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最新参观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展心得体会(实用7篇)

最新参观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展心得体会(实用7篇)

作者:笔舞 最新参观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展心得体会(实用7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参观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展心得体会篇一

国庆放假前一天,爸爸问我:“这个国庆你打算去你一直想去的九寨沟呢,还是去看画展?”我是一个非常爱画画的人,当然总会去看画展。更何况这是一个世界顶级的画展,绝不能错过这宝贵的机会。

走进展厅,我发现这儿人虽然很多,但很安静。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品味着面前的画。

这时,我看到了一幅特别熟悉的图画。没错!正是我以前临摹过的《吉威尼的春天》。哇!在原画前面看比临本上效果好多了,我被深深的吸引了,这就是原作的魅力!它描绘了一个树林的清早,大家都没出来,可是我仿佛看到了小松鼠蹦跳的身影,听见了鸟儿清脆的歌声,闻到了花草的清香。这种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只有厉害的画家才能体现出。

《蓬图瓦兹附近的瓦兹河》这幅画也让我印象深刻。瞧!那条河多么清澈,多么透亮!真想跳进去游个泳,抓几条鱼。那个村子,特别有亲切感,就像爷爷住着的村子一样。那条路看上去就觉得松软,想把路边的花摘下来带回家,还想在上面打滚跑步。

我最喜欢的还是《弄蛇人》了。看!画家高超的技艺,把人物的表情刻画地多么传神啊!有的紧张,有点严肃,有的笑,还有的全身贯注。不过让我震撼的不仅是人物的神态,更是后面的墙壁。画家把瓷砖一块块之间的缝隙,光泽感,质感,破的地方,发黄的地方描绘得多么真实啊!我看了旁边的注解,知道了画家画它用了两年时间。两年,多大一个数字啊!而且不是一周一次,而是经常画经常改。我仿佛看见了画家在一间微暗的屋子里,静静地用画笔在布上画出美丽的图案,画得不够好,重新画,直到画家汗流浃背了才停下。我面前的好像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场景。

看完了这次画展,我学到的不仅仅有绘画技巧。还懂得了:想要完成一件事,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成功。

参观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展心得体会篇二

昨天几位朋友约我出去走走,繁华都市看到的是满眼没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就像雄伟的“水泥森林”我们无心去浏览服装城和百货店,而锁定的目标就是书店和画廊及艺术展示馆,对于画展我近年看得很多,当代艺术我认为大多是宁静不足,浮躁有余。故平时宁可在家欣赏历代大师的画册,觉得这样比看那些跟风时尚的现代艺术养眼得多,但与朋友们在一起你总不能单独站在展厅门口不进去吧。

画廊和艺术展厅里的作品五花八门,有传统,也有用各种手段制作出所谓的现代派艺术,五彩缤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我朋友是搞文字的,对艺术虽喜欢但在欣赏方面没有多大悟性,只要看到书画情绪就很激动,朋友说现在的优秀画家多如牛毛,真是艺术的春天。其实他对艺术作品的优劣是一无所知,他问我对这些展品看法如何?在老朋友面前我便直言,我说,我对当今的绘画看法正好与你相反,现在用两句话来概括比较恰当,即:“以俗为美者不少,以新唬人者更多”看到画廊里称之为传统的作品时,就想起大翻译家傅雷在1944年写给黄宾虹信中说,一些画家作品“甜熟趋时,上焉者,整齐精工,模仿形似,下焉者,五色杂陈,难免恶俗,离艺术则远矣。”在中国传统的书画上对于作品的气息非常讲究,一幅佳作首先给人一种高古雅逸之气。但现在这些作品予人以媚俗和浮躁之气,还有江湖气、匠气。好作品应该净化人的心灵,不能让人感觉是一种精神污染。

至于那些搞视觉冲击力的西式时尚画家,他们闭口张口谈创新和现代感,如果说要切入现代,不是一种单纯以形式去切入的问题,这些搞现代的人大部分是从国外的传统学来的,他们为什么不可以用自己老祖宗的方式呢?崇洋者也要学学老外们是怎样尊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一位德国学者说:“任何民族首先要站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立场上去自己发展文化,这是最基本的,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中国画在当代己进入了一个大家齐“创新”的误区,似乎不创新就不显出画家的才华,就出不了成就,折射出当代一些画家存在着一种浮躁心态。艺术家如果是为了创新而画画,则可见是何等的功利又何等的虚伪。优秀的艺术是没有新旧之分而只有优劣之别,所以毕加索说:看非洲的艺术每天都是新的。

