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艺术类论文范文(18篇)

艺术类论文范文(18篇)

作者:笔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范文范本也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进行在线学习和阅读。范本是指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常用来参考和借鉴的一类文章样本。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学习优秀的表达和结构。范本写作时需要注意充分了解所要写的内容和目标受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本作品,供大家参考学习。

艺术类论文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近年来又在各教学领域实行新课程改革。20xx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在教育部的指导下,高校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大,改革力度也日渐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各高校在音乐艺术教材中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针对其中的问题,及时作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深化课程改革非常必要。

自改革开放后一些高校开设音乐艺术教育课以来,由于教材建设没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学校都在使用音乐专业的专门教材。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才有了一系列针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材问世,现将80年代至今公开发表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材列表如:左面这个表格并不能全面反映大学音乐教材使用的情况,但可看出,无论是出版的数量还是规模,近年来音乐艺术类教材都有“百花齐放”的趋势,这也造成各高校教材使用的鱼龙混杂。综观高校音乐教育,教材的使用往往根据教师自己的意志,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所缺亦无针对性的举措。

(一)高校音乐艺术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由于教材建设的不完善,各高校所使用的音乐教材也都相对落后,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材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对此,《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xx一20xx)》强调:“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逐步建立高校艺术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教材。”音乐并不单纯只是音乐,而是融合了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在内的艺术感官享受,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学性。另外,高校音乐艺术是针对大学生的,教材的开发也应有针对性地符合和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教材设置不规范,内容单调陈旧。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音乐教材的编写依然沿袭了过去“正统教育”的模式,教材所选歌曲大都以歌颂、赞扬为主,对民族、民歌、民间生活的关怀不够,且依旧趋向于集中思维,缺乏个性培养。一些音乐入门所须掌握的内容没能在教材中足够体现。[1]但这一内容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普通高校音乐教材谈之甚少,因此,高校音乐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还存在着相当程度上的不规范性。

3.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不符。说话办事要讲究因人而异,教学也应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具体说来,教材的设置和编排应最大限度地符合所针对对象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高校音乐教材的教育对象是20多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已形成了尚不完善的对世界和对人生的看法,教材的内容会使之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形成一定影响。综观当今高校音乐教材,其内容有很多不适宜大学生之处,有的过于浅显,激不起兴趣;有些内容过于专业性,超出了理解能力;还有一些内容民族性、社会化过强,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这些问题都不利于高校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音乐艺术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面对高校推行艺术教育改革大潮的步步逼近,音乐艺术教材的改革不单单源于当今教材中的种种弊病,而且也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上亟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发展应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在教育层面,音乐艺术教材的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

1.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实施手段,而音乐教育则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科目。”[2]由此可知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美育功能实施的要求。新时代的优秀人才,不仅要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且应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高雅的艺术情操,而音乐艺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高雅情趣和人格修养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音乐艺术教材能够从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性、动手能力等方面入手,力争做到与时俱进。

2.音乐艺术教育功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死读书”“读死书”,无论是时代的需求,还是自身发展的必然,不得不承认传统的读书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新知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完善逐渐成为大众追求的人生理想,完善自我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读书娱乐,可以是运动锻炼,在人类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艺术教育成为大众的首选。蔡元培认为:艺术教育不仅仅有助于美育的发展,还能够帮助德育的培养,能够通过艺术美发展真知、启迪人的善良品质。也正是源于此,艺术教育的功能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观念里,音乐艺术是正统教育的附属品,具有陶冶情操、培养情趣、休闲娱乐等种种作用,如今,音乐艺术已不仅仅依附于正规教育,而是同正规教育趋于平等,且成为人们追求完美人生的必需,是一个人人生发展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正是音乐艺术教育这一功能的转变,要求相关教材也能跟上人类思想的脚步,朝着面向人的完善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普通高校音乐教材的编写。我国艺术教育之所以起步晚,就是源于在人们的观念里并未形成真正的艺术教育思想,多数家长依旧认为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等同于“玩儿”,与学习无关,更与教育无关。虽然有些人已意识到了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全面人才的必要性,但由于力量不足,没能推动整个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国家把艺术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是必要的,通过政策导向指引各地、各校切实推行更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只有这样,高校教育才会真正把音乐教育纳入其教育系统中去。另外,国家应通过奖励、经费资助、政策激励等措施加强音乐艺术教材的编写力度,并从中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书籍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指定教材,改变高校教材使用混杂不堪的现象。

(二)新教材的编写要适合大学生的身心状况。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只有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好教材,且教材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目前高校开展音乐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中存在着的诸如内容、结构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变革或重新组合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结构是必要的。新教材应考虑到教育对象是基础薄弱非音乐专业学生,内容应以简单欣赏艺术作品、介绍作品创作背景以及讲述基本乐理和中外音乐发展史为主,不应涉猎过多的音乐流派、音乐风格等内容,这也是超出学生能力和知识范围的。总的来说,应以学生的现实需求来编写合适的音乐教材。

(三)教材内容要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音乐教育同样不例外。因此,为教育服务的教材的编写也应以“育人”为原则。显然,作为艺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音乐教材无疑应当以艺术型为主。

总之,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成果,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改变当今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薄弱、落后的现状,以政策为引导,以经费为补充,以教育改革为理念导向,以科学性、艺术性为指导的新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在认真研究大学生思想现状和素质教育改革方向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变革旧教育体系的不合理内容,添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教学理念,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美育”的功能,实现素质教育新发展。

艺术类论文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业能力的增长,是一所高校发展的源动力。美国于1980年颁布了《拜杜法案》,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商业运用,催生了硅谷技术型企业群,保持了技术优势,促进了经济繁荣。我们正逢国家推动创新创业的大好时机,高校必须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实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质行动,构建完整的、符合传媒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特点的课程体系,激发创新创业的源动力,促进学校与人才的共同发展。

(一)传媒艺术类高校学生作为创业者的特质。

1.创业热情度高,创业意识强烈。

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作为创业者的心理品质上,有着较强的优势。他们独立思考、判断、行动力强;敢想敢做、敢冒风险、敢于承担后果;善于交流和合作。突出表现在创业热情度高,创业意识强烈。据对河北省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所做的《创新创业教育调查问卷》(以下简称《调查问卷》)的问题5:您是否有创新创业方面的意愿?选择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共占比64.5%,说明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有较高的创业热情和强烈的创业意识。

2.知识储备不够,商业能力不足。

反观传媒艺术类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就是经济管理类知识储备较为欠缺,商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业者缺乏产生企业构思的系统思考能力。对项目可行性分析不全面,对商业模式的系统构建能力不足。二是企业创办后缺乏战略规划、营销、财务、团队管理等知识和能力。据《调查问卷》问题14显示: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a缺乏好的创新创业项目;b缺乏社会关系;c缺乏创新创业素质及技能,三项累计占比56.7%,说明传媒艺术类学生在商业能力方面是比较欠缺的。

(二)传媒艺术类高校学生创业的特点。

1.以“才华、创意”创新,创业易实现。

传媒艺术类学生的创业项目多作品多集中在文化创意产业,学生以“才华”和“创意”创新,创作出的产品可在极短的时间以极低的成本孵化成商业产品,周期短易实践,投入少易产出。比如,一部新媒体产品网络大电影,从创意的产生、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网络发行,一般只需两三个月的时间,拍摄成本也只需几十万元,知识产权转化为商业运用成本低,易实现。

2.学而优则“创”,专业特色鲜明。

传媒艺术类的学生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多会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如编导专业学生创办影视剧制作公司,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办设计制作公司,表演、音乐和舞蹈专业创办艺术培训学校,这些创业项目与专业紧密相关,学有所用,学而优则“创”。

3.项目可复制性强,缺乏可持续性。

在传媒艺术类行业创业门槛较低,设备与人员配置相对灵活,没有硬性的资金投入标准,项目运营启动快。但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竞争力较差,可复制性强,缺乏可持续性。许多创业项目由于技术含量不高,极容易被同行企业所复制、替代,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造成项目发展的后劲不足,创业失败率较高。

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传媒艺术类高校学生创业者及创业项目有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然而,这些特质和特点却没有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培养理念和计划,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实践主导性。

