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学校地震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地震演练的工作总结大全

2023年学校地震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地震演练的工作总结大全

作者:韩ll 2023年学校地震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地震演练的工作总结大全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学校地震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地震演练的工作总结篇一

安全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我校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向来十分重视。20__年10月19日上午课间操,我校进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本次演练对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进行了考验。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规划:

1.演练分楼层进行,各班听到紧急疏散指令后,立即排成两列纵队按指定楼梯下楼。下楼后到各班到教学楼前的指定地点集合,清点人数。演练过程中注意要做到快、静、齐。

2.严格按照《和林格尔县第五小学防震疏散演练方案》执行了本次演练全过程。

三、演练过程:

本次撤离演练由张云老师通过广播发出撤离信号,各办立即响应,楼层重要区域的教师上岗。与此同时任课老师立即组织学生按前后门两路逃生,在走廊上稍作休整后按逃生路线撤离。逃生过程中各班同学均安静、有序、快速地排队下楼。下楼时靠右行、不拥挤、不说话,全程师生能按要求抱头直至到达安全区域。本次演练过程总共用时三分左右,各班到达安全区域立刻有人组织队列,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点名。

四、演练的优点:

1.本次演练锻炼了学生在灾难发生时的应变和自救能力,整个演练过程同学们大多比较严肃对待,励志,都能保持警觉的态度,听到紧急疏散的哨声后都能快速按预定的路线到达指定场地集中。

2.在演练中各班表现均良好,大部分同学们在疏散中都能够做到安静、快速、有序,并按要求抱头前进。

3.一、二年级同学年纪小,行动能力较弱,但在这次演练中却表现最好,老师、同学都能紧张而有序地按要求撤离,在规定时间里到达集合场地。

五、存在的不足:

1.仍有部分同学重视不够,在逃生过程中边走边开玩笑,尤其是一些同学在行进中没有按要求有序快速前进。

2.部分师生对防震逃生的要求还不够明确,动作做得不到位,在以后的类似演练中要提前做好指导,争取做得更好,让每个人都能在真正的灾难中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去帮助更多的人免受伤害。

学校地震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地震演练的工作总结篇二

按照《2013年xx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要求,我局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于年初讨论制定了全市地震系统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等内容,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根据工作实际,我局适时研究制定了《“防灾减灾日”暨科技活动周防震减灾宣传系列活动方案》、《十月科普大行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方案》、第三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方案等各项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方案等文件。全局领导干部根据各活动方案的分工任务,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宣传活动。

未成年人一直是我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让未成年人从小了解和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素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宣传效果是我局校园科普的宣传目标。

xx市地震系统抓住“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十月科普大行动”等重大科普活动的机会,深入28个乡镇,采用通俗易懂的彩页、挂图、展板等资料在农村中不断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倡导科学减灾理念,传播先进减灾文化,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主动掌握防震减灾技能,切实提高农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地震能力。

一是同时通过与各级党校、人社等部门单位的积极沟通,将防震减灾知识课程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到市委党校为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等学员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讲座;二是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防震减灾科普素质为目标,以科普展板展示为主要形式在府办公大楼、机关单位大堂、门廊等公共场所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活动,有效提升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防震减灾意识。

学校地震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地震演练的工作总结篇三

非常高兴,大家只用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顺利、安全的完成了今天的紧急疏散演练。“生命诚可贵,安全最重要”,我校十分重视安全教育,每年都要举行紧急疏散演练,举行自护自救培训。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的精神,我校于今天举行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大家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类无法抗拒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汶川大地震时,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临着震灾最为惨烈的北川,却在这场举世震惊的特大地震中,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因为该校从20xx年开始,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练。

由于平时多次演练,地震来时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仅用1分36秒的时间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上。要知道,该校每个教学楼内的'学生都非常多,人员密集,学生数最多的班级有80多名,能做到安全、快速的疏散很不容易。桑枣中学抗震救灾的经验告诉我们,平时重演练,震时无伤亡。因此,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师生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同学们,在校园中,需要紧急疏散的机率并不大,但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做好准备,减少同学受伤的机会。同学们时刻要有安全意识,了解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应变及紧急疏散的程序。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是安全教育永恒不变的基石;保障生命,尊重生命是安全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同学们要在努力保障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当危险突然来临时,不能自私自利夺路而逃,更不能为保障自己的生命权而恶意损害他人的生命权。要服从指挥,从容镇定,遵守秩序,让所有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同学们,今天的成功演练,是对生命教育的最好行动。

学校地震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地震演练的工作总结篇四

地震属于一种自然灾害,不可预防。当地震来时,学校师生如何快速逃生?师生平时掌握地震的逃生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关于地震时自救常识 ,学校地震逃生方法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1、晃动时请躲在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面

地震时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时要选择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住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如果在使用明火,首先要即刻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但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上面的水壶等会滑落下来,很危险。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因此要先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如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密集时,根据情况,进入牢固的建筑物中躲避反而会比较安全。

1、没有受到致命的内脏伤;

3、在没有听到挖掘声及寻呼声时,不大呼大叫或无谓地翻滚折腾,惊慌失措、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耗氧量,还会吸入大量烟尘而致窒息。