当然,中国画的发展必须要创新,突破。但这一定是虚心学习,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在对中国画有非常深刻认识与理解的前提下,才有“创新”的可能。对“传统一路”的误解,直接始自康有为不知天高地厚贬董其昌与陈独秀瞎骂四王,这本来仅是他们欲将政治热情混充艺术鉴赏的一厢情愿的论调,其门外之谈误导了一代神志不清的中国画后学者,这些人盲目地一遍遍讲创新,他们不知道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就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易经》里面就讲到“变”与“常”的关糸,现在这些喝过迷魂汤的人是光知道变,而不知道常。

中国的现代流行艺术,实则,上焉者,充其量只是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秀,下焉者是以新唬人一时的快餐艺术。都说现在中国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穷二白”外国的经典文化未学到手,却把自己优秀传统文化丢光了。你看外国人多聪明,他让中国人去捡他们遗弃了的文化垃圾,他们悄悄地在研究中国传统博大精深的文化。现在好多画家满脑子的功利“生产”出大量俗作,包括一些唬人的现代派文化垃圾也充斥于社会和市场,误导和影响观众眼光,如此循环,最后造成一个庞大的艺术趣味偏低的社会环境,而当这些渗透到权力与机制里被当做“正统”和“主流”予以提倡和鼓励,中国的艺术就面临灭顶之灾了。

参观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展心得体会篇三

初识798,源自于同学qq空间,看着好友用美图秀秀拍出来的在798的照片,唯美、复古、文艺或别有风格。于是,对于798,我也多了一份向往的情愫。也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那个充满浓厚艺术气息的产业园区的前身,是以一个极盛而衰的工厂。那么,斑驳的工厂的墙面,爬满了墙的爬山虎,墙体上挂满的艺术画作,一排排放着艺术品的博古架,随处可见的涂鸦,喷涂。。。。。北京的798艺术区,会是这样子的吗?我想。

近期班里的北京考察之行也在我们的期待中得以实现。为了这次的旅行,凌晨5点左右,我们一边驱赶着瞌睡虫一边筹备上京。终于,6点,我们踏上了上京不赶考的旅途,目标之一——798艺术区。

798,这个四海八荒艺术碰撞,你我追寻创意梦想的地方。终于,在一番全班的大巴车上狂吃猛唠睡狠补眠之后,我们相遇了。

没有高大洋气的单反助阵,也没有拍照神器自拍杆撑场,只是攥着我那仅有800万像素的步步高手机到处游走,我本不是爱拍照的人,而且艺术是用来欣赏的,创意是用来剖析再生产的,我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拍照何用呢?我这样想,也只能这样想。初进入798艺术区,我就喜欢上了门口那个涂鸦的幕墙,大胆的色彩,斑斓而不显闹腾,大气而不失婉约,这便为人们提供了创意的拍照场所。在门口这个标志性物体前拍一张照片也算是在对798之行的纪念吧。

我们走进去,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就是798,我曾经想象过无数次的地方。順这笔直的街道前行,街道两旁大都是一些艺术展厅。几乎在每个展厅们前都稀稀拉拉的树立着几座雕塑,有的是看不出物种的动物,或是一些表情夸张的人物,甚至有的只能算是抽象意义上的一坨。。。从看到他们的第一眼开始,我的大脑就已经开始快速运转了,这到底像什么呢?到底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切实际的,不切实际的多个答案在脑中形成,我也相信不同的人看着个事物一定会有其他不同的答案,这也许就是抽象与意象艺术的价值所在吧。于是我明白,有一些艺术品的价值不是他自身所蕴含的艺术元素,而是在于观赏作品的人产生共鸣时人们的思维碰撞的成果吧。

在宽阔的街道上走走停停,整个人都被沐浴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之中,不时地为某一个创意作品所吸引,时而感叹某个事物他原来可以这样,甚至感觉呼吸这这里的空气自己也变成文化人儿了呢!是啊,这的确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放松的地方,我们可以去天马行空地想象,可以毫无顾忌地评论,没有所谓的好与坏,也没与绝对的美与丑。只要有人喜欢,他就有了价值。

现实中的798与我想象中的确还是有着不同的。虽说是文化园区,但是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占的份额而言,后现代的元素所占比例更胜一筹。北京作为大城市,是一个人才聚集密集的地方,各种文化集聚百花齐放,各种现代文化商品光怪陆离。但如果多添加一些传统作坊,或者传统工艺标志性展厅是不是更加相得益彰呢。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准精神产品,是无价的。在现实中,这些艺术品不只是艺术家们对自己情怀的一种寄托,也是他们在现实中生存的一种手段。于是,那高昂的价格也使这些瑰宝成为了一种奢侈品。所以我们那些没有资本去奢侈的人们只能去欣赏了。