传媒艺术类高校学生具有创业热度高但商业能力不足的特质,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学习-实践”不断循环的过程,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的锻炼与经验的积累才可以提高。然而据调查,大多数的传媒艺术类高校往往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制定上缺乏实践主导性,没有体现创业实践的思想,或者只注重创新而不注重实践,导致课堂知识传授与实际应用缺乏衔接,学生没有机会去把创新作品变成商业运用,没有时间去进行创业实践。与之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也不完善,比如学生休学创业、创业学生学分转换、创业指导教师激励制度等各个方面缺乏具体完善的措施。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通结合不够紧密。

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一定是和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互相融通的,是教师在专业课堂上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潜移默化,是在科学研究中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是带领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真枪实干。然而据调查,多数传媒艺术类高校尚未做到在专业教学中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未能与时俱进,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如何在专业领域内创业,没有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融会贯通。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特色不明显。

当前,传媒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商业能力。从纵向来看,没有建立层次化的、阶梯式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从横向来看,没有形成以不同的授课群体和不同的专业群为划分的教育计划;从内容来看,“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体现本学校、本专业的鲜明特色。《调查问卷》中问题21:您希望传媒艺术类高校应开设怎样的创业课程?有244人作答,其中选项b单独开设与传媒艺术类行业紧密相关的创业课程占比最高,达32.4%。

(四)教学成果转化为商业运用程度不够。

传媒艺术类高校的许多创新创意作品仅仅停留在“作业”阶段,而未能有效转化成“商品”;或者运作模式不成熟、产品转化不彻底。在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成果的商业转化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一)重塑“实践主导性”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考虑教育客体创业热度高意识强的特质,制定“实践主导性”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鼓励创业实践,将创新素质高,创业能力强作为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和配套管理制度上,制定学分认定和竞赛活动的转换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和竞赛等实践环节,成绩优异者可直接冲抵创新创业课程学分;鼓励和资助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将教师指导创新创业纳入效果职称评聘、上岗晋级的考核范围等。例如,麻省理工大学率先规定的“五分之一原则”,规定教师可以在一周内任选一天去从事咨询或参与企业活动。在美国很多高校,学生既可全日制上课,也可半日制上课。

(二)制订“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培养方案。

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融会贯通,关键是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专业核心课程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和考核办法。建议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完整的、递进的、以创新创作为目的的教学体系理念,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其中,递进关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低年级在单门专业核心课程中以学生个体的创新作品为教学目的;高年级可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联合、以学生创业团队的创新作品为教学目的;毕业设计阶段则要实现作品的创新性、经济性、可产业化。

(三)构建“系统化、层次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

传媒艺术类高校应抓住学生经济管理知识储备不足以及商业能力较差的特点和劣势,加强对创业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全方位立体式培养,致力于构建一个系统化、层次化、特色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系统化。

创业教育课程应该是包括基础必修课+能力提升选修课+核心专业课+特色选修课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其中,基础必修课包括《创业基础》、《kyb》等通识课程;能力提升选修课包括《syb》、《市场营销学》、《领导力训练》、《互联网商业模式》等课程;核心专业课则是将创业具体行动融合到专业核心课的教学中,边学习专业边创业;而特色选修课则是与所学专业及创业行业领域紧密结合的具体实践课程。

2.层次化。

根据《调查问卷》问题22显示:您认为学校有没有必要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分层,在开设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的通识课后,再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及培养创业领袖能力的创业深化课程?有123人作答,其中选择a答案有必要的占比76.4%,绝大多数人持赞成态度。具体实施可以设计为,第一层次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束后,以专业群为划分依据,开设第二层次即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激发学生创新创作能力,比如艺术设计专业群可以开设《创意思维训练》等课程;而第三层次的课程则是针对创业学生就如何获得风险投资、如何管理团队等开展深化培训,提升学生在商业实践方面的具体能力。

3.特色化。

“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不能简单照抄照搬,盲目跟风,追求整齐划一,而应该错位设计,彰显校本特色”。应针对传媒艺术类创业项目复制性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劣势,聘请创业成功校友或业内人士,专门开设特色选修课,手把手教在校生如何在专业领域内创业。比如开设课程《新媒体内容的制作和发行》、《广告公司的运营》、《艺术培训学校的经营》等;开创体验式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学习了解市场行情和竞争参数,思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创新“以产促教”的教学模式。

传媒艺术类高校应推进创新创业项目的产业化,将师生的创新创作成果孵化成市场产品,以市场去检验教学成果,创新“以产促教”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式也从单一的课堂考试、作业考核等,演变成包括“创业竞赛”、“商业运用”、“市场认可度”在内的多维度的考核方式。以市场为检验手段,衡量作品的商业价值,并作为评价专业教学的重要技术指标。

艺术类论文

:通过分析艺术类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提出一些相应措施。首先,通过展示计算机在各方面的应用实例体现计算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其次,实际教学中,采用演示教学法、分层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科学制定考核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不但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更是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利用有限的课时学到更多更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由于所在学校的师资、对信息技术重视程度不同,再加上学生个人家庭经济、爱好等不同原因,学生刚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艺术类学生平时重视个人在专业方面的学习,而对于公共基础课,尤其是计算机基础课,大多存在无所谓的态度,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学习热情不高,重视程度不够。

1.2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结合不够。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分为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基础几大块,这些内容理论性强、且实际操作多,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艺术类学生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导致学生兴趣降低、主动性不强。另外,艺术类学校的学生多是表演类专业,平时学习中较少用到计算机,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学生专业课衔接不够,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

教师首先要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掌握能力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明确制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即为知识与能力(knowledge&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steps);情感态度和价值观(emotionalattitude&values)[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计算机操作的掌握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计算机与各行各业都有紧密的联系,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现代社会要求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应该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能力作为一项基本能力越来越被用人单位重视,所以计算机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第一堂课,用多媒体展示并讲解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尤其是在学生所学专业的应用,通过刺激学生感观,告诉学生计算机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专业的相关性,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运用多媒体网络系统进行“广播”演示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会使计算机教学活动毫无生气,显示不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基础课程偏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最好的教学法就是演示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教学软件进行“广播”演示,每一步操作都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快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讲解完毕后,通过网络系统可以将操作任务及相关素材快速地发送到学生电脑供学生练习,极大地节约了传送文件的时间。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教学软件,可以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的监督、演示、操控等操作。教师可以对个别有问题的同学进行辅导,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教师可以将某个学生机上的内容展示给其他学生,通过让学生来示范讲解,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展示好的作业,让学生看到自身差距,激励学生做得更好。最后,课程结束前,利用网络系统收取学生作业,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3实行分层教学。

由于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好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来源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于高强度的教学内容难以接受。针对学生客观存在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不但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生入学时做一次摸底测试,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同组学生座位靠近,便于集中指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讲解基础,由教师带领学习,完成每次课的基本操作任务,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除了完成课堂基础操作任务外,提高任务难度,多给他们创造独立学习思考的机会,注重培养他们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采用项目教学法。

只进行单纯的演示教学,学生没有压力和动力,很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运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近年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采用学生工作和生活有关的项目,利用任务驱动式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完成任务得到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在讲授新的内容时,可以展示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好作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当前所学专业的应用领域,还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寻找一些优秀作品上交给老师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制作并演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认真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2]。要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要考虑基于什么样的载体,即选具有职业特征的典型工作任务[3]。在选择项目案例时,考虑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专业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在布置“powerpoint20xx”项目作业时,要求旅游管理系的学生以“介绍一个旅游胜地”为主题完成ppt制作,而对于舞蹈系的学生,要求学生以“舞蹈”为主题完成ppt制作。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思路、方法不尽相同,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讨论中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优劣,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考核评价对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方面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检验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有助于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学生计算机课程的考核,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采用考勤、平时作业、和机试三项计算期末成绩,其中考勤和平时作业占30%,期末成绩占70%。考勤制是避免学生自由散漫,首先从形式上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平时作业主要是每一部分知识对应的项目案例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独有的操作性强的特点,期末考试采用上机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时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学生随机抽题,系统自动评分。一方面避免抄袭现象,一方面避免评分过程中出现人为误差,体现公平公正。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艺术类专业融合进行创新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学模式及其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研究——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xx(6):1-64.

