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免疫工作计划(优质14篇)

免疫工作计划(优质14篇)

作者:JQ文豪 免疫工作计划(优质14篇)

一个详细而可行的工作计划书,能够让我们在工作中事半功倍,充满成就感。我们整理了一些工作计划书的实例,它们涉及到不同的工作类型和任务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为认真做好我镇免疫规划工作,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对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如下:

1.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常规、基础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主动搜集免疫工作薄弱区域和外来流动儿童,要保证儿童免疫接种率。

2.加大力度继续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3.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各种疫苗接种率的要求,即:使用省卫生厅统一印制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应及时建证(卡)确保儿童规范建证(卡)率达100%,每次接种时应核对卡、证并填写。各类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

4.保证计划免疫冷链正常运转。认真检查冷链设备的运转情况,每天上午、下午都要进行运转情况,检查记录冷冻、冷藏室温度,损坏了要及时修理,报废的应立即更新,确保冷链正常运转,以保证疫苗的效价,使每名儿童都能得到有效的免疫接种。

5.强化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开展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防止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流行的有效手段,我院计划免疫科室配合学校的查验工作,对学校的入学、入托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安排好未种儿童的补证、补种工作。

6.提高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原有的基础上认真完善资料的收集。

7.加大力度,按质按量认真落实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录入儿童预防接种基本信息。

8.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成就,开展4.25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9.完善相关资料的整理。及时完成计划免疫相关的整理上报,每次接种后要及时上报儿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率报表。

10.做好传染病监测,及时完成传染病病例上报工作。

11.按时完成死因监测上报工作。

12.按时完成结核病上报工作。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20xx年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免疫规划工作,努力提高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进一步推行免疫规划定点接种,保证以队为单位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标工作,防止免疫规划疫苗相应传染病的发生,根据我场的工作实际,特拟订如下工作计划:

成立场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挥调度全场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由下列领导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场免疫规划协调工作。生产组长和计生员是各组免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担负起责任,确保不漏户、不漏人。二是将免疫规划工作纳入“一长两员”目标考核管理内容,要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卫生室医生要通过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提高摸清目标儿童发现和管理能力,改善服务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杜绝弄虚作假,确保预防接种数据真实可靠。

场卫生室悬挂两幅标语(其中一幅为电子宣传屏),另一幅为长期性标语。每季度用标语、墙报、发放宣传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预防接种的好处及意义,特别是利用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计划免疫要进行大量的'宣传,以提高我场群众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我场卫生室每月在定点接种为主的基础上、安排一次上门接种和巡回接种为辅的多种接种模式,进行计划免疫查漏补缺。

1、认真做好我场各组儿童出生摸底统计工作,提高儿童建卡率,使建卡率达100%;及时、规范录入目标儿童相关信息。

2、卫生室认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保证以队为单位疫苗全程接种率达100%,并做好我场入学查验接种证补种工作。

3、积极探索经验,推行定点接种工作,保障有效接种率。

4、加强流动儿童管理,使每位流动儿童得到应有的免疫。

1、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各组对目标儿童进行摸底,以保证我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使我场儿童得到应有的接种。

2、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一次卡、证核对督促检查,全年不得少于两次,以保证卡、证符合率,场卫生室及时对漏卡儿童进行补卡。

3、卫生室人员与村级组长、计生员协调次月1日前上报我场目标儿童动态管理情况。切实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20xx年在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各项业务工作运行良好,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结合我辖区的实际情况,本着对我乡安排下来的工作认真完成的原则,特制定20xx年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免疫规划宣传,提高群众对免疫规划的认识让群众主动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及主动给儿童接种。

二、加强责任心,严格做好免疫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告知询问接种前的禁忌症,避免错种、漏针,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三、按上级要求,完成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使新生儿在一月内建卡、建证,接种率达到100%,控制相应传染病发病率为零。

四、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居住3个月以上建证、建卡接种疫苗工作。

五、严格按照接种程序对未及时完成接种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及时进行电话通知,以确保适龄儿童能够得到及时接种疫苗。

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按时参加防疫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例会。

七、要认真做好冷链管理,保证冷链正常运转,保证疫苗质量。

八、按上级要求及时完成计免的各种报表,做到及时准确。

九、结合学区在全乡小学、幼儿园开展查验接种证及查漏补种工作。

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医院完成临时性工作,保证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努力把计免的各项工作做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xxx卫生院。

