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小学支教趣味教案大全(17篇)

小学支教趣味教案大全(17篇)

作者:紫薇儿

小学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要素,是教师进行系统教学的必备工具。以下是一些小学教案的示范文本,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翻新教学的思路。

小学美术支教教案

类别:造型、表现。

类的朋友,从而做到保护有益动物。

3、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计能力。

了解鸟的结构,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大胆创造各种鸟的形象。

本课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的。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表现形式设计表现美丽的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交流、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范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

多媒体课件、范画。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各种材料。

(如:图画纸、彩笔、橡皮泥、彩纸、胶水等)。教学过程设计:

1、讲故事《美丽的孔雀》。

2、小鸟们很想像孔雀那样变成一只漂亮的鸟,你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吗?

3、导入课题:同学们这么喜欢小鸟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画小。

鸟好吗?看看谁画的小鸟最美。

1、把你搜集到的鸟的资料介绍给小组的同学,看看谁知道的多。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这些鸟在外形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看课件分析鸟的花纹、抓子、嘴的.特点。

(3)放大一只鸟的图片,说说这只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学生根据鸟的结构特点摆拼图。

4、看各种鸟的姿态摆图形。

5、欣赏和鸟有关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6、了解不同表象形式的作品:

用你喜欢的表现形式设计一只美丽的鸟。还可以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作品完成后,再让它到鸟林里来做客。

1、鸟林里来了这么多小伙伴,谁愿意把自己带来的鸟介绍给大家?

2、谁是最美丽的鸟?谁的样子最奇特?

3、你知道那些鸟是人类的朋友吗?你想对小鸟说什么?

小学美术支教教案

我国古代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在我国,缔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书法家,例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修等。

2、教你来握笔。

大家普遍接受应用的是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图1)。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

1、双钩临摹。

2、单钩临摹。

1、让同学预备好的双钩、单钩书法空白纸,同学按字帖临摹,老师巡察,并作讲解指导。

2、对同学就书写要领进行指导,留意行笔,避开同学做粉刷匠。

3、将同学作品贴到黑板上呈现,同学之间相互评比。

水墨画。

一、水墨画你知多少。

水墨画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我们画画时候行笔分为中锋和侧锋。

二、我们一起动手画。

1、画虾头、胸、虾枪(如图1,2,3),再由前向后侧锋画虾枪两侧的平衡器。

2、画虾腹(如图4)。用笔顿出弧线,要前大后小,节节相连。最终拉下画虾尾,紧贴虾尾两侧画两个尾翼,虾腹六节可以简化为五节。

3、画虾腿和足、钳(如图6),在虾腹下面画五个后腿,在虾胸底部从后向前快速画三条步足。在头部三分之一处,由里向外画第一节虾臂,由前向后画其次节,有钳子的第三节略粗,钳子略向里弯。

1、同学自己作画,老师巡察指导。

2、将同学作品贴在黑板上,同学互评。

简笔画。

一、看看几何图。

1、同学列举常见几何图形。

2、老师总结一般常见几何图形:圆、三角形、矩形等等。

3、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何图形。

二、脑洞大开。

1、让同学猜想几何图形都能创作出什么画。

2、老师对几何图进行再创作。

三、大家秀一秀。

将同学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请同学回答自己宠爱哪个作品,其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老师作总结。

折纸。

一、熟识折纸艺术。

1、背景小故事。

西汉时期我国已有纸张的消逝,折纸艺术也开头在民间流传。折纸艺术起源于中国,后来传入日本,并流行起来。

2、折纸小技巧。

基于环保的因素,我们主见废纸重用。可以是杂志内页或使用后的花纸。发挥自己的想象基于各种基本折纸形状折成各式各样的'动物等实物。

二、我们一起动手折。

1、老师让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折出自己宠爱的作品。

2、同学之间相互争辩应当怎么折。

3、将同学作品呈现到黑板上,同学相互评价。

树叶粘贴画。

一、什么是粘贴画。

我们利用不同颜色、形状的树叶拼贴出自己宠爱的图案,利用身边的东西来装饰美化生活。

2、粘贴小技巧。

(1)勾画出贴图的草稿。

(2)拿出树叶看其形状可以摆出什么部分。

(3)发挥想象裁剪并粘贴树叶。

二、我们一起动手贴。

1、勾边。

2、剪树叶贴。

3、平整贴画。

三、大家秀一秀。

1、同学发挥想象自己想要完成的图案并勾画。

2、同学剪出基本形状并贴好,老师给以指导。

3、同学作品相互呈现,相互评比。

小学的趣味数学教案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扑克"与年月日、季度的联系。

一、谈话引入。

生:......(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小王=月亮红=白天黑=夜晚。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三。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估算黄豆粒数》。

学会估算方法。

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黄豆,杯子,天平等。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被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先测一百粒黄豆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购物中的数学》。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出示情境。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的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一百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4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只好还给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究竟损失了多少元?