艺术类论文

论文摘要:自我效能感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本文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出发,提出一些关于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艺术类;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1977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把个体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多项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而且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动机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密切联系。

(一)影响高职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期望与制定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会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当前的学习任务上,为自己制定更高的学习目标,他们想通过独立学习达到学习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实力。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通常不会对学习任务全身心地付出,他们所制订的学习目标较低,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总觉得很难完成学习任务。这些学生对目标的期望值较低,目光短浅、模糊,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

(二)影响高职学生对学习目标、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假设学习情境可以自由选择,那么高职学生会乐意选择那些在他们看来可以完成并且对之有浓厚兴趣的学习任务,在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任务的选择中,学生会选择那些有把握且容易完成的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避免或放弃那些看起来很难而且不能很好地完成的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如高职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索然,上英语课情绪低落,对于专业课特别是实践课程则充满激情。

(三)影响高职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努力与坚持程度

高职生对某项学习任务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在遇到困难时所能坚持的时间,都会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付出更多的努力,遇到困难会迎难而上,不断坚持,直到达到学习目标。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目标产生怀疑,思前想后,畏首畏尾,总是在想自己的不足,把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困难要重,从而停在原地,不肯向前,最终导致半途而废。

(四)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些心理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恐惧、沮丧、多种情景压力等临床现象有关。其中,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焦虑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抑郁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内心心灵本身非常脆弱,比较自卑,难以经受失败的打击。失败对他们来说已是平常事,如果再加上生活中突发事件、应激性事件的增加,会使他们的免疫功能不断下降,从而更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的心理,甚至引发各种身心疾病。

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由于依靠自身经验所得到的知识最为可靠,因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在每个人的经验中,成功的次数越多,那么人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反之,失败的次数越多,那么自我效能感会大大降低。因此,要想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艺术类高职学生都具有一技之长,或有多种特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演出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发挥潜能,认识到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并将其展现出来,获得成就感。此外,艺术类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在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英语课,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较为容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能够较好地完成,从而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受,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

除了个体的直接经验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外,间接经验也会对其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也很大。提供榜样示范指的是让高职学生在替代性经验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即通过观察能力相近者的进步行为来培养自信心和提升自我效能感。当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成功时,则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但是如果看到与自己能力相似的人失败,特别是在经过努力后失败时,会使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他们觉得自己也很难取得成功。教师可以在专业学习、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理想信念等方面树立典型,为学生提供可供模仿的榜样,学生会在观察和激励中,增强自我推动力,提高自我效能。但是在选取榜样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与学生相似的同学,不能选择比学生各方面能力高出很多的,否则会让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及,难以起到提高和培养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三)对学生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

言语劝说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之一,具体来说是指他人对个体的积极评价和鼓励能够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言语劝说是一种力图借用一些具有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所以经常被使用。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很容易消失,不容易保持,而且其有效性,还会受到劝说者的声望、地位、专长及劝说内容的可信性等因素的影响。艺术类高职学生大多较敏锐,感情丰富,情绪易波动,易受感染。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关注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关爱的情绪,在课堂、活动、竞赛等很多场合对他们做出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获得自信。

(四)指导高职学生对结果正确归因

因方式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如果个体认为成功的经验源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难度等),那么就无法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为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也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可以解释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学习结果,找到成功与失败的正确原因。例如定期让学生写学习日志,记录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内容上主要是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总结,比如?我学到了哪些知识?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哪些方面还不明白?需要哪些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解决问题。

五)指导学生设定目标

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目标的选择上存在差距。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愿意选择那些与其能力水平相近,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并能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指导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学生个性化的目标既不能过低,导致实现起来非常容易,这样不容易形成自我效能感;也不能过高,如果达不到目标,则会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对会较低自我效能感。指导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修正难以实现的目标,设立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自我效能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逐步习得的,其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或生活中,教育者要积极地重视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艺术类毕业论文

舞蹈毕业论文是艺校学生必需面临的一个考核,所以掌握好舞蹈毕业论文格式将会起到极大的作用,就会知道怎样写舞蹈毕业论文,怎样写好舞蹈毕业论文。下面提供一篇舞蹈毕业论文格式,希望对大家的舞蹈毕业论文格式水平有所帮助。

(参考某一学校的要求)。

论文全部要采用word来书写,文件名统一为“report95′′.doc”,其中′′代表自己的学号。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黑体二号字,其余用宋体四号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4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

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4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计算机系。

本科生学号:

学位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______。

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__。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

摘要(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

(空一行)。

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

计算机概论………………………………………..……1。

一二进制表示法…………………………………………..….3。

第二章计算机文化基础……………………………………….6。

其中:“章”部分使用宋粗体四号字;“节”部分采用宋体5号字。

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5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

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

4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

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

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4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4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

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1.1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粗宋体5号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

参考文献:

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

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艺术类论文

艺术类职业院校相比于普通职业学院,学生文化基础更加薄弱。也对英语教育普遍提不起兴趣。如何提高艺术生对英语教育的兴趣,不仅仅应当从学生方面入手,更应当思考当今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途径。本质主要阐述了当前艺术类职业院校英语教育的现状,对艺术类职业院校英语教育方式的进行了思考探究。

英语教育;职业院校;探索。

当今,职业院校的培养学生方式主要在于专业技术人才。而与非艺术类职业院校不同的是,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大部分学生甚至对文化课程提不起兴趣。一到文化课堂,就出现倒头大睡或交头接耳,无心上課的现象。但英语教育在国家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上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加强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培养新时期的综合发展的艺术专业人才,正是每个艺术类职业院校应当思考的问题。

当前,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英语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艺术类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艺术类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安排相对比较完善,而文化基础课则较为薄弱。目前,虽然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每周都有安排,也有针对性的教材。但英语课程的教学应当达到何种程度,培养怎样的实用性人才尚不明确。

(二)英语教育课堂的不重视。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学生课堂上兴致不高。再加上职业院校对英语教育达到的培养目标未做硬性要求,没有具体考核的指标。导致教师对课堂教学也越来越不重视,大多数草草了事,只是简单完成课时量。课后也鲜少有布置作业,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对课后学习的不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也更少关注新的教学手段、教育方式。

(三)英语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

英语教育是融合听说读写、应用于实践中的综合教育。目前,大多数艺术类职业院校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也仍然不是每间文化教室都配备。每学期都会有部分班级的英语课堂安排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而没有多媒体设备,英语课堂的教育只能局限在说、读、写三方面。英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听的环节,则在日常的英语教育中被忽略了。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知识方面、能力方面以及素质方面的要求。艺术类职业院校对学生英语教育的目的也应当围绕这三方面开展。

(一)知识方面,明确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

艺术类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专业型的艺术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艺术人才。更长远来看,要让艺术人才在国际演出中也能正常的无沟通障碍地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首先,艺术类职业院校应当对学生的英语教育的知识培养,系统地形成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当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并用一些硬性指标来衡量。比如,英语交流应当达到何种流利程度,英语三级及四级的通过率,能够翻译多少词汇量的文章等等。其次,加强艺术生英语的课外知识培养。要提高艺术生对英语的兴趣,不仅仅要从教材入手,更应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他们的兴趣切入,将英语教育融入进去。组织一些英语教育的课外活动。比如,阅读学生感兴趣的英文名著,课下组织学生一起观看英文节目。

(二)能力方面,重视课堂及课外实践对英语教育的作用。

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课堂是第一教育环境。英语教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听说的能力。要培养艺术生的听说能力,首先,应当加强课堂的教学,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寻求英语教学的新手段、新方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塑造用英文沟通的氛围,从而提高艺术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其次,重视课后的英文实践活动。教师应当积极主动,组织学生课后开展各项英文实践活动。努力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三)素质方面,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

英语的素质教育,应当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学生能够树立起对英语学习的信心的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教育。艺术类职业院校,若想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在教学设施上就必须努力跟上教学发展。对英文教育来说,多媒体及语音室是必备的基础设施。当前,大多数艺术类职业院校都没有专门的语音室,学院应当多努力争取财政拨款、优秀校友捐赠等各种投资,为英语教育创造良好的设施条件,使英语教学多样、全面发展。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是一条道阻且长的道路,这不仅仅关乎教师的英语教育方式的改善和发展,更在于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文化与专业双向发展的优质艺术生,也能为学院发展争取到更高质量的生源。

艺术类毕业论文

采用a4纸,页边距上、下、内侧、外侧均为2cm,装订线1cm左侧。

论文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中文摘要(100~300字为宜)、关键词(3~8个)、英文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2.l正文前。

2.1.1题目表达文章最主要的特定内容.题目规范、确切、简短、鲜明.既能概括全篇内容,又能引人注目;用尽可能少的字,言简意赅地反映出全文内容;它不是一个带有主、谓、宾完整结构的句子;尽可能不用缩写、化学式、专利商品名、术语等.多数编辑部反对主标题、副标题的安排,以及连续小标题的使用.文题排版字体用3号黑体.

