风琴爱好者300余人到会观摩。

音乐会由抚顺小白杨手风琴学校的23位同学演奏杜宁创作的18首手风琴曲目。演出涵盖了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联奏、合奏、为声乐伴奏等多种表演形式。同学们的演奏严谨认真、十分精彩,无论是断奏、连奏,还是音程(双音)、和弦都很准确,较好地表达了乐曲的内涵。

音乐会上所选的曲目有简有繁,从《世上只有妈妈好》到《无穷动》,听众的'热烈掌声诠释了杜宁老师作品的精湛。杜宁老师的作品无论是和声织体、现代和声,还是复调、对位的运用,都堪称独具匠心。由于杜宁老师深厚的演奏、教学功底,使他的作品颇具实用性。曲目中对轮奏、华彩、颤风箱等手风琴演奏技法的设计美妙绝伦,使乐曲的艺术表现力臻于完美。

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应该归功于抚顺小白杨手风琴学校的高级教师金顺善。金顺善师从著名手风琴教育家、沈阳音乐学院手风琴教授李敏老师,现为辽宁省音协手风琴学会副会长。她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排练和演出时,无论是速度、力度、触键、颗粒性的把握,还是节奏、音型、音量平衡、音色的对比统一,都一丝不苟;在生活上她对学生体贴入微,学生们发自内心地称她“妈妈”,在她精心培养下,学生们多次在国内手风琴赛事上获奖。

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还应该感谢汪敏老师。她非常关心小白杨手风琴学校,多次到抚顺讲座、指导,和同学们一起拉琴,甚至连一些同学的名字都叫得出来。

辽宁省音协手风琴学会副会长刘丽老师,在这场音乐会上她担纲主持,她和金顺善老师撰写的“连接词”非常精彩,既介绍了曲目特点、编者的初衷,又解读了手风琴的演奏技法。主持节目中,她的语言流畅,语速准确,形象完美,稳重大方,颇受赞扬。

如果说音乐会不足之处,我感到两人以上演奏的节目中,手风琴音色、音量的平衡稍差些,这和同学们使用的手风琴产地、型号不同有关,统一起来的确有难度。但总体看,不失为一场完美的、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展示。

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们看到了手风琴演奏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坚信,将会有更多金顺善这样的好园丁,手风琴的希望将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