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最新青贮玉米收获 种植玉米工作总结(优质5篇)

最新青贮玉米收获 种植玉米工作总结(优质5篇)

作者:雅蕊 最新青贮玉米收获 种植玉米工作总结(优质5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青贮玉米收获 种植玉米工作总结篇一

在辽阔无垠的田野里,在大地妈妈、天空爸爸、泥土爷爷的哺育之下,我――玉米,诞生了。

我是玉米,从田野里来,有很多兄弟:黑玉米、白玉米和黄玉米。还有一个新种类,人类把苹果接种到玉米里,长出来的玉米,也就出现了我们玉米家族中的“混血儿”――苹果玉米。

我们的家族很壮大,一长就是一大片。因为有如黄玉般的色泽,所以大家给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玉米。也有一些人给我们起了一个爱称,叫做“玉饺子”,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叫我玉米。

别看我们只有胳膊肘般大小,我们在田野里长的时候,有的比人都高呢!经过风吹雨打,到了秋天就成熟了。

秋天到了,我们被农民们掰下来。我们身体上的“头发”是用来保护我们不被虫子咬的,我们不能离开它,就像猫离不开胡须一样。

听完我这么一说,你会不会觉得我更有价值了呢?

青贮玉米收获 种植玉米工作总结篇二

一、高产创建活动完成情况

一是新华镇隆胜村八组,涉及农户26户,核心示范田面积300亩,二是新华镇五星村二组,涉及农户32户,核心示范田面积363亩。

二、具体工作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为了确保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实施,我们成立了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绿办主任任组长,乡镇、村社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高产创建项目的组织实施、信息上报、督促检查、目标考核、档案整理等工作。聘用万亩示范片技术责任人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负责制定高产创建技术方案、检查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为了确保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到位,我们专门成立临河区产业办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指导组,产业办正副主任亲自挂帅,以保障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

2、严格管理,规范运作

按照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认真制定了玉米高产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组织管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奖励办法等具体要求,同时从地块的选择、创建标准、技术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操作规程,分季节、分层次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进一步促进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有序开展。

在资金使用上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公开,杜绝滞留、挤占、截留挪用以及虚报冒领、铺张浪费。

在档案资料管理上坚持对高产创建活动的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按要求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文件、图片、影像资料等及时归档,全面体现了高产创建活动的建设成效。

3、注重培训,普及技术

高产创建活动中,对技术人员和示范区农民进行了培训。在冬春农闲季节集体培训农民,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组织技术指导组,以田间为课堂,开展培训并指导实践,传播田间管理知识,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示范片农民怎么种、如何管。培训村社技术干部6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xx份(册)。

4、抓好试验、示范和新技术的全面推广

按照农业部提出的“五统一”的技术要求,在项目区全面实行了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服务,保证了技术全面入户到田。同时结合我区玉米生产实际,在玉米高产示范区重点推广了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玉米后茬免耕栽培技术、玉米病虫害无公害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部按照绿色栽培技术规程组织生产,通过良种良法配套,项目区玉米主推品种科河28;到位率和技术入户率分别达到了100%。

三、主要成效:

1、示范地点:新华镇隆胜村

2、示范面积:12000亩??

3、示范品种:西蒙6号

4、栽培模式:玉米宽覆膜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

5、测产结果:示范田20米双行平均穗数穗,平均亩株数株,穗粒数632粒,百粒重平均克,理论亩产公斤,测产亩产量公斤,较对照田平均产量公斤亩增产公斤,增产率。

1、示范地点:新华镇五星村

2、示范面积:13000亩??