20xx年x月x日。

免疫工作计划

各级各种黉舍在办理复活入学手续时应查验防备接种证。凡无防备接种证、未种或未按程序结束接种者,必须补办防备接种证,按程序补种。

3、接种前构造与宣扬工作。

各黉舍校医根据免疫程序,构造儿童到辖区防备保健部分(或供给适合的接种场合)按时进行防备接种。

在构造门生履行疫苗接种前对全校师生宣扬策动,供给的接种场合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含工作人员)。室内宽阔干净、光芒敞亮、通风保暖;接种前利用紫外线对接种室消毒60分钟,消毒环境应及时记录。

4、接种后核实工作。

将接种东西填写在防备接种挂号本,并做好核实工作。

5、免疫筹划疫苗免疫程序。

表是北京市免疫筹划疫苗免疫程序,门生应当根据免疫程序的要求接种疫苗。

文档为doc格式。

免疫工作计划

“,做好全市的预防接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宣传周计划措施周密,群众接受知识范围广、次数多,据初步统计,宣传周期间宣传活动覆盖到35万家庭,涉及公众近2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计划免疫日)活动总结“***”是今年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也是我国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的第一个宣传日。我们城港路大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于4月25日紧紧围绕宣传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现将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周密部署、扎实安排。

4.25宣传活动进行统一安排,市疾控中心召开专题会议就“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这一宣传主题,做了部署,为宣传活动开展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在宣传活动前认真安排、积极准备,争取当地zf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印制宣传画、宣传折页1800张,各类宣传资料1000张,保证了宣传活的正常开展。

二、领导重视、突出重点。

各级领导对本次活动十分重视,4月25日上午10:00市疾控中心主任亲临广场宣传点,视察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并积极向来往群众发放宣传折页,城港路管委领导都亲临现场参加活动,这些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视和对儿童健康的关爱。

三、广泛宣传、内容多样。

文档为doc格式。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县免疫规划工作以巩固维持无脊灰成果、全面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条例)和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范)为重点,从落实和促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开展县乡两级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培训、强化对薄弱地区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督导等方面入手,达到保持高水平接种率、降低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发病率、控制麻疹、乙脑及流脑等针对疾病的暴发疫情、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关注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规范乡级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程序和管理,使全县免疫规划工作继续持续、稳定、全面发展的目标。为此,结合我县实际,制订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一)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管理,提高各级免疫接种服务质量,继续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

乡级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免疫接种工作,杜绝接种事故发生,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在乡级卫生院设立预防接种门诊,以乡为单位实行按周(旬或月)集中进行预防接种,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强化安全注射意识。全县每个接种点必须保证12次以上冷链运转工作,保质、保量为所有儿童提供免疫接种服务。及时进行常规免疫接种数据的报告工作。要求乡级对报告的数据在上报前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严把数据报告质量关。

(二)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管理的摸底调查工作。

根据昭通市卫生局下发〈昭卫发[]271关于转发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逐步完善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资料收集。为今年昭通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的顺利实施打好思想基础和做好资料准备。

设独立的免疫规划科、办公室、冷链管理室并配备专职人员4人以上及1台专用电脑;。

制定免疫预防人员管理制度,生物制品管理制度,冷链管理制度,免疫接种c管理制度,针对疾病管理制度,例会、考核、宣传、培训制度,报表与信息化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四)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时妥善处理异常反应。

组织学习云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逐步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制度。加强县、乡级免疫规划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疫苗管理,以便准确计算不同疫苗的反应发生率。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及时逐级报告。

(五)规范疫苗使用管理,建立疫苗收发登记,做好生物制品分发、疫苗接种前告知工作。

县、乡两级要及时做好生物制品的计划和分发工作,每次领取或分发的免疫规划相关疫苗要记录清楚,包括疫苗的厂家、批号、效期、数量、温度、领发人签字等。

预防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各接种点要继续建立告知制度,保存告知情况的记录(最好有家长的签字)以备查。

(六)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管理。

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接种单位应主动掌握责任区内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情况,对主动搜索到的适龄流动儿童,应当及时登记,建立接种卡、证,实行单独的卡管理,并及时按照《规范》中补种的原则及时接种。要求各乡(镇)对流入和流出的儿童进行常规报告(年报表),摸清底子,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进行免疫接种数据报告。

(七)严格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做好补种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继续做好新生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做好人员培训,落实各项措施及未种儿童补种工作。做好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和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等特殊人群麻疹疫苗接种,评价新入学学生、集体生活和进城务工人员等人群免疫状况,及时做好相应人群的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麻疹等疾病暴发。