2.1.2中文摘要内容上概括全文;结构上用最准确、最简洁的语言表述研究的时间、目的、试验方法、结果和结论,具备独立性,二次检索将单独发表,自成体系,能清楚地解释论文中论述的内容,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中绝对不出现论文里没有叙述的内容或结论,不能在摘要中引用参考文献.不用图、表.要用第3人称的写法,应写成“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不要写成“本文……”,“作者……”,“我校……”等.如果可能的话,在撰写完论文之后再写摘要.中文摘要内容排版字体用5号仿宋体.

2.1.3中文关键词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标准名词术语;中文关键词排版字体用5号仿宋体.

2.1.4英文部分中的题目均应与中文部分相对应;排版字体分别为3号黑体.

2.1.5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提倡独立于中文摘要,篇幅可长到1个版面;内容要概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或讨论),其中包括主要数据、新观点、新结果等,以使英文读者可直接从英文摘要和图、表中了解到该文的核心内容;文章最好采用第3人称表述,一般用被动语态,时态以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为宜,最好不用过去完成时态;动词应与主语保持一致,注意代词主格与宾格的使用,最好不用介词结束全句,不要使用双重否定.英文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为左顶格,“abstract:”和“keywords:”排版字体用小5号黑体。

艺术类毕业论文

无论是何种专业何种层次的毕业论文,都要在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急于求成或者抱着侥幸的心理来对待毕业论文都是不明智的选择。古人曰,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之三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比喻人在知识宝库中,探求钻研后终于有了发现和创新后的惊喜。相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准备阶段或许更加艰辛,让我们有意识的自我修炼,知难而进,以便发现更深的知识领域和更完善的自己!

参考文献:

[1]王首程.论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岩泉,张艳红.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初探[j].世界文学评论,2010.

[3]郑乃勇,萧世民,刘xx.高校文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

[4]皮道坚.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周新年.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理论、技巧、案例[m].

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如何高效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成为了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只有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及管理,才能更好的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以及环境保护,并实现人口与生产力进行科学的布局。本文主要是对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及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工程规划;管理。

1引言。

各项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情况最直观的体现,城市的形象以及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工程规划的影响。城市规划是建设管理好一个城市的主要前提依据,因而要想确保居民居住生化的有序进行,就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与管理,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及管理问题就行一定的探讨与分析。

2建筑工程项目规划及管理的主要原则。

2.1保护传统环境与自然环境。

河流水库、风景名胜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宝贵资源,还有一些古建筑以及历史遗迹这些历史的遗产都是城市文化的象征,更能充分体现一个城市的人文文化。可是现如今挤占历史遗迹、园林绿地以及风景名胜的现象是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房地产开发商经常会做的事情,这极大的破坏损毁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以及自然景观。因此,我们需要将对传统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起来。

2.2严格按照现有的建筑工程规划实施建设。

现阶段各个城市都开始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建筑工程的规划建设,摆脱了之前盲目的建筑局面。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与机构要按照已经批准、编制的城市规划并将个专业管理的职责部门进行综合的协调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样控制和审查,借此来避免因城市规划突破所导致的一些不必要的隐患和损失发生的各类短期建筑建设的行为。因此,加强对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规划管理是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并要对工程性质的新建、变更以及改建、扩建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格及时的处理。

2.3突出个性特点。

拥有独特的个性特点是城市保持永恒生命力的保障,城市特色是城市发展的前进动力。进行全方位的城市建设不仅仅需要有效的保护当地的传统环境与自然景观,还需要在进行建筑工程规划的时候将历史文脉与时代气息进行完美的融合,形成空间艺术。现阶段,千篇一律的城市规划出现在绝大部分的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想要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就需要城市规划管理者们更加重视城市的空间设计,着力于打造多元化更加富有个性的城市空间形态,使不同的城市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

2.4遵从先地下再地上的原则。

道路的胡乱挖掘维修是现阶段各地城市建设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这不仅仅带来了严重的交通困扰,还会造成资金上的严重浪费。之所以这一类的情况频发,最主要的原因是之前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只注重了地面的建设,没有重视地下的配套设施建设。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严格的遵守先地下再地上的原则,充分的利用开发地下的空间。

3建筑工程项目规划及管理的主要内容。

3.1控制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质。

做好建筑使用性质的控制工作是建筑工程规划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借此来确保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想要确保徒弟的使用性质与建筑性质之间保持一致性那就需要控制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质。对建筑空间的使用观念进行审核,对其与土地的使用性质一致的各种功能进行明确,对建筑的单体平面进行严格审查是使用性质审核的主要内容,在进行具体的审核是要避免不同性质的建筑之间的相互干扰。

3.2控制绿地率与建筑间距。

建筑物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交通、消防、日照以及卫生等一系列的需求。在“非典”之后,对于建筑工程规划中的卫生防疫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要求将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进行增加。不通畅的建筑物消防通道是灭火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下室及高层建筑对其相邻的建筑可能造成的影响,保证建筑物之间安全施工距离充足。此外,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需要对绿地率提出一定的标准与要求,借此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绿地率的效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不能只注重图纸中的表现。

3.3控制建筑密度与容积率。

反映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关键指标便是建筑的容积率,因此要对这项指标进行严格的把控,减少土地沉降的发生,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建筑密度是否处于合理标准这与城市空间的环境质量以及建筑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建筑密度的审核中需要对建筑基地的消防通道、停车场以及绿化率进行有效的确保。

4建筑工程项目规划及管理的重要意义。

4.1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节约用地、合理用地、保护环境以及促进人口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都可以通过建筑工程项目对的规划管理来实现,从而实现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4.2提高城市环境形态。

建筑工程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态、卫生、景观等诸多方面,建筑规划管理主要通过绿化率、容积率以及建筑高度与建筑间距等将城市布局进行完善,从而打造城市特色、优化城市环境。对城市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是形成城市完整景观体系的必要前提,在进行城市空间组织布局时,要严格的按照当地的城市规划要求以及自然地理环境。

4.3确保建筑工程符合城市规划标准。

城市建筑工程一般是需要长期使用下去的,如果没有对其进行长远的规划,那必将会对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以及城市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要对建筑工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其中的矛盾进行及时的协调解决,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符合城市发展的各项基本要求,促进城市的又快又好发展。

5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规划及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严格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政策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更加顺利有效的进行,最大的实现其价值,从而提高其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

3、类型学视野下的汉韩语指示词比较研究。

4、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v+到+np”汉韩翻译对比研究。

5、韩语副词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6、现代汉、韩程度副词的比较。

7、韩语成语俗语汉译方法研究。

8、汉语和韩语中数词的非数量用法比较。

9、中韩量词对比研究。

10、汉、韩指示代词对比研究。

11、韩语成语谚语汉译方法研究。

12、汉韩语话题对比研究。

13、鲁迅《阿q正传》的朝(韩)语译介研究。

14、汉韩形容词重叠对比研究。

15、现代汉韩语社交称谓对比。

16、汉语存在句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

17、汉韩语疑问词对比研究。

18、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

19、汉字在韩语汉字词中的发展变化研究。

20、汉韩主语和话题对比研究。

21、基于中韩平行语料库的《红楼梦》动介兼类词研究。

22、助动词“会”汉韩语对比以及偏误分析。

23、韩语汉语十二生肖词语及其文化比较研究。

24、汉语介词“从”的研究。

25、汉语和韩语否定词对比分析。

26、汉韩语人称名词后缀的比较分析。

27、中国学生有效学习韩语发音的教学方法研究。

28、韩国语的汉字词教育研究。

29、现代汉语”打“与相应韩语表达对比分析。

30、汉语与韩语同形异义、异形同义词的对比研究。

31、现代汉语”就“在韩语的对应表达与教学设计。

32、韩语母语者对汉语普通话/r/和/l/的感知和产生。

33、汉语韩语否定时态对比研究。

34、韩国初高中汉语教材的汉语词汇与韩语汉字词比较分析。

35、汉韩语否定词对比研究。

36、韩语汉字词与古代汉语词汇比较。

37、韩语感谢语分析及对韩汉语教学的启示。

38、韩语代名词研究。

39、韩语汉字词探究。

40、汉韩语表”延续“义时间副词对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

abstract9-10。

二、研究意义13。

(一)概念25。

(二)民间美术稚朴之美28。

(五)民间美术和谐之美30。

(三)民间美术是一种物态传统文化36。

(一)强化幼儿道德认知42。

(一)民族精神涵义46。

附录。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

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摘要:(150字)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交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编写提纲的步骤:(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引言(绪论)-------------------------------------(300字左右)。