3、示范品种:登海618

4、栽培模式:玉米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5、测产结果:示范田20米双行平均穗数166穗,平均亩株数株,穗粒数650粒,百粒重平均克,理论亩产公斤,测产亩产量公斤,较对照田平均产量公斤亩增产公斤,增产率。

四、存在的问题

1、项目区涉及面广,农民素质不一,对高产创建活动的认识不够到位,直接影响创建活动的推进。

2、由于万亩示范片面积大,农民土地经营分散,加之近几年当地其它经济作物种植效益相对较高,给集中连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影响到了创建活动的成效。

3、高产创建项目资金到位时间与项目开展时间不相随,影响到了创建活动的开展。

青贮玉米收获 种植玉米工作总结篇三

: 玉米制种技术员的花期管理是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玉米杂交种子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制种基地技术员作为制种基地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只有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适宜的工作方法和合理的技术措施,充分利用基地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狠抓花期管理,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玉米杂交种子。

1 做好花期预测

2 宣传发动

2.1动员

2.2.1去杂、抽雄保质动员会 由技术员牵头,公司出面,村、组干部和制种户代表参加。根据品种花期、植株长势、杂株特征等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措施,总结以往制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去杂、抽雄管理方案和工作方法。同时对制种田进行责任划定,落实到人;出台《抽雄期间检查人员纪律规范》,保证抽雄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2.1.2制种户动员会 由驻基地技术人员、村干部、组长组织社员召开“抽雄动员会议”,宣传“去杂、抽雄保质动员会”内容,对去杂抽雄方法、技术要点、田间管理和散粉株的处理办法作出明确的解释,同时根据制种户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交流。

2.1.3重点户的动员工作 通过了解制种户基本情况,对于抽雄懒散户、地多户、困难户(老弱病残制种户)、非农业制种户、外出打工制种户、房院或角落制种户等,通过适当途径与方法在抽雄前期做好重点户的动员工作。

2.2宣传 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明白纸宣传技术措施和抽雄方法,营造抽雄保质的严肃氛围,同时利用检查、空闲时间加强与制种户的交流,解决制种户疑问,进行技术指导。

2.3抽雄期纠纷责任的划定

2.3.1因甲方制种田内母本散粉,割除相邻的乙方污染植株,乙方损失由甲方负责,x元/株,由村干部出面调节,监督落实。 2.3.2散粉母本株处理标准的划定:每发现一株母本散粉,以散粉株为中心割除周围5米的污染区。村组干部与社员一视同仁。

2.3.3技术员割除污染区有套袋和其它方式进行标识:如:在套袋内写明割除原因、割除数量、纠正措施和技术员签名,并作好检查记录,及时告知当事人。防止制种户之间因私人恩怨借割玉米进行报负,影响检查工作的开展。

3 检查管理

在技术员、村组干部分片检查的同时,结合去杂抽雄具体情况,及时组织村、组干部和社员代表对制种田进行联合检查。

3.1挂牌 要求制种户在每块制种田两侧挂牌,牌中注明组号、姓名、面积、垄数和方向。第一、便于检查管理;第二、可以及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知制种户,早发现早处理。

3.2去杂

制种田花期去杂按空间分布划分可分为田间去杂、院落去杂和田边去杂。通过对杂株的正确识别,除集中对大面积制种田去杂外,还要加强对院内制种、小面积制种的管理。其次,必须及时去除制种田周围因往年堆放玉米秸杆、种子遗落、动物掩埋长出的裸生玉米。

3.3抽雄管理要点

3.3.1抽雄方法 采取摸苞带叶(2-3片)抽雄法,做到抽穗不见穗。与“扒”苞抽雄相比,它有两个优点,其一、可以大大降低母本散粉机率;其二、可以防止落分枝,节约劳动时间,减少劳动强度。此外,要将抽出的母本雄穗带出制种田外掩埋,防止因苞叶内雄穗花粉后熟后散落造成散粉。

3.3.2抽雄步骤 早苗、晚苗地块相结合,山地、平地相结合。当抽雄进入中后期,为防止母本散粉,可先集中突击大穗,再逐地块清苞。

青贮玉米收获 种植玉米工作总结篇四

一、玉米杂交制种的步骤及技术要点:

(一)制种地选择与隔离区设置

1、玉米制种田最基本的要求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具有良好的隔离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并尽可能做到集中连片。

