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精选6篇)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精选6篇)

作者:纸韵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精选6篇)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一

一、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区基本情况

马铃村、革约村、谷增村三个村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总户数1124户,总人口4463人,其中低收入贫困户149户,626人。耕地总面积5986亩,其中田1800亩,土4186亩。气候宜人,属喀斯特中低山峡谷地貌,海拨999米—1150米,年均气温16℃,无霜期298天,年降雨量12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1248.4小时,年积温为5200度。土壤以黄壤为主。水资源丰富,项目区有河流总长6公里,常见地表断头河与地下河贯通,水源丰富、水量充沛、水质清澈,有马铃河、盐井龙滩和革约龙耳朵等。乡党委、政府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利用本区域内自然资源条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几年来的努力,三个村西瓜种植规模已达3000亩,蔬菜种植500亩,香菇种植达3000平方米,特色水产养殖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群众通过种、养殖项目的示范带动,生产积极性高涨。

2、项目实施及完成情况

按照筑财农119号文件精神,下达我乡省级财政产业化扶贫资金10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为在我乡革约村、谷增村、马铃村种植露地冬豌豆1000亩、黄瓜500亩,建设反季节蔬菜大棚50个9000平方米、香菇大棚50个3000平方米。

在市农办、市蔬菜办、区委、区政府及上级有关工作部门的领导下,乡人民政府作为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主体,严格按照省、市、区相关精神及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进行项目实施,共完成冬豌豆种植1067.4亩(其中,革约村560.5亩、马铃村335.4亩、谷增村171.5亩),豌豆种植于10月启动,于4月中旬采收结束;完成反季节蔬菜钢架大棚建设50个9000m2,香菇大棚50个3000m2黄瓜种植500亩(其中,革约村173亩、马铃村131亩、谷增村196亩)。

3、资金使用情况

市财政下达财政扶贫资金计划100万元,资金拨付到我乡95万元。具体使用情况如下:豌豆种子12万元;50个蔬菜钢架大棚建设30万元;香菇大棚补助1万元;黄瓜架材47万元;培训费5万元。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建立了三个体系

1、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蔬菜种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从宣传发动到项目种子的入土实施,时间紧,任务重,一环扣一环,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不可拖延。为此,区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区政府副区长班德勋同志任组长,区农办、区政府办、区农业局、马铃乡政府相关主要领导任副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同时,在区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乡人民政府相应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包村干部和村支两委为成员的工作实施组,及时调整党政领导班子分工,分别明确一名任时职副科级以上领导联系革约、马铃、谷增三村的工作,落实一村一名包村干部和技术指导员。以联系村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从项目的宣传发动、到种子的发放、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组织实施,均按照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的要求,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形成了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狠抓责任落实的专门工作队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和组织保障。

2、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科学布局,合理规划。请市、区农业专家到乡考察,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后,综合地理环境、气候、水资源、交通等各方面条件,最终将项目实施地落户在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条件适宜、水源充沛、地势平坦,群众在种植蔬菜方面具有一定经验的马铃、革约、谷增三村实施。同时,技术专家通过对三村土壤特征进行化验、分析,又结合蔬菜市场需求,确定了以冬豌豆、黄瓜、香菇为主导品种,采取黄瓜—水稻—冬豌豆种植模式即“菜—稻—菜栽培模式”和黄瓜—香菇种植模式即“菜—菜栽培模式”,以革约村革楼村民组、马铃村水车坝组、谷增村七一桥组作为集中展示区,示范带动全乡蔬菜产业带的发展。

二是建立专门的技术服务队伍。区蔬菜办派出3名技术人员到马铃乡蹲点作技术指导。从蔬菜的下种、施肥到产品采收全过程,每村均有1名技术员作指导服务,农户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及时得到帮助解决。同时,并区科技局专家到乡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指导农户利用沼液进行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科学方法,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建立市场网络体系