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数据恢复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正文(5000左右)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第1章某某现状(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论证问题的存在及其影响)把脉。

1.1.-----------------------------。

1.2.-------------。

1.3.---------------------------。

第2章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归纳成因并论证)诊断。

2.1.-------------------------。

2.2.---------。

第3章解决问题的对策(治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治疗。

3.1.-------------------------。

3.2.---------。

第4章结论(300左右)简要归纳全文的中心和主要结论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注意:修改后的论文提纲要写出章和节的内容,节的内容自己定,写论文时要将内容丰富起来,要达到5000字的字数要求)。

致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艺术类论文范文

计算机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现代艺术设计同新媒体技术的结合,这一结合对传统艺术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时代下,探索如何将新媒体技术完美运用到艺术设计中,推动新媒体艺术设计不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现代艺术领域出现了将新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相融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它的出现标志着数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艺术设计的全新转变。简单来说,所谓新媒体艺术设计就是指借助于数学科技的发展、将新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进行融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形态,它是现代艺术领域的新生事物,具有一定的特点。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特点分析。

(一)技术性。

新媒体艺术设计区别于传统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它的存在需要依靠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当前,科学技术在推进艺术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艺术设计在优越的科技条件下已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但设计效率大大提升,传播速度也有了很大进步。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艺术设计应该更加重视其技术性,突出强调新媒体科技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二)虚拟性。

新媒体艺术设计十分强调数字化技术的重要作用,它主张运用神奇的数字化技术软件来完成线条、色彩、图形设计等多项任务,其艺术画面大多都比较夸张,个性感十足。新媒体艺术设计对设计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在二维和三维虚拟技术的帮助下,设计师应该使自己的作品,最大可能地表现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同时体现突出的超现实感和虚拟性,这在传统的艺术设计中是很难做到的。

(三)互动性。

由于受到设计材料、传播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艺术设计作品在设计之初,难以实现创作者同欣赏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即时沟通和交流。新媒体艺术设计在这一问题上有了很大改进,实现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即时双向互动,有利于欣赏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创作者的设计理念,也有助于设计者根据欣赏者的反馈进行及时的改进。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互动性在设计者和欣赏者之间构建了全新的艺术交往模式,使得即时沟通交流成为可能,对加快实现文化融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民主性。

新媒体艺术设计区别于传统艺术设计的又一重要特点就是它形成了全新的媒介传播模式。新媒体艺术设计具有较为明显的传播学特征,它在对传统艺术设计“一对多”公众传播和“一对一”个特传播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形成了更具优越性的“多对多”模式,从而使新媒体艺术设计具备了较为明显的民主性。

三、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对艺术设计的表现内容进行了丰富和拓展。

新媒体技术运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创作出了超越现实的作品,改变了传统艺术设计耗时、耗力、不可逆转的现象,丰富和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表现内容。众所周知,新媒体数字技术具备完备的撤销功能,这意味着设计者不但能够实现创作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即时调整和修改,还使得设计者能够更容易地创作出具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二)思维外延得到了全面拓展。

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新媒体艺术设计拥有极具个性的设计理念,促进了艺术设计领域的全面变革。当前,随着新媒体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思维外延也得到了全面拓展,科技元素和科技色彩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艺术设计思路更加开阔,艺术作品更加人性化,原本无法触及的设计领域也逐渐被新媒体艺术设计师发现并开启。

(三)传统艺术设计的方式和手段得到了提升。

传统艺术设计大多依赖手工完成,不但耗时耗力,而且修改十分困难。新媒体艺术设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改进,利用新媒体工具取代传统手工创作流程,不但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使得设计更加规范、精美,还能够运用相关技术保障作品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很大地促进了艺术设计的发展,它促使新媒体艺术设计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领域。正确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及其特征,深入探讨新媒体技术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对进一步发展新型的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类论文范文

2、网页设计之视觉传达研究。

3、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4、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专业图形创意课程改革研究。

5、景颇族服饰视觉呈现中的社会情境表述。

6、视觉传达技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7、从视觉心理角度解读自由版式中的视觉游戏。

8、基于视觉信息传达的网页界面设计研究。

9、“东方葵”的图像叙事与视觉传达。

10、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探究。

11、浅析视觉营销在商品e化过程中的应用。

12、广告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与探讨。

13、从标志设计的演变谈视觉简化心理。

14、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装饰艺术符号的融入。

15、节约型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16、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探索。

17、图表设计与可视化分析。

18、技术推动观念vr技术引发的视觉传达新观念。

19、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20、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21、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22、视错觉表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3、论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和表现特性。

24、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

25、考虑视觉传达效果的夜视环境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26、当代中国设计活动中审美形态的来源--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例。

27、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8、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

29、交通标示颜色的视觉传达作用仿真分析。

30、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探究。

31、中国传统家具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32、视觉传达设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实效性研究。

33、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适老性问题研究。

34、黑暗中颜色刺激作用的视觉传达分析研究。

35、视觉传达设计的交互动画特效制作手法探析。

36、学习类网页设计中视觉传达理论的应用研究。

37、字体创意设计是加深视觉传达记忆的根蒂。

38、对中国甲骨文文字符号视觉传达的属性研究。

39、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传播研究。

40、中国禅道文化中的神、意、形、色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1、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分析。

42、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43、浅谈数字图像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几个要素。

44、浅析视觉传达设计的情感效应。

45、如何做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与时俱进。

46、试论传播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47、隐喻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8、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49、motiongraphic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研究。

50、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与发展。

51、当代视觉传达下汉字图形化设汁的形、意研究。

52、网络媒体的视觉艺术传达设计研究。

53、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维探讨。

54、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55、浅析视觉传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56、“新古琴双行谱”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57、视觉传达图形创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58、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新媒体时代地产广告的探究。

59、分析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实施。

60、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1、数字媒体背景下广告艺术的图像学探究。

2、食品包装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应用。

3、试析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

4、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创意方面的应用--敦煌莫高窟。

5、纸雕艺术在数字媒体作品中的应用。

6、数字媒体下绘本艺术特征及发展研究。

7、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创新表达研究。

8、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

9、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观念创新及表现形式探索。

10、基于数字媒体艺术语境的扬州剪纸创新研究。

11、数字媒体艺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表达。

12、vr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中的探索研究。

1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项目教学方法研究。

14、互联网下的数字媒体艺术现状及发展。

15、数字媒体艺术与旅游文化传播的结合应用研究。

16、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7、从数字媒体艺术视角论美术学网课形式流变。

18、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19、探究科技与艺术互动下数字媒体设计新视觉。

20、ar技术对数字媒体艺术影响的分析。

21、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

22、数字媒体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23、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24、中国元素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5、基于5g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趋势解析。

26、高校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体系建设与内涵式发展研究。

27、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性探究。

28、数字媒体艺术高效推动文化传播。

29、数字媒体艺术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评《数字设计媒体》。

30、数字媒体艺术的影视后期制作应用与发展。

31、公共空间中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运用。

32、边缘画种之通草画在数字媒体艺术中传承与保护。

33、动漫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应用。

34、数字媒体艺术对动态广告传播的影响与发展。

35、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媒体技术与当代艺术设计的融合思路窥探。

36、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初探。

37、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8、数字媒体界面中动态视觉艺术表现。

39、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40、展示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应用。

41、数字媒体艺术在游戏美术中的视觉设计研究。

42、数字媒体之下如何创新艺术教育。

43、数字媒体语境下影像艺术的创新与应用。

44、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国方案传播中的应用思考。

45、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46、数字媒体艺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

