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课题开题汇报稿(通用18篇)

课题开题汇报稿(通用18篇)

作者:曼珠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参考范文中的一些优秀表达和句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些范文范本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课题开题报告

“孩子不应该输在人生的起跑线”,在我们所生活的周边无时无刻不听到这样一句话。其实,这样的一句话刚好也反映了我们在这个日益激烈竞争的社会上,教育问题也慢慢的凸现出来。越来越多的父母关心的是孩子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的一个升学情况,相对而言对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样一个阶段还不是特别的重视。那么我认为幼小衔接的问题也应该成为这些教育问题中相对比较重的一个问题,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也存在着长远的影响和很大的意义。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很显然,幼小衔接就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在做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家长们往往会感到焦虑,老师也会很盲从,幼儿更是迷茫。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更快地得到转换,更好的适应,例如在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上等诸多方面上跟上小学的节奏和要求。

在幼小衔接方面,幼儿园加强与家庭、与小学的沟通联系,共同充分研究一些准备工作处理好幼小衔接的问题,这对于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连贯性和整体性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研究。秦振飚认为教育的衔接要求课程的衔接,幼小衔接教育最终借力于幼小衔接课程的实施来进行,并提出了幼儿园中幼小衔接的课程理念。香港中文大学李子建教授和西南大学杨晓萍教授等人提出了幼儿园与小学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必须充分关注两个学习阶段的差异,体现“五化”课程衔接理念。第二,对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苏伟认为,在幼儿园大班的管理上应该实行幼小一体化,让幼儿园教师定期参加一年级教师的讲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有意识在大班阶段对幼儿进行听说读写能了的培养,还可以调整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为幼儿适应小学时间做铺垫。余玉茹认为在幼小衔接中,家庭应该为孩子做好物质和心理两方面的准备。第三,对幼小衔接与儿童发展的研究。马以念等人认为儿童在入小学前普遍存在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差,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差,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差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弱等社会适应问题,儿童社会能力与学业成绩呈显性正相关。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目前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从生态学理论模式来思考幼小衔接。生态学理论模式并不排除儿童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但着重强调儿童个性特点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存在幼儿可能对于某种学习环境做好了准备,而对另一种环境没有做好准备的现象。生态学理论认识到幼小衔接中各种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认识到儿童和所有与幼小衔接过程中相关的参与者为此带来了很多互相交叠的经验,从而为分析幼小衔接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方法。同时它还认识到各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可以根据其对于现存关系和对儿童的影响分为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第二,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幼小衔接。罗戈夫认为发展史个体在社会文化活动中不断改变自己参与其中的角色的过程。根据罗戈夫的理论,在幼小衔接中要考虑到通过参与与适应学校生活意义重大的活动事件,儿童、家庭和教育者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同时还要考虑这些活动和事件伴随着他们的参与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科萨罗等研究了儿童以协商、分享和创造文化的方式参加到幼小衔接中的重要性并且将幼小衔接构建成为一个人们和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这些活动,儿童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科萨罗等强调了幼小衔接引导活动的重要性,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儿童为适应学校的社会文化环境做准备。

初步设想:

1.建立“师”“幼”互动关系,关注幼小衔接内容中如何建构“师”“幼”间的互动以及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影响。

2.把幼小衔接与幼儿园的课程实施相结合,与幼儿发展的特点相结合。

3.研究家园关系,整合“幼小衔接”工作中“家”与“园”在衔接方面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4.调查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是怎样的断层,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什么样的影响并找出相关应对策略。

课题开题报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获取探究信息及如何去进行自主探究。因此,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课程资源显得非常重要,而初中物理课程资源极其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探究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并把开发的课程资源利用于课堂,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在一定的资源帮助下,完成即定的探究目的,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2、研究意义。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面对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繁多,杂乱,不均衡”等问题,开展分内容、分形式的研究,并通过实践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课堂,获得真发展。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小步子推进、从小环节切入、研究小问题的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注重实用的实践研究。

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比较典型的有教材、学科知识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概念。

1、研究目标。

开发和利用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如针对初中物理课程,开发、整理对应的教案、课件、图片、视频、实验、课堂练习、试卷、拓展的课外小实验、相应的课后阅读材料,并进行归纳。把整理好的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由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迁移,学会创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学生学案,从而促进物理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研究内容。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分块进行课程安排,对各块内容,根据内容特点,确定开发课程资源的形式。并对开发的各种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课程开发的各种资源能否切合学生学习实际,能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否在互学互助中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获得发展,这些都与教师个人的课堂引导、教学方法及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合理应用有关。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论是创设问题情境,还是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以及课堂练习活动和同伴互助活动等,都必须注意相关的时间安排和课程资源的内容形式进行一定的取舍,以及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应注重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指向性和挑战性,更应注重有效性与实用性。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宽松、风趣、幽默、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学会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来学习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并将这种思维和方法运用于学习其他学科,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为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有价值的辅助资源,使课堂教学在落实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推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一支有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整合、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广符合物理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实际的经验与模式。

1、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形成研究成果的验证证据。

2、研究步骤。

(1)20xx年5—6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申报研究会,广泛搜集、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提高对课题内涵的认识,制定研究计划,落实具体任务。

进行讨论、研讨,形成一系列有效的课程资源系统,课题组成员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3)20xx年1~6月,全面实施阶段。课题组研究重点放在把已开发的各种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课题组成员进行公开课汇报,在课堂上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种课题组开发的课程资源,并与普通课堂进行比较,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内容。课题组成员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及论文,并将其汇编成册,鼓励成员在cn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为本课题下一阶段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4)20xx年7~12月,利用课堂教学渗透有效的课改思想,构建目标体系。加强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在这一阶段,注意将课程资源进一步系统化、合理化、完整化,并对课程资源的使用注意延续性,并通过各种评估方法,评估课程资源应用在课堂中的作用。各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及经验文章力求在cn刊物发表。

(5)20xx年1—6月,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全面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建立一套完整的初中物理教学评价体系;并接受评估验收。本课题的后续研究可对以上步骤作适当调整后滚动进行。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形成系统的初中物理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的内容有效,贴近初中物理课堂。初中物理课程资源来源于课堂,形成于课堂,应用于课堂,对初中物理课堂带来一定的成效。

1、整理收集一系列完整有效、实用的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收集汇编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成员的公开课教案、实验改进方案、优质课光盘、学生学习成果汇编、研究论文汇编、中期及后期研究报告等。

3、收集汇编一系列课题组成员的各种获奖证书和荣誉证书,包括论文获奖证书、教学比武获奖证书、指导学生参赛获奖证书、各级政府表彰荣誉证书等。

课题开题报告

“欣赏”作为美术新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老师忽视,一方面,欣赏课内容多,涉及面广,如何把握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教师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够,往往对欣赏课兴趣不浓,课堂参与少。具体说来,在目前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以下误区,从而导致美术欣赏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课堂中基本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很少参与讲述,师生互动少;

(3)初中生对美术欣赏课兴趣不浓。

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研究,探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加强师生互动,切实提高美术欣赏课课堂教学成效。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音、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一直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所在。素质教育的提倡又一次为其搭建了跳跃平台。要完成上述目标,就要上好美术欣赏课,也就是美术欣赏课的意义所在。美术欣赏课的意义在于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便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知识面的扩大。美术鉴赏课的意义和重要性,能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学生的知识修养支持。

(1)现代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儿童在不断与环境的接触中建构知识和行为策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受个人兴趣、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表现为主动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受本人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情感品质等制约,在对信息的内部加工上表现为独立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1)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2)有效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促进教师重新审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使教学各要素、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教学流程展现等方面更优化。从而发展自我,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1)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能正确把握美术欣赏课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关系。

(2)克服以往欣赏课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创设开放、和谐的教育环境和适宜的教育情境,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

本课题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

(1)初中美术欣赏课活动着力点的研究;

(2)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参与性调动的研究;

(3)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4)美术欣赏课常用教学方法的研究;

(5)美术欣赏课中师生互动环节设计的研究。

本课题将整合各种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开展研究。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准备阶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1.通过课堂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学习欣赏课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确立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同时开展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2.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进行大量的资料查阅和整理工作,为欣赏课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并结学生实际,初步进行尝试教学,为下一步的研究积累经验。

(二)实施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0月)。

1.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进行了解。

2.研究进入实施阶段。这一时期我们根据微课题研究的规定,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定期撰写教学反思并上传到网上,与其他课题组成员进行网上交流,相互学习课题研究经验。

3.精心备写教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改教案,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积极书写教学反思、认真收集资料。

4.研究告一段落,对学生的收获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试验结果,证明了试验研究的预期效果。

(三)总结阶段(20xx年11月-12月)。

对本课题的试验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对平时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所积累的教学反思和阶段性小结等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本课题研究后,拟取得以下成果:

2、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课题研究的阶段计划和总结;

4、围绕课题研究形成的论文;

5、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等;

课题开题报告

我长期带小学数学,且一直教的是老教材。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老教材就是单一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可能导致优生认为太简单满不在乎,中等生认为刚合适容易满足,差生认为太难失去信心的局面,使学生思维受到局限,课堂气氛冷清,无法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自从去年秋季学期我使用新教材后,豁然开朗,原来新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值得认真研究、探讨。

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有以下几大功能。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信息,并能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解答,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现信息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合作的机会,也让学生聆听他人的想法,启发自己的思维。

(三)建立模型。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逐步建立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这一模型去解释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问题。

(四)培养能力。

有效的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团协作能力,从而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反馈教学信息。

有效的情境也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过程,都是可通过学生发现信息,解答问题的情况,了解他们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六)促进课堂教学。

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是轻松而快乐的。

三、文献综述。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关心学习。

1、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知识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由学生自己通过主动动探索得出论。

2、“思维”的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让儿童多动手操作、多观察。

3、课堂教学论。

《新课标》指出: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体验。

1、理论学习和收集资料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深入学习有效情境的有关理论,掌握创设与利用有效情境的方法。

2、研究分析资料阶段(20xx年1月-20xx年4月)。

通过现场看课、网上查找、杂志阅读等方式收集专家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学的典型片段;通过听普通教师的课并进行现场录音(包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录音)收集教学实录并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学的典型片段。然后根据理论分析,制定出对情境教学的参照目标,总同类型的课不同的策略方法。

3、自我实践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根据阶段分析研究的果,进行对比性实践,总性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对比和反思,验证阶段性研究的成果。

4、总、题阶段(20xx年6月)。

回顾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根据实践检验的情况进一步深化研究所得出的论,写一份有计划、有实施、有案例的关于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报告,展示一堂运用研究论所驾驭的课堂。

五、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课题研究主要利用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法等方法进行。

(1)调查法,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文献法。搜集利用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3)经验总法。广泛总实验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有效地创设与利用情境教学的能力,以情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对照研究、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水平。

4、通过对课堂教学环节的个案研究、分析,总出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前言、主文、尾语和附件等5个部分。

(一)标题。

(二)前言。

简述课题概况,包括课题来源及级别、历时、对课题成果的总体评价作用意义。

(三)主文。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课题的一般情况,阐述课题的背景;指明课题目标、研究思路及原则;说明研究历时及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2)课题的研究成果,简要阐明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联系;着重揭示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强调本课题与实践的关联性、乃至在实践工作中应用的阶段性成果。(3)课题的评价性意见,自我评价———根据国内外、所在地区和同类单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现状,对本课题的地位给予正确的定位,并提示本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前景。

备课组、教研组、教科室评价———综述各级组织对本课题的意见,并注明典型评语。

实践者的评价———如果本课题在实践中已有应用端倪,则可给出实践者的反馈意见。

本研究希望得到支持。

录像设备、录音设备、网络设备、同事之间、文献资料。

课题开题报告

(1)名称要准确、规范。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1)研究的目的一般从三个方面阐述:

