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优秀7篇)

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优秀7篇)

作者:笔舞 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篇一

1、让幼儿理解和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重点学唱歌曲的第一段,教育幼儿要学小蜜蜂和小喜鹊,不学花蝴蝶,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1、歌曲中的“来”字唱一拍半,不宜把握。

2、活动的重点是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1、根据歌曲画一幅背景图,小蜜蜂、小蝴蝶、小喜鹊、公鸡的头饰。

2、进场音乐磁带、《劳动最光荣》的歌曲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过程一:进场(常规培养)

1、听进场音乐做动作进场。

2、教师弹琴,引导幼儿做发音练习。

过程二:故事导入

1、教师语言引导: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名字叫《小猫钓鱼》。

2、导入课题:劳动最光荣

过程三:熟悉歌词

1、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观察场景:雄鸡歌唱、鸟儿梳妆、喜鹊造房、蜜蜂采蜜,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玩耍。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背景学说歌词。

过程四:学歌曲

1、欣赏歌曲:教师组织幼儿安静地倾听歌曲。在欣赏完乐曲后教师启发幼儿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2、教师组织幼儿根据音乐旋律打节奏,并边打节奏边唱歌曲。

3、教师教幼儿逐句跟唱歌曲,初步学唱。

4、教师弹奏音乐旋律请幼儿大声练习演唱。

过程五:表演唱

教师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戴在头上,边唱边即兴表演与自己头饰动作相对应的动作。

《劳动最光荣》是一个音乐欣赏活动,欣赏活动中“创造”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只是一个欣赏活动,但活动中我把歌唱教学也作为了一个重点,因为歌曲的歌词内容唱的都是孩子们所熟悉并喜欢的动物,而且这首歌也是比较传承的歌,部分孩子能唱上那么几句,所以孩子们听几遍就能够很好的演唱。于是活动就变成了一种歌表演的形式,我把音乐和舞蹈融于一体,而舞蹈的动作就来自于孩子们的“创造”,是孩子最易接受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把无形的声音同无声的形态动作结合在一起,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歌表演是以歌为主,动为次,所以在教学中我采取动、静交替的办法,并提出要求,请幼儿创编的动作不要过大,并根据歌词内容,适当的反馈幼儿的动作并采用设计优美而又确切表达歌曲情感的表演动作,使演唱更富有情感的表达性。

小百科: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

幼儿园大班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篇二

1、使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方法。

2、使幼儿知道唱歌时应该用最优美的声音唱。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1、课件-歌曲《劳动最光荣》

2、课件-图片:蜜蜂

儿歌-《劳动最光荣》

太阳光金亮亮

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

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

一、导入

1.律动:手挽花,要求幼儿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

2.歌曲-大雨小雨

让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唱大雨的声音时,应该声音大一点,

唱小于的声音时唱的声音小一点。

二、展开

1.幼儿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出示图片-蜜蜂

提问:小蜜蜂是爱劳动的小动物吗?

请小朋友说说小蜜蜂是怎样爱劳动的?

教师:雄鸡一早就来唱歌,它特别的勤劳。小喜鹊在造新房,小蜜蜂在采蜜糖,

他们都很勤劳。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歌曲呢,你听一听歌曲里面唱的什么,听出来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2.教师完整的示范歌曲一遍

3.教师引导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说歌词两遍

幼儿听旋律,闭上眼睛轻轻的听,用身体的动作打节奏,直到幼儿熟悉。

4.让幼儿把歌词填到旋律里面,教师重点示范:附点音符的地方,让幼儿多唱,熟悉。

5.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表演歌曲

三、结束

音乐游戏:种葵花

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

1、唱:《劳动最光荣》、《理发师》、《风车依呀呀》。

2、欣赏:《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猴子蒸糕》。

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

4、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较正确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风车依呀呀》《理发师》。

2、理解《劳动最光荣》的词意,熟悉歌曲旋律,能初步模唱歌曲。

3、欣赏乐曲《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感受音乐活泼、乐观的情绪和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积极展开想象。