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实际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趣味题一》。

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前准备: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时间。

一、引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出一道关于数学的iq题,让学生回答(答对有奖),然后开始逐渐深入课题,解答一些数学计算题。

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三、课堂解说。

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以及解题方法,从而在做题中得到启发。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小学支教趣味美术教案模板

(1)提问: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中国地域之广、面积之大,所以分成了很多的省份。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

(2)那么谁知道它们都叫哪些名称呢?

(4)提问:既然同学们都已经了解了那么多的省份和省会,那么我现在就出些有关省份和省会的谜语给大家猜猜。

(1)碧波万顷(打一省名)————————(青海省)(2)船出长江口(打一省市名)(上海市)(3)双喜临门(打一省市名)——————(重庆市)(4)东方有战事(打一省市名)———————(西安市)(5)圆规画蛋(打一省市名)——————(太原市)(6)长江、珠江、黄河、淮河(打一省名)————————(四川省)(7)两个胖子(打一省会)————————(合肥市)(8)夏天穿棉袄(打一省会)———————(武汉市)(捂汗的谐音)(9)总是大吵大闹((打一省会)——————(南宁市)(难得安宁)。

(10)久雨初晴(打一省会)———————(贵阳市)(11)一碗稀饭一百块钱(打一省份)———————(贵州)(贵“粥”的谐音)(12)四季开花(打一省会)——————(长春市)。

517、晋a30。

215、津d560。

21、桂f602。

54、川d50。

314、沪o35785等。一点需要给学生讲明,教材中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是内蒙古,但在实际生活中,车牌上只有一个字“蒙”;同时有两个简称的五个省,在车牌上也只有一个简称,如四川简称“川”和“蜀”,但一般的四川车都用“川”,也有用“蜀”的。)。

(6)提问:为了让大家方便记忆这些省级行政区全称,我特意。

总结。

了一个顺口溜: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蒙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爱国主义教育)。其中可能有几个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我解释一下吧:如“四市”是指四个直辖市,“四江”是指江苏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和浙江省,“两宁”是指辽宁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6)。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各种中国之最吧:

1、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最大的湖泊(盐水胡)——青海湖。

3、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4、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5、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6、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7、最低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

8、最长的河流——长江。

9、最长最早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0、最大的广场——**广场。

11、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12、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

13、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14、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15、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6、最大的草原——内蒙古大草原。

17、最大的城市——上海。

18、最大的山城——重庆。

19、最北的村庄——漠河。

20、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22、最大的海峡——台湾海峡。

23、最大的岛群——舟山群岛。

24、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

25、鄱阳湖是最大的淡水湖。

26、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

27、最大的冲积岛-崇明岛。

(7)。

下面是几则地理趣味小故事:

1.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银河)把他们隔开。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一"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银河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河"两岸。(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2.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

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

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一、谈话引入。

生:......(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

生:......

二、新课。

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阳小王=月亮红=白天黑=夜晚。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

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三。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估算黄豆粒数》。

教学目标:学会估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黄豆,杯子,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被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先测一百粒黄豆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购物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的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一百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4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只好还给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究竟损失了多少元?

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实际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前准备: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时间。

教学过程:

一、引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出一道关于数学的iq题,让学生回答(答对有奖),然后开始逐渐深入课题,解答一些数学计算题。

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三、课堂解说。

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以及解题方法,从而在做题中得到启发。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

《早餐的学问》(3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1.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

2.跟家长买一次早餐

3.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

(一)制定活动方案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1、师生交流。

2、分析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

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

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

(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

(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

(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

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

……

师小结: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课件强调:单一)

3、信息分享。

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4、现场统计饥饿时间。

师:说到现在吃的,你饿吗?(交流)这么早就饿了呀?现在是第三节课,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感觉到饿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他第二节课就已经饿了。

5、引导学生发现早餐的重要性。

这则消息,对比那张统计图,再加上我们刚刚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发现?师生交流:(预设)

(生1)早上吃不好早饭,很快就会饿。

(生2)我们的早餐几乎总是那几样,内容很单一。

(生3)吃有营养的早餐很重要,对我们头脑的发育有好处。

师相机评价:大家不仅观察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很棒哦。还有什么发现?

