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合同范本>我的外婆外公初中范文(12篇)

我的外婆外公初中范文(12篇)

作者:灵魂曲

优秀作文是经过反复推敲和精心打磨的文字艺术,它让读者在思想触动和文学享受中得到满足。阅读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本,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辨能力。

我的外公外婆作文

之前我在前面写了一篇《我的姥姥》,现在再写一篇我的姥爷吧!

我的姥爷是名退休的校长,一心为别人,只是脾气很差。

如果他喊“吃饭啦!”我会磨蹭好半天,姥姥会仍在晾衣服或拖地。姥爷就会大发雷霆!脸涨得通红,眉毛揪成个大疙瘩,让人望而生畏。

姥爷很疼我,如果我放学的时间到了,他和姥姥正在外面,他会快速赶回家,生怕我进不了门。我爱吃鸡翅,虽然姥姥会做,但是一直是姥爷给我买的。

姥爷会做馄饨,味道绝不比饭店里的逊色(没有夸张哦!)有一次,我和姥姥姥爷去吃馄饨,姥爷突然说:“如果自己做馄饨吃多方便啊!”然后他仔细观察了卖馄饨阿姨的汤料,问:“这是排骨汤加上海鲜调料的吧?”阿姨点点头。姥爷琢磨了很久,在自家实验起来,结果味道很好吃。

姥爷是个聪明人,你要问他学习上的题目,他大多能答出来。姥爷会美术,通晓音律,语文数学就更不在话下啦!姥爷虽说已经63岁了,但是也懂一些英语。

姥爷有时温柔,笑起来眉毛向里,嘴巴弯起来,样子很滑稽。有时生气...

冬天晚上睡觉,姥爷会走进我房间,看见我没盖被子,就给我盖上。我很好奇,白天我才热姥爷生气...原来姥爷很关心我的。姥爷给我的是无声爱啊!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外公因血管性偏头痛越来越严重,在子女的一再央求下,来到市人民医院保守治疗,外婆形影不离,为外公端茶送水,二老均已耄耋之年。外公的六个子女轮番到医院陪护,作为孙子一辈的我们一时还插不上手,每天下班后带着我们的子女到医院陪二老说说话,外公的头痛似乎减轻了许多。“嗯,要不是住院,你们这些王八蛋哪会天天来看我们啊?”外公满脸堆笑的说着,似乎治病已显得不重要。“这个老太爷,今天来看望的子女有好几拨呢!均是不同的面孔”,邻床的病友投来了羡慕的眼神。是的,耄耋之年的外公、外婆早已四世同堂,大家庭枝繁叶茂,近60人,表弟兄姊妹也值此机会难得的聚聚头、碰碰面说说工作生活中的欣喜与得失。

外公外婆的晚年是幸福的,但夕阳的美景始终临近了黄昏,早就想以自己的拙笔为外公外婆写下一点东西,可是写什么呢?他们是农村老人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缩影,外公、外婆不满二十岁成家,现在已八十多岁,外公三十岁不到已双目失明,而外婆对外公不离不弃,始终坚守在这个苦难深重的家庭,共同面对各种风风雨雨,这些又是不常见、不普通的!

解放前的旧社会,外公的父母为了让外公逃避抓壮丁,经常让年轻时的外公用洋灰揉眼睛,导致眼睛红肿发炎,又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最终使外公不满三十岁便双目失明。那时我的母亲刚四岁,年龄最大的舅舅刚刚十一岁。性格开朗外向的外公自此却一直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光明哪怕是一点点或者一瞬间的光明对当时三十岁不到的外公来说就是痴心妄想。如果说寻死需要勇气,那么对外公来说,活着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外公也曾想到了解脱的方法,去另一个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可是双目失明的外公想要到离家远一点的池塘结束自己生命的目的都不能达到,因为他已经无法摸索到从家门口通向池塘的小路。如果选择在家里悬梁自尽的方式,又担心以后剩下的孤儿寡母不敢在家里居住。但外公还是趁帮着烧火的时候,偷偷的搓了一根草绳藏在柴席下面。夜深了,孩子们已经熟睡了,外公一次又一次的抚摸着几个幼小的子女,他们依然那样沉沉的睡着,不会想到他们的父亲正在进行着一场生死抉择。内心的想法在激烈的争斗着:活着是家庭的累赘,可自己死了,年幼的子女能长大成人吗?孤儿寡母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反反复复的想到这些,外公又将绳子藏回了席子下面。