教材分析:

1、《劳动最光荣》这是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1954年“全国文艺创作评奖”中获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赞美了“劳动最光荣”。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带变化的两段体。

2、《风车依呀呀》这是一首农村儿童生活题材的歌曲。它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反映了农村孩子从小爱劳动、关爱父母的好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曲调欢快、活泼,富于儿童情趣。歌曲为不规则的一段体,由五个乐句构成。其中,第五乐句和反复后的结束句为扩充乐句,用衬词“依呀呀”的多次重复进一步展现了儿童天真、纯朴的形象和热爱劳动的美好心灵。

3、《狩猎波尔卡》这是著名作曲家―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1875年的管弦乐作品。该作品于同年10月5日首次演出。乐曲为复三部曲式。

4、《森林中的铁匠》这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有人曾将此曲与艾伦贝格的《森林水车》和奥尔特的《钟表店》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5、《理发师》这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澳大利亚民歌,生动地表现了理发师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歌曲为大调式、单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

6、《猴子蒸糕》这是一首根据壮族民歌音调编曲而成的叙事性表演唱歌曲。歌曲叙述了猴子想磨米、蒸糕,去请小狗帮助时,未能得到小狗的帮助,便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当猴子蒸好糕时,小狗想吃糕,受到小猴的阻拦和“嘲笑”。

教学重点:

1、积极创设、营造教材主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逐步领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情感、态度。

2、继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

3、在创设的情境中欣赏器乐作品,积极展开想象,感受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劳动最光荣》。

2、歌曲《理发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熟悉歌曲音调,初步模唱歌曲。

2、能较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并随伴奏进行表演。

3、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劳动最光荣”之道理,树立“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劳动最光荣》。

2、播放范唱录音。

3、按歌曲节奏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引导学生了解词意。

4、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再次完整倾听后,组织学生随范唱录音轻声跟唱。

5、学生随伴奏录音轻声演唱,教师在必要时加入提示性的演唱。

6、小结、谈话导入《理发师》。

7、创设情景,观看表演:以小品形式作《理发师》范唱表演。

8、组织讨论,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情境。

9、教师朗读歌词一遍后,分句带领学生朗读。

10、用稍慢速度伴奏,学生轻声唱词两遍。

11、跟随伴奏带演唱。

12、引导学生作表演唱。

随笔: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初步能模唱歌曲;能较准确有表情的演唱《理发师》,并能跟随伴奏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风车依呀呀》。

2、用自选的乐器或效果声模仿风车声插入演唱作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唱《风车依呀呀》,并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

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促进“劳动光荣“、“关爱父母”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

1、随伴奏复习《劳动最光荣》《理发师》演唱。

2、联系上两首歌曲表现的内容,设计话题导入《风车依呀呀》。

3、播放歌曲范唱录音。

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情绪,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5、再次播放录音范唱。

6、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找答案、谈感受。

7、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两遍。

8、随伴奏琴声,分句模唱歌词二至三遍。

9、随伴奏轻声、完整地演唱歌曲。

10、结合歌曲情绪,指导唱好结束句。

11、启发思考,让学生在演唱中适当地加入“模仿的风车声”。

12、小组商量,设计表演唱的方案后,以小组形式表演唱。

随笔:初步会演唱本歌曲,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狩猎波尔卡》。

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

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2、感受本课两首作品的情绪和不同乐器的音色。

3、随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狩猎波尔卡》的欣赏。

结合乐曲标题,给予必要的提示。

2、组织讨论、引导思考。

让学生将自己听赏中的感受和想象在小组内交流后,请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教师给予鼓励,并作引导性小结。

3、引导聆听,再次听赏。

由于本曲中模仿枪的射击声很鲜明,学生在讨论中往往容易抓住此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射击声拓开想象,进而引发学生对乐曲力度变化产生的效果进行体验,在此基础上,完整地作第二遍听赏。

4、随音乐作即兴律动。可倡导学生用肢体语言作适当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进行将自己的感受与想象表现出来。