教育科研目标,阐述要探索、研究、总结什么科学规律;。

育人目标,阐述课题研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工作目标,阐述课题研究对整体工作的促进作用。

(2)意义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

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

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实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1)研究范围的限定。

a、对研究对象的界定。总体范围和正确选取研究对象的样本。

b、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要下比较明确的定义,可以使该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思路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和评价研究的合理性。

2)研究的内容。

研究课题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有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就可以依据研究内容设计更为具体的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课题开题报告

我校七、八年级数学主要作业是课本习题和基础训练,其它是各任课教师自己选择一小部分习题或由学生自己买资料来补充。但从学生的作业情况与教学实际中发现,这些作业形式不甚符合我校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虽然编写得比较好,但对我们学生来说难度有所偏高,基础题量偏少。在实际使用中,不少后进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影响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我校课改的焦点之一,而其中作为学习方式载体之一的作业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领导及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追求,数学教育、教学的模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教师讲、学生听,平铺直叙的复习、新授、巩固、布置大量课后作业,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及数学学习的实际,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数学作业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鉴于此,我们的课题就是研究如何精心设计、合理布置作业,能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目的对教师来说,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信息反馈,它可以使教师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今后教学活动的组织或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针对我校实际,本学期教导处提出“以作业为抓手,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多补救”的教学策略。因此,开发与利用适合校情、学情的数学作业,对深化我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1)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实现“轻负担、高效率”,这一相关课题越来越备受省内外教育者关注。如西安铁一中学的“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研究”,虽然学科不同,但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

(2)“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也是本课题的研究点,它关注的是教师怎样“设计”、如何“有效”,这也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命好题”的研究需要。

(3)通过有效作业的实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符合校情、学情的作业模式,已成为省内众多学校教改的热点。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洋思中学的堂堂清,侧重的都是练得精到,练得有效。我市部分学校均开发适合自己校情的导学案,其中就有作业设计。

1、数学作业:是教师布置的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数学学习,检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的一种手段。

2、有效的数学作业:是指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效度(质量)有效地提高。

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二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三是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动机。

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优势。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评价理论体现了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1、调查作业布置、设计、指导、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

2、开发符合校情、学情的校本作业。

3、探索有效作业实施方案(包括作业完成形式、批改形式、评讲形式等)。

(一)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态度以及作业中存在问题的处理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

(二)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制定课题研究的具体策略,构建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三)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边教学边研究,不断调整方法,完善实施方案。

(四)经验总结法。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通过对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推动本课题不断深化研究。

(五)个案研究法: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1、各年级实验前后成绩分析。

2、《马鞍山四中初中数学校本作业》。

3、“研究论文集”、“优秀命题集”、“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集”、“研究课教案集”、“学生优秀作业汇编”等。

4、马鞍山四中学生作业方案。

5、马鞍山四中学生作业批改方案。

6、马鞍山四中学生问题作业矫正方案。

7、马鞍山四中“有效作业”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综述。

1、提交课题立项申请书。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课题组内人员分工,并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4、邀请专家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5、举行开题论证会。

1、调查作业布置、设计、指导、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相应的对策。

2、针对小班化的特点,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开发校本作业。

3、开展提高作业质量的研究,探索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和教师批改作业的形式,落实高效率、轻负担。

4、探究学生问题作业矫正方案,总结补救策略。

5、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加强交流学习,促进课题研究向纵深化发展。

1、开展“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论文、优秀命题、个案分析征集活动,编辑“论文集”、“优秀命题集”、“教学案例集”、“学生优秀作业汇编”。

2、完善《马鞍山四中学生作业方案》、《马鞍山四中学生作业批改方案》、《马鞍山四中学生问题作业矫正方案》。

3、组织座谈,邀请专家进行评价和指导。

4、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5、编辑《马鞍山四中初中数学校本作业》。

6、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鉴定。

课题开题报告

校本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整合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研修活动。如何通过校本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从而构建我校“各尽所能,各学所需,各得其所”的“合适教育”模式,从而深化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目前我校迫切需要探索与解决的课题。

1.时代发展的需要。《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学校应该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实践证明,要实现高中的多样化发展和特色发展、初中的均衡发展,创建一流的、高水平的现代化中学,需要想方设法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

2.学校发展的需要。20xx年,我校开始实施了“双主协调,全效教学”、课堂教学“20+20”分钟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有一个关键因素制约着研究,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跟不上课堂改革的要求。平心而论,目前在我校的课堂里,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此类现象:教师用自己以前的老师的方式方法,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塞进学生的脑袋中;老师们喜欢做知识“搬运工”,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已有的经验和套路,且乐此不疲;总是重复着上一代“搬运工”的做法,不愿做半点的更改;一旦涉及到了“成长”、“自主”等需要抛开很多固守的东西重新出发时,就往往选择逃避、妥协和放弃,课堂教学面貌仍然是涛声依旧!究其原因主要有五:教研没有好的主题、教研不切合教师的需求、教研的内容质量不高、教研的组织不规范、教研缺乏奖励机制。

3.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校大多数教师是“一群渴望通过个人奋斗追求最大人生价值”的追梦者,他们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因此,探索形成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师成长模式,引导教师追求成功,已是学校刻不容缓的工作。新课程背景下,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通常要经历两个转化,一个是从教学新手向教学能手的转化,另一个是从教学能手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第一个转化可以依托教育教学的不断积累,从而提高实践能力;第二个转化则更多需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激起他们学习和解决教育实践难题的兴趣,促使他们通过科学研究把握教育教学理论,并且不断地总结、概括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力争在教育教学中有所创新,逐步向既能教学又能科研的研究型教师转化。而校本课题研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它是使教师向研究型转化、获得自我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所以,对我们学校,对我们教师而言,本课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1.校本课题与校本课题研究:“校本”是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立足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同时更强调学校对这项研究工作的全面管理。“校本”还有一层隐藏在深层处的含义,那就是“小”,课题立意必须是小课题。“小”并不是说研究的问题无足轻重、不关痛痒,恰恰相反,小课题研究应该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如新时期教学工作面临的种种问题,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学生学习品质培养、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研究等。这些问题都是关键问题,但也是大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自己的特长及兴趣,寻找“小”的切入点,从而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小”主要有三方面含义和意义。一是切入点小,即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具体、最真实的问题开展研究。这就使研究易于把握和操作,避免了以往一提到课题就片面追求大而空、忽视实效性和针对性、到头来教师仍感到自己离科研太遥远的“务虚”现象;二是时间短,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半年。从而克服大课题研究三年五年才能结题,周期长见效慢、人员变动大热情容易消耗等弊端;三是难度相对降低,校本小课题研究目标明确单一,针对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操作程序也就相对简单。教师只要明确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研究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就可在学校申请立项,在实践中开展研究。这样的研究使教师很容易享受到教科研的成就感。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校本课题研究”:从我校实际出发,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真实的具体的问题,特别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加以研究的活动。它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从研究范围上看,可分为教育问题研究和教学问题研究;从课题的来源上,可分为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总课题分解出的子课题的研究等等。

2.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说过,“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教学工作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专业修养与掌握规律,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是教师在教育这一特殊的岗位上充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过程”。这就需要探索我校老师在立志、育人、教学、教研等方面的专业成长因素和路径。

1.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着重点在于人,它关注人的兴趣态度、情绪积极性等对工作及其效率的影响,从人性、心理的角度来剖析和改善参与者的主观条件,从而带动对客观因素的改变,以期总体上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在学校教育管理中,重视教职员工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事业心、成就感,改善教师的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一所学校只有正确引导群体心理,发挥群体动力,才能充分激发群体士气,增强群体凝聚力,减少群体内部冲突,加强与管理者配合力度与默契,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2.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积极的动因和源泉。需要引起动机,动机驱动行为。马斯洛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某一种需要没有满足的时候,人就会去追求它,从而产生内驱力。当这种需要满足以后就不再有动力了。而这时又会产生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再驱使人去追求它,直到自我实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如果学校帮助青年教师知道他现在处于需要层次的哪个水平上,他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那么,学校就能在相应的方面给予培训而满足教师的这些需要,以促使青年教师其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3.目标设置理论。这是爱德温洛克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强调目标在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在决定个体的行为方面起直接作用的是个人本身为自己设定的具体目标,目标的最基本作用就是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沿着特定的轨道进行。它使人们知道他们要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完成。根据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在教师培养中,学校通过一定的培训措施,引导青年教师为自己设置目标,将他们的行为统一在一个方向上,以此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组织管理中应采取目标明确化,而不是简单地告诉青年教师“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同时应对目标过程及时反馈。

据此,本课题将在行为科学理论等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学校发展方向与教师发展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校本研究机制,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引导教师不断转型升级,实现专业发展。

研究目标。

(1)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我校相对稳定的教研文化氛围,从而涌现出一批校本教研带头人,带动“合适教育”的研究,落实“20+20”课堂教学。

(2)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起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工作机制和体系,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自觉行为,让校本问题研究成为我校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2.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

(1)制约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2)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3)培育中学教师自觉开展教育科研的动力机制。

3.研究的重难点:“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研究的重点,“培育中学教师自觉开展教育科研的动力机制”是研究的难点。因为这两个问题是困扰我校教师如何转型升级,不断成长成熟的关键。

1.研究的思路。本课题将在建构主义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等理论指导下,从现状及问题出发,探索基于校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并通过教师成长轨迹的个案研究,为教师提供成长范例。基本研究思路为:调查-分析-设计-实践-总结-推广。

2.研究的方法。本课题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学业成长进行互联互动式的研究,克服过去只重视对学生而忽视教师自己的研究缺陷。研究周期为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

(1)调查研究,发现问题:通过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进行调查,摸清制约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种因素。

(2)理论研究,设计方案: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对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的学理分析,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方法,然后设计出符合面向全体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的可能方案。

(3)开展实践,探索路径:根据设计的方案,组织教师开展一定范围的校本小课题行动研究,以此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4)总结比较,逐步推广:对实验教师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提出本项目的结论,然后在全体教师中进行推广。

课题汇报稿

唤醒幼儿的完整成长。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艺术教育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同行的重视。然而,在当前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幼儿很难真正地感受、体验和表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教师把教育的重点放在艺术知识的传授和艺术技能的训练上,把艺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忽视幼儿自身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二是艺术教育完全是以分科的形式按照大纲和进度进行的,忽视了各种艺术形式、艺术内容之间共同的要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我园提出《幼儿园生态式艺术主题活动教育策略的研究》《活力课堂理念下的幼儿园生态式艺术课程的研究》,就是要对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教育策略进行整体、系统、深入的研究,激发幼儿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通过多渠道的艺术感知、审美体验,提升对艺术的理解能力,达到美育的功能。在研究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教学。将其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幼儿的一日生活整合起来,建立起符合和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艺术主题教育内容,实现教师与幼儿、与课程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此课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幼儿园办园理念提升的过程,是幼儿园文化沉淀的过程,是幼儿园办园特色形成的过程。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每一个触角的明显变化,课题研究激励幼儿最大限度、最大空间地展现自我,引领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并且这样的课题研究所营造出的幼儿学习、成长环境是快乐的、轻松的、自主的、拓展的、富于创造性的。与此同时,通过对师资的多通道培训,教师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也获得了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和提高,令教师们对课题研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全方位的提高了我园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具有园区艺术特色的园本课程,使我园的办园特色日趋成熟。

一、规范管理,完善课题研究机制。

有效的课题研究往往与一个既有核心力量的课题管理机构有密切关联,我园课题由吴园长亲自挂帅,把握方向;课题研究小组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体,我们要求课题组长必须具备理论先行的能力,有相关的实践基础和创新能力,负责和全体成员共同讨论课题方案的制定与修改,指导、协调课题组内外活动;组织课题组成员的培训与学习;承担各类研究活动与安排。明确了课题组成员的工作职责:认真按计划实施,要勤读书、勤观察、勤交流、勤思考、勤动笔,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反映研究的情况,写一篇有质量的经验总结,积极向专业刊物投稿。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完善了科研成果评比奖励、优秀教研组评比等考评制度,每学期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挂钩。研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推动了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搭建平台,提高教师艺术素养。

