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小猫钓鱼看图(模板17篇)

小猫钓鱼看图(模板17篇)

作者:笔舞

优秀作文是一种才华的展现,它能够感染读者,引起共鸣。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展示了不同年龄段和背景下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小猫钓鱼的看图写话作文

周六上午,阳光灿烂。小明和爸爸在河边钓鱼,爸爸钓了九条鱼,小明一条鱼都没钓到。

小明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我一条鱼都没钓到呢?”爸爸说:“因为你没按方法”,小明说:“爸爸你告诉我行吗?”爸爸又说:“第一把从挂着鱼钩上,第二把鱼钩放水里就好了。”这时,小明满头大汗。爸爸问小明你为什么头上出汗呢?我也不知道,爸爸说:“是不是大鱼?”爸爸跑过去帮小明拉。

这时,大鱼拉了出来,小明对爸爸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鱼哦。”我们把它带回去吧。

二年级看图写话范文

小河边绿草如茵,垂柳鸣蝉,他打开钓鱼的工具包。拿出鱼竿,装好鱼饵,站在河岸边静静地等待鱼上钩。小明在太阳的照射下站了一会儿就已经满头大汗了,突然,他看见鱼饵上下动了几下,他想一定是有鱼上钩了,他把鱼竿轻轻一抬,嘿!真的有一条鱼上钩了。他喜上眉梢,急忙把鱼放进鱼篓里。

傍晚他提着鱼篓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二年级期末看图写话小猫钓鱼作文

一天,小猫到河边钓鱼。

河水哗哗地流着,柳树的枝叶被风吹得像小姑娘的长发随风飘扬。

小猫站在河岸上,拿起鱼竿往水里扔。

小猫静静地等鱼上钩。

忽然,小猫觉得鱼竿有点儿重,连忙把鱼竿往上拉。

可是,小猫发现拉上来的不是鱼,而是雨鞋。

小猫可伤心了,说:“怎么是一只雨鞋啊?不是我要的鱼。”小猫正想把雨鞋扔掉。

突然,小猫听到有像小鱼在里面游的声音,就把雨鞋倒过来摇了摇,只见倒出了一条鱼。

小猫开心地笑了。

二年级期末看图写话小猫钓鱼作文

一天,小猫去河边钓鱼。

岸边的柳树姑娘照着镜子。

小猫放下带着钩子的鱼竿。

等了一会儿,鱼竿慢慢变沉了,小猫喜出望外,赶紧把鱼竿拉上来,可拉上来的竟然不是鱼,而是——一只雨鞋。

小猫伤心极了!它想:今天我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小猫拿着雨鞋晃来晃去。

突然,小猫感觉有什么东西在鞋子里,将鞋子往水桶里一倒,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出来了!

小猫兴高采烈地提着水桶回家做鱼汤吃喽!

小猫钓鱼的看图写话作文

星期天烈日当空,小明来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边来钓鱼。

小河边绿草如茵,垂柳鸣蝉,他打开钓鱼的工具包。拿出鱼竿,装好鱼饵,站在河岸边静静地等待鱼上钩。小明在太阳的照射下站了一会儿就已经满头大汗了,突然,他看见鱼饵上下动了几下,他想一定是有鱼上钩了,他把鱼竿轻轻一抬,嘿!真的有一条鱼上钩了。他喜上眉梢,急忙把鱼放进鱼篓里。

傍晚他提着鱼篓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二年级期末看图写话小猫钓鱼作文

一天,小猫在离家不远的湖里钓鱼。

可是它一拉鱼钩,鱼竿上挂着一只雨鞋,它非常伤心。

小猫又放下鱼竿继续钓鱼。

一会儿,浮标动了,它急忙拉鱼竿,心想这下有鱼了吧!它感觉鱼竿特别重。

它用力往上拉,结果拉上的却是一只高筒雨鞋,它顿时耷拉着脑袋。

它往里一看,雨鞋里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鱼,小猫的心情一下子就开心起来,它赶紧把小鱼倒进水桶里。

它又继续钓鱼了……。

小猫钓鱼新法看图作文

我的家乡在於潜的一个山村里,那里有一片片茂密的竹林。春天,竹子长出嫩嫩的叶子,它下面的竹笋伸了个懒腰,正从厚厚的土地里被春雨叫醒,起床了呢。夏天,竹林里的叶子长得很茂盛,遮住了阳光。走进那里,阴凉阴凉的,真像个大自然“空调房”。秋天,有些叶子变黄了,但有些还是像以前一样嫩绿色的,半黄半绿,可好看啦。还有的竹叶在空中飘来飘去,像一只只小蜻蜓在空中飞舞。冬天,天空飘着数不清的雪花,地上积满了厚厚的雪,雪把竹枝盖的密不透风,像是天空妈妈给竹子盖上厚厚的棉被似的。家乡的竹林不仅给我带来又香又嫩的竹笋,而且还给我带来了清凉和快乐。