建立了由农户自销和政府帮助统销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一方面,在项目启动前期,区农业局通过利用网络发布了豌豆销售的信息,与商家达成了意向性供销协议。另一方面,极力嫁接青岩市场,鼓励农户主动与蔬菜收购商联系,引进收购商上门收购蔬菜,搭建农户自销售与政府帮助统销相结合的销售市场,农户自愿选择销售渠道。同时,采取“公司农户协会”的模式,香菇产品的销售供不应求,确实建立了多渠道的市场销售网络体系,保护农户经济利益。

(二)强化两个到位

1、强化宣传动员工作、政策措施宣传到位。

项目启动前期,为促使三村群众积极参与到蔬菜种植项目中,首先,乡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实施小组放弃了五一休假的机会,按照早安排、早部署的要求,及时召集项目规划区内的村支两委、村民小组长、部分村民代表到乡召开动员会,向农户讲解发展蔬菜生产对于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性,宣传《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补助政策措施,动员农户积极发展蔬菜生产。同时,项目实施工作小组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分赴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逐家逐户进行动员,部分昼夜的开展种植农户、种植数量的统计工作。确实将项目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宣传落实到位,取得了农户的广泛参与,确保了种植任务落实到户。

2、强化技术培训工作、技术指导服务到位。

为确保项目的实施成功,保证农户按要求规范化发展蔬菜生产,我乡从提高农户发展蔬菜生产方面的知识着手,积极邀请区蔬菜办、区科技局的专家到乡进行技术培训,全年共到各村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10余期,并组织了各村支两委、项目实施涉及村的小组长、部分村民代表200余人到罗甸县学习考察一次,培训蔬菜种植农户余人次,使蔬菜种植农户掌握了蔬菜的下种、蔬菜生产应注意的问题、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知识,确实将技术指导落实到位,提高了蔬菜种植农户科技种田的能力。

(三)建立落实四个制度

1、风险抵押金制度

为增强项目实施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确保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取得成功,建立了风险低压金制度,涉及该项目的区、乡工作人员按照各自责任大小,交纳1000—元不等的风险低压金,明确规定在项目实施成功后,风险低压金才能如数退还给责任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因责任人原因造成项目实施任务未完成,或导致项目实施失败的,所扣风险低压金全部充公。

2、承包示范制度(蹲点指导制)

为加强对各村种植农户的指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乡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乡干部承包示范制度。即由各包村干部负责在所包村选择一农户的一田块,对其田块内的豌豆种植从下种到采收进行技术承包,规范化种植,以将所承包的豌豆种植田块打造为该村最好的豌豆为目标,提供示范田榜样,指导其他农户按要求进行蔬菜规范化种植。

3、金融扶持制度

为解决种植农户前期项目启动资金缺乏的问题,乡人民政府积极与花合行协调,通过种植农户申请,不管该农户是否有未还清的银行债务,花合行均向种植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服务。乡财政对种植农户的小额贷款进行贴息。

4、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项目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进行。乡财政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管理规定管理项目资金,并强化扶贫户信用管理,确保了扶贫项目资金的安全。

(四)创新补助发放模式

为充分调动农户发展蔬菜种植的积极性,改变“我帮你发展、你帮我完成的任务”的不良作风,确保蔬菜种植项目成功实施。我乡一改以往对农户补助的发放方式,将“先补后种”改为“先种后补”的方式。即由农户先垫资购买种子,每户购买种子所花的资金,乡农业服务中心做好登记。乡人民政府通过与花合行合作,由乡财政所为每户种植农户开设账户,然后在每户账户中存入农户购种同等金额的资金后冻结账户,乡农业服务中心将存折发放到每户种植农户的手中,在农户将所购种子按要求全部播种,种苗出土并见一定成效,通过乡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解冻账户发放补助。这不仅消除了种植农户担心政府补助兑现不到位的想法,调动了农户发展蔬菜种植的积极性,而且还有效的解决了农户只领补助不落实项目的问题,形成了约束机制,保证了项目资金的安全。