教师是课堂研究的生力军,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是课题开展的首要条件。园长在教师培训上不惜投入人力、财力,主要从“专家引领”、“校本培训”“组织竞赛”三方面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素质培训。1.专家引领:

聘请省幼教专家、丹阳的幼教专家、教科室有关领导定期来园进行艺术教育方面的培训、听课题课并做提高课题研究效率的相关讲座。经过专家们高屋建瓴地引领,课题组老师们对“生态式艺术主题”理念、课题的内涵、研究的方法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经过专家手把手地磨课、评课,让老师们学到很多课堂教学的技巧,专家们从理论到实践的引领也更进一步增添了老师们研究的信心。

网资源上传将自己听到的好课、接收到的先进理念传达给其他老师,开拓教师们的眼界。2.园本培训:

我们还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来提升老师们的理论素养。我园每班都有一台电脑,因此在校本培训上,我们充分地运用了幼儿园的资源优势,以现代化的网上学习方式来促进老师们的专业提升。

(1)研读好书——更新理念的加油站。

只有具备良好的艺术基本功的教师才能轻松驾驭自己的课堂,为了督促老师自觉练好艺术基本功,幼儿园每学期都会组织一次艺术方面的基本功展示或考核,教师人人勤学苦练,个个积极参与,基本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们围绕课题所进行的的各种业务学习都力求一个“实效性”,同时又凸显了老师们研究过程中的“交互性”和“自主性”,因此培训学习成为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促使课题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研讨交流,深入课题实践研究。

1.领导小组蹲点指导。园长善于学习,能领悟当前课改的新动向,抓住每次政治学习的机会,与教师共同分享爱的传递和艺术教育新信息;园长和主任分别蹲点子课题,定期推门听课题组老师的家常课;参加课题组每周一次的研讨交流活动、每月一次的课题汇报课活动。在研究小组的齐抓共管下,小班、中班和大班六个子课题组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教师的研究热情高涨,课堂教学扎实有效。2.课题小组自主研讨。虽然每周子课题组都会开展研讨活动,但大家还是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为了集众人的智慧,切实解决这些难题。课题领导小组安排好时间,各课题组自主开展课题沙龙,邀请全园教师参加,为自己组遇到的的困难出谋划策,交流研讨。各年级组分别开展课题沙龙。老师们在课题沙龙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解决了很多问题。

集体活动的设计能力。另一个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同一教师进行多次的实践研究活动,探究反思,实现跟进。在此进行式中真正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对新教师和非专业教师受益匪浅。“一课三研,连环跟进”有效的调动了每位老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突出了研讨与提炼策略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合作性、互动性和实效性,也有效地推动了教师个体的成长;同时较好地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促使我们体验到了积累经验的快乐,有效的推进了本课题研究进程。

4.研究故事真情演绎。老师们把平时课题研究活动中的点滴感受和反思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述出来,很发人深省。有的讲述了课题研究中成功的经验;有的讲述了研究中遇到的困惑;有的把自己课题研究的心路历程展给大家;有的从细微之处找到课题研究的突破口„„老师们都是用心在反思,用心在研究。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大大提高了老师课题研究的能力。5.资料亮点相互交流。课题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积累了一本本记录着课题组成员研究轨迹的课题资料集和精美的课题活动相册,为了能相互学习,互相借鉴,从中领悟研究方法策略,每学期各子课题都会将阶段成果进行现场交流,各自介绍本课题研究资料的特色和亮点,如:评价体系的设计、活动实录、个案观察和反思、阶段研究报告等,同时也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温柔启蒙,唤醒幼儿生命体验。

1.精心选材,让艺术开启孩子的快乐之心。

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选择深受孩子们喜欢的艺术主题活动题材,让孩子们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激发孩子在活动中想学、要学、主动学,真正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觉得学习原来是一件很快乐、很激情的事情。如我们的主题活动《哈哈镜》,通过照照哈哈镜,对神奇哈哈镜产生兴趣,说说哈哈镜的有趣之处;音乐活动《哈哈镜》,通过唱唱哈哈镜、表演照哈哈镜感受到歌曲的诙谐幽默,从而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美术活动《哈哈镜里的人》、《滑稽的我》,通过观察和想象用线条创造性地表现哈哈镜中的形象,感受哈哈镜中人物身体夸张变形的多种姿态。整个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笑起来,真正的快乐起来,体现我喜欢、我快乐的真谛。只有充分了解、尊重幼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想方设法在幼儿学习中更多地注入了快乐,才使幼儿从“要我学”的外在压力变成“我要学”的内在动力,在快乐学习、游戏中丰富生活经验并获得了多种能力的发展。

2.创设情境,让艺术张开孩子的审美眼睛。

教师创设出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让孩子们置身于美好的环境中,请孩子们与老师一起布置教室,让他们走到那儿都有玩的、有学的,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使孩子们拥有一个愉快、满足情趣的天地,并从心底里产生要爱惜、保持美好环境的强烈愿望,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在园内生活各个环节中引导幼儿去注意发现、挖掘,从生活细微处去感受美的存在,帮助老师做值日生,使他们感受到勤劳就是一种美的行为。平时教幼儿走路时要抬头、挺胸,使幼儿体验到这是一种形体美。衣服整洁、干净,这是仪表美。小朋友之间相互帮助,使用礼貌用语,这是语言美。

《野趣》主题活动中带孩子走进自然情境,大自然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在一年四季的交替中,同样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色调,也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我们应有效地利用自然素材的美,引导幼儿去发现,去感受,去体验,并用彩笔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无形中为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艺术主题活动中应该更好地启发孩子,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富有创造力。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发展情况,进行了仔细的分析,选择了比较合适的主题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大班主题活动《年年有余》中创编《渔童之歌》的时候,由儿歌的形式展开,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发展到创编动作等,都是不断地激励幼儿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在音乐欣赏《年年有余》教学活动中,借助的情节,引导幼儿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幼儿非常有创意,他们用不同的声音、动作、乐器表现小鱼和渔童角色,不但丰富了情节,而且还充实了音乐形象,尤其在表现角色的动态上,更加惟妙惟肖,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创造力。又如在打击乐《年年有余》时,启发幼儿自己为音乐配乐器,虽然这是一首节奏有点轻快地民乐,但孩子被音乐感染了,都为音乐添加了自己的思想,其中有个幼儿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这么喜庆,那我们就为它加上大鼓吧。尽管幼儿在打击乐的表现还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孩子有了大量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还设计了线描、泥工、剪纸等活动,让孩子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表达出来,在成人眼里普普通通的作品,在孩子眼里是有生命的,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娃娃有名字,鱼和娃娃是朋友,在夜晚,渔童会和娃娃游戏;他们的泥工作品中,娃娃会跳舞,有的抬手、有的转头、有的翘脚;他们的剪纸作品中,鱼儿很顽皮,头是翘的,尾巴也是翘着的„„.孩子创作的世界充满激情,充满大胆想象。看了孩子创造出的作品,家长无不为之赞叹。

4.积极体验,让艺术促进孩子的完整成长。

教师在艺术主题活动中为孩子提供各种环境和机会,使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逐渐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探索培养幼儿积极社会交往的最佳方法与途径,使幼儿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社会交往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艺术主题活动《快乐交往》中,通过绘本《亮晶晶的泡泡》中的大白鹅的经历生动的告诉孩子们要想交到好朋友必须大声说出来,只有这样就可以交到朋友,而且会有很多的朋友。通过音乐活动《朋友越多越快乐》、《认识你呀真高兴》.能用快乐的歌声表现歌曲的轻松、愉快的情趣,体验与朋友一起跳舞、交往的愉快情绪。在生活中运用自己学会的本领做一件小礼物给弟弟、妹妹,能主动大胆地与弟弟妹妹交往,知道中班哥哥、姐姐要关心弟弟妹妹,增强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开展在幼儿园内部进送信、借东西、寻找朋友等活动,利用周边的社会资源带领幼儿走出校园等都是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热情交往的有效途径。

主题活动《七彩的世界》通过音乐活动《七彩光和果娃娃》、《迷路的小花鸭》美术活动:《七彩花瓶》、《七彩花生项链》、《印染七彩手帕》故事:《七色花》、《七彩虾》,带领幼儿走进七彩的大自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学会善于发现美的事物,关心朋友,关爱老人,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幼儿心灵深处的七彩透出真正的美丽。

五、取得的成绩。

1.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是自主的、健康的、快乐的,他们自身潜藏的优势智能获得了良好的发挥,涌现了一个个令人赞叹的小艺术家:在举办的各级各类绘画比赛比赛中,我园有近三百多名幼儿荣获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创意奖,在市幼儿文艺汇演中,我园幼儿总是以灿烂的笑容、独特的艺术造型赢得无数的掌声,连续两年荣获丹阳市一等奖的第一名。园舞《绿》获国家级舞蹈录像评比二等奖。2.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应的幼儿能力评价体系,从《幼儿问卷》、《家长问卷》、《教师问卷》、《图片讲述》、《情境讲述》等多元的角度进行调查测评,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有效的依据。

3.整理了“生态式艺术主题活动”优秀案例集,收集了课题课优秀课件(课题优秀活动光。

盘集锦)。

扩大了我园艺术特色的影响力,赢得了家长的普遍认同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课题组全体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结合以上问题,制定改进对策,有针对性的认真开展各项研究工作,不断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让我们的研究活动更有价值、有意义!让我们用温柔的启蒙、享受的态度,共同唤醒幼儿的完整成长。

课题开题报告

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

第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这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园文化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了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校园文化的'培植创造了优越条件。

第三,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是客观必然的。

(一)研究目的。

校园文化带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并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学校这块学生生活的主阵地,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调适、导向的育人功能。我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人品,“校园文化”品牌的提升势在必行。

(二)研究意义。

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

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内自然物质环境和人文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

3、探索校园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并构建校园文化的教育模式。

4、科学界定“校园文化”的实质与内涵,构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估的“校园文化”教育价值的目标体系。

(二)主要内容。

3、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等等。

(一)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讨论法。

3.访谈法。

4.行动法。

(二)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xx.5——20xx.6)。

(1)形成课题方案。

(2)组建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专门小组等。筹备课题研究经费。

(3)广泛收集师生意见,分析调查现有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4)上报有关职能部门寻求支持。

2、课题实施阶段(20xx.7——20xx.10)成立课题组,制订各自具体的研究计划,具体实施课题研究,完成相关论文和实验报告。

3、中期论证阶段(20xx.11——20xx.2)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有关专家中期评估。

4、结题鉴定阶段(20xx.2——20xx.12)。

撰写课题的终端研究报告,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论文结集,论著出版,接受课题组的终期评估鉴定。

20xx.5——20xx.12。

组长:刘仲祥。

副组长:王晓锐沐凤霞。

成员:王海峰盛晶涵潘润玲李亚范鞠振吉。

组长:刘仲祥全面负责。

副组长:

王晓锐: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负责课题研究指导工作。

沐凤霞:负责课题研究指导工作。

成员:

王海峰:课题研究、档案管理、宣传版建设。

盛晶涵: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各项相关教学的活动。

潘润玲:心理咨询及环境的布置。

李亚范:选修课、科技发明小组的建设。

鞠振吉:未成年人教育、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

1、研究资料:研读文献。

2、研究时间:20xx.5——20xx.12。

3、研究设备:

(1)学校的全力支持。学校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相信学校将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

(2)强大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成员,以学识论,几乎全是学校骨干;