(生4)我们不仅要吃饱早餐,还要吃好早餐。

(生5)我平时一直以为,早上时间特别紧张,随便吃点儿什么,只要吃饱就行了,没想到,吃个小小的早饭,还挺有学问的呢。

师抓住时机引导:嗯,说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顿早饭,居然也大有学问在里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学问,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

6、确立主题:早餐的学问。

师:那好!我们就以“早餐的学问”为主题进行本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课时:确定研究内容,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1、交流研究内容。

师:关于早餐的学问,你们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内容展示到“小问号收集站”上来吧。

(事先让学生准备卡纸,在卡纸背面贴双面胶,用大大的字写下来,便于粘贴)

预设:早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长时间、怎么样等等。

2、确立研究小课题,组建活动小组。

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一下子,我们的小问号收集站就收集了这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好像太繁杂和琐碎了,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能)关于归纳问题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已经实践过了,只需要?(生:把类似的问题圈在一起,再简炼结合一下。)

学生归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归纳出了几个问题?

(1)不吃早餐的危害

(2)早餐吃什么最好

(3)各国吃早餐的讲究

(4)早餐的起源

(5)

……

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选择同一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合作研究。

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子课题。

(拟写活动计划)师:确定好了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活动计划。

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共享栏,一个是一份现成写好的方案可参照,一个是白纸可自己设计,一个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进行方案的修改。

(学生自由选择设计方案。)

学生针对自己的想法提问,教师给予回答,补充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简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网络,书籍,报纸,电视,广播以及询问专业人士等。

学生在指导后继续完成自己的活动方案。

(预设情况二)师:设计完成,交流一下所设计好的活动计划。

学生评价:你认为他们小组这个活动计划,好的地方在哪里?不适合于实施的地方在哪里?

三、小结

教师总结,研究的问题要小一点,要多方面获得问题的答案,比较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第三课时: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例如:

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

《学生早餐价格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

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

《学生早餐营养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

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

《学生早餐用餐时间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

d.调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

《“放心早餐”销售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

(有可能可制成条形或扇形统计图)

(三)讨论思考

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

早餐营养方面d类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较少,营养搭配上不合理科学,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展。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

(四)交流报告

1、汇报成果。(可选)

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

2、学生答辩。

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辩。

(五)做一名“小小营养师”

根据前面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经常不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工作、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一定影响。另外还知道理想早餐的条件依次为营养均衡、口味口感好、卫生和方便。

小学支教教案模板

志愿者:

支教时间:

一、教学主题:宇宙。

二、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授一些与宇宙有关的英。

语单词,普及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

三、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维持课堂纪律。

四、教具准备:单词卡片,小礼物。

五、教学环节:

(一)课前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班级情况,拉进与学生的距离。

(二)志愿者进行自我介绍。(5min)(二)教授基本的有关宇宙的英语单词:(25min)。

有没有梦想过当宇航员?知道神州飞船和中国的宇航员吗?

(三)、游戏环节。

下命令(upanddown)(10min)。

(一)、收集同学们对本次支教活动的意见;

(二)、针对同学们的疑惑或困难简要解答。

八、备注1、本次教学活动暂定室内,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安全。2、本次教学活动主要以交通安全教育与英语学习为主。3、届时依据学生水平和课堂进度适当调整教学方案。

目录。

第五课时人类认识宇宙及地球的历史.....10。

第五课时太阳系......111。

第一课时食物。

1、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

以昨天为例:我们都吃些什么?学生汇报。

(1)讨论活动:这么多食物我们该怎么来记录呢?

