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目标(精选5篇)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目标(精选5篇)

作者:字海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目标(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目标篇一

《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课前准备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感悟

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你们一份礼物,希望你们在欣赏这份礼物的时候仔细观察,用心感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2、欣赏天山美景(图片配音乐:新疆好)

二、悟中体味

师: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天山风景图,你有什么感受?

生1:美!

师:一个简单的“美”字却概括出了天山的特点。

生2:我仿佛置身于天山之中。

师:用流畅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3:真是美不胜收!

师:你的词汇真丰富,不但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还学会了恰如其分地运用它,不简单。

……

三、回顾单元训练重点

1、寻找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

生: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以写景为主)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写景的文章,它就是——七月的天山(板书,齐读课题)

生: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单元训练重点),大家尤其要注意老师用红色标出的这句话。

过渡:一般来说,写景文章语言文字都比较优美,七月的天山也同样如此,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明悟:《七月的天山》是一篇略读课文(板书 *),希望同学们能够借助我们以前积累的知识和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试着自己读懂并欣赏这篇文章。

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1、自读课文,画出游览顺序词。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请注意作者的游览顺序,并用“——”画出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

2、师生共同自由朗读

3、相互交流,理清顺序

生:我找到的是“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教师及时板书:

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天山深处

师:其实这既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也是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移步换景,用简练而形象的笔触描绘了天山景物。它们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2、3、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2、3、4自然段,也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段。请同学们来看阅读提示。(课件出示)

(1)默读课文2、3、4自然段,独立思考,每段重点写了哪种景物?

(2)同桌交流: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说出理由。

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第一个阅读提示的要求进行学习。

4、学生默读并找出所写景物

5、相互交流

师:找到答案了吗?现在谁来给大家汇报?

生:我认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有:雪峰、雪水、溪流……

师:接着说

生:我认为作者所描绘的景物还有:原始森林、野花。

师:无论是雪峰、雪水还是溪流,它们都是写出了天山的什么呀(水)?正是因为水的清澈明亮,才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水、树、花)

教师小结:

天山的景物很多,碧野先生却重点抓住了天山的水、树、花这三种景物来具体描写,而且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6、品读感悟优美语句(完成阅读提示2的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优美语句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2、3、4自然段,画出文中你最

喜欢的语句,再来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和同桌交流。

(2)学生自读课文,做好批注

(3)读悟结合,品析优美的语言文字(依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指导)

师:现在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师:交流时,先告诉大家你喜欢的语句在第几自然段,然后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最后再说出你喜欢这句话的理由。

a: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生1:我喜欢的句在课文第2自然段: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我喜欢它是因为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雪峰云影的美。

师:你是从修辞的角度来欣赏的,就这一句,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生2:高耸,巨大,写出了山峰的高长、雄伟。

师:你是抓住重点词语去体会的。

指导朗读:能通过朗读来体现雪峰的特点吗?(突出多种形式的读)

师:在这一段中还有你喜欢的语句吗?

b:在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生1:我喜欢的语句是:在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师:质疑,能用一个词语说出水的特点吗?(清澈)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清澈?(石子、鳞光)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好吗?

引导:对这句话,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c: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喜从天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生:我喜欢的语句在第3自然段: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a、是因为蜿蜒无尽写出了树的多,密密的、重重叠叠……写出了树的茂密……

师:鼓励学生积累叠词

师:指导朗读。(依据学生实际随机指导)

生1:从修辞角度(排比、比喻)去欣赏。

生2:抓住野花的特点来欣赏。

生3: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如:解读“五彩缤纷”一词的引导)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五彩缤纷……)

描写颜色的词语还有哪些?

生:五颜六色、五彩斑斓……

师:描写一种颜色的词语还有哪些?比如说洁白的……

生:蓝蓝的、嫩绿的、通红的……

师:这么多颜色汇聚在一起,就叫做五彩缤纷。

师:对这句话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学生闭眼想象野花的五彩缤纷

请你试着用朗读来体现花的特点。(个别读——齐读)

5、总结,读悟第5自然段

五、深化单元训练重点

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重点景物,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具体描写,表达了对天山的热爱和赞美。如果有机会,希望你们也能在七月骑马上天山。

六、佳句采摘

把课文中你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在采集本上.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目标篇二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预习要求]