从素质看,全部拥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且都能忧心于学校发展,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力量;从行政职务上看,包括了学校党务、行政、政教、教务、总务、工会六大方面,既能在研究中高瞻远瞩,又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现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4、研究经费保障: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

本课题将努力形成有实效、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阶段性论文,课题研究报告包括研究方案、经验总结、调查报告、论文等,同时全力争取通过研究查找问题,努力把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推向新台阶,使校园文化环境进一步提升。

通过研究,我们不断总结,体会到要使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有所提高应该注意的问题有: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载体。如何挖掘校园文化的潜在功能,并使之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是我们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几年来,我们立足于班级文化建设,组织研究员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研讨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确立进一步提升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教科研课题,并且在实践中通过各班提出班级口号、设计班歌、创设爱心角、绿化角、文化墙等形式,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学校层面上,通过组织校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等重大活动,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已凸现出校园文化建设在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中的巨大作用,目前正进一步探索实践和研究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对师生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潜移默化的内化功能。

1、塑造校园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包括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师生的精神风貌、集体舆论、心理环境等重要因素,塑造校园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使全校师生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准则,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2、要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标志。

(1)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校园文化创新的动力。学生是学校中最活跃的群体,学生文化是构成校园文化的主导文化,是教育的主要对象,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良好素质,要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精神,和自我管理约束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岗位实践活动,继续丰富文明礼仪示范板、示范岗、午检等教育,保持早会学生管理模式以及学校大型活动学生参与组织、策划等好的优良传统,让校园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强精神、自我约束力。使校园文化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3)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源泉。我校要继续从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校园人际环境入手,继续发扬领导与教师民主、协作的关系;同事之间团结互助关系;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相互合作关系;以及学校领导要求本校教职工与家长、社会有关方面的关系,总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精神面貌得到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

我们在几年的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综合的教育系统,并不是在某一个方面、用某一种方法发挥其育人作用,而是在一个系统的文化氛围中,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习惯等等加以综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次演讲比赛、一次爱国主义影片播放、一次国旗下演讲不可能把学生塑造的尽善尽美,要反复地运用文化育人的手段、文化熏陶、对学生进行感染、陶冶、磨练、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主导,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从营造优化的素质教育的育人环境和浓厚的素质教育氛围来研究和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课题汇报

首先,热烈欢迎集团公司党委工作调研组来我处调研、指导工作。接到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党委工作课题调研的通知》后,我们对所列的10个课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选择了其中的7个确定为重点。下面,我围绕几个重点课题,将***党委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1、人员状况。***现有职工303人,其中在岗***人,内部退养***人;男职工***人,占职工总数的***%,女职工**人,占职工总数的**%;干部***人,大学文化程度**人、大专**人、中专**人,中专以上占职工总数的**%;有高级职称*人,中级**人,初级**人;职工平均年龄**岁。

(一、)领导班子建设方面。

1、强化班子建设,增强了凝聚力。

我们认为一个单位有无良好的风气,能不能打硬仗,是否坚强有力,关键在于两级领导班子,班子硬,企业兴。因此,我们把建设好领导班子,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作为是搞好单位生产经营,谋求长远发展的关键来抓。

(1)、坚持和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

抓理论学习,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集团公司党委今年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处党委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排,结合“三讲”教育活动,把落实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作为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处领导班子坚持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中心组学习。在学习方法上,一是集中学习。每次集中学习前都要精心准备,拟定讨论题,确保学习效果。在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过程中,班子成员紧密围绕油田和本处实际,讨论我处“十五规划”的方案,提出了“十五规划”的目标和措施;在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时,班子着重讨论当前如何实践好“三个代表”的问题,提出关键是党政领导要形成合力,坚持一个主旋律――把单位的服务水平搞上去,积极开拓内外部市场;坚持同使一股劲――把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搞上去,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坚持同解一道题――把企业文化建设搞上去,作旺人气,塑造形象,打造“吐哈石油物资品牌”。二是采取辅导方式,邀请有关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讲座,收看光盘、录像等,班子成员和职工一道参加a管理模式培训班、外经贸培训班、网络知识培训班和电子商务知识培训班,还和党员干部一起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片。四是在学习基础上,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班子成员把理论和自己的工作实践相结合,每人都撰写了学习心得或论文。

处领导班子把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突出抓好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同改造班子成员的世界观结合起来,同本处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力求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今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班子进一步更新观念思创新,开拓市场谋发展。在供应上推行“项目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在服务中实行跟踪超前战略、承诺服务,将服务链条延伸到现场。班子成员经常带领供应人员深入用户现场,落实计划,掌握动态,征求意见,及时满足用户需求,上半年走访二级单位**个,现场解决问题**多个,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用户的广泛信任。在巩固**市场的同时,班子成员将目光投向外部市场,重点研究和实施了***等区域的市场开发工作,积极组织参与***投标,以新思维提供优质服务、超值服务,逐渐扩张,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初步形成了“四点一线一个重点”的经营模式。

(2)、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处领导班子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凡重大问题和重要决策不搞“一言堂”,坚持在党政联席会或处务会上集体讨论决定,日常工作坚持每周一召开处领导班子成员碰头会,并已形成了制度,小事沟通,大事共决,畅所欲言,统一思想。经党政联系会、处务会上集体讨论决定和决策的事,一旦形成决议,要求班子成员必须落实。在工作上,班子成员拧成一股绳,真正做到了职务分,思想合;职责分,目标合;任务分,行动合。带头严于律己,带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党纪、政纪、法纪,以自己的身正而正班子、正职工队伍。同时,认真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为保证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在召开前班子成员都进行了充分准备,会上班子成员之间坦诚相待,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不搞一团和气。通过批评――团结,团结――批评,不仅较好地团结一班人共同进步,同时也培养了班子成员驾驭分管工作的能力,提高了班子的战斗力。

(3)、开展领导干部“树形”活动,促进班子的作风建设。

处领导班子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党委、纪委《关于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勤政树形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职能范围和工作实际,从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家庭教育、履行职责、制止奢侈浪费和履行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亲自设计制定了自己的廉洁勤政形象标准,并在班子成员之间、各部门和职工群众中进行交流,征求意见,寻找差距,完善形象,最后将形象标准通过网络、公开栏等形式在全处正式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开展领导干部“树形”活动,制定廉洁勤政标准,班子内部、班子与群众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从而规范了领导干部的行为标准,提高了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自觉性,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促进了队伍作风的转变,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4)、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在干部聘任中,我们坚持德、才标准,重政绩、重实干,培养选拔了一批年轻干部。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大了机关与基层干部交流力度,把干部交流工作作为锻炼培养干部,加强班子建设,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措施,促进了干部的健康成长。同时,加大了干部考核力度,把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领导考核与群众评议有机结合,提高了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带动了整个干部队伍建设。

2、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处领导班子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由于班子成员忙于各路工作,地点分散,集中学习比较困难,参加人数100%难以保证;二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石油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领导班子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对今后发展的问题研究力度不够,还没有明确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向;四是抓队伍服务意识、服务承诺、超前、超值服务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五是在抓制度落实上,存在着讲的多,落实的少,制度健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职工中造成了“干打雷不下雨”的影象。

3、措施与对策。

当前,面对我处生存与发展的严峻形势,我们一方面要强化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经营决策能力,努力建设一个开拓进取、勤政廉洁的领导集体。另一方面,要着重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增强信心,这就是从上到下,正确地分析形势,正确对待困难,振奋精神,在集团公司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带领全处职工战胜困难,走出困境;二是按照集团公司“五个一流”和“强、精、特、优”的总目标,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处改革发展的战略和措施,以战略眼光抢抓机遇,未雨绸缪,以我们*的“低成本,高质量,优服务”赢得市场,不断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三是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影响我处生产经营和整体形象的突出问题,包括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服务水平和职工队伍素质等方面的问题,突出队伍作风的转变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要根据集团公司和我处“十五”发展规划,集中一段时间,认真研究我处发展的基本策略、方案,找准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增强职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五是针对一部分职工服务意识差、态度生硬、办事拖拉等有损企业形象的问题,从7月份开始,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一次“纠风、整纪、树形、提高”的整顿教育活动。各党支部、各单位要狠下决心,按照处党委文件精神,把这次纠风整纪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见到效果。领导干部要带头纠正不正之风、不良习气,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这次活动,要彻底转变队伍作风,增强职工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单位整体服务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真正树立起“***”新形象。

(二、)党组织建设方面。

1、党员队伍现状及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我处在册党员99名,其中在职党员67名,占在职职工的22%,退养党员15名,买断党员17人。在职党员中,大专以上学历37人,占52%;中专学历6人;中专以下学历24人,占35.9%。年龄40岁以上18人,占27%;30岁――40岁共36人,占54%;30岁以下13人,占19%。从文化层次上看,党员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从年龄结构上看,党员队伍趋于年轻化。今年以来,处党委紧密围绕处生产经营目标,结合党员队伍实际,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党组织生活坚持不严、党员责任区不明确,结构不合理、党建工作方法简单、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主要抓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成立了退养党支部,加强了对退养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二是深化党员责任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责任区活动。处党委制定下发了《党员责任区活动实施办法》,各党支部结合实际,对党员责任区重新进行了划分,明确了责任区职责,做到了“三结合”,即党员责任区与完成工作任务相结合,与实现经营指标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做到了责任随着工作走,使党员责任区活动真正成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休。全处共建立党员责任区42个。三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各党支部对“三会一课”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三会一课”内容具体,形式多样。***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今年以来共召开支部大会7次,开展党日活动4次,组织全体党员上党课2次;***党支部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我是***人”塑形活动;机关党支部严格组织生活,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开展党日活动,在“6.5”环境日期间,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清理了生活区垃圾;***党支部把廉政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利用党课和每周举行的供应科室例会,向党员干部提要求,敲警钟,提高了供应人员的廉洁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有效的防止了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全处“三会一课”落实率达到100%。处党委每季度坚持召开一次党支部书记例会,检查督促各党支部各项工作开展落实情况。阶段性的工作通过《政工通讯》进行安排,日常活动在每周一的生产调度会上进行安排。同时,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坚持入党介绍人培养制度;坚持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制度;坚持每季度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制度,坚持各党支部每季度对他们进行一次考察,形成考察意见制度,严格发展程序。今年我处发展新党员5名。

(2)、以庆祝建党8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我们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党委工作安排,紧密围绕“唱响‘三好’主旋律,凝聚力量创新业”这个主题,深化党内活动,强化党员教育。一是回顾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对全体党员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职工参加了石油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知识大赛”活动,答题人数190名,占在职职工的93.6%;利用宣传栏举办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图片展;举办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给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由处党委副书记和处长亲自主讲。为了进一步方便党员学习,处党委专门组织整理、编写了《党的光辉历程与重大事件》、《时代先锋》等学习材料,制作了庆祝建党80周年网页,供党员上网学习。通过以上活动,使党员、积极分子深入学习了解党的历史、纲领、宗旨、任务和奋斗目标,进一步坚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增强了党性,激发了广大党员的责任感,调动了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二是深入开展“三个为什么”大讨论。各党支部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对照党章和“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在党员中进行了“五查”。鄯善物资库党支部每个党员写出一篇“三个为什么”心得体会,在支部大会上交流,并组织全体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进行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全处党员参加大讨论的教育面达到96%(不包括买断党员)。以此为基础,认真组织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抓好党支部建设、党员责任区建设、“三个为什么”大讨论、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开展了先进党支部、“十佳”党员评选活动,并积极参与集团公司“三十佳”评选。经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党支部进入集团公司“红旗党支部”行列,保管员…同志荣获集团公司“十大党员先锋”称号,实现了处党委年初制定的目标。6月26日,处党委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暨表彰大会。会上5名新党员和5名转正党员一起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会议表彰了2个先进党支部、“十佳”党员、21名优秀党员和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3)、把党内活动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塑造一个党员就是一面红旗的形象,使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主力军和骨干作用。***党支部一班人紧密围绕库房管理这个中心,从强化仓储科学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入手,认真落实党员责任区活动,解决了库房的一些长期遗留的管理难题,仓储业务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该库共产党员***如一日,在保管员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平时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严细认真,对待客户热情周到,处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她带领的岗位和班组先后被评为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岗位”、“五星级班组”、“精神文明示范岗”。她本人继去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后,今年又被评为集团公司“十大党员先锋”。生产服务中心党支部把党员责任区同安全工作挂起钩来,一个党员司机就是一个安全岗位示范点,在党员的带领下,实现了车队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部为了争取市场份额,加大现场服务力度,推行跟随服务,共产党员积极带头,到前线,到现场,主动紧跟集团公司和油公司生产计划安排,收集物资需求信息。在广大党员的带动下,全体供应人员不辞辛苦,加班加点,优质高效地保证了油田生产建设的物资供应。