2、制种隔离区的设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5)父本隔离:用高秆父本在制种田四周种植30米的隔离带。

(二)播种前准备与播种

1、在播种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3)制种技术方案的制定:播种前必须按照所制品种制定严格的技术方案,明确父母本比例、播期、种植方式、密度等要点。

2、播种工作是整个制种工作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按技术流程:

(1)调节父母本播种期:

制种区父母本花期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花期相遇是指母本的吐丝期与父本的散粉期相遇,如果双亲花期相同或母本花期比父本早2-3天,父母本可同期播种,两亲的花期相差在5天以上就需要调节播期,先播花期较晚的亲本,隔一定天数,再播另一亲本。如果母本吐丝盛期比父本散粉盛期早2-3天,则是最理想的花期相遇,这是因为母本花丝的生活力一般可以保持6-7天,而父本散粉时间较短,一般4-5天;同时花粉在田间仅能存活数小时,因此调节播期要掌握^v^宁可母等父,不要父等母^v^的原则。应当注意的是,双亲花期相差的天数,并不等于播种期相差的天数,因为早播的亲本,由于前期温度低,生长慢,所以错期的天数应比花期相差的天数多几天,一般是父母本播期相差的天数是花期相差天数的倍,如果双亲花期相差6-7天,则播期要错开12-14天。

父母本播种期调节的方法是根据两个亲本的生育期的相差天数和叶片数来进行,即:若父本比母本抽穗期早,父母错期播种相差天数应该是父、母抽穗期相差天数加上4-5天。但是根据生育期来调节播期往往受天气变化、耕作条件的影响,不够十分准确,而根据父、母本的叶片数来调节播种期比较可靠,比如两个亲本全生育期的叶片总数相同,则先播母本,等母本出苗长出1-2片叶时再播父本,便可保证花期相遇。若父本比母本抽穗晚,则应早播父本,早播的天数应是两亲本抽穗期相差天数再减去4-5天。若父母本生育期基本相同,可将母本早播3-4天或者把母本种子浸种8-12小时,再与父本同时播种。

(2)行比的设定:行比要根据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保证父本有足够的花粉供应母本和方便田间作业而定。种子田的两边和开花期季风的上风头要在父本播种3-5天后,再顺行播两行以上的父本做采粉用,对父本做好标记。

(三)花期预测及其调节

1、花期预测:一般采用叶片比较法,即根据父母本生长出来的叶片数来测定花期是否相遇,因此首先要了解两亲本全生育期的总叶片数,按照母等父的原则,在生育期间,母本应比父本提前发育1-2片叶。

2、花期调节:

母本早于父本的调节方法:一是加强父本水肥管理,促进父本生长;二是推迟母本去雄时间,等到将要散粉时才去雄,以延缓雌穗生长,但要特别注意母本去雄时间,以免散粉影响种子质量;三是母本吐丝过早的采取剪花丝。

如果用上述措施还未达到花期相遇,则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重新估计花期相差的天数,可能达到花期相遇,则采取剥去母本第一个雌穗,重施速效肥,促进第二个雌穗的迅速生长。

父本早于母本的调节方法:一是加强母本水肥管理;二是提早母本去雄,当雄穗尖刚露出顶叶就拔掉,必要时在雄穗未露出顶叶时,把雄穗连同1-2片叶一起拔掉,使养分集中到雌穗上,以便提早3-5天吐丝;三是如母本苞叶过多,吐丝偏晚,则剪去母本苞叶以促进母本提早吐丝。

(四)严格去杂去劣

1、苗期去杂:结合间苗、定苗,依据叶形、叶色和茎基部叶鞘及幼苗长势,分别留下父母本行中长相整齐一致的苗子,去掉大苗、弱苗,将不符合典型性状的杂苗、劣病苗拔除。父本分期播种的要留特征长相一致的大、小苗,以延长父本散粉期,提高母本结实率。