全家只有靠外婆一个人在生产队起早贪黑的挣着一点公分艰难的维持着生活,老实木讷的外婆也不会用语言来帮助安慰外公,但是没有一句怨言,除了要时刻提放外公做出格的寻死举动,还要经常性的接受别人的白眼:你们家尽是吃闲饭的。那时外婆的眼泪已经流干,已经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了,依旧低着头干着生产队长安排的农活。外婆想的最多的是:这就是命运,这是前世欠了别人的债,今生注定要还的。

外公渐渐适应了双目失明的现实,外婆去生产队上工,他在家里也能摸索着煮好一锅稀饭或者几碗南瓜给大家充饥了。外公不想死了,关键是也不能死了,也盘算好了家里以后的生路。农忙的时候,在家里帮忙看好孩子;农闲的时候,让舅舅搀着走南闯北的讨饭,这总比饿死在家里强!一般秋季农忙结束后,刚十岁多一点的大舅便搀着外公沿路乞讨,金湖是外公最主要乞讨的地方,那时农村大队部有公房或者草垛,晚上父子两个便在公房或者草垛的角落里过夜。没过多久金湖闵桥的一户王姓人家看到父子俩可怜,主动将他们安顿在自家的厨房里,这样外公在金湖有了临时安身的处所。白天沿路乞讨,天黑前将好心人家送上的山芋干或者其他干粮带回自己的安身处,一个冬季下来,也能积攒起一二百斤的干粮,这些足以让家里几个更小的子女度过来年的春荒。冬至前后往回赶,好心的王家大哥总会帮助将很沉的一担干粮挑着送过龙岗的河渡口。现在年过花甲的大舅想起这段经历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外公在我们面前经常唠叨这段暗无天日的艰苦岁月,当然提到最多的还是当年讨饭时遇到的好心人——王姓一家。

91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我们在户外的树荫下乘凉,远远看见从村庄的路口走来两个身影不怎么熟的人,走在后面的身上背着沉沉的东西,走在前面的人搀着,还是母亲眼睛好使,“你外公、外婆来了”,母亲激动地说着,立即迎上前去。外公满头大汗,衣服全部湿透了,原来外公从广播里听说地处圩区的我们家遇到了洪涝灾害,他们家的早稻刚刚收割下来,便装了一袋米催着外婆帮忙送到我们家来。尽管91年前后村子里到县城已经有三轮车来回拉运代客,但是从下车地点到我们家还有一公里左右的羊肠小道,外公竟然背着沉沉的米,让外婆搀着一步一挪的送到我们家来,年少的我们心田顿时涌来一股暖流,直至浸透全身。

四年前,外公八十寿辰时,大家庭为二老举办了热烈而又隆重的生日宴会,但外公似乎并不高兴,客人们散去以后。外公说出了心中的秘密:原来外公时常想起当年讨饭时遇到的好心人——金湖闵桥的王姓一家,五十年过去了,他们还好吗?有生之年还有机会回报吗?第二天,大表哥便开车带着外公去闵桥寻找有用的线索,外公说这是探亲。然而毕竟五十年过去了,当年的事情也很少有人记起了,当地农村早就进行了村庄规划,已找不到以前的痕迹了。大家认真的安慰外公:会找到王家人的。

血管性偏头痛越来越严重的纠缠着外公,有一些事情老人偶尔想不起来了,但是寻找好心的王家人,外公却始终清楚的惦记着!我们发现一些有用的线索,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外公,好让他的晚年过得更加幸福,我想我们一定能够帮助外公找到当年的好心人——金湖闵桥的王姓一家。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我的故乡在浙西南的一个小镇,在比例尺稍大的中国地图上才能找到它那个不起眼的'名字,可是就那么小的地方,也被表示镇的地理符号遮住了。

总是记得那一个情景,玫瑰色的云朵把西边的天空染得像火一样通红起来,夕阳淡淡地为云影镀上一层隐隐的金边,所有色彩都倾泻到松源河里。每每看到这一幕,我就会禁不住地发呆,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可以掠夺旷世的美。

如果时光倒退那么十年,我也是会站在这里,小手牵着外婆的大手,盯着这样的景色发呆。

小时候因为爸妈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跟着外婆生活,外婆家正在河畔。那时候最流行的歌谣就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而每每想到这时,我就会觉得这首歌谣是为我而写的,幸福得不行。