(八)加强冷链管理,做好冷链设备温度监测工作。

免规科、各乡镇防保组、县乡预防接种门诊要继续做好冷链设备监测管理和温度记录工作。

(一)实施新的《全国afp病例监测方案》,巩固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继续做好维持无脊灰工作。

继续做好afp病例监测工作,按时报表。组织实施好opv强化免疫活动,并及时将强化免疫的数据和总结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做好消除麻疹的各项工作。

按照《—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县实施方案》的要求,各乡(镇)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安排、科学计划,切实做好儿童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继续巩固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成果;力争在11月前,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实施8月龄-14岁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消除麻疹初始强化免疫)。要求以乡为单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5%以上;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85%以上;在入托、入学儿童中,2剂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麻疹暴发疫情调查率达到100%;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100%以上;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达到并保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

(三)加大乙肝防治力度。

按照gavi项目要求,落实防治工作提出的各项措施。利用新农合契机,住院分娩率提高,进一步加强与医院合作,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免疫及时率,强化“谁接生谁接种第一针”的原则。结合中央转移支付乙肝防治项目和gavi项目结余资金,继续做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和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项目工作,并做好报表工作。

(四)加强流脑、乙脑等疫苗针对疾病综合防控工作。

做好乙脑、流脑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提高接种率;加强流脑、乙脑的监测工作。各乡镇要在进入流行季节前加强与学校联系,争取学校配合与支持,完成对中小学校学生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认真落实学校专兼职教师疫情报告员制度和晨检工作,争取及时发现学校发生的流脑等首例病例,及时指导学校等疫情发生单位做好消毒、病人的隔离、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服药和应急接种等工作,防止学校发生暴发疫情。

逐步建立麻疹实验室,提高乙肝病毒学监测等。

按照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合作项目结余资金实施方案县实施计划的要求,继续做好gavi结余资金项目的各项工作,按时上报本项目的进展报告。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意识,按时进行数据报告。各乡镇要严格按照《云南省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乙肝疫苗接种的各项管理和数据上报工作,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一)建立规范化督导机制。

继续强化免疫规划的督导工作,作好督导记录和总结。今年将根据督导检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规划工作的督导,重点对乙肝疫苗接种工作、麻疹疫苗两针次接种率和强化免疫的实施质量、村医台帐、免疫程序进行督导。县级对所有的乡镇每两个月进行1次督导,全年共6次;乡级每月对所辖的村级进行1次督导,全年共12次;要注重督导的质量,注意收集督导资料,建立督导档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督促落实。

重点培训《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安全注射》等内容。注重培训效果,培训结束进行考试。乡级培训今年不少于6次;拟定乡、村级培训1次,覆盖全县的乡、村级免疫规划专业技术人员。

(三)开展计划免疫相关的知识宣传。

利用“4.25”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等时机,与相关部门合作,借助新闻媒体刊登计划免疫相关知识,开展计免相关知识宣传。

对上级印发的文件、计划、通知及各种资料做好收发登记并归类管理。掌握如下资料:

1、以村为单位的总人口数、0-14岁年龄构成;。

2、行政区划及托幼资料;。

3、镇村防保网络人员分布;。

4、接种器材帐目登记;。

5、各种生物制品的领发登记;。

6、每次冷链运转的接种成果报表;。

7、疫情疫点调查处理,计免针对疾病的个案登记资料;。

8、计免工作计划、文件、通知、总结、检查记录等资料;。

9、重点生物制品接种资料;继续完成消灭脊灰和各项资料并归档。

(二)加大预防接种门诊设施的投入,配置好相应物资;。

(四)进一步搞好定点接种点的建设,使全县的预防接种门诊达到定点实施规范的要求;。

(五)按定点接种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按时上报接种成果报表。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20xx年我院将继续贯彻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贮存与运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根据《20xx年长武县疾病控制工作要点》要求,重点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

1、积极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抓好春、秋季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规范资料管理。

2、做好乡级冷链运转条件下的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全年12次冷链运转。“九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两脑”接种率提高到95%以上。

3、做好流动人口等常规免疫难以覆盖人群中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进一步巩固免疫屏障,消除“免疫空白”。

4、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对于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开展麻疹疫苗的补充免疫接种工作。

5、进一步提高乙脑和流脑疫苗及时接种率,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1、继续做好维持无脊灰状态和麻疹消除工作,加强afp病例监测,确保无麻疹暴发。无白候,破伤风病例,其余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发病低于往年水平。