之前也没有想到原来798艺术园区这样大,时间紧迫,有些小小的遗憾。虽然只是逛过了两条街,但却让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相信几年后的一天,我也会杀进北京城,进驻798,为我自己今后的创意生涯打下一片属于我自己的天下。

北京,798,等我。

参观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展心得体会篇四

刚看了艺术人生,一种感动又在心里涌动,最后一句话:无论你是谁,你的生命都将如此灿烂。我竟有些想哭的冲动,生命是如此的宝贵,其实生命中最珍贵的真的就是愿望,有愿望才会有完整的人生,那我的愿望呢?我觉得我像什么,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我到底像什么,不论身负多么沉重的压力与不幸,我依然把最灿烂的笑脸展现给别人,这就是我,一个有着年轻人本不该有的苦难,却有着最年轻的乐观的心态。我想不管我的生命又多长,我都会把它们展现到最好,让我生命永远精彩、永远灿烂。

节目开始,现场气氛很热烈,像大家在欢迎一位久违归来的朋友,掌声、欢呼声还有尖叫声开始刺激着我的每一根还很平静的神经;主持人朱军也是以和齐秦做节目时近乎一样的一句调侃台词"当今中国最优秀的两位歌手今天都站在这了"作为开场,开始了对王杰的访谈。

最让我难以控制情绪的是那位北京朋友录的dv来讲述的他的亲身经历。这位朋友,他说自己叫"shura",这是俄文的名字。他在乌克兰留过学,而恰恰在基辅大学留学期间,他的宿舍遭遇了大火,他从家带来的王杰卡带、cd几乎毁于大火,他说,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那些残留的cd和卡带,用他的话说:那是他的命!看到那些残缺的歌页,仿佛我心爱的珍藏也葬身火海!也许有些唱片还可以用金钱再补偿,但这深深烙在记忆里的伤痛如何补偿?我此时哭了,请别笑话我,是被他的痴情和执着所感染,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精神如此不堪一击,我的心如此脆弱,于此情此景!我由衷对这位痴情歌迷升起敬意!你知道吗,我虽然没有他的经历,但也曾杞人忧天过:如果哪天地震了,或者发生火灾,我首先想到要拯救的也是我的珍藏,因为它是我的一个精神寄托,它超越了它本身的价值,可以说它是我的信仰了!

艺术人生总是能给人以不一样的感觉。

参观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展心得体会篇五

北京朝阳区大山子的798艺术区,一座蕴含着连绵不绝艺术韵味的殿堂,她既是艺术的天堂,更是艺术家的天堂,是灵感、时尚与艺术之间的完美结合,是人与艺术的耳语。灵感、时尚与艺术结合的是思想与艺术,耳语中传递的是理念与情感。走近“798”,心怡悦色中,感受到了她那对眼神和心灵的强烈冲击力扑面而至,让人目思遐尔,应接不暇、神情失态、脑目失聪,感触良多。

本色就是特色。来798艺术区参观前,以为她应该像通州区宋庄的画家村、怀柔的艺术园,结果走近一看,完全有别,原来798艺术区像一个大工厂呀!很是惊讶。她的格调布局大出我的意外。边走边看中,越来越被她独特的艺术风情、独特的艺术韵味和独特艺术魅力所折服和吸引。798艺术区是在不破坏原有厂房整体布局,保留厂房原貌的基础上,打造成的一个进行艺术创作的好地方和展示艺术作品的独特场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保留下来的原有厂房的特色,特别是那些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建筑。如,原来工厂的管道、仪表以及历史时期的标语等,这些东西既透视着古朴、原始的艺术美,也体现了现代艺术的思想,使之与艺术相得益彰、互为映衬。可以说,这种改造厂房并保留其本色总体不变的地方为艺术创作基地,这本身就是特色,就是保留者独具匠心的大手笔和独特创意。

结合生活,我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特色?我想,对于特色,直观、通俗地理解应当是别人没有的或与众不同的,是自己独有的专利。“798”给人的感悟是特色寓于本色之中,是超越本色的特色。本色充分体现了特色。这种特色是在继承基础上的独到创意。当然,继承不是一成不变,创新不是否定以往,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要在不断地创新中体现继承的本质,展现继承的本色。

总之,你的艺术修养有多高,你想象的艺术境界就有多高,给你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得到的是无限的想象启示。这本身大概就是艺术,或早已超越了艺术本身,是艺术的思想,是思想的艺术,是艺术的本质。无论是艺术的想象,还是想象的艺术,它们是一双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或者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没有艺术的想象就没有艺术的生命。