讨论记录的一些方法:如按餐别进行记录;按荤素记录等。

(2)小组记录:要求学生对一天的食物按餐别进行记录。

注意:把每种食物的名称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录一种食物。重复吃的食物要分多次记录。要求:每样食物写在一张卡片上(每人20张,每一个人有自己的编号,便于区分)。

小组汇报,师记录(或统计表)。

(3)思考:从这些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一天中,我们要吃多少种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学生将昨天吃的食物在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同学汇总。

谈话:看了我们的统计,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们每天要吃很多种食物)。

2、给食物分类。

把小组内的记录卡片混合,看看可以分成几类食物,分别是什么。要求:

(1)把认为是同一类食物的卡片摆成一竖行贴在展板上。

按食物结构分类;按食物来源分类;??2。

讲解食物可以分成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以及分类标准。整理卡片把动物类和植物类食物分别贴在贴板的两侧。

三、小结。

在对一天中食物的统计中会发现,我们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很丰富的,这里面有着不同类别的食物,摄取种类丰富的食物是我们人类进食的特点。当我们吃下这样丰富的食物后,食物会给我们提供些什么营养呢?同学们可以查阅一些资料,解答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1一天的食物。

早餐:午餐:晚餐:

其他:

植物类:动物类:

主食:副食: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静电。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2、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4。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多媒体课件。

1、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

(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千克)。

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吃了谁的?谁是多少(已知)?谁的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2、练习四1、2题,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订正。

3、操作:画出“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倍”的线段图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小学趣味语文教案模板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三个趣味的猜成语游戏,激发学生在成语、熟语、古诗词方面积累、运用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兴趣。

2.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语文素养。

3.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自主培养语文读写能力的习惯。

学习重点:

成语积累与运用、扩展知识面。

教学过程:

趣味成语。

照样子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所填的字应组成我国省、市的名称:

重于泰(人山人(跃然纸(掌上明(口若悬(见多识(不三不(来日方(()山再起()辕北辙()阔天空()市蜃楼()腔北调()山再起()流不息()里淘金同舟共(五湖四(人定胜(一技之(万古长(风卷残(声东击(荣华富(()征北战()是心非()津乐道()华秋实()枯石烂()柯一梦()居乐业()春白雪))))))))))))))))。

先把成语填完整,再把所填的字按顺序连起来作谜面,打一动物。

()针引线()上添花。

()冠禽兽。

()言巧语。

()苦连天。

()东击西。

()天动地。

()喻户晓。

成语之最。

()颜薄命()目了然()马奔腾。

最远的地方——。

最难做的饭——。

最高的人——。

最大的瀑布——胸怀最宽——。

最费时的工程——最大的手术——。

最好的箭术——最繁忙的航空港——的手——最宝贵的时间——最长的寿命——。

最长的腿——最长的时间——。

最长的一天——最长的棍子——。

最成功的战斗——最彻底的变化——。

最大。

最彻底的劳动——最惨的结局——。

冲得最高的气——最大的效益——。

有序(最繁忙的季节——最高的巨人——最高明的医术——最高明的指挥——最遥远的地方——最悬殊的区别——成语对联粗茶淡饭()指鹿为马(最公开的事情——最高超的技术——最好的记忆——最反常的气候——)流芳百世()。

井然)。

雪中送炭()伶牙利齿()守株待兔()。

积累成语:

a:带数字的成语。

b动物。

狗急跳墙猪突豨勇蜂拥而起鱼目混珠凤毛麟角狼吞虎咽。

猪狗不如封猪长馆雕虫小技如鱼得水珍禽异兽指鹿为马。

狼心狗肺凤头猪肚独占鳌头莺歌燕舞虎背熊腰。

偷鸡摸狗蠢笨如猪噤若寒蝉井底之蛙惊弓之鸟飞禽走兽。

c植物。

d“多”的成语。

e.四季。

春:红杏出墙柳亸莺娇春深似海百花齐放百花争艳斗色争妍。

姹紫嫣红万紫千红花红柳绿花娇柳媚柳暗花明柳莺花燕。

柳昏花螟绿草如阴绿肥红瘦桃红柳绿繁花似锦。

夏:赤日炎炎绿树成荫挥汗如雨蝉声阵阵烈日当空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酷暑难耐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汗流浃背蝉不知雪。

簟纹如水火伞高张肉山脯林夏雨雨人夏日可畏。

秋: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春种秋收。

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丛金黄。

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

冬: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冻手冻脚寒风刺骨寒气逼人天寒地坼。

天寒地冻透骨奇寒雪窖冰天雪虐风饕。

f带“不”字成语。

按兵不动按兵不举爱博而情不专傲不可长敖不可长。

不按君臣不安其室不安于室不安于位不卑不亢。

卑卑不足道百不当一逼不得已必不得已不避斧钺。

不辟斧钺百不获一鞭不及腹兵不接刃不避艰险。

必不挠北抱不平不步人脚不避水火不辨菽麦。

不辩菽麦不辨菽粟不便水土百不失一不避汤火。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兵不污刃兵不血刃兵不雪刃败不旋踵。

