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最新村级地质灾害点防汛应急预案 防汛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优质5篇)

最新村级地质灾害点防汛应急预案 防汛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优质5篇)

作者:笔舞 最新村级地质灾害点防汛应急预案 防汛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村级地质灾害点防汛应急预案篇一

为有效、有序地开展防台风暴雨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制定本预案。

公司设立防台风暴雨领导小组,公司经理副经理为正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公司各部门主管组成。

3.1防台风暴雨小组应密切注意气象预报,当气象部门发布黄色及以上台风预警信号或黄色及以上暴雨预警信号时,公司防台风暴雨预案即启动。

3.2预案启动后,防台风暴雨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应到现场指挥,因故无法到现场应指定专人进行现场协调指挥。公司员工如无特殊情况不予外出,随时待命参加抢险救灾。

3.3预案启动后各相关部门应进行的主要工作:

a、物业部:

张贴台风暴雨预警告示,通知区内各厂家住户配合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b、工程部:

(1)检查各排水管,排水口、排水沟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如有堵塞不畅,立即安排疏通,确保排水管道通畅。

(2)检查厂房各楼层窗户及玻璃及公共标牌、广告牌等是否牢固,对不牢固的予以加固。

(3)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事后需经检查线路、用电设备无损坏确保安全情况下,方能恢复供电。

(4)一旦出现停电,应立即关闭主要的电器设备,以防电力重新恢复时强大的脉冲损坏电。

(5)如供配电室发生水浸时,必须立即切断主供电源,必要时向供电所求援。水浸后的设备设施须经干燥、检修,测量绝缘达到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6)在暴风、暴雨期间货梯和客梯如无特殊情况一律停用,以免突然停电造成困人事件。

(7)暴雨期间,加强对供水系统的巡查,检查溢水口是否有污水进入,如发现有应立即停止所有生产生活供水泵(包括自供水井)。

(8)如台风伴随暴雨造成水浸,按照安排与其它部门一起对水浸进行疏导排泄工作。

c、保安部

(1)检查厂房、综合楼楼层天台、各户阳台是否摆放易坠危险物,将露于阳台的花盆及其他可能被风吹走的物品移入室内;对发现松动易被风吹坠落的护栏、遮雨棚、晾衣杆、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立即通知厂家店户或工程部进行处理加固。

(2)根据风情雨情酌情增加值班保安,在风暴来时加强室内巡逻,防止在灾害发生时伴随的犯罪行为的发生;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3)在工业区发生水浸时,对水深处设立相关警示标志,引导涉水人员从浅水区行进。

3.4要求及注意事项

防台风工作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防风预案启动,各部门主管按照分工进行防风工作安排。对发现的险情应立即向现场指挥调度人员报告,并严格听从现场指挥调度人员的指挥。

对空地临时建筑物检查出有不牢固存在危险而又无法加固的,所住人员应撤离安置。

如风暴造成工业区门前店铺和空地厂家水浸,工程部应立即切断其电源。

水浸发生时,在没有安全措施绝对保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不得打开下水道井盖泄水。

公司根据气象预报情况增加值班人员,各部门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

台风暴雨过后应对受灾现场进行清理并统计损失情况,做好记录,总结经验教训。如发生爆管、停电、人员受伤等事故,立即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

村级地质灾害点防汛应急预案篇二

为了加强我乡20xx年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连群连片的乡村防御系统,加强汛期地质灾害检测和治理工作,把重点活动区、重要隐患区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个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构建安定和谐的新农村。

我乡处在林区,因为植被损坏严重,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去年的“5.19” 冰雹事件和“5.25”暴雨事件都与植被破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林区的保护和植树造林显得尤为重要。我乡地处山区,山高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区域分散,加上交通建设滞后,遇上大灾就会增加救援难度。

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我乡及时的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并组织村民学习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为灾后自救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我乡根据应急的需要,在相关地质灾害频繁区都安装了预警系统,并在各村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和原有的巡防联队组成联防机制,形成了“一户受灾,全村响应,一村受灾,全乡响应”的救援体系。

针对去年的灾害形势,我乡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以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及时得到救援、汇总、上报。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对全乡7个村进行了巡查检查督查,并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支配。

(一)坚持三条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原则;二是坚持“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人民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原则;三是坚持“统一管理,分工协作”原则。

(二)落实四项制度

汛期值班制度—我乡的汛期时间较长(每年5月1日至9月31日),地质灾害频发。乡直部门和各村要建立汛期值班制度,明确值班地点、联系电话,保障通讯畅通。汛期期间,各值班负责人要24小时开通手机;保持与乡政府的联系,做好汛期值班工作。