1.标注自然段,识记注音词语。

2.朗读课文,由慢到快,至少三遍。

3.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批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在中国的西北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地方,叫新疆;在新疆的中部有一条很大很大的山脉,叫天山。那里终年积雪,是个天然的避暑胜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七月的天山》(板书)。让我们通过文字跟随作者“骑马上天山”,去感受一下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象。

(导入环节应尽量少绕弯子。前两句的简要介绍,意在集中注意。后两句则提示学习的目标及途径。)

二、集中识字

锦缎绵延萦绕矫健峭壁断崖雪水清流五彩缤纷五彩斑斓饮马溪边

高悬的山涧闪耀的银链冲激的溪流细碎的日影

(如何提高本环节的效率?精选词语是关键。“锦”与“绵”形近音不同,“萦”与“矫”容易读错,“峭壁断崖”“雪水清流”属非常用词语,“五彩缤纷” “五彩班斓”属近义词。以上词语,如果没读错的话,一读而过。“饮”是非常见多音字,讲解一下。后四个短词的入选理由是因为词语的“陌生感”或“画面感”,其中“细碎的日影”引导学生想象一下。)

三、整体感知

师: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想象。留意作者的行踪及看到的景物,并在文中作上记号。

(学生读书5分钟左右,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巡视学生的预习标注,进行整体了解及个别指导。)

师:文中的哪些词句提示了作者的行踪?

生: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师随机板书)

师:在不同的地方,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生:水—树—花。(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概括,随机板书)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1:美。

生2:幽静。

生3:还有那么多的动物,充满生机。

师:看图的吧!

生4:很有大自然的气息。

生5:文章中的天山在七月,可看着看着,总觉得好像在春天。那里的花,好漂亮哦!我真想去摘几束。

师:很好!符合小女生的心理。呵呵!

(学习游记类文章的第一要点就是要知道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若干游记文章的学习之后,这项学习内容应该逐渐成为学生能够一望而知的东西。因此,本环节可走得稍快些。特别是不要在“水—树—花”之类的细节处逗留,说白了,用其他词语也未尝不可。)

四、品读赏析

师:默读课文,画出这些让你产生美好感受的语句,并想想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生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是个比喻句,我感觉很美。

师:“比喻句”就很美吗?

生1:有点说不出来。反正一看到这个句子,第一感觉就是“好美啊”,我的脑海里很快就浮现出了天山的美丽。

师:呵呵!看来这个句子可真神奇。那就请你把这种美的感觉读一读!(生读)

生2:“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阳光射到水中的样子我见过,五彩缤纷的,很好看。再加上鱼群的鳞光,很美!这个句子把天山的溪流描写得很生动。

师:善于联系生活经验,真会读书!

生3:“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这个句子很有神秘感,很有趣!

生4:我有补充。这个句子把塔松比作巨伞,很形象。还把千万缕阳光透过叶间的美也写进去了。

生5:“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读着这个句子,感觉这个地方非常安静,特别是“只听见”这三个字。

师:抓得很准!

生6:“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就这么短短的几个字,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了这种景象:一条长长的带子,在一座又一座山峰下环绕,感觉真是不错!

师:你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真会读书!你把“萦绕”都读活了。

生7:“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这里把野花分别比作锦缎、霞光和彩虹,还写出了野花的特点,让人感觉很美。

师:一连用了三个比喻,构成了一组排比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生齐读)

生8:“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这句话让我感觉到了那里的花很美,那里的花就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生9:我有补充。这句话让我感到花很多,都能让人浮在上面了!这才叫“花海”。

师:马矫健,人精神。用词富于变化,值得学习。再读!(生读)

生10:这个“抛”很有力,与前面的“飞泻”相对应。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整个过程的展开遵循“顺学而导”的原则,不放任,不拔高,有肯定,有指导。)

五、语句积累

师: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改写成“按内容填空的形式”抄一抄。如:

(1)蓝天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几朵银灰色的花。

(2)融化的雪水,从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下来,像千百条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的溪流,浪花往上,形成了千万朵的白莲。

……

(做题的过程又是一次回味文本的过程。)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目标篇三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一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文章结尾直抒胸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命的渴望,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课文,目的是继续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来体会“读书要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生活经验来仔细思考含义较深刻句子的意思”的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四年级学生对生命这个沉重话题的理性思考可能很少或者比较肤浅,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的问题并且真正有所收获,不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调动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和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充分阅读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策略:

重组教材,创设情境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思、议的教学实践中感悟文本,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能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

教学媒体:

多媒体

一、了解生命,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1、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2、出示坐在轮椅上的杏林子照片并介绍:她患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并且在轮椅上坐了整整五十年。她在回忆中写道:(出示资料)十二岁那年,我得了一场大病,「类风湿关节炎」,不用别人告诉我,我也能从医生和父母脸上看出来,我永远不会好了!我的希望一点点幻灭,我的心一点点死去。我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我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我就不要活了。

(1)问:从这段日记中,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杏林子?