(4)、召开了我处第二次党员大会。6月26日,我处召开了第二次党员大会,对我处第一届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总结,选举产生了我处第二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

2、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党建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们在党建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认识上的问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党员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党性意识淡化,加之受西方“西化”和“分化”思想的影响,思想发生变化,造成信仰、信念的动摇。二是学习方式单一,效果不明显。理论学习多,与单位实际相结合,认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少,发挥党员集体智慧的少;注重了形式的教育,轻视了实质性建设。三是组织措施不到位。党组织活动方法简单,停留在形式上,使组织生活缺乏活力,党员的权利得不到保证;对党员的要求义务多、权利少,有要求没有需求,淡化了党员的组织意识,导致党员混同为一般群众,党组织的先进性、党员的先锋作用没有突现出来,党员的约束力较差。四是缺乏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党员之间,党内生活缺乏奋发向上、创先争优的机制、氛围和动力。组织上对党员培训教育的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五是由于行业特点,我处党员与社会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人员接触,思想活跃;管钱管物的人多,经受的各种诱惑多,因此增加了管理教育的难度。

3、措施与对策。

要结合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要善于总结经验,坚持真理,纠正错误,谦虚谨慎。要勇于正视党员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依靠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不断加以解决。这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当前,“十五”的目标已经确定,要实现“十五”规划目标,打造“吐哈石油物资”品牌,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支精干高效、凝聚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的职工队伍,而占职工总数三分之一的党员就是这支队伍的核心和骨干。因此,打造品牌、实现“十五规划”必须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党的建设。具体来讲:

(1)、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要在全体党员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要经常进行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教育,进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进行反腐蚀教育。通过教育,切实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明白自己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形象,怎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共产党员“平时能看出来,困难面前能站出来,生死攸关能豁出来”。要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教育的关系,做到党员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党员教育要与时代发展相联系,与生产工作提高相同步,与思想观念提高相适应,与科学技术进步相衔接,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党员管理则要突出党员的警示教育,提高党员队伍拒腐防变的能力。

(2)、围绕生产经营、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当前,党建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形成凝聚力,促进生产经营。同时,必须理清工作思路,罗列出当前一段时间重点工作,抓住主要矛盾,注意解决热点问题,鼓舞群众,以树立党员形象、带动职工队伍,为生产经营出谋划策。今年,处党委针对影响生产经营、市场开发的突出问题,实施了“凝聚人心”和“形象建设”两大工程,并采取了一系列扎实具体的工作加以落实。当前要突出抓好两级领导班子和关键岗位的树形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队伍作风的转变,凝聚人心,塑造物资部门的良好形象。

(3)、健全组织,保证党组织活动的落实。党员教育要依托党的组织活动进行,使党内活动成为党组织凝聚党员、团结党员、教育党员的有效载体,适应新的党员结构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特点,让广大党员有组织的概念,才能增强战斗力,增强吸收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正确处理权力与义务的.关系,落实党员的权利。要解决好党员义务多、权利少的问题,使党员的权利得到有效保证,提高党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党员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在实践中,强调党员义务时必须强调权利保证,切实维护党员的基本政治待遇,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有机地统一起来。

(5)、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党员队伍整体水平,使其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一是根据层次的不同,分层次培训,对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同志,一要注重专业理论更高层次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要注重操作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技术。二是根据年龄结构的不同进行培训,对年轻同志注重学历教育,提高层次,对年龄较大的,注重应用知识培训,三是实行岗位流动,根据各人的特点,建立岗位流动机制,使党员有更多的学习新业务的机会,总之在实践中,要通过培训,提高党员素质。在实际工作中,组织部门要关心党员,关心骨干,在保证党员先进性的同时,要适时地对党员加大培训、加速培训,使人才脱颖而出,保证党员作用的发挥,形成组织上和干部管理上的激励机制,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机制。

(三)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1、以预防为主,始终如一地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来抓。

***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个物资采办部门,每年掌握着数亿元的采购资金,和许多厂商都有业务关系,80%以上的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掌握着一定的财权、物权,加之在当前市场经济还不规范,物资流通领域处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一些厂商为了达到进入油田市场的目的,不择手段地拉拢腐蚀我们的供应人员。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我处显得特别重要。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前期预防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识到打击腐败现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前期预防,要注意防微杜渐,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违规现象。

一是抓苗头,敲警钟,早打招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我们始终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减少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上,坚持超前教育,防患未然。尤其对那些“常在河边走”容易发生问题的人,我们坚持早提醒,以避免使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对群众反映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们或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及时下文予以规范,或利用有关会议进行集体敲警钟,例如纪检部门针对群众议论部分供应人员在工作中参加厂商吃请的一些不廉洁现象,利用有关会议进行及时敲警钟,并提出了“四个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头,不该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对于职工群众反映的有关个别人的个别问题,我们通过诫勉谈话的办法予以解决。去年以来,我们共对11名被反映有不同问题的同志进行了诫勉谈话,起到了明显的激励、鞭策作用。

二是坚持“提示”教育,增强教育的经常性。为了保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坚持把思想教育和针对性较强的防范提示结合起来,把有关法律法规党纪党规和物资采购有关规定的内容作为经常提示的主要内容;把供应、财务等要害部门作为我们重点提示的部门;把采购中的比质比价、合同谈判、验收、付款等环节作为重点提示的环节。例如:我们在招标订货会前对参与招标组织工作的人员和评委进行廉政和公正方面的提示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经常性的提示教育,使被提示教育的部门、环节中的人员处于经常的诫勉教育中,有效地推动了各部门、各环节的党风廉政建设。

在预防教育中,我们坚持将普遍抓与重点抓相结合,形成了纪检监察部门面上集中教育和督导、支部分片包干、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局面,教育中坚持做到“三必谈”:逢会必谈、对供应、财务、质检验收岗位人员安排工作时必谈、聘任干部上岗前必谈。做到“三个方面的道理必须经常讲”:公私分明的道理必需经常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必需经常讲、违法必纠的道理必须经常讲。通过不间断的、灵活多样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拒腐防变自觉性明显增强。

(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近年以来,我们通过抓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抓具体措施和具体工作的落实,深化了责任主体的廉洁自律意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一是实施责任分解,建立责任网络。我们在下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根据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和处内各部门的职责划分,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具体任务分级、分部门、分项地细化,分解到班子成员,落实到部门,在此基础上通过签订《部门廉政协议》,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内容,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络,以其详尽的内容,明确的规定,把各级领导干部织在了这个网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在这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上找到自己明确的位置,真正做到了使各级领导干部有压力、有动力。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二是加强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去年,我们在对一名因违反采购程序而损害企业利益的职工进行处理时,依据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供应业务部一名副经理进行责任追究,沉没了科室长风险抵押金10%的兑现。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对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情况的考核结果纳入到业绩考核之中。考核管理部门每季都将业绩考核初步结果送纪检监察部门征求意见,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各部门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打分,并将分值按比例计入业绩考核结果之中。上半年共有三个部门因部门人员违纪而被扣分。增强了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

(3)、加强监督,完善制度。

要使廉政建设做到标本兼治,制约监督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紧密结合我处的特点,把握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一是认真开展物资采购合同的审计监察工作。今年,我处把对物资采购合同的审计监察作为审计监察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定期对20%以上的合同进行审计,着重对合同价格的确定、采购原则的贯彻执行情况、合同对方主体的选择依据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审计监察强化了对物资采购合同事前、事中监督,规范了物资采购行为,促进物资采购中的廉政建设。

二是加强对采购工作的提前介入和监督。积极参加物资采购的招议标和合同谈判工作,对物资采购过程实行全过程监督,督促供应部门认真落实“公开公平、采购透明、比质比价、质量优先、同质择廉、同价择优”的采购原则,上半年,共参加11次招议标和19次合同谈判,监督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的比质比价,保证了这些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避免了暗箱操作现象的出现,节约采购资金760万元,维护了全处的利益,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处在强化监督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各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为了避免在物资采购、验收、保管和付款过程中出现“吃、拿、卡、要”的现象,我们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实行了流转单制度,加快了各部门处理业务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的防止了不廉洁行为的发生。针对物资流通市场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及目前物资采购中存在的个别不规范现象,我们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物资采购供货的十四点要求》,为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奠定了基础。为了规范我处内部器材采购供应管理行为,印发了《***内部器材采购供应管理规定》,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规范了采购、验收、保管和领用行为,,划分了审批权限,堵塞了漏洞,避免了在内部器材采购供应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

2、存在的问题。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形势的变化,必然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和学习,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提高。就目前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物资供应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物资供应人员和形形色色的人员打交道,造成人员思想比较活跃,思想多元化,如何及时把握人员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分类施教,提高教育的效果方面,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做进一步探讨。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方面还存在着个别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不够强,对责任制的落实不到位。在考核和责任追究方面还不够规范,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3、措施与对策。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向,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超前性、多样性,不断提高教育的效果。二是强化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增强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党风廉政建设格据。三是强化责任追究。不断完善、规范责任追究的程序,切实把责任追究落到实处。

(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

1、职工队伍思想动态分析及对策。

19以来,我国石油行业经历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重组改制,***作为存续企业中的一员被推向市场,一夜之间从“官商”变成了“行商”,面临着市场逐步开放,服务难度加大,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职工的思想观念也经历了一次次的冲击。在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处职工始终维护着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出击,迎难而上,以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占领内部市场,开拓外部市场和国际市场,历年都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指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负盈亏,做到了人心不散,队伍不乱,职工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不断增强。这充分说明,重组改制以来,我处职工队伍思想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重组改制以来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和医疗制度的改革,企业热点、难点问题增多,职工的思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重组后,职工对进入非核心感到委屈,一度出现了思想混乱、人心浮躁、情绪低落等现象;二是对重组改制在认识上准备不足,更多的产生消极、落后、等靠要的思想;三是一些职工在思想上有彷徨感。有的职工认为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石油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物资企业终究被分离出石油行业。想把工作干好,没热情;下海创业没信心;买断离开企业没决心。欲干没劲,欲罢不能。四是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职工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是非观念模糊、主人翁意识淡薄、讲实惠多讲奉献少、考虑自己的后路多,关心企业发展的少。五是观念不能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物资处在原体制下,从内部到市场,都是坐等人来上门找单字或送计划,服务意识差,“官商”意识、“老爷”意识根深蒂固。这些问题的产生,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如不及时解决,就会严重影响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江总书记说:“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带动其他方面建设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抓紧落实。”面对我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做法是:

(1)、有的放矢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职工更新观念,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组改制的方案实施后,处党委根据职工思想实际,把如何保持队伍稳定,转变职工思想观念,统一思想,推进改革进程,确保完成我处全年任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头等大事,并把转变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处党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宣传栏、板报、动员会、大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宣传,讲清形势任务,消除职工思想疑虑,振奋精神,增强了信心。去年,针对集团公司取消对我处的费用补贴,经营形势十分严峻的实际,处党委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了“机遇在哪里,挑战是什么,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引导职工破除“等、要、靠”的依赖思想,主动上门服务,积极开拓市场,赢得了主动。今年,处党委进一步加大职工观念的更新力度,开展了“回顾与展望”主题教育,认真分析领导班子、干部职工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明确观念更新的方向和措施。在全体干部职工中逐步树立了五种意识:即居安思危、开拓创新的意识;特色服务、业主满意的意识;问题反弹、不进则退的意识;“吐哈石油物资品牌”意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意识。强有力的思想教育收到了聚沙成塔的效果,干部和职工队伍形成了团结一心,为生存和发展努力拼搏的新局面。

(2)、围绕中心打主攻仗,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服从服务于改革和生产经营工作。处党委把生产经营和改革工作中难点、热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层和群众,开展调研活动,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难点、引导热点,做好解难释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对于改革措施出台以及“买断”等牵动职工利益的大事,处党委、各党支部通过召开职工大会、座谈会等方式,向职工宣传政策,澄清认识,确保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各科室、各单位负责同志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抓生产、管理必须抓思想,抓生产从思想工作入手,抓思想从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做到管人、管事、管思想的有机统一,使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手段兼容并用,发挥了协调、促进、保证、监督的作用。

(3)、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的思想比较活跃,不同单位、不同年龄和不同层次的人思想情绪各不相同,因此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有所侧重,有所区别。在对职工进行普遍教育的同时,处党委注意发现少数职工的思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既讲道理,又办实事,达到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效果。对于内部退养的45名职工,我们从生活上关心,政治上关怀。去年十月为退养职工进行了体检,并组织退养人员和处在岗职工一起到敦煌等地参观游览。今年先后两次召开退养职工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及时为退养职工发放了春节、元旦供应物品和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和饮料。成立了退养党支部,加强对退养职工的管理。节日期间党政主要领导走访了部分退养职工。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化解了矛盾,稳定了退养职工的情绪。

(4)、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是培育企业精神,塑造良好形象,打造“吐哈石油物资品牌”,以此来感召职工、教育职工、凝聚人心。二是为职工办实事。新修了职工食堂,加强了管理,使饭菜质量明显改善,职工满意率显著提高;对全体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今年安排了40名职工到太湖、广州、成都等地疗养;针对职工宿舍因年旧失修,内部设施损坏,部分管线破裂等问题,对所有宿舍进行了维修;增加了绿化面积。通过以上措施,为职工营造了一个“舒心、安心、放心”的工作生活环境。三是开展“送温暖”活动,积极发动职工群众,去年以来向困难职工捐款共计8061元。今年春节,由处领导亲自带队,走访慰问困难户,将3000多元慰问金送到了困难职工手中。四是畅通民主管理渠道,积极推进厂务公开。在两处设立了厂务公开栏,并设立了群众来访接待室,每周由处领导轮流值班,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五是对改革方案,奖金考核、分配方案,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予以公开。五是因地制宜开展文体活动,作旺人气。针对前线职工生活单调的实际,建起了图书室、卡厅、活动室、游泳池等职工活动场所,定期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2、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处思想政治工作还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在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使思想政治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地位;二是思想政治工和生产经营工作方面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管人不管思想,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简单,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进一步的措施与对策。

为了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应当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双轨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所谓全方位,就是党、政、工、团、供应、仓库、后勤等负责同志都能做思想政治工作,抓生产、管理必须抓思想,抓生产要从思想工作入手;多层次即指党委----党支部----党员都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双轨制就是党政领导都要做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党委领导,专兼结合,立体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手段兼容并用,融为一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有效。二是由“虚”向“实”转变,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量化计分,与经济指标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狠抓制度建设,建立与物资供应管理新体制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管理轨道。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点子上,重点解决经营管理中的难点、弱点、疑点、热点问题,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融合到经营管理工作的实处。四是要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政工干部的培训,为他们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更新和完备知识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通过几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搞好一个企业,关键在于是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个政治素质过硬,具有开拓精神,善于决策,精于管理的企业领导班子,能把企业领向发展的道路。否则,一个平庸的班子会使企业衰退。

2、党组织建设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为切入点,必须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才能行之有效,党员作用才能得到体现,也只有搞好党组织建设,带动队伍建设,才能增强凝聚力,推动企业各项工作长足发展。

3、党风廉政建设始终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近几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加大了纪检监察工作力度,以预防为主,防微杜渐,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今后还需加强。

4、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的法宝。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的竞争,而人是复杂的,有各自的特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所以我们认为搞好一个单位的工作必须抓好和强化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课题汇报

近年来,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惠生”战略呼唤下,确立了“以教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的工作思路,先后荣获“江苏省电化示范学校”、“江苏省实验学校”、全国“尝试教学先进单位”等殊荣,承办省十一五“科学认读”、全国少先队课题等活动现场,学校实现规模由小到大、质量由弱到强、品位由低到高的快速跨越。去年,我校申报“十一五”电教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有力的探索。现将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科研促教,强化课题意识。

--全力创设“有效整合”实验新保障。

1.理论为核心。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

小学学科教学:是指在小学阶段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集中学习有关各学科较之独立的、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本课题研究范围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思品、体育”学科为主。

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就是追求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实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指以实现教育的优质化为终极目标,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实验的指导,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2.队伍为先导。由全国优秀辅导员、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理事、省少先队文化建设方案范=文库为能领,骨干教师会干,青年教师肯学的科研队伍。做到一周一议会,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展示。陆续派出近百名课题实验老师赴外地学习交流,邀请周德藩、华耀国、徐兆兰等知名专家莅临我校讲学。与农村中心校、盐城阜宁、南京等苏南实验学校联手开展互学互访活动。

3.技术为台阶。依靠原有的财力资源,增设了电子阅览室、电子读吧、网络教室,制定科研制度、健全科研网络,开放科研网页,为科研投入近一百多万元;依靠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展寒暑假、晚间和双休日培训活动,为教师培训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pp、photshop、网页制作、个人博客的创建,为班主任培训远程教育!

二、科研强师,开展课题研究。

--致力追求“有效整合”指导新境界。

1.构建学习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制定了《中心小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心小学教师培养方案》,设立了“中心小学名师实验指导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借助校园网、校务平台,及时上传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最实用的教学资源,供老师自主选择学习,达到了资源共享和学习促进的作用。

2.构建实践平台,实现研讨互动。

集体备课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方式,各年级组各学科组教师根据学科备课组长安排的内容,精心备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初稿发布到教研平台相应学科的“集体备课室”中。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网络集体备课,真正实现了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无障碍的参与与探讨。开展制作课件互动与共享,从而引进课堂,进行实践分析、量化比较、总结完善,形成定案,共同享用。

3.构建交流平台,实现思想互联。

――网络教研。学校把qq群网聊引入教研,建立不同学科的qq群,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等,不定期地开展qq网聊“零距离”主题研讨活动。

――个人博客。借助“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平台,教师人手一博,全校上下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案例研究、教学反思等,实现了教师新研修资源的共享和思想互联。

――教育网站。鼓励师生登陆教育在线网站,建立个人与班级主题帖,展示师生研究成果,就相关教育问题与各地同行和兄弟匹配学校进行研讨,实现异步交流。与市宣传部联谊,开展了校园全民阅读周活动,网上快乐读书征文活动,在刚刚揭晓的省教育厅组织的《青少年网上主题性读书活动》的征文评比中,有26人获一等奖,超过了全省获奖人数的50。

三、科研兴校,形成课题效应。

--奋力打造“有效整合”成果新品牌。

1.围绕“学科整合”,各课题组有序地开展了“三学三课三研”活动。“三学”即读一本课题研究专著,完成三万字学习笔记,外地学习一次;“三课”即一学期内一节研究课,每组一节公开课,每科一节示范课;“三研”即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发表获奖,以课题组为单位组织一系列活动,以课题组为首的老师撰写的论文二百余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三十篇,并形成了我校论文集《探索交流发展》和特色刊物《钟晓春韵》。

2.针对“科研”,课题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赛课活动:高级教师示范月活动、骨干教师风采月活动、青年教师成长月活动、科研教师研讨月活动、师徒结队青蓝工程月活动,至今为止我校陈俊华、于璇、朱燕恺等在省市获奖老师达20人次,孙晓兰、周群龙老师在泰州市网络环境下课堂整合大赛荣获一等奖;殷燕、黄晨老师在新体系研究课堂信息技术与语数教学有效整合获省一、二等奖;赵留锋老师代表泰州大市赴省参加“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赛课荣获二等奖;居春美老师利用信息技术与科学识字整合在省一举夺冠荣获一等奖。就在前不久我校对全市开放的三十四节课堂全部引进了信息技术,学科涉及到语数英、音体美、思想品德中队活动,给全市同行全新视觉。上月全国经典诗文诵读实验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近三百名专家教授,聆听了我校两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晚上,与市委领导、教育局和镇上主要负责人一起观看了我校师生表演的'经典诗文晚会,气氛热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戴仁泉,市政府副市长周桂香给予了大力表扬。

3.艺术教育更是科研兴教的延伸和发展,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的同时,也为学校艺术教育镶上了一道亮丽风景。信息技术与我校小课题研究紧密整合,学校“民族精神引领我成长”课题被评为全国优秀小课题,六(2)中队被团中央授予“廉政特色中队”,开展的“平安我能行”研究得到了中央三台的报道,开展的“道德荣辱银行”得到了中宣部的佳奖,开展的科技特色研究--“节能从我行”,得到国家六大新闻媒体聚焦采访,二实小开展的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的“关注留守儿童”研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而今迈步正卓越,再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新的时期,新的使命,勤劳智慧的中小人,必将在上级党委和市局的领导下,在兄弟学校的并肩作战下,高擎“信息技术与科学认读”旗帜,以更多的智慧和心力,以更大的干劲和魄力,务实奋进,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教育科研工作,为中小教科研工作形成新优势、再上新台阶而作不懈努力!