外婆是一个很矮小但是很善良的人。也不知多少个晚上,她躺在我身边,不厌其烦地用蒲扇扑打飞来的小虫,送来夏夜的清凉,然后看着我在凉如水的星光月影下,在草席上酣然睡去。或许善良是一种感觉,我见到外婆就有这种感觉。

记忆中的外公是一个格外高大,很能干但是格外严厉的人。我小时候从不敢直视过他,直到现在我还不敢大声和他说话。在很小的时候,外婆就一声声地叮咛:别动,外公会生气的。别这样,外公会发火的。

我真的很相信外婆说的,不论在外人眼里外公的事业多么成功,可我就是怕他。因为我小时候经常看见,外婆被外公呵斥后偷偷抹眼泪。

可是当我犯错时,高大的外公要发怒时,矮小的外婆会站出来把我拉在身后,让外公扬起的手举在空中又放下,悻悻而去。

外婆喜欢养花。月季,夜来香,绣球……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朵。每年春、夏、秋季,老家院里会聚起各种各样艳丽明亮的色彩,织成各种形状奇异美丽的图案。外婆不美,也不难看,岁月在她脸上留下许多条纹。可当她在花中浇花或是做着一些别的什么事时,我会想起神话中的花仙子。

后来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爸妈去了别的城市工作,我也去了外面的城市读书,顺着松源河流去的方向去了。可是到了那里,松源河再也不叫松源河了,叫瓯江。

外婆向来身体便不好,还动过两次手术。当我暑假回去看她的时候,她的人更显憔悴了,头发也白了很多,脸也显得更苍白,皱纹更密,更深了……看到她这样,我尽力扯出一个笑容,扑上去叫,外婆!

外婆的子女很多,可都像外公当年一样,去了各个地方干一番事业了,当我看到她在午后阳光下推太婆出去晒太阳那孤独单薄的背影时,总是禁不住有些心酸。

后来,我开始给外婆打电话,每次总是家长里短,外婆接我的电话总是高兴的,禁不住地透着欣喜,聊天的内容很平淡,可是每次打完电话后,我的心里总有那一份安然。

现在太阳很好,故乡的太阳也是吗?

或许,在松源河畔的一幢老宅里,有一个老人和一个更老的人,在融融的阳光下。

好想摇到外婆桥。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以前我总是在像别的小朋友炫耀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健在,因为我的好多小伙伴的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都会有一个两个的不再人世,所以那时我很是骄傲,而且他们也都对我特别好,特别是:外公外婆,他们特别的和蔼!

外婆很胖,虽然经常在地里劳动,但是却不知为何会很胖,外婆都已经很老了,鼻子特别好看,那嘴唇时常看起来很干,但我觉得外婆年轻的时候肯定是很漂亮的,虽然外婆脾气暴躁,也从来没有发火锅,在我面前的形象一直都是和蔼可亲的,每次去看她的时候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温暖。

外公就相反了,外公特别瘦,就是那种瘦到好像一点点肉都没有了的,那就好像皮下就包了骨头一样,让让看着十分心疼,外公是做像算命一样的人,还有有人去世了去做法事的那种,因为外公的影响,我特别喜欢这种行业,所以梦想就是长大以后做跟这个行业有关系的工作,每次有人去世,看见外公在做什么法事的时候,就会特别骄傲,有朋友在身边就会告诉他们,那么看,那个就是我的外公,朋友就总是偷来羡慕的眼光,当时朋友知道我想做有关这种工作时,就觉得这种工作那么恐怖,劝我早点放弃,但是我是绝对不会放弃的,因为这真的是我的梦想,一直不会改变的梦想。

外公外婆虽然上了年纪,当时外婆也耐不住性子,做是会去地里种菜,外公也总是会出去做他的工作,但两个人的身体也不是特别好,总是时不时会去医院住一段时间,像只想来,那是没有能经常去看他们觉得很惭愧。

大概在我七岁那年,妈妈因为疼痛的折磨走了,外公外婆就更加疼爱了,也会有时间就来看一看我,大概过了一年,因为爸爸也还在单身,外婆就去帮爸爸找人(也就是找媳妇),其实这件事我觉得外婆特别伟大,因为她自己的女儿走了,忍着痛苦,不禁对姑爷特别好,还帮助姑爷找媳妇,也不耽搁爸爸一样。