(五)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实施好示范种植。

在500亩黄瓜种植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规划突出革约村革楼、马铃村水车坝、谷增村七一桥三个种植连片核心区,每个核心区至少达50亩,突出三个核心的主体地位,扩大辐射带动面。

为有效解决规划区马铃村水车坝组核心区插花的问题,乡人民政府要认真做村民农户的工作,由乡干部牵头,从不愿种、或没劳动力不能种的农户手中租取土地,然后再将土地承包给积极性高的该组农户进行黄瓜种植,确保了规划核心区的形成和示范效应的实现。同时,指导农户按要求规范种植黄瓜,从管理、技术指导服务、销售渠道环节上给予农户大力的支持,保护农户的经济利益。

三、取得的成效

(一)经济效益

项目的实施共完成冬豌豆种植1067.4亩(其中,革约村560.5亩、马铃村335.4亩、谷增村171.5亩),豌豆种植于10月启动,于4月中旬采收结束;同时,冬豌豆种植项目在遭受1月罕见的严重凝冻灾害的情况下,平均亩产达231公斤,总产量为246569.4公斤,收购商上门收购价为2.06元/公斤,实现豌豆总产值高达53.37万元,仅此一项,项目区种植农户户均增收716元,人均纯收入就增加202元,实现了农民减产不减收的目标;完成反季节蔬菜钢架大棚建设50个9000m2,香菇大棚50个3000m2黄瓜种植500亩(其中,革约村173亩、马铃村131亩、谷增村196亩),黄瓜平均亩产为2500公斤,总产量为1250000公斤,收购商上门收购价为0.8元/公斤,实现黄瓜总产值高达120万元,仅此一项,种植农户人均纯收入就增加268元,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标,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农民从产业化扶贫项目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二)社会效益

1、推进了马铃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因地制宜,辐射带动全乡8个行政村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全乡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发展的转变。

2、蔬菜基地的建成,可年均为贵阳及周边市场提供246569.4公斤无公害生鲜蔬菜,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生鲜蔬菜的消费需求,解决了贵阳及周边城市无公害蔬菜供应紧缺的问题。

3、为全乡农民提供余个就业岗位,农民无须外出务工就可实现就地就业,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4、解决了项目区内600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保证了农村土地的充分合理利用,形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长期有效的增收途径,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生态效益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符合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要求,符合无污染生态经济乡的发展定位,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一是保护了全乡的青山绿水,实现了全乡经济社会在在维护群众利益中前进、在保护生态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促进了生态能源的有效利用,沼液、农家肥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不仅为农户在每年的农业生产化肥上节约了开支,而且还减轻了施用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可持续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三是带动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发展,加快了生态文明区的建设进程,进一步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实现了全乡农业产业的根本性变革

一是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无公害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成功,促使大部分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发展蔬菜种植经济效益,思想基本上从“要我发展”转变到了“我要发展”的观念上来。农民不再担心什么品种能不能种、销得出去销不出去等问题。在落实政府一系列政策、指导措施上,变积极主动,只要政府安排了,再不要政府担心,农户均能按要求完成。

二是经营理念的转变。农户的收入方式基本跳出了主要依赖传统农业的`发展框框,催生了农村经纪人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全乡共产生了10余人专门从事蔬菜销售的经纪人,商品经济意识的成长为成功嫁接青岩蔬菜批发市场创造了条件,实现了青岩蔬菜批发市场向马铃乡的延伸,农民因此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能将蔬菜销售出去,农业生产基本上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型向商品经济型的特色农业转变。

三是就业渠道的转变。通过发展蔬菜生产,余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就业,农民的就业方式开始从外出务工向就地转移就业转变。

四是种植技术的转变。农民群众通过接受农业科技培训,增长了科学种田方面的知识,一些农业科学技术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人畜粪便、沼液等新型有机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五是种植模式上的转变。蔬菜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全乡几百年来“水稻、玉米”单一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经济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得到了发展,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

六是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项目的成功实施,增进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提高了政府的信誉度。乡、村干部的工作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还未得到彻底转变。