姚恒章刘九兵。

课题开题报告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及其会计实务处理都作了具体规定,其中,对于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的范围及开始、暂停和停止资本化的时间,也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对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及借款费用的披露也有明确的说明。但是,《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借款费用及其资本化的相关规定,与我国会计制度中的规定有些差异,尤其是在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的范围上,我国比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要窄。在对我国相关规定的了解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是不可避免的。借款所产生的费用包括借款的利息、溢折价的摊销、因借款发生的手续费等辅助费用、外汇借款的汇兑差额等。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于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二是予以资本化。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是指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所购建设资产的价值,在财务报表中作为购置资产的历史成本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对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孟辛。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n]。中国税务报,

陈炳辉、单惟婷。企业财务管理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

安保荣。财务管理教程[m]。立信会计出版社。

左春燕。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思考[j]。林业财务与会计。

(一)主要内容。

(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概念、范围及确定条件。

(2)对中外借款费用资本化和新旧借款费用资本化。

(二)预期目标。

(1)具体分析我国借款费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提出完善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对策。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经过量的信息收集对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现状,找出了其发展的意义和存在弊端,为提出解决方案积攒资料,本文同时采用了归纳分析法,从国内外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的对比中,分析归纳出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对此提出合理有效的改善措施。

第一部分:绪论。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借款费用资本化基本理论综述。阐明与借款费用资本化有关的概念、确定的条件及实施的范围等,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第三部分:通过对中外借款费用资本化和新旧借款费用资本化进行探讨,其中重点针对房地产开发中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进行探讨,来分析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成因。

第四部分:对解决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深层次挖掘,进一步借鉴国外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经验和成果,并辅之以典型案例。

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第二阶段:3月底完成论文纲。

第三阶段:4月份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第四阶段:5月份彻底完成初稿。

第五阶段:5月份底定稿。

第六阶段:6月份答辩。

课题汇报

靳江丽。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相对而言比较严重。目前对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探索和研究工作还很少,为了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管理能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效益,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基于以上认识,10月,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申报并承担了镇江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的任务。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全面完成了研究任务,并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效果。

一、课题的研究任务及研究目的。

本课题以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透视及相关理论研究,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根源,探讨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和治理策略,从而有效地矫正和转变课堂问题行为。其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提供一个预防和矫治课堂问题行为的操作平台,形成一个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模式,进一步揭示中等职业学校课堂管理的问题、特点和规律,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内容。

我们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是指在课堂情境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不仅限于问题学生,优秀生也会出现问题行为,教师也会出现问题行为。只要在课堂中产生了给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师生行为都可视之为课堂问题行为,因此,课堂行为问题有属于教师的问题、属于学生的问题和师生共有的问题。本课题侧重研究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可以区分为三种性质:积极的课堂行为、消极的课堂行为和中性的课堂行为。要将消极和中性的课堂问题行为矫治、转化为积极的课堂行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课堂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判断课堂问题行为应考虑是否破坏课堂秩序、是否违反班规校纪、是否危及他人安全以及是否影响自己或他人的有效学习等因素。

二、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课题组通过对我校教师和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问座谈,对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程度以轻度为主、表现不平衡等特点。课堂问题行为不但妨碍了问题学生自己的学习,而且有时还干扰了教师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说来,教师、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当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表现在:

(一)教师教育教学的失策。教师教育教学的失策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错误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课堂教学行为中的随意性,如教学无计划、教案不规范、课堂语言毛病多、上课讲话过快、教学过程安排不当等、课堂教学缺乏艺术性、课堂管理不当、滥用处罚手段、教师情感的偏差等方面。诸如教师本人的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式方法不当;对教学不负责任;对学生要求不一致,提出要求也不检查;向学生随意许诺,但不兑现,缺乏魄力;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明明错了还要掩饰;讽刺和训斥学生;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导致教师威信的降低甚至丧失,是引发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笔者所做的《感受课堂》的问卷调查中,对“描述一下你最怕的或最不喜欢的老师给你的感受”这个问题,大多数的学生回答是“唠叨”、“罗嗦”、“严厉”、“好发火”、“古板”、“没有幽默感”、“自以为是”、“无聊”、“特别难熬”、“上课死气沉沉”、“不负责任”、“郁闷”、“太烦”、“讲话语言平淡,面无表情”、“太迂了”、“紧张”、“害怕”、“经常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和自信”等等。总之,诸如教师本人的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式方法不当;对教学不负责任;对学生要求不一致,提出要求也不检查;向学生随意许诺,但不兑现,缺乏魄力;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明明错了还要掩饰;讽刺和训斥学生;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导致教师威信的降低甚至丧失,是引发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学生身心发展的失调。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本身的身心原因引起的。调查显示,有45%的学生认为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是自身因素;有58%的教师认为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学生自身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生理障碍、性别差异、认知能力发展失衡、心理缺失、个性因素、情感缺失、角色差异等。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身心原因是复杂的,涉及生理和心理,认知、情感、行为和人格等多个维度,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三)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人格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家庭的不良影响和教育是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61%的学生和52%的教师认为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家庭因素。

研究表明:在缺损、破裂、关系冷漠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常表现为自制力差,极易冲动、迁怒于人,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也经常会表现出孤僻退缩、烦躁不安,甚至挑衅滋事。调查表明,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群体中单亲家庭、暴力家庭甚至犯罪家庭等问题家庭比较多,并且他们中相当普遍地受到不合理、不健康的家庭教育。

(四)学校教育管理的失序。

调查表明,1/3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由于环境造成的。我们知道,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想学习,缺乏学习的内在需要。而学风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与学校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校风、班风、学校管理方式等非物化环境对学生具有极大的行为感染作用。经验证明,如果学校考试纪律过于松散,让学生有偷懒的机会,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抱侥幸心理和“混”的态度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本来就缺乏明确目标的职高生尤其如此。

此外,同学间、师生间关系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很大。调查中,有38.9%的学生认为,与教师以及同学的关系最能影响上课时的情绪。经验也表明,凡是差生聚集处,由于互动效应的作用,课堂问题行为一定多。另外,学校课程安排、调课;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课堂教学环境的布置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五)社会教育环境的失控。调查显示,有23%的学生和25%的教师认为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是“社会因素”。社会大环境有很多教育所难以控制的因素,电视、网络、歌厅等都对青少年产生重大的影响,是产生课堂问题行为不容忽视的因素。相当多的职高生晚上长时间上网,玩游戏,第二天上课精神萎靡不振,睡觉就成了他们课堂的主要任务。

三、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矫正。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应着眼于需要原理、期望原理、示范原理、强化/消退原理等基本理论;应坚持尊重学生、情感性教育、宽容学生、多奖少罚、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坚持一致性等基本原则。

1.需要原理:事实上,就学习抓学习是抓不好的,学习最终是源于学生要学习的内在需要。对于职高生来讲,普遍缺乏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很多学生抱着混一天是一天的态度,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习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而是变成一种追求,成为他们内在的心理需要,真正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课堂问题行为。

2.期望原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想做好人的愿望。”教师要用积极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要有积极的信念。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相信每个学生是可以变化发展的,相信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教师只有基于这样的信念,才会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和热情,充满积极的期待,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示范原理:教师在教育中可以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学习其他学生的良好行为,从而习得新的行为;也可以是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呈现他所期望的学生所应习得的行为及其价值,让学生发展起良好行为或目标行为,从而塑造起新的行为模式。

4.强化/消退原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强化和惩罚(也叫负强化)进行课堂行为管理。例如站办公室、放学留校、公开批评、给低分、罚站、威胁等是教师常用的惩罚手段。而教师在课堂行为管理中常用的强化手段不外乎有:口头表扬、微笑、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给高分、给学生发奖品、奖章、奖金等。恰当地使用强化和惩罚,可以达到对课堂行为进行有效管理、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之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于1988年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管55个纪律散漫的儿童,要求教师对儿童的违纪行为紧追不放,处处抱怨,每每训斥,时时苛责。结果发现,8天后儿童的问题行为有增无减,每个儿童都有150次左右的攻击性行为,而且很多行为是指向教师的,造成师生间的冲突。之后,他对一切攻击行为不予理会,而对每一次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奖励,结果发现,到12天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戏剧性下降了,而师生间的合作却上升了。可见,在矫正问题行为过程中应该奖励多于惩罚。

学校内各班级在课堂行为规范上必须统一要求。

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恰当处理,取决于教师对于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

1.事先预防策略。主要表现为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建立课堂规则;改善课堂环境;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

2.行为控制策略。主要表现为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抑制问题行为;选择有效的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比如运用暗示、幽默、创设情境、有意忽视、移除媒介、直接纠正、转换、沉默、劝其暂离课堂以及惩罚等方法。

3.建立和谐沟通策略。教师要在任课班级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沟通的良好风气。要打破传统上认为师生间仅仅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狭隘认识,正确对待教师的权威。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爱心,尤其要关心“后进生”。对那些课堂问题行为比较严重的学生,需要教师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建立和谐沟通的关系,进行关怀和疏导。

4.提高教师素质策略。教师应掌握良好的课堂管理策略、应有良好的课堂观察能力、正确掌握和运用控制课堂的技能、较高的课堂教学艺术以及洞悉学生心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5.形成和促进家校互动策略。

总之,学生问题行为的形成,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教育转化工作是十分艰巨的。转化的效果存在于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关键取决于教师要有反复抓,抓反复的精神,对不同的情景施以不同的转化方法。

由于课堂行为的复杂性,在实践中人们对课堂行为的认识和理解相同,而总结出各种不同的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模式。根据我们的研究,从预防、纠正问题行为和塑造良好行为的角度,采用“行为导向”的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模式,这个矫正模式是由觉察、诊断、目标、改进、检评、塑造等六个基本环节构成,以觉察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和潜在的问题行为为起点,经过诊断,确定矫正目标,并运用有效的矫治方法,对问题行为改正的成效进行检评,进一步塑造和发展良好的行为,有必要的话要反复运用,循环往复,直到彻底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四、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行为评价体系的构建。

课题组根据对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和分析和深入研究,认真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堂行为评价量表》和《学生课堂行为评价量表》,提出了课堂教学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制定了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课堂行为规范,初步建立了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的评价方式,为加强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五、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

1.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问题行为比较严重,具有普遍性,教师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难管,课难上,专业班尤甚。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使教师普遍感到上课难,难上课,根本体会不到教学的乐趣;学生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损害了师生关系。因此,迫切需要对这个问题加以重视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2.课堂中的问题行为,看似学生的问题,但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说来,教师、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当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治理策略就必须注重各方面的因素及其相互影响,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又是解决问题的主导方面和关键所在,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和自身素质是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根本。

3.中等职业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应体现尊重、关心和鼓励学生的原则。教师不应带任何歧视和偏见对待职校生,要加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以求相互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关注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教给学生用正确的程序满足个人需要的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4.教师应把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看作是自己教育生涯中自然而平常的一部分,因而不要用诉诸权威的方法,而要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课堂规则不可由教师凭个人好恶独断设立,而应经过学生的讨论与认同。学生参与讨论,共同制定课堂规则,并能自觉遵守和乐于承担责任,教师执行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5.教师要把问题行为的矫正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有些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其实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如果用强制性手段加以控制反而会适得其反,用心理辅导的理念去做学生的转化工作,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6.由觉察、诊断、目标、改进、检评、塑造等六个基本环节构成“行为导向”的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基本模式。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消极和中性的课堂问题行为矫治、转化为积极的课堂行为,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中要灵活运用各种预防和矫正的方法,创造性的发挥该模式的作用。

(二)主要成果。

通过本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简述如下:

1.实验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得到有效的矫治。

2.课题组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3.课题组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4.初步制订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堂行为评价量表》和《学生课堂行为评价量表》,提出了课堂教学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制定了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能体现新型师生关系的课堂行为规范。

(三)几点思考。

我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这里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1.改革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前提。现行的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难度大,适应性差,实践性课程比例太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尤其是一些专业班可以充分利用我校弹性学制改革的成果,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让学生早一点与社会接触,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技能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必须改革现行的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体现“在做中学”思想的课程体系。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和班主任队伍是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操纵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如何,决定着他如何实施教学,决定着他如何组织和管理课堂,也决定着他如何处理课堂中的问题行为,那么也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课堂。这有赖于每一位教师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有赖于每一位教师真正把课备得深入浅出,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学到东西。

3.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是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保障。要建立明确的班级和课堂规则,真正发挥班级日志的作用,对缺课、迟到、睡觉、不做作业、与老师冲突等上课严重违纪的学生如实记录下来,班主任及时翻阅,并协助任课老师及时解决问题,或防患于未然,或对违纪学生严格要求、严肃处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要严把考试关,加大学籍管理力度。可以采取多种考试形式和评价方式,抓考风考纪。同时,要严格按照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对累计未获得学分到达退学标准的应坚决予以处理。

4.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自信心是解决课堂问题行为基础。要从强调的生源差的因素转变为自觉提高教师的教的水平。因为当前中职生源状况相对固定,无法改变,学校要通过教学思想、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探讨,教学管理机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总之,我们认为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上。在课堂管理问题上可研究的问题还很多,由于水平和时间、精力有限,本研究还很肤浅,有待于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1、立题背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和考试研究的不断穿心。材料分析题,以其贴近生活、立意深刻、形式灵活等特点能够较好的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体现知识与能力并举、重点与难点兼容、理论与实践结合、育人与育才统一在政治科中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材料分析题,往往取材于反映某一社会热点或现实问题的背景材料,其设问往往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或社会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就实体给予的观点、材料、情景等现象,根据问题进行分析说明。这类尸体具有较想的时代性和思想性,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以人为本,特别是凸显德育功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领悟人生真谛,明理践行,实现学生的自身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理论依据:本课题的理论依据是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立足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化”和“顺应”。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逐步构建起来,并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构建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使用价值:希望学生经过训练掌握该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掌握学科提点和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敏感力和思想品德素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表现形式为材料分析专题训练试题卷系列及结题报告论文。

