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最新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反思(案例16篇)

最新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反思(案例16篇)

作者:翰墨 最新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反思(案例16篇)

预防为主,安全至上。使用醒目的字体和颜色,增加标语的视觉效果和辨识度。不同行业和场所的安全标语范例,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修改和创新,以适应实际情况。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节课,在上完课后,我的感觉是这节课不是很成功,对于直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题目,如:4的.9倍是多少?学生能够很快知道答案,对于“已知3个三角,圆的个数是三角的3倍”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就会是五花八门,我从倍的意义上加以引导,终于迈过了这个槛。

而对于信息窗5的信息,学生要求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能够想到用两个条件,用刘林的贝壳个数和林杰的贝壳个数是刘林的3倍,但在列算式时,仍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列。问题出在两方面:一是对倍的意义还不理解,二是对于用有关信息解决数学问题仍把握不准。也就说,还要加强练习。

对于“李飞比王晶多用了多少个贝壳”这样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是太难了。学生在用减法做第二步时,竟然想到用乘法除法,真是思维定势呀!我用了我的年龄与学生的年龄作比较,才引导到了用减法。而还有较多的同学不知道用两步计算,无从下手。是问题难了吗?还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达不到?这是一个值得我思考的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师:有一天老师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放了些水果,小朋友们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出示图片)。

生:苹果和菠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游戏小棒,用你的小棒来表示一下桌子上的苹果和梨。

好了吗?那么,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这是是()的()倍呢?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

生:苹果是菠萝的3倍。

师:为什么苹果是菠萝的3倍?(出示图片)。

生:因为苹果有是6只,菠萝有2只,6是2的3倍。

生:苹果里有3个2,所以苹果是菠萝3倍。

……。

生:苹果里有2个2,就是4是2的2倍,就是苹果是菠萝的2倍。

师:知道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知道菠萝的只数是2,(板书: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就是说...

生:苹果的只数是2的5倍是多少。

教学反思:

相对于美术、音乐、语文而言数学就根本没有乐趣可言。而在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趣就更加重要了。

当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不断增加的。所以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

首先老师一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放着些水果,这是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想象的也是一些小朋友遇见过的,在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于是很快就在小朋友们大脑中出现情景。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水果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而且一般都比较爱吃,可能有些小朋友看着这些水果还直流口水呢?这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再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动动脑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帮助老师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当然就非常乐意动起脑筋,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然而低年级的小朋友专心一件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针对这点我就通过动手、动口,来转移他们对别的事情的注意,培养他们的耐心,同时也帮助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用红色小棒来代表苹果,黄色小棒代表菠萝,这就是他们对颜色、声音、动作等感兴趣吧。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重点是理解“倍”(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难点是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

1、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在新课教学前加上简单的复习。教学中,复习已学过“倍”的内容,为接下去的新课教学作下铺垫。

2、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15是5的几倍”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造和谐活跃的气氛。

首先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解放孩子,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口,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在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在这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应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老师摆一把小伞是1个4,学生摆两把小伞是2个4,8里面有2个4,也就是8是4的2倍,揭示倍的含义。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从摆到说,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形中理解倍的含义,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2、在做一做一题中,还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体现第一行是4个4,第二行是一个4,所以第一行是第二行的4倍,使图形变得更加直观。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专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在周老师的指导下,争取更大的进步。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通过复习导入。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的形式,让男生女生三人一组到前面站排,男生是女生的2倍。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2、由于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动手到黑板前贴小猴让学生感受倍,变静为动,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义,初步掌握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进一步体会感受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例3,有效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练习中安排一道选择题,一道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道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通过比较不同,使学生加深对两种类型题的理解。

教学结束后我反思本节课的不足: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一个图形用4根小棒,两个图形用8根小棒,三个图形用12根小棒。摆两个图形就是用2个4根是2倍,摆三个图形就是3个4根是3倍。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应在操作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提升。在今后的备课中要很好的理解教材,准确把握、运用教材,多注重让学生说说算理。

(2)、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语言不严密,教师应及时纠正。

(3)、学生动笔解决问题量还不够,课堂上还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而“解决问题”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通过这样的教学情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练习课活跃起来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新闻,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教学的题材,信手拈来,即新鲜又有亲切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情境掌握数量关系。

问题解决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强调学习设置到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情境中,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并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培养使用数学的意识、探索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它旨在使学生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过程的体验,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数量关系。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策略,画图或摆学具,探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沟通实际问题,与乘法意义的联系,使学生发现算法。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成功的地方:

2、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感受“倍”,变静为动,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着几个另一个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义,初步掌握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不足的地方:

学生操作的较少。我让学生摆小棒只摆了一次,应再加强一两次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倍的知识的`理解。

应改进的地方: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加强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段:

师:有一天老师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放了些水果,小朋友们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出示图片)。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游戏小棒,用你的小棒来表示一下桌子上的苹果和梨。

好了吗?那么,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这是()是()的()倍呢?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

生:苹果是菠萝的3倍。

师:为什么苹果是菠萝的3倍?(出示图片)。

生:因为苹果有是6只,菠萝有2只,6是2的3倍。

生:苹果里有3个2,所以苹果是菠萝3倍。

……。

生:苹果里有2个2,就是4是2的2倍,就是苹果是菠萝的2倍。

师:知道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知道菠萝的只数是2,(板书: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就是说...