个别群众还未从根本上认识到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思想僵化保守,固执于仅种植水稻、玉米的传统农业的老观念上,对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无动于衷。

(二)农民的知识水平低,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民群众只文化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缺乏对科学种田重要性的认识,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低,存在部分种植农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面前不听侍从、技术人员说一套、自己做一套,不按技术人员的指导实施,导致项目实施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

(三)经营理念的商品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农产品的销售过分依赖于乡外小商贩的收购,农民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高,经营的自主性不强,“怕卖不出去”的思想还部分群众中存在。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经营理念的商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增强。

(四)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基础还不牢固

农民自主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个别群众发展蔬菜种植的坚定性、长期性意识不强,还有依赖政府补助的思想,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基础还未筑牢。

六、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争取资金支持,进一步巩固好发展好蔬菜产业化项目。

1、按照省、市关于产业化扶贫项目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步署,积极争取省市扶贫项目资金及其他项目资金的支撑,进一步巩固的扩大蔬菜产业项目的发展,完善项目区内的机耕道、农灌管道等配套设施,为项目的规模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科学选择项目实施的品种,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查研究,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要发展蔬菜种植,搞好宏观调控,切勿政策措施的变动和蔬菜滞销而损害农户的利益,挫伤农户的发展的积极性。

3、进一步强化辐射作用,在现有基础上,做好项目实施成果的宣传,进一步将积极性高、自愿发展蔬菜种植的村寨农户纳入项目规划区,扩大项目的规模,引导农户进一步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

4、搞好蔬菜销售的信息发布,搭建蔬菜销售平台,积极培养和支持农村经纪人的发展。

(二)打造蔬菜品牌入市经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1、搞好技术指导,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蔬菜种植。按照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生产的相关标准,认真引导农民利用农家肥、沼液等有机肥种植蔬菜,规范化种植,提高蔬菜生产的质量,打造蔬菜精品。

2、成立马铃乡蔬菜协会,注册蔬菜品牌,将产品打入大型超市、省外市场进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二

1、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投入情况

20xx年共投入低收入农户发展项目资金7244万元。其中,省级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投入221万元,农户自筹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3784万元。

2、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补助项目成效

20xx年全县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补助项目中,发展农作物种植面积24000亩,发展水产养殖面积1300亩,发展畜类饲养8400头,发展禽类饲养61900只,发展食用菌种植45万袋。

1、明确思路,规范项目实施

为适应新形势下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步伐,我县把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特色产业放在整个扶贫工作的突出位置,明确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平台,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大力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拓宽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渠道。同时参照《自治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奖代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成立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扶贫专业合作社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督、检查。

2、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今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茶叶、笋竹、食用菌、蔬菜、水干果、畜禽、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业产业,不断推进生态农业发展。通过政策导向,逐步明确特色农业发展重点,促进主导产业集群化,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全县累计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10个、市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个、市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0个、市级以上绿色农产品认证16个;全县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6.75万亩,比重达58.62%。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农民群众的`持续增收,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一是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尽管近年来产业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立地条件差和县域农业总体规模小,主导产业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发挥支柱作用。二是建设投入不足。我县作为全省重点欠发达县,县乡财政财力有限,扶贫开发类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很大,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金融资本投入途径缺乏,社会资本流入渠道不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农村基础还比较薄弱。由于地处山区,村居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而贡献率低,地方财力的制约又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滞后,公共服务仍然相对滞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多,村级债务仍然很重。四是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依然存在。土地要素、支农投融资机制等方面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三农”服务工作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各类有偿服务、企业服务、科技承包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能有效地建立和运作起来,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

1、立足农民增收,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培育计划。

2、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壮大现有农业企业,要围绕市场需求和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聚集资源要素,扩大基地规模,加快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集群。二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开展业务培训,规范项目实施、账务处理、资金管理等,促进规范化管理,提升发展质量。三是加大家庭农场培育力度。对现有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培育建立示范家庭农场,指导帮助其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学习。