(2)出示杏林子面带微笑的照片。师:看着这张照片,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杏林子?

(3)后来她用这样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过渡:为什么同一个人,前后会有那么大的转变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是哪几件小事给杏林子带来生命的思考?(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

设计意图杏林子的两张照片和两段文字让学生初步感知杏林子艰辛的生命历程,鲜明的对比,引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为学习下文,突破重难点作好铺垫。

二、感悟生命,触动生命的脉搏。

出示: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没想到的?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一)感悟飞蛾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1、引导理解:第一个没想到的是飞蛾的生命竟然如此的脆弱——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第二个没想到的是——它的生命力又是非常顽强!第三个没有想到杏林子竟然——忍不住放了它。

2、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抓住重点词,理解飞蛾的强烈的求生欲望。

(2)指导朗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

(4)再读句子。

(二)感悟瓜苗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出示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感受香瓜子的顽强生命力。

2、情景对话,引导学生再次感受香瓜子热爱生命,要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坚定信念。

3、指导朗读。

4、(出示香瓜子图片)问:这个时候,又引发杏林子对生命的什么思考呢?用上句式

即使……也……

(三)感悟心跳给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

1、快速默读:“倾听心跳”这一件事,想想: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震惊?

2、出示句子反复引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问: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怎样的行为是在糟蹋生命?能举例说说吗?

4、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

5、小结 。

杏林子对自己的生命格外的珍惜,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世界的一切生命充满爱心。所以在短暂的生命中,她就是凭着这样的一颗爱心和一双残缺的手(出示杏林子 “手”的照片和杏林子的著作)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她把生命的一点一滴都尽现在她的书中,读她的书,让人振奋,让人赞叹。齐读杏林子的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在读中揣摩、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思维,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因此,以这一材料为载体,以“读-品、读-思、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并拟定了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框架,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和表达生命的意蕴,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读书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1、生命是什么呢?在杏林子眼中,生命就是飞蛾鼓动的双翅,生命就是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在老师的眼中(出示图片)生命就是画眉那美妙的歌声,生命就是孩子们如花的笑脸,生命就是树木嫩绿的枝条;在你的眼睛中,生命又是什么呢?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小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

2、学生写。

3、全班交流。

4、带着对生命的感悟背诵优美的段落。

5、小结。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凸现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设置了练笔环节,使学习内容得到合理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抽象的意识情感走向这真真切切的生命经历。

四、作业

1、推荐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老人与海》

乐曲《命运》《二泉映月》

2、搜集热爱生命的故事

3、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教学应该在学生的“需要起点”上开始,但又不能停留在“需要起点”上,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把握了语文生活化的精髓,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目标篇四

教材简析:

生命是什么?中国台湾女作家杏林子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能力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 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继续练习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vcd《生命的活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名言

1、板书课题并诵读。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命 生命》一文,愿同学们有所领悟。

(二)初读全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诵读全文,要求: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困难学生)

2、说说作者在文中讲了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

3、小结过渡: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懂了课文的内容,但这对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还不够,还应对文章进行仔细的研读。这篇课文有许多含义很深的词句,读时令人感到言尽而意无穷。

(三)细读段落,情感体验

1、默读,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出示有关阅读的“温馨提示”)

2、小组交流学习:将自己认为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读给同组同学听听,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互相交流、质疑、辩论、研讨,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予以个别指导。)

3、全班交流学习:以“生命”为主线,从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入手,引导学生“读”中“悟”,“悟”中“读”,体会三个事例中各自所展示的强大生命力。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联系生活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拓展体验,感悟提升

2、交流观后体会

(1)借助提示句式谈体会

“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就在……”

(2)写小片断:生命的活力。

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 挣扎

瓜苗生长 冲破

倾听心跳 跳动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目标篇五

锦缎 幽静 萦绕 绵延 绚烂 矫健 白皑皑 高悬的山涧 闪耀的银链 

清澈的水底 闪闪的鳞光 寂静的天 五彩斑斓 无限生机 蜿蜒无尽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五彩缤纷

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云影就像白缎上组合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2、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3、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