2、拔节期去杂:有些杂异株小苗时一般不宜区分,定苗时很难一次去净,随着苗子的生长进入拔节期后,杂株的优势逐渐显露,明显较亲本株高大,叶色、叶型也有很大的不同。此时应将不符合典型形状植株全部拔除,此项工作要认真果断,不留后患。

3、抽雄前去杂:在抽雄前根据植株的长势、株型、叶形、花丝颜色等性状识别杂株,将不符合典型性状的植株全部拔除,保证田间杂株率不超过标准要求。

4、收获后去杂:在收获、晾晒、交售过程中,主要根据穗型、粒形、粒色、轴色等特征去除与标准穗不符的杂穗和自交穗。定点交种时要采取逐户验穗去杂的方法,剔除杂穗后方可脱粒。挑出的杂穗要有专人保管。种子要单收、单打、单晾、单储存,避免与其它品种混杂。

(五)母本严格及时去雄与人工辅助授粉

1.母本去雄:

母本去雄是玉米中期管理的主要任务,制种区母本及时、彻底、干净去雄是玉米制种成败的中心技术环节。技术上要求将制种田内母本植株的雄穗在散粉前及时地、一株不漏地彻底拔除。为保证母本去雄的质量,母本去雄时应采取摸苞带叶或扒苞去雄的方法。就是在雄穗露出顶端叶片前,当用手摸到包在叶片中的雄穗时,可带1-2片顶叶将雄穗拔除;或将包住雄穗的叶片用手扒开,将雄穗拔除。拔除雄穗时要将整个雄穗完全拔除,不能折断,不能留有分枝或雄穗残留体。母本去雄时要在每天的早晨进行,上午10点以前必须将母本雄穗彻底去完。母本去雄要每天进行,直至将制种田母本雄穗完全去除干净。拔除的雄穗必须带出制种田。

母本去雄是非常严格的制种技术措施,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天气例如下雨的原因或其他原因,往往造成不能及时彻底去雄,这一现象是必须加以杜绝的。

应当结合母本去雄,将田间的病弱晚株一同拔除,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去雄质量,同时可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

2、人工授粉: 母本去雄往往与受粉同期进行。对于父母本花期不协调或花期不遇的制种田,应该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措施。人工辅助授粉应在母本吐丝盛期的无风晴天进行。一般在每天上午植株上的露水消失后,父本散粉时进行。将父本采粉区的花粉收集到干燥的容器内,用毛笔蘸花粉涂抹母本雌穗花丝。必须杜绝用母本自身的花粉或其他大田玉米的花粉给母本授粉。

(六)父本杀青

为了保证制种纯度,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降低种子混杂几率,应当在父本授完粉后,及时将父本植株砍除。采取这一措施可以改善母本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制种产量,改善种子质量,同时也方便了种子的后期收获。

(七)收获与晾晒

未进行父本杀青的制种田在收获时父母本要分别进行收获,严防父母本果穗混杂。制种田的收获期应适当晚一些,要等种子完熟后再收获。种子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在晾晒和存放过程中,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种子发热、发霉、受冻,保证种子的发芽率不受影响。在果穗晾晒、存放等过程中,要严防混杂。

(八)脱粒与收贮

脱粒前要准备好脱粒的场地和机械,并拣除杂劣穗。要对场地和机械进行彻

底清理,减少混杂机会。对于含水量达到标准的种子,可以边脱粒、边精选、边包装、收贮。对于含水量高的种子,脱粒后要对籽粒及时进行晾晒,等含水量达到标准时进行精选和包装。包装物内外要各加标签,种子质量达到标准。

二、课后思考与总结

在本次实践课中,老师系统的讲解了玉米制种的步骤流程及技术要点,并给了我亲手进行操作的机会,不但让我学到了玉米制种理论上的知识,而且对我的农事操作技能也有一定提升。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去实践检验,一切都是空谈,反之,若一味地注重实践,又不进行理论的总结与创新,必定会因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而走许多的弯路。

