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指南(优质23篇)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指南(优质23篇)

作者:念青松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范文,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

设计思路:九月幼儿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会用勺,进餐过程中撒饭粒现象严重;洗手时有的幼儿不挽袖子、不知道搓手;穿脱衣服、整理衣服都要等别人帮助。在欣赏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时,孩子们说:“我的小手会穿衣。”“我的小手会洗脸。”……孩子们有这样的热情和愿望,但还做的不是很好。在家长的调查问卷统计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许多事情都是家长包办代替的。我们开展“我有一双小小手”的主题活动,使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领很大,能做许多的事情,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手充满自信,并且充满激情地运用自己的巧巧手。同时,还结合安全领域,引导孩子保护自己的手。

本次活动设计由来是幼儿经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将自己的手碰伤,然后难受的或害怕的告诉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师从幼儿生活中寻找教育内容,鼓励孩子爱护自己的小手,保护自己的小手。

活动目标: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重点难点: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活动地点:娃娃家。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名称一:小帮手。

目标:

听懂指令,拖拉物体身体平衡地向前走。

材料:

旧纸盒穿上绳子替代的小车、4-5座小房子、沙袋替代粮食若干袋。

过程:

1.教师在场地上布置一个情景:离幼儿约10米的地方有4-5座小房子。

2.告诉幼儿游戏的方法:每人手拉一辆小车,到粮食的“仓库”里取一袋粮食,放在自己的小车里,运到前面的小房子后,卸下粮食,再继续到仓库运粮食。

3.游戏反复多次,教师提醒幼儿在运粮时,注意相互之间要学会躲避不碰撞。

提示:

1.运粮的数量可以有变化,从一袋过渡到两袋等。

2.要指导幼儿拖拉着物体向前走,不要倒着走。

3.注意引导幼儿学会躲避,不碰撞。

名称二:好看的小手印。

目标:感知颜色的变化。

材料:幼儿用书《好看的小手印》、4k铅画纸、水粉颜料若干种、抹布等。

过程:

1.教师在4k铅画纸上演示手印的方法,激起幼儿的兴趣:

――“谁愿意来试一试?”

2.鼓励幼儿在铅画纸上玩印手印的游戏。

3.告诉幼儿:每种颜色印完以后要用抹布将手擦干净。

4.每人在自己的幼儿用书上尝试印各种颜色的手印。

5.教师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印了几只手印?

提示:

1.教师要将4k铅画纸裁剪为长条形,避免幼儿在集体印手印时,发生拥挤。

3.水粉颜料要保持一定的浓度。

名称三:找一找。

目标:学习区分明显的不同点。

材料:挂图、幼儿用书《找一找》。

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

――“你们知道图片上有什么?”

2.幼儿一起识别图片上所画的不同物体的名称。

3.教师根据图片提出相应的问题:

“这三只小兔中,有哪一只与别的小兔不一样?”

4.幼儿共同找出不同的兔子。

5.教师依次类推进行其他内容的识别。

6.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操作《找一找》的内容。

提示:

1.教师在引导幼儿识别不同的过程中,在识别的时间把握上,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由长到短。

2.幼儿用书《找一找》可以在区域活动中继续使用。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育教案

1、引导幼儿了解交通信号灯(红绿灯)、斑马线(人行横道)、天桥等交通设施,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文明马路、文明交通。

2、引导幼儿在本次安全教育游戏中认识和巩固基本的交通规则。

1、交通信号灯(红绿灯)、斑马线(人行横道)、天桥等图片或者卡片。

2、提前在教室内布置好道路交通的场景。

3、准备几辆小汽车、用纸画出的斑马线、信号灯、用平衡木充当过街天桥。

4、安全教育ppt、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1、教师出示信号灯(红绿灯)、斑马线(人行横道)、天桥等图片或者卡片,唤起幼儿之前已有经验,导入本次安全教育活动。

(1)小朋友们请看,这是什么?你能说说你们在哪里看见过这些东西吗?