百不一存百不一贷兵不由将不拔一毛兵不厌权。

百不一遇兵不厌诈卑不足道不败之地悲不自胜。

不辨真伪不白之冤不拔之志并存不悖不瞅不睬。

不偢不倸不揪不睬把持不定半痴不颠不茶不饭。

不存芥蒂不辞劳苦不差累黍不揣冒昧不成器。

不出所料不成三瓦不差上下不成体统不啻天渊。

不测之忧不测之罪半懂不懂不得不尔半低不高。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

1、学会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有序地数数。

2、通过操作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并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3、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数数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

白板、课件、操作材料、记录卡。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搬家啦,这么多的老师也都快来帮忙了呢,我们一起来和要去帮忙的老师们问声好吧。

(二)基础部分。

1、师:现在每位小朋友都变成了小火车的车厢,那你们清楚一共有多少节车厢呢?

幼儿报数,教师配合指导。

2、师:大一班的小朋友们都太棒了,而且我知道你们数数都很厉害,你们都能数到几?

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数3个数字好吗?

······3.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教师小结:要数清楚物体的数量,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上往下,不同课件都有对应的点数需求,下载课件需要点数,如果点数不足充值后,就可以在电脑上下载了。或者从左往右,这样就不会数错了。

4、教师与幼儿互动,依次请10名幼儿上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5、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图形并正确的数出来。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结:数不同的东西方法也不同,要想正确的数出数量,不仅要观察仔细,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三)结束部分:

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1.计算下面各题。

2.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会更简便。(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3.教师导语: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

(一)阅读理解。

1.出示呈现例5情境图(数学信息),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选择问题板书。)。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1.自主解答。

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能计算出来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板书:,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请不同做法的学生板演。)。

2.交流探讨,体会不同算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再全班交流,一一展示,分析出现的不同计算方法。

(1)可以把2.1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化成带分数。

(dm)。

(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1相乘,结果是1.575。

2.1×=2.1×0.75=1.575(dm)。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这道分数乘小数的题目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计算,既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这两种方法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分数乘分数和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1.自主解答。

刚才例5第(1)题大家完成得很不错,下面第(2)题有没有信心做对呢?(出示课件,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交流反馈。

(1)可以把2.4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

(dm)。

(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4相乘,结果是1.8。

2.4×=2.4×0.75=1.8(dm)。

3.自学课本。

(1)除了上面两种计算方法,这道题还有另一种算法。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页,看一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看书自学。)。

(2)这种算法你看懂了吗?引导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逐步出示第三种算法。)。

小数2.4和分数的分母先约分得到0.6,0.6再跟分子3相乘,结果是1.8。

4.对比思考。

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你觉得这样约分计算简便吗?

1.既然先约分再计算这种方法这么简便,为什么第(1)题没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呢?

2.师小结:先约分再计算虽然简便,但只在小数与分数分母有共同因数的情况下适用,如果小数与分数分母没有共同的因数,就不能直接约分,只能采用把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的方法。所以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算式中小数与分数分母的特征,明确小数与分数分母是否有共同的因数,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一)对比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计算时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二)基本练习。

教材第8页做一做。

1.学生先观察每一道题的特征,思考:每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做?哪种方法更简便?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反馈交流时提问:哪几题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吗?

(三)提高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

2.反馈计算过程,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并适时补充我国的水资源知识,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四)拓展练习(多余条件)(机动)。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3.教师点拨:在解决含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时,要先弄清楚题意,看问题所需的条件是什么,选择恰当的条件,找出多余条件,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最后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小学趣味生物教案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植物会生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设计对比实验。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留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填表后再讨论)。

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实验说明。

阳光下的绿豆芽。

黑暗处的绿豆芽。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生长有什么不同?

