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孔繁森的心得(优秀5篇)

孔繁森的心得(优秀5篇)

作者:琉璃 孔繁森的心得(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孔繁森的心得篇一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孔繁森同志扎根高原、一心为民、坚守公仆本色、不忘初心的精神,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标杆。

孔繁森这个名字,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在这位党员干部50年的生命历程中,其中有都献给了雪域高原。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他严以律已严于修身,舍小家顾大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位于聊城的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平均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近人。参观者通过学习孔繁森同志的事迹,接受思想洗礼,重温初心使命。

“这次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学习,我们要在思想境界上再进一步提升。作为党员干部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义务,学习孔繁森同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归’的奉献精神,重新赢得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拥护。”济南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农村研究处副处长于文博表示。

此外,聊城市也高度重视孔繁森作为领导干部教育标杆的作用,新提拔的干部、新考进的公务员、市委党校的学员,都要先到纪念馆参观学习,对照孔繁森,进行深刻的思想解剖。

“孔繁森精神在我们新时代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它的价值核心就是忠诚、干净、担当。”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馆长高杉介绍,孔繁森的精神价值与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是一致的。

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孔繁森忠党许国、爱民如亲的精神,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的最高位,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历经三次生死考验,最终倒在了为人民服务的路上,就印证了孔繁森他的忠诚和担当。”高杉说。

2019孔繁森殉职25周年有感

孔繁森(1944—1994)男,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西藏阿里地区地委书记。

孔繁森自觉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两次进藏工作,在雪域高原奋斗十个春秋。1979年,他告别年逾古稀的老母、体弱多病的妻子和尚处幼年的孩子,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岗巴县一干就是3年。

在此期间,他经常深入乡村、牧区与群众一起干农活、修水利。1988年,他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他跑遍全市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敬老院和养老院,为教育事业奔波操劳,给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他领养了地震灾区的3个藏族孤儿,并隐姓埋名先后3次为他们献血。

1992年,他又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1994年,阿里高原发生罕见暴风雪灾,他带领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到受灾地区,把救济粮和救济款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每天工作到深夜两点多才休息。在他带领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阿里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7.5%。他受到藏族群众的普遍称赞,被誉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

1994年11月,他在考察工作途中因车祸殉职,终年50岁。他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

孔繁森的心得篇二

近日,孔繁森事件再次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成员,我对于这一事件也感到震惊和愤怒。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分享我对孔繁森事件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孔繁森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社会中存在的严重的少年犯罪问题。孔繁森作为一个仅17岁的少年就涉及谋杀案,不禁让人们对少年犯罪的严重性深感担忧。这次事件也呼吁我们要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和教育,加强社会的监护责任,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其次,孔繁森事件引发了对于网络暴力的深思。据报道,孔繁森在网络上接受了一系列攻击和辱骂,这也成为他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导火索。这再次提醒我们社会中存在的网络暴力问题,人们在网络背后容易变得冷漠和暴戾,将自己的情绪和仇恨投射到他人身上。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动社会建立更加友善和健康的网络环境。

第三,孔繁森事件也让人们对法律和社会治理体系产生了质疑。据报道,孔繁森的犯罪行为在此前曾有预兆,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干预。这反映出法律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监管和预防措施。只有通过完善法律和社会机制,加强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才能更好地确保公共安全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孔繁森事件给予了我们对生命和家庭的重要性的深刻思考。孔繁森的原故与当初他所经历的家庭暴力不无关系。这一事件再次呼吁我们家庭、社会和法律要重视并保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权益和安全,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更是不可忽视。我们需要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建立更加和谐和幸福的家庭氛围。

最后,孔繁森事件也让我们对社会关爱和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行沉思。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关注每个人的成长和心理健康,及时对其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尽力改善和解决。在这个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人们应该重拾对人文关怀的信念,使社会更加充满爱和尊重。

综上所述,孔繁森事件是一个让人震惊且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件。通过对该事件的思考和反思,我们更加明确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唯有从种种问题中吸取教训,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公正和安全的社会。

孔繁森的心得篇三

孔繁森事件近期在社交媒体热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这一事件不仅对当事人个人生活造成了冲击,更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准则和网络文化的思考。在这一事件中,我深感到了道德观念的缺失以及网络暴力的危害,也对当代社会的网络环境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孔繁森事件让我深感到了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孔繁森被曝光后,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谴责与批评。尽管孔繁森的行为确实有不妥之处,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将人悬挂在道德的十字架上用来谩骂。在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瓦解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人们对道德规范的重视程度逐渐下降,导致了一些人在网上肆意侮辱他人。当我们发现他人犯错时,我们应该以理性和宽容的态度去看待,而不是用指责和斥责的方式对待。