外公外婆,我想你们了,你们能不能在梦里来看看我,我真的好想你们,好想,好想……愿你们在另一个时间安好。

我的外公外婆作文

我的外公今年已经70岁了,外婆68岁了,不过他们的身体都很好,脸色红润,流露出温暖的眼神。我们家谁也不敢惹怒他们,他俩说话头头是道。

胖南瓜、红里带青的小番茄......因为菜地在路边,经常有人偷外公的菜,外公发现后,不但不生气,还说,“富人谁偷啊,偷去也是吃,谁吃都一样。”

你肯定不知道,我外婆做饭特别好吃,特别是做肉包子和菜馍。

外公一个精美的礼物,外公说道:“三颗油(thankyou!)"老外一愣,随后大家都笑了。

我的外公外婆作文

我的外公外婆以有60多岁了。他们脸上深深的皱纹见证了他们四十多年的爱情。

外婆身体不好,很早就退休了。外婆爱唠叨,唠叨外公天天能出去,现在天气这么热了,而自己却只能穿着两件厚厚的衣服。

时间匆匆如也,现在已经四点了。外公还是没来。外婆对我说:“琳琳,你不用等了,你外公是不会来的。这次,好不容易你来了,有人陪着我,他才不管呢。”我一听便来了兴趣,“外婆,你给我讲讲你们之间的事吧!”“好吧,我就给你讲讲。前两天我输液的时候,你外公每次一来就先睡觉,睡够了,他就到隔壁去吹电扇,由于我不能吹电扇,一吹就腿疼;还有一次,我用的洗头液有点过敏,就换了一个小孩用的洗头液,挺香的。有一次,你外公洗澡的时候头上的泡沫没洗干净,我就问他:‘你是不是用我的洗头液了?’,他就‘恩’了一声,后来,他来到客厅,我就接着问他:‘你为什么用我的洗头液也不跟我说一声呢?’他说:‘我哪用你的了?’我一听就来气:‘你刚才不还说用了吗?’他到好,振振有词的说:‘我刚才没听见你说什么呢?’嘿,琳琳,你看看你外公那样。”正说着,外公来了,我一看表,已经四点半了。外公好象听见了我们说的话,放下东西,就向厕所跑去了。

虽然他们表面上显得不在乎对方,可是心里呀,还是非常在意的呦!

我的外公外婆

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我是由外公外婆一手带大的。从出生到现在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外公外婆,所以从小到大,我和外公外婆最亲了。

上幼儿园时,我经常住在外婆家。每天早上外公哼着小曲,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那时候我觉得外公那和着自行车的吱呦吱呦声的小曲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我一边听着一边也哼哼:“小猪吃得饱饱,闭上眼睛睡觉,呼噜噜,呼噜噜……”每天放学,外公外婆就带着我来到大会堂边的广场上放风筝。有一次,我和外公又来到广场上放风筝。在外公的帮助下,我手中的风筝飞得好高好高,边上很多小朋友羡慕极了,而我却得意极了,心想:“哼!谁叫你们外公的本事没有我外公本事大!”因为只顾着得意了,不知不觉手中的风筝竟然跟着风跑了,只见风筝飘飘悠悠向广场外面飞去,突然,风筝直线而下,最后挂在了广场边上的一棵大树上。我跑到大树下又哭又闹,吵着要外公帮我把风筝救下来。外公在大树下转了两个圈,决定亲自爬上树去救风筝。只见外公伸手敏捷,三下两下就爬上了树,一点也看不出外公已经是个花甲老人了。一会儿工夫,外公举着战利品——获救的风筝下了树。我立刻破涕为笑,举着风筝又蹦又跳。这下,其他一起来放风筝的小孩更羡慕我了。

还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打电话给外公,外婆知道了非常着急,一把抢过外公手中的电话,向爸爸询问我的病情。外婆阁下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我家,抱起我向医院“飞奔”(因为后来爸爸告诉我,外婆那天抱我上医院的速度恐怕比刘翔跑得还要快)。那天整整一个晚上,外婆一直守在我身边,眼睛闭都没有闭一下。等我病好了,外婆却累倒了,当我心疼地责怪奶奶不应该这样为我操心时,奶奶摸着我的脑袋对我说:“宁愿奶奶生一百次病,也不愿意我们的小心肝生一次病!”