(3)改变了条件对绿豆芽的生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3、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后并交流。

4、交实验记录表前,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了水的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自然界里许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生长图片:

1、比较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叶有哪些不同。

2、并回答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自己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事例。

五、本堂小结:。

节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宜,植物会生长得茁壮。当环境改变后,植物会努力适应环境变化而生长,如松树;仙人掌的根很发达,它的叶是针状,可使水分不很快流失,所以它能够够生长在干旱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

你知道哪些植物能够在环境改变后,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例子?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

1、通过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

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

3、发展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1、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4排的"排"标记。

2、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写有"____排____座"的纸、笔。

一、自制座位票。

1、认识排,幼儿自做"排"号。

师:"看!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几排?"。

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排)?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2、认识"座",幼儿制作"座"位号。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请问你是坐在几号座位的?请所有5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4号座的小朋友点点头,清所有3号座的小朋友挥挥手,请所有2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1号座的小朋友举双手。"。

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号)?这个号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号,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读座位票。

师:"请小朋友把你们椅子下面的纸打开,这就是座位票,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

幼儿:"三排四号。"。

二、交换座位票,学习看票找座位。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拿好座位票上来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结: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

幼儿:"电影院。"。

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幼儿:"好!"。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实际生活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容易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大班幼儿对数字已经有了初步经验,怎样让他们运用已有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带着这个问题我选择了《找座位》这个大班数学活动。

小百科:座位,包括厢座,香港所指的卡位,及餐厅、交通工具、戏院等一种对坐的座位。座位有些是按票子对号入坐,有些是排队先到先得,不设留位,通常有不准霸位的规定。座位,有时错写为坐位。

小学趣味生物教案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

1、师:如何去调查呢。

(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f、要爱护动植物。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小学趣味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三个趣味的猜成语游戏,激发学生在成语、熟语、古诗词方面积累、运用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兴趣。

2.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语文素养。

3.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自主培养语文读写能力的习惯。

学习重点:

成语积累与运用、扩展知识面。

教学过程:

1、课程引入:

同学们,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笑话,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老师给外国学生上国语课。老师问学生:请说出一个表示人开心的成语。ben:嬉皮笑脸。lucy:悲喜交加。jaky:含笑九泉。老师当场倒地。

所以说呀,这个语文学不好是要闹笑话的,可是怎么才能学好呢,要是死记硬背的话,那就太没意思啦。今天呀,我们来玩个词语猜猜猜大闯关的游戏,一起来搞怪一下,好不好?胜出的孩子可以得到小礼物哦。

2、游戏环节:

第一关:超级无敌估估下。

五个人一个小组,全班分成六个组,参加比赛。每个组可以想一个好玩的组名。以下的比赛也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成语,小组中一个人见得到成语的做动作,给提示(但是不能说出成语中有的字,谐音也不可以哦),另外四个人根据提示猜成语。猜到一个成语加十分。每次猜成语的时间是一分钟。做动作的学生不会那个成语的可以说“飞”,直接进入下一个成语。(时间大概是7分钟左右)。

第二关:超级无敌开口中。

老师把猜成语的条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选,第一关得分最高的组可以最先选择答哪一道。在规定时间内,学生把想到的成语写在黑板上,符合条件的成语越多得分越高,写出一个得十分。每小组的时间是三分钟。这个环节预计用20分钟。

条件:

a:带数字的成语(以下为参考答案)。

一石二鸟二龙戏珠三过家门四面楚歌五彩缤纷六根清静七上。

b动物。

狗急跳墙猪突豨勇蜂拥而起鱼目混珠凤毛麟角狼吞虎咽。

猪狗不如封猪长馆雕虫小技如鱼得水珍禽异兽指鹿为马。

狼心狗肺凤头猪肚独占鳌头莺歌燕舞虎背熊腰。

偷鸡摸狗蠢笨如猪噤若寒蝉井底之蛙惊弓之鸟飞禽走兽。

c植物。

d“多”的成语。

e.四季。

春:红杏出墙柳亸莺娇春深似海百花齐放百花争艳斗色争妍。

姹紫嫣红万紫千红花红柳绿花娇柳媚柳暗花明柳莺花燕。

柳昏花螟绿草如阴绿肥红瘦桃红柳绿繁花似锦。

夏:赤日炎炎绿树成荫挥汗如雨蝉声阵阵烈日当空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酷暑难耐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汗流浃背蝉不知雪。

簟纹如水火伞高张肉山脯林夏雨雨人夏日可畏。

秋: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春种秋收。

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丛金黄。

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

冬: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冻手冻脚寒风刺骨寒气逼人天寒地坼。

天寒地冻透骨奇寒雪窖冰天雪虐风饕。

f带“不”字成语。

按兵不动按兵不举爱博而情不专傲不可长敖不可长。

不按君臣不安其室不安于室不安于位不卑不亢。

卑卑不足道百不当一逼不得已必不得已不避斧钺。

不辟斧钺百不获一鞭不及腹兵不接刃不避艰险。

必不挠北抱不平不步人脚不避水火不辨菽麦。

不辩菽麦不辨菽粟不便水土百不失一不避汤火。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兵不污刃兵不血刃兵不雪刃败不旋踵。