(2)这些都是我们在马路上面经常都会看到的东西,他们可以帮助和保护我们安全通行和出行,这个东西就叫做交通设施。

2、教师使用事先布置好的道具以及道路场景,引导幼儿观看并自己情景表演,模拟过马路等,了解常见的交通设施。

(1)教师:妈妈送哆哆去上幼儿园,他们一路上会经过哪些交通设施呢?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吧(进入情景表演)。

(2)在情景表演中,引导幼儿了解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的作用是什么。

旁白:“妈妈和哆哆站在路边,他们想过马路。马路对面有个信号灯,这个信号灯是帮助我们过马路的,他会告诉我们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等到绿灯亮啦,我们就可以走了。等等你看地上有什么?好多白线啊,就好像斑马身上的花纹一样。这就是斑马线,也就是我们说的人行横道。

而没有斑马线的时候,我们要选择走天桥。使行人从车辆的上面通行,避开了车辆,避免了被车撞到的危险,所以天桥也是保护我们安全的交通设施。”

3、教师邀请幼儿扮演行人在情境中游戏,参与表演。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了解交通安全文明马路等安全意识,在游戏中感受活动的意义和思想,幼儿通过主动去探索认识了交通规则,知道红绿灯,斑马线和天桥,知道一些基本的交通标识,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

幼儿的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从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能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认知,下面是托班幼儿园安全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知道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生命爱护森林树木。

3、尝试了解森林防火一系列措施。

活动准备:

课前经验准备:

初步认识各类标记图案(关于火的有关标记)、有关消防灭火短片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提问:宝宝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教师小结: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二、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1、出示图片:标志分类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电话等。

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灭火设备的标志:灭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

5)其他类型: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

2、投影标志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3、讲解幼儿园的消防栓。

三、关看灭火短片:

大家认真观看后讨论:

发生火灾怎么办?怎样防火?打什么电话求救?

四.小组讨论森林里如何防火。

分组讨论:

森林里能否点火?为什么不能?。

小结归纳森林着火的危害性五、巩固总结。

匪警、火警、急救中心电话各是什么?

遇坏人打110,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遇到火情,危险情况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

1、初步认识安全出口标志及班级消防逃生线路。

2、知道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逃离。

二、活动准备。

安全出口标志图、班级逃生路线、口哨、消防车鸣笛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播放消防车鸣笛录音导入。

2、讨论:如果着火了,我们怎么办?

3、认识安全出口标志图。

4、引导幼儿认识并熟悉班级逃生路线。

5、游戏:听哨音、快逃离。

6、带领幼儿在园内实地寻找“安全出口”标志。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

1、初步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知道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生命爱护森林树木。

3、尝试了解森林防火一系列措施。

初步认识各类标记图案(关于火的有关标记)、有关消防灭火短片活动过程: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提问:宝宝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教师小结: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1、出示图片:标志分类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电话等。

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灭火设备的标志:灭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

5)其他类型: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

2、投影标志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3、讲解幼儿园的消防栓。

发生火灾怎么办?怎样防火?打什么电话求救?

分组讨论:

森林里能否点火?为什么不能?。

小结归纳森林着火的危害性五、巩固总结。

匪警、火警、急救中心电话各是什么?

遇坏人打110,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遇到火情,危险情况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家园共育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二、活动准备:

1、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2、挂图。

三、活动领域:

1、语言领域。

2、健康领域。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

师:“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3、启发幼儿回忆:

师: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疼不疼。

4、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五活动结束: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国庆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爱国情怀。

活动准备:安全活动图片。

活动重点:了解国庆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

活动难点:了解国庆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1、“小朋友们,明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十月一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了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就定为国庆节。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的过好假期。

1、教师引导幼儿:“放假后你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

3、创设情境,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三、总结假期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不能玩家中的插座、开关、打火机、尖锐或易吞服的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单独走出家门。若外出游玩时,要牵着大人的手,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3、独自在家时,不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把门关好,不给家长以外的人开门。

4、不能摸家中的药品,不到厨房去玩耍。

5、不能在危险地带玩耍,不做危险游戏;