小猫钓鱼的看图写话作文

一个周末的下午,太阳高照,柳树摇着又长又绿的.长辫子。远处的大山一座连着一座;近处的小河里,一条条小金鱼,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柳树上,一只可爱又机灵的蝉在歌唱。在这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小明拿着钓鱼竿去钓鱼。

他先在鱼钩上放上食物,再扔到河里去。不一会儿,一条小鱼就上当了,小明拉上来一看,原来是一条胖头鱼。就这样一条一条地钓,不一会儿,钓了十几条鱼。

今天,小明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指导教师崔梅茹欢迎投稿。

小猫钓鱼看图作文

它回家搬来一个塑料桶,放在河边,里面装满了净水。自己就躲到草丛里睡觉去了。许多小鱼看见岸上有净水,都争先恐后地往桶里跳,顿时塑料桶里开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水花。小猫一觉醒了,伸了个懒腰,向河边走去。小猫看见河边的桶里全是鱼,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一定要爱护它。

教学任务: 。

l.交待本课训练重点:学习写一句通顺的话。 。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

3.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和课文内容,标出自然段序号。 。

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

5.质疑。 。

教学过程 :(略) 。

第二课时 。

教学要求: 。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

2.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

教具准备: 。

投影片、图片 。

教学过程 : 。

一、复习导入  : 。

1.认读字词。 。

2.自由读全文,回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

二、新授: 。

(一)根据质疑情况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

1.学习第一自然段 。

(1)课文写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读一读。 。

(3)看图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运用语言) 。

(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句式)。 。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

(1)小花猫开始钓着鱼了吗?为什么呢?自由读二、三自段。 。

(2)看图理解小花猫是怎样钓鱼的。 。

3.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导有语气地朗读。 。

4.学习第五自然段 。

(1)自读。想:猫妈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

(2)你理解这两句话吗?(再次质疑) 。

(4)指导朗读,体会猫妈妈的话的含义。 。

5.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

(2)看投影,理解怎样做是一心一意钓鱼。(板书:一心一意) 。

(3)看图,理解“钓着了一条大鱼”(师板书:钓着了。板画:一条大鱼) 。

(4)指导有语气的读这两个自然段。 。

(二)总结课文内容: 。

自由读课文。想:小花猫开始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又钓着鱼了?  。

(三)学习按要求说一句话: 。

1.看黑板上的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例句。 。

2.按要求说句子。( )在河边钓鱼。 。

( )在河边( )。 。

( )在( )( )。 。

3.判断句子的正误,理解什么是通顺的句子。 。

我在河边划船。(x) 。

4.同桌交流造句。 。

三、总结全课: 。

你喜欢这节语文课吗?为什么?(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四、板书设计 : 。

10. 。

三心二意 钓不着 。

一心一意 钓着了 。

图片 板画 。

第三课时 。

教学任务: 。

1.读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

2.学习本课生字,有重点的指导书写。 。

3.写句练习。 。

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

教学过程 :(略)  。

原作者:刘红艳  。

1、正确书写和认读课文的生字 。

3、能有感情地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稍有提示或无提示情况下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

