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活动>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 小班活动小动物找家教案与反思(优秀10篇)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 小班活动小动物找家教案与反思(优秀10篇)

作者:曼珠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 小班活动小动物找家教案与反思(优秀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篇一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做跳、爬、走等动作。

2、能根据判断找到指定的位置,并做到不推搡他人的习惯。

3、喜欢参加游戏,并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快乐。

1、兔子、乌龟、小鸟的头饰若干

2、在角色区域布置小河、树林、山洞等场景

1、教师提前开放角色区,扩大活动区域,并进行适当的布置。

2、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佩戴一种动物的头饰。

3、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动物模仿操,调动幼儿的情绪。

小兔子走路蹦蹦跳,小鸟走路飞啊飞,小乌龟走路慢吞吞。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只是经验将小河、树林、山洞的场景与乌龟、小鸟、小兔子的家一一对应。

5、教师说出相应的提示语,鼓励幼儿自行判断,冰魔方该动物走路的样子,找到自己的家,比如小乌龟组爬回家,小鸟展开手臂慢跑回家,小兔子跳回家。

慢慢走,慢慢爬,我是小乌龟呼呼呼。

爱吃虫子,飞的快,我是小鸟啾啾啾。

长长的耳朵,三瓣嘴,我是小兔子跳跳跳。

6、等待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后,组织幼儿自由进行游戏,教师可在一旁观察指导,确保幼儿的安全。

教师可以设置其他小动物的家,是游戏变得更加有趣。

为了保障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教师可先将幼儿按照小乌龟组、小鸟组、小兔子组的书序依次进行游戏,在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后,可从各组中挑选出两到三人共同进行游戏。

本节是一堂节奏游戏活动,主要让孩子们喜欢节奏游戏,感受拍打节奏的快乐。在游戏中分辨不同的节奏。孩子们学得开心玩的也非常的开心。

《小动物找家》这节音乐活动的重点是学习三个节奏型,整个活动以三只小动物邀请小朋友去家里做客的情境贯穿始终,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是非常积极的。活动开始带领幼儿一起复习歌曲《我有小手》初步感受用小手拍简单的节奏,孩子们配合的非常不错。环节二出示三种不同节奏,老师带领孩子们拍小手、模仿小动物唱歌及拍身体部位,大部分孩子在跟着老师一起唱、一起做动作时,节奏还是比较准确的。最后一个游戏环节,被邀请的幼儿必须唱准或拍准小动物家门铃的节奏才能进入,我发现当需要幼儿独立唱节奏卡的时候,大部分幼儿对xxxxx这个节奏掌握较好,其他两个自己较难完成。课后可以带领幼儿多做练习。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篇二

1、初步了解动物的本领。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像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动物大家庭图版

1、出示动物大家庭图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各种本领。

引导语:大家看看动物大家庭里都有谁?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它有什么本领?

2、小结: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他们生活在一起很快乐。

1、讲述故事要求幼儿要注意倾听。

引导语:有个小朋友说他家是一个动物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提问

3、小结:故事中的闹闹小朋友把自己和家人比喻成各种不同的动物,因为自己和家人的本领和有些动物的本领很像,所以就把自己和家人当成不同的动物,这种说法很有趣,也很生动。

1、鼓励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以及家人都有哪些本领,像什么动物?

2、引导幼儿分别为自己及爸爸、妈妈选一张动物图片。

3、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描绘自己或家人的本领(或基本特征),启发幼儿根据相应的.语言、动作提示猜出相应的动物。

4、启发幼儿思考:家里除了爸爸妈妈,还有谁啊?他们会像什么动物呢?为什么?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动物园(zoologicalgarden)是搜集饲养各种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迁地保护,供公众观赏并进行科学普及和宣传保护教育的场所。动物园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饲养管理着野生动物(非家禽、家畜、宠物等家养动物),二是向公众开放。符合这两个基本特点的场所即是广义上的动物园,包括水族馆、专类动物园等类型;狭义上的动物园指城市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动物园的基本功能是对野生动物的综合保护和对公众的保护教育。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篇三

1、能安静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积极仿编。

3、体验助别和被别人助的快乐

出租车、小猴子、蛋宝宝、小熊、长颈鹿、小刺猬。

一、引起兴趣。

1、小朋友,你们坐过出租车吗?坐了以后觉得怎么样?

2、这里也有一辆出租车,它是谁的呢?

3、噢,原来是小猴的出租车,你们猜猜看小后猴的出租车能否让他的客人满意呢?

(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提问:会不会让客人满意呢?