6、熟悉三个特殊电话号码的用法。

7、要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养成按时进餐和自己进餐的好习惯。

8、多喝白开水,不吃雪糕、不喝冷饮。吃东西以前要洗手。

请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

3.获得有序上下楼梯的'愉快体验。

宝宝平时上下楼梯的视频;经验准备:宝宝在园经常上下楼梯;

1.活动导入请宝宝看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有谁?在干什么?(播放刚才宝宝上下楼梯的视频)。

2.师幼讨论找出其中宝宝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宝宝自己说出其是否正确和应该怎么做。

3.学习儿歌通过儿歌进行自我指导:扶栏杆,摸肚子;你先我后别着急;一步一步下楼梯。

4.组织宝宝练习上下楼梯(周老师用相机拍下)。

4.再次观摩视频教师引导宝宝发现自己的进步,同时看看还有哪些欠缺,予以指出,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改善。请宝宝大胆自由表达。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

活动组织形式:集中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国庆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爱国情怀。活动准备:安全活动图片。

活动重点:了解国庆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活动难点:了解国庆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1、“小朋友们,明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十月一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了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就定为国庆节。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的过好假期。

1、教师引导幼儿:“放假后你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

3、创设情境,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三、总结假期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不能玩家中的插座、开关、打火机、尖锐或易吞服的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单独走出家门。若外出游玩时,要牵着大人的手,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3、独自在家时,不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把门关好,不给家长以外的人开门。

4、不能摸家中的药品,不到厨房去玩耍。

5、不能在危险地带玩耍,不做危险游戏;

6、熟悉三个特殊电话号码的用法。

7、要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养成按时进餐和自己进餐的好习惯。

8、多喝白开水,不吃雪糕、不喝冷饮。吃东西以前要洗手。

9、勤洗澡洗脚,勤剪指甲。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家园共育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

写好幼儿园托班主题教案对于带托班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写好幼儿园托班主题教案,教学活动才能更好的进行。怎样才能写好幼儿园托班主题教案是我们幼儿园老师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托班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只有抓住孩子的特点,我们在写幼儿园托班主题教案时才知道写什么样的活动目标,有了目标就比较好写幼儿园托班主题教案了。其次,写幼儿园托班主题教案,活动一定要多样化,幼儿才能更好的参与。只要抓住要点,写幼儿园托班主题教案还是比较容易的。

我们这个幼儿园托班主题教案就抓住消防员这一主题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活动。

活动一:认识消防队员。

活动目标。

1.消防队员是社区中帮助我们救火的人,消防队是停放消防车和消防队员住的地方。

2.消防队员穿着特别的制服,消防车会发出特别的声音。

3.学说:消防队员叔叔真勇敢。

活动准备。

1.消防中队驻地、消防车、消防队员训练录像片。

2.消防队员救火的模拟工具、制服等。

活动过程。

1.通过看录像片段,介绍消防队员的工作环境(车库、宿舍等)。看救火片断,学说“消防队员叔叔真勇敢”。

2.展示消防队员救火的图片、模仿用具、制服等给托儿观看。

3.谈谈消防队员的制服、消防车的颜色,谈谈消防队员叔叔的工作。懂得火很危险,不能玩。

活动二:听音乐“军队和老百姓”

活动目标。

1.看消防队员走步的情景表演,听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音乐。

2.能合着节拍随音乐拍手。

幼儿园托班安全活动教案范文

1、通过图片、故事让幼儿知道不能随意地给陌生人开门。

2、通过谈话及情境表演,知道随意给陌生人开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不能随意地给陌生人开门。

难点:陌生人敲门时的正确做法。

活动准备。

图片、故事《小兔子乖乖》。

活动过程:

1、听故事《小兔子乖乖》,引起幼儿兴趣。

问:为什么小兔子们没有被大灰狼吃掉?

引出”没有给陌生人开门”。

3、出示图片,让幼儿选择陌生人敲门时的正确举动。

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中幼儿的做法对不对?