1、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核心,但跳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限制。我县作为全省重点欠发达县,各村经济基础都很薄弱,在新一轮低收入农户发展项目的扶持中,跳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限制,对非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项目发展给予相同的扶持,或允许跨村发展,满足产业适度规模的需要。

2、以一产业为主,但跳出一产业的局限。拓展低收入农户项目的扶持范围,对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开发水利资源发展小水电等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产业一视同仁给予积极支持。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三

今年以来,奉化全市上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改革创新理念为指导,围绕“两城四地”建设目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整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农民生活更为富美,农村社会更趋和美。

着力调动积极因素,不断完善保障体系

1、进一步巩固村庄整治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培育等一系列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管市领导时常听取农办、乡镇街道有关三村一线、农房两改、土地增减挂钩、欠发达地区村庄整治等方面工作的汇报,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赴农村一线调研,就地商讨、研究实际问题。在年初预算安排时,市委副书记还专门召集了农办和财政局进行协调,在确保对农资金足额安排的基础上,商讨了新增建设项目资金如何及时配套等问题。镇(街道)都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牵头,各线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近年来,各部门制定出台了许多涉农优惠政策,今年我市对17家主要单位的42份涉农文件进行了汇总和梳理,内容涉及村级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农村住房改造、农村文化建设、民政救助、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汇总资料编印至《政策汇编》,通过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分发到镇(街道)、村两级,大大提高了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和利用率。

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在“三村一线”工程推进中,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各镇(街道)、村落实责任、统筹推进。总结推行“农村经济顾问”、村企结对、“一事一议”等贴合农村实际的有效办法,基本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动,社会各界合力共推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格局。

2、保持去年创建省先进县、召开市现场会的火热干劲

20xx年,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奉化市农办牵头各有关单位精心准备、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先进县创建和宁波市幸福美丽新家园暨欠发达地区村庄整治建设现场会召开两件重点工作。全面提升了奉化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晓度和赞誉度,在部门协调、宣传造势、资源整合、考察点及沿线整治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实践经验,营造了各级各部门共同关心、支持农村工作的火热氛围。今年以来,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纷纷提出创建申请,各涉农单位积极与市农办对接,落实创建村的项目配套。

3、“四化同步”推进美丽镇村改革试点的建设契机

近年来,奉化市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实力城市、品质城市、文化强市“三大建设”和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为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萧王庙街道区位优势明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大,土地增减挂钩作为奉化市的试点,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与绿城集团签订共建美丽镇村示范区框架协议,赋予萧王庙先行先试权限,今年又被宁波市确定作为“四化同步”美丽镇村的改革试点区域。目前示范区推进美丽镇村改革的总体方案已经制定,《萧王庙街道概念总体规划》、《萧王庙农业规划》两个指导性规划也分别由同济大学、省农科院编制完成,街道内农户的宅基地面积和置换意愿的入户调查登记等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有效实施项目载体,全力推进村庄建设

今年我市新启动1条精品线、2个先进乡镇(街道)、3个中心村、6个全面小康村、7个特色村培育建设,新启动30个村开展面上生活污水处理。

1、启动美丽乡村精品线1条。基于20xx年美丽乡村先进镇创建完成的有利条件,本年度我市选择上报了尚田镇开展精品线培育建设。共涉及汇溪、条宅、广渡、柴家岙、杨家堰、九龙、方家岙、印家坑等8个村庄。依托毛竹、茶山等生态条件,积极挖掘布龙文化,培育精品线个性特色。同时抓住金峨、蒋家池头、桐蕉司等重要节点村提升和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做好去年启动的莼白花木长廊精品线的考核验收准备。

2、启动美丽乡村先进镇(街道)创建2个。根据宁波市农办的指标安排和我市实际,今年我市选择溪口镇、萧王庙街道开展美丽乡村先进镇(街道)创建工作。

3、启动培育中心村3个。根据各村近年建设安排,并与相关乡镇(街道)沟通衔接,市农办明确了萧王庙街道云集村、后竺村和大堰镇柏坑村等3个村开展培育建设。各培育建设村相继制定了建设规划和具体方案,有序推进建设。同时做好20xx年启动的尚田镇楼岩村、裘村镇马头村等2个中心村的考核验收准备工作。