我国的玉米育种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里边隐含了理论、技术、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各种问题,但我相信,对于玉米杂交育种存在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通过国内外众多育种家的共同努力,终会有所突破,育种中存在的一些政策及制度上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政府对育种事业重视度的提高,会逐步得到改善。

对于我来说,作为我国一个玉米杂交育种事业未来的继承者,我有义务和责任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积极参与田间实践活动,求实进取,开拓创新,将来为我国的玉米杂交育种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科学是强大的工具,人类是渺小的精灵,人类只有掌握好这强大的工具,才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的更加长远,更加美好。

三、对本门课程的一些建议

(一)合理设置理论课教学时间:

在实践课前,应进行理论课教学,让学生对于课程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给学生以知识消化及思考的时间,这样,在实践课时,就避免了老师花很长时间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大家又听的似懂非懂这种状况。

(二)自选实践内容及报告提交:

程,课后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各项目的带队老师审阅自己所带实习生的实践报告。这样做有很多好处,首先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到所选项目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实习过程,我想,这样的收获是参与项目中的某一个环节所无法比拟的,其次,大家的实习报告是多种多样的,避免了千篇1律的情况;各项目的带队老师审阅自己所带实习生的实践报告,这样就改变了以往由一个老师审阅所有报告的现状,分散了老师的工作强度,也提高了效率。

青贮玉米收获 种植玉米工作总结篇五

一、播前准备

1、晒种:播前3天晒种,父母本分晒,不能混杂。选出黄籽粒、瘪籽粒、破损籽粒。

2、整地开箱:将土地翻耕平整,1.2米开箱,用1米的薄膜,厢面宽90cm左右;厢沟深20左右cm,厢沟宽30cm左右。父本行单独开半厢,这样利于父本的生长。

3、施底肥:在厢面中间开沟施肥,亩用复合肥80-100斤(1包),中微量元素肥料5kg,回填、平整厢面,在厢面喷施除草剂加杀地下害虫药剂并覆地膜。

二、播种

1、膜上点播,父母本行比1:6(父本单独开半厢)。

2、播母本:先播母本,从第一厢的第二行开始播母本,播6行母本留1行播父本。窝距35左右cm,行距60cm左右,深度4-5cm, 每窝播3-4粒种子。

3、播父本:在播完母本剩余的空行里播父本,过7天播一期父本,再过5天播二期父本,按一期比二期4:3的比例播种。

4、种播下后覆盖细土,播后要注意让苗能顺利长出地面,不能再膜下烧苗,注意地下害虫的防治。

三、苗期管理

1、定苗:四叶一心到五一心叶开始定苗。母本要求留中等苗;弱苗、胖大苗去除,每窝留双株。父本要求留中等苗和一部分小苗以延长授粉时间。父本每窝留双株。

3、苗期管理一定要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四、去杂、去雄、去劣管理

1、去杂:为了保证杂交种子纯度,在拔节期至抽穗期,组织3~5次严格的去杂,特别要注意父本去杂,重点砍除高大植株、变异植株、怀疑植株,使制种田植株高度水平一致。要求做到及早、从严、彻底。

去雄。在去雄期间,每天上午10时前和下午5时后每抽1遍,做到风雨无阻,逐株检查,不留残枝、死角。雄穗不留田,必须带回家。去雄过程中,同时去除“三类苗”,即小苗、弱苗、病苗。要求做到及时、彻底、干净。

五、水肥管理

1、追肥一般分两次:拔节前后追1次,以速效氮为主;抽雄前后1次。追肥应前重后轻,氮磷钾相互配合使用,还应适量追施微肥,每亩施硫酸锌0.5~1.0kg,适当给父本偏施肥料,以促进植株健壮,增加花粉量。供水要充足及时,尤其在大喇叭口期,要求田间持水量为70%~80%,严防“卡脖旱”。遇涝要及时排水。

2、要求各项管理措施的一致,同一地块的各种管理措施要在同一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