百不一存百不一贷兵不由将不拔一毛兵不厌权。

百不一遇兵不厌诈卑不足道不败之地悲不自胜。

不辨真伪不白之冤不拔之志并存不悖不瞅不睬。

不偢不倸不揪不睬把持不定半痴不颠不茶不饭。

匕鬯不惊边尘不惊鞭长不及鞭长不及马腹不存不济。

不痴不聋半筹不纳不辞而别不差毫发不差毫厘。

不存芥蒂不辞劳苦不差累黍不揣冒昧不成器。

不出所料不成三瓦不差上下不成体统不啻天渊。

不耻下问不齿于人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不吃烟火食不耻最后。

不测之祸不次之迁不逞之徒不次之位不臣之心。

不测之忧不测之罪半懂不懂不得不尔半低不高。

第三关:超级无敌我最劲。

这一环节是抢答环节,依旧是小组为单位。学生根据老师给的提示回答成语或古诗词,答对的得十分,答错不扣分,别的组有一次补答机会。预计用十二分钟左右。

问答条件:

成语题:

最宝贵的时间——一刻千金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

最成功的战斗——一网打尽最彻底的变化——翻天覆地。

最彻底的劳动——斩草除根最惨的结局——一败涂地。

冲得最高的气——气冲霄汉最大的效益——一本万利。

最繁忙的季节——多事之秋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高明的医术——药到病除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

最高明的指挥——一呼百应最好的记忆——过目成诵。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古诗词题:

背出一首写动物的诗歌。

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背出一句有植物的诗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背出一句写月亮的诗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背出一句写春天的诗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背出一句有数字的诗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背出一句有颜色的诗歌。

李绅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歇后语题: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哑巴打官司——有口难言。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芝麻开花——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生姜——老的辣。

游戏完结,得分前三名的组员都有小礼品,其他组的有糖果。

教师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这节课开心不?有没有觉得原来语文也可以很好玩的?希望大家以后也可以开开心心学语文,快快乐乐用语文,语文是很有趣的。我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作业,回家之后,把今天上课的时候特别好玩的东西跟爸爸妈妈分享,好不好?谢谢各位同学,下课。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

1、在解决问题中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对排序产生兴趣并愿意尝试自己动手排序。

2、感受规律的美,体会排序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一、导入活动。

1.你们喜欢听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吗?

师:有一天,一只青鸟飞过,丢给公主一封信。我们一起来听听信里写了什么吧!(放录音)。

3、公主在大大的箱子里装上了好多东西,那我们出发吧!

二、利用故事情节,发现规律排序。

1、找钥匙。

师:要找到钥匙才能把门打开。去哪里找?(树林里)。

师:来到了树林里,你发现了什么?到底是哪把钥匙呢,我们来听听大怪树的提示吧!(放录音)。

师:大怪树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水果的规律,谁听到了?(苹果苹果梨)。

师:现在你知道是第几棵树上的钥匙了吗?(第2棵)。

师:谁能按着大怪树说的水果规律继续排下去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并上来排列)。

师:他排列的正确吗?这是按照两个一个排列的。

2、走彩色的路。

师:拿到了钥匙,公主兴奋地打开城门,可是她又遇到了难题,在她面前出现了好几条分岔路,可是只有一条才能通往魔女之城,应该走哪一条呢?(中间这条)。

师:看来中间这条路才是最安全的。这条路的颜色可真多,有哪几种颜色组成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粉色蓝色白色的规律)。

师:那我们一起把这个规律念一念吧。

师:原来是由三个不一样的颜色一个一个排列的。

师:请个小朋友上来用笔把路线画出来,让公主安全的走出去吧!