5、引导听赏,导入《森林中的铁匠》第一遍欣赏。

6、根据乐曲表现的意境和描绘的形象,简介下面将欣赏的另一首乐曲:作曲家用管弦乐队塑造了森林里的情境。

提示:这首乐曲有五个段落,请大家听完后,分别给五个段落命名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标题。

7、组织讨论,学生介绍自己为五个段落所设想的标题。

8、作第二遍完整听赏。

9、引导学生着重对音乐的感受、想象作表述,并可出示主题旋律,带领学生唱唱。

10、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即兴编几个简单的动作随音乐作表演。

随笔:感受两首作品的情绪和不同乐器的音色,进一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猴子蒸糕》。

2、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了解歌曲内容,熟悉这首壮族民歌的曲调,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能大胆创编,主动参与合作表演。

教学过程:

1、观看动作、激发兴趣。

由于本课歌曲的内容具体明确,学生极易理解。而根据歌曲内容让学生创编,并合作表演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可对此作必要的铺垫。

2、提出问题,引导听赏。通过简短谈话,导入本课欣赏,并引导学生看着课本上的歌词、听录音演唱。

3、组织讨论后,让每组派一名同学归纳歌词的大意。

4、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趣,作第二遍完整听赏。

设计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歌曲塑造的角色形象、性格、态度的体验,并商量创编表演动作。

问题方向:

歌曲中有几个角色,分别是谁?

猴子自己去磨米时,心情怎样?

猴子自己去蒸糕时,应该是什么表情?

小狗见糕蒸好、想猴子讨吃时,可能是啥模样?

猴子对小狗的讨吃是什么样的态度?

5、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表演动作向大家逐个展示,并引导大家作评论。

6、完整听赏歌曲,组织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构思自己的表演设计。

7、随音乐演唱,分组上台表演。

随笔:熟悉壮族民族的曲调,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大班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篇四

1.初步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唱准旋律,唱清楚歌词。

2.通过倾听和观察图片感知、记忆歌词的内容。

3.培养爱劳动的情感。

配套磁带、图谱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教师和幼儿一起谈论有关劳动的话题。

师:我发现我们的教室,游戏区非常干净,是谁这么能干,这么爱劳动?

在家里,小朋友可以帮妈妈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2.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1)欣赏歌曲,初步感知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仔细听一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2)再次欣赏歌曲,运用图片,初步熟悉歌词。

师:请小培养再仔细欣赏歌曲,用歌里的话说一说歌里唱了些什么?(幼儿说出一句歌词,教师即出示相应的图片)

(3)再次欣赏歌曲,按照歌词顺序给图片排队。

师:小朋友听出了这么多的歌词,哪一句先唱,哪一句后唱呢?我们再听一遍,一边听一边把图片按歌词顺序排好好吗?(必要时可以唱完一句暂停,放好图片后再播放下一句)

(4)按节奏念歌词。

师:这样放的顺序对吗?我们念一遍来检查一下(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速度稍慢)。

(5)重点练习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师:你们有没有地方觉得困难的地方?(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歌词或节奏掌握的还不准确的部分,重点练习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6)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师:我们现在跟着钢琴一起轻轻唱歌,要看着图片,把歌词唱清楚,好吗?(演唱1-2遍,可针对一字多音和弱起节奏单独练习)(7)练唱歌曲。

师:我们玩图片捉迷藏的游戏,如果将图片拿走,你们能清楚地唱歌吗?(教师可以请幼儿分几次将图片拿走,每拿走一次就练习一遍歌曲)3.边唱歌边表演。

师:这首歌还可以边唱边表演,你们想做什么动作呢?

教师和幼儿边唱歌边表演。

幼儿园大班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篇五

1、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

2、懂得劳动是最光荣的。

3、有参与劳动的`热情和兴趣。

1、劳动工具或替代物品。

2、教学挂图:《劳动最光荣》。

3、歌曲磁带,录音机。

1、幼儿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1)教师:歌曲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幼儿看教学挂图,再次欣赏音乐。

(2)教师:你们想学习歌曲中的谁?为什么?