你看我多么幸福,因为我有那么疼爱。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好好孝顺,让他们安度幸福的晚年。

我的外公和外婆散文

外公和外婆早已成了古人,外公和外婆都是長寿,是无疾而终。

常听母亲说,外公一辈子性格刚強,是个一锤一朵火,一脚一个印的硬汉子。外婆身躯瘦小,为人勤奋、善良、是个善于持家理财旳小脚女人。

年轻时,外公除了耕种自家的一亩二分地外还租种了别人旳几亩地,所有的重活却从不让外婆沾手。每年农闲时,外公便邀约村里的強壮劳力搭伴一道下四川背盐巴,来回几百公里全靠一双脚,上百斤重的背子压在肩上,十天八天才能回到家里。无论外公怎样拼命干活,家里同样穷得一贫如洗,吃饭人口太多,全靠他一双手。

外婆精明能干,把个穷家收拾得干净整齐有条有理。不管大人小孩站出来,身上的补巴衣服总是干干净净。外婆常说:“一个家得有个条理,要打理得恰当,可用不可用的钱一分也不用,非用不可的钱尽量少用。闲时吃稀的,忙时吃干旳,老人孩子吃细的,青壮年吃粗的'。”外婆总是闲不住,忙了白天,晚上做针线活时常到深夜,那一手漂亮的针线活十里八乡沒一个不称赞的。

外公和外婆性格历来不合,外公性格外相,火暴、急燥。外婆性格内相不善言辞,忍气吞声。生活中嗑嗑碰碰总是外公占上风,外公在外面受了气不高兴回到家里总是拿外婆撒气,家里生活压力重,缺衣少食,外婆总是个出气筒,开口便骂,小打小闹经常发生,旧伤没好新伤又来了。外婆说:“女人啦命就是苦,嫁个男人只能从一至终。上有老下有小,苦呀、痛呀、气呀、泪什么旳都一齐装在自已旳肚里。要不、你找谁说去。女人啦、什么都得依着男人的。”

一次因一点小亊外公打了外婆,第二天外公生病了,是心绞痛。豆大旳汗珠从外公的头上冒出来,痛得外公直不起腰。外婆忘记了她还带着一身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痛,急忙借来板车将外公背到板车上,冒着満天旳雪花,操着她那尖尖的小脚,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小道上,硬是一个人将外公拖到了镇里看医生。一两个月来整天一歩不离守在外公身旁,吃药喂饭,倒屎倒尿,无微不至的伺候,直到外公康复。外公有一身的劳伤病,经常这里刚好那里又发了。外婆时常为他四处打听药方,还为他特地做了棉护胸和脚套。天寒地冻时每天为他烧热水烫腳。外婆说:“这男人啦是一家最重要的一个,不能倒下。”

外公时常外出给人干活,舍不得随意花一分钱,不管得了多少钱总是一分不少交到外婆手里。人家请他吃饭,他总会说:“我不吃了,找个东西给我装一点,我家里还有几张嘴呢。”毎次外出的时间长了,返回时总是风急火燎地一络不停,他哾:“家里的煤一定烧完了,水缸里一定沒水了。”

岁月蹉跎,外公和外婆几十年风风雨雨,嗑嗑碰碰,没听说过什么叫感情破裂,同床异梦,什么叫分居离婚分道扬镳,只听到外婆说:“夫妻要互相忍让,亙相宽容,不记前仇。”外公说:“夫妻就像一座石磨,要同心协力,时间长就磨合了。”外公外婆都老了,可时常还听到外公大声地吆喝着外婆:“老太婆,快给我抬热水来我要烫脚。老太婆,我饿了,快给我热碗饭来。”外婆总会笑着说:“这老头毛病又犯了,就像个小孩。”

外公临去世的那段时间,外婆一直坚持守在外公床边,一步也不愿离开,那眼泪一直就没干过,外公那粗大干痩长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把外婆的手抓住,久久地不松开,老泪纵横地说:“老太婆,你跟了我一辈子,受了一辈子的苦,我这个男人没尽好责任,让你受委屈了,如果有来生,我会好好报答你。”