前兆和引发因素;对监测点定期进行观测记录。

险情巡查制度—村干部和巡防联队应根据地质灾害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区域内灾情险情巡查。发现灾害发生前兆或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和采取转移避让群众等应急措施。

灾情速报制度—包括灾前的险情报告和灾后的灾情速报两方面。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群众在巡查、监测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如发现灾害前兆或异常情况,要尽快向乡政府报告并组织避险;灾情一旦发生,乡政府应立即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和施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做到“情况准确、上报迅速、续报完整”。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加强领导是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我乡成立了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

组 长:何韩成(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权剑南(政府乡长)

孙林成(乡人大主席)

成 员:王缠平(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新有(政府副乡长)

李金宝(政府副乡长)

赵贵义(乡武装部长)

杨永清(综治办副主任)

何卫东(司法所长)

赏建鹏(派出所所长)

牛小林(xx林场场长)

许正礼(学区校长)

王建明(卫生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人民政府,权剑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行政秘书严秉国负责具体办公。

(四)各行政村一把手是本村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行政村干部要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特殊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机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领导责任制,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五)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汛期地质防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是全乡工作的关键,为了深刻汲取“5.25”阴山沟洪灾事故的教训,落实汛期防灾、减灾措施,避免灾害发生,减少损失。一是做好工作部署,重点预防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损失。二是突出群测群防,对隐患点实施简易监测,发挥群测群防的突出作用。三是保持信息畅通。要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完善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保证险情和灾情信息在第一时间送达。

汛期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期,各村、各有关部门要早安排、早布署、早行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要迅速了解灾情,立即报告上级并通报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措施,组织干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安置和疏散灾民,维护社会安定,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村级地质灾害点防汛应急预案篇三

为切实做好我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乡实际,特编制本预案。

我乡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有福村、三龙村、七百村、将军村、卸甲村等七处隐患点,灾害类型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三类。

(一)及时排查

针对我乡地质灾害存在的问题和有关隐患,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隐患点进行排查、分析,建立地质灾害预防预警工作机制,加强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建立制度

为确保我乡地质灾害汛期来临的安全,乡政府制订相应责任和措施。

1、行政首长负责制。乡长吴盛梨为行政首长,负责全乡地质灾害的统一指挥、决策和调度。

2、地质灾害汛期安全巡查制度。代海涛为巡查总负责人。

3、值班制度。乡村两级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做到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有值班记录,并制定值班人员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值班人员必须保证通讯畅通,乡政府专设值班电话:7561025。

4、汇报制度。遇到紧急情况要立即向值班领导和行政首长汇报,同时也要向上一级部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5、组织群众转移和抢险制度。一旦险情发生,由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到灾区村,组织群众转移到安全场地,组织抢险队伍到位,各组人员接到通知后及时投入抢险工作。

(三)建立组织

1、抢险指挥部

总指挥:吴盛梨

副指挥:陈善千

抢险指挥办公室设在乡国土所,主要职责:汇集、上报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情况,贯彻上级指示和部署,协调救灾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

办公室主任:代海涛

成员:饶林(信息联络员)

2、抢险队

队长:陈善千

成员:夏安然,刘晓松,李磊,王众

主要职责:把好重要险口,组织进行抢险。

3、技术指导组

组长:陈科晖

副组长:谌琳

成员:朱逢春,刘东伟,蒋胜华

主要职责: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与临时抢险方案,制定具体抢险措施,并指导抢险。