2、新生儿破伤风、白喉和百日咳监测: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的要求,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个案调查和主动监测工作,防止病例漏报;做好白喉和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做好适龄儿童百白破疫苗常规免疫工作,提高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1、建立计划免疫儿童个案信息网。

(1)20xx年实现儿童接种资料个案管理信息化,出生儿童接种卡发卡率达到100%。

(2)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

2、继续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对20xx年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要求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漏种疫苗补种率达到100%以上。

3、进一步加强接种门诊管理工作。

规范接种程序,搞好接种环境卫生,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接种环境。

4、疫苗及冷链管理。

继续贯彻执行条例和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做好疫苗管理和冷链系统管理。加强疫苗的.计划、使用和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专帐管理;继续做好疫苗微机化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及时制订和上报第一类疫苗的年度使用计划,确保第一类疫苗有计划的分发和使用,避免疫苗浪费。严格冷链使用管理制度,完善疫苗贮存、运输温度记录和库存管理等冷链运转机制,要按要求做好配发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工作,保证专物专用。

5、预防接种管理。

正确处理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关系,必须在优先确保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决不允许因开展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冲击和干扰免疫规划项目的正常实施;二类疫苗必须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自行选择使用,不得强制使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常规免疫的日常管理,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切实将加强免疫接种纳入常规冷链运转的免疫服务工作,提高加强免疫的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提高常规接种率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统一使用《陕西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加强接种卡、证的管理,提高卡、证相符率。

6、预防接种安全及异常反应监测。

要加强预防接种前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在预防接种积极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加强注射器使用后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工作,按照工作规范相关要求,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报告和处理。

7、宣传和培训。

充分利用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的时机,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广泛宣传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免疫防病知识,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做好“4、25”宣传日和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日的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和冷链运转前例会制度,有计划地开展针对工作人员的《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及业务技术培训。

8、流动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是免疫预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要求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流动人口的调查,切实了解辖区流动人口的分布及动态变化情况,并结合当地流动人口的实际,想方设法,在预防接种门诊的开诊频次、时间、方式等多方面为流动人口提供更方便、周到的服务。

免疫工作计划

20xx年在院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项业务工作运行良好,为了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免疫规划宣传,提高群众对免疫规划的认识让群众主动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及主动给儿童接种。

二、加强责任心,严格做好免疫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告知询问接种前的禁忌症,避免错种、漏针,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三.按上级要求,完成五苗接种率和四苗覆盖率,使新生儿在一月内建卡、建证,接种率达到100%,控制相应传染病发病率为零。

四.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居住3个月以上建证、建卡,接种疫苗工作,严禁计免死角出现。

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按时参加防疫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例会。

六.要认真做好冷链管理,保证冷链正常运转,保证疫苗质量。

七.按上级要求及时完成计免的各种报表,做到及时准确。

八.经常深入社区做好宣传和咨询工作,定期做好宣传工作,协调好。

社区之间的工作关系,保证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努力把计免的各项工作做到科学化,标准,规范化。

免疫工作计划

20xx年,我镇的计划免疫工作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县疾控中心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镇两级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满足,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今年的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为使我镇计划免疫工作在新的一年中再上新的台阶,圆满地完成市、县下达的各项任务,继续为“十一五”规划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计划。

20xx年,我镇的计划免疫工作处于全县上游水平,连年进入全县前三名,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是由于我镇地处县城,是外来人口聚集的地方,流动人口的增多,势必给我镇计划免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据统计,20xx年我镇常住人口的四苗覆盖率为98.79%,常规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8.88%,糖丸98.72%,百白破98.45%,麻苗98.64%,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8%,其中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7.15%,开展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的主动监测,全年发现麻疹病人35例,无其它计免相关疾病发生,总之,我镇20xx年工作重点仍然是继续抓好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工作。

总目标: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实行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同样管理,使他们与常住儿童有着同样的免疫机会,保证接种质量,抓好接种安全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管理,力争使我镇计划免疫工作在20xx年的基础上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1、具体目标,建证,建卡率在98%以上,人册证相符率在98%以上,卡介苗,糖丸,百白破合格接种率及四苗覆盖率9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大于95%,四苗及时接种率均大于90%。各苗加强接种率大于90%。

(1)冬春季强化免疫登记率,服苗率均大于98%。

(3)每旬进行未种原因走访分析,全年覆盖所有的村(居),每月分析,每季度汇总并小结。

(4)做好资料、冷链、疫苗等设备的管理工作,

(5)做好薄弱村的调查和转化工作的。

2、具体措施。

1.、加强规范化管理,促进平衡发展,

2.规范流动儿童管理,全面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确保流动儿童能得到及时的免疫接种,消除免疫空白。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参与意识,在抓好突击宣传的同时搞好平时宣传,提高宣传频率,保证宣传效果。