4、能用自己的话结实课文关键词语“三心二意”、“一心一意”,并举例说明 。

(1)用自己的话概括小猫变化的原因,从它身上看到了什么 。

(2)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

学习任务分析 。

1、学生的起点能力: 。

2、学习新课文以巩固学生阅读方面的技能,练习说话的能力。 。

3、课时:三课时。新授、复习、练习并重 。

教学过程  。

一、知识新授阶段 。

1、激发兴趣 导入  课文 。

2、揭示课题 初读课文 。

(1) 课题(板书课题) 教师朗读课题,学生跟读。 。

(2)学习课题中的两个生字“猫”、“钓”(卡片显示,并以异色表示偏旁) 。

3、分段讲授 理清课文脉络 。

1~3小节 。

(1)提问:课文中描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板书) 。

小猫为什么开始钓不着鱼?(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4~7小节 。

(7)找出课文中的一对反义词。(板书) 。

4、集中学习课文新字词 。

(3)学习生字“怎么能”,注意字的结构与发音。 。

(4)读一读重点词汇“三心二意”“一心一意”“怎么能”“不一会儿” 。

二、知识巩固阶段 。

1、集体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以及小猫和猫妈妈各自的语气。 。

2、加强难点学习 。

(1)“……又……”造句 。

sqj感谢你的光临 。

l.交待本课训练重点:学习写一句通顺的话。 。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

3.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和课文内容,标出自然段序号。 。

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

5.质疑。 。

教学过程 :(略) 。

第二课时 。

教学要求: 。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

2.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

教具准备: 。

投影片、图片 。

教学过程 : 。

一、复习导入  : 。

1.认读字词。 。

2.自由读全文,回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

二、新授: 。

(一)根据质疑情况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

1.学习第一自然段 。

(1)课文写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读一读。 。

(3)看图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运用语言) 。

(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句式)。 。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

(1)小花猫开始钓着鱼了吗?为什么呢?自由读二、三自段。 。

(2)看图理解小花猫是怎样钓鱼的。 。

3.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导有语气地朗读。 。

4.学习第五自然段 。

(1)自读。想:猫妈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

(2)你理解这两句话吗?(再次质疑) 。

(4)指导朗读,体会猫妈妈的话的含义。 。

5.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

(2)看投影,理解怎样做是一心一意钓鱼。(板书:一心一意) 。

(3)看图,理解“钓着了一条大鱼”(师板书:钓着了。板画:一条大鱼) 。

(4)指导有语气的读这两个自然段。 。

(二)总结课文内容: 。

自由读课文。想:小花猫开始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又钓着鱼了?  。

(三)学习按要求说一句话: 。

1.看黑板上的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例句。 。

2.按要求说句子。( )在河边钓鱼。 。

( )在河边( )。 。

( )在( )( )。 。

3.判断句子的正误,理解什么是通顺的句子。 。

我在河边划船。(x) 。

4.同桌交流造句。 。

三、总结全课: 。

你喜欢这节语文课吗?为什么?(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四、板书设计 : 。

10. 。

三心二意 钓不着 。

一心一意 钓着了 。

图片 板画 。

第三课时 。

1.读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

2.学习本课生字,有重点的指导书写。 。

3.写句练习。 。

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

教学过程 :(略)  。

钓鱼看图作文

在蓝蓝的天空下,有一只小猫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玩着。过了一会儿,它的肚子叫了起来,它想:“我何不去钓几只小鱼吃呢?”于是,它又走到了小河边上。

这时,它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叫道:“哎呀!我忘记拿鱼钩了!”于是立刻掉头往回跑。突然,它觉得有人好像在叫它,回头一看,原来是它以前救过的一只小鸟,正在后面一边飞一边气喘吁吁地说道:“等一等,不用拿了,不用拿了!”小猫听了,赶紧问道:“怎么了?”小鸟说:“现在小河边上都建起了许多工厂,排放了大量的工业废水,河里没有一滴清水。有一次,我听它们说:‘要是有一盆清水让我们跳进去该多好呀!’所以,只要把一盆清水放在岸边,小鱼们就会一个个往里跳。”小猫听了,高兴地说:“这可真是一个好办法,谢谢你!”于是,又跑了回去。

“啊呜,喵!”小猫睡醒了,它打了个哈欠,迷迷糊糊地站了起来,张开了它那双惺忪的睡眼,又打了一个哈欠,一看,盆里已经鱼满为患了,河里剩下的老弱病鱼还在不满地嚷着:“猫老板!还有没有清水了呀?”小猫看了看盆里,说:“清水嘛,还有许多,可我的肚子没那么大地方给你们住!”

顿时,小鱼们明白了小猫的阴谋,突然一起大哭了起来。小猫惊讶地问:“怎么,你们难道没学过我自编的《过河吃鱼》:‘鱼生自古谁无死,留着自己给鱼吃!’吗?”小鱼们生气地说:“想不到刚逃离了脏水的魔爪,结果又进了猫爪!”小猫一听,顿时恍然大悟,悔恨交加,它后悔地说:“我错了,不应该吃你们!”