47、数字媒体技术下动画电影艺术的探索--以剪纸动画电影为例。

48、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互动性研究--以水幕投影为例。

49、分析数字展示中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性。

50、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传统折扇开发设计。

平面设计论文题目。

1、《与秋》平面设计系列作品。

2、探讨图像处理软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浅谈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4、探析色彩语言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5、平面设计中的二维动态图形教学与实践。

6、分析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

7、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8、印染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评《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研究》。

9、基于人工智能alphagd视角下的平面设计发展思考。

10、建筑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构建方法探究。

11、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2、浅谈绘画性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13、互联网时代下平面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评《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

14、基于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多维表现研究。

15、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女性身份建构与视觉表述。

16、分析平面设计中元素视觉多维化表现方式。

17、工作室制模式在高职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

18、计算机平面设计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19、论色彩搭配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0、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研究。

21、点、线、面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意象表达。

22、平面设计教学的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究。

23、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的生存与发展。

24、浅谈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表现。

25、浅析中国画基本元素与平面设计的融合。

26、浅析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7、平面设计中视觉元素构建意义及策略。

28、平面设计中视觉美学的构建研究。

29、创新平面设计理念--浅谈极简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0、论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31、李能建平面设计、插画设计作品。

32、柳芳、陈佳莹平面设计、插画设计作品。

33、以“玉环文旦”为例谈中职平面设计社团的实践创新。

34、包豪斯的平面设计艺术成就探讨。

35、民间染织刺绣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6、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37、浅议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38、平面设计中两极原理应用研究。

39、油画风景和平面设计的关系与应用。

40、电子商务冲击下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策略。

41、网站建设中的平面设计方式研究。

42、广告学专业平面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43、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要点分析。

44、平面设计在外卖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45、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策略。

46、传统纹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47、设计思维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48、地域文化符号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49、建筑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研究。

50、设计思维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51、photoshop在平面设计中的技术技巧。

52、浅谈平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53、建筑平面设计构思要素分析。

54、建筑平面设计构思要素分析[j/ol]。

55、平面设计与绘画艺术视觉构成的形式美研究。

56、计算机应用专业平面设计方向建设初探。

57、摄影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使用价值。

58、平面设计元素在空间中的运用分析。

59、水墨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类论文范文

对于艺术高校来说,培养艺术人才是一项系统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也是如此。艺术专业学生有着相对其他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他们既有着艺术专业学生的群体特征,也有着各自的个体特征。正确把握他们的特点,是做好艺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一)政治理论修养欠缺,思想倾向复杂。

艺术类大学生由于长期集中接受专业教育的影响,普遍缺乏政治热情,政治理论素质十分欠缺,“为艺术而艺术”的职业观,“艺术超越政治”的超然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很深的影响。他们中大多数不关心政治甚至厌烦政治的心理;虽然思想活跃,但缺乏深度;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轻视文化理论特别是“两课”理论学习。他们大多在思想认识上不太完善,对社会的认识及鉴别力不够,对政治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往往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认识上似是而非。这影响到思想道德认识空间和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往往走向片面化,只局限在自我及周围的有限范围内,对社会关注不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往往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违背法律的规范即可,忽视了自己对于社会道德建设所承担的义务。有的学生在处理学习和其他活动,包括与人交往时,实惠化、功利化、势利化、庸俗化倾向明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充斥着校园不小的市场。

(二)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

艺校类高校的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善于用直观的、鲜明生动的抽象思维去理解和表现客观世界,而回避严谨、精确的抽象逻辑思维。受专业教学和创作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艺术生在对形象、情节、情感、行为的把握和运用,善于求新、求异、求变,善于敏锐捕捉社会和人的内在变化和特征,根据社会的审美标准、受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创作受人欢迎的艺术品。可以说,是艺术实践铸就了艺术高校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富有创新精神的前卫意识和行为习惯,他们遇事想到就做、不拖泥带水、通常不受世俗观念的拘束。但是这种思维上的求异性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刻意摹仿所谓艺术大师不修边幅的形象,籍以吸引他人关注或以高傲自居。

(三)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带有片面性。

艺术类高校学生大多在中小学时代就接受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艺术天赋和创作能力。其中不少学生参加过艺术比赛,获得名次。故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之心很强烈。然而其往往陷入追求名利的实用主义,对人生的理想目标十分困惑。目标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带有享乐性。艺术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对社会现实认识较为深刻。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甚至所学技能已经能打工挣钱,这并非坏事,但因此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容易侵蚀一些学生,使他们表现为情绪化突出,遇事不冷静,思想偏激,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发展。

(四)学习上态度端正,生活上自由浪漫。

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上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更加务实,讲求实际。他们思想中充满危机感与忧患意识,重视竞争,努力在大学里、社会中完善和发展自己。同时他们的思想也更加实际,重视现实。看重实际能力的培养,趋向务实,树立了讲求实效的品格。他们更加重视人际关系,努力开拓交际范围,重视社会实践,渴望成才,所以希望自身能够在专业上有所成就,并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生活上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开放、自由、自立、浪漫、“随遇而安”的生活。他们把满足多种自我需要,作为高质量生活的标志之一,在生活方式方面、在表现和满足人的各种欲望方面,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思想顾虑,“敢为天下先”、不畏人言、敢于离经叛道。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确实特别想得开、很开放,衣着注重性感、生活无拘无束、乐于模仿影视中的浪漫情调等。

二、加强艺术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做好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根据当前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水平实际,既要肯定他们特点中的长处,又要针对不足,抑制短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正面引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不能单纯的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约束学生的行为。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在工作中应该努力作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注意把握学生心态,注重因人而异,切忌“一刀切”,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及创作的时间和空间。

第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艺术类高校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指向发展专业技能和成就事业方面,同时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爱国主义报告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大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积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诱导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的形成。

第二,引导和培养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艺术类大学生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要靠外部的教育和他人的帮助,但更需要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艺术类高校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加强其自觉性的培养,而自觉性的养成,又有赖于对学生的自律和自省教育。所谓自律,就是自觉约束、控制自己;自省,即指自觉回忆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提高艺术高校教师德育水平,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艺术类具有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能,忽视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确的,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教育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方面,教师要用自身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行为风貌等作为劳动手段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楷模,从而达到教育和感化学生的目的,即所谓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另一方面,教师要始终不渝地把育人工作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感召和感化学生。防止课堂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教育脱节,甚至出现在思想上给学生误导的现象发生。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艺术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三)放大艺术生的“明星效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艺术类的大学生们总体上看是具有开拓性和积极上进的,他们重视个人价值实现,追求自主独立的生活方式,也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公德意识,思维活跃,渴望成功,善于表现,容易成为一个集体中的“明星”。如此,我们便可放大这一效应,采取一些激励式的教育手段,通过组织开展文化讲座、影视评论、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艺术类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空间,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明星效应”适度的放大,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加强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艺术类学生心理辅导,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

艺术类专业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老师宠爱,同学羡慕,往往使他们自我感觉极好。可是他们进入大学后,以往的那种核心地位和优越感都荡然无存,从而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心里失衡、经济焦虑、学习焦虑、对艺术的理解偏颇等等,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自我封闭等等。艺术类大学生由于更为昂贵的学费和更为激烈残酷的竞争使他们的反应更为强烈,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思想偏差。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学生咨询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专业学习、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三个方面。加大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做好宣传和研究工作,使学生的咨询工作体系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加强艺术类学生心理辅导,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协调,作好宣传和研究,使工作规范、细致、深入。

(五)搭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德育工作有机协调的平台。

个人品德的形成,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在网络信息时代,艺术院校更应实行开放式教育,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的德育环境。这就必须强化德育实践教育环节。德育实践活动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形成良好品德的最好途径。艺术院校的德育实践活动要重点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主动走进社会、走入社区,为地方和社区服务,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和各种技能大赛,搞好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支持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参考文献:

[1]邱光伟,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2]韩延明.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j].求实,(4).

[3]赵国英.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j].教资料,,(32).

[4]王长恩.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解析——以江苏高校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6).