二:理解故事内容。

1、乘客对小猴的'出租车到底是否满意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幼儿欣赏故事第一遍)

提问:

(1)故事里谁坐了小猴的出租车?

(2)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提问:

(1)、小猴是怎样让小熊满意的呢?

(2)、蛋宝宝也坐了小猴的出租车,小猴又是怎昂让蛋薄宝宝坐得满意的呢?

最后小熊和蛋宝宝坐了小猴的出租车后觉得怎么样?

3、你喜欢小猴吗?为什么?

二、仿编活动。

2、想想看它们遇到什么困难?小猴会不会它们解决呢呀?

(请幼儿自由讨论)

3、我们来把你的想法编进故事里好吗?

4、请个别幼儿讲述。

三、自由表达。

2、把你的想法去告诉给客人老师听。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篇四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能找到空的位置,不推他人。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场地的四角摆放小猫、小鸡、小兔、小鸭的标记,表示小动物的

一、开始部分。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2、幼儿游戏1—2次后改为跑。(提醒出汗多的幼儿注意休息)

3、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和能找到空位置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幼儿能念完儿歌再跑。

我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活动多一些,忽略了幼儿纪律的养成。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篇五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的特点是:逐步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能运用简单的语言与人交往。幼儿期是语言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智力发展的启蒙期。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动物宝宝玩拼板》。在生活和游戏中,能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并能按简单的语言指令行动。

1、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并找到自己的站位。

2、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人手一块拼板、音乐。

一、热身:小动物开车

1、教师和幼儿扮演小动物,人手一块拼板在音乐的伴奏下学开车。

2、听音乐模仿为汽车打气、加油、擦车、开车的动作。

3、听信号在马路上开车:向前开、向后开、开得快、开得慢,注意提醒幼儿互相不碰撞。

二、小动物玩拼板

1、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玩拼板。

提问:刚才我们把拼板变成了方向盘,拼板还可以变成什么呢?请找个空的地方变一变、玩一玩。

观察要点:教师注意观察孩子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方法?

2、交流分享各自的方法。

配合儿歌:小拼板,变变变,变成小鸟飞飞飞(根据幼儿的玩法替换成其他内容)。幼儿跟着一起试试别人的玩法。

三、游戏:小动物找家

1、幼儿将拼板放在场地上做小动物的家。

2、游戏玩法:妈妈带动物宝宝出去玩,小鼓敲得慢,宝宝跑得慢,小鼓敲得快,宝宝跑得快,当听到小鼓停,妈妈说:“灰狼来啦!”宝宝要快快地找到自己的家。

3、一遍游戏后增加难度:教师依次拿掉一块或两块拼板让幼儿快快找到自己的家。

讨论:谁没有找到家?有什么办法,快地找到家,不让灰狼抓住?

4、引导幼儿找红颜色的家:哪些宝宝没有找到家?

又提高了难度,幼儿不仅要两个人站在一个家里,还有可能要三个朋友站在一起,并且站稳。

5、教师示意找蓝颜色的家,并要求所有的动物宝宝都找到家。

四、放松活动跟着音乐做模仿动作,擦汗休息。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在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性思维过渡。他们的情感外露、不稳定,思维带有很的情绪性,“好玩的拼板”符合小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非常注重游戏性和情境性。

选择拼板作为本次活动的器械,对小班幼儿来说非常适宜。拼板在幼儿园随处可见,它色彩鲜艳,既安全又有可变性,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幼儿凭借拼板胆想象,尝试不同的玩法,从中获得了身体运动的经验,提高了身体的平衡性和灵敏性。整个活动激发小年龄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篇六

1、通过探索、操作引导幼儿发现盐水能使蛋浮出水面。

2、鼓励幼儿胆表达、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3、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探索意识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喜爱。

重点:通过探索、操作发现盐水能使蛋浮出水面

难点:尝试表达、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1、故事引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蛋宝宝历险记》。一天,天气真好,许多蛋宝宝出门去玩。它们看看花,看看草,真高兴呀!走到小河边,一个蛋宝宝说:“哎呀,天气太热了,我去洗个藻。”说着“扑通”一声跳进了小河里。哎呀不好了,蛋宝宝一下子沉到了水底。它声喊:“救命呀,救命呀!”小天使听到了赶紧飞来,在池塘里撒下一种神奇的东西,蛋宝宝慢慢浮上来了,得救了。蛋宝宝们真高兴!

师:你们知道小天使撒下的是什么吗?