由此可见,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总结有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道格卡普是美国国际搜救队长,自一九八五年至今,他及他的队员己参与全世界七十九次 重大灾难的救灾工作,他曾经爬进近七百栋因为地震、爆炸而严重倒塌的建筑物内搜查受困的生还者以及罹难者的遗体。除了参与两年前日本神户大地震及美国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救搜工作,十二年来国际新闻中的重大灾难救灾,他都没缺席。

国人从小到大,在防震演习中,老师总是叫学生躲在课桌下,道格得知这点后,很焦急地一再呼吁: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要以比桌、床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他以先前和土耳其政府、大学合作拍制的地震逃生录像带, 说明不要躲在桌下避震的道理。

透过土耳其政府协助,制作单位爆破一栋废弃大楼,仿真地震时建筑物倒塌的情形,工作人员先依据“常识”,在桌子床铺等家具下,放置十具模特儿;他和他的搜救队员在桌子床铺等家具旁,同样放置十具模特儿,引爆后大楼变成断坦残壁,他和搜救队员依序找到二十具模特儿,在桌床下的十具模特儿有八具被压成全毁,其中一具甚至头、身、脚断成三截;他放置的十具模特儿,则全部安好无事。

他解释,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

道格说,即使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1)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品,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品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

(2)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3)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4)在接到关于地震的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5)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学校地震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地震演练的工作总结篇五

一、抓好政治理论学习,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根据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麻发〔xx〕11号),我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严格按照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公室的工作安排和要求,认真作了安排部署,制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认真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好各阶段学习活动,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任务。

二、按照年初拟定20**年的工作思路和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工作目标。

(一)加强地震监测资料的收集和上报工作,努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1、跟踪、分析我县地震活动动态。

通过与省数据传输现代化和信息化共享,及时接收××省地震监测台发布的全省及周边国家和我县地震活动信息,从而能够及时准确了解我县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情况,为正常的地震分析预报提供了依据。

2、加强对震情信息的收集和上报。

二oo九年,每月都按时向县委、县政府、第六纪工委、县人大教工委、分管的副县长、联系的人大副主任和政协副主席上报一期省内、州内和本地区地震活动简报,使各级各部门对当前震情都有全方位的了解。

3、认真贯彻落实《××省地震监测管理规定》。

学校地震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地震演练的工作总结篇六

一、建章立制、成立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责:

组长负责召开防震减灾专题会议,制定“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并要求渗透到各自的工作中。

副组长负责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强化防震减灾模拟演习与宣传教育工作。

二、具体活动内容:

(一)、每个班级开展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

学校德育处要求各班通过班会等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让师生进一步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灾害发生前的防范方法、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从活动中体会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二)、开展一次全校性应急疏散演练

1、根据我校教学楼结构和人群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认真学习。

2、责任分工,当堂任课教师为各班的主要具体疏散责任人。

3、当听到防震警报后,各班主任、当堂任课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

4、如果来不及,要躲在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等下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震后立即发出呼救。

5月12日,我校在领导安排下,组织了防震减灾演习活动,全校只用了3分钟的时间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在本次活动中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把防震避险,加强了这方面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三、认真总结,形成机制。

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态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学校地震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地震演练的工作总结篇七

为了在学校发生紧急情况时,全校师生能安全、快速地进行疏散,我校特制定疏散演练方案。

总指挥:

指挥:

后勤保障:

医疗救助:

成员:全体教职工

20xx年3月17日

(一)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黄校长负责在大院教学楼前旗台上指挥疏散,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二)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陕静、张敏敏负责检查确保安全应急疏散通道畅通。

2、茹牡丹负责鸣号以及计时,樊志妮负责照相。

3、警报响起后,当时在教室上课的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有秩序下楼疏散;

4、一、二年级第一个出来的同学掀起门帘,等待全班学生安全撤出后,一二年级随队伍出来的教师接替这两名学生。

5、当时在办公室内办公的班主任立即前往本班疏散所经的楼道口协助带队教师。

6、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如当时没有带班任务,则立即到大院待命,参加救护组工作。

7、曹敏慧负责医疗救护,及时把伤情较重的师生送往医院。

1、听到学校发出的命令(或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集合地点:先在大院集中,如情况需要,再听从指挥安排。

3、疏散顺序:

(1)上课教师负责,学生排一路纵队,分班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抢先下楼,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

(2)一年级从门的左侧出,二年级从门的右侧出,三、五年级从应急疏散通道出,四年级靠墙下楼梯(黄线左),六年级靠扶手下楼梯(黄线右)。

(3)幼儿疏散时从大院东侧走廊到大院集合,张花娥协助幼儿小班撤离,樊福林协助幼儿中班撤离,卫向前协助幼儿大班撤离。

(4)所有人员撤离时,先在桌子下躲藏至少5秒钟,然后一手抱头,一手扶栏杆按规定路线撤离。

(5)从大院西侧起,年级依次为六年级、四年级、二年级、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幼儿小班、幼儿中班、幼儿大班。

(6)各班到大院集中时队列前排以旗杆为界,后排不能有学生在大树下。

(7)各班集合完毕后迅速向总指挥(黄校长)报告应到、实到学生数。

4、教育学生能够做到:

(1)遇事不慌,头脑冷静

(2)判明情况,思考对策。

(3)积极自救,互帮互助。

(4)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5、遇到其他突发事件,原则上按此预案执行,如情况需要听从现场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