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2023年童谣活动设计方案 童谣传唱活动方案(汇总5篇)

2023年童谣活动设计方案 童谣传唱活动方案(汇总5篇)

作者:紫薇儿 2023年童谣活动设计方案 童谣传唱活动方案(汇总5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谣活动设计方案篇一

一、指导思想

为创建德育、和谐校园,优化校园文明风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文明规范,活跃校园气氛,学校组织优秀童谣传唱活动。

二、活动目的把“传唱优秀童谣,做文明的人”的主题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各小学、内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唱童谣、学童谣、编童谣、演童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做一个文明的人。

三、活动形式与重点

以班级为活动阵地,让孩子们自己创编的文明“童谣”,在校园内街头巷尾“拍手谣”“跳皮筋” “玩游戏”“踢毽子”等学生课间喜欢的活动形式进行传唱。童谣的语言深入浅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言简意赅有押韵,且易学易唱易懂,容易推广。

1、人人参与动员全体学生(1-2年级小朋友由教师与家长辅导写)人人动笔写“童谣”“歌谣”或“顺口溜”。内容围绕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美》《家庭美德类》《个人品德美》等及实际生活中的文明人文明事。每首以一个主题为主,长短不定、句式可为“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八字句”等押韵上口为准,便于唱或跳,与游戏节拍吻合即可。

2、个个行动要求学生人人背诵几首自己喜欢的文明童谣。课间期间,投入到跳牛皮筋、拍手谣等活动之中,也可采用自己喜欢的游戏形式传唱。学校文明督导队队员值日期间分年段进行督促或指导,并注意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提醒同学们游戏活动注意安全。各班在此基础上,排演几个文明童谣传唱的小节目,在班队活动上进行表演、比赛,对胜出者进行适当的奖励。

3、大力宣传 各班以文明童谣为主题出一期班级黑板报,开一次宣传文明童谣主题班队会。学校宣传组以学校获奖“童谣”为主,出一期宣传专刊。

4、营造氛围要求学生在学校活动的基础上,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放学期间,均以本校学生自编自创为主的文明童谣(也可传唱其他童谣或儿歌作品)为传唱内容。杜绝社会流传的“灰色童谣”,把传唱文明活动推广至社会上去,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公民道德水准的提高。

5、整体内化要求借助传唱文明童谣活动契机,大力宣传和抓紧抓好抓落实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工作,通过活动,形成习惯,帮助小学生 构建道德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做到讲文明,树新风。另外,我们还以此为平台,给孩子一个快乐且充满诗意的童年。

童谣活动设计方案篇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县文明办、县文联决定联合开展优秀童谣有奖征集推广活动。

一、征集主题:

1、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未成年人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2、围绕“中国梦”宣传教育,激励未成年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3、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和礼仪礼节教育,倡导未成年人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过程中,勤俭节约、诚信友善、敬老孝亲,争做文明阳泉人。

二、作品要求:

1、作品要主题突出,凡宣传未成年人尊老爱亲、尊师重教、乐于助人、诚信友善、文明知礼、厉行节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秩序、恪守公德、热爱家乡的'作品均可参评。

2、作品要贴近未成年人生活,富有童真童趣,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语句精炼,朗朗上口,韵律感强,利于传唱。

3、作品要求为作者新近原创,不得抄袭,已在各类媒体上发表的作品不予采纳。

三、投稿方式:

电子版、纸质材料均可,电子来稿可发至县委宣传部邮箱:yxxcb2453@,或者515609483@。纸质版可报送至县委大院县委宣传部办公室321室,或者县委大院后楼县文联办公室。电子邮箱和信件请标明“童谣征集”字样。投稿者请随文附上姓名、联系方式和工作单位。

四、时间要求:

即日起到5月底

五、评选表彰

本次童谣征集,鼓励少年儿童参与创作。活动将根据作者年龄,作品分成年人组和未成年人组进行征集。

6月下旬,征稿活动结束后,市文明办、市文联将组织专家评审组对作品进行统一评选,活动设成年人组和未成年人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入选优秀童谣的作品,作者除享有署名权外,。所有作品不予退还,请投稿者自留底稿。

征集推广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开展优秀童谣节目展播及优秀童谣进校园等多项活动,利用多种方式传唱优秀童谣。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稿。

盂县文明办

盂县文联

二0一六年三月三十日

童谣活动设计方案篇三

1、量词歌一张桌子两杯茶,三棵柳树四朵花,五条鱼儿水中游,六只鸭子岸上耍,七本书,八幅画,九面彩旗呼啦啦,十个娃娃排排坐,滴滴答答吹喇叭,这些量词要记清,千万不要弄混它。

2、雪地给我拍照啦下雪啦,下雪啦,

遍地都是白花花。小妹妹,爱雪花,

清早起床笑哈哈。跑出门,摔倒啦,

雪地印个胖娃娃。小妹妹,乐坏啦,拍着小手叫妈妈:“快看啦,快看啦,

雪地给我拍照啦!”