艺术类论文范文

艺术类专业包括绘画、表演、音乐和设计等专业。本文将介绍艺术类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在七大艺术里面,电影艺术是唯一一门有确切生日的艺术。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自1895年12月28日诞生后,在短短百余年时间里,电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迅速地将其它艺术挤到了边缘位置,并逐步占据当今文化的主流位置。中国电影的历史也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经过几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电影人才辈出、佳片不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界限日益消弭的今天,电影以其巨大的优势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同时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对象。电影已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当今社会最为活跃的文化因素之一。

香港作为一个大众文化占主流地位的城市,其电影风格不同于大陆,以商业性和娱乐性为主流,这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了好莱坞的电影风格。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成为香港后现代主义电影产生的温床。从饰演83版《射雕英雄传》中一个被梅超风抓死的金兵乙,周星驰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却并没有引起绝大多数人的注意。不过,天赋加努力,经过短短二十年时间,周星驰就凭借自己一部部影片征服了观众,并且开创了一个时代:无厘头喜剧,即后现代主义喜剧时代。香港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并不是始于周星驰,不过却绝对是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发扬光大的。在《霹雳先锋》中,这种风格还不明显,自《赌圣》后,它便日渐成熟并大放光彩,不过,在周星驰晚期的几部影片中,这种风格又有所淡化。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下,很多人纷纷效仿,出现了很多类似风格的影片,并且这种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选题目的:

周星驰电影盛行二十年,出现了很多经典之作。本人很早接触他的电影,并且对其影片喜爱之至,很多影片都是反复观看。我曾就其影片写过几篇影评,不过难免落入俗套。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周星驰电影的论文,苦于没有新颖的角度。接触后现代主义理论之后,我豁然开朗。周星驰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的每一个特征都是那样的吻合,简直就像为后现代主义而生的一样。故而我将周星驰电影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结合起来论述,为周星驰电影正名。

3.选题意义:

周星驰电影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而周星驰电影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无论是对于文化学家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还是对于普通观众正确看待当今影坛出现的无厘头搞笑之风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的研究能够揭示周星驰电影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弥补目前周星驰研究中的某些不足,同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点理论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研究综述:

周星驰电影流行已非止一日,喜欢看周星驰电影的人很多,热衷于研究周星驰电影的人也不少。去图书馆一找或者去网上一搜,研究周星驰电影的论着及论文浩如烟海,不胜枚举。总结一下,这些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

首先,对周星驰本人及其电影的情节和思想意义的研究,包括大量影评和部分论着,这是论文及论着最多的一个研究方向。这些研究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过于感性化。不论是叙述周星驰本人的生平,还是抒发作者对于周星驰电影的感受,这些都是从感性层面所做的论述,未能进行理论概括,也就未能达到理性层面。充其量这些作品只能算是一般的影评,并不具有理论意义。比如自称是周星星的粉丝的人所写的《就爱周星驰》就直接表达了其对于周星驰的喜爱之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研究理论,估计不会研究出什么成果,充其量只是抒发自己一时的感怀而已。

其次,对周星驰电影的艺术手法的研究。这个方向的论文及论着的数量也不少。与第一个研究方向相比较,这个方向的研究相对来说更深了一层,不仅涉及到了周星驰电影给人的直观感受,而且透过表象稍进一层,进一步涉足到了其电影中蕴含的艺术手法,比如其影片中主人公的身份定位,其无厘头的搞笑手法等等。在这一研究方向,最重要的、研究最多的一个话题是对其无厘头搞笑的探讨。“无厘头”这个词是随着周星驰电影的出现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的。对这个词的出处及含义进行探讨的论文不胜枚举。不过,探讨来,探讨去,很多人总是离不开这一话题,因此这一话题已变得非常烂俗。单独探讨这一话题似乎再也发掘不出什么新的东西。

最后,对周星驰电影进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研究。由于后现代主义是在西方产生的一个概念,并且产生的时间比较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就更晚了,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理论,或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理论,这从为数不多的从后现代主义文化角度研究周星驰电影的论文及论着中可以看出来。有一少部分人能够自觉地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角度研究周星驰电影,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不过在这些论文及论着中,大部分人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运用还不够纯熟,或者只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一点出发论述一个问题,或者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论述还不够精确。能够纯熟准确地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周星驰电影的论文及论着凤毛麟角。

2.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综上所述,虽然研究周星驰电影的人很多,着作也很多,但真正研究到点子上去的人并不多,而能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论定位的人就更少了。能自觉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对周星驰电影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论概括及定位,这几乎就是一个空白。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研究周星驰电影的公认的权威,也没有一部研究周星驰电影的经典的着作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个不小的理论空白,而本人虽然水平不高,却愿意去尝试着钻这个空子。

三、论文主要研究和基本框架。

本文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比如消费社会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等研究周星驰电影。周星驰总共出演了50部影片,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以其部分水平较高的影片为主,辅之以其它影片进行论述。同时,本文对周星驰电影还要做一些总体上的外围研究,比如票房等。最后,本文还要对其它具有周星驰风格的影片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

周星驰作为喜剧天王,在其演艺生涯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过这种成就的取得也不是瞬息可就的。除过天赋的因素外,他的成功与其努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同很多影星的成长之路一样,周星驰也是从跑龙套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能够作为正式角色出演影片的。《喜剧之王》这部影片似乎可以作为他这种成长之路的一个最好的注释。当然,能够出演影片和成为喜剧天王又是两码事。周星驰真正崭露头角是从《霹雳先锋》这部影片开始的。不过,严格地说,这部影片并不是一部喜剧影片,在片中,周星驰也不是主角,担任主角的是李修贤。周星驰真正作为主角并形成其风格是从《赌圣》这部影片开始的。从此之后,周氏电影席卷中国,几乎每部影片都能获得极高的票房,观众对其影片也是趋之若鹜。在此影响下,很多影人开始纷纷效仿周氏风格拍摄无厘头喜剧影片,比如《一石二鸟》、《河东狮吼》、《十全九美》、《天下无双》、《天下第二》、《大内密探零零狗》、《功夫熊猫》等等。这种风潮也波及到了电视剧,《武林外传》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当然,这些影视剧有些是对周星驰电影的拙劣模仿,不过也有一些在模仿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成为了新的经典,比如《武林外传》。

本论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是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周星驰电影,先结合周星驰电影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然后论述了周星驰电影所体现的后现代性。

第二章涉及到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解构主义,论述了周星驰电影中的解构特性。

第三章进一步扩展了本文的论述范围,初步探索了由周星驰电影而引发的周星驰现象。

四、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本论文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哪些内容以及如何结构这些内容来进行论述。另外,所需的一些相关理论书籍难以获得,所需的阅读整理工作量相当繁杂也是本论文所要突破的难题。

因此,在进行本论文研究的过程中,在研究已有的资料的同时,以周星驰电影及其相关影视剧为基点,同时结合相关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将二者结合起来并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

五、主要参考文献(此处略)。

艺术类论文范文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艺术教育依据自身的特征也开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且在原有的教学管理上也做了一些相应的改进,尤其是针对教学计划的管理、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教学过程时的管理以及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等。

关键词:艺术教学;创新教育;教学管理。

众所周知,我国的艺术类教学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方式,与理工类和文科类的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完全不同。但是,艺术院校也有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例如如何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完善自身的教学管理,一直是当下艺术院校势在必行要解决的事情。本文正是对艺术类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关注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艺术家或艺术设计师,还是科学家或是工程师,若想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都必须具有形象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的思维能力。因此,艺术教学也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首先要培养其审美感受的能力,使学生对事物的特点更加敏感、更加深刻;其次要培养其形象的表现能力,使学生对事物的形象特点更加熟记于心,并能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

(二)更关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造能力的好坏,与老师自身的审美方式以及教学的思维方式有直接联系。教师在受教时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的想象力,使其在已有的知识理念上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对其进行分析,创造出更加新颖的事物。与此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意象进行审美,能够准确的发现美、审视美并且掌握美的本质,使学生能够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快速的找到与众不同的美1。

(三)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无论是哪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概念、定律以及运算方式等必须引导学生有其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作品看似都完全不同,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有其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在学生创作时要鼓舞学生标新立异,既要和其他学生有正常的`思维方式,又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使其在无限的思维空间里创作出更新奇的作品。