4、启动培育特色村7个。分别是溪口镇岩头村、三十六湾村、莼湖镇曲池村、尚田镇广渡村、大堰镇大堰村、西畈村、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各培育建设村对照相关要求制定了2年项目实施方案,并按计划稳步实施。同时,积极做好20xx年启动的溪口镇明溪村、尚田镇冷西村、大堰镇里车头村、裘村镇黄贤村、西坞街道金峨村等5个特色村的考核验收准备工作。

5、启动全面小康村创建6个。20xx年,市农办在广泛筛选比较的基础上,确定了溪口镇明溪村、莼湖镇朱家弄村、尚田镇鸣雁村、锦屏街道城西岙村、江口街道后江村、西坞街道庙后周村等6个村庄开展创建工作。为克服由于一票否决等可能因素造成的影响,确保完成创建任务,市农办另外准备了1个后备创建村。目前各村均完成了既定的建设项目,上报了申报材料,等待最后的考核验收。

6、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世行项目方面:做好第二批6个行政村运行维护和设备调试监管工作;全面启动第三批11个行政村工程,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完成第四批10个行政村设计,完成工程监理和施工招投标工作;完成第五批村选村,并开始设计。面上项目方面:完成20xx年度5个行政村工程验收工作。完成今年实施村庄选择和实施细则制定,确定设计单位,完成初步设计,向各村进行交底并完善方案,完成设计评审和施工图设计。完成施工单位入围招标工作和管道集中采购招标工作。完成各村工程招标工作。确定监理单位。各施工单位进场施工。

此外,还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了五类村庄调研、历史文化村落保护重点村与一般村申报、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申报、浙江最美乡村评选、宁波市十年村庄整治建设三“十佳”评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调查等一系列其它工作。

充分尊重客观现实,科学对待面临困难

1、农村创建工作压力逐年增大

比如全面小康村创建,已经实施了十年,我市累计创成了61个,为我市农村面貌的改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条件较好的村庄一批一批的开展创建,剩下的村庄基础条件短期内很难跟上,由此造成创建难度逐年增大。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障碍

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镇村对污水项目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对项目实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工作推进难度大;二是项目实施时间紧,要在一年时间内完成选村、地形勘察、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等一系列工作,难度非常大;三是市农污办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资金瓶颈依然存在

中心村培育、特色村培育、精品线、先进镇(街道)创建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都是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很大。尽管市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反复强调相关部门配套资金要紧紧跟上,但受限于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项目建设资金存在瓶颈仍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严格遵照规划布局,合理安排明年思路

20xx年,我市将继续按照各项规划,稳步推进中心村与特色村培育、全面小康村创建、精品线与先进镇打造,以此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

一是继续抓好中心村、特色村、全面小康村、精品线、先进镇的培育、创建、建设工作。及时开展村庄摸底排查和选村工作,新启动2个左右中心村和4个左右特色村培育、5个以上全面小康村创建。同时,在莼白花木长廊精品线和尚田镇龙舞竹海精品线的基础上,新创建精品线1条;在尚田、溪口、萧王庙的基础上,新创建先进乡镇1个。确保“三村一线一镇”的中心工作在年初选村时科学合理、在年中项目建设时扎实推进、在年末考核验收时顺利圆满。

二是着力实施萧王庙街道美丽村镇改革试点工作。在《奉化市中国美丽镇村建设示范区(萧王庙街道)改革试验方案》的总体指导下,充分发挥《萧王庙街道概念总体规划》和《萧王庙街道农业产业规划》的控制布局功能,加快实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民中心社区建设,依托土地集中流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推动改革试点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稳步展开。

三是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其它工作。做好污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招投标工作,监督运行维护管理质量。完成世行第三批村工程验收工作,完成世行第四批村工程建设,启动第五批村工程建设。分批实施20xx年度面上污水处理项目,力争全年共完成70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四