3、画妈妈小铅笔,手中拿,今天我来画妈妈。画双眼睛咪咪笑,画个嘴巴笑哈哈。明天我要去上学,要是想妈妈,我就看看这张画。

4、柳丝

春风来到小河边,拉着柳丝打秋千。一边玩,一边喊:鱼儿鱼儿别害怕,这线儿不是钓鱼杆。

5、报警电话

火警电话119,消防车,快快走;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快快行;匪警电话110,警车快快向前冲。求救电话不乱打,遵纪守法好娃娃。

童谣活动设计方案篇四

(2017—2018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为创建德育、和谐校园,优化校园文明风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文明规范,活跃校园气氛,积极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学校组织优秀童谣传唱活动。

二、活动目的把“传唱优秀童谣,做文明的人”的主题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各小学、内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唱童谣、学童谣、编童谣、演童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做一个文明的人。

三、活动形式与重点

以少先队活动为纽带,以班级为活动阵地,让孩子们自己创编的文明“童谣”,在校园内街头巷尾“拍手谣”“跳皮筋” “打快板”“玩游戏”“踢毽子”等学生课间喜欢的活动形式进行传唱。童谣的语言深入浅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言简意赅有押韵,且易学易唱易懂,容易推广。

1.人人参与

动员全体学生(1-2年级小朋友由教师与家长辅导写)人人动笔写“童谣”“歌谣”或“顺口溜”。内容围绕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美》《家庭美德类》《个人品德美》等及实际生活中的文明人文明事。每首以一个主题为主,长短不定、当的奖励。

2.大力宣传

各班以文明童谣为主题出一期班级黑板报,开一次宣传文明童谣主题班队会。学校宣传组以学校获奖“童谣”为主,出一期宣传专刊。

3.营造氛围

要求学生在学校活动的基础上,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放学期间,均以本校学生自编自创为主的文明童谣(也可传唱其他童谣或儿歌作品)为传唱内容。杜绝社会流传的“灰色童谣”,把传唱文明活动推广至社会上去,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公民道德水准的提高。

4.整体内化

要求借助传唱文明童谣活动契机,大力宣传和抓紧抓好抓落实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工作,通过活动,形成习惯,帮助小学生构建道德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做到讲文明,树新风。另外,我们还以此为平台,给孩子一个快乐且充满诗意的童年。

童谣活动设计方案篇五

德育办[2014] 15号 追寻家乡的童谣

——东关童谣创作及传唱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弘扬我校新时期的“求是”精神,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倡导崇孝、践孝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加强全体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以全市“崇孝守信务实创新”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孝德童谣及家乡失落的童谣的创作、搜集及传唱活动。弘扬“崇孝”精神,传承孝德文化,挖掘家乡丰富的文化资源,引导孩子们追寻家乡的文化之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同时更好地丰富全校队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心灵、提高素质,通过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创作和唱诵健康向上、易于传唱、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童谣,切实增强我校少先队员的感恩尽孝之情,深化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参加人员

全校少先队员

三、活动时间

2013年4月——10月

四、活动内容

1.“孝德之歌”童谣传唱

2.追寻家乡失落的童谣

五、活动过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初)

广泛开展此次活动的宣传工作,少先队大队部牵头,分发张贴宣传海报,召开童谣创作、搜集及传唱活动专题辅导员会议,明确活动目的,落实活动任务。发动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童谣创作活动。

(二)孝德童谣创作阶段(4月中下旬)

孝德童谣创作:各中队围绕“孝德”主题创作童谣,要求必须原创,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充满童趣、通俗易懂、便于唱诵,推崇创作出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同时上传至上虞孝德童谣专题网页。

(三)追寻家乡失落的童谣(五月底)

1.组织学校“家乡大寻根”小组的同学们开展“追寻家乡失落的童谣”实践研究活动。询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走进乡间的角角落落,采访乡里的长辈,采撷一首首地道的家乡童谣。

2.组织学生一句一句地记,一个音一个音地学,再利用课余时间一首首地教给班级中的其他小朋友。

3.编印家乡童谣集,分发给每个班级。

(四)孝德童谣、家乡童谣传唱活动(5月初-8月底)

1.童谣进校园

(1)各中队可依托晨会、班队课时间等进行“校三十佳孝德童谣”“家乡失落的童谣”传唱活动。

(2)结合大课间活动,开展孝德童谣、家乡童谣传唱活动。可

将童谣与喜闻乐见的健康游戏结合起来,如边唱童谣边踢毽子、边唱童谣边跳皮筋等;也可以将童谣与音乐结合起来,配上适当的、欢快的音乐;还可以将童谣与舞蹈相结合,编排优美的舞蹈动作等等。

2.童谣进家庭

开展“我和家人编童谣”、“我为父母诵童谣”、“我和家人唱童谣”等活动,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使队员们在互动中体验亲情、心存孝心、学会感恩,积极传承孝德及乡情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童谣进社区

结合暑期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内组织学习唱诵孝德童谣、家乡童谣,把队员们的受教育天地拓展到社区,让社区时时处处都可以听到欢快的笑声和悦耳的童谣唱诵声。

(五)童谣参演阶段(9月上旬-10月上旬)

评选出优秀孝德童谣唱诵作品,参加全市“孝德之歌”童谣巡演。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中队要切实认识此次活动的意义,认真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加强对活动的指导,按照方案要求及早进行活动的部署,积极推进工作。

2.广泛发动,加强宣传。活动要充分体现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进行广泛的宣传,推进活动的影响力。要立足根本,凸现主体,使广大少先队员、辅导员及家长、社会各界有专长的人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3.整合资源,凸显优势。活动中要积极整合各类资源,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同时通过活动,努力促进我校少先队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德育处

政教处

少先队大队部

2014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