我计划以九年级自己所带班就全体学生为研究范围,从以下方面展开课题的研究:

1、材料分析题命题特点和规律分析

2、学生解题失误的原因探究

3、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学习指导

以本年度为研究时段,教师的研究与学生的学法指导同时进行,在教中学,在学中研究,教学相长。具体做到:

1、教师本人加强理论学习,管饭阅读线管研究成果,借鉴他人经验与智慧,首先做到自己胸有成竹。

2、教师通过课堂中例题讲解,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教师指导收集学生做过的部分材料分析题并进行分析归类,薛兆命题基本规律,并分析归纳各类所对应的有效解题方法。

4、通过布置作业、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专项向化训练,巩固对解题思路与方法的运用。

5、教师通过批改作业、成绩分析,探究学生失分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训练。

本课题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分析归类法,行动研究法,按“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调整计划——再行动——……”的思路,以所任教的初三毕业班为实验范围开展研究,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教学及研究,研究即及教学。

准备阶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搜集材料,确立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论证,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并对课题申报进行设计,本阶段预期成果,前期论证完成申报,评审书的填写。

2、学习课程标准及相关教育理论。

实施阶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全面了解可提方案,制定阶段实施计划。

2、上公开课,实验课。

3、阶段总结交流,改进研究方案。

4、发放调查问卷,根据实际情况的反馈结果及时改进策略。

总结阶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第一阶段:搜集整理可以研究资料,分析、归纳、总结。

2、第二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成果主要形式是论文,课堂实录2节,心得一篇,阶段总结一篇,结题报告一篇,学生调查问卷级学生试卷等。

课题开题报告

政治课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学生一直视其为“副科”而长期得不到重视,这给政治课的教学带来了不可预期的挑战。如何让孩子喜欢政治课,课堂导课设计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

德国教育家斯第多惠曾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又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又怎么能鼓舞人呢?”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前就能就像一块磁石,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必然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良好效果。

因此,探索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导课的研究很有必要性,也迫在眉睫。

导课即在教学中,通过一定方法引导进入新课,也有的称为开讲。导课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是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精心研究导课的方法,是每个教师值得重视的首要问题。

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鉴于要想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要求立足于课堂和学生现状,深入教学实际探索,我们决定在政治课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这一课题的研究。

第一阶段:征集问题设置调查问卷。(xx年9月-10月)。

重点了解学生对导课方式的评价体制。

第二阶段:深入课堂,反馈老师导课方式的意见,获取学生的建议。

教师整理问卷。完善自己信息(xx年11月-xx年12月)。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不同内容导课方式的变化,了解学生接受能力、认可度等的变化,着重探索不同导课方式的课堂效果。

第三阶段::反思有效地导课方式(xx年元月-3月)。

在实践中总结有效地导课方式,在今后课堂中应用推广有效地导课方式,因课制宜,因生制宜。

第四阶段:建立理论体制(xx年4月—5月)。

师生交流完善合适的导课理论,形成切实可行的体制。

整合意见形成合理的有效地导课理论体制。

本课题的成果将以论文、随笔、叙事、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

课题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搞好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多年来,我们远程开放教育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在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模式,对开放教育的特点考虑不够,论文质量整体上仍不尽如人意。论文指导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选题不准,内容偏离专业要求有的选题过于宽泛,论题过大,超越了学生的驾驭能力,写作时面面俱到,内容空洞,论述肤浅;有的选题过于狭窄,缺乏气度,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论述拖泥带水,颠三倒四;有的根据个人嗜好选题,文章内容偏离专业要求,结果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二)进度不匀,写作过程前松后紧部分学生论文写作没有计划,想到一点就写一点,指导教师也缺乏督促的依据,面对这样的学生只能无可奈何,有的学生甚至临到答辩前夕,才匆匆完稿。连消化论文准备答辩的时间都难以保证。但木已成舟,重新写作势必影响学生正常毕业。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答辩时学生仓促上阵,严重影响答辩质量,最终导致少数学生只能草草过关。

(三)把关不严,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学生对待论文不求优秀,只求通过的思想比较严重,在这种指导思想支配之下,他们往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东拼西凑,敷衍了事,大段大段抄袭他人文章,稍作改头换面,权充毕业论文上交。产生这些现象固然与少数学生急功近利思想有关,与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有关,但更与师生之间缺乏相互约束的制度有关。

(四)监控不力,写作指导呈现无序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文本规范指导教师的行为,在论文指导上出现了“你敲你的锣,我唱我的调”现象,一个老师一个指导法。论文进度如何,教师在指导中投入了多少精力,教学主管部门和专业责任教师无法实施有效监控,导致写作指导呈现无序状态,指导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课题开题报告

1、建构主义理论;2、行动学习理论;3、人本主义理论。

关于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

(1)课堂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学习而言的。

(2)学生的发展就其内涵,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发展就其层次,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教学促进发展,就是把最近发展区不断转化为现有发展区;发展就其形式,有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为标志的发展,新课程强调着重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发展就其机制,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新课程在注重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发展的预设性发展的同时,强调不可预知的生成性发展;发展就其时间,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新课程既注重即时的可测性和量化的当下发展,更关注面向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和发展后劲与潜力的终身发展。

课题研究将从调研课堂上无效教学现象、分析致因入手,研究课堂“有效学习”个案,发掘、预设并生成有效学习的操作点,引领教师积极应用,构建以“有效学习”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对课堂上无效教学现象进行调研,分析致因,针对无效学习现象,开展对应策略研究。

立足于科学性、可行性、灵活性和有创意性,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研究。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与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与教学效果的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的科学评价与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完善小学数学课程评价体系,丰富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生成有效学习的操作要点与基本策略,开题报告《研究性开题报告》。

为了了解《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或是说用了新的标准问题,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人们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是否是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

(2)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讨论的是个体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当代教育研究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3)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虽然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于正确的效益观、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有效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实践,在实施推广上也存在不足和不平衡。因此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研究”,对构建小学数学课程评价体系所作的理念与实践的探索,将对课改的深入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课题研究人员应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系统的学习“建构主义”等相关理论,学习外地老师的教研教改经验。积极提供研究课,写好研究课设计方案、教学后记、案例分析等材料。还要认真地听研究课,参加说课、评课、信息交流、心得体会交流等研讨活动。

最后,祝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课题汇报

一、进展情况:

本课题研究步骤分实验准备、初步实施、深化推广三个阶段。自2014年3月批准立项起至今,经过三年的实践总结,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语言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改进,已完成美化课堂语言这一课题的总体目标,目前处于深化推广阶段。

三、研究的过程与推进措施。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组成员自2014年批准立项后,通过组内讨论和听取专家建议基础上,制定了课堂实施方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总体目标:通过美化课堂语言,让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研究内容:(1)教师课堂提问语言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3)教师是否使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用语调查研究。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全面展开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研究,并且积累第一手材料和成功作业设计案例。

2、案例分析法:课题组成员自我反思、互动交流,搜集教学案例,总结成功做法。

3、分析比较法:通过比较,达到语言艺术多样化基础上的最优化选择。

4、成果分享法:不断总结经验,收集材料,促使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

2.健全课题组研究制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李晓,主要是方言调查,并总结改进措施;边红霞,主要是课堂规范性语言;刘天振主要为课堂形象、生动性语言;课堂激励性语言;高翠翠主要为课堂评价性语言;刘延勇,主要为课堂启发性语言。然后各成员在平时教学中对不规范语言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措施,进行交流。

3.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积极探讨,编写确定问卷调查内容。

课题组对全校2个班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整理归纳学生对教师课堂语言的满意度情况及要求策略。

4、依托学校和区域开展课堂教学展示,公开课活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课堂教师语言的使用策略。

5、课题组成员就研究的情况进行了总结,撰写心得、反思。

三、研究结果与成效。

经过美化课堂语言这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对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及意义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考虑所用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之外,另一方面,还应选择最能使学生明白他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词句,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振、情感上的感染。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语言才是内容充实,信息量大的语言;具有高度科学性和严密逻辑性的语言;和平、亲切、通俗、生动、风趣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启发性的语言,这样才能创造出“乐学”的情景,使学生有所感悟,进而欣然接受。

我们坚信,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成功的。

首先,课堂上方言的摒除,规范性语言的使用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学生们现在都有意识的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谁出现方言或发音不准或用词不当就马上会有学生提出。课堂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这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大的进步。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润色,形象生动的同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以合理又有激励性的评价,让现在我们的课堂更有吸引力、更有魅力了。趣味和生动形象可以说是课堂语言的双臂。它们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启迪学生的智慧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也就好像课堂的“味精”一样,如果投放适量的话,一定会使课堂“这锅菜”其味无穷,充满活力。

现在,学生逐渐由以前的听与不听由自己的心情决定逐步到现在喜欢上,这一变化,无疑是教师转变带来的结果。这样的课堂,学生沉浸其中,自己的每一次积极表现都得到了老师不同的鼓励和肯定,老师的人格魅力也在悄然提升着。

再次,课堂启发性语言的有意识使用,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较快成长。教师语言表达时思维更缜密了,语言表达能力进步很快。

语言既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表现思维的工具。要让学生们在课堂绽放思维的火花,教师上课时就必须说足够多、足够精彩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才行。

这样以来,学生不把记忆东西当成一种负担,反而在自己感悟的过程中记住了东西。实践证明,有启发语言的课堂、有善于思考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属于学生们的课堂,才叫“自主学习”的课堂。

第四、课堂评价语言更有特色——多样化、个性化。

过去的课堂,评价总是一种语言“是”“不是”是课堂评价的唯一。而今的课堂评价语言是那样的丰富“你真能干”、“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你的方法真多”,这样的评价单调枯燥没有激励性。

教师课堂语言要改变由指令式的语言转变为商讨式的语言,由评判式的语言转变成建议式鼓励式的语言,由灌输式语言转变为引导式语言,由统一的语言转变为开放的语言。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是蜜,可以牢牢粘住学生;是磁,可以紧紧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它让我们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听到学生爽朗的笑声,体悟到学生张扬的个性。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评价语言来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把他们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

总之,精湛的语言表达是教师用来进行知识传授的重要工具,也对学生的成长有关键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长期分析研究并坚持实践之,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语言表达的优势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缺点,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为课堂教学的效率服务。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存在问题:

1、我校属于农村小学,教师课堂语言存在问题较多,再加上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够强,对学习不够认真,给课题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致使课题进展缓慢,一些做得不够完善的的地方不能及时得到改进。

2、要求教师一下子改掉,马上有一个大的改进,实施起来困难较大。教师的语言素质理论知识不够丰富,材料不够多,语言提高不显著。

3、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不够完善和具体,不够细致。

4、学生素质较差,脏话、不文用语经常出现,这也反映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校园里,文化氛围不够,老师课堂上尽最大努力去用普通话改善,但收效甚微。

5、校园文化建设,包括“请讲普通话”的氛围的形成有待进一步养成。改进措施:

有鉴于此,课题组初步提出改进课堂教学语言的几点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语言修养。2、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技巧。3、注重言语创新,与时俱进,增强课堂活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请讲普通话”的氛围。总之,课堂教学语言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去发现它,认识它,才能能动地利用它来丰富和发展教学语言,使教学语言更具有信服力、感染力和诱导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