外公离世后的日子里,毎当逢年过节,吃饭前外婆总会预先用几个小碗碟盛上几样好菜放上一双筷子,嘴里嘟嘟噜噜不知道念着什么。好象是在追忋着过去的甜酸苦辣,又象是在祈祷。没有外公的日子,外婆显得十分寂寞弧独,生活中总是缺少了什么。没过两年外婆也离世了。临终的前几天,外婆久久地立在外公的遗像前说:“老头子,我要来了,又要和你在一起了,今生今世和你生活了几十年,我俩做了一辈子的冤家,一辈子的夫妻,到了阴朝地府还要和你做伴。”外婆幸福地微笑着。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我的外公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懂的知识并不多,但他却拥有无比高尚的人格。

外公已年过花甲,但他身子却很硬朗。外公是个停不下来的人,他每天早出晚归,回来时总会变出各种好吃的,好玩意儿。

外公是一个很严格、很凶的一个人。有一次我不吃饭,外公便用很凶的口气对我说:“不吃饭呐,啊,是不是想被卖掉。”我们不听话的时候,外公经常会这样来凶我们,以后我们对外公都是言听计从。

可外公在我的心中更是像一个慈祥的母亲。他用自己的爱呵护着我成长。我在不舒服的时候,是外公把我带到医院,细心的寻问医生我情况如何的,直到确认后才深呼口气,即便如此,外公还会仔细的询问这药一天几次,吃几片,什么时候服用?”问后再仔仔细细的'嘱咐我,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但随着我渐渐长大,很少回家,我们间的关系也不再亲密,外公常常说,我都不叫他了。我觉得也是如此,而且我觉得我都不善言语了,但我是真的很尊重外公。

都说岁月不饶人,我想:“的确如此。”近几年,外公的白头发渐渐长了出来,开始爬满他的头,我想:“那定有一丝白发是为我所白,定有一丝皱纹是为我而生。”我愧疚万分。

我想:我的外公虽不是智者,但他却是勤劳朴实的农民,是他用他的双手养活了我们,因此,我爱我的外公。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我的外公外婆,模样很平凡。但是,在生活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不平凡的目标———吵赢对方。

为什么不平凡呢?因为他们俩为了战胜对方,已经吵了三十多年了。现在,他们还没有分出胜负。

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开始“战斗”。

那天,外公在厂房做大理石,外婆则在旁边帮忙,俩人合作的动作还算默契。可是,外公突然大声斥责外婆:“你看你,连这个东西都做不好,上面的尺寸相差这么多,你用心没有?”

外婆听了,很不高兴,便使出了她的魔力大法——唠叨个不停。“我弄不好!我弄不好?嘿!明明是你自己没弄清楚,量错了尺寸。还说我弄不好!”外婆说个不停。

外公把笔夹在耳朵后面,认真翻看起皱的笔记本:“不可能,我是绝对不可能搞错的。”他又拉开量尺,对照笔记量石材。

“那我也不可能弄错!肯定是你自己记录错了尺寸。你自己手艺不过关。自己弄不好,还说我弄不好。没有我的帮忙,你才弄不好……”外婆一个劲地在旁边说个没完。

外公收起手中的量尺,开始反驳。叽叽喳喳,喳喳叽叽,他们们正式打开吵架模式,吵得热火朝天,完全忘记了要完成的任务了。

我被他们俩逗得捧腹大笑,大声说:“现在播放的是吵架频道。要经过的人请马上离开,以免受到外公外婆的言语攻击,谢谢!”这下,他们俩位听了之后,才慢慢停止了争吵。

有时候,在吃饭的时候,他们也能吵起架来。

开饭了。外婆煮了一大锅米饭,可是外公只盛了一小碗。外婆很生气,说外公盛饭很奇怪,饭煮得多时就吃得少,饭煮得少时非得吃很多。外公放下碗,端坐在桌前,要跟外婆好好地理论一番。结果,自然是他们俩又打开了争吵模式。

如今,我的外公外婆依然在争吵。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让他们打开争吵模式。

外公外婆在生活中吵吵闹闹,照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我在他们的争吵声中,听到了一个温柔的声音——一切因爱而生,生活中的争吵,也是有温度的爱。

我的外公外婆

我的外公和外婆两个人很像一对“大小孩”,如果你不信,那就听我慢慢道来吧。

我小时候是很喜欢吃零食的。每到外婆家,外婆就会翻箱倒柜地找零食,然后拿给我吃,一边看我吃还一边问我够了没有。我想要什么,她都给我买。外婆怕冷,夏天没穿过短袖。但她干活可是一等一的好手,不仅快还干的好。可她不让我干,不是怕弄脏我的衣服就是怕我受伤。有一次,我到她家去。爱做菜的我发现有一块肉没切,便切起肉来。外婆看见了,赶紧将我抱起来,说:“你在干什么?”还拿起我的手使劲看,“手没事吧,下次不准切了!”语气稍稍有点强硬,我一下子嚎啕大哭起来。外婆见我哭了,赶紧拿出一块钱塞到我手里,还说一句:“别哭了,买冰棒吃去,啊!”我得意的拿了钱,屁颠屁颠地买冰棒去了。