看图作文钓鱼

夏日的午后,小军兴高采烈地提着水桶,拿着鱼竿来到小河边钓鱼。

河面如同一块硕大的银镜,河水清澈见底,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河边的花儿开得正盛,红的.、黄的、白的……在小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秀丽。柳枝长长的,微风一吹,不停地跳着芭蕾舞。太阳散发出灿烂的光芒,热得树枝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

开始钓鱼了,小军先把鱼饵小心翼翼地穿在鱼钩上,然后,拎起鱼竿,把鱼线甩向河中央,焦急地等待着鱼儿上钩。可是,等了老半天,鱼还是没上钩,这可把他急得满头大汗,但他又一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得耐心等待。果然,不一会儿,鱼线动了起来,鱼漂不断地往下沉,他赶紧提起鱼竿。哇!一条大鱼上钩啦!小军喜出望外,赶紧从鱼钩上取下鱼,装进桶里。

接着,他又钓到了好几条鱼,虽然小军今天很累,可他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钓鱼看图作文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这只小猫长大了。一天,它又像以前一样,扛着鱼竿,拎着水桶向小河边走去。

此情此景,小猫灵机一动,想:河水都被污染了,鱼了都无法生存了,要是有一盆清水,小鱼儿不就是会自投罗网了吗?哪还要我这么辛苦地钓鱼呀!于是小猫扔下手中的鱼竿,一转身向家里飞奔而去,它推开木门,拿起了一个脸盆,来到水井边,打了一盆干干净净的井水,端起脸盘就向小河边跑去。再次来到河边的小猫已满面通红、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

小猫找到一处齐水的岸边,把脸盆放下,由于刚才太累了,自己却在一旁趴着睡着了。

这时,水里的小鱼看到一盆清澈见底的水,个个都高兴的活蹦乱跳,都一跃而起,跳到了脸盆里。不一会儿,脸盆就满了,当小猫醒后,看见一盆“鱼山”,兴奋的垂涎三尺,它端起满满的一盆鱼就回家了。

从此以后,小河的水又慢慢恢复了以往纯净……。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8-p9《小猫钓鱼》.

2教材分析: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形象的体会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含义。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1-5各数,进一步感知“0”的含义和书写。

4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5能力目标: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会运用。

6教学重难点:理解0的含义和正确书写0。

7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温度计、直尺、小猫头饰、数字卡片。

8教学过程:

1提取图中信息,获得感性认识。

猫这次钓到多少鱼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出示课本第8页《小猫钓鱼》情境图。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1:我看到图中有4只小猫排着队,还钓到一些鱼。

教师在田字格板上从左数第四格板书:4。

生2:我发现第一只小猫钓了3条鱼,第二只小猫钓了2条鱼,第三只小猫钓了1条鱼,最后一只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田字格板上从右到左依次板书:3、2、1。

师:最后一只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我们用哪一个数字来表示?

生:用“0”来表示。

3在乐中说和做,加深对“0”的理解。

a、老师做,学生说。

师(手里拿3支铅笔)问: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3支。

师(把手里的铅笔放进文具盒)问:我现在手里还有铅笔吗?用几表示?

生:没有,用0表示。

b、学生之间互相做,互相说。

c、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感知0表示“没有”的含义。

4发散思维,丰富“0”的含义。

1、想一想:你们还在哪里见过0?

a、小组内讨论,交流。

b、全班汇报。(温度计上有0,直尺上有0……)。

2、认一认。

a、出示温度计,讨论: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表示气温是0度)。

b、指导观察直尺。

a、找出数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数学顺序开小火车读一读。

b、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开始,是起点。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50的书写。

像拼音里的0字……)。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0?要注意什么?

3、听《写0儿歌》(电脑显示):

数学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先听儿歌,并伴随音乐有节奏朗读一遍。)。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书空。5、写一写。

a、学生尝试写。

b、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优缺点。)。

c、再次写0。(学生在课本第8页上写0)。

6开放题。

7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汇报给家长听吗?

看图作文钓鱼

春回大地,灿烂的阳光洒在湖面上,到处鸟语花香。小华和爸爸划着一艘小舟钓鱼,一只可爱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地歌唱,春光明媚。小华心里喜滋滋的,湖水真是清澈见底,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小华和他爸爸的影子,春风吹着小华,小草,水底的水草跳着舞,小华很细心,他们带着帽子,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车轮一样,过了一会儿,就钓了满满的一桶鱼。小华说:“今天真开心!”爸爸也开心地笑了。

海面上,一望无边,波涛汹涌,海底深处,一群鱼儿游来游去,那些鱼儿,银光闪闪,在一起嬉戏打闹。水草在挥舞着,有高的,小的,小鱼们吐出一个一个像珍珠一样的泡泡。“太开心了”,一条蓝黄相间的小鱼说。不一会儿,小海龟来了,那只小海龟身上,银光闪闪,像银子一模一样。小海龟“呼”的一声叫来了小龙虾、小蟹。它们也像小海龟一样,也很像金子一样。不过,它们身上是五彩缤纷,其中有一个小龙虾,悠然自得,鱼儿们看到这么多大怪物吓得东躲西藏,藏到了它们的游乐常那里很安静,小鱼们这才放心地睡觉了,有一条小鱼还流出了口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