其次,网络暴力在孔繁森事件中大肆蔓延,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网上的谩骂和指责不仅剥夺了孔繁森的尊严和隐私,更让他暴露在了无尽的舆论风暴中。这些不负责任的举动让我深感到网络暴力的危害与可怕。我们应该意识到,网络并不是一个无代价的游乐场,我们在其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对他人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伤害。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我们的行为合法、道德和有教养,避免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其次,孔繁森事件让我反思了现代社会的网络环境。互联网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信息交流渠道,同时也让社会各界互联互通。然而,网络环境中却存在着虚假信息、谣言传播等问题。在孔繁森事件中,曝光他人隐私的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这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保持谨慎和客观的态度,不盲目传播和相信网络上的信息。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思维,不因一句话和一个链接而轻易信以为真。

最后,孔繁森事件让我对公共道德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公共道德教育是提高公众道德素质,规范公众行为的重要手段。我们需要加强针对网络道德的教育,激发人们对他人隐私、尊严和道德的尊重。同时,我们也应该为当事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困境,重塑自我。只有通过道德教育的力量,我们才能携手共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之,孔繁森事件让我对道德观念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我们应该保持理智和宽容的态度,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网络暴力的警惕和遏制。通过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文明和和谐的网络社会。

孔繁森的心得篇四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像孔繁森这样的好干部,就是人民所需要的,他即便离开了,也会永远留在人民心中,因为他这一辈子,心中也装着百姓,一辈子都在为人民百姓而奋斗。

学习孔繁森的为民情怀,就是要将人民时刻放在心中。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都不会忘了群众,心中都牵挂着群众,因为作为一名党员,来自于人民群众,依靠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就是我们事业最大的支撑。

学习孔繁森的为民情怀,就是要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损于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做。面对群众的诉求,要积极寻求方法进行处理,及时作出回应。老百姓遇到困难,要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带头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时时把人民放在心中,处处为人民着想。

2019孔繁森殉职25周年感想

由于当今新形势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我们党员干部当中出现了两种根本对立的价值观念的问题,一种强调在为个人努力、为个人奋斗中,客观上也为社会工作;另一种坚持在为国家、为党的事业奋斗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有不同的精神风貌,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党性和作风。加强党性修养,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此,今天我们重新学习孔繁森的奉献精神对我们加强党性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孔繁森精神最光彩照人之处是奉献。“把自己当作泥巴,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这句朴实无华的诗句正是孔繁森无私奉献的价值观的最好写照。虽然他离开我们十五年了,但他的光辉形象在我们党员心中依然那样高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牢固的树立了共产主义价值观,以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有价值这个价值观的根本问题,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为我们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对我们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永久的范例。他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微薄的工资收入,献出自己的全部青春年华,献出自己的鲜血,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孝子,但是为了更多的藏族老人,他不顾自己年已九旬、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他是一个慈父,但是为了更多的藏族儿童,他舍弃了自己的年幼儿女,倾全部心血抚育藏族孤儿;他家境并不富裕,甚至要当农民的兄弟接济,但是为了帮助藏胞和边关战士,他却慷慨解囊……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干部应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奉献精神!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干部就应该是这样的人。孔繁森对这种奉献精神做了一个形象的概述:“一个人民公仆,就应该像一支燃烧的蜡烛,让整个生命发热、发光,照亮人民的事业,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蜡泪……”这就是奉献精神。只要党需要、国家需要、社会需要、人民需要、时代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就要不惜一切代价,不讲任何条件的奉献一切。

孔繁森的事迹告诉我们,奉献并不抽象,也不是可望不可即,只要埋头苦干,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在本职岗位上发扬奉献精神,热爱本职,钻研本职,扎扎实实地为国为民多作贡献,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繁森的心得篇五

常常扬言“老子杀过人”“弄死你”,长期在村里随意殴打他人、强拿他人财物,横行乡里,村民敢怒不敢言,影响极其恶劣。1月29日,经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以及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

让我们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孔繁森同志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民解难、为民造福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一个共产先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为了藏族人民,他可以献出金钱、献出鲜血、献出健康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行为让我无比敬意。

让我们学习孔繁森同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西藏地区,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又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在那里坚持工作,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承受多大的困难啊!可是,他不把这些困难看在眼里,不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孔繁森同志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从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相反,他还用自己不高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常常为患病的藏胞送医送药,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懈囊,这种克己为民的行为让我潸然泪下!

让我们学习孔繁森同志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孔繁森同志有理想、有抱负,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担任什么职务,都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努力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他不尚空谈,讲求实干。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就跑了98个,为制定建设新阿里的蓝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扎扎实实地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而奋斗,赢得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榜样,让我们向孔繁森敬礼!我们以你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