从项目实施过程、效益、环境影响评价、目标实现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总结了项目的主要经验教训,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自200x以来,我们一直把科学的管理和优化方案放在项目管理的首位。我们正在不断地研究和讨论适合项目管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以满足项目和甲方需求的施工方案。在每个建设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困难不断地进行了多次论证,并以科学的态度增加了组织计划的科技含量。在项目中不断拓展科学管理渠道。

1、例如:某某住宅建筑工程,成人面积24022,总高度57、25m,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质量目标是创建优秀的项目和示范项目,而不是常见的失败。为保证工期,鉴于工地狭窄,且住宅楼宇周围居民众多,设计了250根有12米基坑支撑的注浆桩,以止水帷幕,支出93万元。密集排水泥浆搅拌桩与圆形平面布置已达到支撑桩,起到止水作用。

将工期缩短36天,节约投资近46万元。在粗接加固中采用了卡布变形加固套的冷挤压连接技术,比压力弧焊方法有效三倍。在模板支撑技术中,原方案采用通过墙体螺栓的剪力墙模板支撑杆,由于塑料管不能拔出,浪费太多。经过研究,自行将塑料管通过壁栓加热,制成大、小头可拔的塑料管,减去凿凿设计损坏率的30%,节省15000元。

2、原模板由小钢模板支撑,但在球面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中,最好采用大模板钢-木组合体系支撑,缩小模板之间的差距,没有明显的施工接头痕迹,以便取消铺垫层。经过油漆装饰后,满足了高水平的施胶数据标准和功能要求,节省了施胶材料和人力,降低了建筑本身的自力。降低模板的成本,避免因常见的质量缺陷而造成的大量维修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在架子的安装上,原来的计划使用了双排地板安装的外部架子。大型工具使用太多,耗时过长,而且租金昂贵。为了降低成本,根据建筑物的特点,我使用了工具架,它是安全的,便携式的,节省了很多钱。

1、实施质量保证措施并改进监测。我坚持严格的质量保证职能和明确分工的项目。坚持所有书面提交的质量和质量转移记录。确保每一项质量工程都有书面提交。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人员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对项目的专职质量人员,我主动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力,让他们主动提高质量,创造质量,使他们进一步做好质量控制计划,并帮助项目质量管理分工的总体基础,确保质量控制中没有空白。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五

20xx年项目部为了确保本项目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从年度施工开始就成立了以项目经理xxx为组长,xxx等人为副组长,全体技术及施工人员为组员的安全生产小组,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并根据公司有关文件作相应奖惩。

为配合项目20xx年度样板工程申报和“aaa”工地评选,xx项目部全员行动,按照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实施手册》规定对现场施工生产、安全技术、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形象标识、施工现场办公区、作业区、生活区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设置和改善,加强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了项目部安全文化和文明施工的综合管理水平,规范施工现场视觉形象标识,切实改善施工现场安全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

施工生产中,xx项目部始终坚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以人为本”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准则,明确施工生产中员工和他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永运高于企业利益,当职工的健康和生产权受到伤害时,必须体现个人权益优先的原则。在项目部年初的安全生产调度会上,项目经理周建生多次强调“抓质量、保安全,这两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公司及项目部的标准规范和规定执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工作具有一票否决权,施工场所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具有安全隐患的坚决不得施工。充分体现了xx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的权威性和安全第一的主导思想。

20xx年xx项目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运行中的过程控制,在各项施工作业前均严格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如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保护设施等均严格达标,并须得到项目经理的签发,同时加强了施工生产中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项目部坚持每月一次综合性检查,对查出问题的地方,全部及时进行了整改,同时项目部加强每日的巡回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各队进行了整改,使各类安全隐患,均及时得到了消除,达到了运行控制的要求,满足了安全生产的需要。

20xx年下半年,项目部派专人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内审员培训,并按照公司要求,建立了“质量、安全、环境综合管理体系”,按照新的管理手册识别和评价出了重大危害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重点控制措施,更进一步加大了对重大危害因素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火灾等因素的重点预防和控制,做到了“预防为主”并进行有效运行控制的目的。