(3)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们是怎么样劳动的。

幼儿随音乐做模仿喜鹊、蜜蜂等劳动的动作。

2、了解"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含义。

(2)教师:你们知道有哪些人在这一天过节呢?

(3)教师:为什么这一天是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老师的共同节日呢?

3、游戏"我也来劳动"。

(1)教师:小朋友长大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光荣的劳动者,那么你想做什么呢?

幼儿自选一样能代表自己理想的劳动工具或替代物。

(2)幼儿随《劳动最光荣》的歌曲,手拿劳动工具或替代物,根据自己对相应职业的想象随音乐做动作。

幼儿园大班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篇六

1、使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方法。

2、使幼儿知道唱歌时应该用最优美的声音唱。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

1、课件-歌曲《劳动最光荣》

2、课件-图片:蜜蜂儿歌-《劳动最光荣》

(一)导入

1、律动:手挽花,要求幼儿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

2、歌曲-大雨小雨让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唱大雨的声音时,应该声音大一点,唱小雨的声音时唱的声音小一点。

(二)展开

1、幼儿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出示图片-蜜蜂提问:小蜜蜂是爱劳动的小动物吗?

请小朋友说说小蜜蜂是怎样爱劳动的?

教师:雄鸡一早就来唱歌,它特别的勤劳。小喜鹊在造新房,小蜜蜂在采蜜糖,他们都很勤劳。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歌曲呢,你听一听歌曲里面唱的什么,听出来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

2、教师完整的示范歌曲一遍

3、教师引导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说歌词两遍幼儿听旋律,闭上眼睛轻轻的听,用身体的动作打节奏,直到幼儿熟悉。

4、让幼儿把歌词填到旋律里面,教师重点示范:附点音符的地方,让幼儿多唱,熟悉。

5、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表演歌曲三、结束音乐游戏:种葵花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劳动最光荣》是一个音乐欣赏活动,欣赏活动中“创造”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只是一个欣赏活动,但活动中我把歌唱教学也作为了一个重点,因为歌曲的歌词内容唱的都是孩子们所熟悉并喜欢的动物,而且这首歌也是比较传承的歌,部分孩子能唱上那么几句,所以孩子们听几遍就能够很好的演唱。

幼儿园大班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篇七

1、初步学唱歌曲,唱准旋律,唱清楚歌词。

2、通过倾听和观察图片感知、记忆歌词的内容。

3、培养爱劳动的情感。

课件准备:《劳动最光荣》歌曲音频、歌曲伴奏音频,歌曲内容相关图片。

引导幼儿谈论有关劳动的话题。

――我发现我们的教室非常干净,是谁这么能干把教师打扫的这么整洁干净?

――在家里,小朋友可以帮妈妈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播放歌曲,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1.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请幼儿欣赏,初步感知歌词。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仔细听一听歌里唱了什么事?

――为什么要学习小喜鹊和小蜜蜂,不能学小蝴蝶呢?

2.再次播放歌曲,请小朋友仔细欣赏歌曲,用歌里的话说一说歌里唱了些什么?(幼儿说出一句歌词,教师即出示相应的图片)

3.组织幼儿按节奏念歌词,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速度稍慢。

4.重点练习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你们有没有地方觉得困难的地方?(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歌词或节奏掌握的还不准确的部分,重点练习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5.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我们现在跟着伴奏一起轻轻唱歌,要看着图片,把歌词唱清楚,好吗?(演唱1-2遍,可针对一字多音和弱起节奏单独练习)

6.练唱歌曲。

――我们玩图片捉迷藏的游戏,如果将图片拿走,你们能清楚地唱歌吗?(教师可以请幼儿分几次将图片拿走,每拿走一次就练习一遍歌曲)

播放歌曲,请幼儿边唱歌边表演。

――这首歌还可以边唱边表演,你们想做什么动作呢?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