对此,不仅让我联系思考到如何画好我们的人生之“画”来。人,生来均为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画什么、怎么画,因人之出生环境的不同、性格的不同、修养的不同、机遇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在人的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能够不断地否定自己,特别是否定自己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辉煌历史;莫过于对前途命运的不懈追求,莫过于善于和敢于运用我们的智慧去策划、具体编排好自己的人生,始终充满着对自己、对别人、对生活、对事业的无限热情与热爱,并运用智慧,把生活与事业这块“自留地”经营打理好。

无论是种花种草,还是种瓜种豆,都要把它种好、浇灌好、培育好,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你的那份真挚的心,你的那份深沉的情,你的那份炽热的爱,精心地照顾好,倾情地哺育好,使之开出绚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以不负生命的重托。

高尚就是时尚。时尚的必须是高尚的,只是看你如何让时尚变得高尚、表现这种高尚。没有高尚的内涵,任何事物都是难以时尚起来的。艺术追求的是时尚,时尚追求的是高尚,时尚是高尚的一种表现形式。从798艺术区所表现的艺术形式来看,无论是“兵马俑”,还是“陕北红军和游击队员”的塑雕,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她的高尚,或者说高尚是她的生命力所在。高尚是时尚的前提。艺术的高尚在于艺术追求的永恒主题是真、善、美和正义与向上,那些低迷、庸俗、颓废的东西与艺术是不沾边的。记得往年的3月5日“雷锋纪念日”,798艺术区还专门组织了纪念雷锋“化高尚为时尚”的主题活动,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仅仅是艺术,人无论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工作都必须把追求高尚作为永恒的主题。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弘扬的是高尚的人品,张扬的是高尚的价值,追求的是高尚的思想境界,同时也是时尚的价值、时尚的人生。要求生命寓高尚于时尚之中,在高尚的前提下追求时尚,达到高尚与时尚的完美结合。因此,人生要以高尚为标准,以积极向上为标准,以真、善、美为标准,用时尚来反映这种高尚,这种时尚,这样的人生才是有前途的人生、光明的人生,才是有活力的人生、有生命力的人生。

(作者单位系中散集团)

参观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展心得体会篇六

12月14日下午,“水韵墨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实验水墨作品展在位于798艺术区创意广场旁的“四面空间”画廊举行。本次展览共展出、两届研究生同学在“当代水墨实验”课程学习期间完成的实验水墨作品,共计45件。既有课堂作业,也有课下的专题创作。由于30余位参展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创作思路和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展品面貌丰富,形式多样。

本次展览由美院绘画系、基础教学研究室与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所联合举办,并得到院副院长苏丹教授的大力支持。展览将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于1月16日结束。

参观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展心得体会篇七

今天,我来到了北京798艺术街。

走在蜿蜒的小巷上,好奇地朝四处张望。在此之前,我还从未见过,甚至听说过这条街,也许是北京太多名胜古迹埋没了它。这是条安静的小巷,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经过。这与我前几天见过的天安门、万里长城,以及各个博物馆形成极大的反差。一路上,我好奇地触摸着街道两旁五彩的壁画,大小“店铺”一家接一家,让我想起了陪妈妈逛服装店的情景。我走进的第一家“店铺”像是开画展的,里面所有的画都是高仿的复制品,原作都出自著名画家——曹勇之手。其中一幅名叫《梦幻威尼斯》的'画吸引了我的眼球,湛蓝的河水微波粼粼,散发着温柔的光芒,河两边房屋的窗台上种着花草,一丛丛花草从二楼垂到一楼的窗前,深深浅浅的绿倾泻下来,其间点缀着红色的花朵。房子上的砖头颜色不一,红色的,黑色的,褐色的,给人一种随意的美。远处,白色的石桥上站着一对男女,男人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唱歌,也许是在吸引身旁哪位美丽的女郎。

我推开下一家“店铺”的门,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眼前,这间屋子十分宽敞,灯光很有特色,那些灯是我从未见过的:五彩的旋转的……屋子里还摆放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机器,其中有一台长长的白色机器,一圈圈绕着,像一串削下来的苹果皮,我走过去好奇地看着这台神秘的机器,却又不敢随意触摸。经过工作人员介绍后,我对此机器有所了解,只要在这一串圈圈的顶端吹气,气体中的湿气会把它点亮。我深吸一口气后,鼓起腮帮子,猛地向这台机器吹气,光亮像一条小蛇,绕着机器一圈圈地迅速游走,直到我吹得面红耳赤,再也呼不出一丝气后,那条小蛇不动了。大约十几秒内,光亮渐渐缩消失了,机器又变回了原样。

798艺术街使我大开眼界,艺术家们的创意和才华令我折服,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