4.加强培训,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培训要注重实用性。达到学以致用,方式以每月例会为主,辅以专题培训。

a)每月召开一次村计免医生例会,每旬进行afp。麻苗,新生儿破伤风等主动监测。

b)1至2月完成两轮糖丸强化免疫、春节查漏补种工作,并统计总结上报。

c)3月份完成糖丸四周岁加强工作。

d)4月份开展4.25宣传活动。

e)9月份开展凭证入学入托及秋季新生查漏补种工作。

f)12月份第一轮糖丸冬春季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

g)完成上级其它有关指令性任务。

免疫工作计划

20xx年在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各项业务工作运行良好,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结合我辖区的实际情况,本着对我乡安排下来的工作认真完成的原则,特制定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免疫规划宣传,提高群众对免疫规划的认识让群众主动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及主动给儿童接种。

二、加强责任心,严格做好免疫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告知询问接种前的禁忌症,避免错种、漏针,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三、按上级要求,完成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使新生儿在一月内建卡、建证,接种率达到100%,控制相应传染病发病率为零。

四、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居住3个月以上建证、建卡接种疫苗工作。

五、严格按照接种程序对未及时完成接种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及时进行电话通知,以确保适龄儿童能够得到及时接种疫苗。

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按时参加防疫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例会。

七、要认真做好冷链管理,保证冷链正常运转,保证疫苗质量。

八、按上级要求及时完成计免的各种报表,做到及时准确。

九、结合学区在全乡小学、幼儿园开展查验接种证及查漏补种工作。

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医院完成临时性工作,保证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努力把计免的各项工作做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免疫工作计划

今年4月25日,我院根据xxx卫生局x卫发〔xx〕25号文件关于展开xx年预防接种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宣传,进行了一次以“接种疫苗,家庭有责”为主题的预防接种宣传活动。

活动采取发宣传资料、上街咨询、帖标语情势,对计划免疫的程序,计免对各种相对而言应疾病的预防和在预防进程中的留意事项进行重点宣传。在活动现场设立宣传咨询台,悬挂了主题横幅,展出宣传板3块,散发宣500份《致儿童家长一封信》等宣传资料,接受了00多名儿童家长现场咨询。

在计免程序上,提出五个原则:即两针次间隔时间许长不准短;同种疫苗间隔28天以上;起始月龄许晚不准早;基础免疫在2月龄内完成。并将我国现行免疫程序制成宣传单,进行了发放,使群众对计免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在计免预防相干疾病的宣传上,先容了苗防2病即卡介苗—结核;脊灰糖丸—小儿麻痹症;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乙型肝炎;麻风苗—麻疹,麻风腮-麻疹、风疹、腮腺炎,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疫苗,甲肝-甲型肝炎。同时宣传了传染病的现有疫苗及保护期限。在计免接种留意事项方面,先容了计免的忌讳症如发热、急性期表现疾病,过敏体质,神经系统疾患,既往有严重反应者,重症慢性病人免疫抑制使用者等等。同时,对接种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如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乃至严重反应的鉴别和处理原则,认群众对预防接种反应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通过此次活动,有近百人遭到了相干知识的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国家免疫规划和相干政策和预防接种的相干知识推动了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在我乡深进展开,夸大及时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并为我科室在计免宣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xxxx卫生院。

免疫工作计划

以《安徽省计划免疫程序》及《安徽省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指导,做好本镇的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工作,继续加强省级示范化接种门诊的创建工作,同时做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所有出生儿童30天内建卡率达100%,建证率在建卡儿童上的基础上达100%.继续保持"五苗"单苗接种率100%,百白破加强完成率95%以上和全程合格接种率95%以上的指标。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管理,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率达90%,保持乙肝疫苗接种率100%,全程合格接种率95%以上。同时做好流感、水痘、麻腮风、安尔宝、轮状病毒疫苗等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

我科室在疫苗采购、运输、贮存过程中严格执行《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疫苗的采购统一到县疾控中心,运输,贮存过程严格按照冷链要求进行,做到时时监测,及时记录。按规定做好疫苗的出入库登记,经常检查疫苗有无过期,破损等情况,以确保疫苗的质量。

接种过程严格遵守“一人一针一筒一消毒”,真正做到安全注射。及时处理医疗废物,每次接种完成后对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毁形并送医院回收站统一处理。每次接种前后半小时对接种门诊进行紫外线消毒,以保证接种场所安全。