外公则是那种想把我往吃苦耐劳方面培养的。我除田里的野草,不小心摔了一跤,疼得大哭,他就任我哭。早上他起来,每天要做一套操,我才开始也跟着他做,后来则是外公早上一叫我就跑得远远的。每当外婆要外公帮我买好吃的,他总是振振有词:“惯坏了孩子怎么办,现在就这样,长大了那还得了?”但每当外婆语气变得强硬,外公就明显弱了下来,可嘴里还是忍不住嘀咕几句。外公很懒,不喜欢干活,每天坐着一把小椅子,悠哉游哉地“吞云吐雾”。或者有时候去玩两把,吃饭还没有回家。又是输了几块钱,可是还是要面子的说:“他们不是我对手。”脸上还挂着一副得意的神情。

这就是,他们真是一对“大小孩”啊!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是好宝宝,又会哭,又会笑,两只黄狗会抬轿”,每当想起这首童谣,我便想起我的外公外婆。

外婆家离我家大约有二、三十分钟的脚程,拐过几条小巷,再横穿一条大马路便到了。外公爱养花,家里的阳台上满是。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学校要办花展,动员小朋友从家里搬花到学校参展,而我家是没有花的,我便把外公的一盆栀子花搬了去,适值栀子花开,香气扑鼻。

要读小学了,外公给我送来花书包,并没有太多“要好好读书”之类的嘱咐,外公是不多言的。那时,我热爱阅读,攒下的零花钱大都买了课外书,离家不远的报刊门市部是我留连忘返的地方。《少年文艺》每期必买,如果攒下的钱足够多,我会再买下《儿童文学》、《少年时代》等其他刊物。期刊读过并不扔掉,因为得之不易。里面的故事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文学就是在那时悄无声息地埋下她的种子的吧。)外公每次到我家,看到我读书,总会轻轻说上一句“读书是件好事情。”慢慢地,我的书攒到三、五十本了,厚厚的'一摞,家里没有地方可放了。就在我为此大伤脑筋时,外公好像读懂了我的心思,雪中送炭地给我打造了个小木箱。哇!好漂亮的木箱——有盖、有搭链,还有锁眼可以挂锁,木箱是用崭新的木头打的,没有涂漆,散发着木质特有的清香。我高兴坏了,把我的那些宝贝疙瘩统统放了进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兴奋真有种“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淋漓与显摆。

外公很大方,每年过年,在别的亲戚只给我们一毛、两毛压岁钱的时候,他总会给我们每个小孩五毛,而且是簇新的毛票,那时的五毛是很值钱的,可以花上好一阵子呢。于是,我们就很巴望年的到来,更巴望外公的到来。

外婆则是泼辣的,她认识的人极多,跟她一道走的时候,三教九流的人都会与她打招呼,而她从来不会把人叫错。她一生育有七个儿女,两个儿子下放淮北后未能调回城,所以每年的一段时间,她总会到淮北住上一阵,儿子都忙,所以只有她去。女儿和儿子们有的当了医生,有的做了老师,还有的进了工厂,而无论子女职位的尊卑贵贱,做母亲的都是一样的心疼,“手心手背都是肉”,谁说不是呢。

外婆能干,她会用塑料条编织篮子,篮子扎得很结实,或卖或送与我们各家。还有一次,我们批发灯笼来卖,她看到别人家的荷花灯很好卖,便买来彩纸、铁丝、糨糊,diy后出售,销路居然很好。灯笼毕竟是自己一个个糊起来的,所以活出得比较慢,记得有一天清早,我们还没有出摊,便有人敲窗,说是家里的孩子吵嚷着要买荷花灯呢。

如今,外公、外婆去世迄今也有近十年了。今年暑假回家,瞥见外婆家的电话还被工工整整地抄在电话簿上,一时竟有些心酸,因为我知道,我再也无法连线电话那端的他们,同时无法连线与释怀的还有那逝去的美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