4、物资器材组

组长:代海涛

成员:郭建兵,贺仁中,陈王川

主要职责:抢险物资供给,车辆调度。

5、群众转移组

组长:夏绪朋

成员:朱晓斌,夏选赞文,夏图诗

主要职责:组织灾区群众有计划转移到指定的至高点

6、后勤保障组

组长:周玉珍

成员:王本华,周建伟,夏扬荐

主要职责:负责联络,保障通讯畅通,做好宣传、医疗和生活服务工作,保证抢险照明、临时用地工作。

7、现场保卫组

组长:龚良文

副组长:刘晓松

成员:李志华,夏飞,胡天然

主要职责:维护抢险现场秩序,保障抢险通道畅通,疏散现场围观人员。

8、灾后处理组

组长:夏绪朋

副组长:郭建斌

成员:张先潮,贺晓东,黄辉

主要职责:调查摸清确切受灾情况,组织灾民开展卫生防疫,重建家园,生产自救。

9、抢险备勤组

组长:陈善千

副组长:陈铁山

成员:刘飞强,程宗荣,周方清

主要职责:作为抢险队的第二梯队随时准备接应,做好抢险工作。

村级地质灾害点防汛应急预案篇四

根据物业集团公司下发通知与要求,为扎实做好公司及各项目汛期预防工作,保障公司和业主财产及人身安全,特制定应急预案。

(一)成立防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职责:负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各项目排水设施设备检查维护工作,保证排水系统完好有效;加强各项目的巡视检查,及时查找漏点,避免因漏雨导致的电路短路、设备损坏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各项目的高配间,必须保证正常供电;负责各项目避雷设施设备的检修工作,负责储备必要的防汛、救灾物资;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按照本防汛救灾预案组织维护和抢险工作。

(二)在防汛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成立四个工作组

1、成立防汛抢险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在防汛领导组的指挥下进行防汛抢险工作,各项目经理组织抢险对各管理区域进行全面检查,确定积水区域事故发生原因,制定局部应急措施,组织进行处理。

2、成立设备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在防汛领导组的指挥下进行防汛抢险(用水泵进行排水)工作。各项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组织利用排水泵等设备对积水严重区域进行排水,保障各管理区域正常。

3、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

职责:在防汛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进行抢险通讯、统计、后勤保障工作。在发生汛情时,做好公司内部信息的传递和后勤保障工作,在汛情后,统计汇总由于汛情造成的损失情况。

4、应急救援组组长:成员:

职责:在防汛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进行汛情援助工作。当某项目发生重大险情时,及时抽调进行救援。

雨鞋、雨衣、铁锨、编织袋、手电筒、铁丝、排水泵、托线盘等,并设专人负责,确保防汛物资24小时可领用。

各项目经理为各区域防汛责任人;加强防汛意识培训,对重点部位要检查到位,发现险情及时上报部门或公司领导,并采取积极措施,避免险情扩大。

防汛期间所有防汛必须保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

遇中雨以上雨情时,项目经理必须在岗值班;遇大到暴雨雨情时,实行全员全岗值班制度。

当办公室值班接防汛通知后,应及时通知值班领导及全体防汛。

各项目值班接到业主求助信息后,应及时通知当值领导和项目

防汛主要成员迅速到现场查看情况,及时处置;当遇到管理区域内出现大面积积水时,应迅速组织赶赴现场,调集水泵等相关设备进行疏通、排水,同时上报公司领导。

平时,办公室内勤和各项目客服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并及时通知相关天气异常情况,同时做好防汛期间值班签名,及重大汛情记录。

防汛物资应加强管理,汛期结束后交仓库保管,以备后期续用。

村级地质灾害点防汛应急预案篇五

(一)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广东省境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三)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四)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综合协调、有备无患、快速高效。

1、特大型地质灾害由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全力配合。

2、大型地质灾害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应急处置工作,省有关部门会同市人民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中型地质灾害由市人民政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省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支持与配合。

4、小型地质灾害由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

(一)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省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和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担任副组长。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财政厅、民政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交通厅、水利厅、卫生厅、气象局、安全生产监管局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承担。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统一领导全省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协调解决地质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

(二)应急指挥部。特大型灾情发生后,灾害发生地的市、县(市、区)要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必要时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灾害发生地市的主要领导组成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省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由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任总指挥。有关单位领导和人员组成应急分队。

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执行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特大型、大型和某些中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在省政府和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做好特大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处置工作需要,配合市人民政府做好大型、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

1、省委宣传部: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宣传报道的协调工作。

2、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向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报告灾情信息;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助的部署、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组织地质灾害调查,按照有关规定向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报告地质灾害调查和处置情况。

3、省交通厅: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抢修因灾害损坏的交通公路设施;在危险路段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做好抢险救灾人员、物资以及撤离人员的紧急运输工作。

4、省民政厅:负责及时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组织调运救灾物资,协助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及时设置避险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组织转移、安置和救济灾民;核定和报告灾情,及时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灾民救助和安置情况。

5、省公安厅: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公安机关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参与抢险救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防止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做好进出灾区道路和灾区内交通疏导工作。

6、省水利厅:组织和督促当地水利主管部门开展水利设施沿线地质灾害的抢险、救助工作;及时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通报汛情动态。

7、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安排重大救灾基建项目,协调建设资金;组织、协调救灾物资的调拨和供应。

8、省经贸委:协调铁路邮电、通信、电力、商业、物资、医药等部门的抢险救灾工作。

9、省农业厅:负责有关农用救灾物资的及时组织、协调和调配;协助灾区及时做好农业救灾复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