随着安吉县经济的不断发展,我镇的流动儿童也随之增加,如何加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成为我科室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掌握流动儿童的人口资料,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我科室将通过每月入村,每季入厂的形式进行摸底调查,并为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册,进行统一管理。

继续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的监测工作。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是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重要措施。要求各村级医疗单位要加强afp监测,加强督导,定期开展afp病例漏报调查工作。继续实施加速控制麻疹规划,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提高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质量。

1、接种卡、证:各村进一步完善卡,证登记,做到卡证吻合,接种卡的填写符合要求且干净整洁,各村有专门的接种卡,定点接种点有所覆盖村的接种总卡。必须有各村接种副卡,做到三卡一证。

2、防疫工作记录本:进一步规范完善防疫工作记录本的填写,要求各表册填写完整,真实,所有表册一律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且干净整洁。

3、乡级上墙图表:按疾控中心要求制作计划免疫各相关图表,包括行政区划图,人口资料,建卡,证及接种资料,计免相关疾病(麻疹)发病曲线图等。

4、档案管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管理,档案资料分年度,分类装订和存放,到本年末各村档案管理均应符合要求。

免疫工作计划

201x年在街道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在全体社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项业务工作运行良好,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结合我辖区的实际情况,本着对街道安排下来的工作认真完成的原则,特制定计划免疫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免疫规划宣传,提高群众对免疫规划的认识让群众主动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及主动给儿童接种。

二、加强责任心,严格做好免疫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告知询问接种前的禁忌症,避免错种、漏针,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三、按上级要求,完成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使新生儿在一月内建卡、建证,接种率达到100%,控制相应传染病发病率为零。

四、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居住3个月以上建证、建卡接种疫苗工作,严禁计免死角出现。

五、严格按照接种程序对未及时完成接种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及时进行电话通知,以确保适龄儿童能够得到及时接种疫苗。

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按时参加防疫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例会。

七、要认真做好冷链管理,保证冷链正常运转,保证疫苗质量。

八、按上级要求及时完成计免的`各种报表,做到及时准确。

九、结合学区在全乡小学、幼儿园开展查验接种证及查漏补种工作。

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医院完成临时性工作,保证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努力把计免的各项工作做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十一、同时对街道分配下来的春、秋季动物免疫进行摸底,统计,免疫,做到统计全面,免疫及时。

免疫工作计划

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消灭针对传染病,是造福子孙,利国利民的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为了认证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和流通预防接种条例》,做好免疫规划工作,特计划如下: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常规基础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主动收集免疫工作薄弱区域和外来流动儿童,要保证儿童免疫接种率的持续高水平。在安全注射的基础上确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风、乙肝等五种疫苗的接种率达到95%以上;乙脑、流脑接种率达到90%以上。对加强免疫中的塘湾、麻腮风、百白破、甲肝和白破疫苗的接种,要保证接种率达90%以上。

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在我区范围内继续实施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风、白破、乙脑、流脑,麻腮风、等疫苗。

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使用省卫生厅统一印制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应建证(卡),确保儿童的规范建证(卡)率达100%,每次接种时应核对卡、证,并填写完整。

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是为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原有的基础上认真完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xx年内的预防接种门诊通过规范化建设验收。

认真检查冷链设备的远转情况,每天上、下午都要进行运转情况检查,记录冷冻,冷藏室的温度,损坏的要及时修理,报废的应立即更新,确保冷链正常运转,以保证疫苗效价,使每名儿童都能得到有效的免疫接种。

开展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防止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流行性的有效手段。我院计划免疫配合学校的查验工作,对学校的入学,入托的儿童查验预防接种工作的技术指导,安排好未接儿童的补正、补种工作。

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到xx年底80%以上的完成儿童复方接种建设,实行接种信息的个案管理。儿童出生1个月内、在我科室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录入预防接种基本信息并上传至国家管理平台,实行全国统一。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建设。

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成就,以及实施免疫规划对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展经常性宣传与“4.25”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及时完成计划免疫相关资料的整理上报,每次接种后要及时上报儿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率报表,全年不得少于12次。接种完成后5日被上报接种数据。afp、麻疹,无迟报、漏报。计划免疫工作资料保存好,有利于年中、年末的查验。

加强免疫规划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合理规划和设置接种单位,调整和充实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和接种人员,保持人员的稳定。完成所有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扩大国家免疫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免疫预防规划接种服务水平,保证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能如期我区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