通过图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给陌生人开门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懂得一些保护自己的安全措施。

陌生人强行闯入时,可到窗口、阳台等处高声喊叫邻居或拨打报警电话或者是父母的电话。

4、情景表演:如果你是图片中的孩子,有陌生人敲门,你该怎么办呢?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警觉性,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5、安全儿歌:

一人在家蹲,门是保护神;。

如果有人敲,先从猫眼瞧;。

假如生人来,别把门儿开;。

大声打电话,歹徒最害怕;。

坏蛋能吓走,安全得保障;。

父母回到家,一定把你夸。

幼儿园托班安全活动教案

头饰、风琴、磁带。

一、导入。

“小朋友看,我们托班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大家高兴吗?我们一起来拍拍小手。”

“今天,我们班还来了几位动物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二、初步了解。

1、欢迎小动物。

(1)“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第一位动物客人。”它是谁?(小鸟)“小鸟是怎样来的?”(飞来的)“我们一起请小鸟坐下吧!”

(2)“下面我们一起放鞭炮欢迎下一位动物客人?”“它是谁?”(小鱼)。“小鱼是怎样来的?”(游来的)“小鱼也请坐吧!”

(3)“还有一位动物客人,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数三下,小朋友赶快睁开眼睛。”“它是谁?”(小兔)“小兔是怎样来的?”(跳来的)。

2、听音乐学动物走路。

“下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一学它们的样子吧!”教师弹琴,小朋友学动物走路。

“它们有的是飞来的、有的是游来的、还有的是跳来的。小动物来的时候还带来了许多神奇的礼物,小朋友跟着录音机里的音乐来学小动物走路,看谁做得好,神奇的礼物就飞到谁的身上。”小朋友听音乐做动作。

三、游戏巩固。

“小朋友真棒!小动物想和小朋友玩一玩。”

老师:小鸟;幼儿:飞呀!

老师:小鱼;幼儿:游呀!

老师:小兔;幼儿:跳呀!

来了一只大老虎,我们快跑呀!幼儿和老师对说,并做相应的动作。(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结束。

“老虎累了,睡着了,我们学着小猫的样子悄悄地溜走吧。”

幼儿园托班安全自我保护教案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求。

活动准备。

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热身。

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

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

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

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五、让幼儿了解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

1、自由讨论,教师拓展。

a.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c.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d.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e、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

f.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观看图片,演示课件,视频。

3、教师补充讲解正确的避险,逃生,自救方法。

4、通过观看汶川,玉树地震后全国支援帮助灾区的图片视频,教育幼儿从小有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5、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叠祝愿星,祝福灾区小朋友,把祝愿星投在爱心小背篓里。

活动结束。

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地震来了怎么办?

让小朋友背起自己的逃生小书包在正确的演练一次,地震来了怎么办。

幼儿园托班安全活动教案

小结:原来这个标志上的一根斜线就是告诉我们不可以这个做。

2、垃圾——猪小弟在干什么?你们说应该怎么做?你幼垃圾的时候都会怎么做?

如果你看到有人在这个标记的地方吸烟,你会怎么做?

总结:公园里的指示牌可以方便人们找到需要的地方,一些禁止标志是告诉我们一些规则,要大家遵守,这样我们才是一个文明的人。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及反思范文

活动目标:

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活动展开:阅读幼儿用书,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请打开书的第17页,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朋友,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知道预防传染病的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

4、活动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5、活动延伸:记录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相同的选取画得较好的粘贴。

幼儿园托班安全课程教案

2、挂图。

1、语言领域。

2、健康领域。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

师:“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3、启发幼儿回忆:

师: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疼不疼。

4、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五活动结束:

幼儿园托班安全活动教案范文

1、让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不相信陌生人的话。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辨别陌生人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陌生阿姨。

活动过程。

一、课件出示情境表演。

1、小林在路边等妈妈,突然有一位陌生人对小林说,他要带小林去找妈妈。

2、小红自己在家玩,这时突然有人敲门,告诉小红说,她是妈妈单位里的阿姨。妈妈有事不能回来了,让小红去阿姨家玩。

二、组织小朋友们讨论。

1、看了情境表演你都知道了什么?