3、修桥。

师:公主很快就走过了彩色路,继续往前走,公主来到了悬崖边,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请个别幼儿说说)。

师:还有3座桥,可是每一座桥上都有破洞,怎么办?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桥修好吧。只能用这两块木板去修桥,应该把木板补到哪座桥上才正确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进行演示并带领幼儿集体验证)。

小结:终于把桥有规律的修好了,公主顺利地过河了。

四、帮助小猴。

师:过了小河,公主又遇到了分叉路,她看到了小猴子,想向他们问路,可是小猴没时间告诉公主,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只有帮三只小候找回各自的位置才能给公主指路。快帮助小猴找位置。

幼儿四人一组操作。

三、整理乱七八糟之城。

师:通过规则之城,来到了魔女之城。你们看魔女的房间怎么样?这么乱,上哪去找王子啊,你们愿意帮助魔女整理一下吗。

1、整理房间。

要求:请你帮助魔女把袜子有规律地挂起来,盘子杯子酒瓶也整齐地放到柜子上,从小旗这边开始往后排,想一想,除了我们刚才讲过的这些规律,你还可以怎么排?排出不一样的规律来,好吗?等会请你来说说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排的。

2、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完成的幼儿将操作纸贴到展板上)。

师:看看这张是怎样排的?

找找看有没有和这张排的不一样的了?(发现有更多有规律的排法)。

四、欣赏生活中的规律之美,感受它的用处。

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生活中规律之美,感受规律之美。

小学趣味语文教案模板

二,教案适用年级:小学二三四年级。

三,教学目的:介绍语文知识上一些比较有趣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让他们领悟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着关于语文的相关内容,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培养独特的情操。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准确理解语文的意义,在生活中发现趣味语文。在课堂上。

配合老师,跟上老师的节奏。

五,教学注意点:

1,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把课文解释得浅显易懂。

2,注意课堂气氛的活跃,使课堂生动有趣,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六,教学过程:

学生:欢迎!

2,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好乖哦,老师讲一个故事送给你们。好不好啊?学生:好!

老师:你们知不知道年的来历啊??年,就是我们过年的年。出示故事:

过年的来历。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

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

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

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

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会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可以适时加一些表。

情和动作,以便同学们能理解)。

分钟)。

老师: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啊?

学生:喜欢。

老师:那好,那现在呢,我们出几个谜语给你们猜好不好啊?你们呢,要分。

组回答,哪个组最积极就可以得到我们的奖品。

1)出示谜语:

a.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谜底】:眼睛。

b.像糖不是糖,不能用口尝,帮你改错字,纸上来回忙【谜底】:橡皮。

c.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谜底】:手指。

d.什么东西只能加,不能减。【谜底】:年龄。

e.什么东西经常会来,但却从没真正来过?【谜底】:明天。

f.有一匹马,它向南走5步,向北走3步,又向西跑了10步,请问最。

后它的尾巴朝什么地方【谜底】:朝地。

g)有时候,圆又圆,有时候,弯又弯,有时晚上出来了,有时晚上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谜底】月亮老师:好,同学们都回答得不错哦,没有回答的同学别灰心,下面还有几道题目呢,看看你们谁积极啊,积极就有分加哦。

2)根据下列题意,选填词语。

苦哭暗笑假笑哈哈大笑捧腹大笑(只能用一次)。

a、开怀纵情的笑()。

b、藏在心里不公开笑()。

c、捂住肚子开心地笑()。

d、不愉快而勉强的笑()。

e、故意做出的,不真实的笑()。

(五)花(八)门(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七)擒(七)纵。

(三)头(六)臂(三)心(二)意。

(十)全(十)美(十)全(十)美。

(五)湖(四)海(五)行(八)作。

4、出示趣味故事——十二生肖(用时:10分钟)。

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听故事啊?

学生:想。

老师:那你们在听的过程中要留意故事究竟说了什么哦。

学生:好。

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

有属小白兔的,有属大老虎的„„„有属猫的吗?没有,怎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让同学们举手回答,能答一个是一个,我们会尽量鼓励同学们回答,如果碰上有些比较偏的生肖,我们就可以适宜做一些动作来让同学们猜,)。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好了,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十二生肖的来历了吗?都知道十二生肖为什么是老鼠第一了吗?

提问:十二生肖有哪些呢?(巩固知识)。

(让同学们举手回答,能答一个是一个,我们会尽量鼓励同学们回答,如果碰上有些比较偏的生肖,我们就可以适宜做一些动作来让同学们猜,)。

5、联系学生的实际(用时:10分钟)。

老师:同学们,听完了老师的故事。你们想不想说一下你们对语文的看法啊?语文也可以很趣味的啊。

学生说出自己对趣味语文的看法及感受。我们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看着学生,给他鼓励。

6、总结(用时: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