2、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和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探索,观察蛋宝宝在水中的变化。

3、交流分享

教师引导幼儿讲一讲:

(1)加在水中的糖和盐那里去了,初步了解它们在水中会溶解。

(2)哪个杯子里的`蛋宝宝浮上来了,你在里面加的是什么

小结:原来盐溶解在水里以后能让蛋宝宝浮上来。

4、师操作了解在水中要加很多盐才能使蛋宝宝浮上来。

5、延伸:出示鸭蛋宝宝,它也想在水中游泳,小朋友能不能它,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

一、目标:

1、通过探索、操作引导幼儿发现盐水能使蛋浮出水面。

2、乐于表达、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3、培养探索意识和动手操作努力。

二、准备:

1、水杯、鹌鹑蛋、小勺每人各一份,放入操作盘中。

2、盐一盆,抹布一块,每组一份。

3、鹌鹑头饰一个。

4、清水一盆,空盆一只(备用)

三、过程:

1、故事引题:

2、试一试蛋宝宝到底有没有得救,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讲一讲教师戴鹌鹑头饰,引导幼儿讲一讲:

1)蛋宝宝有没有得救?是谁救了他们?

2)盐哥哥在哪里呀?

小结:原来盐溶解在水里以后能让蛋宝宝浮上来。

4、延伸:在区角里再来试一试还有没有别的东西溶解在水里后也能让蛋宝宝浮上来。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篇七

知道动物宝宝的妈妈是谁,能看懂图意。

能自己学着做练习。

幼儿用书《动物宝宝找妈妈》

1、教师提问看看书上都有哪些小动物,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宝宝的妈妈时谁吗?它们的妈妈在哪里?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示范动物宝宝找妈妈将它们连线,幼儿尝试自己练习做。

3、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助,并根据幼儿水平的不同也可提出不同的干预方式。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篇八

1、会沿着边线胆地撕纸。

2、发展小肌肉的动作。

学会撕贴纸的.方法。

幼儿用书《动物妈妈生宝宝》、胶水、抹布等。

1、配对游戏:

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今天,来了许多的动物宝宝,它们的妈妈是谁呢?请你们来给它们找一找。”

幼儿为不同的动物宝宝找妈妈。

师生共同检查检查操作的正确性。

2、撕纸贴画:

(1)教师介绍制作的基本方法。

(2)强调两手要贴近,沿着线条慢慢撕。

(3)幼儿学习沿边线撕纸。

(4)教师巡回观察幼儿学习情况,加强个别指导。

3、作品交流:

(1)介绍自己为哪个宝宝找到了妈妈。

(2)教师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篇九

1.在看看、找找、拼拼,玩玩中,知道常见动物明显的特征。

2.喜欢扮演各种小动物,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1.引导小宝宝在看看、找找、拼拼,玩玩中,知道常见动物明显的特征;

2.启发培养小宝宝喜欢扮演各种小动物,让他们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各种动物拼图、头饰、音乐磁带

一、激趣导入,并出事动物图片引出课题。

二、拼拼讲讲做做

1、老师拍了许多动物照片,可是它们的照片被打乱了,小朋友们请帮我找到你最喜欢的动物们照片。(这个环节主要是想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幼儿的视觉参与活动。)

2、幼儿自由操作。

3、交流:你是怎样拼出它们的照片的?它长的什么样?(重点环节)

4、这些动物有什么本领呀?

5、幼儿边说边用动作把它们表示出来。

6、游戏:学学小动物

(1)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动物的头饰,扮演小动物。

(2)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做动作。

三、送小动物回家

1、小动物要回家了,这儿有小河、小树…让我们送它们回去吧。(提供了小河、草地、树、家等背景图及若干小动物,并特意放了水陆两栖动物——乌龟)

2、幼儿送小动物回家。

1、在第二环节中,我提供了一些动物拼图,让幼儿拼拼找找,鼓励幼儿互动学习,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活动,促进主动学习,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一个平台。

2、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在“学学小动物”、“动物找家”的游戏情景中,通过让幼儿模仿、扮演喜欢的动物角色,送它们回家,使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掌握了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也满足了幼儿好模仿的天性,促使孩子主动地参与。

3、注重材料的层次性,使幼儿充满了好奇、内心萌发试一试的欲望,并体现了生生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育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有趣的小动物小班活动设计篇十

1、任意弯折电线,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2、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米土豆、泡沫、黄沙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

2、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

3、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电线,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电线有什么用?

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

1、电线会传电,有了电线可以使灯亮起来,可是今天刘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

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o”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师:今天老师为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也可

以用电线来变魔术。

2、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教师观察指导。

3、师: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2、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

3、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

4、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其实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