为了提高本项目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项目部要求进入本工地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6月份项目部组织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答题教育、施工现场紧急意外事故的人员急救专题培训教育、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运行控制与监测的培训教育;项目部有关领导还参加了部分施工队“安全活动日”的安全教育活动;组织项目部全员职工和各施工队,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公司“质量、安全、环境综合管理体系”标准和文件。极大的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本项目工程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促使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环境方面,我项目部全面落实环境管理细则,严格执行国家环境法、内蒙古环境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对大气、噪声、水、废弃物等的排放做了严格的监督与管理。

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投入,是各项安全措施实施的保障,是防止发生各类事故的关键,20xx年3月项目部购入安全网、安全标志牌、消防灭火器材,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改造,推行tn-s系统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等,满足了本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从而保证了施工现场各项安全措施到位,杜绝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经过对20xx年项目部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结,我们的成绩优异,探索出了许多优秀的工作方法,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需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xx项目部全体人员有信心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勇于奋进,来年再创化二建人的辉煌!闯出化二建人的一片天地!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六

20xx年第二项目部的质量管理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围绕着进一步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如何在深化执行力的基础上搞好集约化的总承包项目管理改革深化,以创新而务实的.态度做好各项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全面提高公司项目的整体履约能力,降低项目质量事故发生率,是公司中短期质量管理工作的战略目标。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通过各级员工岗位责任制的强化,提升管理人员的主动性与能力性,全面提高项目的经营管理水平。质量管理工作本着“落实过程精品,强化岗位责任,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抓好过程质量监督检查与指导工作,进行创优工程的申报与评审工作,确保公司质量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完成了全年的季度对项目及联动单位的过程质量考核工作、在施工程质量月度检查监督控制、创优工程的预检、各项目(基础、主体、竣工)阶段验收工作,并进行了有针对性对重点项目进行的抽检与培训工作。同时还推进了质量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化开展,执行项目质量管理例会制度。经过公司各部室和项目经理部的不懈努力,项目部质量管理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1、公司质量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所承揽的单位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建设及监理单位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满意度为100%。

2、质量过程控制目标完成情况各分部分项工程100%验收合格。

1、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施工准备控制,在各工程对象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

(2)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质量及作业技术活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所进行的控制,包括作业者发挥技术能力过程的自控行为和来自有关管理者的监控行为。

(3)竣工验收控制,它是批对于通过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及有关方面的质量进行控制。

2、工程施工前明确质量管理目标

工程的施工质量应按照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质量评定。工程的质量目标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要素,整个保证体系可分为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施工质量能加以控制的关键,而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取直接的评价。

4、强化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实体工程质量

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措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项目标计划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在的工作标准在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5、过程质量监督控制工作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帮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这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给以明确地落实。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帮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在施工前,我们将对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劳务人员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效的上岗证书才能上岗。在管理层积极推广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强现代信息化的推广,在劳务层,对一些重要岗位,必须进行再培训,以达到更高的要求。在施工中,我们即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工作,又要加强人员的评定工作,人员的管理及评定工作应是对项目的全体管理层及劳务层,实施层层管理、层层评定的方式进行。进行这两项工作其目的在于使进驻现场的任何人员在任何时候均能保持最佳状态,以确保工程能顺利完成。

进入现代的施工管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地完成创造了有关利条件。但机械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亦越来越大,帮必须确保机械牌最佳状态,在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对进场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使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就以达到最佳状态,而在施工中,要使施工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制定机械维护计划表,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机械在任何施工阶段均能处于最佳状态。

材料是组成工程的地基本的单位,亦是保证外观质量的最基本的单位,故材料采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内在及外观质量。“物”的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为确保“物”的质量,我们必须从施工用材、周转用材进行综合地落实。

“环”是指施工工序流程。面“法”则是指施工的方法,在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必须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工程的建设任务。

总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项目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在。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其有效运行,覆盖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