(四)更关注创作实践过程。

为保证艺术教育的顺利进行,必须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因此,在当下的艺术教学中经常对所学完的理论及时地进行技能的训练,尤其是学生自身的基本功,对事物的描绘与设计必须得心应手。因为没有良好的基本功,就没有高超的艺术技艺,也就无法进行创作。由此可知,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的创作能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艺术家。

二、用创新教育理念来改善教学管理制度。

(一)增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管理。

据调查了解到,一所大学若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具备一套完善的教学计划目标,并且有自己特殊的教学理念2。例如哈佛大学,在1636年建立,距今已有300多年了,并且一直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自己独特的培养计划。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生们的推理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由此可见,增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管理度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多大。

(二)快速发展教学的着力点。

在以往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只关注知识的管理却遗忘了发展的管理。学生在评价教师时,只注重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好坏;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创新的教育管理中,教师与学生在互相评价时都必须关注今后的发展。学生在评价教师时,不但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能力、训练的方法以及思维方式等,必须用发展管理的方式来改进教学的评价体系。

(三)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教学在管理时,既要规范、有序、严格,又要充满活力。教学管理的本质是充分挖掘人潜力以及价值,其建立的规章制度与评价体系都必须符合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在艺术教学管理时,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情感,并产生独特的构思,这都需要教师自身有良好的心态,如果教师在受教时压力过大,过度的烦躁,就会减弱自身的敏感能力以及评判能力。由此可见,发挥出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是多么的重要3。

三、艺术类教学管理的建议。

(一)改进艺术类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

依据艺术类教教学的特征,改善其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学生评教,学生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必须注重教师的在授课时的教学态度、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对教师的责任心、授课时的思路、受课时的方式以及学生们的运用能力都必须进行全面考虑。二是学生作品展览后的评价,评价必须包括内容的实用性、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掌握的技能程度。三是教学监督组的听课评价,监督小组要不定时的听课,并及时地做出评价,定期召开座谈会,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最后进行综合性评价。四是教学示范评价,不定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抽查并给予建议,定期抽查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思想,对于示范的作品都要给予鼓励。

(二)提倡发展管理。

将传统的知识管理转变成发展管理,艺术教学管理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学生在评价教师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使教学的理论与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在创造作品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个性;二是教师在授课前要不断地对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揣摩,完善教学内容及方式;三是在评教时要进行综合性考虑,使其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知识变成能力4。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增强教学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善鼓励机制,二是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只有严格的管理监督,积极地引导并鼓舞,才能养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对于学生的优秀作品,不但要给予物质的鼓励,还要给予精神上的激励,学校既可以对优秀的作品颁发专属证书,也可以在学校的公用场所陈列出学生的优秀作品,并准确标注相关的作者及其导师,使学生与教师都感到自豪。经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艺术类的教学管理既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因此,若想真正从本质上改变艺术教学的管理,人们必须要不断的进行探索,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以此提升艺术人才的素质,并壮大艺术人才的队伍。

注释:

4.浦娴娟.艺术类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j].学周刊,2014,29(09):231+183.

艺术类论文范文

据4月学校官网显示,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其中望京校区占地205亩,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燕郊校区占地205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后沙峪校区占地67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小营校区占地18亩,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下设8个专业分院,有22个本科专业;有各类在校生6425人,其中本科生3464人,硕士研究生1161人,博士研究生213人,留学生215人。

艺术类论文范文

写论文的目的是大学生对自己4年的高等艺术专业本科学习进行一番梳理与总结,将艺术感性经验,以理性论证的方式写出来,供人供己以鉴真确,以存参考。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类学生写论文,常出现不是学生发愁,就是教师头疼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能力较差,教师经验不足。故而,形成今日高等艺术教育中艺术论文写作的怪相。

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毕业论文辅导,以及与其他院校教师的交流,剖析艺术类本科学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许慎《说文解字》说:论,思也、叙也、议也。文,错画也。其意是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反复论证、交错描述,以求正解。因之,论文是一种特殊文体,是运用理性和逻辑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文体。17世纪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提出理性主义,把如何有效地获取知识变为可能。笛卡尔强调人要正确地运用才智。他所说的才智就是判别真假是非的理性。自笛卡尔的方法论问世后,世界各大学均采用这种文体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目前,大学论文目的是检验学生通过4年本科的专业学习后,是否能熟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论文并非要求学生有什么重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而是通过论文写作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种比较思考、分析范式、逻辑推理、辨析结论的科学认知方法,为一生的人生实践打好基础。

然而,艺术类本科学生在论文最基本的选题、结构、内容、用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如下。

首先是选题。很多学生写论文论题很大,论文喜欢冠以“中国”“社会”“西方”等大而不当的标题。以学生20多岁年龄,尚未步入社会的学识和经历而言,如此大的论题是难以驾驭的。由于论题过大,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出现跨出和超越专业知识边界的情况,降低其专业性。针对以上问题,探究原因,不外乎三方面: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三是社会。从教师的层面来分析,可能是论文指导教师受知识结构所限,不能深入指导,未达到庄子所谓“尽精微,致广大”的治学境界,反而出现指导粗疏的情况。学生“跨出和超越专业知识边界”写作的现象,实质上是对自己专业内涵和定位认识是否清楚的问题。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专业知识体系,如果说学生借用其他专业的知识来论证自己的论点尚可,但如果是专门研究一个新的专业领域就是严重的“跑题”。教师至少要起到“把关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深入下去。也可能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没有把知识有效传达给学生,讲述方法不得当,学生未听明白;也有可能是“教不严,师之惰”,教师自身教学、科研、管理等诸事繁多,无暇顾及等。从学生方面来说,这和自身对论文写作的认识态度有关,有些学生写论文只是毕业需要和求职需要,并非兴趣所在,也并非要试着去研究一个问题。当然,也不乏有学生想认真写篇好论文,但苦于不知如何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即使有教师的指导,但时间有限,对学生从头开始的论文写作训练也非短时间内能明显奏效。解决此问题,应从整个课程设置上全盘考虑,要提前安排与未来的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提前训练,至少要先掌握写论文的方法。从学校环境小社会来讲,由于受到时下浮夸、躁动风气的浸染,与《大学》中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要求,多少已出现了背离。

其次是结构。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结构宏大,章节繁复。一般格式是绪论概述、案例分析、未来展望、结论教条的新八股论文模式。一篇几千字的论文可以拼装成5—10章10—20节的庞大结构。造成论文论题还未展开、论点还未摆出就草草结论,因而出现论证不够、字数拼凑的问题,形成章节与文字、章节与章节、章节与题目之间的脱节。

分析其原因,此类书籍章节似的论文写作,与大学之前的应试教育有关。学生习惯往现成的框架里填材料,根据框架结构去找资料,不是从收集材料到发现问题或有兴趣点的.有感而发,很多学生是想当然地开始写论文,常有学生还没收集多少资料,题目和大纲已经完成,写到后面的结果只能是削足适履。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问题,则反映出艺术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薄弱的问题,对此问题,就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按科学和理性的方法进行讲授,这早在上个世纪的德国包豪斯大学就已经进行了探索。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在教学上不妨好好研究和利用国外成功的培养模式以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此外,艺术类本科生论文写作依然要遵循文科生论文写作的要求,体系规范,逻辑严谨,非艺术感想和散文写作。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也可有意去选修一些人文课程,比如哲学和理工科课程,完善知识结构,丰富认知。

再次是内容。由于毕业论文题目太大和结构繁杂,论文内容自然不实,论述时凑字数,论证自然也无以构成有说服力的逻辑链,因为所有论据不是来源于生活和实践,甚至有学生从网上拷贝、剪贴、拼凑论文。出现论点与论述不符、行文论述不平衡、论证无力等问题。

论文写作要有感而发,发现问题,又有兴趣之后,就要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去研究和分析,不能停留在现象表面,要努力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无感而发或为论文而论文的写作,只能是凑字数,论证无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学习艺术的学生来说同样重要。社会生活是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手中之竹”是建立在“眼中之竹”和“胸中之竹”的基础上的。北京高校的艺术类学生有着地方院校无法比拟的资源和信息优势,798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高校内部艺术馆等艺术类展览集中的地方,都是学生课本学习之外丰富学识、获取灵感的地方。虽不要求学生有一鸣惊人的创新研究,但至少要有感而发,通过论文写作学会和掌握一种理性分析和思考问题的科学认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