2、什么是陌生人?能和陌生人走么?

3、能相信陌生人吗?为什么?

小结:

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能和陌生人走。

三、情境练习。

1、放学了,这时一个陌生人对一个小朋友说,你妈妈有事让我来接你。

看了这个表演让小朋友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怎么说?怎么做?

通过第一个情境表演小朋友知道了不能和陌生人走,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所以第二个情境一表演完老师还没有提示,小朋友马上就说不能要陌生人的东西吃,陌生人能把人骗走。特别有一位小朋友说东西里有迷药吃了就回不了家了。可见此次活动是十分成功的。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及反思范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7份;公共汽车3辆;商店一个(用kt板制作一个大门和两面墙。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最近在四川汶川发生了一件大事,是什么?说说你了解的情况。

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3、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4、提问: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能力。

二、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三、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小朋友是怎么逃生的?

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

(5)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四、幼儿与家长们一起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2、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扶持。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好逃生技能。

幼儿园托班安全活动教案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家园共育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育教案

1、让幼儿了解正确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的正确方法。

2、理解词:“细嚼慢咽”。

1、让幼儿了解正确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的正确方法。

2、理解词:“细嚼慢咽”。

教学挂图《吃东西的时候》。

一、讲故事,让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想象小动物们发生事故的原因。

1、讲故事开头。

熊猫妈妈的医院今天可忙了,刚送走了一位病人,又来了一歌猫妈妈带着小猫来了。见小猫难受的样子,熊猫医生关心地问:“小猫,你哪儿不舒服?”小猫指指喉咙说不出话来,熊猫医生拿起手电筒和压舌板对小猫说:“张开嘴,让我瞧瞧。”

熊猫医生用压舌板压住小猫的舌头,打开手电筒一照,看见一根长长的鱼刺卡在了喉咙中间。熊猫医生正要用镊子取出鱼刺,听见了小狗汪汪地叫着跑了过来,它不停地咳嗽,说是被骨头呛着了。熊猫医生赶紧帮助它们取出了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和小骨头。熊猫医生奇怪地问:“小猫、小狗,你们怎么会被鱼刺卡住,被骨头呛着呢?”

(1)小猫为什么会被鱼刺卡住?

(2)谁来熊猫医院看病?

(3)小狗为什么会被小骨头呛着呢?

2、讲故事的后半部分。

猫妈妈说:“今天小羊过生日,它为好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它们喜欢吃的东西,朋友们非常高兴,就一边吃一边唱呀,说呀,玩呀,结果被鱼刺卡住了,被小骨头呛着了。”熊猫医生对小猫、小狗说:“吃东西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能边吃边玩。吃到嘴里的东西要细嚼慢咽,不要着急,记住了吧?”小猫、小狗记住了熊猫医生的话,又高高兴兴地参加小羊的生日祝贺会了。

二、了解安全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吃蛋黄等的正确方法。

三、饭后要出去走走,不要急着睡觉和剧烈运动。

幼儿园托班安全活动教案【】

师:“鼠宝宝和鼠妈妈一起去厨房拿蛋糕吧。”

音乐起,教师在幼儿前面带领幼儿去拿蛋糕,提醒幼儿音乐的变化。

音乐变强,师:“老猫要醒来了,快跑呀。”

教师带领幼儿跑回家里。

师:“哦,宝宝们真棒,拿到了那么多的蛋糕,我们鼓鼓掌。”

师:“你们看厨房里还有那么多蛋糕我们一起把它全都拿出来好不好啊?”

音乐起,老师在幼儿后面跟着幼儿去拿蛋糕,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配班老师(老猫):喵呜,是谁呀?

师:“快跑呀,老猫醒来了。”

我们拿了那么多的蛋糕够我们吃上好几天的了,鼠宝宝们我们回去吃蛋糕喽(教师带领幼儿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