生:苹果的只数是2的5倍是多少。

教学反思:

相对于美术、音乐、语文而言数学就根本没有乐趣可言。而在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趣就更加重要了。

当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不断增加的。所以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

首先老师一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放着些水果,这是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想象的也是一些小朋友遇见过的`,在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于是很快就在小朋友们大脑中出现情景。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水果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而且一般都比较爱吃,可能有些小朋友看着这些水果还直流口水呢?这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再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动动脑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帮助老师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当然就非常乐意动起脑筋,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然而低年级的小朋友专心一件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针对这点我就通过动手、动口,来转移他们对别的事情的注意,培养他们的耐心,同时也帮助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用红色小棒来代表苹果,黄色小棒代表菠萝,这就是他们对颜色、声音、动作等感兴趣吧。

当然,在这堂课中我还有许多不足,比如课堂用语、结构安排等地方还需要我学习进步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数量关系。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策略,画图或摆学具,探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沟通实际问题,与乘法意义的联系,使学生发现算法。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段:

师:有一天老师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放了些水果,小朋友们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出示图片)。

生:苹果和菠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游戏小棒,用你的小棒来表示一下桌子上的苹果和梨。

好了吗?那么,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这是()是()的()倍呢?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

生:苹果是菠萝的3倍。

师:为什么苹果是菠萝的3倍?(出示图片)。

生:因为苹果有是6只,菠萝有2只,6是2的3倍。

生:苹果里有3个2,所以苹果是菠萝3倍。

……。

生:苹果里有2个2,就是4是2的2倍,就是苹果是菠萝的2倍。

师:知道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知道菠萝的只数是2,(板书: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就是说...

生:苹果的只数是2的5倍是多少。

教学反思:

相对于美术、音乐、语文而言数学就根本没有乐趣可言。而在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趣就更加重要了。

当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不断增加的。所以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

首先老师一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放着些水果,这是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想象的也是一些小朋友遇见过的,在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于是很快就在小朋友们大脑中出现情景。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水果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而且一般都比较爱吃,可能有些小朋友看着这些水果还直流口水呢?这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再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动动脑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帮助老师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当然就非常乐意动起脑筋,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然而低年级的小朋友专心一件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针对这点我就通过动手、动口,来转移他们对别的事情的注意,培养他们的耐心,同时也帮助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用红色小棒来代表苹果,黄色小棒代表菠萝,这就是他们对颜色、声音、动作等感兴趣吧。

当然,在这堂课中我还有许多不足,比如课堂用语、结构安排等地方还需要我学习进步的。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由于“倍”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让学生多动手,在画图,摆小棒中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情境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我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我用摆一摆的形式让学生巩固“倍”的知识。

在出示课题后,我引出课本主题图,这样就充分利用了本课的主题图,做到了尊重教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教材在“倍数的认识”之后进行的一个内容,我讲完本节课后,感受颇多,我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信息,并提出他们可以想到的问题。重于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教学源于数学有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本课的教学中,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重点是理解“倍”(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难点是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在新课教学前加上简单的复习。教学中,复习已学过“倍”的内容,为接下去的新课教学作下铺垫。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15是5的几倍”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解放孩子,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口,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在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应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老师摆一把小伞是1个4,学生摆两把小伞是2个4,8里面有2个4,也就是8是4的2倍,揭示倍的含义。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从摆到说,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形中理解倍的含义,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2、在做一做一题中,还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体现第一行是4个4,第二行是一个4,所以第一行是第二行的4倍,使图形变得更加直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专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在周老师的指导下,争取更大的进步。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二第3-9题。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找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棒、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摆一摆。

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摆了几根?你是怎样想的?

2、画一画。

二、自主探究,教学新知。

1、出示情景图。

(1)谈话:看着这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松树有多少棵?柏树有多少棵?......)。

(2)要求松树有多少棵,可以怎样想呢?我们先来画一画。

根据题意老师和学生一起画图。

杨树。

松树。

(3)要求松树有多少棵,你准备怎样来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独立计算。

(5)谈话: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要求松树有多少棵就是要求3个11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

(7)要求柏树有多少棵,你准备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学生独立计算后说说想的过程。

2、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2)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要求白兔有几只,就是求()个()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4题。

(1)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要求书包要多少钱,就是要求()个()是多少。

2、练习二第5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

(3)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独立完成练习二第9题。

四、全课。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相对于美术、音乐、语文而言数学就根本没有乐趣可言。而在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趣就更加重要了。

当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不断增加的。所以在这堂课的设计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首先引入去动物园这一教学环节,这是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兴趣,是可以想象的也是一些小朋友遇见过的的事情,于是很快就在小朋友们大脑中出现情景。对于他们来说,去动物园看动物是件很高兴的事情,于是学生很快就被我带如教学情境中,吸引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然而低年级的小朋友专心一件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针对这点接着又以生活中的情境再次带学生进入练习巩固阶段,让学生在数学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学生对倍的含义的认识,又能为以后学习解答“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等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例题出示了“杨树有5棵”和“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这两个条件,要求“柳树有多少棵”这一问题。我先让每位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在第1行摆5根小棒表示杨树的5棵,再在第2行摆小棒表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这一过程让学生独立操作。巡视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知道要在第2行一共摆15根,但大部分学生都是把这15根放在了一起。于是在我的要求下,孩子们开始调整小棒的位置,也就是把每一份中的小棒靠得紧一些,份与份之间离得远一些,这样才能很清楚地看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这也是为后面将“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做好准备。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的关键就是“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学生摆好小棒后,教师可以结合小棒图讲述: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也就是说柳树有3个5棵。并让学生看图练习说一说这样的`话。整个过程是由直观操作到抽象思考,引导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之后的练习也要让学生分析每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去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数量关系。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策略,画图或摆学具,探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沟通实际问题,与乘法意义的联系,使学生发现算法。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